⑴ 姚明自傳《我的世界我的夢》txt全集下載
姚明自傳《我的世界我的夢》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⑵ 重生之我是姚明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重生之我是姚明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重生之我是姚明
作者:L星ve斷橋殘鱈
關於姚明
更新時間2011-7-18 17:55:42 字數:3243
姚明(YaoMing)生日:1980.9.12
身高:2.26米
體重:141kg
籍貫/出生地:上海
曾效力球隊:CBA上海東方大鯊魚
現效力球隊:NBA休斯頓火箭
位置:中鋒
百米速度:15秒左右
1980年9月12日,姚明出生於上海市第六醫院。他的父母都是籃球運動員,父親姚志源身高2.08米,曾效力於上海男籃;母親方鳳娣身高1.88米,是70年代中國女籃的主力隊員;
在姚明的四歲生日時,他得到了第一個籃球。6歲時看美國哈里籃球隊在上海表演,知道了NBA。9歲那年,姚明在上海徐匯區少年體校開始接受業余訓練。由於從小受到的家庭熏陶,他對籃球的悟性,逐漸顯露出來。5年後,他進入上海青年隊;17歲入選國家青年隊;18歲穿上了中國隊服。在18歲入選中國國家籃球隊之後,姚明的表現進一步成熟。在2001年的亞洲籃球錦標賽上,姚明每場貢獻13.4分10.1個籃板和2.8次蓋帽,投籃命中率高達72.4%,幫助中國國家隊奪得冠軍;2000年奧運會期間,姚明平均每場拿下10.5分和球隊最高的6個籃板2.2次蓋帽,他平均每場63.9%的投籃命中率也無人能比;在美國當地時間2002年6月26日的選秀大會上,休斯頓火箭隊順利挑到了中國的中鋒姚明,他也成為聯盟歷史上第一個在首輪第一位被選中的外國球員;被選中的中國小巨人也成為聯盟歷史上最高而且是第二重的狀元秀。在姚明加盟休斯頓火……
⑶ 姚明寫過書嗎
姚明自述:我的N個夢想和唯一女朋友
明有很多個夢想:在夏威夷有個家、成為探險旅行家或者把車當成大玩具,做個普通的汽車銷售商……
姚明只有一個摯愛的女友:那就是葉莉。
姚明向來拒絕寫書。但他最終下決定寫了,因為一些書中把他寫成一個從不犯錯誤的人,好像他是一個神。實際上,在姚明的自傳里,我們會看到,他除了運動天賦,還有過人的思維和語言天賦。他極其生動地講述了他的夢想,他的身世經歷、進入NBA前後的坎坷歷程……下文即摘自姚明口述,美國ESPN大牌記者里克·布切整理的《我的世界我的夢》。
⑷ 《我的世界我的夢(姚明口述)》txt全集下載
我的世界我的夢(姚明口述)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我的世界我的夢
西裝革履
我叫姚明,人們都這樣稱呼我。在美國,我姓名的叫法是明姚,因為姚才是我的姓。我爸爸叫姚志源———但媽媽不姓姚。媽媽叫方鳳娣。在美國,妻隨夫姓。中國很久以前就是如此,如今中國婦女婚後都保留自己的姓名,因為政府提倡男女平等。
有關於姓名的變化,只是中國今天諸多變化中的一個。有些方面,中國變得越來越像美國,但我認為,兩個國家永遠不會變得完全一樣。這就意味著,我生活在兩個世界裡———一個是與過去經歷截然不同的、全新的世界,另一個是我熟知的、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變化的世界。
中國正經歷著巨大變革,但要了解這些變化並非易事,也許是因為在回國期間我沒有處處留意。我更感興趣的是那些自己深信不會改變的事物,比如飲食習慣和朋友。我難以覺察外界所有的變化,我內心的感覺總是一樣的。如果你閱讀本書,我想是因為想對我有更多了解。但我希望你了解的不止是我個人的事。從中國到美國是一個巨大的轉變,很少有人嘗試過我正著手做的事情———同時成為美國和中國的一部分。或者說從來沒有人在大眾的密切關注下做這些。一個原因是以前條件不允許。這也許是所有變化中最顯著的。也許這也是很重要的一課———假以時日,凡事皆有可能。
我不知道本書是否能讓你了解我及我生活的全部,但我會盡力而為。我不喜歡跳過幾步,就讓我從頭開始吧,先告訴你我名字的中文寫法: 姚明 英語中,有時名字有另外的意思,比如說姓「Rice……
⑸ 有沒有姚明的人物小傳
我的夢想是美國人能夠真正認識中國和中國人。在我NBA第一年回來後,上海市任命我為官方大使。當然,幫助人們了解中國或上海不是我的首要任務,卻是我樂意做的。
我的夢想是中國人能夠了解籃球。現在他們不在乎你怎麼打球,只在乎輸贏。如果你贏了,他們說你打得好;如果球員們為了對抗或者為了追球奔跑而摔倒,他們會笑而不是歡呼;或者如果一個個頭小的後衛防守大個球員,他們會嘲笑他而不是佩服他的勇氣。不是所有得分的投籃都是好球,也不是所有沒投入的球都是壞球,但觀眾不理解這點。我認為這都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比賽。中國觀眾應該多看看全場48分鍾的比賽,而不僅僅是最後幾秒。
我的夢想是中國籃球能夠樹立自己的風格。如果你觀察韓國人的打球方式,你會發現每個人都在運球後投三分球,即使是他們的大個子,而且使用全場緊逼戰術。你會發現這不是從NBA或者任何其它地方學來的。韓國發展出了適合自己球員的風格,中國也應該做相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