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閱讀題:問題的答案
1.土地——財富之母
300多年前,被譽為政治經濟學之父的威廉·配第,對勞動之於財富創造有「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的名言.
300多年財富演進史卻說,為父的勞動被忽略得太多。我國的經濟崛起中,如此表現也明顯。
忽略財富之父,當然不是漠視勞動激活土地、資本、知識之力,而是漠視勞動作為勞動者謀生、發展手段的屬性,實質是小瞧勞動者與財富創造貢獻相應的財富分享權利。有不少財富數據,定格了我國財富分配上的公平之失,如:基尼系數逾0.45,農民工工資曾被拖欠上千億、煤礦安全資金缺口數百億、2億多勞動者受職業病威脅,三成以上百姓看不起病……
統觀財富損益格局,長期固化的二元經濟社會結構未改,城鄉、地區、階層間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制度漏洞下的一夜暴富神話與公權尋租中的腐敗斂財屢見不鮮,無不反映勞動者的財富分享權利流失。我想,這首先拷問財富倫理,效率優先是否犧牲了兼顧公平?一部分人先富是否遮蔽了共同富裕?同時,也給財富蛋糕蒙上陰影:切分不公,做大動力何以為繼?
更有必要在365天切實觸摸細節,不忘「勞動是財富之父」,關注勞動者的財富分享權利。前者只是一場關於財富的激情表演,後者則是一個關於財富的永恆問題。
2.愛恨交加說臭氧
大氣中臭氧層對地球生物的保護作用現已廣為人知——它吸收太陽釋放出來的絕大部分紫外線,使動植物免遭這種射線的危害。為了彌補日漸稀薄的臭氧層乃至臭氧層空洞,人們想盡一切辦法,比如推廣使用無氟製冷劑,以減少氟利昂等物質對臭氧的破壞。世界上還為此專門設立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由此給人的印象似乎是受到保護的臭氧應該越多越好,其實不是這樣,如果大氣中的臭氧,尤其是地面附近的大氣中的臭氧聚集過多,對人類來說臭氧濃度過高反而是個禍害。
臭氧是地球大氣中一種微量氣體,它是由於大氣中氧分子受太陽輻射分解成氧原子後,氧原子又與周圍的氧分子結合而形成的,含有3個氧原子。大氣中90%以上的臭氧存在於大氣層的上部或平流層,離地面有10~50千米,這才是需要人類保護的大氣臭氧層。還有少部分的臭氧分子徘徊在近地面,仍能對阻擋紫外線有一定作用。但是,近年發現地面附近大氣中的臭氧濃度有快速增高的趨勢,就令人感到不妙了。
這些臭氧是從哪裡來冒出來的呢?同鉛污染、硫化物等一樣,它也是源於人類活動,汽車、燃料、石化等是臭氧的重要污染源。在車水馬龍的街上行走,常常看到空氣略帶淺棕色,又有一股辛辣刺激的氣味,這就是通常所稱的光化學煙霧。臭氧就是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它不是直接被排放的,而是轉化而成的,比如汽車排放的氮氧化物,只要在陽光輻射及適合的氣象條件下就可以生成臭氧。隨著汽車和工業排放的增加,地面臭氧污染在歐洲、北美、日本以及我國的許多城市中成為普遍現象。根據專家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估計,到2005年,近地面大氣臭氧層將成為影響我國華北地區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
研究表明,空氣中臭氧濃度在0.012ppm水平時——這也是許多城市中典型的水平,能導致人皮膚刺癢,眼睛、鼻咽、呼吸道受刺激,肺功能受影響,引起咳嗽、氣短和胸痛等症狀;空氣中臭氧水平提高到0.05ppm,入院就醫人數平均上升7%~10%。原因就在於,作為強氧化劑,臭氧幾乎能與任何生物組織反應。當臭氧被吸入呼吸道時,就會與呼吸道中的細胞、流體和組織很快反應,導致肺功能減弱和組織損傷。對那些患有氣喘病、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的人來說,臭氧的危害更為明顯。
從臭氧的性質來看,它既可助人又會害人,它既是上天賜與人類的一把保護傘,有時又像是一劑猛烈的毒葯。目前,對於臭氧的正面作用以及人類應該採取哪些措施保護臭氧層,人們已達成共識並做了許多工作。但是,對於臭氧層的負面作用,人們雖然已有認識,但目前除了進行大氣監測和空氣污染預報外,還沒有真正切實可行的方法加以解決。
臭氧消毒原理可以認為是一種氧化反應。
3.假如沒有灰塵
灰塵是人人討厭的東西,它有礙環境?生,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古往今來,人們總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然而你可曾想到,人類的生息離不開灰塵。假如自然界真的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境地呢?
灰塵顆粒的直徑一般在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毫米之間。人眼能看到的灰塵,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細小的灰塵只有在高倍顯微鏡下才能看得見。灰塵的主要來源是土壤和岩石。它們經過風化作用後,分裂成細小的顆粒。這些顆粒和其它有機物顆粒一起在空中飄浮。它們在吸收太陽部分光線的同時向四周反射光線,如同無數個點光源。陽光經過灰塵的反射,強度大大削弱,因而變得柔和。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強烈的陽光將使人無法睜開眼睛。
有趣的是,塵粒還有個「怪脾氣」,容易反射光波較短的紫、藍、青三色光,而「喜歡」吸收光波較長的其它色光。由於下層大氣中的灰塵含量較高,我們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才是蔚藍色的。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天空將變成白茫茫的一片。
灰塵大多具有吸濕性能。空氣中的水蒸氣,必須依附在灰塵上,才能凝結成小水滴。這樣,當空氣中的水蒸氣達到飽和時,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灰塵而形成穩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長時間地飄浮。假如空氣中沒有灰塵,地面上的萬物都將是濕漉漉的。更嚴重的是,天空不可能有雲霧,也不可能形成雨、雪來調節氣候,從地面上蒸發到上空的水也就不可能再回到地面上來。假如地球上的水越來越少,最後完全乾涸,生物就不能生存。此外,由於這些小水滴對陽光的折射作用,才會有晚霞朝暉、閑雲迷霧、彩虹日暈等氣象萬千的自然景色。假如空氣中沒有灰塵,大自然將多 單調啊!
灰塵的作用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即使是一些被
人們看成是「廢物」的東西,往往也有其不容忽視的存在價值。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
是這個么
還是下面這個
細干而成粉末的土或其它物質的粉粒;被化為微細部分的某物;細的粉末。
灰塵是人類健康的大敵,所以人們特別討厭它,因為它帶著許多細菌病毒和蟲卵到處飛揚,傳播疾病。工業粉塵、纖塵能使工人患上各種難以治癒的職業病,過多的灰塵還會造成環境污染,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誘發人類呼吸道疾病等等。
但是,灰塵的功勞也決不能抹殺。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太陽光就得不到吸收、反射、散射和折射,天空不是太亮,就是太黑。由於灰塵是吸濕性微粒,沒有它這個核心,空中的水汽無法凝結,天上的雲就難以形成,地表失去了雲層的覆蓋,就會變得乾旱貧瘠,天氣不是太熱,就是太冷。沒有灰塵,宇宙中的許多有害射線會毫無阻擋闖進地球表面,並對人類和各種生物產生致命的威脅。
雖然灰塵有許多不是,但是它的功勞也無量,它能使地球溫和地獲取太陽能量,也能使大氣中有足夠的凝結核,以增加雲、雨形成的機會;調節地表的氣溫,使之適合於生命的生存和繁衍。
4.蟋蟀出世記
想看蟋蟀產卵的人,不必花一個錢做准備工作;他只要有點兒耐心就夠
了。布封稱這耐心是天才;我願略降一格,稱之為觀察工作者的最可貴品
質。我們在四月,或最遲五月,把鄉野蟋蟀一雌一雄單獨地關在盛有底土的
花罐里。可以用萵苣葉做它們的食物,隔一段時間換一次新鮮的。容器口上
蓋一塊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
一些很有意義的資料,就是通過這種[①精緻、完美、簡陋、簡單]的
設備獲得的。需要的話,還可以利用優質金屬網做的籠子,作為輔助設備。
金屬籠里的情況,將在後面予以介紹。現在,我們來監視產卵過程,但願能
保持高度警覺,不要錯過產卵良機。
時至六月的第一個星期,堅持不(xiè)________的觀察工作開始收到
令人欣慰的[②結果、結論、成效、成果]。我忽然看見母蟋蟀站在那裡一
動不動,產卵管垂直插在土裡。對我有失禮貌的偷看行為,它毫不介意,依
然長時間定在一個點上不動。最後,它拔出自己那把點播種子的小鏟,草草
扒拉幾下,抹掉鑽眼的痕跡;它稍微喘口氣,又溜達到另一個地點,再度開
始往土裡插產卵器;它這兒插一下,那兒插一下,所有可以利用的地皮都點
播到了。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面螽斯一樣,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緩慢。二
十四小時過去,我覺得產卵結束了。但為了做到更可靠地掌握情況,我又繼
續觀察了兩天。
兩天過後,我開始搜索土層。卵粒呈稻草黃色,都是有兩個終端的小圓
柱體,長約三毫米。它們彼此不接觸,豎埋在土裡,點播的距離很近。種子
數量多少,取決於一個連續產卵過程中的產卵次數。整個土層下都發現了卵
粒,它們離土表層大約兩厘米。用放大鏡觀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煩的事情,
根據這樣所能觀察到的結果估計,每隻母蟋蟀的一個產卵過程,大約產出五
六百粒卵。這等規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時間接受大幅度裁員
(a. )才行。
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絕妙的小小機械繫統。幼蟲完成孵化時,卵殼就
像一個白色的遮光套,頂部有一個很規則的圓孔;沿圓孔周邊扣著一個(gǒng)________形頂帽,成為一個封蓋。封蓋不是在新生兒盲目推頂或割
劃下被劃開,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備的、質地極其(cuì)________弱的線紋
自動開啟。這奇妙的孵化過程,也應該了解一下。
產卵後十五天左右,卵殼前端隱約看得見一對黑里透紅的視覺器官的大
圓點。從視覺點稍稍向上,恰好在圓柱體頂端,此刻易現出一個微型環狀墊
圈。這就是正在形成當中的斷裂線。不久,透過半透明的卵殼,可以看見里
面那小動物身體的細小分節。再往後,就要加倍警覺,頻頻察看了,尤其是
上午的時間里。
好運氣所偏愛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來報答我所付出的艱辛勞動。
經過一種精妙絕倫(b. )的加工,微型墊圈已經變成一道強度甚
低的條紋;就在這時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額頭一碰,卵蓋便沿著自己的周
邊分離開去。被頂起來。隨後落在一旁,其情狀與注射劑細頸薄玻璃瓶的頂
帽斷落一樣。蟋蟀從卵殼里出來,猶如從玩偶盒裡彈出了個小怪物。
1.在文中[ ]處,選擇最恰當的詞語。
2.在文中________ :處,根據拼音或上下文語境,填上最恰當的字詞。
3.在文中()處,解釋加點的詞。
4.請列出文章中的有關時間的關鍵詞。
5.劃分本文的結構層次。
6.「我們來監視產卵過程」,這里的「監視」在句中含義是什麼?
7.選文告誡我們觀察事物時需要怎樣的品質?
蟋蟀出世記
1.①這里有兩組截然相反的詞語,根據上下文,觀察蟋蟀的條件並不要求很高,
因此「精緻」與「完美」可以刪去。「簡單」指結構單純、頭緒少或指草率;而「簡陋,,
專指設備等簡單粗陋,不完備。因而這里使用「簡陋」為最貼切。 ②這四個詞語都表
示結果的意思,但「結果」表示達到最後狀態;「結論」指事情推論的結果;?成果』』指
工作或事業的收獲;「成效」專指功效,效果。從觀察的角度看還是用『『成效」更妥當
2.懈拱脆3.a.裁員:機關、企業裁減人員 b.精妙絕倫:精緻巧妙無與倫比
4·「時至六月的第一個星期」、「兩天以後」、「產卵後十五天左右」、「不久」 5.文章可
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做好觀察蟋蟀的准備工作。第二部分(第3~
6段)觀察蟋蟀出世過程。第三部分(第7段)蟋蟀出世6.指保持高度警覺,耐心、
細致。不錯過任何觀察時機7.耐心與警覺
B. 小說閱讀題及答案
鄉村教師
岳 勇
(1)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2)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3)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4)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6)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7)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8)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9)老師在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10)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11)他把那個女孩被盜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12)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13)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就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被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15)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16)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17)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18)最後,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4 分)
答:即將大學畢業的娟子主動放棄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毅然決定回鄉工作。同宿舍的姐妹們大惑不解,於是娟子給她們講述了一個鄉村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真實故事,為鄉村教師的精神所感動,同宿舍的三個姐妹跟著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鄉村教師。
答題要點:1、娟子的決定;2、鄉村教師的事跡;3、事跡對我們的感染;4、「我們「的舉動」。每個要點1分。
2.「鄉村教師」這一題目有兩層含義,請分別寫出來。(2 分)
答:① 以此紀念舍己數學生的鄉村教師;
② 以此贊揚去鄉村任教的大學畢業生。
3.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三種。從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採用了哪一種順序?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3 分)
答:插敘。(1 分)
作用是:把娟子回鄉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4.在「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的時候,「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 ,這是為什麼?( 4 分)
答:一是為小學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精神所感動(或「感激小學教師的救命之恩」,或「傳承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愛」),以當一名鄉村教師為榮;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學回報養育自己的家鄉、讓貧苦的家鄉不再貧苦。
答題要點:1、精神鼓舞(或「載譽而歸」,或「傳承愛心」);2、回報家鄉。每個要點2分。
5.讀了這篇文章,你聯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麼?( 4 分)
10、有人認為第三段中加點的成語「輕描淡寫」用得不恰當,你的意見如何?請講明理由。(2分)
11、請按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內容,不超過55字。(2分)
12、小說作者敘述故事為什麼用插敘而不用順敘?(至少講兩個理由)(2分)
13、見文中劃線的句子。鄉村教師在「看了她倆一眼」到「最後咬咬牙」的瞬間是怎樣的心情,請聯繫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像,用3~5句話描寫出他此時的心理活動。(2分)
14、有人說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那位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也有人說是娟子。請對娟子這一人物形象作一點簡要的分析(應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從她的表現看她是怎樣的人,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參考答案:10、開放題。不恰當:「輕描淡寫」指說話或寫文章時僅淡淡帶過,有范圍限定,不能修飾「放棄」。恰當:「放棄」是指前文「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輕描淡寫」修飾的還是「說」。
11、鄉村教師從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個學生,最後去救女兒時不幸與女兒一同遇難。娟子大學畢業後決定回鄉村作教師。
12、造懸念,行文曲折;表現主題的需要,突出鄉村教師無私博大的愛以及這種愛的無限延伸(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使結構緊湊,內容更豐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13、略
14、供參考:貧窮農村的孩子都希望改變命運跳出「農門」,而大學畢業的娟子卻毅然決定回老家當一名鄉村教師,為建設落後的家鄉做貢獻,這說明她是個有使命感、責任感的熱血青年,她愛家鄉,不忘本,有志向。娟子這一形象一方面在襯托她的老師,同時也在表現「鄉村教師」這一代又一代的愛的延伸,也給只為改變個人命運而奮斗者立了一面鏡子。
C. 小小說 大世界-麻煩終於解決了閱讀答案
請問樓主要解決什麼問題
D. 小說閱讀理解文段作用分析,答題技巧
現代文閱讀中常見的關於段落作用的題型之答題技巧
(一)開頭段的作用
一、如開篇點題,首段作用:總括全文,點明主旨,或者表達與主旨相關的某種感情。
例:廣東卷《壺口的黃河》:文章開頭從「中國的水」寫到黃河,再寫到「壺口的黃河」,這樣安排有什麼作用?
在中國看水,看中國的水,最好到黃河。九寨溝的水顯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點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裝飾物。也許,中國的水應是黃色的,和我們中國人的皮膚一樣;而黃河也只有到了這兒,才成了真正的黃河!
答案:通過對比手法的運用,突出壺口的黃河最有「中國味」,點明主旨,總領全文。
二、如開篇沒點題,首段作用:引出下文,或與下文形成對照,或為下文做鋪墊。
例:山東卷《溯源》第18題:文章用鮭魚的溯源開頭,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有一種鮭魚,幼小時,成群游出河源地帶,順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後,又成群溯流而上還歸河源,在那裡交配、產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撓,鮭魚總是捨命克服。有時溯至斷岩,便從水中騰躍入空,直到躍越岩上的河段,繼續溯流歸源,回到原產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傳遞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後,幼魚又重復著同樣的出海、溯源和回歸。
我從電視上看到有關鮭魚的報導,真是看得我驚心動魄。到底是什麼促使鮭魚回歸呢?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
人呢?人又何嘗不然?
答案:通過比較,引出下文人類的歸本還源
三、如開篇景物描寫,首段作用:結構上,它起鋪墊作用;景物描寫上看,勾勒環境,提供背景,或渲染氣氛。
例:07廣東卷《泥濘》:文章在開頭花了不少筆墨描寫雪,這樣寫有哪些作用?
北方的初春是骯臟的,這骯臟當然緣自於我們曾經熱烈贊美過的純潔無瑕的雪。在北方漫長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場又一場的雪,它們自天庭伸開美麗的觸角,纖柔地飄落到大地上,使整個北方沉淪於一個冰清玉潔的世界中。……
然而春風來了。春風使積雪融化,雪在這時候將它的兩重性毫無保留地暴露出來:它的美麗依附於寒冷,因而它是一種靜止的美、脆弱的美;當寒冷已經成為西天的落霞,和風麗日映照它們時,它的醜陋才無奈地呈現。……
我熱愛這種渾然天成的泥濘。
答案:突出了雪美麗與醜陋的兩重性,為泥濘的出現作鋪墊(從寫熱愛雪到熱愛泥濘)。
四、如開篇連續發問,首段還兼有引人入勝或發人深思的作用。
例:《峭壁上的樹》:文章在開頭連續發問,這樣寫 有什麼作用?
是為了擺脫那飢寒交迫的日子,你才無可奈何地跳下懸崖?是為了免遭那被俘的恥辱,於彈盡糧絕之後你才義無反顧地投落這峭壁?
那一天你確實跳下來了,像俯沖搏獵的雄鷹,像劃破靜夜的流星。然而,你並沒有死,一道峭崖壁縫救助了你,一捧貧瘠的泥土養育了你。生根、發芽、長葉……從此,你就在這里安家落戶,日日夜夜,年年歲歲,終於頑強地活了下來,長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風景。這便是故鄉那座大山的懸崖峭壁上的一棵搖曳在我記憶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棗樹。
五、如開篇連續感嘆,首段還兼有強烈的抒情作用。
例:《野菊花》:文章的開頭有什麼作用?
①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②有誰見過這般豪放壯烈的花雲?有誰聞過這么沉鬱凝重的葯香?那樣潑潑辣辣地開。一簇一簇,一灘一灘,一坡一坡,燦爛輝煌!
⑥野菊花自有野菊花不惑無悔的性格和氣質。
⑦她不禁錮自己……
⑧她不固守現狀……
答案:它不僅總括全文,開篇點題,而且表達了作者的驚喜之情和對野菊花的贊美之情。
(二)結尾段的作用
①一般是總結全文,照應題目,點明主旨,深化中心,呼應開頭,或兼而有之。
②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發人深思。
③也有暗示主題或者強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解題思路:
(1)結尾段與開頭、題目比照,尋找結構關系:
照應題目、呼應開頭(首尾呼應)
(2)結尾段與全文、主旨比照,理清二者關系:
總結全文、點明主旨、暗示主題、深化中心
(3)結尾段表現作者的情感。
例:結合對全文內容的把握,分析最後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
明月清泉自在懷 賈平凹
(首段)讀王維的《山居秋瞑》時年齡還小,想像不來「松間明月」的高潔,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麼樣。母親說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風景畫,要我好好背,說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雖將詩句背得滾瓜爛熟,其意義依然不懂。什麼空山、清泉、漁舟這些田園風物也只是朦朧,而鄉野情致則更模糊了。
(尾段)「明月松間照」,照一片嫻靜淡泊寄寓我無所棲息的靈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細浪淘洗我勞累庸碌之身軀。浣女是個好,漁舟也是個好,好的質地在於勞作,在於獨立,在於思想——這是物質的創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答案:(1)進一步解悟並引申了《山居秋暝》的詩意,並借浣女和漁人的活動,說明了精神的空靈來源於物質的創造和人格的獨立。(2)照應了題目,升華了主旨。(內容4分,形式2分)
(三)中間段的作用
一、比較短,作用:承上啟下(過渡)。注意要答出上下文的內容。
例:07江西卷《泰山很大》第17題:「寫風景,是和個人氣質有關的」,這句話在全文結構上起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
描寫泰山是很困難的。它太大了,寫起來沒有抓撓。三千年來,寫泰山的詩里最好的,我以為是《詩經》的《魯頌•閟宮》:「泰山岩岩,魯邦所詹。」 ……
寫風景,是和個人氣質有關的。徐志摩寫泰山日出,用了那麼多華麗鮮明的顏色,真是「濃得化不開」。但我有點懷疑,這是寫泰山日出,還是寫徐志摩?我想周作人就不會這樣寫。周作人大概根本不會去寫日出。
我是寫不了泰山的,因為泰山太大。 ……
答:這句話在文章結構上承上啟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對上文不同文人所寫泰山的歸結;另一方面它開啟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認為寫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進而轉入對泰山封禪的敘寫。
二、比較長,描寫的是選文的主要物象,作用:擴展思路,豐富內涵,具體展示,深化主題或照應前文。
如:全國卷《鄉土情結》第3題:「本文第四段寫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浮海遠游的潮流,並贊頌他們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獻,與祖國休戚相關。請你結合鄉土情結,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
這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浮海遠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內涵,不可一概而論,卻都是時代浮沉的倒影,歷史浩盪前進中飛濺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並不取決於地理距離的遠近。我們第一代的華僑,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兒育女,卻世代翹首神州。當祖國需要的時候,他們都作了慷慨的奉獻。香港蕞爾一島,從普通居民到各業之王、紳士爵士、翰苑名流,對大陸踴躍輸將,表示休戚相關、風雨同舟的情誼,是近在眼前的動人事例。
答案:①把鄉土情結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來認識,豐富並深化了鄉土情結的內涵;②具體說明鄉土情結不因時間的悠遠(歷史)和空間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應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題得到深化。
三、如描述的次要物象與選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作用:襯托(或烘托、鋪墊)。如不一致,作用:反襯。
如:全國卷《痛哭和珍》第19題:「作者在痛哭和珍時,也寫到自己。她是怎樣寫自己的?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和珍,我不願意你想起我,我只是萬千朋友中一個認識的朋友,然而我永遠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勞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給與我的熱力和溫情。
……雖然我們不要求人們的同情,不過這些寒心冷骨的話,我終於不敢聽,不敢聞。自你死後,自這大屠殺閉幕後,我早已丟失了,嚇跑了,自己終於不知道究竟去了哪裡。
答案:以自己的渺小襯托出和珍的偉大,以自己的膽怯襯托出和珍的英勇無畏。」
(四)修辭類
針對修辭手法的命題,首先要確認所用的修辭手法,在答題時明確其用的修辭手法,並根據要求回答它的作用。一般說來,不同的修辭手法有不同的作用,
(五)引用古典詩文或格言的作用
• 插入傳說、史實一般是為了反思歷史,以古證今或借古諷今。如果前後有總括性語句或總結性語句, 那麼,插入部分往往就具有例證的作用。
• 插入某一事件一般是為了引出下文的議論或抒情,所以在結構上往往具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同時還在內容上具有深化或啟迪作用,一般表示對生命、生活或事業的積極而深入
(六)引用古典詩文或格言的作用
• 從論證的角度分析,引用詩文格言屬於引證法, 一般具有論證觀點、闡明事理的作用。
• 此外,引用史實和古詩文,還有豐富文章的內涵、 增加文采等方面的作用
(七)、以某一物象作標題的作用
• 在寫人的散文中,如果用某一物象作標題,一般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一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二是象徵某種哲理,表現某種情思。三是引出話題的作用。 四是照應開頭或結尾,或與之對比。五是表達主旨,深化主題
E. 購買的圖書答案出現嚴重問題(誤人子弟性低級錯誤)我該怎麼辦
您所說到的這件事情確實存在不少,一些出版商只顧追求商業利益而不對學生負責,濫出參考書、試卷、練習冊等。
國家出版總局曾經發文要求整改,但還是存在不少的失誤。
有的出版社還客氣的向消費者明確提出免責說明「由於時間緊迫、人手不夠。。。如有失誤敬請原諒」,或者「如有印刷和裝訂錯誤,機會本出版社社退換」;但是您買的卷子上恐怕沒有。
遇到這種事情確實很令人惱火。您說告他——又不至於。因為您想啊,打官司請律師的費用遠遠大於一本是卷子的錢啊。
為了不再讓這樣的出版社今後再誤人子弟,我們可以寫信、在網上發帖向他們提意見;然後,就是把把已經買到的錯誤試卷扔到一邊去!!
F. 現代文小說閱讀訓練(有答案)
父親的救援
張銘書
⑴1992年,我在地區高師讀書,父母親在老家種田。父親為貼補家用,不顧多年腰疼的老毛病,農忙之餘幫人跑起了長途貨運。這年父親已46歲。
⑵正是這年,出了一件大事,父親至今還清晰地記得當時所有的細節。
⑶那天正好是寒露,陰歷的八月二十九。天黑且下著雨的時候,父親從外地跑車回來。剛一進村,就看見村支書迎頭擋在車燈前面,朝父親一個勁兒地擺手。父親趕緊剎車。支書一臉焦急地說:「快!你娃出事了!」原來他剛剛從電視里插播的緊急通告里看到:一個20歲左右的小伙,在本市遭遇車禍,被緊急送往市一院,司機已逃逸,小伙身上只找出一些零錢,另有一本學生證,望家人緊急聯系。學生證上寫著我的名字,所以支書便急吼吼地來找我父親。
⑷父親的臉迅速變得煞白,他蹲在車下先抽了兩分鍾煙,然後抬頭問支書:「你家裡還有多少錢?」支書說:「也不太多。」父親說:「有多少拿多少吧。」幸好父親身上還裝著代收的幾千元貨款。
⑸父親不敢讓我母親知道,家也沒回,當即發動車,准備直奔市一院。車開到鎮子上,不敢再開了,因為手抖得太厲害。就從街上找到他的一名老戰友,幫忙駕車直撲市裡。從小鎮到市區僅八十公里,一個小時後就到了。
(6)主治醫生馬上催他火速往住院部繳錢:「傷情非常嚴重,需立即手術,如果再晚幾個小時聯系不到家人,雙腿將很難保住。」
⑺父親再也隱忍不住,眼淚嘩一下傾倒了滿臉。他跌跌撞撞地趕緊往繳費處跑。【示例:「再也」、「眼淚嘩一下傾倒」、「跌跌撞撞地趕緊」、「跑」等詞,寫出父親在得知「我」傷勢如此嚴重後的巨大悲痛,再剛強的父親也承受不了如此的打擊。】
⑻從繳費處回來,父親不顧護士的攔阻,硬闖進急診室。
⑼父親看到的是一張清秀的面容。人已昏迷過去。父親的心裡「咯噔」一下,因為他發現這個小伙並非他兒子——也就是說,並不是我。父親從裡面退出來,反復端詳從小伙身上找出的那張學生證,學生證上的照片和名字都是我的,沒有錯呀。父親迷惑了。
⑽這時來了幾名警察,警察告訴父親,這個小伙的身份剛剛弄清了,原來是一名小偷,之前在公交車上偷了幾個學生的東西,被人發覺後就跳車狂奔,他做賊心虛,已經把所有追趕的人都甩掉了,還是不停地飛跑,結果就跑到了一個車輪下了。
⑾【A】父親這才鬆了一口氣。整個人虛脫得一身大汗,癱坐在門口的石頭台階上,再也站不起來。
⑿這時,父親的戰友提醒道:「病人不是你兒子,你繳的住院押金怎麼辦?」
⒀父親說:「當然要退了,他偷了我兒子,還害得差點嚇死我,哪能再給他白扔錢?」
⒁父親就到收費處去退錢。收費處讓父親找主治醫生開退費說明。主治醫生刷刷幾筆就開好了。
⒂父親卻猶豫起來,說,算了,這錢我不退了,你們接著給他治吧,長得那麼漂亮的小夥子,要是少了兩條腿多可惜呀,他家裡應該也有父母,他的父母也一定會疼得心慌。
⒃小伙的手術順利進行。
⒄此時已是深夜,雨也停了,父親想來學校找我,又怕打攪我睡覺,就和戰友在車里胡亂擠了一宿。【B】第二日早上才來學校,看見我後,沖上來就緊緊抱了我一下。父親一貫性格剛強,平時很少流露感情,這次擁抱,還是我有記憶以來的第一次。
⒅那小伙在醫院的精心治療下,恢復得很好。小伙出院那天,陽光燦爛。他尋到我家,給我父親磕了仨響頭,非要認我父親為乾爹。
⒆我父親擔心他再學壞,就讓他跟自己學開車。
⒇現在,十多年過去了,他已成為本市運輸業非常叫得響的一位老闆,去年,還被市裡評為「年度最具愛心十大人物」之一。
(選自《小小說選刊》2008年第1期)
10.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小說的內容。(3分)
▲
11.文章第15段說「父親卻猶豫起來」,結合上下文,說說父親猶豫的原因。(3分)
▲
12.仿照對文章第7段畫線句的評注,從文中另外兩處畫線的句子中選擇一處,任選一個角度加以評注。(3分)
我選( ▲ )處,評註: ▲
13.文中的父親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說說父親是個怎樣的人?(3分)
▲
14.聯系全文,小說標題「父親的救援」有什麼含義?(4分)
答案: ▲
10.(3分)父親決然救援一個偷了自己兒子錢出車禍的小偷,並使他走上正途。(大意對即可。)
11.(3分)父親想到了小夥子如果得不到及時醫治就得失去兩條腿,他的未來要受到嚴重影響;同時想到小夥子的父母如果知道小夥子的遭遇也會疼得心慌。(答出一點2分,答出兩點得3分,意思相近即可,引用原文亦可。)
12.(3分)示例:我選【A】句,評註:「才」、「虛脫」、「癱坐」、「再也」等詞寫出了真相大白後,父親緊綳的心弦一下子松開了,驚人的狂喜和驚人的打擊給父親帶來的情感變化是如此巨大。
我選【B】句,評註:「才」、「沖上來」、「就」、「緊緊」等詞寫出父親見到安然無恙的「我」內心的狂喜,這劫後重生的巨大幸福感使一向剛強的父親不禁真情流露。(評注角度不限,理解正確即可。)
13.(3分)勤勞、寬容(有愛心、善良)、愛家人。(答出兩點即可得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給分)。
14.(4分)一指父親用借來的錢救了小夥子的生命;二指父親用他的寬容和愛心拯救了小夥子的靈魂(精神)。(每點2分,意思相近即可)。
G. 寫小說(問題嚴重救命啊)
hehe,我是《萌芽》雜志的作者,現在就讀於四川大學,出版過小說《穿越第五季》,嘿嘿,我一開始寫小說也遇到過你遇到的問題,但是你說的並不具體,寫不同的小說會遇到千差萬別的問題,並且每個作者都是與眾不同的,我就淺淺地談一下吧,希望你幫助你
。
你遇到的問題是中途卡殼,這個時候你必須明確,究竟是因為什麼問題呢?
第一,你對前面寫的有沒有自信?是生硬地擠的嗎?如果是,那麼我勸你暫時放下,反思幾天,你是否找到了合適表達的心境還是語境,或者一開始就錯了。
第二,如果對自己前面寫的大部分比較有自信,那是否是暫時故事的枯竭?如果是,那麼恭喜你,你遇到的只是一個小問題,哈哈,可以暫時緩和一下,反復想像,重復看看前面,或者把小說冷幾天,既然你熱愛,並不為經濟,那麼很快就有文思的。
如果都不是,只是寫著寫著忽然失去了興趣,無論怎樣寫都感到枯燥,那麼我的做法是,暫時停下,去閱讀,最好閱讀和自己題材、故事、文風相似的作品。
當然,還有其他的。我不再列舉了。
對於樓主的做法,我非常激動和贊賞,呵呵,很想和你交個朋友。我的QQ名字就是:遲樺。哈哈
H. 《敗筆》田玉蓮閱讀答案
敗筆
田玉蓮
①姥爺念過私塾,雖說腹中墨水不多,卻極喜好收藏古玩和古畫,在小鎮繁華地帶租了一處房子,開起了一家經營古玩和古畫的店鋪。
②一天,姥爺的店裡走進一位衣著得體的客人。交談中,姥爺得知此人是經營茶葉的南方商販。那人在店鋪里溜達了一圈,看中了一幅畫。那幅畫是一人牽一驢過一座小木橋,小橋很狹窄,僅能容人和驢子走過。因為橋過於狹窄的緣故,驢子非常膽怯,執拗著不肯過橋,牽驢人就用力拽著它前行。
③商販非常喜歡這幅畫作,在跟姥爺討價還價之後,以二百兩銀子成交。商販先付了一百兩銀子給姥爺作為定金,剩下的一百兩銀子,待他回到住處籌措夠了再來取畫。
④等那商販走了之後,姥爺高興極了,掂量著那一百兩銀子,喝下了一大黑瓷碗地瓜釀的燒酒。姥爺想,這幅畫能賣二百兩銀子,恐怕開三年店也賺不了這么多錢。姥爺得意地哼著小曲
⑤雞叫天亮,商販帶著銀子來了,在重新打量一番那幅畫後,竟不樂意了,硬要姥爺把預付的一百兩銀子退還給他。
⑥姥爺一頭霧水:「說得好好的,怎麼說變卦就變卦呢?這不是耍弄人嗎?」
⑦商販見姥爺十分委屈,解釋道:「這幅畫,畫的是一個人牽驢子過橋,畫上並沒有畫出韁繩,但仍能清晰地感覺到牽驢人拖拽的力度,這正是『此處無聲勝有聲』啊!」商販接著說,「此處不落一筆,卻蘊含著無限的奧妙,可謂神來之筆。然而,這么一幅好畫,卻讓你平白無故地給毀了。」商販長吁一聲,晃晃頭,極為惋惜。
⑧聽著商販的話,姥爺不由自主地「哎」了一聲,懊悔得直跺腳。
⑨昨晚,姥爺喝下一碗地瓜燒後,喜不自禁地把那幅畫展開來看,突然,他發現畫中有一處瑕疵——牽驢人雖然在用力拽驢子,卻沒有韁繩。嗨,他禁不住埋怨起作畫的人來:太粗心,真是馬大哈!他慶幸自己發現得及時,要不然,明日商販要是察覺了這一疏漏,這二百兩銀子還不打水漂了!於是,他研墨拈筆補上了一條粗壯的韁繩……
(選自《小小說月刊》2014年第二期,有刪改)
【問題】
17.說說題目「敗筆」的含義。(3分)
18.第④段,在小說的故事情節發展中起什麼作用?(3分)
19.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的「此處不落一筆,卻蘊含著無限的奧妙,可謂神來之筆」?(3分)
20.情節的開端與結局有怎樣的聯系?結局有怎樣的藝術效果?(4分)
8.第④段,在小說的故事情節發展中起什麼作用?(3分)
19.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的「此處不落一筆,卻蘊含著無限的奧妙,可謂神來之筆」?(3分)
20.情節的開端與結局有怎樣的聯系?結局有怎樣的藝術效果?(4分)
【參考答案】
17.(3分)既指姥爺自作主張一笑,又指姥爺自作主張畫一筆的行為。
18.(3分)採用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表現姥爺談好一樁成生意之後的興奮自得,為下文生意失敗後後悔做鋪墊,使情節有起伏,增強文章可讀性。
19.(3分)「畫上並沒有畫出韁繩,但仍然晰地感覺到牽驢人拖拽的力度」。舌斷意連,形斷意不斷。這是藝術上的「留白」,會給人以更大想像空間,同時也表現了畫家的藝術品位與追求。(或:這是一咱虛與實的結合,以虛筆的處理達到一種畫趣或韻味)
20.(4分)開端寫姥爺「腹中墨水不多」,為結局寫姥爺自作聰明一筆毀掉好畫更正伏筆,結局的處理與開端交代「腹中水不多」形成關聯,構成一定的因果關系。結局採用了「歐·亨利」式的結尾,有一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