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閱讀推薦 > 帝九墓小說閱讀

帝九墓小說閱讀

發布時間:2021-06-14 21:14:25

⑴ 乾隆皇帝的金絲楠木棺材的原料,真的是從朱棣陵墓上偷來的嗎

偷?那麼有疑問了,乾隆皇帝如此富有了,又為何命人去偷朱棣陵墓的金絲楠木呢?

其實主要是因為當時的金絲楠木是一種極其稀少的木材,平均需要成長200多年才能為我們所用,因此數量極少,成了各個朝代的「奢侈品」。

⑵ 歷史皇帝墓幾個被挖

秦始皇的墓都有可能被挖,那些著名的墓穴應該全挖完,畢竟賺死人錢單位時間比較快收貨大風險小

⑶ 南北朝時北朝皇帝的陵墓分別在哪

河北磁縣西南部講武城一帶的漳河沿岸,遍布著130多個大大小小的土丘,這是一片古墓群。長久以來,這些土丘被認為是曹操的七十二疑冢。
這似乎不是空穴來風。從歷史的真實來說,位於臨漳的六朝故都鄴城,與磁縣相鄰,距磁縣縣城僅15公里,曹操破袁紹後以鄴為都城,在這里修建銅雀台,在位於磁縣的講武城培育軍將,曹操死後也確實葬在距離鄴城很近的磁縣這一帶。從社會的虛妄來說,自宋以後,曹操在人們心目中逐漸變成了奸臣,特別是元代以後,醜化曹操的社會風氣日烈。元末作家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為曹操塑造了一個奸詐的藝術形象,甚至在第七十八回這樣描繪,曹操臨終前「遺命於彰德府講武城外,設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後人知吾葬處:恐為人所發掘故也。」自宋以後有許多詠疑冢的詩,如:「疑冢多留七十餘,謀身自謂永無虞」(京鏜);「一棺何用冢如林,誰復如公負此心」(范石湖);「生前欺人絕漢統,死後欺人設疑冢」(俞應符)。這些都是古人不作實地調查,任憑道聽途說,以訛傳訛造成的。
這些古墓,其實是北朝東魏、北齊時期的帝王及皇族的墓群,與曹操無任何關系。

⑷ 中國歷代帝王有多少陵墓被盜

基本都是被盜過的,就拿洛陽來說,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數千年的時間,經歷了無數的歷代皇帝和歷史名人,陵冢的數目是驚人的,但是洛陽有句老話是說十墓九空,看見盜墓有多嚴重,就拿帝陵來說,現在為止已經知道的,基本都是被盜的,包括最近才公布的曹休墓,他從唐宋時期開始被盜,最少有7個盜洞。 對於墓葬來說,考古上採取的是搶救性發掘,這是指原則上來說,即使知道這些墓葬是被盜過的,但是如果在自然環境下可以保存的話,專家們對其只是進行研究和保護,但並不會進行發掘,只有在被盜嚴重,在自然條件下無法保存的情況下,才進行搶救性發掘的。 如果你對墓葬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長沙馬王堆的漢墓,裡面出土的很多文物有很珍貴值得品味,從辛追夫人的隨葬冥器中可以發現很多漢代時人們的生活習慣,衣食住行,科學技術文化,以及當時人們的宗教,思想,等等。當然還有徐州的漢墓,中山靖王劉勝夫婦的合葬墓發現最珍貴的有夫婦二人的金縷玉衣,還有很有名的長信宮燈,還有廣州南越文王趙末的墓,會讓你感受到同為漢代,不同地域,人們的生活習慣各個方面的不同,裡面很珍貴的有絲縷玉衣,還有全國范圍內發現的唯一一對錯金銅虎節。而洛陽,我重點推薦,洛陽因為是十三朝古都,所以墓葬的數量數不勝數,就目前有資料可證的就有上萬座,歷代帝王比如周朝的歷代帝王,漢代的武帝,唐代的武則天的長子李宏等等。。。。。。。。名人就更多了,關羽的首級埋葬之地關林廟,狄仁傑,呂不韋,白居易,顏真卿。。。。。。。。多不可數 而且洛陽還有一座全國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以展示墓葬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原名是洛陽古墓博物館)非常值得一看,非常值得參觀,當然還有震驚全國的級別最高的車馬坑,天子駕六博物館,等等。。。 備註:十三朝古都分別是,夏 商 西周 東周 東漢 曹魏 西晉 北魏 隋 唐 後梁 後唐 後晉 玉衣的不同:分為金縷玉衣 銀縷玉衣 絲縷玉衣 這是根據主人的身份地位所使用的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多多交流檢舉

⑸ 請問宣統皇帝之妃文綉的具體情況(詳細)

文綉初進宮時,溥儀對她十分眷戀,經常到她住的重華宮去聊天,像對一個妹妹一樣關心她。文綉思進求知心切,溥儀給她請了專職的漢文和英文教員。
文銹的得寵,燃起了皇後婉容的無名妒火。皇後與皇妃的互相嫉妒,這在歷代宮中極其普遍。婉容、文綉的明爭暗鬥,實屬情理中事。但後來漸漸地發展到由溥儀親自斷起官司來,這又很少見了。
一次,文綉外出歸來,在院子里吐了一口唾沫。湊巧,婉容正坐在旁邊。婉容氣惱地告訴了溥儀,溥儀偏信一辭,訓斥了文綉一通。溥儀對文綉的態度如此大的轉變,不是沒有原因的。當初他關心文綉的學習和長進,並非希望她出人頭地成為學問家,而是一種閑散時的消遣。實際上他需要的是俯首貼耳、唯命是聽的豢養在御園中的囿鹿。當他發覺文綉許多逾矩越軌的想法後,即生反感之心。因此後妃之爭中,他明顯地偏袒婉容。文綉吃虧的時候多。
溥儀出宮探親或游園,照理應該把皇後、皇妃同時帶在身邊,但這種出風頭的事,多數落在婉容頭上,文綉則被涼在一邊。1925年之後的幾年,在天津,婉容和文綉的疙瘩愈結愈緊,幾乎發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溥儀下榻在張彪的私人花園中的一幢三層樓的小洋房裡,他跟婉容住在二樓,而把文綉拋在樓下。溥儀厚此薄彼不言而喻。
一個農歷除夕的晚上,溥儀與婉容在寢宮嬉戲,這時,有太監奏報淑妃用剪刀捅自己的小腹,溥儀生氣地說:「她慣用這伎倆嚇唬人。誰也不要理她!」如果說以前他待文綉只是感情上的差異,這時他對文綉已是恩斷情絕了。
「哀苑鹿」之鳴
清朝統治專制極其殘酷,清宮家法之嚴,更是眾所周知。單純的文綉在內心深處常常祈求一個跟皇妃極不相稱的東西——自由。她希望能像普通人一樣過普通的生活,但這種正常合理的要求在帝王之家是不可能得到滿足的。有報雲:「文綉自民國十一年入宮,獨處一室,未蒙一次同居。而一般閹宦婢僕見其失寵,竟從而虐待。種種苦惱,無術擺脫。」文綉自此為「悲鳴宛轉」、「奄奄待斃」的哀苑鹿。溥儀也承認:「差不多我總是和婉容在一起,而經常不到文綉所在的地方去。」文綉訴說:「鹿在苑內,不得其自由,猶獄內之妃,非遇赦不得而出也。」為了減少虐待,她常常逆來順受。但這仍不免遭受溥儀的責罵、羞辱:「古來無你這等之人!清朝二百多年無你這不知禮之人!」
文綉鬱郁寡歡,整日以淚洗面,多次自殺未遂。溥儀發現後,一面派太監嚴密監視文綉,一面允許她的胞妹——老慶王的孫媳文姍進宮開導她的胞姊。
一鳴驚人
文姍不斷來訪,給寂寞孤獨的文銹帶來了生機。她給姐姐帶來許多好消息,使姐姐的眼界開闊了。文綉不再自尋煩惱,而是暗暗尋找逃脫囚籠的機會。姊妹倆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終於制定了周密的出宮計劃。
1931年8月25日中午,文綉在中堂招呼開飯,太監有所怠慢。皇妃失寵,太監欺侮,本來不足為怪,但文綉仍很氣惱,她高聲罵道:「討厭!」溥儀似聞弦外之音,惱羞成怒地傳諭:「欺君之罪該死,朕將賜你死矣!」文綉操起一把剪刀,向喉嚨刺去,卻被眼急手快的太監奪下。文綉因此大哭大鬧,溥儀無可奈何,便打發太監找文姍來勸解。
下午3時左右,文姍向溥儀、婉容說:她姐姐日夜哭泣,勸說不靈,望允許她陪姐姐出外散散心。溥儀一時發了善心,當即同意。
文綉、文姍只隨帶一名太監,乘溥儀的專車,直開往國民飯店。車在門前停穩,二人急忙奔赴37號房,揭開了離婚案的序幕。當太監緊跟著進去時,文姍正色道:「你先回去吧,淑妃就留在這兒了!還要向法院控告皇上那!」太監當下面如土色,不知所措,繼而頻頻磕頭祈求皇妃回宮。文綉態度堅決,從袖中出示三函,正告太監:「今日之事與你無關,你可拿著這幾封信回去轉告皇上!」這時,文綉聘請的律師張紹曾、張士駿和李洪岳走了進來。事已至此,文綉對溥儀還抱有幻想。她的律師致溥儀的信中有這樣一段:
事帝九年,未蒙一幸;孤??獨抱,愁淚暗流,備受虐待,不堪忍受。今茲要求別居。溥應於每月定若干日前往一次,實行同居。否則唯有相見於法庭。
文綉的行動,像一發重型炮彈,在清宮中炸開了。溥儀聞訊大驚失色。淑妃夜不歸宿,是皇帝的奇恥大辱。他派出大批太監、隨從,到國民飯店尋找。後又轉到老慶王的府邸,搜索文姍的居室,均無所獲。此時,文綉同文姍早已從後門另覓安全的居處了。
晚上,溥儀召集身邊的遺老們開「御前會議」,以求善策。與會的老先生們無不義憤填膺,認為這是最見不得人的醜事,是「聖朝」不能容忍的。但面對現實又無可奈何。最後決定委派律師出面,與文綉的律師對話,以求和解,爭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會後,陳太傅在溥儀的授意下,令溥雇擁的法律顧問林廷琛等人承辦此事。
第二天,消息不徑而走,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震動。報載:「皇妃因不堪帝後的虐待,太監的威逼,自殺未遂,設計逃出,聘請律師離婚。這是數千年來皇帝老爺宮中破天荒的一次妃子革命。」
報紙紛紛發表評論文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如《國強報》就刊出某女士的文章《溥儀妃子離婚》,聲援文綉。那些冥頑不化的老爺先生們則發瘋般地圍攻淑妃大逆不道。文綉的族兄文綺反對最激烈。他在給文綉的公開信中責罵說:「何受人愚弄,犧牲自己,為她人作拍賣品也?即是死,也不可出此下策。」
面對種種惡勢力,文綉利用中華民國的法律、資產階級的人權和人道,予以針鋒相對的回擊。她說:「民國國民無男女、種族、宗教、階級之區別。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當時,文綉、文姍暫住在一位法國律師的家中。平時不接見任何人。連文姍的丈夫都是經過可靠的介紹,才能入內。這就免去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在這其間,雙方律師一直處於緊張的調解過程中。溥儀曾派代表見文綉的律師,企圖說服他們:「溥儀與淑妃伉儷情深,絕無虐待之事,請不要誤會。」律師們說:「現在事情已達到這個地步,妃子是決不回去的。如果溥儀先生還想和解,那隻有承認她的完全自由,否則除了向法庭提出訴訟外,再沒有別的辦法了。」溥儀無計可施,只得不再堅持「不許離異」一條,但提出為溥的身份起見,不許起訴,不許登報申明。文綉方面則除了堅持不回宮,還要求溥支付贍養金50萬。雙方一時僵持不下。
最後,經過雙方律師兩個月的磋商,終於簽訂了和解議案:
一、自立約起,雙方完全脫離關系;二、溥儀付給文綉5.5萬元終身生活費;三、允許文綉帶走常用衣物和用品;四、文綉返回母親家居住永不再嫁;五、雙方互不損害名譽;六、文綉撤回要求法院調解的訴狀,今後不得再提出訴訟。
其時正值舊歷9月13日。至此,「哀苑鹿」才真正獲得自由。
文綉與溥儀脫離關系後,並沒有回到北平的母親家去。她用那筆經律師、中間人和家人層層剋扣到極少的贍養費辦了一所小學,把整個身心的愛獻給了孩子,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當教師的妃子。
文綉終身未嫁。自此後過了20多年的平民生活。1950年因病去世。
後來溥儀感嘆萬分:「現在想起來,文綉早日和我離了婚,到後來才沒有成為婉容第二。我認為這不但是她的一個勝利,也是她平生幸福生活的起點。」

⑹ 光緒帝的墳墓在哪啊

崇陵是光緒皇帝的陵墓,也是我國最後一座按帝王陵墓建制皇陵。

崇陵始建於1909年,陵址名金龍峪。其規模雖不如雍正、嘉慶的陵墓那樣龐大,沒有大碑樓、石像生等建築,但她除繼承清代建 陵規制,參照咸豐帝定陵、同治帝惠陵的風格外,又吸收了古代建築技術的某些精華,仍具有她的特色

⑺ 十三陵是中國哪個朝代皇帝的墓葬群

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里。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後、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

(7)帝九墓小說閱讀擴展閱讀:

明代從開國皇帝算起,到最後一位,一共有16位皇帝。除了因特殊情況未能葬於十三陵的,其他皇帝都長眠於此。中國古代認為「事死如事生」,即使是陵寢,也要有好的設計和好的風水,因為這關乎於國家的運勢和未來。

明十三陵的陵區位於燕山山脈西部,其西北方向20公里,便是被人稱為北京城"北門鎖鑰"的居庸關,再往北,使是著名的八達嶺長城了。

明王朝是打敗元統治者而建立的朝代,長城之外就是它的北方國境防線。在明代,沿著萬里長城,從東到西,一共設立了9個邊防重鎮,以防止外族的入侵,歷史上稱做"九邊"。由此可以看出,十三陵是一個典型的"邊塞陵區"。

如果登高俯瞰,就會發現,以長陵為中心的天壽山陵區,是一個南北長12公里、東西寬10餘公里的橢圓形山間盆地,其北面有天壽山,東面有蟒山,西面有大峪山、虎峪山,

南面有汗包山、昌平城後山、龍山和虎山,西北有筆架山,東南有平台山,西南有長壽山,群山環繞,層巒疊峰。除此而外,陵區內的幾道水流,自西北而向東南,彎彎曲曲,穿流而過。

長陵作為遷都之後修建的首陵,規模最大,其凌恩殿是陵區中最大的建築,也是明代帝陵中惟一保存至今的陵殿。聯想明成祖統治期間明朝的盛景,也大約能理解明成祖在選定此處陵寢時滿懷的雄心壯志。

⑻ 歷史上的王姓皇帝有哪些

歷史上的王姓皇帝有:王莽、王審知、王延翰、王延鈞、王繼鵬等。

1、王莽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縣(今河北省大名縣)人。新朝開國皇帝(公元9年1月10日—23年10月6日)、政治改革家,新顯王王曼第二子。

初始元年冬(公元9年1月15日),建立新朝,年號「始建國」,宣布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統治期間,復古改制,引發天下大亂。地皇四年(公元23年10月6日),綠林軍攻破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享年67歲。

閱讀全文

與帝九墓小說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湖擁美錄小說兔費閱讀 瀏覽:692
寫小說的女名有什麼 瀏覽:171
完結修醫小說排行榜 瀏覽:648
小說迷情作者西門吹雪 瀏覽:871
改命從龍族世界小說 瀏覽:342
都市異能小說主角會陰陽神功 瀏覽:518
女主重生到日本動漫的角色的衍生小說 瀏覽:439
武俠小說中對美女的描寫 瀏覽:755
是什麼軟體看小說免費無廣告 瀏覽:99
網路小說家抓個美少女 瀏覽:655
主角穿越到陰陽先生的小說全集 瀏覽:236
葉子小說推薦 瀏覽:369
主角用板磚的洪荒小說 瀏覽:396
金水小說閱讀全文筆 瀏覽:597
女主是小偷古代小說 瀏覽:869
小說男主角叫葉峰 瀏覽:720
最後一個貝勒小說在線閱讀 瀏覽:402
系統空間穿越的小說推薦 瀏覽:265
搜神記小說txt免費 瀏覽: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