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一部法國小說
La narratrice, Josyane, est issue d'une famille nombreuse monde ouvrier dans les années 1960. Elle vit dans une cité, racontant son enfance et son adolescence, jusqu'à l'âge alte.
Elle découvre très jeune la sexualité avec un maçon italien, avant de tomber amoureuse plus tard d'un jeune homme, Philippe, et de choisir une vie ordinaire et conventionnelle.
❷ 推薦一些法國小說(最好是名著),謝謝!
《高老頭》巴爾復扎制克
《歐也妮·葛朗台》巴爾扎克
《兩個新嫁娘》巴爾扎克
《奧利奧爾山》上集莫泊桑
《奧利奧爾山》下莫泊桑
《菲菲小姐》莫泊桑
《真實的故事》吉·德·莫泊桑
《貴人迷》莫里哀
《印度支那》杜拉
《卡門》梅里美
《磨房書簡》都德
《邦斯舅舅》巴爾扎克
《幽谷百合》巴爾扎克
《德朗熱公爵夫人》巴爾扎克
《羊脂球》莫泊桑
《勇士的奇遇》大仲馬
《吝嗇鬼》莫里哀
《娜娜》左拉
《費加羅的婚禮》博馬舍
❸ 求危險關系法國小說的閱讀網站
國內只出過2個譯本。估計最近因為張章電影的緣故很火,書基本都斷貨了,網上沒有直接能看的網站。
❹ 危險關系法國小說
已上傳 請及時採納 應該是你說的那本 中國不是還拍電影了么
❺ 好看的法國小說
基督山伯爵法蘭西組曲流浪的星星幽默公寓(不知道算不算小說)我希望有個人在什麼地方等我......
❻ 推薦好看的法國小說
《莫泊桑中短篇小說全集》,這本譯本一共有五本,裡面收藏了莫泊桑的精品!沒介紹錯的哦~~!!
❼ 希望找到有原著法國小說的網站,尤其有莫泊桑小說的法文小說。
http://www.guydemaupassant.fr/maupassant.htm
這個網站有很多莫泊桑的法文小說,是免費的,但是法文朗讀的,非常練聽力。
http://maupassant.free.fr/cadre.php?page=oeuvre
這個網站有文字版的,包括
Une Vie (1883)
Bel-Ami (1885)
Mont-Oriol (1887)
Pierre et Jean (1888)
Fort comme la mort (1889)
Notre Cœur (1890)
L'Ame étrangère, inachevé (1894)
L'Angélus, inachevé (1895)
有pdf,HTML,audio格式,也有英文版
❽ 法國小說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入門讀物
法國小說最偉大的傳統就是不寫三偽文學,古典時期反三偽文學的主將有巴爾扎克、福樓拜、莫泊桑、雨果、小仲馬、喬治桑等,以後的杜拉斯、西蒙、羅曼羅蘭、高xJ更是秉承這一傳統,使法國文學一直高居世界文學頂峰,代代不乏高才輩出。而且法國是諾貝爾文學獎最多的國家。截至2017年,共有15位法國作家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
●2014:帕特里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 1945— ),法國小說家,1945年7月30日出生在法國的布洛涅-比揚古,是法國評論界一致公認的當今法國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因不寫三偽文學,因此在世界文壇脫穎而出。獲獎原因為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的作品「喚起了對最不可捉摸的人類命運的記憶」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戰法國被佔領期間普通人的生活。其代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
●2008:讓-馬瑞爾·古斯塔夫·勒克萊齊奧(出生於1940年4月13日,法國和模里西斯雙國籍)。20世紀後半期法國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一生不寫三偽文學。他的獲獎理由是:將多元文化、人性和冒險精神融入創作,是一位善於創新、喜愛詩一般冒險和情感忘我的作家,在其作品裡對游離於西方主流文明外和處於社會底層的人性進行了探索。代表作品有《訴訟筆錄》、《尋金者》、《羅德里格島游記》等。
●1985:克勞德·西蒙(1913年10月10日~2005年7月6日),代表作品有他的處女作詩歌《作弊的人》以及小說《弗蘭德公路》。 因不寫三偽文學,受到世界文壇普遍敬重。
●1964:讓—保羅·薩特(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一生反抗三偽文學。其代表作《存在與虛無》是存在主義的巔峰作品。1964年,讓-保羅·薩特憑著《嘔吐》一書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因為他那思想豐富、充滿自由氣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對我們時代發生了深遠影響。」但是他主動回絕該獎項,成為第一位拒絕領獎的諾貝爾獎得主。
●1960:聖-瓊·佩斯(亞歷克西·萊熱的筆名)(1887年5月31日~1975年9月20日),法國詩人和劇作家。著有長詩《流放》、《雨》、《雪》、《風》和《航海標志》等,無一絲三偽文學成分。
●1957:阿爾貝·加繆(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國小說家、哲學家、戲劇家、評論家。他的創作喜歡以三部曲形式:小說+哲學隨筆+劇本。他一生唾棄三偽文學,在反三的上取得了重大成就。獲獎理由是:他以明察而熱切的眼光照亮了我們這時代人類良心的種種問題。代表作為小說《異鄉人》、小說《鼠疫》、劇作《卡里古拉》。
●1952:弗朗索瓦·莫里亞克(1885年10月11日~1970年9月1日),法國小說家,視三偽文學為小丑。代表作:詩集 《握手》、小說《愛的荒漠》、《蛇結》。
●1947:安德烈·紀德(1869年11月22日~1951年2月19日),法國作家。代表作:小說三部曲《背德者》、《窄門》、《田園交響曲》,散文集《地糧》,小說《偽幣製造者》,自傳《如果種子不死》。
●1937:羅傑·馬丁·杜·加爾(1881年3月23日~1958年8月22日),法國小說家。馬丁·杜·加爾與羅曼·羅蘭和安德烈·紀德等小說家是好友。在他們的感召下,馬丁提起筆來嘗試小說的創作。他的獲獎理由是「他的長篇小說《蒂伯一家》中表現出來的藝術魅力和真實性。這是對人類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1927:亨利·伯格森(1859年~1941年),法國哲學家,文筆優美,思想富於吸引力。代表作:《創造進化論》、《物質與記憶》、《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
●1921:阿納托爾·法郎士(1844年4月16日~1924年10月12日),阿納托爾·法郎士是作家雅克·阿納托爾·弗朗索瓦·蒂博的筆名。獲獎理由:他輝煌的文學成就,乃在於他高尚的文體、憐憫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個真正法國性情所形成的特質。
●1915:羅曼·羅蘭(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是中國人最為了解的法國作家之一。他一生為爭取人類自由、民主與光明進行不屈的斗爭,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他的小說特點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也是傳記文學的創始人。他的獲獎理由是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繪各種不同類型人物時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代表作:十卷本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名人傳》三部——《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
●1904: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爾(1830年9月8日~1914年3月25日),法國詩人,曾帶領19世紀奧克語(普羅旺斯語)文學復興。他與何塞·埃切加賴共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獲獎理由是詩作蘊涵之清新創造性與真正的感召力,忠實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質朴精神,加上他對普羅旺斯語言的重要研究。
●1901:蘇利·普呂多姆(勒內·弗朗索瓦·阿爾芒·普呂多姆的筆名)(1839年3月16日~1907年9月6日),法國詩人,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世紀後期法國有影響的詩人之一。他的獲獎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藝術和罕有的心靈與智慧的實證。代表作:抒情詩集《孤獨》、《徒然的柔情》等。
此外還有高xJ,因不寫三偽文學,享譽世界文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