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閱讀推薦 > 作家李貫通小說樂園在線閱讀

作家李貫通小說樂園在線閱讀

發布時間:2021-06-05 14:39:34

❶ 李貫通的個人履歷

1986年6月,中國協作《小說選刊》雜志與《山東文學》共同在魚台召開「李貫通作品研討會」。1986年加入作家協會。1988年9月調入山東省作家協會。李貫通參加了第五、第六次全國作代會,作為中國作家代表團成員,先後出訪過義大利、泰國、敘利亞等6個國家。
現為中國大眾文學學會副會長、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創作室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系中國文聯全委委員,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多所大學兼職教授,文學創作一級職稱。
個人作品
短篇小說
大量中短篇小說被《新華文摘》、《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華文學選刊》、《中國文學》、《中篇小說選刊》、《中篇小說月報》等權威刊物轉載,被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收入優秀作品經典選本。三部小說搬上熒屏。在內陸及台灣出版《洞天》、《天下文章》、《天缺一角》、《魚渡》、《李貫通小說精選》、《無邊波瀾》、《水性》、《迷濛之季》等14部著作。
獲得獎項:
1998年4月,小說《天缺一角》獲首屆魯迅文學獎中篇獎。2004年3月,中篇小說《迷濛之季》被中國小說學會評為「2003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入榜作品。1998年之前,先後獲得山東在校大學生優秀作品獎、《山東文學》優秀小說獎、浙江《西湖》文學獎、上海《萌芽》小說獎、山東青年益友文學獎、《山東文學》蒲松齡金像獎、山東首屆泰山文藝獎、第八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北京文學》獎、《中國作家》文學獎、《小說選刊》優秀獎、《時代文學》獎、《作家報》十佳小說獎、山東省精品工程獎等30多項。 國外響應:
部分作品譯成英、法、意、阿拉伯文字,在國外刊發。
國內:
《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報》、《光明日報》、《文匯報》、《中華讀書報》、《文藝報》、《文學報》、《文學評論》、《當代作家評論》等報刊,刊發了大量關於李貫通的評論文章。
作家點評:文學大師孫犁說:「山東有個李貫通,他的小說另有一種寫法……對你的藝術表現的欣賞,幾乎達到了擊節贊嘆的程度。」王蒙稱贊道:真實,俏皮,沉重與輕松調侃的雜糅,讀之哭笑不得,終於喟然長嘆!莫言說:貫通二十多年從容寫作,成績斐然。他幼習中醫,熟諳陰陽,小說寫得虛實相濟,境界高遠,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值得我學習。嚴家炎稱贊道:作者以冷峻超然的態度和濃淡適度的筆墨,游刃有餘地描繪了這一特殊環境中個性化的人物群像。語言運用上舉重若輕,充分激活了漢字的活力。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風格,體現了作者的洞達明慧。雷達說:儒雅瀟灑的語言風采,虛實相生的迷濛境界,杜鵑啼血的心靈訴求,寬厚仁愛的精神家園。吳義勤評價說:真實與荒誕、寓言與象徵、實在與幻象、內心與外在,均融合得親密無間;構思的巧妙,敘述的圓熟,語言的老到,都令人稱嘆。施戰軍評價說:縱觀二十年的中國文壇,李貫通以其獨特的小說個性,無意中呈現出與時尚性寫作始終逆動的事實:傷痕反思題材曾在他筆下極顯透徹的荒誕和人性的悲涼;對轉型期中國的探照,更帶有整體象徵意味和深在的人文思量;在小說修辭紛紛趨向西方定勢之時,他使民族審美、本土想像及母語文化散發出迷人的魅力……從而寓示了現實主義文學在當代中國的巨大的藝術潛能和深廣的創造性空間。這些具有罕見的震撼力的佳作,讓由衷熱愛文學的人心中有底,進而有勇氣承擔使命,以有底面對無底。李掖平評價說:李貫通新近發表的幾部審省當下知識分子命運和透視時代文化現象的中篇小說,以儒雅而犀利的文字和真實與荒誕相融相成所昭示出的真先鋒性和大悲劇性,帶給文壇一個成功的超越與突破,帶給讀者一種極大的靈魂震撼,它使我快意而痛苦,痛定之後禁不住眼也流淚心也流淚。

❷ 現當代文學史上有哪些山東籍作家

季羨林:山東省臨清人,著名東方學家、梵文學家,中國東方學的奠基人。
丁肇中:山東日照人,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臧克家:山東諸城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代表作《烙印》。
莫言:山東高密人,著名作家,代表作《紅高粱》。
李敖:原籍山東濰縣,著名作家,代表作《傳統下的獨白》。
梁曉聲:山東榮城人,著名作家,代表作《今夜有暴風雪》。
張煒:山東龍口人,著名作家,代表作《古船》。現任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
李貫通:山東魚台人。著名作家代表作《天缺一角》
張承志:山東濟南人,著名作家,代表作《黑駿馬》。
王興川:山東陽穀人,著名作家,代表作《第九隻兔子》兩部曲《東莞一夢》

❸ 中國現當代文學中有哪些文學思潮與流派最好具體點。

「鴛鴦蝴蝶」派
所謂「鴛鴦蝴蝶」小說的產生和廣受歡迎,同當時上海女學生群體的形成壯大有著密切的聯系。愛情的題材,總是更容易吸引女性讀者。於是,言情小說在女學生成倍增長的上海應運而生。當時,許多專登言情小說的報刊雜志,在上海真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啼笑姻緣》被認為是「鴛鴦蝴蝶」派小說的壓軸之作。1911年徐枕亞發表《玉梨魂》。

傷痕文學
經歷了十年浩劫,人們的身體和心靈大多備受創痛,《班主任》拉開了回顧歷史傷痕的序幕,並使作家劉心武一舉成名。至於這種對文革苦難的揭露真正成為一種潮流,則是以1978年8月盧新華的短篇小說《傷痕》發表在《文匯報》上為標志的。當這種憤懣大量地以文學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時候,便形成了新時期第一個文學思潮:"傷痕文學"思潮。"傷痕文學"代表作的作品,雖然並無拓荒價值,但藝術上卻顯然更為成熟,如張潔的《從森林裡來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夢》、陳世旭的《小鎮上的將軍》、從維熙的《大牆下的紅玉蘭》、鄭義的《楓》等。

"傷痕文學思潮"的創作最初大多是短篇小說,因為表現同一題材,長篇一般需要有較多的時間准備。一般認為,最早問世並產生了較大影響的長篇小說是莫應豐出版於1979年的《將軍吟》。另外周克芹描寫農村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發表於1979年)、古華描寫小鎮歲月的《芙蓉鎮》(1981年發表)、葉辛展現知青命運的三部曲《我們這一代年輕人》、《風凜冽》、《蹉跎歲月》也都是此類主題的代表作。這些作品都先後被搬上銀幕或改編成電視劇,在社會上產生很大反響。

尋根小說流派
「尋根小說」的實驗,對中國現實主義小說創作的革新與推進,具有不尋常的實踐意義。這一點,或早或遲都會得到印證。「尋根小說」的創作實驗,並不僅僅局限於那幾位寫過類似「尋根宣言」的作家一一譬如寫過《文學的「根」》的韓少功,寫過《文化制約人類》的阿城,寫過《理一理我們的「根」》與《文化的尷尬》的李杭育,寫過《我的根》的鄭萬隆等等。當然,這些作家在小說主張方面的鮮明態度,足以使他們成為「尋根小說」思潮的代表人物(或一家之言),但在與「尋根」、與文化意識相牽連的小說創作的現象方面,譬如說,一些並沒有公開主張「尋根」的作家,如王蒙、陸文夫、林斤瀾、馮驥才、張賢亮、高曉聲等,他們分別以自己的新作品顯示了審美思索與社會文化意識及批判精神的聯系。王蒙的《活動變人形》、《高原的風》,陸文夫的《井》,林斤瀾的《矮凳橋傳奇》,馮驥才的《三寸金蓮》,張賢亮的《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高曉聲的《覓》……這些作品都以新的角度與新的姿態同「尋根小說」的藝術主張產生著某種呼應的效果。

不言而喻,那些「尋根」意識比較鮮明的作家,也在他們的具體主張提出之後或之前,創造了一批很有代表意義的作品,如韓少功的《爸爸爸》與他的小說集《誘惑》,阿城的《棋王》、《樹王》,李杭育的小說集《最後一個漁佬兒》,鄭萬隆的《異鄉異聞錄》系列……當然,還有相當數量的中青年作家也寫出了一大批富有明顯的「尋根」意識或涉及到傳統文化中的人的過程的作品,如莫言的《紅高粱家族》、《紅蝗》、《築路》、《枯河》、《鞦韆架》,李銳的《厚土》、《呂梁山風情》,王安億的《小鮑庄》,鐵凝的《麥秸垛》,賈平凹的《浮躁》,張偉的《古船》,朱曉平的《桑樹坪紀事》,烏熱爾圖的《七叉犄角的公鹿》,艾克拜爾?米吉提的《瘸腿野馬》,江浩的《鹽柱》,等等。

先鋒派
當代的「先鋒派」雖然不是一個有組織的流派,但最低限度的意義是指馬原以後出現的那些具有明確創新意識,並且初步形成自己的敘事風格的年輕作者。他們主要有:馬原、洪峰、殘雪、扎西達娃、蘇童、余華、格非、葉兆言、孫甘露、北村、葉曙明等人,此外還有一些正在嶄露頭角且頗有潛力的新秀。

九葉派
1948年在詩壇上最重要事件就是"九葉派"的正式亮相。由於曹辛之與臧克家組成"星群"社在藝術觀點上的分歧,他與辛笛、陳敬容、唐祈、唐?等人創辦了《中國新詩》月刊,並與已經從昆明的西南聯大回到北京、天津的穆旦、杜運燮、鄭敏、袁可嘉等人取得聯系,形成 了一個新的詩歌派流派"中國新詩派"(後因1981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葉派》稱為"九葉詩派")。

「七月」派
「七月」派詩人曾卓、牛漢、綠原等人這一時期的創作,則強化了生命意識,在其名詩《懸崖邊的樹》、《半棵樹》、《重讀聖經》等作品中,他們超越了自己40年代的作品中 的強烈的社會功利意識,而思考在重壓之下的生命、死亡與背叛等主題。曾卓的《懸崖邊的樹》與牛漢的《半棵樹》顯示出處於逆境中 的生命的不屈的意志。

白洋淀詩派
「白洋淀詩派」自覺地探索了現代主義詩歌的寫作,他們與北京等地的地下文學沙龍的成員,形成了當時潛在寫作中較有規模的現代主義詩歌運動。其主要成員有姜世偉(筆名芒克)、岳重(筆名根子)、栗世征(筆名多多)等人,他們的詩歌相對來說具有更純粹的現代主義特徵,直接預示和影響了「文革」後詩歌領域的現代主義探索。

朦朧詩派
一九八○年開始,詩壇出現了一個新的詩派,被稱為「朦朧派」。以舒婷、顧城、北島等為先驅者的一群青年詩人,從一九七九年起,先後大量發表了一種新風格的詩。這種詩,有三四十年沒有出現在中國的文學報刊上了。最初,他們的詩還彷彿是在繼承現代派或後現代派的傳統,但很快地他們開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遠,自成一個王國。朦朧派詩人無疑是一群對光明世界有著強烈渴求的使者,他們善於通過一系列瑣碎的意象來含蓄地表達出對社會陰暗面的不滿與鄙棄,開拓了現代意象詩的新天地,新空間。「文革」後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島、舒婷、顧城、楊煉等人。

90年代的鄉村小說流派
在90年代「躲避崇高、消解神聖、拆解深度」的後現代景觀中,鄉村小說以其對世俗文化的疏離和80年代文學精神的高揚而獨樹一幟。從描寫對象上來說,它們至少可以分為兩個類型,一以關注現實為主,如劉醒龍的《分享艱難》,譚文峰的《走過鄉村》,何申的《年前年後》,關仁山的《九月還鄉》等一批被稱為「現實主義沖擊波」的作家作品,這類作品往往能深入到農民生活的深處,真實而藝術地反映出變革時代,尤其90年代中國農村社會的矛盾沖突和發展走向,以及各式各樣的農民在商品經濟浪潮沖擊下的困惑、不適和痛苦的轉變。另外,還有劉玉堂、趙德發、孫宇以及許多並不純粹寫鄉土的作家,如閻連科、遲子建、李貫通、鐵凝,他們也寫90年代鄉村的變化,但更多地是將目光投向許多仍處於封閉狀態下的農村,它們一般地處偏遠,現代文明之風還沒能影響到他們的生活狀態,傳統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仍牢固地主宰著人們的生活,另一類則以回顧和反思歷史為主,如陳忠實的《白鹿原》、劉震雲的《故鄉天下黃花》、韓少功的《馬橋詞典》、張煒的《九月寓言》、莫言的《豐乳肥臂》、余華的《活著》以及閻連科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說,大多是轟動一時的佳作。它們以中國鄉村和農民的「過去」為描寫對象,對我們民族,尤其農民在半個多世紀以來的變遷史、心靈史,進行了深入的描繪與反思。

閱讀全文

與作家李貫通小說樂園在線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免費小說小小老婆惹人愛 瀏覽:744
好看的歷史懸疑推理小說 瀏覽:851
有沁園春長沙的穿越小說 瀏覽:588
獵艷女明星小說全集 瀏覽:610
女主菲兒都市小說 瀏覽:776
好評的女生小說排行榜 瀏覽:805
外國人寫修真小說 瀏覽:416
滎陽有聲小說錄制 瀏覽:987
殺了穿越小說完整版下載地址 瀏覽:794
好看重生小說復仇 瀏覽:646
極品修真強少有聲小說有幾個版本 瀏覽:961
小說網址推薦2015 瀏覽:378
系統和宿主戀愛的小說 瀏覽:714
穿越小說巔峰排行榜 瀏覽:274
官途紅人小說全集 瀏覽:937
小說後來居上txt下載 瀏覽:38
入戲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17
我已經愛上你小說麻煩全文閱讀 瀏覽:259
玄幻小說主角高冷一點的 瀏覽:617
穿越到不同動漫世界的小說 瀏覽: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