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庸寫的最好的一部武俠小說是哪部
我認為是《笑傲江湖》是第一。說《笑傲江湖》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好的作品之一不單止笑傲一書情節結構嚴謹豐富,文學藝術上用語生動流暢、寫作技巧高明絕妙、寫作手法變化細致、人物描寫深刻自然、思想主題表達的連貫透徹而意境高深,而且寫出了平凡亦俠的故事;寫出了中國文化的韻味;寫出了人生最深刻的哲理;寫出了這個世界的虛偽和貪欲,《笑傲江湖》是金庸武俠小說的顛峰,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為什麼我能這樣說。金庸原名查良鏞,他出生在浙江海寧一個『一門五狀元,叔侄七翰林』的名門望族,查家近代最出名的人是清朝的著名詩人查慎行,可以想像金庸在幼年時所受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我在看香港電台拍攝的金庸傳記中,金庸曾說在他的小時侯深受古代那種高人隱士特別是功成身退的思想的影響,加上少年有一段比較艱苦的生活和從政理想的失敗,他一直很羨慕『且自逍遙沒人管』的歸隱生活。1992年,金庸正式出售了自己辛苦創業的〈明報〉,金庸解釋說,他累了,他嚮往著一種隱士逍遙的世界。在金庸小說中最能體現他這種理想境界的書就是《笑傲江湖》!在金庸小說中最能體現他這種人生目標的人就是令狐沖!我認為文學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要體現人生最高的精神生活,正如羅曼羅蘭和他的《約翰.克利斯多夫》,金庸寫了,金庸奮鬥了,金庸也在自己的人生中去實踐了!很多認為笑傲一書是一部政治小說,是在影射文化大**。笑傲寫於1967年,的確當時正處於中國國內在搞文化大**,他在構思這篇小說時,肯定是會受一定影響,但金庸在寫下去之後,他寫出來的根本與此無關了,他寫的真正的寓言是中國傳統政治的流毒弊病,是『家天下』的現象,是政治表現出來的野心和權欲。就如金庸自己所說的:「若單憑影射政治人物而流行,這部小說的藝術生命便極其有限了」。正是如此,笑傲的主題就像吳藹儀女士所說:「在《笑傲江湖》之中,金庸的確表達出社會規范可以怎樣虛偽和霸道,而純真的感情怎樣比表面上大公無私的行為高貴百倍」。這才是干,其他的只能權當枝葉。笑傲故事情節的主線有兩條,一是江湖人士對辟邪劍譜的貪念,一是所謂正邪兩派的人想稱霸江湖的野心,最終貪念也其實是野心的化身。令狐沖就是在這個環境中來開始了自己體驗和堅持人生原則的艱苦又驚險的道路。令狐沖出場的伏線和慕容復很有點相象。但這里就可看出金庸不凡的筆力,慕容復除了殺人疑案外,始終以褒為主,刻畫出一個人中龍鳳的形象,這給慕容復以後的結局增加了可悲的感嘆。而令狐沖在眾師兄妹的話語中讓人感到一個浪子的形象,接著青城弟子和儀琳的回憶描述,逐漸的揭開了這層面紗,似貶實褒,令狐沖在當場各人眼光中的樣子越來越清晰,讀者對所謂正派邪道的觀念越來越有疑問。終於盼到他出場,群玉院內看似的口不遮攔,衡山城外拚死以護曲非煙,令狐沖在我們的心目中已是栩栩如生不能忘懷。同樣金庸對反面角色的描寫也是入木三分,最成功的當數岳不群,作者也一樣用了很多筆墨來寫他,這個響當當的君子劍,這個卓爾不群的華山掌門,竟是個如假包換的偽君子,這個形象真是深入人心。以至新加坡有一次議會開會,某個議員被人指為岳不群,真是聽者自明。笑傲延續了金庸寫武俠小說的一貫手法,在武功的描述上這一次又有創新,正面有獨孤九劍,以無招破有招,將武學的概念提升到一個空前的境地,後來古龍的小李飛刀大概也是受了金庸的影響吧。反面的葵花寶典,欲練神功,必須要先揮刀自宮,這個對貪欲的強烈諷刺的絕學,真是神來之筆。在詼諧人物一面,笑傲的桃谷六仙的胡言亂語在嵩山頂上被任大小姐的借用,使我們在捧腹大笑之際,更深刻的對那種世間追求權欲的丑惡面目作了揭露,也更加體會到令狐沖對道德完美追求的意義。笑傲一書在這上面的對比,揭示在全書中比比皆是,此文怎能說盡。但是金庸也認識到個人在道德和自由上的追求是不會容於這個權力政治的現實社會,就是說令狐沖的精神潔僻是無法忍受這個胺臟污濁的江湖,他不屈服,那麼他唯一的選擇只有退出。笑傲是金庸唯一一部沒有歷史背景的作品,我想金庸故意選擇這種寫法,是為了令狐沖還能求得一片自身的天地,如果回到歷史特定的條件下,令狐沖的結局可能又是出悲劇。這真是我們生存世界的可悲,這個世界在金庸接著寫的鹿鼎記中就更有廣闊深刻的寫照,金庸對中國古代社會這種悲劇的唯一可行的答案只有『好』皇帝。我說笑傲第一,不但此書人物形象深刻,作品體現作者的心聲,這書還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藝術作品。笑傲在對中國傳統藝術和文化的描繪上到達了金庸小說中的最高峰,其實這也是作者暗中在配合令狐沖這個人物表現出來的中國傳統隱士所具有的藝術文化境界,充分表露出金庸自己對這種生活的嚮往。從在綠竹巷中學琴練簫開始,金庸寫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基本知識和至高境界的體會,這在衡山劉正風死前所奏的『笑傲江湖』曲已有倪端,正如綠竹翁說的琴為心聲,其實文不是也為心聲么。笑傲中江南四友就是琴棋書畫,他們為避開斗爭而隱居梅庄,但最後的悲慘結局,也寓意著追求藝術的純潔的人始終逃避不開這個卑鄙世界的玷污,也只能留下萬世清白的藝術,只留下迎雪傲開的梅花。平一指也是金庸小說屈指可數的神醫之一,中國古語有雲:『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他的醫術可謂神技,一指定生死,這充分表現了中醫理論望聞問切的精華,我們又可以學到很多中醫的知識。中國人對酒的嗜好是一個奇特的心情,自古文人墨客,英雄豪傑大都是此中好者,金庸也不例外,黃河船上祖千秋那眼花繚亂的酒文化和梅庄說酒,又讓我們一次大飽眼福。當然笑傲還有很多的佛理、道意、民俗、風情不可勝數,看笑傲,真正感受到錢穆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溫情與敬意』的那種心情。無庸質疑,金庸寫出了什麼才是笑傲江湖,所以笑傲第一。
⑵ 吳藹儀是誰
她有論過金庸筆下的人
⑶ 哪位同志可以提供最新版的飛狐外傳08年四月出版的,要電子版
飛 雪 連 天 射 白 鹿笑 書 神 俠 倚 碧 鴛附:金庸小說舊版秦南秦楊過母子傳略SWORD OF THE YUEH MAIDEN(《越女傳》英文版)其它文類 袁崇煥評傳 全本合集 「大國者下流」 《相思曲》與小說 快樂和庄嚴 歷史性的一局棋 錢學森夫婦的文章 書的「續集」 談各國象棋 圍棋雜談 也談對聯 月下老人祠的簽詞 金庸作品集(三聯版)序 歷史人物與武俠人物 金庸台北演講稿 金庸論中國歷史大勢 二000年九月二十四日《新青年》嶽麓書院「千年論壇」演講錄。 探求一個燦爛的世紀——金庸池田大作對話錄北大出版社出版。 推薦閱讀 月雲回憶性散文,2000年2月。 崇高的人生境界隨筆 金庸詩詞 北國初春有所思記述金庸大陸之行。 金庸談筆下的美女男人面對美女是不是都會溫柔起來? 小說創作的幾點思考主要是針對自己武俠小說創作的一些分析。 金庸嚴家炎答問錄是否就是這篇文章引得那位寫《金庸傳》的鬧著要打官司?以我之見這個人倒是蠻有勇氣的――明明是借人家的名聲起家,還要倒打一耙,實在值得佩服。 金庸的中國歷史觀 金學世界:金庸快訊 傳記資料 作品評論 比較研究金庸快訊2000年3月金庸筆下的人生信息 倪匡新書介紹 金庸實話 楊瀾訪金庸 訪談:迷人的「金大俠」 白岩松與金庸對話 1999年9月金庸的文化分量 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橫貫大陸各電視台,此現象背後的內因不可漠視…… 傳記資料 金庸傳奇 鍾曉毅費勇 與下面的那一部同名但內容不同。 金庸傳奇 這是在大陸已經公開出版的作品,用的是文學式抒情筆法,對金庸九十年代中期之前的生平事跡進行了記述。 金庸小傳 近乎於金庸簡歷。 金庸出版作品年表一覽 金庸生平與著作年表 對大俠的一舉一動,均分年備注,十分全面,時間截止至1996年。 金庸生平簡介 和上一篇可以互為補充,但奇怪的是有一些相同的事件兩文中發生的時間卻不相同,不知該以哪個為准(當然,也許兩個都不準,不過到底是哪一年又有什麼關系呢?我們喜歡的只是查先生的小說罷了。知道一下他的生平,算是了解小說創作的背景乃至心理動因,具體的細節,無關緊要。) 《金庸與倪匡》之金庸趣事、金庸篇、短暫的愛情沈西城 香港報人沈西城著,寫得非常有趣,其中的金庸顯得非常平易可親。 金著評論new! 論金庸小說中的情吳藹儀 系列文章,將金著中各類感情一一分析。 《射鵰英雄傳》中人物分析 一篇網友的來稿,寫得不錯,只是沒有留下名字。 金庸作品最佳遺言 嚴教授與大學生談金庸 關於王朔批評金庸一時答學生問。 從金庸小說找民族共識趙毅衡 獨家提供!論金庸小說的情節藝術嚴家炎 此兩文選自嚴家炎先生的論文集《金庸小說論稿》,是其中比較精彩的篇章。 獨家提供!論金庸小說的現代精神嚴家炎 金庸熱:一種奇異的閱讀現象嚴家炎 該文介紹了金庸小說在全球華人中產生的熱效應,並分析了其獨特之處。 漫話金庸蕭為 武俠,看熱鬧與看門道馮瑛冰 小說家的金庸與德育家的查良鏞庄慎之 文章很短,但說得頗有道理。 自戀、戀物與侵略欲 以中段正淳身邊的女性為例談潛意識心理 丐幫老領導蕭峰同志生平腳本 用官方的革命語言對大俠蕭峰的一生做出精確的概括,語境與詞彙的反差造成強烈的解構效果,因而寫得極為有趣。 溫迪雅訪金庸我所見到的最近的對金庸的采訪,從其中可以看到許多金庸自己的創作體會。 武俠小說的文學賞析與文學批評佚名 從中國文化的角度對金庸小說中的一些人物如郭靖、令狐沖、武當七俠及殷素素、段譽等人進行了探討,是一篇很不錯的論文,只不知作者是誰,希望知道的朋友告訴我。 諸子百家看金庸之一書茵 這本應該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其中有一些港台名人對金庸的閑談,大約是應倪匡《我看金庸小說》之邀而寫,成為台灣「看金庸」系列中的一部分,該文只是其中一篇。 武俠小說大宗師--金庸倪匡 倪匡論金庸,此文是《諸子百家看金庸·第三輯》中的一篇。 不懂也算了--寫金庸三毛 三毛的散文兼小說寫得很好,曾經一度我非常喜歡。但寫金庸評論可就沒啥看頭,字里行間透著幼稚與無聊――看來她實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