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換票 ①兩個鄉下人,外出打工。一個去上海,一個去北京。可是在候
1.小說敘述了兩個外出打工者不同的經歷和兩次相遇的故事。 2.第一次相遇推動情節發展,為後文埋下伏筆。 第二次相遇:通過鮮明對比,使小說情節富有戲劇性,給人深刻的教益。 3.精明能幹,勤勞務實,積極進取。 4.生活中要做一個有心人,要善於發現機遇,還要善於把握機遇。 5.結局不會改變,因為不同的價值觀、人生觀決定了兩個人不同的命運。 (意思對即可) |
❷ 小說留守的閱讀答案
參考答案:1.他去鄉下接爺爺進城住時發現爺爺為「幫」他還房債而去工廠做工。
2.「我」瞞著爺爺借錢買了房子。爺爺瞞著「我」去工廠做工。
3.反襯出了爺爺的善良、慈愛和無私。
4.示例:外貌描寫。如「他穿一件洗得發白的藍色工裝,因為瘦,衣服像大了一碼,風很大,爺爺的白發被吹得亂蓬蓬的。」刻畫了爺爺節儉、辛勞的特點。
5.①從「我」的角度,圍繞孝順、懂事等展開,言之有理即可。②從爺爺的角度,圍繞善良、無私、節儉、朴實、慈愛等展開,言之有理即可。(任選一角度)
❸ 城裡人和鄉下人 曾祥伍 閱讀答案
親,《城裡人鄉下人》(曾祥伍)原文:
在一個城鄉結合部的旅館里,一個城裡人和一個鄉下人相遇了。
城裡人是來「鄉村游」的,本來他打算回城,卻錯過了回城的最後一班車。鄉下人是打工回家的,本來他想直接回家,也錯過了回家的最後一班車。
城裡人先到,登記時,他要包下一個房間,可是服務員說,鄉村不比城裡,不管你有多少錢,因為床位有限,一個人只能住一個床位,其它床位還得留給其他人住。這樣,後到的鄉下人就跟城裡人同住一室。
鄉下人進來時,城裡人已經洗漱好了,正躺在床上一邊悠閑地抽著煙,一邊看電視。
「你好。」鄉下人跟城裡人打招呼,城裡人在鼻子里哼了一聲,算是作答。
鄉下人沒有理會城裡人的冷淡態度,他把一個蛇皮口袋隨意地放在了床邊,這是他的全部行李了。鄉下人看了城裡人一眼,開始脫鞋。立時,一股臭味彌漫開來,城裡人皺了一下眉頭。「什麼素質?」城裡人暗暗地嘀咕了一句。這個細節被鄉下人捕捉到了,他的臉紅了一下,趕忙提著鞋進了衛生間。
在衛生間里,鄉下人用香皂把腳洗了又洗,擦了又擦,還把腳湊到鼻子前聞了聞,確信沒有臭味了,才放心地走了出來,順手把他的那雙鞋放到了窗檯外面。
趁著鄉下人去衛生間,城裡人把錢包從公文包里拿出來,藏在了枕頭下。過了一會兒,他想了想,又把錢包重新拿出來放在床墊底下,並用力地壓了壓。
鄉下人顯然心情不錯,他吹著口哨,躺在那富有彈性的床上,愜意地伸了一個懶腰,說:「真舒服啊。」然後,他遞給城裡人一支煙,城裡人擺擺手,拒絕了。城裡人從自己的包里拿出煙來自己抽上。看城裡人沒有與自己交流的意思,鄉下人把剛張開的嘴巴閉上了。
屋子裡只有電視機的聲音。播放的是一部愛情電視劇。鏡頭中不時出現男女擁抱、接吻的畫面。鄉下人津津有味地看著。城裡人則東一眼西一眼地瞟,顯得心神不寧。
過了一會兒,城裡人的手機響了。「親愛的,我真是倒霉透了,趕不上回城的車了,」城裡人開始抱怨,「現在住在一個該死的旅館里,床鋪硬得像石頭,空氣也不好,還不安全。」城裡人說著,看了鄉下人一眼。接完電話,城裡人的情緒一直不好,一直抽著悶煙。
鄉下人的手機也響了,「老婆,是你嗎?我明天就到家了,你等著我啊。我告訴你啊,我現在住在旅館里,這床可舒服啦,軟軟的,被子白得直晃人的眼睛,下次我帶你來享受享受。」
鄉下人高興得手舞足蹈。
時間在流逝。不知道是因為接了老婆的電話激動,還是因為電視節目吸引著鄉下人,總之,鄉下人精神狀態一直很好,絲毫沒有要入睡的跡象。
鄉下人不睡,城裡人自然也不敢睡。因為他的錢包里有一萬元錢呢。鄉下人也挺難受的。他也希望城裡人盡快入睡,他擠了一天火車,已經很疲倦了,但他不敢睡,因為他的鼾聲很大。
城裡人和鄉下人彼此就這樣各懷心事地對峙著。城裡人心情煩躁地變換著電視頻道,鄉下人接連不斷地抽著煙。
鄉下人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時候睡著的。只是第二天早上,鄉下人醒來時,城裡人已經走了。
鄉下人仔細地把自己的床鋪整理好,又把城裡人留下的亂糟糟的床鋪也整理好後,才提著蛇皮口袋出了門。那不起眼的蛇皮口袋裡,也裝著一筆錢,不多不少,剛好一萬元。
問題及其答案:
小說中城裡人和鄉下人分別有何特徵,請試著歸納。(4分)
城裡人自感優越、清高、態度冷淡、疑心重,看不起鄉下人;
鄉下人熱情、富有包容心、質朴。
小說主要運用對比的手法塑造人物,請找兩例進行賞析。 (5分)
最經典的對比,當城裡人和鄉下人的手機響起來之後,二人的感覺截然不同:
城裡人:親愛的,我真是倒霉透了,趕不上回城的車了,現在住在一個該死的旅館里,床鋪硬得像石頭,空氣也不好,還不安全。
鄉下人:老婆,是你嗎?我明天就到家了,你等著我啊。我告訴你啊,我現在住在旅館里,這床可舒服啦,軟軟的,被子白得直晃人的眼睛,下次我帶你來享受享受。
城裡人由於享受慣了良好的生活條件,感到城鄉結合部的旅館條件非常差,幾乎一無是處;而鄉下人由於習慣來鄉下遠不如城裡優越的生活條件,反而感到城鄉結合部的旅館條件非常好,高興得手舞足蹈。
3. 小說的題目是「素質」,有的版本卻擬為「城裡人和鄉下人」,你認為哪一個標題更恰當?聯系小說內容談談你的看法。(6分)
我覺得用「城裡人和鄉下人」做題目要比用「素質」做題目好。因為用「城裡人和鄉下人」做題目,緊扣故事的內容,直接了當,讓人一目瞭然地看出城裡人與鄉下人之間的對比;但是如果用「素質」做題目,給人太寬泛、太抽象的感覺,而且「素質」包含的內容非常多,僅僅通過城裡人與鄉下人的簡單對比難以全面反映出來。
❹ 小說閱讀題及答案
鄉村教師
岳 勇
(1)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2)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3)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4)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6)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7)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8)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9)老師在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10)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11)他把那個女孩被盜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12)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13)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就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被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15)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16)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17)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18)最後,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4 分)
答:即將大學畢業的娟子主動放棄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毅然決定回鄉工作。同宿舍的姐妹們大惑不解,於是娟子給她們講述了一個鄉村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真實故事,為鄉村教師的精神所感動,同宿舍的三個姐妹跟著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鄉村教師。
答題要點:1、娟子的決定;2、鄉村教師的事跡;3、事跡對我們的感染;4、「我們「的舉動」。每個要點1分。
2.「鄉村教師」這一題目有兩層含義,請分別寫出來。(2 分)
答:① 以此紀念舍己數學生的鄉村教師;
② 以此贊揚去鄉村任教的大學畢業生。
3.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三種。從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採用了哪一種順序?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3 分)
答:插敘。(1 分)
作用是:把娟子回鄉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4.在「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的時候,「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 ,這是為什麼?( 4 分)
答:一是為小學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精神所感動(或「感激小學教師的救命之恩」,或「傳承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愛」),以當一名鄉村教師為榮;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學回報養育自己的家鄉、讓貧苦的家鄉不再貧苦。
答題要點:1、精神鼓舞(或「載譽而歸」,或「傳承愛心」);2、回報家鄉。每個要點2分。
5.讀了這篇文章,你聯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麼?( 4 分)
10、有人認為第三段中加點的成語「輕描淡寫」用得不恰當,你的意見如何?請講明理由。(2分)
11、請按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內容,不超過55字。(2分)
12、小說作者敘述故事為什麼用插敘而不用順敘?(至少講兩個理由)(2分)
13、見文中劃線的句子。鄉村教師在「看了她倆一眼」到「最後咬咬牙」的瞬間是怎樣的心情,請聯繫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像,用3~5句話描寫出他此時的心理活動。(2分)
14、有人說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那位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也有人說是娟子。請對娟子這一人物形象作一點簡要的分析(應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從她的表現看她是怎樣的人,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參考答案:10、開放題。不恰當:「輕描淡寫」指說話或寫文章時僅淡淡帶過,有范圍限定,不能修飾「放棄」。恰當:「放棄」是指前文「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輕描淡寫」修飾的還是「說」。
11、鄉村教師從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個學生,最後去救女兒時不幸與女兒一同遇難。娟子大學畢業後決定回鄉村作教師。
12、造懸念,行文曲折;表現主題的需要,突出鄉村教師無私博大的愛以及這種愛的無限延伸(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使結構緊湊,內容更豐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13、略
14、供參考:貧窮農村的孩子都希望改變命運跳出「農門」,而大學畢業的娟子卻毅然決定回老家當一名鄉村教師,為建設落後的家鄉做貢獻,這說明她是個有使命感、責任感的熱血青年,她愛家鄉,不忘本,有志向。娟子這一形象一方面在襯托她的老師,同時也在表現「鄉村教師」這一代又一代的愛的延伸,也給只為改變個人命運而奮斗者立了一面鏡子。
❺ 閱讀理解答案
1、本篇小小說主要是通過人物的 描寫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2分)
2、小說第②小節加點的「那個」能否換成「洋激凌」?第⑾節加點處作者為什麼用「拍」不用「打」?請分別說出理由。(4分)
不可以。因為這個是孩子的表達方式。
因為打比拍嚴重,孩子只是鬧別扭,想要冰淇淋。可是因為她母親生活困窘,無法滿足孩子的要求,而且看得人多了,她就心急起來。而且她又疼愛孩子,孩子沒有錯,只是提出他想要的要求,不是做錯什麼事情。所以不應該用打,否則是真的傷害了孩子。
3、第⑨節和第⑿節中都寫到了周圍人的反應,這些文字能否刪去?為什麼?(2分)
不可以,因為這是說明當今的人,態度如何冷談,如何刻薄!也為後面的婦人出場做鋪墊對比。
4、請從內容和形式方面說說這篇小說結尾的作用。(3分)
這個社會仍然存在愛,雖然舉動很小,可世界因為這種愛的小事而美麗!
5、當今社會發展、經濟繁榮,但還有許多弱勢群體有待關注和幫助。文中這位婦人的做法,給了你什麼啟示?(不少於30字)(4分)
我們要熱心助人,而且助人的時候,要體諒對方的心情,要尊重對方的人格。不可以施捨的口吻或者憐憫的語氣去幫助別人,否則別人只會覺得你是在同情他,看不起他。雖然他需要愛護和幫助,但是這樣他就會失去自尊!
❻ 閱讀下面的小說,完成問題。 ①兩個鄉下人,外出打工。一個去上海,一個去北京。可是在候車廳等車
1、C 2、(1)推抄動情節發展,為後文埋下伏筆(作鋪墊)。 (2)通過鮮明對比,使小說情節富有戲劇性,給人以深刻的教益。(意同即可) 3、(1)成功者:精明能幹,勤勞務實,積極進取。 (2)失敗者:愚鈍無能,目光短淺,不思進取。(意同即可) 4、結局不會改變(與換票的結果一樣)。因為不同的價值觀、人生觀決定了兩個人不同的命運。(意同即可) |
❼ 課外閱讀答案
1、自己現在的狀況怕嚇到女兒。
2、心疼女兒失去媽媽太久已經忘記了母親的樣子,欣慰是專覺得女屬兒忘記了母親的樣子自己再給她找一個媽媽她應該不會知道。
3、有兩層含義:一是大人瞞著小女孩母親生病及過世的消息,二是小女孩知道母親去世的消息後以為自己的父親不知道於是決定瞞著父親。
4、都為別人著想,很善良。
❽ 小小說閱讀訓練一答案
鄉村教師
岳 勇
()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2)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3)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4)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6)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7)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8)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9)老師在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10)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11)他把那個女孩被盜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12)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13)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就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被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15)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16)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17)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18)最後,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4 分)
答:即將大學畢業的娟子主動放棄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毅然決定回鄉工作。同宿舍的姐妹們大惑不解,於是娟子給她們講述了一個鄉村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真實故事,為鄉村教師的精神所感動,同宿舍的三個姐妹跟著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鄉村教師。
答題要點:1、娟子的決定;2、鄉村教師的事跡;3、事跡對我們的感染;4、「我們「的舉動」。每個要點1分。
2.「鄉村教師」這一題目有兩層含義,請分別寫出來。(2 分)
答:① 以此紀念舍己數學生的鄉村教師;
② 以此贊揚去鄉村任教的大學畢業生。
3.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三種。從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採用了哪一種順序?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3 分)
答:插敘。(1 分)
作用是:把娟子回鄉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4.在「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的時候,「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 ,這是為什麼?( 4 分)
答:一是為小學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精神所感動(或「感激小學教師的救命之恩」,或「傳承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愛」),以當一名鄉村教師為榮;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學回報養育自己的家鄉、讓貧苦的家鄉不再貧苦。
答題要點:1、精神鼓舞(或「載譽而歸」,或「傳承愛心」);2、回報家鄉。每個要點2分。
5.讀了這篇文章,你聯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麼?( 4 分)
10、有人認為第三段中加點的成語「輕描淡寫」用得不恰當,你的意見如何?請講明理由。(2分)
11、請按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內容,不超過55字。(2分)
12、小說作者敘述故事為什麼用插敘而不用順敘?(至少講兩個理由)(2分)
13、見文中劃線的句子。鄉村教師在「看了她倆一眼」到「最後咬咬牙」的瞬間是怎樣的心情,請聯繫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像,用3~5句話描寫出他此時的心理活動。(2分)
14、有人說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那位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也有人說是娟子。請對娟子這一人物形象作一點簡要的分析(應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從她的表現看她是怎樣的人,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參考答案:10、開放題。不恰當:「輕描淡寫」指說話或寫文章時僅淡淡帶過,有范圍限定,不能修飾「放棄」。恰當:「放棄」是指前文「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輕描淡寫」修飾的還是「說」。
11、鄉村教師從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個學生,最後去救女兒時不幸與女兒一同遇難。娟子大學畢業後決定回鄉村作教師。
12、造懸念,行文曲折;表現主題的需要,突出鄉村教師無私博大的愛以及這種愛的無限延伸(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使結構緊湊,內容更豐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13、略
14、供參考:貧窮農村的孩子都希望改變命運跳出「農門」,而大學畢業的娟子卻毅然決定回老家當一名鄉村教師,為建設落後的家鄉做貢獻,這說明她是個有使命感、責任感的熱血青年,她愛家鄉,不忘本,有志向。娟子這一形象一方面在襯托她的老師,同時也在表現「鄉村教師」這一代又一代的愛的延伸,也給只為改變個人命運而奮斗者立了一面鏡子。
❾ 求一篇小說閱讀試題的答案
現代文閱讀訓練——
鄉村教師
岳 勇
(1)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2)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3)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4)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6)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7)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8)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9)老師在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10)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11)他把那個女孩被盜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12)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13)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就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被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15)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16)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17)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18)最後,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4 分)
答:即將大學畢業的娟子主動放棄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毅然決定回鄉工作。同宿舍的姐妹們大惑不解,於是娟子給她們講述了一個鄉村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真實故事,為鄉村教師的精神所感動,同宿舍的三個姐妹跟著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鄉村教師。
答題要點:1、娟子的決定;2、鄉村教師的事跡;3、事跡對我們的感染;4、「我們「的舉動」。每個要點1分。
2.「鄉村教師」這一題目有兩層含義,請分別寫出來。(2 分)
答:① 以此紀念舍己數學生的鄉村教師;
② 以此贊揚去鄉村任教的大學畢業生。
3.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三種。從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採用了哪一種順序?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3 分)
答:插敘。(1 分)
作用是:把娟子回鄉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4.在「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的時候,「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 ,這是為什麼?( 4 分)
答:一是為小學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精神所感動(或「感激小學教師的救命之恩」,或「傳承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愛」),以當一名鄉村教師為榮;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學回報養育自己的家鄉、讓貧苦的家鄉不再貧苦。
答題要點:1、精神鼓舞(或「載譽而歸」,或「傳承愛心」);2、回報家鄉。每個要點2分。
5.讀了這篇文章,你聯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麼?( 4 分)
10、有人認為第三段中加點的成語「輕描淡寫」用得不恰當,你的意見如何?請講明理由。(2分)
11、請按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內容,不超過55字。(2分)
12、小說作者敘述故事為什麼用插敘而不用順敘?(至少講兩個理由)(2分)
13、見文中劃線的句子。鄉村教師在「看了她倆一眼」到「最後咬咬牙」的瞬間是怎樣的心情,請聯繫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像,用3~5句話描寫出他此時的心理活動。(2分)
14、有人說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那位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也有人說是娟子。請對娟子這一人物形象作一點簡要的分析(應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從她的表現看她是怎樣的人,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參考答案:10、開放題。不恰當:「輕描淡寫」指說話或寫文章時僅淡淡帶過,有范圍限定,不能修飾「放棄」。恰當:「放棄」是指前文「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輕描淡寫」修飾的還是「說」。
11、鄉村教師從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個學生,最後去救女兒時不幸與女兒一同遇難。娟子大學畢業後決定回鄉村作教師。
12、造懸念,行文曲折;表現主題的需要,突出鄉村教師無私博大的愛以及這種愛的無限延伸(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使結構緊湊,內容更豐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13、略
14、供參考:貧窮農村的孩子都希望改變命運跳出「農門」,而大學畢業的娟子卻毅然決定回老家當一名鄉村教師,為建設落後的家鄉做貢獻,這說明她是個有使命感、責任感的熱血青年,她愛家鄉,不忘本,有志向。娟子這一形象一方面在襯托她的老師,同時也在表現「鄉村教師」這一代又一代的愛的延伸,也給只為改變個人命運而奮斗者立了一面鏡子。
❿ 有哪些是鄉土種田文,就是女主穿越到農村生活的小說
1、《掌家小農女》:女主是莫名其妙穿越到古代,渣爹狀元郎,娘親下堂婦,她是個嫁不出去的不孝女?陳小暖頭一抬,正合我意!且看她如何點石為金,家財萬貫!某男:做我的女人,要啥有啥!陳小暖:這是啥人.......
2、《古代農家》:女主林舒重生在了災荒年間被餓死的同名同姓的村婦身上,睜眼面對的就是三餐不繼,隨時都有可能被餓死的窘境。至於丈夫生死不明,孩子不是自己的,這些都不在林舒的考慮范圍之內,當務之急就是要先找到吃的。
3、《農村的舒心日子》:故事講的是一個現代農村女孩父母雙亡對生活沒有目標,同樣一個古代農村女孩內心怯弱對人生也沒多大意見。就是這樣近乎相似的兩個人,因為一顆神秘的水滴結合在一起。新的環境新的家人,讓她們的人生重新充滿希望。
4、《山下好種田》:女主因救人意外魂穿到古代農村一個八歲的小女娃身上。家呢是在長白山下,靠種人參為生,可是日子過得卻清苦的很。但以作者的風格,是不會讓她就這樣子的。作者給了她一個相親相愛的家庭環境。
5、《快樂農家婦》:一個高齡失戀女在醉酒之後意外穿越到古代農家,雖然不再年輕也不似其他女人貌美,但主角十分想得開,反正她溫柔總還是有點優點的。就這樣,主角在這個農家裡生了個大胖小子癢了一隻可愛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