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閱讀推薦 > 小說革命逸亊閱讀

小說革命逸亊閱讀

發布時間:2021-03-22 08:24:37

『壹』 革命小說梗概,急急急!!!!

革命小說有:《紅岩》、《鐵道游擊隊》、《紅日》、《小兵張嘎》、《小游擊隊員》、《赤色小子》……

《紅岩》的故事情節如下: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為了配合工人運動,重慶地下黨工運書記許雲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書店,作為地下黨的備用聯絡站。甫志高為了表現自己,不顧聯絡站的保密性質,擅自擴大書店規模,銷售進步書刊。一天,區委書記江姐要去華鎣山根據地,甫志高到碼頭為江姐送行,江姐囑咐他要注意隱蔽,他嘴上答應,心裡卻不以為然。江姐到離根據地不遠的一座縣城時,發現自己的丈夫、華鎣山縱隊政委彭松濤的人頭被高掛城頭。見到縱隊司令員「雙槍老太婆」後,她強忍悲痛,堅決要求到丈夫生前戰斗的地方工作。甫志高又自作主張吸收一名叫鄭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許雲峰知道情況後大吃一驚,幾經分析發現鄭克昌行跡可疑,便讓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員迅速轉移。甫志高卻根本不聽勸告,反認為許雲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績,結果被捕並成了可恥的叛徒。由於他的告密,許雲峰、成崗、余新江和劉思揚等人很快相繼被捕。特務頭子徐鵬飛得意忘形,妄圖藉此將重慶地下黨一網打盡。然而,他使盡各種伎倆,都沒能從許雲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東西。兇殘的敵人為了得到口供,瘋狂地折磨政治犯。他們給犯人食用霉爛的食物,而且在炎熱的夏天限制飲水數量,妄圖用炎熱、蚊蟲、飢餓和乾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獄中難友乘放風時在牆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護泉水的斗爭中,龍光華英勇犧牲,全獄難友絕食抗議敵人的暴行,敵人不得不妥協讓步。

《紅岩》讀後感

今天第一次通讀了《紅岩》這本書,對於這本人們口中的好書我一直抱著一種敬畏的心態來面對,而沒想到的是參與了這次徵文比賽以後能夠有機會捧著這本紅色皮子的書頁頁地翻閱,細細地品讀。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話:「用鮮血染紅我們的旗幟」,年輕的心就此沸騰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與信仰佔領一切的年代!

解放前夕國統區斗爭形勢十分嚴峻,當我看到江姐回鄉下為游擊隊送葯的片段是,眼眶不禁濕了……雨霧蒙蒙的城牆門,木籠子里一顆顆血淋淋的人頭映入江姐的眼簾,她盡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去看犧牲者的名單,陡然發現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這種突然失去親人的感覺我實在是無法想像,這么大的打擊她一個弱女子究竟該如何承受?書中如此描述:江姐熱淚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願再看。她禁不住要慟哭出聲。一陣又一陣頭昏目眩,使她無力站穩腳跟……但堅強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負擔著黨託付的任務,沒有權利在這里流露內心的痛苦,更沒有權利逗留。她的腳步,不斷踏進泥濘,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漿,濺滿了鞋襪,她卻一點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著滿懷悲憤,要把永世難忘的痛苦,深深地埋進心底。漸漸地,向前凝視的目光,終於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淚水。她深藏在心頭的仇恨,比淚水更多,比痛苦更深!江姐是一位偉大的女性,一位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她在渣滓洞集中營被敵人連續多日嚴刑拷打,寧死不屈的精神給那裡所有的戰友以無窮的動力。竹簽子釘進每一根指尖,血水飛濺,我們敬愛的江姐沒有發出一點聲音,但她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劇烈的疼痛……是她,一個女共產黨員,平靜地在敵人面前宣布:勝利永遠是屬於我們的!

紅岩精神就象一面鮮紅的旗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熱血青年為理想和信念奮斗不息。無數個大義凜然的共產黨員前仆後繼,用生命和鮮血捍衛黨的尊嚴和機密,配合武裝斗爭,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反動氣焰,正是有他們的努力,才有共和國今天的繁榮昌盛和國泰民安!這句話說出來是多麼容易,但現在的中國人又有多少真正地從心裡感激,對下一代的教育是否會慢慢淡忘這曾經驚天動地的壯舉和犧牲,不讓孩子接觸血腥,紅岩里的精神是否會失傳?或只是成為小學課本上一篇機械的誦讀課文?我生怕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因為身處大學,只感覺到大學里的氛圍並不是一個澎湃激情與夢想的地方,相反很多人無聊,空虛,苦悶,浮躁,整日除了學習和逛街就無事可做,相比於革命年代的青年學生如飢似渴地獲取知識的勁頭,隨時為理想,為革命獻身的熱情,我不禁為我們這一代人汗顏。也許我的觀點是片面的,但追求時尚和刺激卻是當下年輕人的口頭禪。看著眼前這個花花綠綠的世界,腦海里浮現的確是江姐堅毅瘦弱的藍色旗袍上鮮紅的毛衣,就象是一面鮮紅的旗幟在迎風飄揚,我究竟該何去何從?如何正確定位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是我在讀了三年大學還無法參透的。也許紅岩里最值得我們大學生學習的精神並不是不存在了,而是隨著時代的改變其具體內涵發生了一些變化,作為當代大學生,要身懷遠大抱負,為建設更加富強的中國和實現自我的價值而奮斗!也許信仰不再象那個年代那麼重要了,但共同的目標卻一直牽引著為之付出努力的人們堅持不懈,奮斗不息!

鐵道校區趙長平同學的勇斗歹徒的英雄事跡已經譽滿中南,我從心底里佩服他。不僅因為他為我們中南人增了光,為我輩青年添了彩。更重要的一點是我深深地感受到一股韌勁和信念。從他負傷躺在床上仍堅毅篤定的笑容里我似乎看到了江姐就義前瘦弱卻筆直的身影。這就是新時代傳承的紅岩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大學生捫心自問,認真思考:怎樣去樹立真正的信仰並為之奮斗?!紅岩,這面用鮮血染紅的旗幟將永遠在我心中飄揚,引我前方

我懷著十分崇敬而又激動的心情讀完了《紅岩》這本書。〈紅岩〉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它描寫了眾多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雲峰英勇斗敵,舍己為人;江姐受盡酷刑,堅貞不屈;劉思揚出身豪門卻投身革命;渣滓洞難友團結奮斗,敵人喪膽;白公館志士奮勇突圍,迎來黎明……所有這一切展現在我眼前,那是多麼讓恩激動、崇敬、悲憤、感嘆的畫面。
最令我難忘的是許雲峰將要被特務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寫:「死亡,對於一個革命者,是多麼無用的威脅。他神色自若地蹣跚地移動腳步,拖著銹蝕的鐵鐐,不再回顧鵠立兩旁的特務,徑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忽然回過頭來,面對跟隨在後的特務匪徒,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面對著步步逼近的鬼門關,許雲峰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堅定,即使海枯石爛、天崩地裂,也不會動搖。江姐被粗長的竹簽釘入指甲縫間的刺骨鑽心的逼供,特務們為的是想從這位重要的共產黨員口中套出有關地下黨的重要機密,可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了。試想一下,在那潮濕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館,近乎窒息的地牢,在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咽著發餿味的殘羹冷炙,拖拽著遍體鱗傷,強忍著舊膿新創襲來的陣陣裂痛……然而他們以常人無法想像的毅力頑強地與反動派抗戰到底!
對這些可敬可佩的戰士,國民黨反動派只能給他們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他們精神上的絲毫,反而更使他們的斗爭精神豐富起來!讀到他們的事跡,我無法自已,在他們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寫英語作文,花了不少時間卻只得低分,便泄氣了;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棄。沒有對學習、工作完全充滿熱情的我易被摧垮,總找借口說自己是個女孩。可如今,在紅岩英雄的光輝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鋪滿荊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們去開拓;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 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解放戰爭勝利後的第一個黎明的描寫。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無數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血染紅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記了什麼叫英勇、堅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與火的歷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謝《紅岩》,它為我樹立了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嶄新的理解,它將促使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英勇堅強的人!

『貳』 近代小說知多少,讀書 1998年第7期

檢點一百年來的中國文學,小說的異軍突起、後來居上,無疑是文學史圖像中最搶眼的景觀。而八十年代以來,力求打通近、現、當代的時段劃分,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作為一個整體把握的新思路的建立,則使「回到晚清」成為具有合理性的歷史敘述方式。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熱心穿越「五四」的邊界,到受冷落多年的晚清尋找新文學的源頭,並確實收獲甚豐。研究者已經發現並論證,小說觀念的改變、創作的繁榮,均始自晚清。這當然主要是以文學創作的主體文人社群為考察對象得出的結論。在這一場文學變革中,「小說為文學之最上乘」說法的流行起了重要的作用。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說,忽而身價百倍,竟然在文學殿堂中高踞第一把交椅。小說寫作也成了名利雙收的事業,贏得眾多知識者的青睞。
晚清小說的興盛肇端於梁啟超的倡導,是當事人提供的一個重要證詞。而其描狀小說創作與翻譯的繁盛景況,雖窮形盡態,卻無誇張失實。不過,那畢竟只是同時代人的感性記述,尚不足以作為精確研究的依據。小說林社的主將徐念慈倒是有心人,曾經調查一九○七年的小說出版情況,製成一表,統計所得,為一百二十二本。但此乃徐氏「以一人耳目所及」(《丁未年小說界發行書目調查表》),不免漏略;且僅止一年,無法涵蓋全體,晚清小說的總數仍不可知。最早致力於晚清小說研究的阿英,資料收集既富,並嘗編纂《晚清戲曲小說目》,所言應最具權威。他對晚清小說的保守估計是,「到現在我們還能知道的印成單行本的小說,至少在兩千種以上」。他很看重這個基數,認為:「這是我們研究晚清小說應有的一個基本概念。」(《略談晚清小說》)這已經較其一九三七年刊行的《晚清小說史》估量的數字,「至少在一千五百種以上」高了許多。不消說,數目的增長標示著研究的深入。

作為文學史家,阿英自是言必有據。可惜,一九六三年,當他重新估計晚清小說單行本數量以後,未能有機會再次修訂初版於一九五四年的《晚清戲曲小說目》。假如根據一九五七年增訂本計算,其中的《晚清小說目》所收錄的創作與翻譯作品,共有一千一百零七種,離兩千種之數尚相距遙遠。這不禁讓我們慨嘆,用心之專、用功之勤如阿英者,以一人之力,欲釐清晚清小說總量,亦有所不及,則此項工作之艱難可想而知。當然,由於「文革」這樣的突發事件,打斷了研究的進程,使阿英終於無法將原目增補完備,也令人備感遺憾。
正當國內研究中斷之際,遠在日本的樽本照雄先生卻選定晚清小說研究作為畢生事業。不僅個人專心致志,而且有鑒於研究對象的龐雜、研究者的分散,立意創辦專門的學術刊物,以集結力量,集中展示學界的最新成果。一九七七年十月,取名為《清末小說研究》(第八號起改名《清末小說》)的年刊創刊號出版。在《編者手記》中,樽本先生明確地界定了刊物的性質:「本刊發行的目的有二:其一,是為我們這些清末小說的研究者提供發表文章的園地;其二,是包括了基本資料的整理。」起初,雜志的作者尚限於日本一隅;而從第三號開始,中國學者亦加入其中,並且,撰稿人的范圍不斷擴大,以致大洋彼岸的美國也有稿件傳來,使這本刊物真正具有了國際性。至今,《清末小說》已出滿二十期。此外,與之相配套,《清末小說特別通訊》(《清末小說きまぐれ通信》,不定期)與《清末小說通訊》(《清末小說ガグ》,季刊)也先後面世。前者始行於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共出五十期;後者接踵而至,改為定時出版,篇幅擴充,自一九八六年八月發刊,今年一月印行的已是第四十八期。與《清末小說》之刊載長篇論文、考證、輯佚及資料編目相區別,通訊類簡報多半以短論、會議報導、資料發現及考證、書評、近期研究目錄(包括大陸、港、台與日本、韓國)為主。這些刊物雖然均署作「清末小說研究會」的出版物,而實為樽本照雄先生一人包辦,從約稿、編輯、排版一直到郵寄,無不如此。二十年來,一以貫之,尤為難能可貴。台灣學者魏仲佑評論樽本,稱「其對清末小說之研究用心之苦,付出力量之多,研究之勤勞當今世上不做第二人想」(《清末小說的研究在日本》),確為中肯之言。
凡自認為有研究能力的學者,總願意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用於個人的著述,而盡量減少分身之務。樽本照雄先生卻不然,在頻頻發表論文,並結集出版了《清末小說閑談》(一九八三年)與《清末小說論集》(一九九二年)的同時,不但肯以一己之財力支撐兩種刊物,而且樂意在「為他人作嫁衣裳」一類的事務上大力投入,亦屬難得。編雜志一節已見其精神,編資料在他也是當仁不讓。
不言而喻,基本資料的掌握為任何研究的基礎。在進入某一專題時,研究者總是希望有相關的工具書可以查閱,以發現線索,因為無論如何博覽,一人所見終歸有限。因而,工具書的相對齊備,也可視為衡量學科發展水平的一項指標。不過,編纂提供基本資料的工具書,費時費力,也不易討好,遺漏、錯訛在所難免。何況,資料公開,方便了眾人,個人便不再享有獨得之秘的專利,或竟有益於人而不利於己,身在其中的研究者未必無所顧慮。辛辛苦苦得到的材料、考證的結果,別人隨意引用,卻連注釋也不加一個,這在學界並非罕見。有此種種考慮,資料類工具書於是成為千呼萬喚而少有作者的學術工程,我們畢竟還生活在需要計算投入與產出比值的經濟社會里。晚清小說目錄的長期無人續修,也可於此中得到解釋。
因而,當我看到樽本照雄先生獨力編成的《清末民初小說目錄》一巨冊時,既為包括自己在內的中國近代文學研究者汗顏,又為學界從此擁有了一本可資參考的工具書而慶幸。樽本作此書,可謂數十年磨一劍。初版刊行於一九八八年三月,經十年之積累,一九九七年十月,又出版了修訂本《(新編)清末民初小說目錄》。

在該編新序中,樽本照雄先生明確地將一九○二年梁啟超在日本橫濱創辦的《新小說》雜志作為劃時代的界標,因此,前後兩本目錄均以一九○二—一九一八年間發表的小說為主。把清末與民初小說視作一個整體,符合歷史的實際,也反映了目前學界的體認。自從梁啟超在《新小說》第一號刊出《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提倡「小說界革命」,眾多文人學者躋身小說家之列,翻譯、創作如火如荼,一如吳趼人所描述。而民初小說的日益商業化,看似與清末的政治化殊途,實則仍有內在聯系。梁氏為論證小說有益於社會革新而提出的「小說為文學之最上乘」,在提升小說等級、用作啟蒙工具的同時,也使小說的著譯與出版成為有利可圖的行當。辛亥革命後,帝制推翻,民國建立,小說作者原有的政治激情消解,寫作與翻譯的娛樂性普遍加強,出版的商業色彩於是更加凸顯。以致一九一五年,梁啟超總結十餘年來的創作歷程時,竟厲斥「小說界革命」的產物「新小說」為害社會:「近十年來,社會風習,一落千丈,何一非所謂新小說者階之厲?」此「新小說」並未達致梁氏當年的期望而走向墮落,雖令其痛心,而將「什九則誨盜與誨淫而已,或則尖酸輕薄毫無取義」這游戲文的「今之所謂小說文學者」,指認為「新小說」之流亞(《告小說家》),卻並不含糊。據此,清末與民初小說原是一脈相承,在當事人已認作自然的事實,盡管評價可以有高低。而將民初納入視野,則使《(新編)清末民初小說目錄》在小說類工具書中獨樹一幟,比之此前問世的《晚清小說目》(阿英)、《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提要》(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明清小說研究中心)之截止於一九一一年的時限,又加拓展,有補闕之功。

若就編輯體例而言,樽本照雄之小說目錄與阿英的最大不同處,在於兼收雜志上發表的短篇。為適應社會的多樣需求,近代報刊除連載情節曲折的長篇說部「放長線,釣大魚」,以招徠讀者、擴大銷量外,也推出一次刊畢的短篇小說,慰藉急於知曉「後事如何」、不耐煩總是等待「下回分解」的看客。見於一八七二年五月二十八日《申報》(該報創刊於同年四月三十日)上的《一睡七十年》,即屬早期此類作品中的一例。短篇小說於是脫穎而出,在清末民初的報章中地位日形重要。阿英的《晚清小說目》雖也收錄短篇小說集,畢竟數量微少,如初版《晚清小說目》收創作四百六十二部,其中註明為短篇集的不足十種,自不能反映其時小說寫作的全貌。作為書籍流通的小說與報刊登載的作品原有不同的讀者期待。近代短篇小說情節簡單,多半經不起反復閱讀,不能滿足一卷在手、過癮解悶的大眾需要,短篇之不見好於小說書局,確有其特殊的理由。但如果據此得出短篇小說在近代創作蕭條的結論,則是明顯地以偏概全。有鑒於此,《(新編)清末民初小說目錄》主要藉助上海圖書館編纂的《中國近代期刊篇目匯錄》,大量錄入初次發表於雜志的短篇小說,便使此編資料更為齊備,利用價值更高。而編目數量之所以達到一萬六千零一十四件之巨,也與此一編輯方法大有關系。
在卷首《本書的使用方法》一文中,樽本照雄先生開列出的參考文獻計達一百五十五種。在如此豐厚的基礎上成書,因採集眾長而一枝獨秀,其優勝地位自是十分明顯。而依靠廣取博觀,及時吸納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則是《(新編)清末民初小說目錄》得以處於學科前沿的保證。研究近代、尤其是晚清小說,最常發生的困惑,便是作者真實身份的確認。大部分作品在發表時,所署均為筆名,尤以創作為最。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或是沿襲舊習,仿古代文人「游戲筆墨」之意,以作小說為「小道」,不肯現出真身;或是抱深憂,懷大志,嘲諷世相,痛言改革,以致鼓吹革命,「筆無藏鋒」,恐怕招來麻煩,落入牢獄,不得不隱去真名。更有一種特殊的情況,男性作者在涉及婦女題材的寫作時,為釀造感同身受的親切氛圍,也樂於託名女士,令人不辨雄雌。而這些泛濫成災的化名,無異為今日的研讀設置了重重障礙。因無法判定作者姓甚名誰,是男是女,缺乏最基本的相關資料,研究工作往往會陷入迷途。特別是在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盛行的時代,考證作者更成為立論的基礎。因而,辨明作者作為晚清小說考證的要項,一向受到研究界重視。不過,由於線索散漫,資料湮沒,考求需要耐心與敏感,有所發現實屬不易。郭長海可謂此道中具備硬功夫的少數學者之一。他從報刊文獻人手,仔細爬梳,屢有收獲。如自《新聞報》、《申報》的廣告與詩作中考察出,第一部長篇翻譯小說《昕夕閑談》的譯者「蠡勺居士」本名蔣子讓,重譯者「藜床卧讀生」為管斯駿;晚清重要的「社會小說」《黃綉球》的作者「頤瑣」真名為湯寶榮,評點者「二我」乃陳其淵。又如,供職美國芝加哥大學的馬泰來先生,以考證「林譯小說」原本而見重於國內近代文學研究界。其所撰《林紓翻譯作品原著補考》發表在《清末小說》第十六號,新勾稽出《天囚懺悔錄》、《柔鄉述險》、《怪董》、《俄宮秘史》、《九原可作》等六部林譯原本。這些九十年代的考證成果,也很快納入新編的小說目錄中。

而我以為,《(新編)清末民初小說目錄》最可取處,在於其大量著錄了翻譯小說的日文原本情況。借途日本,學習西方,是近代中國尋求現代化的特殊之路。加之,中日兩國有所謂「同文之便」,也加固了日本作為向中國輸入西方文化中轉站的重要地位。小說翻譯也不例外,晚清有中譯本的日文小說數量空前絕後,譯者爭相角逐。即便是西方小說,此時也往往經由日本,轉譯為中文。已有的工具書,於註明譯本源流上多有欠缺。在中國學界,為力所不及,情有可原。而唯一一本由香港與日本學者合作編纂的《中國譯日本書綜合目錄》(實藤惠秀監修、譚汝廉主編、小川博編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一九八○年),雖對此缺失有所彌補,但因兩地資料有限,所錄晚清著作,不少均未能標明具體出版年代,更大的遺憾,則是日文原作多半查無出處。應該說,日本學者在這一領域所能發揮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如在發刊之初的《清末小說研究》連載《清末偵探小說史稿》的中村忠行先生,即於此用力甚勤。身處當年文學傳送站的日本,樽本照雄先生也自覺對澄清此段歷史因緣責無旁貸。在佔有地利優勢之外,他更以自身堅實的研究功底,使這一工作日趨完善。由於匯聚了日本學者抉發考稽的大批日方原著版本,該編因而在資料翔實方面遠遠突過前人,領先學界。

不妨略舉數例,以作說明。初刊於一九○二年《新小說》雜志的《二勇少年》,阿英《晚清小說目》列入「創作之部」;《中國譯日本書綜合目錄》已知其誤,改正為「(日)櫻井彥一郎(譯);南野浣白子(重譯述)」,所注刊本為上海廣智書局一九○五年版;《(新編)清末民初小說目錄》則將雜志與單行本一並錄入,又開列出日文譯作的版本:櫻井鷗村譯《世界冒險譚》第三編所收同名小說。再如署名「商務印書館編譯所譯」的《(社會小說)巴黎繁華記》,《中國譯日本書綜合目錄》失收,《民國時期總書目·外國文學》(北京圖書館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置於「國別不明的文學作品」之列,樽本所編目錄則詳注出:原作為法國Fortune Du Boisgobey所著「Porte Close」,英譯本名「The ClosedDoor」,日本黑岩淚香譯作《玉手箱》,三友社一八九一年五月十九日出版發行。而有關吳趼人(我佛山人)譯述之《電術奇談》的考證,尤能顯示樽本先生的功力。此作首刊於《新小說》,署名一項所記頗繁復:日本菊池幽芳氏元著,東莞方慶周譯述,我佛山人衍義。吳氏自承:「此書原譯,僅得六回,且是文言。茲剖為二十四回,改用俗話,冀免翻譯痕跡。」(《<電術奇談>附記》)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據此斷言:吳書「已非翻譯性質」。樽本照雄先生經過仔細查考,發現了菊池幽芳的原作。這部發表於一八九七年一月一日至三月二十五日《大阪每日新聞》的報章連載小說,總共七十五回,原名《賣報人》(《新聞殼子》);一九○○年,大阪堂又分前、後兩編,刊行了該作單行本,而依照時間推算,方慶周應是據此本譯出。經過認真比較,樽本判定,吳趼人之作雖有添改,但仍大體忠實於原著(見氏著《吳研人<電術奇談>の方法》,《清末小說》第八號)。有此底蘊,目錄中的相關注記自是確鑿可信。
具備如許優點,《(新編)清末民初小說目錄》之為研治中國近代文學者必須參考的工具書,已不待言。而既為研究者的必讀書,便當以精益求精的標准衡量之,於是尚覺此編有若干可商榷處,一並提出討論。
關於著錄體例,該編盡量收集了截止到一九九七年五月出版的各種清末民初小說版本,意在提供詳備的資料;但由於除再版外,重排及影印本亦單獨標目列出,便有眉目混淆之嫌,不利於准確把握此期小說生產的實況。如前些年使用一九八八年版《清末民初小說目錄》時,雖知其收錄近萬件,卻苦於統計確數之不易,曾發函求教於樽本先生本人,日後得其惠賜之《清末民初小說的種類》一文,已計算出一八四○—一九一八年的小說品種實收七千七百九十二,差額的數目,即大抵因重版而出。以新版為例,吳趼人的名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屢經翻印,故著列有三十九條之多;蘇曼殊行跡浪漫,多才多藝,二十年代以降,其書幾度熱銷,《斷鴻零雁記》因佔四十一目。二種固為特例,卻可見分列之病。竊以為,目錄的編排可以採取同項合並的辦法,而依發表順序排列報刊及各單行本的版次,系於該書目之下。如此,則能令人一目瞭然(順便提及,各種《蘇曼殊全集》也可不必再單獨列目)。自然,因書商的貪圖贏利或作者的流亡身份、內容的涉及時忌,同書異名者亦時有發生,判定歸屬誠非易事。此則有待眾多研究者的努力,而不能專責於樽本先生。
與體例相關的,還有對「小說」的定義。晚清的「小說」概念包含甚廣,戲曲、彈詞亦在其內,內涵大體與敘事類文學相等。梁啟超等人作《小說叢話》,即起因於梁氏撰寫的十餘條讀《桃花扇》筆記;李伯元編《庚子國變彈詞》,也自稱所用為「小說體裁」。(《庚子國變彈詞·例言》)二者在分類日趨精細的今日,已剔除於小說之外。而《(新編)清末民初小說目錄》既著錄了《庚子國變彈詞》,也列載出贏宗季女的《六月霜》與覺佛的《女英雄傳奇》(均見於阿英所編《晚清文學叢鈔·傳奇雜劇卷》)等,卻又並未將其時行世的彈詞與戲曲盡數收入,不免顯得體例不一。

此外,也有個別非敘事類作品摻雜其中。如梁啟超節錄的《松陰文鈔》,乃日本幕末時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吉田松陰的漢文選;金一所著《女界鍾》(目錄中未注出作者及版本),為晚清闡發女權理論的代表作;人尹郎編輯的《徐錫麟》,系匯集當年報紙刊載的徐錫麟一案有關報導、供詞等而成。之所以誤收小說目錄中,推想緣由,或因沿襲前人之說,《徐錫麟》與《六月霜》二書,《丁未年小說界發行書目調查表》便已錄入;或因其人也作過小說,李伯元、梁啟超、金一即屬此列,故牽連而及。又有傳記雜人的情況,像武林印刷所印行、未題撰人的《女豪傑》,實為梁啟超在《新民叢報》「傳記」欄發表的《(近世第一女傑)羅蘭夫人傳》的翻印本,似應除外。此目亦因《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提要》收錄在先而致誤。
另有《女子救國美談》一種也值得一說。此書在編目中分置兩項,《女子救國美談》項下注為「熱誠愛國人編」,《貞德傳》項下作者寫明為「馮自由」,又有一參照目列出《女子救國美談》一名《貞德傳》,而前者標作翻譯作品,後者則為創作,顯然視為不相乾的兩本書。實則據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三集中《開國前海內外革命書報一覽》所言,《貞德傳》作者即馮氏本人,初刊於庚子即一九○○年。該書「又名《女子救國美談》,系章回本小說,由《開智錄》逐期登出。只刊全書四分之一,而《開智錄》停刊,在上海有單行本」。因而,編目應將其合為一種,仍當歸人創作類。
而以近代出版物數量之巨,憑個人之力,實難遍覽無遺。間有差錯,本可諒解;偶然漏失,也屬正常。即如成都昌福公司一九一五年出版的《松崗小史》,便未見錄載。此書為一長達三百七十頁、四十回的創作小說,安素《讀<松崗小史>所感》對其贊譽備至,許以「是最妙之政治小說」,「最妙之立志小說」,「最妙之家庭小說」,「最妙之軍事小說」,「最妙之教育小說」,「最妙諷勸社會之小說」,「最妙之言情小說」,「最妙之實業小說」,「最妙之歷史小說」。作者自署「覺奴」,據吳虞所撰序文,可知其本名劉長述。八十年代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時,曾在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一見。

目錄書欲求完善,原賴眾力,故亦奉獻一得之見,以答謝樽本照雄先生求全責備之誠。
一九九八年二月六日於京北西三旗
(《(新編)清末民初小說目錄》,樽本照雄編,日本清末小說研究會一九九七年十月版)

『叄』 革命小說讀後感

讀紅岩有感

最近,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讀完了《紅岩》這本書。《紅岩》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它描寫了眾多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雲峰英勇斗敵,舍己為人;江姐受盡酷刑,從不畏懼;劉思揚出身豪門卻參與革命;成瑤在共產黨的熏陶下,漸漸成長,懂得處理各種事;渣滓洞的難友們,相互幫助,智斗敵人;白公館的人們戰勝敵人,迎來新中國。

在紅岩里,我最欽佩江雪琴江姐。紅岩開頭不久,江姐的鋼鐵形象就已經在我心中樹立起來。當她知道丈夫犧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樣面對殘酷的現實變得不堪一擊,擦幹了淚水,重新站起來了,因為她知道共產黨託付給她的命令還沒完成,要舍小家為大家。而在渣滓洞監獄的生活過程中,她還是穿著那藍色的旗袍,始終以干凈的面貌迎接大家。當敵人拷問她時,她不透露黨的任何秘密,當敵人用竹簽釘她的手指,她堅強地說:「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做的。」最後江姐將要犧牲,她也讓大家不要哭。

面對這些敬佩的同志,國民黨只能給他們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他們精神上的一分一毫。現實生活中,在他們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會想到放棄。讀了紅岩之後,我知道了越是充滿困難的路我們越要走,越是艱巨的任務我們更要堅定不移。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紅岩中新中國成立一個黎明的描寫。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無數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血染紅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更因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永遠不忘那些偉大的戰士,將他們銘記在心

2〈紅岩〉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它描寫了眾多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雲峰英勇斗敵,舍己為人;江姐受盡酷刑,堅貞不屈;劉思揚出身豪門卻投身革命;渣滓洞難友團結奮斗,敵人喪膽;白公館志士奮勇突圍,迎來黎明……所有這一切展現在我眼前,那是多麼讓恩激動、崇敬、悲憤、感嘆的畫面。
最令我難忘的是許雲峰將要被特務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寫:「死亡,對於一個革命者,是多麼無用的威脅。他神色自若地蹣跚地移動腳步,拖著銹蝕的鐵鐐,不再回顧鵠立兩旁的特務,徑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忽然回過頭來,面對跟隨在後的特務匪徒,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面對著步步逼近的鬼門關,許雲峰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堅定,即使海枯石爛、天崩地裂,也不會動搖。江姐被粗長的竹簽釘入指甲縫間的刺骨鑽心的逼供,特務們為的是想從這位重要的共產黨員口中套出有關地下黨的重要機密,可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了。試想一下,在那潮濕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館,近乎窒息的地牢,在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咽著發餿味的殘羹冷炙,拖拽著遍體鱗傷,強忍著舊膿新創襲來的陣陣裂痛……然而他們以常人無法想像的毅力頑強地與反動派抗戰到底!
對這些可敬可佩的戰士,國民黨反動派只能給他們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他們精神上的絲毫,反而更使他們的斗爭精神豐富起來!讀到他們的事跡,我無法自已,在他們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寫英語作文,花了不少時間卻只得低分,便泄氣了;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棄。沒有對學習、工作完全充滿熱情的我易被摧垮,總找借口說自己是個女孩。可如今,在紅岩英雄的光輝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鋪滿荊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們去開拓;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感謝《紅岩》,它為我樹立了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嶄新的理解,它將促使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英勇堅強的人!

『肆』 求2篇紅色經典革命小說讀後感(600字左右)

我懷著十分崇敬而又激動的心情讀完了《紅岩》這本書。〈紅岩〉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它描寫了眾多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雲峰英勇斗敵,舍己為人;江姐受盡酷刑,堅貞不屈;劉思揚出身豪門卻投身革命;渣滓洞難友團結奮斗,敵人喪膽;白公館志士奮勇突圍,迎來黎明……所有這一切展現在我眼前,那是多麼讓恩激動、崇敬、悲憤、感嘆的畫面。
最令我難忘的是許雲峰將要被特務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寫:「死亡,對於一個革命者,是多麼無用的威脅。他神色自若地蹣跚地移動腳步,拖著銹蝕的鐵鐐,不再回顧鵠立兩旁的特務,徑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忽然回過頭來,面對跟隨在後的特務匪徒,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面對著步步逼近的鬼門關,許雲峰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堅定,即使海枯石爛、天崩地裂,也不會動搖。江姐被粗長的竹簽釘入指甲縫間的刺骨鑽心的逼供,特務們為的是想從這位重要的共產黨員口中套出有關地下黨的重要機密,可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了。試想一下,在那潮濕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館,近乎窒息的地牢,在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咽著發餿味的殘羹冷炙,拖拽著遍體鱗傷,強忍著舊膿新創襲來的陣陣裂痛……然而他們以常人無法想像的毅力頑強地與反動派抗戰到底!
對這些可敬可佩的戰士,國民黨反動派只能給他們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他們精神上的絲毫,反而更使他們的斗爭精神豐富起來!讀到他們的事跡,我無法自已,在他們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寫英語作文,花了不少時間卻只得低分,便泄氣了;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棄。沒有對學習、工作完全充滿熱情的我易被摧垮,總找借口說自己是個女孩。可如今,在紅岩英雄的光輝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鋪滿荊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們去開拓;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 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解放戰爭勝利後的第一個黎明的描寫。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無數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血染紅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記了什麼叫英勇、堅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與火的歷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謝《紅岩》,它為我樹立了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嶄新的理解,它將促使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英勇堅強的人!

『伍』 中國革命小說有哪些

林海雪原……………………………………………………曲 波
李家莊的變遷………………………………………………趙樹理
鐵道游擊隊…………………………………………………知 俠
苦菜花………………………………………………………馮德英
敵後武工隊…………………………………………………馮 志
紅 岩 ………………………………………… 羅廣斌 楊益言
迎春花………………………………………………………馮德英
呂梁英雄傳……………………………………………馬烽 西戎
戰斗的青春…………………………………………………雪 克
紅旗譜………………………………………………………梁 斌
青春之歌……………………………………………………楊 沫
暴風驟雨……………………………………………………周立波
上海的早晨…………………………………………………周而復
三家巷………………………………………………………歐陽山
夜幕下的哈爾濱……………………………………………陳 與
風雲初記……………………………………………………孫 犁
烈火金鋼……………………………………………………劉 流
紅 日……………………………………………………吳 強
地球的紅飄帶………………………………………………魏 巍
保衛延安……………………………………………………杜鵬程
高玉寶………………………………………………………高玉寶
平原槍聲………………………………………… 李曉明 韓安慶
苦 斗……………………………………………………歐陽山
野火春風斗古城……………………………………………李英儒
山水狂飆……………………………………………………伍近先
高山下的花環………………………………………………李存葆
策反在子夜…………………………………………………曹策前
戰爭啟示錄…………………………………………………柳 溪
火鳳凰………………………………………………………巍 巍
草地龍虎……………………………………………………陳 宇
革命烈士詩抄………………………………………………蕭 三
三里灣………………………………………………………趙樹理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丁 玲

『陸』 馮自由的《革命逸史》

《革命逸史》是馮自由根據香港《中國日報》及他自己多年筆記、往來書信、稽勛局調查表冊等編寫的,所記載的都是最有根據、最有價值的正史材料,只是「暫以革命逸史名之」。
從1895年參加興中會起,馮自由曾親歷辛亥革命史上的許多重大事件,與孫中山、黃興、章太炎、秋瑾等革命史上異彩奪目的關鍵人物都非常熟悉,如秋瑾1904年10月,曾參加馮自由在橫濱組織的三合會,她加入同盟會也是馮介紹的。馮擔任過15個月的臨時稽勛局長,調查搜集了大量革命史料,這些因素都是他研究革命史得天獨厚的條件。

『柒』 黃易寫的文革學校校長的小說叫什麼名字

不是黃易寫的 《革命逸事》

閱讀全文

與小說革命逸亊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林雨江顏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瀏覽:294
有沒有小說主角成神又回地球 瀏覽:374
重生之邊境大亨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774
以和為貴吱吱小說好看嗎 瀏覽:465
有哪些很黃的鄉村小說推薦 瀏覽:826
那個小說是寫煉屍 瀏覽:257
葯丸兒人有什麼好看的小說 瀏覽:489
穿越到魔鬼戀人成母親完結小說 瀏覽:507
主角叫李煜的小說 瀏覽:715
主角意外靈氣的小說 瀏覽:960
小說府全文閱讀 瀏覽:825
隱竹作者小說下載 瀏覽:975
超級好看都市小說推薦 瀏覽:586
關於雙修的好看的都市小說 瀏覽:159
小說生日宴怎麼寫 瀏覽:686
虐戀小說現代小三 瀏覽:247
恐怖愛情有聲小說 瀏覽:693
變成手機系統的百合小說 瀏覽:578
誘騙女孩短篇小說 瀏覽:983
清茹小說全集 瀏覽: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