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李自成小說中的人物

李自成小說中的人物

發布時間:2021-10-01 11:51:13

Ⅰ 李自成是什麼人物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鴻基,小字黃來兒,又字棗兒, [1] 明末農民 起 義 領 袖,世居陝西榆林米脂李繼遷寨。童年時給地主牧羊,曾為銀川驛卒。
崇禎二年(1629年)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贊同。高迎祥犧牲後,他繼稱闖王。當時中原災荒嚴重,社會階級矛盾極度尖銳,李岩提出「均 田 免 賦」等口號,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部隊發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起義軍中的主力軍。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並在河南汝州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旋乘勝進佔西安。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會戰李自成。李自成戰敗,退出北京,率軍在河南、陝西抗擊清軍。
順治二年(1645年)三月,大順軍逼走南明將領左良玉,佔領武昌,李自成計劃乘舟東下,奪取東南作為抗清基地。但大順軍尚未准備充分,清軍分水陸兩路突然襲來,李自成倉促棄武昌向東南進發。順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縣九宮山遭村民誤殺。 (另有一說李自成死亡地點為湖北咸寧市通山縣九宮山。

Ⅱ 李自成在歷史上是什麼人物

李自成原本是驛站的士兵,崇禎為了減少政府支出,撤消了部分驛站,李自成從此失業,隨後加入了造反的行列,還成了農民軍的首領。這時中原大地上已經遍地都是叛軍,李自成的影響力並不是排在第一位的。只是排在他前面的頭領都被明軍剿殺,他才變成了農民軍的最高領袖。由於明朝北方的經濟危機太過嚴重,李自成的軍隊所到之處,到處都是踴躍加入他的農民,到處都是爭相投降的明軍,一不留神,農民軍已經打到了北京的城下。

其實李自成並無大志,他沒想過真要推翻明朝的統治,最大的理想是在自己的家鄉割據——甚至在推翻明政府的最後關頭,在他大軍圍攻北京城的時候,他還主動向崇禎提議雙方和談,只要允許他在西北稱王就行。可是在知識分子的道德壓力之下,崇禎皇帝沒有和談、逃跑或者投降的可能。在李自成軍隊入城的前一刻,崇禎帝逼著自己的母親、皇後和嬪妃自殺,又用劍殺死不少嬪妃,砍傷了自己的女兒。然後他手持火槍,帶著太監試圖突圍失敗,又退回到皇宮里,在皇宮的後山上吊自殺。如果不算後來的南明小朝廷,大明此時就算是滅亡了。

李自成的部隊在百姓的歡呼聲中走進了北京城。假如李自成能有朱元璋一半的見識,他都能為中國歷史創造出新的一頁。然而,歷史上像朱元璋那樣出身於草莽,又有遠大見識的領袖實在是太少了。大部分草莽英雄只懂得如何帶領自己的窮兄弟殺出一條生路,但不懂得如何統治一個以農民為基礎、由地主豪強構成中層、由儒家知識分子構成上層的復雜社會。

聰明的統治者征服一個地方,面對新的臣民,首先都會做出安民的姿態,表示秋毫無犯,安定人心。然後指派當地的地主豪強、族長家長幹些徵收賦稅的事,算是他們表示臣服的「投名狀」。在這個過程里,統治者摸清了哪些人可以拉攏,哪些人需要打擊。等到時機成熟以後,用高官厚祿大力獎賞順從者,用鮮血和酷刑狠狠懲罰叛逆者。因為人人都是自私的,在這拉攏和打擊的刺激下,很快就能形成效忠於自己的新集團。

但是李自成不懂得這個道理,尤其不懂得統治古代社會離不開豪強和知識分子的協助。他進入北京後,對豪強、官僚實行的是全面打擊的政策,結果引來了豪強和知識分子的集體反抗。
從本質上說,李自成的失敗在於得天下過快。李自成能成功,是因為他趕上了明朝經濟崩潰的節點,整個北方社會秩序全面瓦解,他正好遇上了社會權力的真空期。李自成所到之處,大批農民加入,大批明軍投降,那是因為明朝的統治太糟,並不意味著李自成的統治有多好。換句話說,在攻陷北京的時候,李自成看上去實力很強大:佔領了廣大的領土,擁有龐大的軍隊,好像是明末諸雄中最強的一支。實際上,這些地盤和軍隊只是暫時依附在李自成的身邊,在李自成真正消化它們之前,並不是真正屬於李自成的。

Ⅲ 姚雪垠的小說《李自成》寫了什麼故事

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描寫了明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並從中總結了其最終失敗的歷史經驗。小說以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為中心,力圖展示出一部氣勢恢弘、波瀾壯闊的明末清初中國社會的「網路全書」。小說採用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以及農民起義軍內部矛盾等多條矛盾線索即復線的形式,把筆墨伸向社會生活的各個階層、領域,全面系統地反映「天崩地裂」時代的歷史巨變,藝術地探索和表現了一個政權的衰敗、農民起義力量的興盛覆滅等歷史規律。小說整體視野開闊、色彩斑斕豐富、布局大氣穩重、注重協調平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作品全書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三百人之多,「從皇帝後妃到豪紳役吏,從義軍將士到巫婆乞兒,從綠林好漢到商賈市販,三教九流,各式人等應有盡有,無所不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晚明社會人物全景圖,而且主要人物形象鮮明、豐滿突出。在藝術結構上,作品採取「單元共同體」的組合方式,但都有機地服務於中心事件。在敘事描寫上,追求歷史事件與社會風俗面貌的結合,語言上注重人物性格的豐富多彩。

也有觀點認為,《李自成》雖然是一部古代歷史題材小說,但在寫作觀念和敘事方式上,與同時期的革命歷史小說不無相似之處,即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來「解剖」封建社會。從另一個角度闡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和人民解放道路的歷史必然性、正確性和合理性。

Ⅳ 《李自成》小說簡介

1、基本簡介
《李自成》, 姚雪垠所著長篇歷史小說,作者以「深入歷史與跳出歷史」的原則,描寫了距今300多年的錯綜復雜的歷史進程和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小說以明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由弱小變強大,轉敗為勝推翻明王朝統治、抗擊清軍南下為主要線索,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地再現了明末清初風雲變幻的歷史風貌和農民起義軍從勝而敗的悲劇結局,揭示了農民戰爭和歷史運動發展的規律。
2、名家點評
《李自成》並不是單純反映明末農民起義,而是以這支農民起義為中心,寫出一部中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 ——著名歷史學家、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 胡繩
《李自成》寫潼關大戰,脫盡《三國演義》《水滸傳》之傳統寫法,疏密相間,呼應靈活,甚佩甚佩。
《商洛壯歌》整個單元十五章,大起大落,波瀾壯闊,有波譎雲詭之妙;而節奏變化,時而金戈鐵馬,雷震霆擊,時而鳳管*弦,光風霽月;緊張殺伐之際,又常插入抒情短曲,雖著墨甚少而搖曳多姿。 ——茅盾《關於<商洛壯歌>》(摘自1975年6月18日致姚雪垠的信)
《李自成》一個重要貢獻,是對傳統悲劇觀念的突破,把悲劇人物的性格更深一層地推進,許多對立面的人物都有了悲劇意味……總的看來,第三鄭對前兩卷的悲劇觀念有了新的突破,為農民起義戰爭降下帷幕做了極其悲壯的鋪墊。
另一重要成就,是保持了全書結構藝術的很高美學水準。作品首尾呼應,氣勢連貫,既宏大復雜,又舒展自如,有張有弛,富於變化。 ——北京大學教授 嚴家炎
3、作者簡介
姚雪垠(1910-1999),原名姚冠三,河南鄧縣人。1929年考入河南大學預科,後因參加學生運動被學校開除。抗日戰爭前後,創作了小說《差半車麥秸》、《牛全德和紅蘿卜》、《春暖花開的時候》、《長夜》等。曾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東北大學副教授、上海大夏大學教授。解放後曾任湖北省文聯主席、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63年創作出版了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第一卷。二十多年之後,這部五卷本小說才全部完成。

Ⅳ 李自成的人物履歷

1978.09—1981.07, 湖南省糧食學校學生;
1981.07—1985.07, 懷化地區糧運車隊會計、地區糧食局財基科幹部(其間:1982.09-1985.07,中央電大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專畢業);
1985.07—1988.04,懷化地區糧運車隊副隊長(副科級);
1988.04—1992.09,懷化地區糧食局財基科副科長;
1992.09—1995.12,懷化地區糧食局財基科科長;
1995.12—1997.07,懷化地區糧食局總會計師(副處級);
1997.07—2000.03,懷化地區行署(懷化市政府)副秘書長、行署辦(政府辦)黨組成員;
2000.03—2002.05,沅陵縣政府副縣長,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
2002.05—2006.03,沅陵縣委副書記、縣長(其間:2002.06-2004.12,中央黨校函授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大學畢業、2004.03-2004.07,省委黨校中青班學習);
2006.03—2006.07,沅陵縣委書記、縣長;
2006.07—2008.12,沅陵縣委書記(其間:2008.11-2008.12,中央黨校縣委書記培訓班學習);
2008.12—2009.07, 漵浦縣委書記;
2009.07—2013.01, 懷化市副廳級幹部、漵浦縣委書記;
2013.01—2013.03, 懷化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漵浦縣委書記;
2013.03—2015.05,湖南懷化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

Ⅵ 李自成的作者是

李自成
作者:姚雪垠
內容提要
本書共分五卷,以寫明末的農民戰爭為主,兼寫中國內部明、清之間和清、順之間的民族戰爭,刻畫了不同階級的代表人物和生活畫面,以及各階級、各集團之間的錯綜復雜的矛盾關系,展開了色彩繽紛的歷史畫卷。
作者創作這部小說的目的很明確,他試圖全面展現明清之際的社會畫面,通過藝術形象來使讀者得到較為廣泛的歷史知識。
作者以「深入歷史與跳出歷史」的原則,描寫了距今300多年的錯綜復雜的歷史進程和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小說以明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由弱小變強大,轉敗為勝推翻明王朝統治、抗擊清軍南下為主要線索,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地再現了明末清初風雲變幻的歷史風貌和農民起義軍從勝而敗的悲劇結局,揭示了農民戰爭和歷史運動發展的規律。
這部小說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首先,它成功地刻畫了李自成、崇楨帝等一系列人物形象。李自成思想性格上的變化,崇楨皇帝維護風雨飄搖之中的政權時的宵衣旰食,都是具有深度和廣度之筆。其次,小說在明末清初的社會生活場景上頗費筆墨與心思,從宮廷到戰場,從都城到鄉野,都不乏生動描寫之處;從政壇角逐到沙場交鋒,從典章禮儀到人情風俗,描摹大多翔實逼真。

Ⅶ 李自成行宮的人物介紹

李自成第二次歸鄉是在崇禎十六年(1643年),其時他已經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年號永昌。就在頭一年,明毅宗朱由檢旨命米脂知縣邊大授刨毀了李自成在三鋒背山的祖墳,並焚燒屍骨,揚言已斬斷了闖王家的「龍脈」,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了。為報毀墳揚骨之仇,重建祖瑩,闖王命侄兒李過統兵3萬,回師米脂先行做准備祭陵等事宜。回米脂後,李過見城北馬鞍山後有群山環抱,前有無定河回繞,龍盤虎踞,氣勢雄威,便仿承天府的式樣,將山上原有真武廟改建為闖王行宮,以恭侯闖王駕臨。行宮修成後,整個建築更加威武顯赫,公然帝王居址。是年十一月,闖王親率大軍回故里參加祭奠,「戌馬萬匹,旌旗數十里。」沿途百姓扶老攜幼,歡聲雷動,以迎闖王。到米脂後在行宮前下馬,闖王見行宮地勢雄偉,建築庄嚴,心中十分歡喜,遂賜名為「蟠龍山」,行宮正殿為「啟祥殿」,後殿為「兆慶宮」。宴請米脂父老鄉親,並在樂樓唱戲3天,與民同樂。
如今,一座玻璃鋼製作的闖王鑄像安置在正殿之中,那炯炯目光,凝視著遠方,似乎在閃爍著希望之光;那鐵澆銅鑄般的頭顱,不屈地略略昂著,顯示出一付英武的凜然之氣來。站在雕像前,讓人不禁緬懷起他那驚天動地的英雄業績。這一別具風格的木建結構群,由於歷代重視保護,至今保存完好。現已對外開放,供遊人參觀游覽。

Ⅷ 碧血劍中的李自成是什麼樣的人物

《碧血劍》中的李自成是一個經不起勝利考驗的流寇英雄。
小說中李自成初入京時風光無限、威風凜凜,後來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以至於迅速腐化。他容易出爾反爾,毫無領袖的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態度,縱容手下燒殺搶掠,樂受奉承。
書中寫李自成,主要有三個情節:一是寫他率起義軍入京城,威風凜凜,志得意滿,他在歡聲雷動中接受「萬歲、萬萬歲」的歡呼。他親自號令:「有人妄自殺傷百姓,姦淫擄掠的,一概斬首。」但事實上,他手下的大將除了李岩之外,都忙於搶劫掠奪財物與美女。這說明這支起義軍一勝利就暴露出種種弱點。二是寫李自成出爾反爾,剛剛決定寬恕太子,但聽了牛金星一句話,又默默同意下毒手。三是寫李自成對眾人的奉承絲毫不生反感,他帳下的大將見了陳圓圓丑態百出,他身為主帥居然樂不可支。這幾筆,無疑點出李自成只是個流寇英雄,他經不起勝利的考驗,後來的失敗也勢所難免。這支農民軍中唯一能保持清醒頭腦的李岩,忠而見疑,最後被殺。
當然,畢竟是小說,還是武俠小說,金庸筆下的李自成,跟史實是有很大出入。

Ⅸ 李自成第二卷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都有哪些主要人物,他們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李自成第二卷的主要內容

到了商洛山以後,李自成黽勉努力,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重整旗鼓,與突圍到豫西的高夫人會師,並推動張獻忠重新起義,使形勢有了好轉。但是在崇禎十二年夏,商洛山中瘟疫流行,明軍乘勢進攻,同時起義軍內部又有叛亂,情況十分險惡。李自成等義軍經過艱辛努力,內平叛亂,外殲官軍,終於贏得了勝利。這時,由於統治者的橫征暴斂,再加上明末中原地區天災頻繁,農民走投無路,只有起來作武裝抗爭,各地已經形成星火燎原之勢。李自成「星馳入豫」後,起義隊伍迅速壯大,他們攻洛陽,殺福王,起義出現了歷史性轉折。但是在起義走向高潮後,農民起義軍自身的狹隘性也開始暴露出來,勝利滋生了盲目的樂觀情緒,農民起義中那種根深蒂固的流寇主義使李自成攻佔洛陽後,不聽李信兄弟的勸告,放棄了這個中原重鎮。各路農民起義軍之間的斗爭摩擦也在加劇,所有這些都為以後李自成起義軍的悲劇結局埋下伏筆。

主要人物

《李自成》的一個顯著成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個性鮮明的歷史人物形象。作為一部卷帙浩繁的長篇歷史小說,涉及到封建社會的各色人物,這些人又分成不同的群體:其中有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等義軍領袖,劉宗敏、李過、郝搖旗、李雙喜、袁宗第這些義軍將領,牛金星、宋獻策、李信、徐以顯等參加義軍的封建知識分子,高夫人、紅娘子、慧英、慧梅等義軍女英雄,還有作為封建統治者代表人物的崇禎、洪承疇、楊嗣昌等。然而作者著力最多的是主要人物李自成。作者在塑造這個人物時,以史料為根據,著重突出了李自成性格中作為農民英雄的一面,表現了他的積極進取、堅毅沉著、英勇無畏,在困難和挫折面前百折不撓的精神。小說開篇,展示在讀者面前的就是血腥的潼關南原大戰,起義軍數千將士陷入官軍十幾倍於自己的重圍,李自成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以寡敵眾,殊死奮戰,結果蒙受重大損失。在商洛山練兵,糧草匱乏,瘟疫流行;外有官軍大兵壓境,內有石門谷桿子的叛亂;在起義軍最困難的時候,郝搖旗又拉走自己的隊伍。突圍至鄂西以後,李自成希望與張獻忠合兵一處,共舉大業,不料徐以顯又極力唆使張獻忠殺掉李自成。正是在這種險象環生的矛盾沖突中,李自成顯示了一個久經考驗的義軍領袖的英雄本質。同時作者又注重將李自成放在起義軍由弱到強的大背景中,寫出他性格的發展和變化。小說起始,李自成剛接過高迎祥的闖王旗不久,政治、軍事經驗都很欠缺,於是在南原大戰的決策上出現重大失誤:「帶著全軍疲於奔命,一直硬往潼關沖」,誤入官軍埋伏;他雖然作戰英勇,但畢竟造成了重大的損失。南原突圍後,李自成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經過血與火的考驗,他也變得成熟了。「星馳入豫」顯示了李自成的果斷。進入河南以後,他又提出暫時不攻城池州縣,只取富家山寨,推行剿兵安民,劫富濟貧,不向官府納糧,三年免徵的政策。特別是他聽從了李岩引用朱升的一句話:「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些政策的實施對推動起義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攻佔洛陽以後,李自成在勝利面前滋生了驕傲情緒,他拒絕了李岩提出的「據宛、洛以掃盪中原,據中原以奪取天下」的方略,輕率地放棄洛陽,為農民起義以後悲劇性的結局埋下了伏筆。作者聯系人物所處的外部環境探討人物性格發展的內在邏輯,不僅豐富了人物的性格內涵,也使人物顯得更加真實可信。
《李自成》在刻畫義軍將領的時候,非常注重彼此的差異。通過突出人物的特點,顯示出他們的個性。如寫劉宗敏,就著重渲染他的驍勇無畏:南原大戰中,義軍突遭洪承疇、孫傳庭的狀擊,但劉宗敏「在紛亂的千軍萬馬和刀光劍影中,像山嶽一樣地屹立不動」。他的坐騎被流矢射中,「三易坐騎」而鎮靜自若。同時作者也寫到他的粗中有細和機智能謀:在商洛山保衛戰中,為了將賺取依附官軍的宋家寨的武裝,巧施苦肉計,在視察射虎口防線,突然「身子一晃,栽下馬來,口突鮮血,不省人事」,終於引蛇出洞,聚殲他們於老營之內。作者還著重寫到郝搖旗的粗魯豪爽、熱情好義,李過的剛毅沉著,田見秀的忠厚淳樸和李雙喜的少年老成、智勇雙全等等。
在封建統治者的群像中,作者著力刻畫的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的形象。作者曾明確指出:「我要將崇禎寫成一個生活著的人,而且是他這個人,並不是別人的人,不是一般的人,也不是一般的亡國之君。 」在小說中,崇禎並未被寫成那種荒疏朝政、沉湎於酒色的皇帝,相反,他17歲登基後,就除掉了魏忠賢等宦官,收回朝政。他自命「中興之主」,宵衣旰食,勵精圖治。但是,由於明末幾代皇帝溺於聲色,宦官把持朝政,社會積弊如山,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都空前尖銳,明王朝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因此崇禎為中興所作的努力根本不能改變明王朝的命運。作者寫出了人物性格的豐富性和復雜性,既刻畫了崇禎剛愎自用、橫暴殘忍的一面,又寫出了他怯懦多疑、悲觀迷信的性格特點。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作者善於在激烈的矛盾沖突中,在一種動態過程中展現人物的性格。如袁忠第是起義軍中一個重要將領,小說就在矛盾沖突中寫到他的勇敢和智慧:他隻身一人來到馬蘭峪會周山,但很快識破了周山的陰謀,在周山舉杯拿血酒的一剎那,他一連打死了兩個親兵,然後迅速將周山抓了過來,雖然眾寡懸殊,但仍打得敵人不得近身。只一個小故事就顯示了袁宗第的膽氣和虎威。作者還善於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突現人物的性格。如馬亻夫王長順聽說李自成將在洛陽稱帝,心中喜憂交加,紛亂如麻。他喜的是跟隨李自成這么多年,盼的也就是這一天;憂的是李自成一旦稱帝,高牆深院,他再也不能隨便見到闖王。這些都充分揭示了王長順復雜矛盾的心理活動。

Ⅹ 歷史人物李自成何誰人也

我認為是流寇亂賊生不偉大死不光榮大順不順永昌不昌若非其人清兵難犯
下文供參考
《甲申三百年祭》說李自成進北京後立馬驕傲了,軍紀立馬渙散了,因此失敗了。哪有這么簡單!我才不相信一支平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隊伍一進北京就成了一群土匪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本來就是一群烏合之眾。看看李自成乾的那些缺德帶冒煙的事,就知道這支軍隊難改流寇惡習,不失敗才怪。三攻開封不下,喪心病狂地決黃河水淹城。占據寧武後屠城,「嬰幼不遺」。攻下鳳陽,他竟掘了朱皇帝的祖墳。拿下洛陽,殺了福王朱常徇,居然和鹿肉一起煮,喝了「福祿湯」,這還有人性嗎?一群魔鬼啊。被農民軍佔領後的北京很快陷入人間地獄,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官員遭拷掠,商戶、百姓遭搶劫,連宮女都被搶光了,李自成自己也搶了一個做嬪妃。去山海關征討吳三桂的大順官兵人人身上揣著金銀財寶,這樣的軍隊誰會拚命啊?倉皇撤離北京時,李自成下令:燒!一把火讓紫禁城化為灰燼。從西安逃跑時,李自成還是一個字:燒!現在想想,讀中學那會兒的我是多麼天真,還以為農民起義代表了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呢。
李自成最終下落有多種說法,最流行的是在湖北九宮山被農民程九伯一鋤頭拍死。用袁騰飛的話來說,「那哥們以為他是賊呢!」我也相信這種說法。歷史真會開玩笑,農民起義軍領袖最終窩窩囊囊地死在農民手裡,程九伯這個普通山民一不小心青史留名了。

歷史就像一個小姑娘,任人打扮。姚雪垠的小說把李自成寫的有點像八路軍

閱讀全文

與李自成小說中的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靈溪蝌蚪的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67
重生做國家主席干孫子的小說 瀏覽:927
類似玄幻我能變身神話人物的小說 瀏覽:831
主角說是蘿莉無限流小說 瀏覽:104
女主胃疼的言情小說 瀏覽:885
甲午戰爭小說排行榜 瀏覽:346
有聲小說諜戰故事 瀏覽:350
紅簾小說網 瀏覽:994
在初中契訶夫的短篇小說 瀏覽:992
找一本小說主角叫楚祁 瀏覽:347
都市關於逍遙的小說 瀏覽:392
主角穿越成小說人物 瀏覽:997
大灰狼寫的小說周燕回 瀏覽:340
本年度渣男排行榜小說 瀏覽:982
寫秦羽和王珍珠的小說 瀏覽:373
張悅然什麼小說好看 瀏覽:333
古代王爺王妃小說推薦 瀏覽:137
玄幻小說主角用扇子 瀏覽:166
高飛的有聲小說 瀏覽:174
能穿梭不同世界的小說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