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阅读推荐 > 关于小说的主题阅读答案

关于小说的主题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1-02-18 01:28:14

① 语文小说阅读

小说阅读
考点一:人物形象 ① ※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答: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②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
1、 从内容上:肖像、心理、行动、语言、细节描写
2、 从表达形式上:正面(直接)描写,侧面(间接)描写,对比,衬托 ③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 通过环境描写了解人物的活动背景 2、 通过分析情节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3、 分析作者写人物的方式 4、 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PS:1、首先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
2、 其次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①考虑人物与故事的真实性的关系 ②考虑人物与故事情节、其他人物、主题的关系
考点二:情节结构 ① ※常见题型:
1、 情节的作用
2、 情节的概括
② 情节运行模式
1、 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 摇摆:一波三折(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3、 欧·亨利式结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③ 情节设计的技巧
节奏,巧合,串联,并联,突转,悬念 ④ 情节的作用
1、 对主题:点题或突出主题,使主题由隐而显
2、 对人物塑造:发展或表现了人物性格,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
3、 对整个故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线索,伏笔,照应前文,设置悬念,使情节波澜 考点三:环境描写 ① ※常见题型:
1、 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 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3、 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② 景物描写的方法
1、 描写角度:视(远近,上下,高低),听,嗅,触觉 2、 手法:白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象征,修辞 ③
场景的作用

1、 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时间,地点,季节)(前段) 2、 渲染气氛 奠定情感基调
3、 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前中段) 4、 暗示升华主题(最后段) 5、 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形象
6、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考点四:小说主题 ① ※常见题型: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② 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
1、 设置了悬念
2、 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
3、 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4、 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 5、 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③ 概括主题术语
1、 歌颂、赞扬、张扬了什么
2、 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 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 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 表达了什么情感
6、 答题套话:通过描写…...,表达了(赞扬、鞭挞…)….. 考点五:艺术手法 ① ※常见题型:
1、 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 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3、 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② 鉴赏技巧 1、 表达方式
⑴人称的选择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⑵叙述顺序的安排
顺序,倒叙(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做铺垫照应,情节完整,结构严密,内容丰富),补叙,平叙(花开两枝,各表一朵) ⑶描写的特点 白描:以小见大

人物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景物描写: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2、 表现手法
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
3、 结构安排
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② 小说阅读 探究主题 主题有哪些

考查角度五:标题、主题及问题探究
标题对于一篇小说,尤其是小小说,往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往往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小说探究题往往是要求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能对文本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审美阅读和探究。它包括三个方面:(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1.常见的标题有以下类型:
①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如《清兵卫与葫芦》。
②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如《在桥边》《边城》等。
③概括小说主要事件,如《范进中举》《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
④设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如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
⑤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如《墙上的斑点》《项链》《药》等。
⑥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题,画龙点睛,如《洗澡》《子夜》《红与黑》等。
⑦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如《变色龙》。
2.小说主题
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它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一般来讲,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甚至小说的标题来了解小说的主题;也可以通过人物、情节了解小说的主题。
3.小说探究
所谓“探究”就是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一种高层次的语文能力。据此可知,所谓探究题型就是探寻(或追究)式题型,属于开放性试题。开放题型更为真实地反映了学生阅读鉴赏中的思维品质,符合阅读学“读者参与文本效果的共建”的个体化阅读基本原理,因而它又是科学地评测考生语文能力的良好途径。因此,随着新课标“三个维度”理念的进一步推广,开放题将可能成为高考中极为重要的考点。
对于小说文本意图的探究包括对小说表现出来的主题评价,对小说体现的价值观的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析,对小说传承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探讨,对小说创作者的创作意图的分析等。
探究文本意图,可以从两大方面入手:一是从小说本身的情节入手,发掘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二是从小说针对的社会现实入手,探讨小说故事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对于小说的个性化解读,包括对小说主题的个性化的理解与认识,对小说构思的个性化再创造,对小说创作者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是故事的结局)进行个性化的评析,对小说中人物言行和作者对其态度的个性化分析,对小说中处理情节、人物方法的评判,对小说给予人生或社会的某些启示的理解等。
个性解读文本,主要考虑四个方面:一是小说本身的主题,即作者的思想情感;二是小说的各种艺术处理的效果,即作者的创作意图;三是联系小说细节,从细节中找到我们解读的依据;四是联系生活实际,从自身经历和社会类似现象来谈自己的看法。
因为“探究文本意图,个性解读文本”包含并可以涉及的考点相对较多,因此我们在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立场要鲜明,观点要清楚;②文本是基础,情节是证据;③主题要明确,意图要清晰;④生活和现实,联系要紧密;⑤分析要有据,主张要有理;⑥条理要清楚,逻辑要严密。

③ 求一篇小说阅读试题的答案

现代文阅读训练——
乡村教师
岳 勇
(1)临近大学毕业的那段日子,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动,如无事人一般。
(2)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姐妹都劝她出去活动活动,争取能在城里留下来。哪知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
(3)我们都吃了一惊,娟子的老家我们结伴去游玩过一次,在大巴山最深处,汽车在二十里以外就进不去了。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们当时都笑着调侃说那儿是全国最贫瘠的地方。而现在,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我们都替她惋惜。
(4)这时,娟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也只有一个老师。班上有13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将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
(6)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7)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等大家发现时,大火已经快封住了教室门。
(8)教室里的13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他一面教孩子们不要慌张,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大火已将窄窄的木门完全封住,老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名女同学。
(9)老师在一次冲进火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师看了她俩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
(10)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老师砸了一个踉跄,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女孩从大火中爬了出来。
(11)他把那个女孩被盗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就在这时,轰的一声,教室烧塌了。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
(12)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13)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就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泪点点头,“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有被出来的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15)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
(16)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17)我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18)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乡村教师。我是其中一位。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4 分)
答:即将大学毕业的娟子主动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决定回乡工作。同宿舍的姐妹们大惑不解,于是娟子给她们讲述了一个乡村教师舍身救学生的真实故事,为乡村教师的精神所感动,同宿舍的三个姐妹跟着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乡村教师。
答题要点:1、娟子的决定;2、乡村教师的事迹;3、事迹对我们的感染;4、“我们“的举动”。每个要点1分。
2.“乡村教师”这一题目有两层含义,请分别写出来。(2 分)
答:① 以此纪念舍己数学生的乡村教师;
② 以此赞扬去乡村任教的大学毕业生。
3.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从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采用了哪一种顺序?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3 分)
答:插叙。(1 分)
作用是:把娟子回乡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4.在“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的时候,“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 ,这是为什么?( 4 分)
答:一是为小学教师舍身救学生的精神所感动(或“感激小学教师的救命之恩”,或“传承小学教师对学生的爱”),以当一名乡村教师为荣;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学回报养育自己的家乡、让贫苦的家乡不再贫苦。
答题要点:1、精神鼓舞(或“载誉而归”,或“传承爱心”);2、回报家乡。每个要点2分。
5.读了这篇文章,你联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么?( 4 分)
10、有人认为第三段中加点的成语“轻描淡写”用得不恰当,你的意见如何?请讲明理由。(2分)

11、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内容,不超过55字。(2分)

12、小说作者叙述故事为什么用插叙而不用顺叙?(至少讲两个理由)(2分)

13、见文中划线的句子。乡村教师在“看了她俩一眼”到“最后咬咬牙”的瞬间是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象,用3~5句话描写出他此时的心理活动。(2分)

14、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那位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也有人说是娟子。请对娟子这一人物形象作一点简要的分析(应当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从她的表现看她是怎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参考答案:10、开放题。不恰当:“轻描淡写”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仅淡淡带过,有范围限定,不能修饰“放弃”。恰当:“放弃”是指前文“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轻描淡写”修饰的还是“说”。
11、乡村教师从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个学生,最后去救女儿时不幸与女儿一同遇难。娟子大学毕业后决定回乡村作教师。
12、造悬念,行文曲折;表现主题的需要,突出乡村教师无私博大的爱以及这种爱的无限延伸(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使结构紧凑,内容更丰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13、略
14、供参考:贫穷农村的孩子都希望改变命运跳出“农门”,而大学毕业的娟子却毅然决定回老家当一名乡村教师,为建设落后的家乡做贡献,这说明她是个有使命感、责任感的热血青年,她爱家乡,不忘本,有志向。娟子这一形象一方面在衬托她的老师,同时也在表现“乡村教师”这一代又一代的爱的延伸,也给只为改变个人命运而奋斗者立了一面镜子。

④ 关于小说的阅读

我的感觉:反穿越、特别是女生,我总觉得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什么都不版懂、总闹笑话,太悲权剧了,所以我死党、朋友、同学和我都不大喜欢反穿越的小说。而第二个名字我总觉得是女主从古代反穿到现代的。正常来说,看到第2个名字,我甚至都没有犹豫一秒就否定它了,因为它一下子就让我觉得有反穿越成分,所以我支持第一个名字,至少还可以吸引反对反穿越的读者。就现况来看,还偏偏我们这些反对反穿越的“大俗人”居多,所以.......
总之一句话,我支持第一个名字啦!

⑤ 阅读,关于小说的答题方法和步骤

小说也是记叙文。我这有记叙文的解题技巧,希望能有所帮助,
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
一.辨析记叙线索和作用
1、线索::(1)以人物为线 (2)以时间为线 (3)以人物为线 (4)以事件为线 (5)以情感为线(6)以某物为线 (7)以题目为线 (8)明暗两线
2、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二.理清记叙顺序。
1、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题型: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三、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描写和记叙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
1、表达方式及作用
(1)描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A、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 : (1)肖像描写 (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 (6)心理描写 (7)景物描写 (8)场景描写
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现实。
(2)议论: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记叙文中抒情:抒情可分为:一是直接抒情: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二是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注意:阅读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文章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抒情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4)记叙文中的说明: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
四.分析和体味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
1、关键句是指:主旨的句;议论、抒情句;总结全文的句子;照应的句和过渡句。
2、作用:
A、从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句子:(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B、从内容上,在开头: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留悬念,作铺垫。在文章结尾: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
五.探究、欣赏文本内容与艺术特色。探究能力,是立足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阅读能力。这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是要求在阅读中,对作品的内容和写法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等。
中考只是要求对作品进行一些初步的欣赏,主要是欣赏作品的情感、形象和语言。在阅读过程中,要能够结合作品内容,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分析出作品形象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出语言的表现力及特点。六、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2)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提出独到的见解;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 (5)、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6)、对文中美点进行赏析。答题套路: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做到观点鲜明之感,条理清楚,论证有力。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要有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
七、文章的结构 1、划分段落、层次:
答题技巧:一是抓文章的线索、表达方式变换、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来划分。二是借助文中过渡句,其中小说还可以按情节的四个环节来划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2、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八、语言上
1、题型:
(1)词语选用: 方法:A、从程度、范围、感情色彩上比较所给词的词义的不同。 B、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2)文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方法:A、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B、一般是往前找;C、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3)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方法: 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套路: “X 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4)运用有修辞赏析语言: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修辞作用见附1 ) (5)对文章语言的赏析: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加语言特色词语)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见附2语言特色)
九、.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在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十、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及作用
1、手法:(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 2、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 3、手法的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十一、、给文段拟标题:(1)、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2)、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十二、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 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2、 十三、记叙文的人称:
3、(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4、(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5、(3)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6、 十四、概括层意、段意、层意、中心。
7、方法:①抓文段的中心句、首段或尾段句、议论抒情句。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
②用概括法,概括出各层的意思。
③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
总结中心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⑥ 求语文小说阅读所有答题模版

小说阅读
考点一:人物形象 ① ※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答: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②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
1、 从内容上:肖像、心理、行动、语言、细节描写
2、 从表达形式上:正面(直接)描写,侧面(间接)描写,对比,衬托 ③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 通过环境描写了解人物的活动背景 2、 通过分析情节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3、 分析作者写人物的方式 4、 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PS:1、首先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
2、 其次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①考虑人物与故事的真实性的关系 ②考虑人物与故事情节、其他人物、主题的关系
考点二:情节结构 ① ※常见题型:
1、 情节的作用
2、 情节的概括
② 情节运行模式
1、 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 摇摆:一波三折(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3、 欧·亨利式结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③ 情节设计的技巧
节奏,巧合,串联,并联,突转,悬念 ④ 情节的作用
1、 对主题:点题或突出主题,使主题由隐而显
2、 对人物塑造:发展或表现了人物性格,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
3、 对整个故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线索,伏笔,照应前文,设置悬念,使情节波澜 考点三:环境描写 ① ※常见题型:
1、 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 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3、 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② 景物描写的方法
1、 描写角度:视(远近,上下,高低),听,嗅,触觉 2、 手法:白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象征,修辞 ③
场景的作用

1、 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时间,地点,季节)(前段) 2、 渲染气氛 奠定情感基调
3、 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前中段) 4、 暗示升华主题(最后段) 5、 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形象
6、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考点四:小说主题 ① ※常见题型: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② 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
1、 设置了悬念
2、 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
3、 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4、 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 5、 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③ 概括主题术语
1、 歌颂、赞扬、张扬了什么
2、 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 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 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 表达了什么情感
6、 答题套话:通过描写…...,表达了(赞扬、鞭挞…)….. 考点五:艺术手法 ① ※常见题型:
1、 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 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3、 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② 鉴赏技巧 1、 表达方式
⑴人称的选择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⑵叙述顺序的安排
顺序,倒叙(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做铺垫照应,情节完整,结构严密,内容丰富),补叙,平叙(花开两枝,各表一朵) ⑶描写的特点 白描:以小见大

人物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景物描写: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2、 表现手法
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
3、 结构安排
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⑦ 中考小说阅读题

我试试。
小说
1.概括小说内容,先归纳小说各大章节或各部分段落内容,再总体把握。可按照六要素方法介绍事件发展,力求简洁。抓住主线,删减旁支。
2.分析人物可从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人物描写中,具体分析出人物的性格、品质等。分析时应该联系文章内容,抓住其人物主要品质。
3.语句理解,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一般来说,不要单独摘出句子分析,在整篇文章中去理解。必要时,还应该通过分析文章人物性格等来理解语句。
4.句子的作用无外乎具有几种常规作用。文章的线索,中心,推进人物成长,故事发展,承前启后等等。但是每篇文章因为其内容文意不同,不同的句子又被赋予了不同的定义。所以回答句子作用时,应该联系文章内容来回答。
5.联想感悟环节是送分的。很多孩子得不了高分,大概是回答得不够具体和贴近吧。理解文章要表达的内涵很重要,在此基础上作适当的发挥。(看写作水平了)一定要贴近小说的中心思想。
散文
1.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但如果要概括文章的中心是有些难度的。事实上作家们也不一定能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文章。认真揣摩散文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作者的内心真实想法,方好作答。
2.理解思路?认真阅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3.语句理解,散文比较难读,句子理解更不易,因此了解作者的生平性格很重要。注意语句的感情色彩。
4.句子赏析?和语句理解区别不大吧。
可联系生活实际作答,不要困于文中。
最后,我想申明一点,其实世上没有什么高明的做题技巧的。大巧似拙,文学功底深厚,便应付自如。反之,纵然剑法再高,也无驾驭之内劲。

⑧ 小说阅读题及答案

乡村教师
岳 勇
(1)临近大学毕业的那段日子,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动,如无事人一般。
(2)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姐妹都劝她出去活动活动,争取能在城里留下来。哪知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
(3)我们都吃了一惊,娟子的老家我们结伴去游玩过一次,在大巴山最深处,汽车在二十里以外就进不去了。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们当时都笑着调侃说那儿是全国最贫瘠的地方。而现在,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我们都替她惋惜。
(4)这时,娟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也只有一个老师。班上有13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将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
(6)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7)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等大家发现时,大火已经快封住了教室门。
(8)教室里的13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他一面教孩子们不要慌张,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大火已将窄窄的木门完全封住,老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名女同学。
(9)老师在一次冲进火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师看了她俩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
(10)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老师砸了一个踉跄,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女孩从大火中爬了出来。
(11)他把那个女孩被盗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就在这时,轰的一声,教室烧塌了。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
(12)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13)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就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泪点点头,“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有被出来的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15)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
(16)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17)我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18)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乡村教师。我是其中一位。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4 分)
答:即将大学毕业的娟子主动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决定回乡工作。同宿舍的姐妹们大惑不解,于是娟子给她们讲述了一个乡村教师舍身救学生的真实故事,为乡村教师的精神所感动,同宿舍的三个姐妹跟着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乡村教师。
答题要点:1、娟子的决定;2、乡村教师的事迹;3、事迹对我们的感染;4、“我们“的举动”。每个要点1分。
2.“乡村教师”这一题目有两层含义,请分别写出来。(2 分)
答:① 以此纪念舍己数学生的乡村教师;
② 以此赞扬去乡村任教的大学毕业生。
3.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从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采用了哪一种顺序?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3 分)
答:插叙。(1 分)
作用是:把娟子回乡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4.在“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的时候,“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 ,这是为什么?( 4 分)
答:一是为小学教师舍身救学生的精神所感动(或“感激小学教师的救命之恩”,或“传承小学教师对学生的爱”),以当一名乡村教师为荣;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学回报养育自己的家乡、让贫苦的家乡不再贫苦。
答题要点:1、精神鼓舞(或“载誉而归”,或“传承爱心”);2、回报家乡。每个要点2分。
5.读了这篇文章,你联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么?( 4 分)
10、有人认为第三段中加点的成语“轻描淡写”用得不恰当,你的意见如何?请讲明理由。(2分)

11、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内容,不超过55字。(2分)

12、小说作者叙述故事为什么用插叙而不用顺叙?(至少讲两个理由)(2分)

13、见文中划线的句子。乡村教师在“看了她俩一眼”到“最后咬咬牙”的瞬间是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象,用3~5句话描写出他此时的心理活动。(2分)

14、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那位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也有人说是娟子。请对娟子这一人物形象作一点简要的分析(应当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从她的表现看她是怎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参考答案:10、开放题。不恰当:“轻描淡写”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仅淡淡带过,有范围限定,不能修饰“放弃”。恰当:“放弃”是指前文“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轻描淡写”修饰的还是“说”。
11、乡村教师从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个学生,最后去救女儿时不幸与女儿一同遇难。娟子大学毕业后决定回乡村作教师。
12、造悬念,行文曲折;表现主题的需要,突出乡村教师无私博大的爱以及这种爱的无限延伸(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使结构紧凑,内容更丰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13、略
14、供参考:贫穷农村的孩子都希望改变命运跳出“农门”,而大学毕业的娟子却毅然决定回老家当一名乡村教师,为建设落后的家乡做贡献,这说明她是个有使命感、责任感的热血青年,她爱家乡,不忘本,有志向。娟子这一形象一方面在衬托她的老师,同时也在表现“乡村教师”这一代又一代的爱的延伸,也给只为改变个人命运而奋斗者立了一面镜子。

阅读全文

与关于小说的主题阅读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校园青春爱情暗恋小说推荐 浏览:188
秦汉三小说完结 浏览:870
地眼天坑有声小说 浏览:941
未删节小说在线阅读 浏览:344
雷米小说全集免费下载 浏览:942
战国雪小说阅读网 浏览:113
有声小说在线收听黄书 浏览:471
神源天下txt无限小说网 浏览:197
常欢写的全部小说 浏览:289
女主重生娱乐圈有个的弟弟小说 浏览:105
穿越完结小说下载网 浏览:153
多男主古代小说推荐 浏览:714
席绢穿越小说是哪年写的 浏览:500
男2久石小说全集 浏览:587
暗灯小说在线阅读 浏览:757
乡村农民赵铁拄小说免费下载 浏览:147
什么网络站免费下载txt小说 浏览:396
受插管系统小说 浏览:482
逍遥僵尸有声小说 浏览:674
小说官道阅读全文下载 浏览: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