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城外何年不是秋---邵丽[中篇小说]城外的小秋读后感言
[城外何年不是秋?---邵丽[中篇小说]城外的小秋读后感言]城外何年不是秋?---邵丽[中篇小说]城外的小秋读后感言O宋凭栏城外,便是一望无际的乡村,城外何年不是秋?---邵丽[中篇小说]城外的小秋读后感言。土地是乡人的命根子儿,不可或缺。不仅仅生存需要,还为心灵的寄托。对乡村来讲,秋天一般是丰收的意象。但如今,在广袤乡村大地上却演绎出一幕幕拯救的文字悲壮。作为产粮大省的河南作家邵丽将现实逐渐陷入困境的乡村,与现实残暴血腥城市之间的这种不和谐,通过小说主人公--一个小女孩小秋因拒绝进入城市而坚守乡村的故事,用如此散文诗意般的语言讲述出来,读罢让我心绪难平,且心酸不已。因为此刻作家笔下乡村的秋天,已不再是我们传统认知上的那种喜庆丰收的景致,而成为无奈乡村之身垂垂老矣的悲凉之秋。在金钱欲望的碾压下,城市那片本就为资本聚集自然缺少温情之地,对比乡村的贫瘠但却饱有温情温馨的田园,便少有人再坚守乡村。作家通过文中人讲出种地不能保证生存,其实也是无奈之言。这本就为农村政策的巨大失败,非一朝一夕能引起有关方面的清醒。但作家的良心却一直不能忘记,这片寄托着人性美好世界的桃花源。这让作家对我关注的致谢后,用这层意思做了一个读者的很想说的回答。如此非是希望自己和他人都学文中之人去坚守这现实中即将被毁灭的乡村,而是觉得需用人性之良善记住那个曾给予我们少年时代温情和温暖的梦中田园。即便远离家乡,也不能忘记曾哺育了我们的母亲般的乡村。城市是春我不反对,但绝不能让乡村成为牺牲品,进而变成一个行将老暮的秋的季节。小秋是个孩子,当然喜欢乡村的世界,这事人性的天真的自然追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很多人都失去了这种自然的人性纯真。而小秋在作家的笔下成了一个一直都不能融入城市这在很多人眼中都不可避免被视作乐园的地方。即便她心想身体却不能,不是有病便是不舒服。这是人的宿命么?作家如此设计便是给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思考。不是谁都能适应城市的高楼大厦,就像并不是每个人都对乡村的那种曾经的恬淡朝思暮想。我们说一个文明的国度,个人的选择很重要也是第一位的。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个人却无力对自己的命运给予必要的掌握。他们作为主人却被推土机无情地赶出了本来属于自己的土地。最后为了实现心中的坚守田园之梦,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外地承租土地耕种。也许有人会对这个老人和孩子的行为叱之死顽固,在他们眼里城市是多么好的世界呀,竟然不能适应。这没啥奇怪的,有些人天生就属于土地的爱人,没有土地的生活会让他们的内心不得安宁,也不能生存。小秋便是例子。而无疑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小秋爱情的甜蜜。我觉得若是在城市里,她只能被人抛弃。也只有这种土地上孕育的孩子的心里,才会将一个残疾的女孩当作宝贝而不是视作累赘。即便她的父母不也是觉得这样做的孩子仅仅是可怜自己的女儿么?这句话的背后暴露出城市人性道德规则的一种不人道,作家通过男孩明天的言语,有力地驳斥了这种人的固有思维,读后感《城外何年不是秋?---邵丽[中篇小说]城外的小秋读后感言》。有些爱,你不懂。坚守也意味着必定要有牺牲,这在现实的农村或文学圈子都一样的道理。坚守从佛学的角度来说,也意味放弃大多数人追求的所谓幸福生活。但我们这些进入城市的人一个个身心劳累,就像作家通过明天的心里话说出的,城市的病都是闲的,农村的人都是累的一样,我们始终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种一生流浪的身躯,或许死后也不会得到安宁。题目中这个"秋"字,让我感叹乡村的现实悲凉。一切都以牺牲农村的社会,是不成熟不人道的社会,当前作家还能看到有明天爷爷这样的"老顽固",拖着高龄的病躯坚守在乡村的土地上耕种。等几十年过后,这些人一个个老去而离开现实的乡村时,若指望能找到这样的人,我们的作家们是不是就会像寻找珍奇的探宝者那样,甚至还不如他们,恐怕会全部空手而归。我至今对这样的作家心存敬畏。他(她)们的写作,牢记了历史文人文为谁书的的传统,并非仅为个人而呻吟与呼号,也无愧人民赋予的作家称号。这一点上我虽为作者心有愧疚,但作为读者我心唯有欣慰。让我看到文学的希望所在。我也一直对《人民文学》杂志有一种期盼,人民需要什么,杂志就能发表能反映这种意向的文学作品。虽然有些人会觉得如此还要新闻干什么的担忧,其实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城外的小秋》也是一篇值得每个人尊重并欣赏的纯文学作品。它没有故作玄虚,也没有高谈阔论,语言也很朴实感人,不过是讲述了一个不想进入城市的农村女孩小秋的生活成长历程,温情中有着悲凉,悲惨间留着美好,让我不得不心生感动,如果说文学水平的高低从何处区分,在文学性不缺失的前提下,主题的深厚与否反映了作家能力的高下。即便一篇不怎惹人注目的小说也能反映了时代的最强音。那就是,人们苦苦期盼的人性美好世界正逐渐消亡。乡村的贫瘠不是农村自身造成的,而是几十年人为的输血导致了乡村的衰败。而今不但要输光乡村的血,还要最后将乡村消灭,这种价值取向的可怕便是几十年后城市会为此付出一种不知以何种形式偿还的代价。当现在粮食价格大幅飙升时,我们若还是忽视乡村人的呐喊,我真怀疑这个世界是不是想自寻死路。我赞成文学乃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观点。作家是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但作家的眼睛却能发现问题和隐忧,心灵能感受和听到弱者的哭泣与呼唤。这支笔不是轻如鸿毛,而绝对是重于泰山。但若要重的前提便是仁心敏锐,对现实发展宏观上的清醒思考。否则有些人即便文笔如马良,却无马良之心,文章也不能为千古所传唱。就像一些读者提出的质疑。即便得茅奖的长篇小说,若无此篇的深度和责任,到底也是贻笑大方。当我读完这部中篇,一时的激情按捺不住,便再一次做这无用功,若有不妥妄言,还请批评指教!2011.9唐山
〔城外何年不是秋?---邵丽[中篇小说]城外的小秋读后感言〕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贰』 刘文华的代表作品
中篇小说《茅草深处》载1996年《十月》第5期
短篇小说《村级干部刘大胡子》载1999年《滇池》第9期,同年《小说月报》选载,2002年9月获山东省第一届齐鲁文学奖
中篇小说《一条从22世纪来的狗》载2001年《滇池》第2 期
短篇小说《旱在鲁西》载2001年《山东文学》第10期
中篇小说《头一个架子》载2002年《太湖》第1期,同年《小说选刊》第4期选载,2004年12月获河南省第二届文学奖
短篇小说《叶子的书》载2002年《安徽文学》第6期
短篇小说《抱不动女孩的男孩》载2003年12月11日《羊城晚报》
中篇小说《如果我们倒叙爱情》载2004年《太湖》第6期
短篇小说《少年的麦地》载2006年《滇池》第3期,2007年5月入围2006年度滇池文学奖
中篇小说《女村长帮教》载2006年《芳草小说月刊》第11期
长篇小说《姐妹宣言》载2010年《江南》第5期
短篇小说《夺命电器》载2012年《太湖》第1期
短篇小说《谁是谁的领导》载2012年《太湖》第5期
长篇小说《跟我说爱我》载2012年文学双月刊《百花洲》第6期,2013年1月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单行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鲁迅文学奖得主邵丽、大型文学双月刊《江南》杂志主编钟求是等联袂推荐
短篇小说《热得快》载2012年《当代小说》第12期,2013年《小说选刊》第1期选载
长篇小说《跟我说爱我》,中篇小说《头一个架子》
『叁』 邵丽的代表作品
《我的生活质量》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我的生活质量》。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4年1月出版,是一部探讨当代人精神上的困境的力作:来自底层的王祈隆,通过发愤读书,考上大学,毕业分配进了城。他心高志远,却过着落寞孤寂的日子。他阴差阳错结了婚,情感生活当然说不上有质量。偶然机会,他走上了为官之道,晋升至市长,艳遇也不断,而情感的质量问题却阴云密布在它的仕途。追求、挣扎、彷徨,内心中不为人所知的隐秘,何日能被纯净的阳光照拂?小说把权力与情欲分开,把官场中人变为日常生活中人,将人性、情感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和表达。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路遥的小说《人生》,写农村小知识分子高加林为进城甩掉农村对象,去追逐城里女孩,引发一场全民的道德批判。高加林进城受阻,唾弃高加林成了那个时代的呼声。二十多年间,几百万高加林“进城”了,他们成功了,他们占领了城市。在他们的城市奋斗中,《我的生活质量》,让我们能看到真正的“人生”:屈辱和尊贵,泪水和梦想,黯淡与光亮。
《明惠的圣诞》
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明惠的圣诞》,是一篇让人过目难忘、化腐朽为神奇的好小说。小说细腻地描写了明惠被城市生活的表象诱惑、迷失方向、终于觉醒的性格成长史,以点石成金的结尾否定了一种畸形的人生,给我们留下了多角度的思索空间。
小说的题材是灰色的:一个高考落榜的农村女孩到省城找工作,被一家洗浴按摩中心录用,不久就被所谓的表哥用500元开了苞,并迷失在性工作者的畸形人生道路上。如果小说仅仅写出这种灰色的故事,也能诱人眼球,放在地摊上也能够卖出去。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写出了灰色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与明惠的性格成长史的发展轨迹是一致的。明惠在做性工作者的过程中“很木然”的表现,预示了情节发展的这种可能性。生活的转折点往往定格于偶然事件的出现,而这种转折是自然的。
小说的第一个转折点是明惠遇到了一个和她一样怀了委屈的李来群。化名为圆圆的明惠与李来群的交往,“是出人意料的轻松自然”。圆圆终于在那年的圣诞夜住进了李来群的家里,成了一个“小主妇”。如果小说只写到这里就结尾,仍然是一个俗不可耐的灰色故事,仍然是地摊上的一次性消费品。
小说的第二个转折点是圆圆在又一个圣诞夜走进了李来群的朋友圈子。李来群的朋友都上过大学,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语言,他们开心地说说笑笑,把圆圆给忘了。圆圆明白,自己永远无法真正融入这个圈子。圆圆独自一人打车回“家”,“李来群一夜没有回来”。
早上的太阳照亮了圆圆的心,她到高档品牌商店买了一件可以做结婚礼服的红色长裙。回“家”后,圆圆吃过饭,她穿上红色长裙,服下一瓶安眠药,躺在床上平静地离开了人世。李来群第二天早晨才发现圆圆冰凉的人生结局,但是,他不知道这个叫肖明惠的姑娘为什么要寻死?这个结局出人意料之外,却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逻辑。因为,肖明惠觉醒了。尽管这觉醒浸透了肖明惠的血和泪,但是,这觉醒否定了一种畸形的人生,给灰色的生活带来了些许亮色。
当然,如果《明惠的圣诞》仅是内容上揭露了城乡之间无法弥补的差距,那么还不算一篇质量上乘的小说,最多只是一篇敢于面对现实或者说写得不错的小说而已。可贵的是邵丽对文字的把控能力。她的文字节制而不动声色,不带作者的感情,白描一样,写人物,写对话,写事。不触及内心而内心波澜起伏,不加评论字里行间却仿佛处处惊雷,明明是写故事但不露故事痕迹。人物就那样自然而然地存在着,生活着。是宿命吗?可能是吧,也可能不是,只是人物指挥不了自己一步步走向必然归宿的脚步,作者也改变不了那些脚步迈动的方向。小说的内容、技巧和技术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文字背后呈现出来的真实,怜悯,关爱,正是这些构成了《明惠的圣诞》。
邵丽在她的获奖感言中说:“人生的过程是一个灵与肉痛苦挣扎的过程,如果通过文学这个媒体,使我们互相之间变得更加宽容,关爱,和谐,可能这比任何奖项都更加富于意义。相信人生的过程就是这样的过程,而有良知的作家的写作也正是这样的写作。
『肆』 邵丽的人物简介
邵丽,现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秘书长。
曾在全国性大型刊物上发表作品一百多万字版,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权四部、长篇小说一部。曾获《当代》文学拉力赛分站冠军;长篇小说《我的生活质量》获文学大赛小说类特等奖、人民文学出版社“年度中华文学人物”最具潜质的青年作家称号、第二届“河南文学长篇小说奖”、河南省长篇小说政府文艺奖、二零零六年度《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明惠的圣诞》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4—2006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15年11月27日,在河南省作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著名作家邵丽当选河南省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
『伍』 2010年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是哪些啊还有作者,越详细越好、
茅盾文学奖从1982年开始,每四年评选一次。是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
2011年9月19日晚7:30,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举行。张炜《你在高原》、刘醒龙《天行者》、毕飞宇《推拿》 、莫言《蛙》、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获奖。
1)张炜,男,汉族,1956年11月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山东省栖霞县。现为专业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1975年开始发表诗,1980年开始发表小说、散文、文论等。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家族》、《柏慧》、《外省书》、《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中篇小说《瀛洲思絮录》、《秋天的愤怒》、《蘑菇七种》,短篇小说《冬景》、《声音》、《一潭清水》、《海边的雪》,散文《融入野地》、《夜思》、《羞涩和温柔》,长诗《皈依之路》、《松林》等。出版有《张炜文库》(1-10卷)。
2)刘醒龙,1956年生于古城黄州,曾客居湖北英山县。
代表作有小说《凤凰琴》、《痛失》、《弥天》。有多种小说在英语、法语、日语和韩语地区翻译出版。相关作品被海外一些大学列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必读参考书目。三卷本长篇小说《圣天门口》获第二届中国小说学会长篇大奖和首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决审团奖。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首届青年文学创作成就奖,并连续获得由全国读者投票评选的第五、第六、第七届《小说月报》百花奖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秋风(微博)醉了》曾获台湾《联合文学》奖。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背靠背脸对脸》、《凤凰琴》等曾获平壤、大马士革和东京等国际电影电影节大奖,以及从首都大学生电影节到金鸡奖在内的所有国内电影奖。根据长篇小说《爱到永远》改编的舞剧《山水谣》获文华奖。曾被《楚天都市报》评选为“2006感动荆楚”十大新闻人物。
3)毕飞宇: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青衣》、《平原》、《慌乱的指头》等。作品《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和英仕曼亚洲文学奖,并多次获得《人民文学》小说创作奖、《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冯牧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奖等。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作品曾被译成法文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4)莫言,1955年2月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
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迄今有长篇小说《红高梁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1986年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
5)刘震云,河南延津人。中共党员。1973年入伍。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历任《农民日报》记者、文化部主任、编委,高级记者。中国作协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四卷)等,中短篇小说集《塔铺》、《一地鸡毛》、《官场》、《官人》、《刘震云文集》(四卷),中篇小说《新闻》、《新兵连》、《头人》、《单位》、《温故一九四二》等。《塔铺》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选刊》优秀短篇奖、《人民文学》优秀短篇奖,《新兵连》获第三届《小说月报》优秀中篇小说百花奖、第一届青年文学创作奖,《单位》获《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庆祝建国4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奖,《一地鸡毛》获《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第五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百花奖,《温故一九四二》获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另获庄重文文学奖。
『陆』 2009年中国短篇小说精选 读书笔记
http://www.99read.com/proct/Detail.aspx?proid=623442 这是整套购买的书本 《岑寂的花园》王蒙 2《立冬·立春—波湖谣》陈世旭 3《生气》专韩少功属 4《解冻》迟子建 5《热爱的一只狗》邓一光 6《轮盘赌》杨少衡 7《阿雅的故事》张炜 8《诊所》红柯 9《迷离》邵丽 10《清明》郭文斌 11《莲舞》储福金 12《伴宴》鲁敏
『柒』 关于学术界对邵丽的书《明惠的圣诞》评价或看法,急需!!!!
《明惠的圣诞》
用具有控制力的语言叙述乡村女孩在城市中间的故事。
评邵丽《明惠的圣诞》
湖北省恩施市舞阳中学 邱平(445000)
《明惠的圣诞》(《小说选刊》2005年第2期),是一部化腐朽为神奇的好小说。小说细腻地描写了明惠被城市生活的表象诱惑、迷失方向、终于觉醒的性格成长史,以点石成金的结尾否定了一种畸形的人生,给我们留下了多角度的思索空间。
小说的题材是灰色的:一个高考落榜的农村女孩到省城找工作,被一家洗浴按摩中心录用,不久就被所谓的表哥用500元开了苞,并迷失在性工作者的畸形人生道路上。如果小说仅仅写出这种灰色的故事,也能诱人眼球,放在地摊上也能够卖出去。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写出了灰色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与明惠的性格成长史的发展轨迹是一致的。明惠在做性工作者的过程中“很木然”的表现,预示了情节发展的这种可能性。生活的转折点往往定格于偶然事件的出现,而这种转折是自然的。
小说的第一个转折点是明惠遇到了一个和她一样怀了委屈的李来群。化名为圆圆的明惠与李来群的交往,“是出人意料的轻松自然”。圆圆终于在那年的圣诞夜住进了李来群的家里,成了一个“小主妇”。如果小说只写到这里就结尾,仍然是一个俗不可耐的灰色故事,仍然是地摊上的一次性消费品。
小说的第二个转折点是圆圆在又一个圣诞夜走进了李来群的朋友圈子。李来群的朋友都上过大学,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语言,他们开心地说说笑笑,把圆圆给忘了。圆圆明白,自己永远无法真正融入这个圈子。圆圆独自一人打车回“家”,“李来群一夜没有回来”。
早上的太阳照亮了圆圆的心,她到高档品牌商店买了一件可以做结婚礼服的红色长裙。回“家”后,圆圆吃过饭,她穿上红色长裙,服下一瓶安眠药,躺在床上平静地离开了人世。李来群第二天早晨才发现圆圆冰凉的人生结局,但是,他不知道这个叫肖明惠的姑娘为什么要寻死?这个结局出人意料之外,却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逻辑。因为,肖明惠觉醒了。尽管这觉醒浸透了肖明惠的血和泪,但是,这觉醒否定了一种畸形的人生,给灰色的生活带来了些许亮色。
『捌』 求现代河南籍的名作家
1、乔典运
乔典运 (1930~1997)河南西峡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8年毕业于陕县师范简师部。1949年参加解放军,历任工兵十团文化教员,《西峡报》编辑,西峡县文化局干部、县文联主席,专业作家。河南省第七、八、九届人大代表,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玖』 我的生活质量的作者信息
邵丽(1965—),河南周口人。毕业于河南财经学院,鲁迅文学院高级研修班学员专。河南省作家协属会副主席、秘书长。著有长篇小说《我的生活质量》,散文集《纸裙子》,小说集《你能走多远》、《碎花地毯》、《腾空的屋子》。中篇小说《王跃进的生活质量问题》获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拉力赛分站冠军,长篇小说《我的生活质量》获华夏作家杯小说类特等奖、河南省第二届文学奖长篇小说奖、河南省第二届政府文艺奖,短篇小说《明惠的圣诞》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3年获中华文学人物最具潜质的青年作家称号。
『拾』 完结的短篇小说排行榜有吗
冯骥才俗世奇人
柏原瘪沟
石舒清旱年
阿成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
阎连内科黑猪毛容白猪毛
漠月 湖道
王祥夫上边
温亚军驮水的日子
朱日亮走夜的女人
魏微大老郑的女人
戴来茄子
潘向黎白水青菜
李浩将军的部队
邵丽明惠的圣诞
毕飞宇彩虹
乔叶取暖
范小青城乡简史
郭文斌吉祥如意
谈歌穆桂英挂帅
苏童拾婴记
红柯额尔齐斯河波浪
叶弥消失在布达拉宫的一头鹰
迟子建一坛猪油
韩少功第四十三页
刘庆邦冲喜
朱山坡陪夜的女人
鲁敏伴宴
铁凝伊琳娜的礼帽
陆颖墨海军往事
张炜阿雅的故事
邱华栋艾多斯
------------------------------
亲,每一个小说网站都有相应的排行榜,如果想看可以去小说网站上搜。以上是我找到的21世纪短篇小说排行榜,不知道可不可以。如果满意,请按采纳,O(∩_∩)O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