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阅读短文,有4题,求题目和答案。
1.小时候,“我”渴望有一本词典。小学毕业前,我到新华书店买词典,但因为我没有证明,营业员不肯卖,我禁不住流泪。她同情我,考了我两个成语,然后破例卖给我。
2.激动(或“兴奋”、“惊喜”) 伤心(或“绝望”)
3.(1)“好听”一词突出反映了“我”进入新华书店时的喜悦心情。
(2)一个“撞”字,形象地表现了“我”发现梦寐以求的词典的惊喜。
4. 参考示例:按规定是不能卖给他的,可这孩子这样渴望买词典,这么好学。 孩子还蛮聪明的,考两个成语居然都答对了。算了吧,还是卖给这孩子吧。说不 定这会改变孩子的命运呢。(还可以赚钱呢,何乐而不为呢?)
5.参考示例:我们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但许多学生沉湎于物质的享受,不喜 欢读书,忽视了精神上的追求。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对知识有“好奇与珍重之 感”,用精神食粮丰富自己。
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答案】
【小题1】B、E
【小题2】①为研究制订经典画作而不顾个人安危;②爱惜画作胜于自己的身体;③面对梦寐以求的创作素材而不能如愿作画的悲伤。
【小题3】①热爱绘画艺术,视艺术为生命。②一生都在不断探索创新,从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③淡泊名利,不计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把毕生心血奉献给社会。④工作有激情,始终保持着高涨的工作热情和旺盛的斗志。
【小题4】含义:真正的艺术来自于真正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的朴素心灵,是通过内心对艺术的苦苦追求才得到的,(1分)这种朴素的思想和艺术的灵感不是用钱能买到的,(1分)这样的艺术品是无价的,任何金钱都买不来,也不可能出卖的,(1分)艺术家不应该如其他一些职业那样可以将自己的产品用金钱去衡量。(1分)
感想示例:现实中的许多人,表面看是对艺术的执着,标榜自己的才华,而真实的目的却是艺术的附属品――名和利。吴冠中称之为“匠人”,而不是“大家”。如果艺术与利益相连,那么艺术的价值就发生了改变,完全是为利益而创作的艺术不可能成为经典而永恒。真正的为艺术而生的人,心里只有艺术,他的创作都是内心激情的表现,而不像许多人那样是为了最大化的利益而苦思冥想。因此当今的社会需要有这样思想的艺术家来引领艺术的发展,而不是被喧嚣的世风所污。只有超然物外,心灵纯净,恬然淡泊的人,才能成为一代宗师,后世楷模。(4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
A中的“没有绘画,就不会有吴冠中这个人了”理解有误,应为“没有绘画就不会有画家吴冠中了”;C中的“囊括了他为艺术辛勤一生的所有作品”不对,是“囊括了他为艺术辛勤一生的所有重要作品”,范围扩大了;D中的“他捐出的画作不会带来任何利益”不符合事实,为赈灾助残的捐赠要获得相应的金钱来帮助他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一是抗战时期在昆明……让他将自己反锁在馆内,临摹古人画册。二是上世纪60年代,……庆幸作品们终于平安到家了。三是上世纪70年代,……怎么努力也画不成了,极度失望之下,吴冠中竞哭了起来!
”以上信息很明确地指出了三件事。
考点: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
由“他和绘画的关系,可说是生命里的基因,前生投缘的关系——绘画不是他的专业、职业、事业,而是他的呼吸、他的身家性命、他的存世意义”可得出第一点。由“吴冠中一辈子不停地追求创新,这是他血液中固有的基因”可得出第二点。由“吴冠中把他一辈子的耕耘成果,悉数奉献给了社会”可得出第三点。由“他当了一辈子美术教师,从第一天做助教开始,直到耄耋之年的最后一次登台,其特色始终没有变,这就是,一上讲台就激动,越讲越兴奋,就像陷在恋爱中,不能自拔”可得出第四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
“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艺术家本无职业。”这句话要分三个层次来理解,“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一句应结合“画廊济济,展览密集,与其说这是文化繁荣,实质是为争饭碗而标新立异,哗众唬人,与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之朴素心灵不可同日而语”来理解,“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是出自于“朴素的心灵”。“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实际是指出自心灵和灵感的作品是无处买卖的。既然作品无处买卖,那么艺术家也就无所谓职业了,他不同于以画谋生的画匠。感想还是要结合本段理解,以画谋生与以画为生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③ 春天住在我的村庄阅读题答案
没有题目
只能猜测
1.从全文看,作者描绘的春天的村庄具有怎样的特点?第⑤段描写城市的春天,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臃肿沉闷的冬天悄然离我们远去,青春亮丽的色彩涌动着一股激情的热流,燃烧的不仅是一轮春阳,生命的激流都在燃烧,放射出压抑后的奔放。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怦然心动的是偶然的发现,让我责怪平时的熟视无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走进春天,心里顿时温暖起来”?(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③段,作者采用哪些方法来写春天村庄的景象的?请简要赏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姹紫嫣红,生机盎然,富有浪漫、自由和诗意、恬淡朴实(恬静)(每点1分)
作用:运用对比/反衬,以城市对春色的漠视、毁坏突出强调了村庄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或:山村的春色比城市更具青春)。(2分)
2.(1)春风吹走了沉闷的冬天,人们换上靓丽的春装,所有的生命都显示出蓬勃生机。(2分)
(2)只要用心去发现,就会看到事物令人心动的美;否则,便看不到生活中的美。(2分)
3.①看到春暖花开的景象,人们的心情会特别的好;②春天,人们在田野里耕作,播撒下希望;③人们在春天,会感悟到心中的春天要靠自己创造,把生活中的心烦意乱之事忘掉,感悟生活的美好、丰富。
④ 免费小说阅读网山村春情
死定了
⑤ 山乡的路阅读题答案
1.就连那朴实的庄稼人踏出的路,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2.(2),(3)
3.排比,第三段连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加强句式,第五段连用三个从。。。到。。。句式整齐
4.山路
农人们踩着它从生活的小屋走到农作的稻田,山前屋后的农作,也是联系山村城里的渠道
5.为生活而辛勤劳作的人们,留下了自己的汗水和印记,并得到了厚实的成果
⑥ 失落了的山村阅读答案
失落的山村 你失落了吗?那像露珠在绿叶上闪耀着的万山丛中的小山村? 一位老爷爷千里迢迢来寻找你,在这绵延不绝的群山中,在苍翠欲滴的旷野里。他头顶着白云 沿着新开的公路,迈着稳健的脚步,一定要走着来看你。 老爷爷已经记不清你的名字了。他只依稀地记得,那破旧的茅屋前有一口水塘,他从塘里挑过 水,倒进老百姓的水缸;他还记得,在树后石壁上,他们刻下红军长征的标语。 老爷爷不坐车子□人不要人带路□他要独自去找你□他说□□看我是否忘记过去□□ 前边□山麓的坝子里是新村□那里有着新式的农民住宅□新式的农业机械□崭新的汽车□村 前有一口水塘□水塘很大□水很清□绿树环绕□塘中建有彩色凉亭□上面写的□农民公园□四字 □跃入老爷爷的眼帘□ 他终于发现石壁上的标语,刚用漆描过,显得那么鲜艳夺目。啊!小山村,原来你还在这里, 你并没有失落啊! 不,老爷爷说,你还是失落了。从前的落后、贫穷、愚昧、荒凉已无影无踪,今天你展现的新 貌,正是老爷爷多年来一直盼望要见到的呀! 1、给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21 分) 2、在文中用波浪线划出与“他只依稀地记得,那破旧的茅屋前有一口水塘,”相照应的句子。 (5 分) 3、文中的“我”指( ),“你”指( ),“他”指( )。(15 分) 4、老爷爷到过山村失落了什么?用文中的四个词语回答。(20 分) 5、读第一自然段,想想把小山村比喻成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10 分) 6、老爷爷第一次来到小山村是在( )时候,那时他是一位( )。(10 分) 7、第六段说“啊!小山村,原来你还在这里,你并没有失落啊!”联系全文说一说“没有失 落”的具体含义。(10 分) 8、联系全文说一说老爷爷千里迢迢寻找小山村的目的是什么?(9 分) 答案 1、老爷爷不坐车子,不要人带路,他要独自去找你。他说:“看我是否忘记过去?” 前边,山麓的坝子里是新村,那里有着新式的农民住宅、新式的农业机械、崭新的汽车。村前 有一口水塘,水塘很大,水很清,绿树环绕。塘中建有彩色凉亭,上面写的“农民公园”四字,跃 入老爷爷的眼帘。 2、村前有一口水塘,水塘很大,水很清,绿树环绕。
3、文中的“我”指( 老爷爷 )“你”指( 小山村 )“他”指(老爷爷 ) , , 。 4、落后、贫穷、愚昧、荒凉 5、小山村比喻成露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村的美丽与繁荣。 6、红军长征时 红军战士 7、含义:小山村的人们能够继承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把落后、贫穷、愚昧、荒凉 的小山村,建设成繁荣富强的新山村。 8、目的:寻找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有没有被小山村的人们继承。
⑦ 励志小说名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岁月如歌》
3、《爱在哈佛》
4、《我不是马加爵》
5、《夏华秋叶》
6、《青春留痕》
7、《篮球之神》
8、《终极目标》
9、《冰凌花开》
10、《一路狂奔》
⑧ 高分求一篇语文阅读答案,。。。小山村
参考答案:
11.①故事情节的起伏通过瓦片呈现出来,瓦片起到了线索的作用。②瓦片由用到停,反映了医生对村人立场的变化,突出了人物形象。③瓦片代表了山村的次序规则,它的消失标志着淳朴民风的消失,深化了主题。(答出两点即可,每点3分)
12.(1)运用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协调,(1分)描写了小山村清新宁静的世外桃源式的环境,交待了故事背景。(2分)
(2)用了“挤”“掏”“抽”“塞”等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动词,(1分)凸显了来人逼人的气势,描写了他自认为事物上高人一等的蛮横情态。(2分)
13.①村人排队就医和城里来人不排队就看病形成对比,表现了外来者对山村原有秩序的破坏。②医生开始为人解痛时的不图不取与后来追逐物质利益形成对比,表现了医生的改变。③瓦房与小洋楼形成对比,表现了山村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出现了贫富的分化。④山村的乡风与后来村人衔恨(斜视小洋楼)形成对比,表现了淳朴乡风的消失。
(选取两点作答即可,每点3分)
14.①村人应该“斜视”。(1分)小山村虽然缺少物质文明,但人们生活得祥和安宁。(3分)小洋楼的出现表明淳朴民风受到了外界的冲击,医生的变化应该遭到村民的鄙视。(3分)
②村人不应“斜视”。(1分)小山村虽然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得宁静祥和,但它闭塞,不可能作为一个世外桃源永远与外界隔绝。(3分)随着与外界联系的加强,只要不是损人利己,人们追求物质的富有是正常的。(3分)
(从其它方面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必须紧扣文本,谈出自己观点)
⑨ 可爱的山村阅读短文答案五岁那年,我跟妈妈到乡下舅舅家去。我为什么刚到这里
不是,你这样拿出来,没有阅读过全文的人不可能知道答案,好歹都要联系一下上下文的。是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还是浓郁的农村风景,你可以根据前后文自己做
⑩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阅读答案,快
14.“但是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中的“秘密”,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4分)
15.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分条阐释作者是通过怎样的事物感受到“余韵”的?
(6分)
16.文章结尾,作者说“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如何理解?
(6分)
17.请就下面两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6分)
(1)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
(2)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
14.山路的尽头曾经有过人类生活的村庄,有过房屋,有过田园。
15.(1)养育过山村人的泉水(或溪水);
(2)围绕过村庄的鼠曲草;
(3)滋养过山村人的彩菌。
16.(1)作者认为人与人,只要有相联系的事物,不管时空的间隔有多远,彼此的生命都有声息相通的地方。
(2)如今土地上的一切曾经以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
(3)现今居住的村庄同样给了我的生命许多滋养。
17.(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花朵身上具有的纯洁和坚强。
(2)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出来后,草间的菌子色彩斑斓和旺盛的生命力。
找不到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