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说《亮剑》的结尾是什么啊
我认为整部电视剧,很好地表现了原著前半部的精神,并没有太多的歪曲,只是不知道央视给删成什么样了(我看的是完整的36集版本)。
电视剧中,没有完全抹煞国军抗日的正面意义,而且也承认:八路军是在中央政府统一率领下,受“国民革命军”番号的(某些被洗脑洗惯了的还一直以为抗日的八路跟国军是两码事呢,包括某些“博士”在内),李云龙也说自己是在“中央政府”领导下的军队中。
电视剧一直到最后几集,都很忠实于原著精神,即新中国建立后的种种危机,包括对自己军队的清醒认识,和美军,苏军的比较等等————赵刚忧心忡忡地说很多领导干部都变了,打下江山后开始堕落了;田墨轩的几番话,更是明白地指出,国家利益最重,意识形态之争完全可以暂时搁置,战争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放在今天看来仍然是真知灼见;而丁伟在毕业论文中论述的苏联威胁论,在那时候也够上一个“反党反苏”的罪名了。
就凭田墨轩和赵刚说的这些话,把他们打倒再踏上一只脚是早晚的事。电视剧中做了这么多的铺垫,如果继续拍下去,可以很好地衔接上,田墨轩死,赵刚自杀,丁伟撤职....
既然已经做了这么多铺垫和交代,如果不“用”,就是一种浪费!而这些交代和灰暗的背景最后都没有用上,授衔完毕后,电视剧草草收场,给人留下一个“没完”的印象。
从剧本编写来看,编剧是很想把故事完整写完的,只是由于人所周知的原因,估计写完拍完了也不能上演,还不如不写完,留一个突兀的结局,让老百姓自己看书去吧。就上映的部分来看,基本上没有歪曲原著,而且精神也很好地表现了
② 亮剑小说结局
《亮剑》是一部经典的电视剧,它在剧情上跟原著没有特别大的差异。只不过电视剧只拍到了李云龙等人被封少将,没有接着往下拍。两者在结局上相差很大,电视剧相当于是圆满结局,而小说结局几乎没有好下场。赵刚不肯参与迫害其他人被免职,之后与冯楠自杀。李云龙后被逮捕,被救之后不肯离开,最后自杀。田雨得知消息,跟着李云龙离去。孩子被孔捷带走收养,多年后恢复名誉,一群人到李云龙故居哭诉。
孔捷下场是最好的,等李云龙去世之后,他收养了赵刚和李云龙的孩子。在80年代后孔捷退休,几个孩子听他的进了部队,分别当上了少将和大校。结局几个人都被平凡,孩子们到故居前痛哭。楚云飞相对不错,在李云龙去世后为他悼念。后来他们几个平凡,楚云飞来到大陆买下了李云龙的故居。
③ 亮剑小说里面最后人物的结局各是什么
李云龙夫妇和赵刚夫妇的结局都不太好。
1955年于南京学习,毕业后继续担任军长,授少将军衔。任命并组建了第一支特种作战军队——梁山分队,一共有108人,该分队曾潜入金门,提供地形坐标。
1968年,在其军管辖下一代号“泰山”的师部被邹明率领的武装红卫兵侵占后,命警卫营前往,在反复警告无效并征得上级口头批准后,率兵反击。
1968年,一代名将李云龙用楚云飞送给他的勃朗宁自杀而死,夜晚守备李云龙尸体的部队被段鹏、梁军、林汉3名特种队员偷袭,李云龙戴在身上的老将星和少将军衔被抢走。
④ 想知道小说《亮剑》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你好,我想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再合适不过了,因为我前几天刚刚把小说看专完。这部小说确实属是难得的经典,可以说电视剧里面的台词基本上取自小说。要说结局的话,只能说难明滋味。
文革来临,最先是赵刚,由于对此不满,在大会上公开发表演说反对,导致被批,在第二天与冯楠自杀,他们的四个孩子托付给了李云龙。再是丁伟,在右派批斗大会上不满意,也是公开反对,便被免职,最后不知所踪。其间还有一个小插曲,李云龙是个老资历的军人,要扳到他并不容易,但是李云龙所管理的省市两大革命集团“井冈山”和“红革军”公然武斗,李云龙考虑到老百姓的安全出动军队武力镇压。于是给马天生(新政委)有机可乘。最后中央以反对文革为名免职公开批斗,最后在自己的小楼里以楚云飞所赠的“勃朗宁”自杀田雨在狱中割腕随他而去。他们的6个孩子(赵刚夫妇的4个)被托付给镇守中苏边界的孔捷。孔捷也是因此保全己身。李云龙于终78年被平反。。。
建议你买本书来自己品味,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当当网有售。
⑤ 亮剑的原著结局是怎么样的李云龙最后死了吗
原著《亮剑》结局,李云龙死了。
当时的场景是:
1960年大饥荒中很多人被饿死。“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去改造的岳父去世等等,使李云龙感到有些迷茫。随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李云龙先是积极参与,可是感觉有点不对。当他得知老搭档赵刚夫妇因不堪迫害自杀后,他如发疯一般,痛苦。困惑。
当全国性的大规模武斗蔓延到李云龙部所在城市时,他已忍无可忍,为挽救群众而再次亮剑。他指挥梁山分队秘密出动,破坏了造反派的武斗。当造反派占领野战军的师部将抢走大批武器装备和绝密文件时,他下令攻击造反派,夺回了师部。
这让与李云龙不和的政委马天生抓住了把柄,将此事上报中央文革小组。成为“现行反革命分子”的李云龙被批斗,不屈服的他遭受了殴打。梁山分队救出了李云龙并劝他外出躲避。但是他拒绝了。回到家中后。他拿出当年楚云飞送的手枪,结束了自己高傲倔强的生命。
(5)亮剑小说最后结局扩展阅读:
《亮剑》创作背景:
都梁写小说纯粹属于偶然。爱看小说的都梁和朋友一起聊天,闲谈中谈到了文学。刻薄的他把目光所及的小说数落个遍。朋友激他,你说人家不行,你写本出来看看。为了践诺,都梁拼掉八个月的业余时间,《亮剑》完成,由朋友介绍给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董保存。
《亮剑》作者简介:
都梁,当代作家,50年代出生,少年参军,曾服役于坦克部队,几年后复员回京,做过教师、公务员、公司经理、石油勘探技术研究所所长,现为自由撰稿人。
2000年1月出版长篇小说《亮剑》,同名电视连续剧由海润影视传播公司拍摄,2001年12月发表26集电视连续剧剧本《血色浪漫》,由润亚影视传播有限公司拍摄。
而后又出版了《狼烟北平》、《荣宝斋》、《百年往事》等。作品均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荧屏热播,作者多次亲任电视剧编剧及艺术总监。
⑥ 《亮剑》小说结局没人敢拍,小说结局有多悲
《亮剑》这部小说的结局,主角李云龙,赵刚,丁伟这几个人都被迫害了,而李云龙和赵刚的妻子田雨和冯楠都在丈夫死后就自杀了。亮剑可以说是所有抗日剧中的一部经典剧了,反正在我小的时候就看了不止一遍。现在想起来也都是满满的回忆,但是近来我得知亮剑这部小说的存在,还去看了一下,我发现它的结局并没有被拍出来,因为结局的话实在是太悲惨了。
在亮剑这部剧中,还有一个铁三角就是李云龙,孔捷和丁伟。这三个人的结局李云龙和丁伟都是受害,结局悲惨,孔捷则是把几位老战友老伙伴的孩子抚养长大。反正我个人是非常的不喜欢这样的结局,可能当时拍出这部剧的时候也考虑到这部分的原因,所以才没有拍出后面的剧情。亮剑还是它原来的样子,带给我们无畏的勇气。
⑦ 亮剑中每个人物最后的结局
《亮剑》是战争题材中一部非常经典且受欢迎的抗战剧,剧中塑造的主角李云龙,是人们心中英雄般的人物。
在电视剧中,晋西北铁三角李云龙、孔捷、丁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电视剧就此收尾结局。而原著小说
的结局却令人心碎,让人最惋惜的是李云龙夫妇和赵刚夫妇。
在原著小说中,往往多数主角的结局都挺悲惨的,这也比较贴近现实。而主角李云龙夫妇和赵刚夫妇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着实让人惋惜。
⑧ 亮剑最后结局是什么
《亮剑》的结局来:
李云龙回到源南京军事学院不久便和孔捷、丁伟一起因授衔问题对上级首长有些意见,故在集合时不换五五式军常服。院长语重心长的批评了三人,三人承认错误并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后参加国庆阅兵仪式。
最后李云龙确定了自己论文题目:《论军人的战斗意志-亮剑精神》。李云龙的论文受到学院上下一致的好评。在天安门广场的阅兵仪式上李云龙和战友们缓缓举起右手向军旗敬礼。
(8)亮剑小说最后结局扩展阅读:
大结局中李云龙依然继续担任该军军长,并被授予少将军衔、独立自由勋章哥、八一勋章和解放勋章。
李幼斌饰演的李云龙曾在红四方面军任团长,八路军时任129师直属独立团团长,解放战争时任中原野战军新二师师长。解放后调任福建省军区某海防军军长。1955年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
⑨ 小说《亮剑》各位主人公结局如何
就我看过的亮剑一书,先是赵刚在运动中受到冲击,生命受损。他的孩子交李云回龙照看,也叫爸爸。答
李云龙做到军长,所在军被地方文革武装冲击,一个师部被占领,对方开枪击伤击死多人,李云龙下令剿灭。因此受到打击,多次被批判。最后解职逮捕。段鹏曾率所部特种兵解救,李不愿逃跑,在自己的公寓里饮弹。据说,李云龙对在场的反动派说自己的头骨比较硬,子弹可能会变形。饮弹后,反动的军政委发现确如李所言,子弹透过头骨,打在墙上,已经变形。
驻守金门的(少将?)楚云飞撰文广播悼念李云龙。
结局是将军们向着李云龙自杀时所向的墙上的痕迹鞠躬落泪。
⑩ 亮剑中赵刚的最后结局
文革中赵刚和冯楠不肯随波逐流,赵刚宁可用死亡来反抗,冯楠也选择陪在赵刚身边,还说了一个俄国十二月党人革命的事迹。
冯楠道出十二月党人的夫人们都是抛下孩子,随着丈夫远赴风雪皑皑的西伯利亚追寻心中的理想的,所以她跟赵刚一起在黎明前举枪自尽了。
(10)亮剑小说最后结局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李云龙
曾在红四方面军任团长,八路军时任129师直属独立团团长,解放战争时任中原野战军新二师师长。解放后调任福建省军区某海防军军长。1955年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继续担任该军军长授少将衔。
2、赵刚
燕京大学毕业,为人坦率,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抗大学习,1938年任八路军129师386旅独立团政治委员,与李云龙一路磕磕碰碰可仍然相处默契。淮海战役期间任华东野战军11纵2师政治委员、2纵副政委兼纵队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3、孔捷
性情暴烈,资历深,因为在朝鲜战争中的磨练,对国防现代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原四方面军出身,后来属东北四野9纵26师师长,1950年任46军副军长,随后1951年入朝作战,1952年升任军长,1954年在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当学员,1955年授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