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说大全 > 小说大团圆结局的作用

小说大团圆结局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9-27 13:42:41

A. 中国古典小说大团圆结局与悲剧结局的作用

中国古代是没有严格意义的悲剧的。四大悲剧也只是情节壮烈,结果依然大团圆。大团圆结局是为了为统治者服务,表现社会繁荣和宣扬封建社会的伦理观道德观,悲剧也是这样的目的。那些批判统治者的悲剧多少都是出现在动荡社会,是为了表现人民疾苦。这算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写法。但是,仍然不能说古典小说有悲剧。

B. 为什么人们喜欢大团圆的结局

1.惩恶扬善、英雄主义,朴素的理想主义色彩。

2.现实往往是悲剧,百姓从通俗文学中寻找寄托。

C. 什么叫大团圆结局急急~~~

有情人终成眷属,善有善报,恶者有恶报或有悔过之行为,结局绝对光明,在我理解即为大团圆,英文亦有"happy ending"之说,但含意个人以为没有大团圆广.

D. 小说中大团圆结局有什么作用,不要古代的。。。具体点

圆满的小说感觉很和谐

E. 小说结尾一般有那些作用

1、【比喻式结尾】 结尾的方式之一,古称“喻结”,是在结尾处运用生动的比喻对全文的思想内容、事理情感作形象的概括和具体的表现,以激发思考,引起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作品的理解。

2、【问句式结尾】 结尾的方式之一,古称“问结”,是在结尾处用问句收束。

一、设问作结,自问自答,在前文分析叙写的基础上,或推问结论,或表达深刻的思想。

二、反诘句作结,对文章内容加倍肯定,突出强调,有问无答,结得有力。

三、设问和反诘同时并举,以发挥两种问句作结的双重作用,先设问逐层深入,引出中心,以反问充分肯定,发人深省。如《岳阳楼记》。四、疑问作结,提出求答,把思路延伸到文外,引发读者思考作答,含蓄亲切,富于韵味。



(5)小说大团圆结局的作用扩展阅读:

小说剧情发展的推动力:

1、主动:内心情感的自发表现,满足需求和欲望。

心怀美好、痴情,就会自发主动、自然而然的产生美好、痴情的言行,而不是为了什么目的。满足需求和欲望,也会自发主动的做事。只要有事可做,就有事可写,这样剧情就会向前发展。

2、被动:解决问题和危机,矛盾冲突。

问题或危机来了,不得不解决,这就有事可写了。

故事发展是起伏的:平静的生活过久了,问题或危机就会出现,解决问题或危机,重获平静的生活,过段时间新的问题或危机又来了。小说中,阳光过后,必有风雨,风雨过后,必有阳光。

F. 小说大团圆结局好处

中国古代多大团圆结局,可以说中国古代没有真正意义的悲剧。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这是大团圆结局的作用。
这样的作用有一个目的,就是宣扬儒家思想,维护统治者的封建统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者的思想局限所造成的。
悲剧显然更震撼人心,引人深思。但是显然,我们都爱大团圆。

G. 大团圆结局和悲剧结局哪个更吸引读者

也许,我们早就习惯了大团圆的结局方式。

从小一丁点儿看童话,绝大多数结局就是“从此,王子与公主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看电视剧,大结局的最后一个画面,不是一张全家福,也应该是团团坐。如果不是这样的结局,总感觉意犹未尽,感觉以往吃得苦,好像没有了价值。


H. 什么叫大团圆结局

一:大团圆(文艺术语)

戏曲、曲艺等文艺作品的术语。多指作品中的一家人经过悲欢离合后重新团聚。中国古典小说、戏曲、曲艺等的大团圆,往往还有皇帝满门封赠,主要人物奉旨完婚一类为封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内容。

I. 大团圆结局什么意思

就是很完美、剧中多数主要角色都获得幸福结果的结局。
大团圆: 戏曲、曲艺等文艺作品的术语。多指作品中的一家人经过悲欢离合后重新团聚。中国古典小说、戏曲、曲艺等的大团圆,往往还有皇帝满门封赠,主要人物奉旨完婚一类为封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内容。

J. 如何看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大团圆结局

请你参考,:
翻开中国的文学史,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中国小说大都以大团圆作为结局。
我们是否深思过这个问题——为何中国的小说会有这种倾向呢? 其实,这种结果也并非出于偶然。它深深根植于这个古老的国度。它的出现是必然的。首先,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历史循环观,深深影响了我国小说的创作。“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德经》)、“道者,反之动”等等,都体现了这种哲学观。在古人们看来,宇宙万物是循环的,它们最终会回到原点。这种哲学观在小说中则表现为“大团圆”结局。当然在促进这种创作模式形成的不只是这种哲学观,我们长期盛行的“小农经济”也功不可没啊! 打开地图,我们仔细看看中国的地形,就会发现:我国西部有号称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北边是广阔的大漠,东边是浩瀚的太平洋。这种地形使得我国既不容易走出去,别人也不容易走进来,就连当时强大的拉莫尔王朝也无法侵占这个古老的国度。这样的地形导致了国人的闭塞心理。长江、黄河两条大河给我们提供了适合农业发展的广阔的冲击平原,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洪涝灾害。治水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现代社会,治水尚且是一项工程浩大的工程,更何况那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呢?因而长达几千年的封建大一统政权出现了。大禹就是因为治水而被封为王。从此“公天下”变成“私天下”。封建专制制度出现了。“小农经济”的长期盛行导致人们闭塞、麻木、不思进取。面对专制压迫,它们也不去反对。从不考虑这种制度是否合理,只有到无法活下去时,才去反抗。这样就使得文人们创作出来的小说往往都是美好的结局,“大团圆”也就产生。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也大力打压那些写悲剧的文人。他鼓励文人写那些“大团圆”的小说、传奇,以此来麻痹人民,让他们丧失斗志,做一个“顺民”。
鲁迅曾大力抨击中国古典文学中那些以大团圆结局的作品,原因也就在此。统治阶级的提倡在一定程度上也起了催化作用。 儒道文化也对这种创作模式形成也有很深的影响。道家提倡“清心寡欲”,对物质生活不要有太多的欲望。儒家在此问题上与道家“不谋而合”。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过着最差的物质生活,却感到异常快乐。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使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尤其在宋明理学提出之后。宋明理学提倡“心性之学”,主张修身养性,而不关注外在的物质生活。这就使得一些文人们为了精神享受而致力于喜剧的创作。这其实是一种“精神胜利法”,是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的。
最后应该就是我们自己了。我们广大的读者愿意读那些作品。现实太残酷了,只有这种小说才能自我安慰,才能给人以希望,满足我们自身的审美需求。说到底,这只不过是我们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一种典型的精神胜利法。 纵观这种以大团圆结局的小说,无不以虚构的世界掩盖了生活得真实。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地巧合?哪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
我们应该面对现实,活在现实生活中,而不应该被虚构的世界所蒙蔽。要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

阅读全文

与小说大团圆结局的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古代小说对我们的启示 浏览:986
席绢的有声小说全集 浏览:73
保镖女总裁类小说 浏览:688
起点没有的好看小说 浏览:448
穿越召唤系统主角姓秦小说排行 浏览:375
特种兵之万界武学系统小说 浏览:745
贪欢师生小说全文阅读 浏览:120
男主穿越有抑郁症写小说 浏览:713
一女两男江湖小说全文阅读 浏览:394
主角名字姓洛的都市小说 浏览:797
晋江的兽人女主小说 浏览:392
曾经爱何放收手小说作者 浏览:171
免费小说爱你无问东西 浏览:722
超级虐心催泪的言情短篇小说 浏览:574
暨中录小说TXT 浏览:705
小说迷情的危险TXT 浏览:141
好看的西幻be小说 浏览:539
小叔叔宅斗重生小说 浏览:15
魏明伦有声小说 浏览:556
主角罗志的小说 浏览: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