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小说里面的人物性格特征等等~ 总之四大名著里面的有特色的人物
刘备
:三国演义刻画的刘备是一个爱哭,无主见的人,实际上我认为不过是为了使刘备更接近于罗贯中们心目中的帝王形象,他们很难接受一个草莽英雄能成为帝王的事实。刘备的性格类似刘邦,但刘邦生性多疑,又善于纳谏,还没有“妇人之仁”,他们以为刘邦的成功主要在于此,而刘邦的草莽性格在他们看来是缺点,若无以上的原因是不可能成功的。可是刘备却可以说毫无防人之心,又不纳谏,又总是有“妇人之仁”,在关系到前途的最大选择面前总是表现得优柔寡断,这样的人能成功,实在是没有理由。但他真的成功了,只能说是个奇迹了。
首先看看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营造刘备的性格,特地对于一些事情进行了修改:
1、 刘备怒打督邮,这件事最能体现刘备的性格是江湖儿女的性格,与罗贯中所描述的刘备的性格格格不入,于是将此事安在了张飞身上。
2、 东吴招亲,面对阴谋,诸葛亮劝刘备勿往,刘备却不在乎,以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也体现了刘备作为一个草莽英雄的英雄气概。三国演义中改为诸葛亮劝刘备前往,明显是要将刘备的草莽之气去处。
3、 刘备与庞统发生争执,最后刘备将庞统叫回问庞统的话是“向者之论,阿谁为失?”,演义中改为“昨日酒醉,言语触犯,幸勿挂怀。”。本来刘备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误,他与庞统“宴乐如初”是抱着宽容的态度原谅了庞统;演义中却成了刘备认错,表现了刘备善于纳谏。一改之下,意义完全不同,终于符合了他们眼中的帝王形象。
其次,看看历史上关于刘备的记载,是如何体现刘备的个性的:
1、 刘备爱喝酒,而且喜欢在军营中和大将士兵们一齐喝酒,史料上记载了刘备两次大摆宴席喝酒的事,一件就是入蜀大胜后,就是上面与庞统发生冲突的这次。还有一次是在汉中赵云大败曹操,刘备一高兴,就“作乐饮宴至暝”。这些都体现了刘备的草莽气息。
2、 刘备不爱安安稳稳的做在家里享福,却喜欢和他的将军士兵们在一齐。刘备至出道以来,一般都是亲自领兵的,打袁术,打曹操,打蜀中,打汉中和回荆州救援关羽打东吴。可以说唯一他没有亲自打的仗就是赤壁之后打江南诸郡和稳定江南诸郡之战,因为这些仗太关键了。估计刘备有自知之明,所以呆在荆州没有到前线。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大概也只有刘备会为“髀里肉生”而“慨然流涕”吧。大概也只有刘备会做皇帝不久后就急不可耐的亲自率兵打一场群臣反对的战役吧。
3、 刘备待人坦诚到令人无法相信,帝王们向来是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的,曹操的梦中杀人正是这种想法的典型体现,而刘备则不然,与关张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与赵云是“同床眠卧”,与诸葛亮是“情好日密,犹鱼之有水”。史料记载至少有二次刘备对于刺客坦诚相见,这那像一个帝王?整个就是一个草莽英雄的作为。
4、 不但是不防备关张诸葛等人,甚至将兵权也全部交给他们。刘备起事之初,就是由关张“分统部曲”,诸葛来了后,就将军权交给诸葛亮(关张对诸葛亮的不满就是因为诸葛亮插手他们的军权)。打蜀中,军权交给庞统;打汉中时,又将军权交给法正。总之,根据我的分析,刘备一般不会亲自指挥打仗的,他主要的作用是观摩,附带重大问题的决策(赵云汉水一仗表现就是如此)。甚至我认为他亲自率军只是因为他更喜欢和他的将军士兵们生活在一齐。若承认刘备是个草莽英雄的性格,这个推论就不奇怪了。
李逵:
一头失控的江湖怪兽—说李逵
在《水浒传》中,李逵是作者着墨较多,性格较为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之一。对这位梁山革命队伍的要将,历来的评价较高,或认为他最具反抗意识,或认为他天真可爱,但笔者阅读《水浒》数遍,对这位好汉实在喜欢不起来,一头失控的江湖怪兽,这是笔者对他的整体印象.
首先是其流氓习气。他出身农民,但没有农民的厚道,一点都不天真,反而显出一副无赖相,赌博、抢劫,与一般的地痞无赖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把抢别人的东西也率率真的话,李逵不过是不加掩饰表现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
其实是其嗜血性。李逵作战不能说不勇敢,在冲锋陷阵时表现得十分勇猛,为梁山事业的发展壮大也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也要看到,李逵的作战方式与他人不同,他经常是敌我不分,不分青红皂白地用板斧一路砍过去,此举固然对敌人的杀伤力不小,但在毫无目标的板斧之下也增加了许多无辜的冤魂.
再次是其奴才意识。从表面上看,李逵在梁山好汉中最具反抗精神,这有他的屡次反对招安为证。但是我们要看其反抗背后潜在的动机,虽然说李逵做事经常缺乏思考,率性而为,但在这件事上他恰恰是有着明确的目的、并不含糊。
自然,李逵的结局也是很有悲剧意味的,耐人寻味,如此一条勇猛刚烈的汉子没有轰轰烈烈地战死沙场,最后却落得一个最窝囊不过的死法,而且还是死于自己最崇拜、最信任的大哥宋江之手,这无疑具有一种反讽的效果,应该说作者的这一处理方式,是很有深度的。
项羽
项羽——缺乏耐心,眼高手低,但他自信心强,做事积极......。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
贾宝玉
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追求自由.
贾宝玉有那些性格特点呢?就一个字——“逆”。贾宝玉有一句言:“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得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句话不仅是贾宝玉想读者传达的重要思想,也是《红楼梦》的核心精神。看起来说得很傻,其实是一个很先进的关念。贾宝玉的叛逆性格,也表达了作者曹雪芹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第一首词着重在概括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不通世务”“伯读文章”是贾宝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贵的性格
贾宝玉还有一个性格特点是:非责任非使命非献身的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非文化非社会非进取的性灵主义,天真的审美喜悦式的泛爱论与唯情论,充满了对死亡、分离、衰老等的预感、恐惧与逃避的颓废主义,善良、软弱、又对一切无能为力的消极人生态度。但又有几分人类本性自然而生的天真可爱。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宝玉对玉钏儿和莺儿的体贴喜悦,虽然不无公子哥儿式风流,不也还有几分孩子气的纯真吗?三十六回立刻“试分定情悟梨香院”,看到了龄官与贾蔷的感情方悟到少女的感情非自己一人所能垄断独占,昏得出奇、痴是出奇、娇纵得出奇,却也率真得、本来面目得出奇。去掉了种种伪饰或教化之后,谁没有过这种幼稚和荒唐,这种疾迷和遗憾呢?
薛宝钗
薛宝钗的性格特点是:外表冷漠,内心炽热。你看她《柳絮词》的结句:「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真是一副雄心勃勃的样子。在对待贾宝玉的关系上,薛宝钗也是表面上温柔沉默,佯装不知有「金玉良缘」之事,实际上内心深处早就萌动着爱情。你看她看见袭人在为宝玉绣五色鸳鸯兜肚,就油然产生艳羡之心,终于情不自禁地拿起来替她代刺(见第三十六回),这不是天机泄漏,爱情在爆发吗?一句话,宝钗的内热外冷的心态,恰似一朵含苞未放 的牡丹。
“会做人”的确也是薛宝钗的性格特点,这与她“温柔敦厚”的外露特征相融合,使得她为人人所夸赞。宝钗“会做人”,“不关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为人处世原则,让她凡事不像黛玉一样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指出,而是充闻耳不闻,装作看不见,只为心里明白也就罢了。这就使得那些平日里做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的封建主子们便 赞她“会做人”。
② 小说中人物性格特点词语
阴险狡诈、忠厚老实、诚实守信、善变多疑、任劳任怨、坚强勇敢、见风使舵.
③ 如何答阅读题:一,阅读短文的人物性格特点二,如何评
小说的考点 考点一、揣摩人物形象 考点二、注意环境描写 考点三、把握故事情节 考点四、概括主题内容 考点五、理解小说标题 考点六、分析写作技巧 考点七、品味语言特色 今天我们专门学习考点一:怎样揣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三.展示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人物性格进而把握人物形象。 2、通过把握人物形象进而掌握有关答题技巧。 四.教学过程: 回顾学生解题资料中分析小说人物性格的基本方法. 把握分析人物性格的基本方法 1、抓肖像 2、抓语言 3、抓动作4、抓细节 5、抓心理 6、抓关系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 选修教材<<丹柯>>选自<<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第一课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材料自主总结丹柯的性格特点. 要求学生运用解题资料上的规律圈占勾画出描写丹柯肖像.语言.动作.细节.心理.关系之间的句子,去归纳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生阅读后讨论发言: 教师展示答案:丹柯:乐观勇敢、勇于实践、永不放弃、无私奉献。 师生反馈:小说人物性格解题方法归纳为六个抓手. 第二个环节:合作探究 人物性格是人物形象的核心内容,但高考中解答人物形象题时和人物性格仍有一些细微的差别,那么关于人物形象题在高考时如可解答呢?请看高考实例:(学生做2009年浙江卷) 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老师展示答案: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不超过100字)(5分) 答案:①热爱故土,珍视亲情;②淳朴善良,热情爽直。③观察敏锐,善解人意。共
24字 老师提问:为什么学生回答时没有象上文一样去直接回答人物性格,而一开始要先说贝格斯太太是怎样一个人呢?学生回答因为这道题问的是人物形象而上面的题问的是性格特点. 老师总结:答案一共24个字,而题目要求不超过100字,这就说明人物性格仅仅是人物形象题的核心内容,解答人物形象题时还有着很大的润色空间,而这些需要润色的空间正是我们解答人物形象题时需要完善的地方.那么小说中人物形象题我们在高考时应该如何做答呢?师生共同归纳人物形象题的解题方法: 解题思路: 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基本套路: 人物定性(身份)+做了哪些事+性格特征+社会意义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让学生依据上面的答题方法重新整合答案并发言,发言后和现场一考生的满分答案进行比较,巩固这一规律. 贝格斯太太是一位热情善良关心远离故土游子的女房东形象;她用她的魔盒为我抚平了内心的沮丧和忧郁;她热爱故土,珍视亲情;淳朴善良,热情爽直。观察敏锐,善解人意;体现了人间处处充满真爱的主题. 得分情况:字数84字,符合题干要求不超过100字,故得满分. 老师展示人物形象的变式题: 变式题: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师生再次回顾上述规律. 第三环节 延伸迁移 阅读小说<<朱丹>>回答问题: 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按照上面总结的方法动手写一写。 找几个学生的答案用投影进行展示. 展示参考答案和专家建议答案: 参考答案: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而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 答题建议:按上述规律整合答案为 朱丹是一位有着高超音乐才华的木笛手.在应聘时拒绝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演奏欢乐的曲子,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表现了中国青年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五.老师总结: 通过上面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规律,同时也明白了人物性格题和人物形象题在解答时仍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人物性格解题时主要回答一些形容词或短语,而人物性格在答题时还要进行人物定性,再加人物性格,再加主题.小说的命题形式变化万端,题无定法,但解题有法,在有限的时间内难免挂一漏万,希望同学下课后认真领悟,总结解题方法. 把握人物性格的基本方法 学生解题资料
把握人物性格的基本方法一般从下面六个方面入手, 请同学们阅读并参照下面资料自主分析丹柯的人物性格。 ① 抓肖像 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 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作者抓住了他的外貌特征(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有顿挫)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将一个正直的学者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② 抓语言 “瞎猜!我们那儿从来也没有过这样的狗!” “那就用不着费很多工夫去问了,”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用不着多说了。„„既然他说是野狗,那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 “这条狗不是我们家的,”普洛诃尔继续说。“可这是将军哥哥的狗,他前几天到我们这儿来了。我们的将军不喜欢这种狗。他老人家的哥哥喜欢。„„” “莫非他老人家的哥哥来了?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来了?”奥楚蔑洛夫问, 他整个脸上洋溢着动情的笑容。“可了不得,主啊!我还不知道呢!他是要来住一阵吧?” “是来住一阵的。” “哎呀,天!他是惦记弟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那么这是他老人家的狗?很高兴。„„你把它带去吧。„„这条小狗怪不错的。„„挺伶俐。 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奥楚蔑洛夫的立场随着不同的信息不断变化,他左右摇摆,趋炎附势的性格便凸显出来,这篇主要靠对话推进的小说中,语言替代了行为.揭示了内心. (摘自选修<<外国小说阅读欣赏>>P61页 ③ 抓动作(所做的事) 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动作描写很好写出了林冲杀人时的痛快淋漓。 ④ 抓细节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⑤ 抓心理 心理描写有助于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气氛、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等。如高尔基的《母亲》一文中心理描写的方法很多,有侧面叙述人物内心活动或感觉的,有运用人物内心独白直接剖析心理活动的,有通过动作表情描写反映心理活动的。莫泊桑的《项链》在心理描写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例如写玛蒂尔德看到舞会请帖时,既急切盼望出席舞会,又没有合适的服饰,那种焦急、懊恼、悔恨的复杂心理,就刻画得惟妙惟肖。 ⑥ 抓人物之间的关系. 例:《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太太的高洁与葛朗台的冷酷贪婪形成鲜明对比。在接待侄儿查理时,葛朗台对其苛刻吝啬,鸡也舍不得买,竟用乌鸦汤来招待客人,而欧也妮却不惜拿出私蓄。通过对比互相应衬,突出人物性格。
1、人物性格题
首先总括,XX是一个——、——的( )典型代表.
然后逐条分析其性格特点,注意先观点再例子.
2、评价人物题
答题模式是先点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摆出自己的依据.注意要辩证地去看待一个人.
3、理解重点词句
如果是词语,要先解释该词语的意思,然后点出它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接着解释它所在的句子的含义,最后点出使用这个词语有何妙处.(四步)
如果是句子,首先要看它里面包含了什么手法,它说明了什么道理,这样写的妙处是什么.如果使用关联词,注意前后的逻辑关系,注意重点.如果是几个分句,要分别解释其意思,然后再合起来.不管怎样,都要结合语境灵活对待.
④ 如何分析小说 人物性格
分析小说中人物性格的方法:
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回的。
二、人答物性格往往是在各种矛盾冲突中逐渐展现出来的。
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性格,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中的自然环境。
四、人物性格也通常用抑扬、虚实、对比、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
⑤ 语文中答人物的性格特点怎么答答哪方面 什么是性格特点/
写人的散文和小说常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人物形象除了具有共性外,还有独特的个性,这个性就是人物的性格特点.如率真、坦诚、温和、直爽、豪爽、沉稳、孤僻、急噪、暴躁、柔弱、胆小等.
⑥ 人物性格特点
外在的体现,也有内在的体现。“内向”、“泼辣”、“刚强”、“软弱 “吝啬”、“豪放”、“自私”、“狂暴”、“粗中有细”等 人物的个性特点有外在的体现,也有内在的体现。外在主要表现在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内在的主要表现在人的心理、品质、气质、修养等方面。常用的写人方法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全面观察人物,就是从看、听、想、感四个方面入手。看,人物的外貌和神情、动作;听人物的语言和说话的语气;想,联想人物的相关资料和别人的评论;感,抒发自己的感受或评价,还可以感受揣摩人物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观察人物,了解并写出人物个性。
⑦ 古代言情小说中人物性格特点
古代言情小说女生一般是温柔或者刁蛮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男生一般温柔或者邪魅狷狂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⑧ 小说人物性格
在文学作品中,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一、 小说从肖像、行为、语言、心理、和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一)、肖像描写是指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形各个方面的特点。如容貌、服饰、姿态、神情、风度等。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凸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下面就肖像描写的特征、方法、民族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
1、 肖像描写关键在于以形传神,做到形神兼备。如:曹雪芹《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含情目。态生两靥,娇柔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柔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段肖像描写显示出林黛玉孤独、苦闷、深沉、阴郁的气质和多愁善感的性格,同时也刻画出林黛玉容貌娇美,体弱多病的柔弱女子的形象。
2、肖像描写要善于抓住人物的突出特征。要极省俭地刻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画眼睛,能够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能够表现性格特征。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的描写极为成功。作者通过她眼睛的变化,反映她精神的变化,表现她被害的过程,揭露祥林嫂被封建礼教压迫至死的不幸遭遇。
3、常见的肖像描写方法。
概括起来,中外小说家在肖像描写上所用的技法一般不外乎三种形式。即整体的描绘,局部性的描绘和烘云托月式的描绘。
所谓整体式的描绘,是作家对所写人物的全面介绍。即并不局限于人物的一眼一眉的描摹,而是写出人物的全貌,包括人物的衣着、手脚、神态等等。例如:鲁迅在《故乡》中对“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描绘,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没系裙带,两脚张开,像圆规。
所谓局部性的描绘,是作者对所写人物的肖像最有特征性部位的着意描摹。有点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对老姑娘虎妞的形象描绘。
所谓烘云托月式的肖像描写,是作家不直接描绘人物,而是通过别人的口述或是言论、行动来曲折地加以表现,这样写不仅省力甚至有时比正面描写的效果更好。
人物形象不断丰满的过程一般都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①人物出场时的造势和渲染。如《孔乙己》中关于鲁镇酒店的格局,两种人喝酒方式的交代;《我的叔叔于勒》中关于我们家境的描述。②人物的一般性活动和特殊性活动,一般性活动是指作家在故事情节的发展初期或发展过程中让人物进行的大众化的与一般人相似的活动。此时的人物形象还不丰满,其本质的性格特征还未显现出来,如孔乙己在酒店喝酒的情形,于勒按照通常惯例被送到美洲等,所谓的特殊性活动,就是指人物在故事发展高潮部分时所应有的表现,此处能彻底的反映出人物的所有隐含的性格特征,反映出人物的不同于另外一个的“这一个”的典型性格形象。如孔乙己坐着用手走进酒店仍要喝酒;菲利浦夫妇大骂变成穷光蛋的于勒等,都是在高潮情节中才深刻地表现出的形象。③注意交代人物的最终结局或暗示其命运引人回味反思。
⑨ 小说阅读的人物形象怎样答
(1)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专神态描写、语言描属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2)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①外貌、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 :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B、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③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④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