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说名字怎么取
小说名:
要有亮点,有内涵,让读者看到就有兴趣看下面的文章。可以以小说内主角名字的读音或谐音为题,以书内经典的一句话或是一件事为题都可以。要具有代表性,绝不可以与文章不相符,要让读者看完文后就明白作者这本书名的原因。
人名:
小说内的人名不要太俗气,这样容易导致读者产生反感,而且禁用一些生僻字,有的作者喜欢用一些生僻字来显示自己的文化底蕴,其实这并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一些读者看完整篇小说最后都不知道里面人物的名字,岂不是笑话了。人物的名字要琅琅上口的,而且力求看一次就能有印象。
简介:
简介即简单的介绍。要紧扣重点,不能过于复杂,不能太啰嗦。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写在上面。也可以写一些诗词,自己创作的最好,但诗词一定要与正文有关,这样才能成功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Ⅱ 于书有关的名言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5、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6、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7、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8、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9、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10、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Ⅲ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什么意思
意思是:平时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
出处:《文征明习字》
原文:
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选自《书林纪事》)
翻译:
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旧时的启蒙读本),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平时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他而不感到厌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
(3)于书何初寻小说名字扩展阅读: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道家、文学家。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后世影响:
其一,众多文氏后裔与门生,汇成蔚为大观的吴门书派,使文家笔法风靡江南,大有笼罩一代之盛。从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的《文徵明年谱》中所附《后裔表》与《及门表》来看,文氏后裔中有擅长文艺者及门生各达五十多人,其后裔则跨越明清两代,门生中则有三十余人兼善书法。
在文徵明后裔中,文彭、文嘉、文振孟等均非常杰出。文彭不仅书画继承家风,而且开创吴门印派,成为文人篆刻流派的开山之祖。
文振孟则有“书迹遍天下,一时碑版署额与其曾祖相”之誉。这一时期文家笔意风靡江南,此间情形在翁方纲一段题跋中有所反映:“予尝见明初人手迹,每多深得赵书神致,实遥接周驰之后。明中叶,而犹未大变。
宋、沈、詹、解虽自成格,而所津逮,无若吴兴之绵远、。直至文衡出山,而江左字体,乃多用文家笔意,不仅赵体。
”即使到明末董其昌将松江书风推至巅峰,吴门书派衰微之时,吴中一带的文氏书风仍未被董氏取代。其实董其昌的成功也离不开文徵明对他的影响。
其二,对董其昌的影响。文徵明的书艺风靡江南,影响巨大,但吴门书派至明末却日见衰微。而董其昌在此间崛起为一代大师。
董其昌的聪明之处在于不师文徵明之迹,而师文徵明之心,师文徵明之径一力追古人。董其昌在学书之初即以文徵明为参照与竞争的对象。
参阅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我们可以了解了董其昌的评论,研习过晋、唐、宋人法书名帖基本上也是文徵明所研习过的,此外董常以己书与赵孟府相比。
这些正是文徵明的学习途径。可见董其昌能在吴门书画衰微之时异军突起,文徵明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
其三,文氏书艺,远播日本。文徵明生平立下三不应的规矩,即“宗藩、中贵、外国”三不应。文徵明书画不肯应酬外国人,恐怕与他痛恨当时楼寇经常从海上来犯骚扰有关。
尽管如此,他的书画还是流传海外,以日本的最多,并以书法为甚。这一时期,文徵明的书法在日本得到传播。
而当时中国己进入清朝康熙年间,书法专重董其昌时代,至于有清一代,帖学书家并重赵董,而文徵明不与焉。
Ⅳ 名字于书新 好不好
还可以,如下:
姓名:于书新
五行分别是:土金金
笔画分别是:3 10 13
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外格数分别:4(火) 13(火) 23(火) 26(土) 14(火)
总评数理得分:74 分
详细解说如下:
天格数理 4(火)[又称先格,是祖先留下来的,对人生影响不大],暗示:
(凶变)四象之数,待于生发,万事慎重,不具营谋
人格数理 13(火)[又称主格,是姓名的中心点,主管人一生命运],暗示:
(春日牡丹)才艺多能,智谋奇略,忍柔当事,鸣奏大功。 (吉)
为人太重面子,具有为他人服务、好管闲事的本性,个性倔强而稍有固执感,善于言辩,外表看似乐观,内心常有空虚烦闷的倾向。
地格数理 23(火)[又称前运,是前半生的命运,会影响中年以前],暗示:
(壮丽)旭日东升,壮丽壮观,权威旺盛,功名荣达。 (吉)
总格数理 26(土)[又称后运,是后半生的命运,影响中年到老年],暗示:
(变怪)变怪之谜,英雄豪杰,波澜重叠,而奏大功。 (半吉)
外格数理 14(火)[又称灵运,主管命运之灵力、社交能力和智慧],暗示:
(破兆)家庭缘薄,孤独遭难,谋事不达,悲惨不测。 (凶)
天、人、地三才 4 3 3(火火火)暗示健康、生活是否顺利为:
性情活跃好动,偏于急性,缺乏耐力,有良好的智谋,才识敏捷,但自制能力教差,往往固执己见。(半吉)
1、总论:有成功发展之运势,但过于急进及缺乏耐力,恐有失意之时,做事如能详细计划,稳重行事,可立于不败之地,天运五行属水时,一生变化不安。
2、性格:急性子,热情且礼貌周到,注重外表的装饰,为人豪爽,内藏爆发性质,且有桃花运的倾向,又不耐寂寞的生活。
3、意志:意志不够坚定,做事有虎头蛇尾的倾向。但思想正确,可一展抱负,财利可得。
4、事业:宜自己创业或开店当老板。凡事不可粗心大意或操之过急,否则有失败之虑。
5、家庭:大致圆满,应节制应酬或风流之事,以免影响夫妻和睦。
6、婚姻:男娶明朗大方之妻,婚后有人为因素争吵;女嫁英明才华之夫,婚后持家有方。
7、子女:男孩多于女孩,活泼而顽皮,会给您带来一些麻烦。
8、社交:性急容易得罪人,但为人很有礼貌,社交及外缘仍很不错,不可太风流。
9、精神:外表乐观,内有空虚感,应注重精神修养,培养耐力及定力。
10、财运:财运佳,能有很好的物质享受,应注意因疏忽而带来意外损失。
11、健康:易患高血压,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12、老运:晚景安宁,事事如意,名利可得。
人格与外格(三四)搭配,暗示人际关系、社交能力、事业等信息为:
表面文静,胸中却有爆发性气质,虽机敏而有手腕,却常常徒费精力;时常有虚伪做作的举动;慎戒色情者可免于耗财。 (半吉)
Ⅳ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出自哪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选自《书林纪事》
Ⅵ 于书的名言
答:书的名言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3、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4、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5、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9、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10、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13、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14、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
15、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6、学习永远不晚。
17、一本新书象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1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9、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20、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Ⅶ 小说名字怎么起,急!
1、青春校园之门当户对。
2、恋爱校园之佳偶天定。
3、美好校园之恋爱有道。
4、希望对你有帮助。
Ⅷ 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
书法的妙处,首先是神采,然后是字形,两者都掌握了才能和古人相比.以次来说,难道容易达到吗?一定要心忘了笔,手忘了写,心和手都去表达思想,写字时不忘记思想,这就是求之不得,实践的时候就理解了.
Ⅸ 文徵明习字中平生于书的书是什么意思啊 要的是 书的意思
原文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选自《书林纪事》)
(1)临:临摹。 (2)日:每天 (3)率:标准。 (4)书:书法水平。 (5)遂:于是,就。 (6)于:对,对于。 (7)平生:一生。 (7)尝:曾经。 (8)苟且:敷衍了事,随随便便,马虎。 (9)或:有时。 (10)简札:信件,书信。 (11)少:通“稍”,稍微。 (12)易:改换,更换。 (13)不厌:不嫌烦。 厌:嫌麻烦而讨厌。 (14)故:所以。 (15)愈益:愈加,更加。 (16)书遂大进中的“书”字:书法。 (17)平生于书中的“书”字:写字。
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
文徵明习字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而且更不能马虎草率 ;只要有了一定的积累,才会有质量。如果希望一蹴而就,或者敷衍潦草,都不会成功。我们学生学习知识也应该如文徵明习字一般,这样才会取得成功的成绩。
Ⅹ 文徵明习字中平生于书的书是什么意思啊
【原文】
文徵明临写(1)《千字文》,日(2)以十本为率(3),书(4)遂(5)大进。平生于(6)书,未尝(7)苟且(8),或(9)答人简札(10),少(11)不当意,必再三易(12)之不厌(13)。故(14)愈老而愈益(15)精妙。选自《书林记事》
[编辑本段]【注释】
(1)临写:临摹。 临:临贴,照着字画模仿。
(2)日:每天。
(3)率:标准。
(4)书:书法。
(5)遂:于是,就。
(6)于:对,对于。
(7)尝:曾经。
(8)苟且:敷衍了事,随随便便,马虎。
(9)或:有时。
(10)简札:信件,书信。
(11)少:通“稍”,稍微。
(12)易:改换,更换。
(13)不厌:不嫌烦。 厌:嫌麻烦而讨厌。
(14)故:所以。
(15)愈益:愈加,更加。
[编辑本段]【译文】
文徵明临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越老,他的书法也更加精妙。
[编辑本段]【启示】
文徵明习字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 既要坚持不懈,又不能马虎草率 ;只有有了一定的积累,才会有质量的飞跃。如果希望一蹴而就,或者敷衍潦草,都不会成功。我们学生学习知识也应该像文徵明习字一样,才会取得优秀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