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的资料..
世界精神卫生日
在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这一报告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1992年,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发起、由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把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随后的十多年里,许多国家参与进来,将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至今为至,已先后举办了10多届活动,结合现实情况和精神卫生的需要,确定每年的活动主题。
历年主题
·1996年的主题是:“积极的形象,积极的行动”
·1997年的主题是:“女性和精神卫生”
·1999年的主题是:“精神卫生和衰老”
·2000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200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
·200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创伤和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200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抑郁影响每个人
·200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精神卫生日在中国
2000年,我国开始大规模开展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在随后的几年中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2004年,为了宣传“世界精神卫生日”,向社会大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在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支持下,成立了“世界精神卫生日纪念网站”,并与北京市科协合作,针对一般成年人、青少年和青少年的家长,分别编写了《解读心灵——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读本》、《解读心灵——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读本》、《解读心灵——家庭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读本》,印刷了7万多份,免费发往北京市18区县。同时,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还组织有关专家到北京市女子劳教所和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并进行面对面的答疑和咨询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们都知道,健康不仅仅包括身体的健康,而且也包括心理的健康,并且因为心理问题到心理诊所寻求心理帮助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怎么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
所谓心理健康,其实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当事人能够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发挥本身的能力和潜力。心理健康具有下面7个具体的标准。
�理解自我,悦纳自我;
�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能适当地表达情绪;�
�健全的人格;�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
理解自我,悦纳自我
有一个人永远跟我们生活在一起,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自我。孔老夫子说过:“知己者明,知人者智。”我们只有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我们才有可能是幸福的,是健康的。�
了解自己的长处,我们会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了解自己的缺陷,我们才会少犯错误,避免去做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人生活在由他人构成的社会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离开了他人,离开他人的帮助,人将无法生存。
有心理学家统计,人生80%左右的烦恼都与自己的人际环境有关。对别人吹毛求疵,动辄向他人发火,侵犯他人的利益,不注意人际交往的分寸,都将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
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我们可能没有出生在一个富贵的家庭;我们的工作可能也不尽如人意;我们的爱人可能也不精明能干、体贴入微;我们的孩子可能也不都聪明伶俐、顺从听话;我们也可能正在遭遇着挫折和磨难……但是,我们只有先正视这一切,接受这一切,在此基础上,才有改变的可能性。
只有认清现实,接受现实,脚踏实地,我们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
承担责任,乐于工作
�
除了襁褓中的婴儿之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工作。儿童要尊重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成年人要承担家庭和社会的重担,在工作中获得谋生的手段并得到承认和乐趣。所以,失业给成人的打击不仅是经济上,而且是心理上的,它会使人丧失价值感,带来心理危机。
能够勇敢地承担责任、从工作中得到乐趣的人,才是真正成熟、健康的人。
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说:“劳动一日,方得一夜安寝;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而逃避责任、逃避工作只能使人感到烦躁和悔恨。
能适当地表达情绪
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开朗、自信和满意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反之,经常性的抑郁、愤怒、焦躁、嫉妒等则是心理不健康的标志。
当一个人心理十分健康时,他的情绪表达恰如其份,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 �
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人所有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出健全的人格。�
有一则印度谚语说: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人格,人格决定命运。我们的性格和命运正是由我们自己每时每刻的行动自我雕塑而成。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
人的心理行为表现是与人的不同阶段的生理发展相对应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往往具有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和性别特征,这意味着心理发育有问题。
⑵ 世界精神卫生日的核心是什么
世界精神卫生日的核心是精神健康、精神卫生。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1992年发起,并经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后开始实行。创设世界精神卫生日的目的,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促进对精神疾病进行更公开的讨论,鼓励人们在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方面进行投资。[2]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做出贡献。
当前(2009年),精神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世卫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而在大多数国家中,只有不到2%的卫生保健资金用于精神卫生,且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者、半数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和四分之三的滥用酒精导致精神障碍者无法获得简单、可负担得起的治疗或护理。此外,在世界范围内,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精神健康障碍已成为严重而又耗资巨大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影响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
为此,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2009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定为“初级保健中的精神健康:加强治疗和促进精神健康”,将精神卫生视作初级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还呼吁各国政府改变相关政策和做法,使成千上万有需要的人得到必要的精神卫生服务,并进一步提高精神卫生保健的水平。
2009年10月10日是第1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今年的宣传主题定为“初级保健中的精神健康:加强治疗和促进精神健康”,强调精神健康是每个人总体健康和良好状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中国卫生部2000年曾第一次在精神卫生日组织开展大规模活动,宣传精神卫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随后的几年中,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世界精神卫生日的活动在中国也更加受到重视并积极开展,已成为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传播精神卫生理念的重要平台和品牌。
⑶ 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将2019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全民健康覆盖”,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全民健康覆盖的含义——应该提供哪些服务和支持,以及在哪里提供。
中国宣传主题定为“维护人人健康,迈向全面小康”。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拍摄、宣传促进精神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
⑷ 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
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和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据专家介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轻度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孤独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病人像感冒一样普遍。
令专家异常担忧的是,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已达1600万人,接受治疗的人数却只占全部病人的20%,八成病人缺乏治疗。除了经济原因外,很多精神病患者和家属没有认识到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害处,或者害怕受到世俗偏见的歧视,讳疾忌医。专家特别提醒:精神疾病并不可怕。
患上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要积极治疗,切莫讳疾忌医。不妨告诉自己:“我只是情绪感冒了,现在很痛苦,但只要治疗一下就会好的。”
⑸ 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历年主题
·1996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积极的形象,积极的行动
·1997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女性和精神卫生
·1999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卫生和衰老
·2000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200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
·200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创伤和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200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抑郁影响每个人
·200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200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身心健康、幸福一生
·2006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身健心,你我同行
·200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与和谐社会
·2008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
·2009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
·201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
·201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
·201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
201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发展事业、规范服务、维护权益
201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201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仍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⑹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 内容是什么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
⑺ 世界精神卫生日资料(详细,谢谢)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精神卫生联盟提出。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社 会各界,广大群众对精神卫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和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计划10月10日前后在全国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原有社会支持网络的削弱,导致了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与麻醉药品滥用以及自杀等问题明显增多。
根据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所以,积极预防不良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也是当前精神卫生工作应该立即采取的行动。
⑻ 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书签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 “世界精神健康日” 的主题是 :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也可以叫做精神健康。
狭义的精神卫生,是指研究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康复。即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使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帮助他们重返正常的社会生活。广义的精神卫生,是指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随后的十多年里,许多国家参与进来,将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做出贡献。
2018年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旨在通过多途径的宣传教育,让儿童青少年掌握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使家长、学校、社会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特点,全社会共同维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⑼ 什么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拍摄、宣传促进精神发育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1996年9月10日,卫生部印发《关于开展1996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卫医康发〔1996〕第79号),要求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2001年是世界卫生组织(WH立O)的精神卫生年"。
设立宗旨: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精神卫生联盟提出。为了 提高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精神卫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和对精神发育障碍疾病的研究认识,计划10月10日前后在全国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随后的十多年里,许多国家参与进来,将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众对精神发育障碍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的10月10日为"世界精神卫生日"。
⑽ 世界精神卫生日的设立宗旨
世界精神卫生日的设立宗旨: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精神卫生联盟提出。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精神卫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和对精神发育障碍疾病的研究认识,计划10月10日前后在全国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随后的十多年里,许多国家参与进来,将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众对精神发育障碍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的10月10日为“世界精神卫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