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金庸的名著『天龙八部』当中,段誉最后跟谁在一起
根据来金庸的文意,段誉最后是自娶了木婉清和钟灵的,大家在一起相安无事(估计有事段誉也能摆平),过着平静的生活。
毕竟木和钟的性格不同于阿萝,且古代三妻四妾是常事,更别说帝王了。以木对段钟情之深,钟对段依恋之深,这是最好的结局了。
B. 金庸原著中段誉最后没有跟王语嫣在一起吗
段誉和王语嫣没有在一起,虚竹和梦姑在一起了。
1、段誉和王语嫣
王语嫣容貌惊为天人,相当像段誉于玉洞中所见的神仙姐姐像。段誉虽然对之倾心,但是王语嫣心仪青梅竹马的表哥慕容复。
两人而后共闯江湖,数度共患生死,而王语嫣在得知表哥于自己投井寻死毫无关心下,绝望之极跳井寻死,却与段誉于井中相逢,而后跟随段誉。
萧峰死后,段誉作别虚竹夫妇,携王语嫣、银川公主的婢女晓蕾、和虚竹的手下梅兰竹菊回大理。
应王语嫣之请段誉寻找《不老长春功》秘籍,再见无量玉洞中之玉像,幡然醒悟,发现自己原来是把王语嫣当成了‘神仙姐姐’;
终于释怀,以妹妹对待王语嫣,王语嫣亦离开了段誉回到了发疯的慕容复身旁。
2、虚竹和梦姑
西夏国王招纳驸马,虚竹原本只打算陪同义弟段誉应征,却发现原来西夏“银川公主”竟就是在冰窖中曾与他有过肌肤之亲的妙龄女子梦姑,二人终成眷属。
而后为了拯救义兄萧峰免于牢狱之灾,率领灵鷲宫部众与义弟段誉一行人远赴大辽。阿紫抱住萧峰一起跳下悬崖,虚竹与一行人返回灵鷲宫。
(2)金庸小说段誉结局扩展阅读:
最后跟段誉在一起的人:
1、钟灵
初时即与段誉在无量山聚会相遇,而后曾一度卷入生死关卡中。喜欢着段誉,后成为大理国贤妃。
2、木婉清
登场时即与段誉共生死,与段誉经历生死后,逐渐对之倾心,而将自己的容貌现世的第一次献给段誉,也与段誉许下婚约,后成为大理国贵妃。
3、晓蕾
西夏银川公主李清露的侍女,身形苗条,举止娴雅,面貌秀美。后来银川公主将她荐于段誉为妃,成为大理国淑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段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虚竹
C. 金庸为何修改《天龙八部》结局
因为不满意。金庸先生在2005第六次修稿中,改了天龙八部的结局,这次改动与以往不同,直接修改了段誉的结局。这是在他的作品中,修改较大的一次。段誉和王语嫣并未在一起。
天龙八部的书名可能来自于佛教,佛经经常出现的护法神。也可能来自于“西游记”中,如来赐予白龙马的“职位”八部天龙。
笑傲江湖似乎也源自《西游记》中“西江月”一词。“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
金庸自己也曾公开表示自己是佛教徒,那么《天龙八部》不难看出这部作品传达的是佛学思想。佛教云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苦。
八苦人人无法逃脱。天龙八部这部作品与笑傲,射雕不同,从根本思想上,不再是个人英雄主义。天龙八部宿命论的色彩很浓重,更加贴近佛意,人生苦海。无论郭靖,还是杨过,亦或是令狐冲,他们的结局都很圆满。唯独天龙八部,在苦海中人人都“求不得。”
更加贴近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在这部作品中,无论功成名就,还是武艺高强的人,他们终其一生,始终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世人皆苦,人人“求不得。”
慕容复一家为了光复燕国,不惜运用种种手段,而复燕不可得。
鸠摩智痴迷武学,追求至高无上的武功,最终却失去武功而武学不可得。
段正淳生性风流,却又痴情,最终一一惨死,不能白首妻妾而不可得。
虚竹一心向佛,却因种种阴差阳错被逐出少林,亦不可得。
游坦之一心想获得阿紫欢心,而不可得。阿紫想得到姐夫萧峰欢心亦不可得。
段延庆,一心想争夺皇位,最终亦不可得。
萧峰应是天龙八部最惨的人物了,因自己身世丐帮帮主不可得。为了复仇却又错杀阿朱,亦不可得。
D. 在金庸的笔下,为什么段誉最终没能跟神仙姐姐终成眷属
大理小王爷段誉,自从坠入大理无量山洞之后,就对玉像的神仙姐姐念念不忘,从此开启了一场漫漫追妻路。金庸笔下的王语嫣,究竟是不是意有所指呢?
《天龙八部》的三个男主,乔峰、虚竹、段誉在先后都成为了武林一流高手,英雄美人的故事情节自然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乔峰有了成为他一生遗憾的阿朱,虚竹在冰窖中与梦姑相会,段誉的情路则相对丰富一点。其中,段誉跟王语嫣的感情,是很多人的心头好,也是一种遗憾。
王语嫣在离开他的时候,如果他有意寻找,也不是没可能长相厮守的。可是他没有去找,也许是认为王语嫣至始至终都喜欢的是慕容复,也可能是因为明白自己真的把她当做神仙姐姐的替身了。
E.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结局是不是改了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结局改了。新修版中,王语嫣因为伤心表哥慕容复的无版情,不得已才在大海中抓到一权根浮木,而这根浮木,就是段誉。后来,王语嫣沉迷于寻找“不老长春功”秘诀,以往“神仙姐姐”的形象,在段誉心中大打折扣。
基本介绍:
天龙八部,是我国著名作家金庸的武侠代表作。著于1963年,历时4年创作完成(部分内容曾由倪匡代笔撰写),前后共有三版,并在2005年第三版中经历6稿修订,结局改动较大。
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书”之最。
“天龙八部”出于佛经,有“世间众生”的意思,寓意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与超脱。全书主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