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说大全 > 历史人物小说朱元璋

历史人物小说朱元璋

发布时间:2021-09-14 12:29:09

❶ 求一部穿越小说的名字,主人公穿越到明朝朱元璋年间,成为朱元璋的一个儿子,经略辽东,与燕王争夺天下

靖难天下

回到明朝洪武年间,成为朱元璋第十五子朱植,穿越的那天专正好是朱植二十岁生日,属他也在这天被封为辽王……从未来而来,朱植的未来同样被改变。一边是历史上记载的朱棣篡位,一边是扶不起的建文帝.. 太子临终托孤,朱植该如何是好?倒朱棣,则朱棣胜;倒建文,拯救这个懦弱皇帝?还是走出第三条道路。

满意请采纳哟,谢谢

❷ 找一本小说 人物名字都是历史人物 有朱元璋 宁采臣

看过这么多的小说,你说的这本挺好看的,可惜的我也想不起来了,要不去小说网站查查。
作为看小说爱好者的我,身经百战,掠过无数幻想情场,最终死在更新得太慢的作者手上。
伙计你可以看看这几本:
<重生之今生难逃>喜上纤
<鬼香怪谈>玉不琢

我帮你问问,问到了回复你。

❸ 历史书上的朱元璋

朱八八是一个很奇特的皇帝。自古封建王朝得位最正者,就只有他和刘邦,其余的大多是“篡”来的。但朱八八的出身比刘邦还要差,从乞丐到皇帝,他的心路历程写一本书恐怕是写不完的。他是个很有个性的人,大事表现在他掌权后的反腐,小事表现在他看书。朱八八看书只看实用的书,那种正统书他几乎不碰的。从大规模反腐行动表明他是个做事很绝的人(郭桓案)。再比如说他对胡惟庸,要么就不动,一旦开了杀戒,那就是要连根拔起、血流成河的。对于蓝玉,也是杀光“蓝党”一批人。

朱八八是一个专权主义者,早年的凄惨经历让他太懂权力的重要性。因为他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他的权力来之不易。所以他宁愿累成“劳模”一天处理两百多件公务也不愿意权力下放。这反映了他骨子里的没有安全感和不信任。所以他渴望设计出一套制度永保他大明朝千秋百代,希望保护好他的子孙后代,让他们不吃他吃过的苦。经管如此,若干年后李自成还是挥刀杀死了福王,大明朝还是亡了。

他一手创立的大明王朝是怎样的呢?

是一个文化璀璨、思想开放、言论自由,极具研究价值、史料最多、离我们很近的大一统王朝。

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其余三本都是出自大明朝。

此外,什么三言二拍、艳情文学之类的也是数不胜数,开放程度直追春秋时代的诗经。

在明朝之后,中国没有出过思想家了。顾炎武只能算半个。

在明朝之后,梁启超大笔一挥,写下一篇文章《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在明朝之后,黄仁宇感叹道:世间已无张居正。

说明,在政治、思想、外交上,明朝都曾经创下过彪炳史册的不朽功勋。至于大清国——

算了,我真没兴趣说大清国。虽然都是封建王朝,但它的政治架构和大明朝完全不一样。有兴趣的可以看看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

明朝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王朝,他里面的人物,好坏都到了极点。很多人研究它,切入点都不一样。

有的人喜欢研究里面的奇案。

有的人喜欢研究万历十五年。

有的人喜欢研究明代的文学。

我认为,明朝极具研究价值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它在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上。

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来讲,西方的大航海时代,对应的中国历史就是明朝(万历十五年)。而这个时候,两位不世出的政治家——张居正和伊丽莎白刚好位于差不多的时间段。而这个时候是中西方拉开差距的时候。就像是历史的一个弯道。

第二,它高度具有当代的参考价值。

明朝的建国那段历史后来被重演了。此外,明朝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采用的一些举措,其实当代依旧会继续重复。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但大明朝终究还是亡了,不过“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以及于谦等人的北京保卫战充分表明了这是一个很有气节的王朝。

❹ 明朝历史 主要关于朱元璋的,我想写一部穿越类的小说,主要还是朱元璋建国以前和建国以后的事情,

朱元璋,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龙凤七年(1361)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葬于明孝陵。朱元璋(1368-1398在位),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九月十八(公历1328年10月21日)丁未时,出生于今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排行第四。 注:明史说朱元璋远祖居沛,后徙泗州,祖、父后在濠州(今安徽凤阳)定居。 因其出生时,其父母年龄相加有八十八岁,故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兴宗。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 朱元璋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饥饿,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为僧,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只得离乡为游方僧。 因其友汤和的一封信,参加了起义军,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吴王位。 至正二十七(1367)四月,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来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 朱元璋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其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对北伐又做出了精心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元朝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北伐大军按计而行。 徐达率兵先取山东,再西进,攻下汴粱,然后挥师澧关。朱元璋到汴梁坐镇指挥。明洪武元年(1368年),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洪武元年 (1368)七月,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二十七日进占通州。元顺帝妥欢贴睦尔率后妃、太子和大臣,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八月二日,明军进入大都,元朝至此灭亡,蒙古在中国的统治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推翻了蒙元的暴政,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缓和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与此相适应,在法律思想上鉴于元末法纪纵弛导致的各种弊端,认为“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朱元璋出身贫寒,也没有很高的文化,但却勤奋好学,后来终成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英明帝王,伟大政治家。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所以他也是一位传奇皇帝。[元朝统治时期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南人是贱民。杀蒙古人偿命,杀回回罚银八十两,杀汉人罚交一餐头毛驴价钱。汉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武器,只能几家合用一把菜刀。赋役沉重,再加上灾荒不断,广大汉人在死亡线上挣扎。 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不料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庄稼被蝗虫吃得干干净净。祸不单行,接着又发生了瘟疫。一时间,家家户户都死人,一个村子中一天中竟死去十几人,甚至几十人。 不久,朱元璋家也染上了瘟疫,不到半个月,其64岁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陈氏先后去世。朱元璋和二哥眼看着亲人一个个死去,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可叹朱世珍一生劳苦,生无立足之地,死无葬身之处。朱元璋和二哥放声痛哭,惊动邻居刘继祖,于是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他们兄弟二人好不容易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三十五年以后,朱元璋回忆起此事时,仍难抑悲痛之情,他在《皇陵碑》中写道:“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不到半个月,昔日和睦温暖的家不存在了,父母的疼爱也一去不复返了。家破人亡的惨痛,深深地影响着朱元璋的心境,使他仿佛跌进了无底深渊。这时,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朱元璋实在走投无路之下,想起幼时曾经许愿舍身的皇觉寺,于是就去投奔了高彬和尚,在寺里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他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整天忙得团团转,有时仍会受到老和尚的斥责。日子一长,朱元璋憋了一肚子气。一天,他扫地,被伽蓝神座绊了一下,于是他就顺手打了伽蓝神几扫帚。 还有一次,老和尚见大殿上的蜡烛让老鼠咬坏了,就当众训斥了朱元璋。朱元璋心想,伽蓝神连自己面前的东西都管不住,还怎么管殿宇?更害得自己受骂,越想越气。于是,朱元璋就找管笔,在伽蓝神的背后写了“发配三千里”几个字。这些都反映了朱元璋不甘于受压迫的性格。 可是,朱元璋做行童不久,寺里的粮食不够和尚们吃了,寺里也得不到施舍,主持高彬法师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这样,朱元璋才做五十天行童,而且还不会念经、做佛事,但是没有办法,也只好扮成和尚的样子,离开寺院托钵流浪。这时朱元璋年仅17岁。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他听人说哪里年景好就往哪里走,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于1347年又回到了皇觉寺。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元璋在外云游的三年,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朱元璋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他目睹国是日非、人民生活恶化的现状,意识到天下大乱很快就会来临了。于是在回到皇觉寺后,朱元璋发奋勤学,广交朋友,准备干出一番事业来。 1351年,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在颖州(今安徽阜阳)发动起义,并推韩山童为明王。同年八月,彭莹玉、徐寿辉在蕲水(今湖北浠水)起义。这些起义者用红巾裹头,故称红巾军。1352年,郭子兴和孙德崖在濠州起义。 朱元璋闻听起义的消息,不由心想,老在寺院里,随时可能被元官军抓走,性命难保。正在此时,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信,汤和在信中邀请朱元璋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朱元璋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元璋放下钵盂,赶紧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25岁

❺ 有哪些关于朱元璋的著作

如果是朱元抄璋作品则是《御制文集》,集中就有朱元璋的一百多首诗词。其韵律意境自然不及李白苏轼,但豪情壮志却也有相当的艺术震撼力。还有朱元璋自己作的《朱氏世德碑》。
史书的话正史自然是张廷玉《明史》,野史则是解缙的《明太祖实录》(又名《太祖高皇帝实录》,隶属于《明实录》)与徐祯卿的《翦胜野闻》。
虽然你不看小说,但还是建议你看《明朝那些事儿》第一卷,就有讲朱元璋,可信度也很高。

❻ 洪武大帝朱元璋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洪武大帝朱元璋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洪武大帝朱元璋
作者:孤狼突击
简介
更新时间2012-5-7 23:12:16 字数:6852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本剧以朱元璋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元朝末年至明朝洪武年间近五十年的历史。全剧刻画了朱元璋、徐达、常迎春、李善长、刘伯温、陈友谅、张士诚、元顺帝等一百多位历史人物,描述了朱元璋从一位放牛娃、小和尚到叱咤风云统领千军万马的人生经历以及他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推翻元朝,最终建立明王朝的历史功绩。本剧对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安邦兴国、发展生产,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以及他后来排除异己,诛杀功臣都作了公正、客观的描述。前几年,荧屏上出现了《传奇皇帝朱元璋》、《朱元璋》两部类似题材的作品,但这两部作品戏说、艺术虚构的内容偏多。本剧本是作者历时十六年创作,经过多次修改,润色而成的一部精品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本着尊重历史,再现历史为主,艺术虚构为辅的思想,剧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历史人物均符合历史的基本史实,只对一些“小情节,小细节”作了艺术虚构,本剧可以说是一部真正的历史正剧。本剧本共45集,80余万字,由于每集内容较多,实际拍摄起来可以达到五十余集。如投资方精心拍摄将会拍出一部像《康熙大帝》、《汉武大帝》等一样的电视剧精品之作。本剧主要人物简介:朱元璋:字国瑞,小名重八,法号元宗,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在位。明朝开国皇帝。生于1328年,卒于1398年。安徽凤阳人,早年曾要过饭,做过和尚。25岁时,……

❼ 求一本穿越到明朝朱元璋时期小说的名字 里面有一个经典镜头

朱标跳湖朱元璋杀人,这件事不是小说的经典情节而是历史上的原载。穿越到明朝的书太多,要找到LZ想要的这本
恐怕需要楼主提供在多一点的情节或线索~~

❽ 历史人物朱元璋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葬于明孝陵。

中文名: 朱元璋
别名: 朱重八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
出生日期: 1328年
逝世日期: 1398年
职业: 皇帝
信仰: 佛教
主要成就: 明王朝开国皇帝
在位时间: 1368年—1398年
年号: 洪武
庙号: 太祖

阅读全文

与历史人物小说朱元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说大纲内容简介怎么写 浏览:829
电视剧版全世界最好的你小说 浏览:896
女主现代古武小说 浏览:433
方婷宜同人小说系统 浏览:613
女主长的超美的小说全集 浏览:250
女主温柔平凡的小说 浏览:206
学生女主早上起床就和人做爱的小说 浏览:479
重生小说女主名字向晚 浏览:207
穿越女主逆袭小说完结小说 浏览:831
小说月报百花奖作品集txt下载 浏览:173
总裁挨打心疼上药小说 浏览:853
有声小说小混小农民 浏览:346
古代修炼女强小说排行榜 浏览:336
盗墓之开局驯兽系统小说 浏览:408
主角是伪娘系统小说排行榜 浏览:921
有人物高冲的小说 浏览:845
校园艺术百合小说 浏览:507
主角无敌的都市小说不要玄幻 浏览:111
小说好听主角名字大全 浏览:448
周天疆主都市小说 浏览: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