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敌后武工队》是小说吗﹖
一楼不对吧,《敌后武工队》最早是作家冯志根据抗日战争时期武工队战斗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冀中抗日斗争的故事,是一部红色经典之作。先后多次被改编拍摄成电视剧和电影。有1999年马树超主演的电视剧《敌后武工队》,2005年何冰主演的电视剧《敌后武工队》,1995年吴京安主演的电影《敌后武工队》等
❷ 袁阔成评书敌后武工队创作于何时
《敌后武工队》的作者冯志在1945年冬天,即日本投降三个月后,便有写作的想法,因解放战争爆发未动笔,解放战争刚刚取得胜利后,开始动手写这部小说,1958年11月截稿出版。
冯志,原名冯禄祥,1923年7月生于河北静海县,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八路军,先后担任冀中九分区政治部警卫员、班长、排长、剧社社员、文工队长,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荣获模范党员、模范青年等光荣称号。在1942年日寇对冀中平原进行“五一大扫荡”时,冯志担任冀中九分区武工队第一小队队长,英勇战斗,三次负伤,获“五一”一等奖章。
抗战胜利后,冯志回到前线剧社,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前线报》发表特写、报告文学《英雄连长王志杰》、《神枪手谢大水》、《团结模范高水来》和短篇小说《护送》、《打集》、《化袭》等。1947年入华北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曾在新华社河北分社、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工作。1958年11月出版代表作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曾被译成英、俄、日等多国文字出版。另著有中篇小说《山桃》、《忆往昔笑谈纸老虎》、《保定外围神八路》等。
❸ 敌后武工队txt全集下载
敌后武工队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豆豆小说阅读网
一
敌人调集大批部队进兵晋察冀边区,目的是要把山区的八路军荡平,把抗日根据地摧毁,把坚强的人民杀服。没想到如意算盘拨拉错了,弄了个偷鸡不成白搭上几把米。唐县齐家佐一战,八百名鬼子丧了命;易县车厂挨了个伏击,近千名“皇军”送了终;津美联队长在去车厂增援的路上,腹部受了重伤。到处挨打、四面受敌的鬼子,被打得老羞成怒,退一村,烧一村;撤一庄,杀一庄;平阳镇上,集体屠杀了群众八百个;野场山村,二百多个老人、孩子、妇女被机枪点了名。到处留下了血债,到处写下了暴行。
撤出山区的敌人有一部分回到了保定。张保公路沿线,马上又驻扎了一中队日本兵。张保公路两侧的村庄,立刻从较平静的状态变成动荡的局面。家家都防备鬼子的“清剿”,户户都提防敌人的出动。刚建立的秘密游击组,加强了对村边的巡逻;收下麦子的人们,都尽快地埋藏粮食;伪军们又都像还了阳,死气沉沉的公路,很快又喧闹起来。
麦收刚过,保定的伪清苑……
以上
❹ 《敌后武工队》txt全集下载
敌后武工队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敌后武工队》描写冀中军民抗日斗争的故事。1942年,日寇的七八万精兵,在杀人魔王冈村宁次指挥下,对我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五·一”大扫荡,给这里的军民造成很大损失,使这一带的抗日活动转入地下。但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冀中军区九分区派遣魏强、贾政参加敌后武工队,杀回冀中,钻进敌人心脏,开展敌后工作。魏强、贾政在南峪找到武工队队长兼政委杨子曾。魏强被任命为第一小队队长,刘文彬为指导员,蒋天祥为第二小队队长。他们分析了敌情,认为三光地区的哈巴狗、侯扒皮和刘魁胜三个汉奸,是保定宪兵队队长松田的心腹,他们在东王庄,一次就杀害了170多个村民,罪行累累,必须首先打击他们,搞个政治攻势,动员群众积极抗日。
于是,40多个精悍的武工队员,首先闯到侯扒皮所守的中间镇,炮轰炮楼,狠狠打击了他的气焰,使他恐慌不安,也使百姓们精神振奋。这时,魏强率领的小分队,与杨子曾和蒋天祥等分别,来到号称“小延安”的西王庄住下来,得到……
有问题再找我
❺ 敌后武工队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敌后武工队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敌后武工队
一
一间光线不足、又很狭窄的小屋里,摆着一张桌子,桌上摊有一张褪了色的地图。武工队杨子曾队长立在桌旁,手背蹭下巴颏,看着地图沉思。魏强站在他身旁。
“魏强,你带四个人,傍晌午定要赶到康关。”杨子曾用红蓝铅笔指点地图说:“在那,和准备过路的干部们会合了,去马家庄吃下午饭。”
“嗯。”魏强顺从地回答。
“……从马家庄往下走,步步接近敌人的‘治安’区。那是敌人的天下。各个据点的敌人,什么时候都可能出来,随时都有可能和敌人遭遇。因此,执行这次护送任务,就更要警惕。”杨子曾从怀里掏出盒边区造的纸烟,抽出两支,扔给了魏强一支。
魏强吸着烟,视线由地图移到杨子曾的脸上。杨子曾的表情是那么亲切、和蔼、庄重。
杨子曾狠狠吸了口烟,接着说:“今天执行的这个任务很艰巨,要你们用很少的战斗力,突破层层封锁线,踏过保定以西的整个敌占区,安全地把去冀中开辟工作的干部们送过铁路。”
魏强接受了任务,双腿一并,行……
❻ 敌后武工队的作者简介
冯志,原名冯禄祥,1923年7月生于河北静海县,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八路军,先后担任冀中九分区政治部警卫员、班长、排长、剧社社员、文工队长,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荣获模范党员、模范青年等光荣称号。在1942年日寇对冀中平原进行“五一大扫荡”时,冯志担任冀中九分区武工队第一小队队长,英勇战斗,三次负伤,获“五一”一等奖章。
抗战胜利后,冯志回到前线剧社,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前线报》发表特写、报告文学《英雄连长王志杰》、《神枪手谢大水》、《团结模范高水来》和短篇小说《护送》、《打集》、《化袭》等。1947年入华北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曾在新华社河北分社、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工作。1958年11月出版代表作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曾被译成英、俄、日等多国文字出版。另著有中篇小说《山桃》、《忆往昔笑谈纸老虎》、《保定外围神八路》等。
❼ 敌后武工队的历史背景
《敌后武工队》
作 者:冯志
出版社:
我所以要写敌后武工队这部小说,是因为这部小说里的人物和故事,日日夜夜地冲激着我的心;我的心被冲激得时时翻滚,刻刻沸腾。我总觉得如不写出来,在战友们面前似乎欠点什么,在祖国面前仿佛还有什么责任没尽到,因此,心里时常内疚,不得平静!
的确,心里的不平静,已有十三年了!
十三年前的那年冬天,也正是日本鬼子刚刚投降三个多月,在集宁驻防时,我就想抓起笔来,将武装工作队在敌占区和敌人酷斗、鏖战的一大段生活写一写。党组织给了我力量,鼓励我写下去,同志们也以最大的关怀要我去写。但是,由于当时的文化、政治水平很低,而主要的是蒋介石又点起了内战大火,所以想写的念头,不得不暂时放下,去参加解放战争。
虽说写它的念头放下了,写它的意愿并没有打消。战斗空隙间,武工队里的战友们的面影时常出现;武工队的一些惊险、感人的故事,也经常让我回忆起来。每当忆起,好像昨天发生的一样。人民解放战争刚刚取得胜利,我便开始动手写这部小说了。
冀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在1942年遭到鬼子的“五一”大扫荡,整个局面起了变化以后,冀中九军分区的党,正确执行了党中央的方针,立即组织了一支短小精悍的武装工作队,深入到敌后的敌后,去开辟工作,去打击敌人。
敌后的敌后,就是敌占区。敌人自己称之为“确保治安”区,或“明朗化”的地区。在这种地区里,敌人有一套统治人民的严密、完整的组织机构,像连座法,保甲制;敌人不仅兵力雄厚,而且还控制着交通线,真是一处有警,四处增援。
这地区的环境,既不同于一时变质的老根据地,也不同于敌我争夺的游击区。这地区的敌人力量强大,群众条件差。武工队就在这种极为不利的地区里坚持斗争,向群众宣传党的各种政策,开辟抗日工作,可想而知,工作是异常困难的。在这种地区里执行党的政策,必须做到一步一个脚印,丝毫不能含糊。不然,不仅会给党造下难以挽回的损失,自己完不成任务,站不住脚,并有很大的可能会被敌人吃掉。不过,这支武工队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和群众同命运,共呼吸,以群众的苦难为自己的苦难,以群众的欢乐为自己的欢乐,随时宣传党的政策,严格地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因之才撒下了抗日的种子,鼓起了群众的斗志,开辟了地区,打击了敌人,直到逼得敌人退缩到老巢,我们取得了胜利。
书中的人物,都是我最熟悉的人物,有的是我的上级,有的是我的战友,有的是我的
“堡垒”户;书中的事件,又多是我亲自参加的。在党的关怀,同志们的帮助下,现在总算完成了我多年的宿愿,把它写出来了。
《敌后武工队》如果说是我写的,倒不如说是我记录下来的更恰当。不管怎样,眼下它终于和读者见了面。如果它能在读者心灵上留下了一点点八路军艰苦抗战的印象,或对读者有一二点帮助,也就算我没有辜负党对我的关怀和同志们对我的帮助。
谨以此
献给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
献给勤劳的勇敢的坚贞的人民!
献给我的亲爱的战友和同志们!
❽ 敌后武工队的剧情介绍
小说《敌后武工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抗日战争题材的著作。一部反映燕赵儿女深入敌后,浴血奋战的真实故事。冀中平原的热血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和平,除汉奸杀鬼子,出生入死,用鲜血谱写出了一首可歌可泣的历史壮歌。本剧以日本侵华战争为大背景,着重展现日寇惨绝人寰的,五一大扫荡对我冀中军民进行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奸……兽兵铁蹄所至,尸骨遍野,血流成河!我八路军某部领导,决定针锋相对,以血还血,选派魏强、贾正、汪霞等抗日勇士组成抗日武工队,杀入鬼子的心脏,与日寇松田、坂本、汉奸刘魁胜、哈巴狗儿、侯扒皮等日伪进行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杀!本剧还穿插展现了友情、母子情、夫妻情以及情与情之间的关系和纠葛,人性味极浓的揭示出战争的残酷和人类对和平的向往。
❾ 敌后武工队是哪的故事
敌后武工队》是描写冀中军民抗日斗争故事的优秀长篇小说,它通过以魏强为首的武工队同日伪军的复杂艰苦的斗争,热情地讴歌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赞美了中国军民在顽敌面前那种百折不挠、刚毅不屈的高贵品质,表现了中国人民那种必胜的坚定意志和信心。
❿ 敌后武工队魏强的原形
冯志,也就是小说《敌后武工队》的作者。
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是作家冯志根据抗日战争时期武工队战斗经历,描写的冀中抗日斗争的故事,是一部红色经典之作。先后三次被改编拍摄成电视剧和电影。
以下为网络新闻内容:
《敌后武工队》中“贾正”的原型贾正喜老人,前往邢台会面当年敌后武工队“郭小秃”的原型李振昌老人。两位老人说,从1943年分别后,两人已经72年没见面了。忆起当年,贾正喜老人便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当年冯志(小说《敌后武工队》作者,魏强的原型)是武工队的队长,自己是副队长,带领队员们战斗,跟队员们一起吃黑豆、吃高粱。他边讲述着他参加的战役,边摸着身上的伤口,就像展示着一枚枚珍贵的军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