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都市总裁 > 后现代英美小说

后现代英美小说

发布时间:2022-08-08 15:33:15

A.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主要论文、论(译)著

1. 《转喻的认知阐释》,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3. 《英语文体学》(主编,研究生教材),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 《20世纪英美文学要略》(编著),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2002年获江西省英语学会学术论著一等奖)。
5. 《格林童话精粹》(译著),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0。
6. 《叙事:意义与策略》,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
7. 《济慈书信集》,(译著)东方出版社,2001。
8. 《沟通与超越》,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9. 《文本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 《赣文化论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11. 《实用汉英分类翻译手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6。
12.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主编(负责主要编写工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0,(此书获得江西省英语学会一等奖)。
13. 《跨文化传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论》,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14. 《傅浩文集之一·诗学卷·距离》,140千字,作家出版社2002年9月版。
15. 《叶慈诗选》(英汉对照),300千字,台湾: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
16. 《乔伊斯诗全集》,15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7. 《阿米亥诗选》(增订本),22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8. 《叶芝诗集》(修订本),50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9. 《20世纪英语诗选》,35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0. 《德瑞克·沃尔科特诗选》,20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1. 《拿单·扎赫诗选》,约13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即出。
22. 《英语名诗译解》,120千字,哈尔滨出版社,即出。
23. 《叶芝精选集》(主编、译),800千字,燕山出版社,即出。 1. “语义压制的转喻理据”,《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
2. “概念隐喻与认知语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
3. “语言的模糊性和语境的解释功能”,《西安外语学院学报》,2002(1)。
4. “隐喻的语用阐释”,《山东外语教学》,2002(3)。
5. “信息短路下的话语标记”,《外语学刊》,2003(3)。
6. “间接言语行为中的借代”,《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3(2)。
7. “语用标记与话语连贯”,《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8. “论话语标记在语言的生成和理解中的作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6)。
9. “转喻的认知语用阐释”,《外国语言文学》,2003(4)。
10. “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转喻的语用功能”,《山东外语教学》,2003(3)。
11. “基于脚本的架桥式语用推理”,《外语与翻译》,2003(4)。
12. “翻译的语用等效观”,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美中外语》,2004 (1)。
13. “框架转换与意义建构”,《外语学刊》, 2004(3)。
14. “架桥式语用推理的认知研究”,《天津外语学院学报》 2004(1)
《语言文字学》(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4(5)。
15. “构式义、转喻与句式压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16. “言语行为转喻与话语的深层连贯”,《外语教学》,2004(3)
17. “阅读理解中语用推理的认知考察”,《外语教学》,2004(5)
18. Fitting a top-down strategy into a traditional reading class. Teacher’s Edition, 11, 12-16,2004.
19. Effect of using a "top-down" strategy on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English readings. Asian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13, 29-44,2003.
20.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yles in East Asian contexts. TESOL Journal, 11/2, 5-11,2002.
21. Chines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EFL teaching. System, 30/1, 85-105,2002.
22. A close look at the Chinese cultural influence on students' learning styles and strategies. Asian Englishes, 5/1, 40-63,2002.
23. The middle group of learning-centered teaching. Teacher’s Edition, 9, 24-30, 2002.
24. Creating group-centered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a large EFL classes. ELI Teaching, 23/1, 16-19, 2001.
25. Matching teaching styles and learning styles in East Asian contexts. Internet TESL Journal, 7/7.
26. Advantages of group-centered learning in large classes. Teacher's Edition, 6, 8-13. 2001.
27. Teaching reading: Fitting a “Top-down” strategy into the Chinese Context,
Guidelines, 23/2, 20-23. 2001.
28. 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mother tongue in EFL teaching. Guidelines, 22/1, 51-60.
29. Modern vs.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Forum. 37/3, 27-29. 1999.
30. Making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work together with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in a traditional setting. Guidelines. 21/1, 23-33. 1999.
31.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conflic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FLteach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1, 35-43. 1999.
32. Developing an English teaching program by integrating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thods. Guidelines 20/2, 77-88. 1998.
33. Integrating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thods. ELI Teaching. 28, 15-19, 1998.
34.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ELI Teaching 29, 37-39. 1998.
35. Reconciling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thods.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30/4, 458-471. 1996.
36. “中澳大学生学习观念比较”,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4.
37. “学习策略与教学方法”,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
38. “论兼收并容,折衷诸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8期. P, 39 – 41.
39. “The Trojan Horse of English Language”,Teaching Journal on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2003.
40. “De-politicization in ELT in China”, Pacific Asian Ecation,2000.1
41. “National Sovereignty versus Moral Sovereignty”,Media Asian, 2003.1.
42. “The Foreign Language Dilemma”,Re-reading America, 2003.
43. “康拉德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 ”, 《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44. “当代文学批评语境下的康拉德研究”,《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汪义群 ,虞建华主编)第4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即出)。
45. “论美国后现代小说的两大走向”, 《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46. “论《查特来夫人的情人》的阳物意识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4 期。
47. “电影的文学性、文化性与英美文学教学”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9期。
48. “别有洞天的叙述——论《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结构”,刊载于胡全生著《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
49. “互文性与巴塞尔姆的小说《白雪公主》”, 刊载于胡全生著《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
50. “Logos、道与后现代主义小说语言观”,《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51. “论康拉德的小说《吉姆爷》的叙事技巧”,《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1998年获江西省英语学会学术论文一等奖)。
52. “文本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文艺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2 期全文转载。
53. “文学与国民教育”,《文艺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
54. “继承与创新——新叙事学对文本研究的贡献(上)”,《创作评谭》第2期,2004。
55. “继承与创新——新叙事学对文本研究的贡献(下)”,《创作评谭》第4期,2004。
56. “浅谈英译中国古诗中的隐喻”,《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6。
57. “翻译的目的、对象与语篇类型——重温严复的译论”《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6
58.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外语与翻译》,2000,4
59. “译诗的标准与译诗的方法”,《外语与翻译》,2002/3(此文在中国译协于郑州举行的“2002全国文学翻译与出版研讨会”上,获得由“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一等奖)
60. “英译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形象”,《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4
61. “论英译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江西师大学报》,2000,2
62.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与两种技法比较” 《江西师大学报》,2001,2
63. “从《无题》的几种译诗看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江西师大学报》,2001, 2
64. “直译为主,还是意译为主——兼评几种翻译教科书的直译意译观”,《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7
65. “诗无达诂与古诗英译”(参加“中国诗歌翻译第四届年会”,《外语论坛》 2003/1发表。
66. “为了祖国语言的纯洁性——从‘武装到牙齿谈起’”《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2004/8
67. “诗歌翻译中的文化阐释与文化定位”,《语言文学研究》,2004,4。
68. “沃尔夫与女权论文学批评”,《江西师大学报》,1996,1。
69. “文学符号学——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江西师大学报》,2001/2。
70. “论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外语研究与教学》,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71. “大学阶段基于文体学的英语教学法”,《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72. “Students’ mental lexicon in L2”,2001.7月参加“第二届南京大学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宣读论文。
73. “基于Internet资源的自主学习模式”, 第一作者,《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12期;
74. “基于Internet学习资源的分析与评价”,第一作者,《现代远距离教育》2002年第4期;
75. “Rubric—A Powerful tool for evaluating and improving writing”,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中国英语教学》),2003年第3期
76. “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第二作者,《外国语》2004年第4期;
77. “基于信息技术的任务型外语学习环境设计”第一作者,《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
78. “论科技文体的翻译原则与方法”,《中国科技翻译》2004年第3期;
79. “语义框架、场及其相互关系”,《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
80. “不同的路向:关于语义分解的思考”,《外语学刊》,2001,1。
81. “颜色词的认知语义与认知结构”,《外语教学》,2001,4。
82. “言语行为动词语义分析及构架”,《外语学刊》,2000,2。
83. “语义结构与文化意义”,《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
84. “广告英语模糊现象探析”,《山东外语教学》,2000,3。
85. “格语法与当代语义分析理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3。
86. “话语中名词性词的分析与情景语义学”,《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4。
87. “叶芝的神秘哲学及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 ,《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88. “菲利浦·拉金的诗歌语言艺术”,7千字,《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二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版。
89. “当你年老时:五种读法”,5千字,《外国文学》2002年第5期。
90. “诗歌翻译对诗歌创作的影响”,5千字,《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21日。

B.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义文学

显然,以上后现代主义哲学为后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后现代主义精神的形象表达。总的说来,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不确定性的创作原则、创作方法的多元性、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下面我们分而述之: 被誉为“后现代作家的新一代之父”的美国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就这样声明:“我的歌中之歌是不确定原则。”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性又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主题的不确定、形象的不确定、情节的不确定和语言的不确定。
⑴主题的不确定。如果说,在现实主义那里,主题基本上是确定的,作者强调的就是突出主题;在现代主义那里,作者反对的是现实主义的主题,他们并不反对主题本身,相反,他们往往苦心孤诣地建构自己的主题。而在后现代主义那里,主题根本就不存在,因为意义不存在,中心不存在,质也不存在,“一切都四散了”。一切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没有主题,也没有“副题”,甚至连“题”都没有。这样一来,后现代主义作家便强调创作的随意性、即兴性和拼凑性,并重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参与和创造。
这种主题的不确定与后现代主义者理性、信仰、道德和日常生活准则的危机和失落是密不可分的。譬如“垮掉的一代”就是从精神到肉体的全面垮掉。乔治·曼德尔指出,当时“整个国家的人民都以各自的方式暂时失去了知觉:在教堂里,在电影院里,在电视机前,在酒吧间里,在书本里……整个世界都在努力寻找它的麻醉剂……瘾君子的哲学家、娼妓和诗人、艺术家和窃贼、情人们、梦想家们、玩忽职守者,以及美国各式各样的无家可归的人们……不管他们是一步一步祈祷地爬上摇摇欲坠的塔顶,向某个天堂的幻影前进,还是一点一滴地,从一场无聊的电影到一针海洛因,赢得任何一条可能的逃避途径一一全世界都陷进了圈套”。“垮掉的一代”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但他们更加突出了存在主义软弱、绝望的一面一一物质世界的荒诞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孤独一一而将存在主义重在行动与选择的进步因素抛弃了。另外,他们在精神分析学说和佛教禅宗的影响下,强调人的精神活动的非理性、潜意识活动,用虚无主义对抗生存危机。因此,“垮掉的一代”在思想倾向上又表现出两个特点: 第一,以虚无主义目光看待一切,致使他们的人生观彻底“垮掉”,他们对政治、社会、理想、前途、人民的命运、人类的未来统统漠不关心。第二他们用感官主义把握世界,导致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彻底“垮掉”,他们热衷于酣酒、吸毒、群居和漫游的放荡生活。“垮掉的一代”在“垮掉”之后,便毫不羞愧、毫无顾忌地在作品中坦述自己最隐私、最深刻的感性,他们称自己的创作为“自发创作”,他们要随意地、即兴地表现自我。“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就是这样一部自传体小说,它根据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小说表现了“垮掉”分子“在路上”的精神状态: 纵横交错、飘忽不定。他们一方面抛弃了旧有的社会道德和价值标准,另一方面,他们在青芜庞杂的社会思潮面前又茫然失措。作者认为,生活就是一条永无尽头的大路,虽然人们走走停停,但永远都是在路上。作者为了最好地表达这一思想,他将一长卷白纸塞入打字机,不假思索地把他的流浪生活和同伙的谈话记录下来,三周之内便匆匆写成了这部20余万字的小说。
⑵形象的不确定。如果说在现实主义那里,人物即人,在现代主义那里,人物即人格的话,那么,在后现代主义那里,人即人影,人物即影像。后现代主义在宣告主体死亡、作者死亡时,文学中的人物也自然死亡。当代理论家费德曼说:“小说人物乃虚构的存在者,他或她不再是有血有肉、有固定本体的人物。这固定本体是一套稳定的社会和心理品性-一一个姓名,一种处境,一种职业,一个条件等等。新小说中的生灵将变得多变、虚幻、无名、不可名、诡诈、不可预测,就像构成这些生灵的话语。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木偶。相反,他们的存在事实上将更加真实、更加复杂,更加忠实于生活,因为他们并非仅仅貌如其所是;他们是其真所是:文字存在者。” 有人将后现代主义的这种人物形象特征概括为“无理无本无我无根无绘无喻”,其中“无绘”指的是没有人物形象的描绘代码,它不给人物一幅肖像;“无喻”的意思是没有比喻和转喻代码,因为在后现代主义文学那里,根本就没有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意义”可以探寻。正是这六无,使得后现代主义文学形象的确定性完全被肢解了。
这种“形象的不确定”还体现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人公已经从昔日的“非英雄”走向了“反英雄”。美国当代作家巴塞尔姆是比较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他的短篇小说《辛伯达》可算是经典的后现代文本。小说中有两个主人公: 一个是具有丰富的浪漫航海历险经历的水手辛伯达;另一个是80年代的美国教师“我”。“我”生活贫困,衣着寒酸,被白天上课的学生看不起,但充满浪漫激情的诗一般的语言还是打动了学生们,“要像辛伯达一样!迎着风浪前进!……我告诉你们,与大海融为一体吧!”学生们却说,外面什么也没有。“我”说,你们完全错了。那里“有华尔兹,剑杖和耀眼炫目的漂积海草。”这里说的华尔兹,是指小说前面提及的水手辛伯达在他第八次航海失事后向传来华尔兹音乐的树林走去。在这里,人们难以分清讲话的人是水手辛伯达还是大学教师“我”,或者水手辛伯达与“我”原本就是同一人?小说的主人公究竟有几个,两个还是一个? 也许正是水手辛伯达现在成了大学教师“我”? 所有这些都是不确定的。这种似是而非、或此或彼的人物形象使任何试图捕捉准确的意义的企图都完全落空,剩下的便只能是后现代主义的“怎样都行”,你把它理解成什么,它就是什么。
⑶情节的不确定。后现代主义作家反对故事情节的逻辑性、连贯性和封闭性。他们认为,前现代主义的那种意义的连贯、人物行动的合乎逻辑、情节的完整统一是一种封闭性结构,是作家们一厢情愿的想像,并非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因此,必须打破这种封闭体,并用一种充满错位式的开放体情节结构取而代之。这样一来,后现代主义作家便终止情节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将现实时间、历史时间和未来时间随意颠倒,将现在、过去和将来随意置换,将现实空间不断地分割切断,使得文学作品的情节呈现出多种或无限的可能性。
新小说便一反传统小说情节的确定性,而精心建构一种迷宫式的情节结构。新小说因为反对有计划地安排人物的命运和遭遇,反对将生活编写成连贯集中、惊心动魄的样子,反对塑造典型人物,因此,新小说在写作手法上也大都打破传统的时间概念,把过去、未来、现在混为一体,将现实、幻觉、回忆交织一团,从而构成了一些与传统小说完全不同的,表面上杂乱无章的场面,而这一切其实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布托尔在谈到他的小说时曾说过,“它不仅是一座空间的迷宫,也是一座时间的迷宫”。新小说家把形式看得高于一切,认为作家构造一部小说,重要的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因此他们尽可能将作品的情节结构安排得错综复杂,独具匠心。比如,布托尔的日记体小说《时间表》分为5个部分,这5个部分即日记中的5个月(5一9月)。主人公在这个迷宫般的城市里所写的日记已不是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来展开,而是将现在、过去、未来,现实、历史、幻想交织在一起。书中的时间顺序重叠交错,但又有一定的规律,就像是一个递进的乘法口诀表或铁路上的价格表。5个月首先按5、6、7、8、9直线顺序写,然后从5月到2月按斜线的顺序写;其次,每一个月所写的东西在递增,因此每一个月的日记增加对一个月的记述,这样一来,虽然只写了5个月,但12个月的事都包含在这5个月里,而这一年又象征着人的一生,象征着整个时代。这种纵横交错的时间又同迷宫般的空间交织在一起,使得小说的结构更加复杂精巧。读者如果以读巴尔扎克式的小说的神智去读这部小说,就会如坠五里云雾,不知所云,以为这是作者在“发神经病”;读者如果按照新小说的方式阅读新小说,层层解析作者精心设计的结构,就会产生一种一步一步走出迷宫的愉悦和快感,就不得不叹服作者独具匠心。
⑷语言的不确定。语言是后现代主义的最重视的因素,它甚至都上升到了主体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就是语言的不确定性。对此我们后面还有论述。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创作原则必然导致其创作方法的多元性。多元性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又一基本特征。国际比较文学学者伊布斯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曾经指出,“绝对主义的对立面是相对主义。相对主义以不同标准的多元共存为前提”,“多元主义意指多样性的互动。这一概念的主要长处在于,它允许不同诠释框架的奉行者互相交流,进而使他们参与到不同的框架中,从而避免相互隔绝”。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局势的巨大变化,以“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为代表的文化绝对主义已成为众矢之的,世界各地的思想家和学者都开始思考、关注如何建立起新的国际文化关系这一最新课题。在失去中心与绝对之后,全球人类共同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世界文化呈现出一派多元发展态势,人们所重视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对话。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多元性元疑同这种文化的多元性倾向不无关系。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这种多元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融合贯通之中。
⑴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精神虽然与现实主义相去甚远,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譬如魔幻现实主义就是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神奇结合。魔幻现实主义是后现代文化的产物,其总体精神及创作方法都具有鲜明的后现代特征,但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从来就没有远离过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首先是对现实的一种态度。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面对现实,力图深入现实,去发现现实中、生活中、人类活动中的神秘所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大都非常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创作目的明确,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鲜明的爱憎观念。略萨说,作为一个作家,“意味着同时负担起一种社会的责任: 在发展个人的文学事业的同时,通过写作及其活动,还应该是解决社会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的积极参加者”。因此,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不同于典型的西方后现代主义作家,他们并不热衷于描写个人内心的非理性的变态心理,而是牢牢扎根于客观现实,尽情地揭露当代拉丁美洲的政治寡头、大庄园主和帝国主义的丑恶嘴脸,表达作家对人民的同情,对民族与人民的命运的思考。卡彭铁尔对超现实主义的精神错乱的梦呓文学,从一开始的欣赏到后来的厌倦到最后的决裂,乃是因为他用理性对这类文学进行了严格的分析和审查,因为他有一种强烈的要表现美洲大陆的愿望。马尔克斯说,他内心深处有两种信念:“一、优秀的小说应该是现实的艺术再现;二、人类最临近的目标是社会主义”。他的《百年孤独》通过布恩地亚一家七代人的离奇曲折的遭遇和充满传奇色彩的坎坷经历,描写了加勒比海沿岸小城马孔多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反映了哥伦比亚农村从19世纪到20世纪之间的百年沧桑,表达了作者渴望和平、痛恨社会动乱、憎恶战争、反对外来势力、主张民族独立和团结的思想,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因素非常突出。
⑵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在大部分分歧点上,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似乎都只是一个自觉程度上的差异。它们与其说是异中之同,不如说是同中之异,所以,要将二者严格地分开几乎是不可能的。几乎所有的后现代主义作家都受到过现代主义作家的影响,而许多现代主义作家又常常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某种后现代色彩。乔伊斯是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家,但近年来他又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开创者。他的《芬尼根守灵夜》常常被视为英美后现代主义新纪元的开始,因为这部作品体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现代主义”向“以语言为中心的后现代主义”的过渡。在这部小说中,乔伊斯对语言实验和文本构造的关注超越了合理的界限。为了文本的需要,他不仅采用了一种世界语言史上绝无仅有的“梦语”,而且还让其他任何他认为可用的素材堂而皇之地进入他的作品,由此他向读者展示的,是一个独立而又封闭的小说世界和一座永远也无法走出的迷宫。乔伊斯此时想做的,已经不是像他早年那样,试图通过某种奇特的语言和文本反映点什么,而是旨在通过语言创造出一个不同于现实的世界。乔伊斯终于完成了他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像乔伊斯这样跨越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界限的作家并不算少数,卡夫卡、福克纳、贝克特、威廉斯、阿尔比等都是这样。
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黑色幽默”显然受到过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的影响。“黑色幽默”作家正是在将世界视为荒诞不经、无可理喻之后,才采取了付之一笑的态度。这些“黑色幽默”作家“对于自己所描述的世界怀着深度的厌恶以至绝望,他们用强烈的夸张到荒诞程度的幽默、嘲讽的手法,甚至不惜用‘歪曲'现象以致使读者禁不住对本质发生怀疑的惊世骇俗之笔,用似乎‘不可能'来揭示‘可能'发生或实际发生的事情,从反面揭示他们所处的现实世界的本质,以荒诞隐喻真理。他们把精神、道德、真理、文明等等的价值标准一股脑儿颠倒过来( 其实是现实把这一切都已颠倒了 ),对丑的、恶的、畸形的、非理性的东西,使人尴尬、窘困的处境,一概报之以幽默、嘲讽,甚至‘赞赏'的大笑,以寄托他们阴沉的心情和深渊般的绝望。” 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作者原本要以人类的智慧去嘲讽那些统治社会的军事官僚体制和控制人的生存权的大人物,而最终这部“第二十二条军规”却成了无时无处不在、无法摆脱的人类荒诞处境的一个象征、一个圈套,具有了永恒的意义,甚至智慧也无法幸免于这一圈套。因此,海勒对生与死、情与爱、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都采取了极端与陌生的讥讽嘲笑的态度。甚至昔日在莎士比亚笔下庄严的“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在海勒笔下也成了戏谑之语:“死还是不死,这就是要考虑的问题。”小说在总体精神上更多属于后现代主义,而在艺术手法上则更多地属于现代主义。
⑶后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正像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有着许多密切的联系一样,后现代主义也常常弥漫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譬如20世纪50至60年代在美国崛起的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一一自白派就是将浪漫主义的“抒发个人情感”这一特征推向了极点。自白派诗人坚决反对艾略特的诗歌创作原则和新批评理论。艾略特认为,文化史的重大压力比诗人本人的创作冲动要强大得多,因此,“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这就是艾略特著名的“非个性化”创作原则。新批评派在艾略特的这一理论基础上发展出了“意图谬误”论。他们认为,因为人们常常将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对作品的价值判断混为一谈,并以前者代替后者,这样便导致了“意图谬误”,因此,批评家应当将作者的创作意图排除在文学批评之外。针对艾略特与新批评派的理论,以及美国学院派诗歌创作的传统,自白派诗人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毫无顾忌地揭示自己的个人隐私,比如性欲、死念、羞辱、绝望、精神失常、接受外科手术、与雇主的矛盾,以及对妻子、父母、兄妹、子女的扭曲的变态心理等,由此使他们的诗歌创作回归浪漫主义,从而开创了60年代风行一时的“自白诗”运动。
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
人们通常认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现代主义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后现代主义是以“语言”为中心。早在1932年法国作家贝克特就在他的小说《难以名状者》中通过主人公发出了后现代主义的呐喊,“所有一切归结起来是个词语问题”,“一切都是词语,仅此而已”。一般来说,现代主义遵循以自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将认识精神世界作为主要表现对象;而后现代主义则倡导以语言为中心的创作方法,高度关注语言的游戏和实验。前者通常将人的意识、潜意识作为文学作品的重要题材加以描绘,刻意揭示人物的内在真实和心灵的真实,进而反映出社会的“真貌”。而后者则热衷于开发语言的符号和代码功能,醉心于探索新的语言艺术,并试图通过语言自治的方式使作品成为一个独立的“自身指涉”和完全自足的语言体系。他们的意图不是表现世界、也不是抒发内心情感、揭示内心世界的隐秘,而是要用语言来制造一个新的世界,从而极大地淡化,甚至取消文学作品反映生活、描绘现实的基本功能。
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后现代主义文学首先要揭露的就是所谓现实的虚假性,即“现实”只不过是语言虚构的假象。在这一点上,后现代主义的元小说可以作为代表。元小说( 又称反小说 )就是以戏仿( 或讽仿 )为主要范式,对小说这一形式和叙述本身进行反思、解构和颠覆,这就在形式上和语言上导致了传统小说和叙述方式的解体,宣告了传统叙事的无效和虚假。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家们认为,现实是语言造就的,而虚假的语言造就了虚假的现实。传统小说的叙述方式就是虚假现实的造就者之一: 它虚构出一个虚假的故事去“反映”本身就是虚假的现实,从而把读者引人双重虚假之中。因此,小说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去揭穿这种欺骗,把现实的虚假和虚构的虚假同时展现在读者面前,促使他们去思考,去重新认识现实和语言。元小说就是“关于小说的小说”,是“小说何以成为小说的小说”。它自我揭示虚构、自我戏仿,把小说自我操作的痕迹有意暴露在读者面前,自我揭穿了叙述世界的虚构性和伪造性。“小说的真相就是:事实即幻象;虚构的故事是世界的原型”。这样一来,在元小说中,所谓的“现实”便只存在于用来描绘它的语言之中,而“意义”则仅存在于小说的创作与解读的过程中。
巴思的短篇小说《扉叶》就是在这一理论背景下创作的。在小说开始,叙述者“我”正烦恼不己,因为小说写了一多半仍“缺乏激情、抽象、职业化、不连贯性”,有了“冲突、纠葛,没有高潮”。“我”考虑小说如何结尾,可是怎么思考也超不出“我们生活的故事”。“我”于是决定,既然我们这些“靠耍笔杆子为生的”人都像“积习难改的编谎家”,那就“换个常用名词”,“接着编吧”。原来,传统的叙述世界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推而广之,人类的许多“真理体系”,如历史、宗教、道德、意识形态、伦理价值等等又何尝不是一种“叙述方式”呢? 正是这种叙述方式将那些散乱的表意符号用一种能够自圆其说的因果逻辑整合起来,组织起来,构成了我们过去所说的“现实”。
同样,在消解了“现实”的真实性后,后现代主义者便相信,语言本身就是意义,语言再无须依附在其他的“现实”基础上。譬如在后现代主义诗歌那里,语言本身就是意义,它拒绝表达,“每个词是块石头/象拳头般大小一一/我一块块扔向/黑暗的玻璃窗”。“我们使用这语言就仿佛我们制造了语言”,“这语言就是目的,这语言就是地图”。语言诗派更是直截了当地表明,诗歌的主要原料是语言,是语言产生经验。于是,后现代主义诗人便在语言中找到了自己的家,并在语言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譬如史蒂文斯的代表作《风琴》,就以纯粹的语言游戏,狂喜的吵吵嚷嚷,改变了美国诗歌的语言风格。肯尼斯·科克干脆就指导学生用游戏的方法作诗,他让全班作一首诗,每个孩子凑上一行。最终使得文字游戏、无聊话儿、非逻辑的表达都变成了后现代主义诗歌。与此同时,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实验繁多,“诗人开始与声音,也与音乐和其他艺术合作。无数的译自多种语言的作品出现”。出现在20世纪中叶的德国的具体诗,又被称作“语言实验诗”。对于实验诗人来说,文字不再具有确定的意义,它只是一种与其语法职能或地位无关的符号,是诗人用以构成某种图形的原料,而这些图形似的文本本身就是目的和意义。譬如诗人戈姆德林就这样写道:“字是影子/影子变成字/字是游戏/游戏变成字。”正像字是游戏一样,诗也是游戏。
既然语言能够制造“现实”,语言本身就是意义,那么,后现代主义者只要沉溺于语言之中自由嬉戏,就能获得充分的意义和乐趣。于是,后现代主义作家一方面对传统文学进行戏仿,在语言游戏中自得其乐: 巴塞尔姆将巴尔扎克的小说翻说成笑剧;巴思用“现代思辨精神”重写古希腊神话;戴伦坡把《诗经》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经验并置;伯吉斯反说莎士比亚抄袭《莎氏全集》;艾米斯“在现实中”重逢自己在小说中创造的人物,惨遭愚弄。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作家又抹去了小说及其对象的差别,将小说的虚构与虚。

C. 当代英美文学作品以及畅销英美小说

畅销书榜1.书名:《Twilight》(暮色);作者:Stephenie Meyer(美国)2.书名:《New Moon》(新月);作者:Stephenie Meyer(美国)3.书名:《Breaking Dawn》(破晓);作者:Stephenie Meyer(美国)4.书名:《Eclipse》(日食);作者:Stephenie Meyer(美国)5.书名:《206 Bones》(206块骨头);作者:Kathy Reichs(美国)6.书名:《Mysister’s Keeper》(我姐姐的生命护者);作者:Jodi Picoult(美国)7.书名:《The girl who played with fire》(玩火的女孩);作者:Steig Larsson(英国)8.书名:《Breath》(呼吸);作者:Tim Winton(澳大利亚)9.书名:《James Halliday Australian Wine Companion 2009》;(2009年澳大利亚葡萄酒指南)作者:James Halliday(澳大利亚)10.书名:《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龙图文身的女孩)作者:Stieg Larsson(英国) http://book.163.com/09/0828/11/5HQ48S8L00923ING_2.html

D. 谁能帮我解释一下英美文学中的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新古典主义”
所谓新古典主义的主要风格在于:在力求正确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前提下,用最现代的技法来处理故事情节及结构,强调节奏和速度。大量使用现代语言,准确而有限地使用文言和古典语汇,力求使现代人在感情和心理上无隔膜地切入古代社会。
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1105783971_hanwudadi/2.shtml

“浪漫主义”(Romantic)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不大的差别在于它们所强调的方面,那是属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问题,浪漫的艺术家将情感的表现置于一切之上,因此,浪漫的艺术中,情感常与形式的规则相对抗;另一方面,古典的艺术家,则寻求形式与内容之间的 理想的平衡,他将情感的力量控制载他的艺术后面,努力协调情和理的要求,因此,和声获得均衡、平静和古典艺术的有控制的品质。

古典的性情,在古希腊达到它的黄金时代,而且成为两千年后文艺复兴的灵感源泉。其实,古典和浪漫始终是交替存在或并存着,因为它们调配着人的天性中的两种基本冲动:一方面,对于传统规范的热爱,需要有情感的净化和控制;另一方面,对于陶醉和狂喜的愿望,使他充满对于未知的渴望。古典并不是没有情感的形式,浪漫也不是没有形式的感情。情感与形式是不可分的。关键在于它们的强调点。

法国革命是极重要的契机,权利从封建贵族手中转移到新兴的中产阶级,大革命强调个性、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宗教自由、个性自由。而在艺术家那里,这种个人主义的冲动,激发了浪漫主义的表现。

浪漫时期大师:
门德尔松(1809-1847) 、舒伯特 Frantz Peter Schubert(1797-1828)、
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 、柏辽兹、肖邦 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瓦格纳、
威尔第、普契尼、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1833-1897)、
柴科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lovsky(1810-1856) 、马勒 、斯特劳斯
比才 (1838-1875) 、斯美塔纳 、西贝柳斯 、拉赫玛尼诺夫 、穆索尔斯基
http://www.yalasol.com/romantic.htm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表示二分明套哲学理论,一个关於普遍概念的本质和另一应付对象知识在世界上。

在后-古典和中世纪哲学方面,现实主义是形式的帕拉图式的理论的发展 和举行,一般,普遍性譬如"红色"或"人"有独立,客观存在,或在他们自己领土 或在上帝的头脑。中世纪现实主义与Nominalism通常被对比,并且现实主义经典批评从这个观点由彼得·Abelard和威廉提供了Occam 。

在现代哲学方面现实主义是一个宽广的期限,包含团结在哲学、理想、主义的共同的拒绝的几运动。以它的最一般的形式现实主义断言,对象在外在世界独立地存在什麼,考虑他们。最直接的这样理论通常为人所知作为天真现实主义。它主张那在悟人直接地使明白对象和他们的属性和因而得以进入对外在世界的直接。这个看法失败,然而,解释感知差错和幻觉,和多数现实主义者争辩说,原因过程在头脑里斡旋,或解释,直接地被察觉的出现。因而对象实质 上依然是独立,虽然原因机制也许变形,甚至完全弄虚,个体的知识他们。
http://mb-soft.com/believe/tdc/realism.htm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常常被用来谈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文学艺术。它标明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学精神气质或“现代的感受性”,是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等诸种流派的总称。与许多文论术语的演变相似,最早的“现代主义”也是一个带有批评和嘲讽意味的贬义词。根据卡林内斯库的研究,1755年,塞缪尔·约翰逊把现代主义作为斯威夫特创造的新词收入《英语语言词典》里。斯威夫特在致蒲柏的一封信中说:“蹩脚文人以拙劣的减省和古怪的现代主义,带给我们这些用散文和诗写成的垃圾。”到19世纪末,这个词的使用从贬义转向中性化,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被广泛接受并获得了合法性。鲁文·达里奥是把“现代主义”作为褒义词使用并用以指称现代美学革命的第一人,早在1888年,他就用“表现手法彻底现代主义”来赞扬墨西哥作家卡里多·贡特雷拉斯。

在现代西方的文论与批评中,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大致有五种用法:①一种美学倾向;②一种创作精神;③一场文学运动;④一个松散的流派的总称;⑤一种创作原则或创作方法。这些用法有各自的偏重,但共同之处均把现代主义的含义界定为现实主义的反动。正如彼得·福克纳所说:“现代主义是艺术摆脱19世纪诸种假定的历史进程的一部分,那些假定似乎随着时光移易已经变为僵死的常规了。”

1)德拉克罗瓦:作品有:《加利列海》、《自由领导人民前进》、《希奥岛的屠杀》等。
2)米勒:作品:《拾穗》、《播种者》等。
3)马奈:作品:《露台》、《草地上的午餐》、《吹笛子的少年》等。
4)德加:作品:《熨衣妇》、《赛马场上的马车》、《舞台》等。
5)罗丹:作品有《吻》等。
http://www.culstudies.com/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3430
http://art.9c9c.com.cn/letters/topic_2300.html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一词最早曾在19世纪70年代使用。后现代思潮的真正兴起是在本世纪60年代以后,到70年代其影响已较广泛,80年代以来以法国为中心,后现代话语开始在全世界流通,主要代表人物有福柯(Michel Foucault)、利奥塔(J.F.Lyatard)等。后现代主义对囊括一切面面俱到的世界观提出了挑战,它的目标在於消除传统权威的合法性。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非决定论而不是决定论,是多样性而不是统一性,是差异性而不是综合性,是复杂而不是简单。它特别关注合法化危机和支配世界文化系统以现代计算机和传媒为特徵的这些方面,对基於共识,理性沟通行动和人类自由之上的理论和科学深表怀疑,试图寻求关於社会、语言和人类主体的新观念,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视角,更新了传统的思维方式。

后现代主义者清醒地看到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核武器和环境这两个足以毁灭世界的难题。正是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对於人类今日的不幸,现代性难辞其责。因此,挑战、批判现代性便成为后现代思想家的主要任务。正如格里芬(D.R.Griffin)所说:“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抛弃现代性,事实上我们必须这样做,否则,我们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后现代主义主张消除现代性所设置的人与世界之间的对立,因为如果我们把世界看作是与我们相分离的,是由一些计算操纵的,由互不相关的部分组成的,那麽我们就会成为孤立的人,我们接人待物的动机也将是操纵与计算。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源自於对工具理性及其恶果(极权统治、核恐怖和生态恶化)的批判。尽管现代性在后现代主义者眼里有种种劣行,然而,后现代主义却难以摆脱对现代性既爱又恨的关系。它要否定的不是现代性的存在,而是现代性的霸权,不是现代性的优点,而是现代性的局限。它欣赏现代性给人们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进步,同时对现代性的负面影响深恶痛绝。后现代主义提出的问题是:能否有效地汲取现代性的优点又有效地避免现代性的弊端?显然,问题的难度是不小的,因为这不仅关涉到现代性的命运,更关涉到人类社会的前途。
http://www.white-collar.net/wx_hsz/0ther/008.htm
http://www.npcnews.com.cn/gb/paper54/1/class005400018/hwz37898.htm

E. 英美文学的现代主义指的是哪段时期代表人物又有哪些请高人指点。

“新古典主义”
所谓新古典主义的主要风格在于:在力求正确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前提下,用最现代的技法来处理故事情节及结构,强调节奏和速度。大量使用现代语言,准确而有限地使用文言和古典语汇,力求使现代人在感情和心理上无隔膜地切入古代社会。

“浪漫主义”(Romantic)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不大的差别在于它们所强调的方面,那是属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问题,浪漫的艺术家将情感的表现置于一切之上,因此,浪漫的艺术中,情感常与形式的规则相对抗;另一方面,古典的艺术家,则寻求形式与内容之间的 理想的平衡,他将情感的力量控制载他的艺术后面,努力协调情和理的要求,因此,和声获得均衡、平静和古典艺术的有控制的品质。

古典的性情,在古希腊达到它的黄金时代,而且成为两千年后文艺复兴的灵感源泉。其实,古典和浪漫始终是交替存在或并存着,因为它们调配着人的天性中的两种基本冲动:一方面,对于传统规范的热爱,需要有情感的净化和控制;另一方面,对于陶醉和狂喜的愿望,使他充满对于未知的渴望。古典并不是没有情感的形式,浪漫也不是没有形式的感情。情感与形式是不可分的。关键在于它们的强调点。

法国革命是极重要的契机,权利从封建贵族手中转移到新兴的中产阶级,大革命强调个性、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宗教自由、个性自由。而在艺术家那里,这种个人主义的冲动,激发了浪漫主义的表现。

浪漫时期大师:
门德尔松(1809-1847) 、舒伯特 Frantz Peter Schubert(1797-1828)、
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 、柏辽兹、肖邦 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瓦格纳、
威尔第、普契尼、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1833-1897)、
柴科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lovsky(1810-1856) 、马勒 、斯特劳斯
比才 (1838-1875) 、斯美塔纳 、西贝柳斯 、拉赫玛尼诺夫 、穆索尔斯基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表示二分明套哲学理论,一个关於普遍概念的本质和另一应付对象知识在世界上。

在后-古典和中世纪哲学方面,现实主义是形式的帕拉图式的理论的发展 和举行,一般,普遍性譬如"红色"或"人"有独立,客观存在,或在他们自己领土 或在上帝的头脑。中世纪现实主义与Nominalism通常被对比,并且现实主义经典批评从这个观点由彼得·Abelard和威廉提供了Occam 。

在现代哲学方面现实主义是一个宽广的期限,包含团结在哲学、理想、主义的共同的拒绝的几运动。以它的最一般的形式现实主义断言,对象在外在世界独立地存在什麼,考虑他们。最直接的这样理论通常为人所知作为天真现实主义。它主张那在悟人直接地使明白对象和他们的属性和因而得以进入对外在世界的直接。这个看法失败,然而,解释感知差错和幻觉,和多数现实主义者争辩说,原因过程在头脑里斡旋,或解释,直接地被察觉的出现。因而对象实质 上依然是独立,虽然原因机制也许变形,甚至完全弄虚,个体的知识他们。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常常被用来谈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文学艺术。它标明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学精神气质或“现代的感受性”,是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等诸种流派的总称。与许多文论术语的演变相似,最早的“现代主义”也是一个带有批评和嘲讽意味的贬义词。根据卡林内斯库的研究,1755年,塞缪尔·约翰逊把现代主义作为斯威夫特创造的新词收入《英语语言词典》里。斯威夫特在致蒲柏的一封信中说:“蹩脚文人以拙劣的减省和古怪的现代主义,带给我们这些用散文和诗写成的垃圾。”到19世纪末,这个词的使用从贬义转向中性化,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被广泛接受并获得了合法性。鲁文·达里奥是把“现代主义”作为褒义词使用并用以指称现代美学革命的第一人,早在1888年,他就用“表现手法彻底现代主义”来赞扬墨西哥作家卡里多·贡特雷拉斯。

在现代西方的文论与批评中,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大致有五种用法:①一种美学倾向;②一种创作精神;③一场文学运动;④一个松散的流派的总称;⑤一种创作原则或创作方法。这些用法有各自的偏重,但共同之处均把现代主义的含义界定为现实主义的反动。正如彼得·福克纳所说:“现代主义是艺术摆脱19世纪诸种假定的历史进程的一部分,那些假定似乎随着时光移易已经变为僵死的常规了。”

1)德拉克罗瓦:作品有:《加利列海》、《自由领导人民前进》、《希奥岛的屠杀》等。
2)米勒:作品:《拾穗》、《播种者》等。
3)马奈:作品:《露台》、《草地上的午餐》、《吹笛子的少年》等。
4)德加:作品:《熨衣妇》、《赛马场上的马车》、《舞台》等。
5)罗丹:作品有《吻》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一词最早曾在19世纪70年代使用。后现代思潮的真正兴起是在本世纪60年代以后,到70年代其影响已较广泛,80年代以来以法国为中心,后现代话语开始在全世界流通,主要代表人物有福柯(Michel Foucault)、利奥塔(J.F.Lyatard)等。后现代主义对囊括一切面面俱到的世界观提出了挑战,它的目标在於消除传统权威的合法性。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非决定论而不是决定论,是多样性而不是统一性,是差异性而不是综合性,是复杂而不是简单。它特别关注合法化危机和支配世界文化系统以现代计算机和传媒为特徵的这些方面,对基於共识,理性沟通行动和人类自由之上的理论和科学深表怀疑,试图寻求关於社会、语言和人类主体的新观念,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视角,更新了传统的思维方式。

后现代主义者清醒地看到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核武器和环境这两个足以毁灭世界的难题。正是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对於人类今日的不幸,现代性难辞其责。因此,挑战、批判现代性便成为后现代思想家的主要任务。正如格里芬(D.R.Griffin)所说:“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抛弃现代性,事实上我们必须这样做,否则,我们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后现代主义主张消除现代性所设置的人与世界之间的对立,因为如果我们把世界看作是与我们相分离的,是由一些计算操纵的,由互不相关的部分组成的,那麽我们就会成为孤立的人,我们接人待物的动机也将是操纵与计算。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源自於对工具理性及其恶果(极权统治、核恐怖和生态恶化)的批判。尽管现代性在后现代主义者眼里有种种劣行,然而,后现代主义却难以摆脱对现代性既爱又恨的关系。它要否定的不是现代性的存在,而是现代性的霸权,不是现代性的优点,而是现代性的局限。它欣赏现代性给人们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进步,同时对现代性的负面影响深恶痛绝。后现代主义提出的问题是:能否有效地汲取现代性的优点又有效地避免现代性的弊端?显然,问题的难度是不小的,因为这不仅关涉到现代性的命运,更关涉到人类社会的前途。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你值得拥有。

F. 什么是英美当代小说,谁知道按年代怎么划分英美小说

一般不说当代
说 现代、后现代
现代大致是工业革命后
而后现代是二战结束后出现
近代、当代什么的是中国文学的说法。

G. 刘英的作品

1. “地域·现代·全球: 朱厄特《尖顶枞之乡》的双重视野”《国外文学》CSSCI 2013年第一期
2. “女性主义文论研究的GPS:评《图谱:女性主义与当代文论的碰撞》”《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 2011年第六期
3. . “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文学地域主义研究” 《国外文学》CSSCI2010年4期
4. “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学地域主义” 《外国文学》CSSCI2010年4期
5. “维拉·凯瑟·1922·地域现代主义” 《外国语文》CSSCI扩展版2010年4期
6.“优生学与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文学经典再解读”
《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 2009年第6期
7.“学术竞争与群体关怀:乔伊斯·凯洛·欧茨的“学院小说”主题探究”
《外语教学》(CSSCI), 2008年第3期
8.“回归抑或转向:后现代语境下的美国文学伦理学批评”
《南开学报》(CSSCI),2006年第5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7年2期全文转载
9.从“他乡”到“她乡”:吉尔曼女性主义写作策略的转变
《妇女研究论丛》(CSSCI),2006年第4 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11期全文转载
10 .“美国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中的人文关怀与生态关怀”
《外语与外语教学》(CSSCI),2006 年第4 期
11.“后现代语境下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伦理诉求”
《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 2008年第5期
12.“批判与展望:欧美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的历史使命”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年1 期
13.“黑人女性文学史上的一对“母”与“女”─佐拉·尼尔·赫斯顿与爱丽斯·沃克”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4.“《女勇士》中的多重视角:女性主义与巴赫金对话诗学的交融”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15.“女性乌托邦:《她乡》和《红楼梦》中的女儿国”
《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 湖南省一级期刊, 2007年第5期
16.“论爱丽斯·沃克笔下女主人公形象的演变”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被人大报刊复印全文转载 17. 试论feudalism 与“封建”对译的政治,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8. “艾略特和史蒂文斯诗学观之比较”《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3月
19.“乌鸫之谜——解读《十三种看乌鸫的方式》”《名作欣赏》, 2005年6月 《寻求和谐:当代中美女作家的共同追求》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年5月
参加专著《英国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年第一卷,2011第二卷,2013年第三卷
编著:
主编《英国短篇小说导读》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年12月
参加专著《美国文学评论案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年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2013-2015,“现代化进程与美国文学中的地理与空间”
主持教育部规划项目 2010-2014 “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文学地域主义研究” 在研
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005-2008 “美国女性主义乌托邦文学研究”已经结项
获奖情况
2013年天津市社会科学科研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论文类)
2007年南开大学社科优秀成果奖

H. 一战后英国现代派文学主要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产阶级现代派文学在诗歌与小说中发展。托马斯·版艾略特(1888—1965)是现代英美著名权诗人,他的《荒原》(1922)用象征和多种文化因素表现战后空幻的危机感。20、30年代英国出现“意识流”小说。詹姆斯·乔伊斯(1882—1841)的《尤利西斯》(1922)和吴尔芙(1882—1941)的《达罗卫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等揭示人物潜在的心理状态,表现了绝望与混乱的情绪。劳伦斯(1885—1930)虽也用现实主义写法,但在《儿子和情人》(1913)、《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年)中用精神分析法描写了性心理。《天演论》作者的孙子阿尔多斯·赫胥黎(1894—1963)写科幻的“概念小说”,表现科学将毁灭人类的悲观思想,表达“迷惘的一代”的情绪。

阅读全文

与后现代英美小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笨蛋测试召唤兽小说结局 浏览:233
主角姓苏的校园都市小说 浏览:569
主角叫王力的黑道小说 浏览:372
好看的女主召唤驯兽小说大全 浏览:532
重生导弹小说 浏览:275
青马的小说阅读答案 浏览:61
洛诗涵和战寒爵全文小说名字 浏览:621
有声小说赌王传奇 浏览:273
2017年网络小说神作 浏览:51
带系统好看小说 浏览:892
好看的sm文短篇小说 浏览:592
有诗意的小说角色名字 浏览:184
盘点十大最好看的穿越小说 浏览:81
醉流酥的小说全集下载 浏览:59
久久小说全网免费阅读 浏览:444
写小说和做游戏 浏览:331
重生异界系统后宫小说 浏览:135
免费官场小说高官 浏览:76
玄幻小说推荐非种马小白 浏览:560
小说写系统的 浏览: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