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庸小說中有哪部有介紹黃裳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第十六章「九陰真經」下半部分,郭靖到桃花島尋死碰到老頑童那段中有介紹黃裳。
黃裳在金庸的《射鵰英雄傳》里是著成《九陰真經》的絕世武學奇才。
他所寫的《九陰真經》影響了整個武林幾百年。
黃裳本是大內文官,卻從道藏經書中無師自通,內外兼修,自學成一位絕世高手。
其人正邪莫辨,極少的事跡只流傳於江湖傳說中。
『貳』 找一本網路小說,是現代的武俠類小說,主角叫黃裳,好像是說很多現代人得到古代武將的記憶
是 《有武無敵》吧
『叄』 哪本小說的主角叫黃裳
射鵰英雄傳中最高武功秘籍《九陰真經》的創作者
『肆』 黃裳出自那本武俠小說
射鵰,是九陰真經的作者
『伍』 求本仙俠小說書名(04年或更早)主角穿越到宋朝,書中提到黃裳(後來死了),白娘子,朱熹,李清照。
書名【幻俠志】
『陸』 黃裳的作品有哪些
《錦帆集》、《錦帆集外》、《關於美國兵》、《舊戲新談》、《妝台雜記》、《過去的足跡》、《珠還記幸》、《金陵五記》、《一腳踏進朝鮮的泥淖里》、《銀魚集》、《翠墨集》、《榆下說書》、《黃裳論劇雜文》、《黃裳書話》、《來燕榭讀書記》、《來燕榭書跋》、《西廂記與白蛇傳》、《玉簪記》、《榆下雜說》、《筆禍史談叢》、《彩色的花雨》、《清代版刻一隅》、《一市秋茶》、《書之歸去來》、《秦淮拾夢記》、《掌上的煙雲》、《小樓春雨》、《來燕榭書札》、《河裡子集》、《珠還集》、《新北京》、《驚弦集》、《負暄錄》、《花步集》、《白門秋柳》、《夢雨齋讀書記》、《海上亂彈》、《前塵夢影新錄》、《音塵集》、《金陵五記》、《小樓春雨》、《南京情調》、《黃裳·南京》和《劫餘古艷》等。近年新書《來燕榭少作五種》、《來燕榭文存》、《插圖的故事》、《驚鴻集》、《嗲餘集》、《清刻本(插圖珍藏本)/中國版本文化叢書》、《黃裳自選集》、《書之歸去來》、《黃裳自述——大象人物自述文叢》、《皓首學術隨筆:黃裳卷》、《來燕榭書札——大象人物書簡文叢》,另有上海書店版《黃裳文集》(全六卷)。
《過去的足跡》曾獲1989年中國作協散文雜文評獎。
『柒』 求解:黃裳是哪部作品裡面的主角
《射鵰》裡面,郭靖和周伯通在桃花島結拜,周伯通給郭靖講起《九陰真經》的起源,提到了黃裳的故事。所以應該是《九陰真經》
『捌』 女主穿越到射鵰里,是黃裳的老婆,小說叫什麼名字
[射鵰]大神修正指南
『玖』 武俠小說中有一個人叫黃裳第一章受傷了,他兒子被人搶了是什麼武俠小說
《射鵰英雄傳》,話說此人創出了《射鵰》第一神功《九陰真經》
周伯通道:「是啊!兄弟,你年紀雖小,武林中的事情倒知道得不少。那你可知道《九陰真經》的來歷?」郭靖道:「這個我卻不知了。」周伯通拉拉自己耳邊垂下來的長發,神情甚是得意,說道:「剛才你說了一個很好聽的故事給我聽,現下……」郭靖插口道:「我說的都是真事,不是故事。」周伯通道:「那有甚麼分別?只要好聽就是了。有的人的一生一世便是吃飯、拉屎、睡覺,若是把他生平一件件雞毛蒜皮的真事都說給我聽,老頑童悶也給他悶死了。」郭靖點頭道:「那也說得是。那麼請大哥說《九陰真經》的故事給兄弟聽。 」周伯通道:「徽宗皇帝於政和年間,遍搜普天下道家之書,雕版印行,一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稱為『萬壽道藏』。皇帝委派刻書之人,叫做黃裳……」郭靖道:「原來他也姓黃。」周伯通道:「呸!甚麼也姓黃?這跟黃老邪黃葯師全不相干,你可別想歪了。天下姓黃之人多得緊,黃狗也姓黃,黃貓也姓黃。」郭靖心想黃狗黃貓未必姓黃,卻也不去和他多辯,只聽他續道:「這個跟黃老邪並不相乾的黃裳,是個十分聰明之人……」郭靖本想說:「 原來他也是個十分聰明之人」,話到口邊,卻忍住不說出來。 周伯通說道:「他生怕這部大道藏刻錯了字,皇帝發覺之後不免要殺他的頭,因此上一卷一卷的細心校讀。不料想這么讀得幾年,他居然便精通道學,更因此而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他無師自通,修習內功外功,竟成為一位武功大高手。兄弟,這個黃裳可比你聰明得多了。我沒他這般本事,料想你也沒有。」郭靖道:「這個自然。五千多卷道書,要我從頭至尾讀一遍,我這一輩子也就幹不了,別說領會甚麼武功了。」周伯通嘆了口氣,說道: 「世上聰明人本來是有的,不過這種人你若是遇上了,多半非倒大霉不可。」郭靖心下又不以為然,暗忖:「蓉兒聰明之極,我遇上了正是天大的福氣,怎會倒霉?」只是他素來不喜與人爭辯,當下也不言語。周伯通道:「那黃裳練成了一身武功,還是做他的官兒。有一年他治下忽然出現了一個希奇古怪的教門,叫作甚麼『明教』,據說是西域的波斯胡人傳來的。這些明教的教徒一不拜太上老君,二不拜至聖先師,三不拜如來佛祖,卻拜外國的老魔,可是又不吃肉,只是吃菜。徽宗皇帝只信道教,他知道之後,便下了一道聖旨,要黃裳派兵去剿滅這些邪魔外道。不料明教的教徒之中,著實有不少武功高手,眾教徒打起仗來又人人不怕死,不似官兵那麼沒用,打了幾仗,黃裳帶領的官兵大敗。他心下不忿,親自去向明教的高手挑戰,一口氣殺了幾個甚麼法王、甚麼使者。哪知道他所殺的人中,有幾個是武林中名門大派的弟子,於是他們的師伯、師叔、師兄、師弟、師姊、師妹、師姑、師姨、師乾爹、師干媽,一古腦兒的出來,又約了別派的許多好手,來向他為難,罵他行事不按武林中的規矩。黃裳說道:『我是做官兒的,又不是武林中人,你們武林規矩甚麼的,我怎麼知道? 』對方那些姨媽乾爹七張八嘴的吵了起來,說道:『你若非武林中人,怎麼會武?難道你師父只教你武功,不教練武的規矩么?』黃裳說道:『我沒師父。』那些人死也不信,吵到後來,你說怎樣?」郭靖道:「那定是動手打架了。」周伯通道:「可不是嗎?一動上手,黃裳的武功古里古怪,對方誰都沒見過,當場又給他打死了幾人,但他寡不敵眾,也受了傷,拚命逃走了。那些人氣不過,將他家裡的父母妻兒殺了個乾乾凈凈。」郭靖聽到這里,嘆了口氣,覺得講到練武,到後來總是不免要殺人,隱隱覺得這黃裳倘若不練武功,多半便沒這樣的慘事。周伯通續道:「那黃裳逃到了一處窮荒絕地,躲了起來。那數十名敵手的武功招數,他一招一式都記在心裡,於是苦苦思索如何才能破解,他要想通破解的方法,然後去殺了他們報仇。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終於對每一個敵人所使過的招數,他都想通了破解的法子。他十分高興,料想這些敵人就算再一擁而上,他獨個兒也對付得了。於是出得山來,去報仇雪恨。不料那些敵人一個個都不見了。你猜是甚麼原因?」郭靖道:「定是他的敵人得知他武功大進,怕了他啦,都躲了起來。」周伯通搖頭道:「不是,不是。當年我師哥說這故事給我聽的時候,也叫我猜。我猜了七八次都不中,你再猜。」郭靖道:「大哥既然七八次都猜不中,那我也不用猜了,只怕連猜七八十次也不會中。」周伯通哈哈大笑,說道:「 沒出息,沒出息。好罷,你既然認輸,我便不叫你猜這啞謎兒了。原來他那幾十個仇人全都死了。」郭靖「咦」的一聲,道:「這可奇了。難道是他的朋友還是他的弟子代他報仇,將他的仇人都殺死了?」周伯通搖頭道:「不是,不是!差著這么十萬八千里。他沒收弟子。他是文官,交的朋友也都是些文人學士,怎能代他殺人報仇?」郭靖搔搔頭,說道:「莫非忽然起了瘟疫,他的仇人都染上了疫病?」周伯通道:「也不是。他的仇人有些在山東,有些在湖廣,有些在河北、兩浙,也沒有一起都染上瘟疫之理?啊,是了,是了!對啦,有一項瘟疫,卻是人人都會染上的,不論你逃到天涯海角,都避他不了,你猜那是甚麼瘟疫?」
郭靖把傷寒、天花、痢疾猜了六七種,周伯通總是搖頭,最後郭靖說道:「口蹄疫!」 一出口便知不對,急忙按住了嘴,笑了起來,左手在自己頭上拍了一下,笑道:「我真胡塗,口蹄疫是蒙古牛羊牲口的瘟疫,人可不會染上。」周伯通哈哈大笑,說道:「你越猜越亂了。那黃裳找遍四方,終於給他找到了一個仇人。這人是個女子,當年跟他動手之時,只是個十六七歲的小姑娘,但黃裳找到她時,見她已變成了個六十來歲的老婆婆……」郭靖大為詫異,說道:「這可真希奇。啊,是了,她喬裝改扮,扮作了個老太婆,盼望別讓黃裳認出來。」周伯通道:「不是喬裝改扮。你想,黃裳的幾十個仇人,個個都是好手,武功包含諸家各派,何等深奧,何等繁復?他要破解每一人的絕招,可得耗費多少時候心血?原來他獨自躲在深山之中鑽研武功,日思夜想的就只是武功,別的甚麼也不想,不知不覺竟已過了四十多年。」郭靖驚道:「過了四十多年?」
周伯通道:「是啊。專心鑽研武功,四十多年很容易就過去了。我在這里已住了十五年,也不怎樣。黃裳見那小姑娘已變成了老太婆,心中很是感慨,但見那老婆婆病骨支離,躺在床上只是喘氣,也不用他動手,過不了幾天她自己就會死了。他數十年積在心底的深仇大恨,突然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兄弟,每個人都要死,我說那誰也躲不了的瘟疫,便是大限到來,人人難逃。」郭靖默然點頭。周伯通又道:「我師哥和他那七個弟子天天講究修性養命,難道真又能修成不死的神仙之身?因此牛鼻子道士我是不做的。」郭靖茫然出神。周伯通道:「他那些仇人本來都已四五十歲,再隔上這么四十多年,到那時豈還有不一個個都死了?哈哈,哈哈,其實他壓根兒不用費心想甚麼破法,鑽研甚麼武功,只須跟這些仇人比賽長命。四十多年比下來,老天爺自會代他把仇人都收拾了。」郭靖點了點頭,心想:「那麼我要找完顏洪烈報殺父之仇,該是不該?」周伯通又道:「不過話說回來,鑽研武功自有無窮樂趣,一個人生在世上,若不鑽研武功,又有甚麼更有趣的事好乾?天下玩意兒雖多,可是玩得久了,終究沒味。只有武功,才越玩越有趣。兄弟,你說是不是?」郭靖「嗯」了一聲,不置可否,他可不覺得練武有甚麼好玩,生平練武實是吃足了苦頭,只是從小便咬緊了牙關苦挨,從來不肯貪懶而已。周伯通見他不大起勁,說道:「你怎麼不問我後來怎樣?」 郭靖道:「對,後來怎樣?」周伯通道:「你如不問後來怎樣,我講故事就不大有精神了。 」郭靖道:「是,是,大哥,後來怎樣?」周伯通道:「那黃裳心想:『原來我也老了,可也沒幾年好活啦。』他花了這幾十年心血,想出了包含普天下各家各派功夫的武學,過得幾年,也染上了那誰也逃不過的瘟疫,這番心血豈不是就此湮沒?於是他將所想到的法門寫成了上下兩卷書,那是甚麼?」郭靖道:「是甚麼?」周伯通道:「唉,難道連這個也猜不到嗎?」郭靖想了一會,問道:「是不是《九陰真經》?」周伯通道:「咱們說了半天,說的就是《九陰真經》的來歷,你還問甚麼?」郭靖笑道:「兄弟就怕猜錯了。」周伯通道:「 撰述《九陰真經》的原由,那黃裳寫在經書的序文之中,我師哥因此得知。黃裳將經書藏於一處極秘密的所在,數十年來從未有人見到。那一年不知怎樣,此書忽在世間出現,天下學武之人自然個個都想得到,大家你搶我奪,一塌里胡塗。我師哥說,為了爭奪這部經文而喪命的英雄好漢,前前後後已有一百多人。凡是到了手的,都想依著經中所載修習武功,但練不到一年半載,總是給人發覺,追蹤而來劫奪。搶來搶去,也不知死了多少人。得了書的千方百計躲避,但追奪的人有這么許許多多,總是放不過他。那陰謀詭計,硬搶軟騙的花招,也不知為這部經書使了多少。」郭靖道:「這樣說來,這部經書倒是天下第一害人的東西了。陳玄風如不得經書,那麼與梅超風在鄉間隱姓埋名,快快樂樂的過一世,黃島主也未必能找到他。梅超風若是不得經書,也不致弄到今日的地步。」
或《倚天屠龍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