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主角 > 主角姜驛由小說

主角姜驛由小說

發布時間:2021-09-11 17:16:54

❶ 元謀有什麼好玩的

旅遊

元謀是人類發祥地,古生物、古人類、古文化遺跡十分豐富。雲南「三林」之一的土林奇觀、日燦金沙、虎跳灘、西河筏舟的龍川江、紅軍長征渡、絲綢之路、滇川必經之地姜驛古驛道、姜驛恐龍化石、涼山活佛寺、法林寺、苴林中山寺、羊街青龍寺及建設具有一定規模的「大菜園、大果園、大花園」等一批自然景點、景觀都很受遊客歡迎。
物茂土林
物茂土林位於元謀縣物茂鄉羅興村委會,距縣城36公里,又稱虎跳灘土林,總面積8平方公里,所在地海拔為1050—1200米之間,發育於一套河流相間礫石層、沙層夾粘土層的地層中。主要由一條主沙箐和34條幽谷組成,分為4個片區,有主景點9個,小景點127個。物茂土林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千奇百怪的土柱造型、深遠寧靜的幽谷地縫、高懸半空的洞穴天門、原始粗獷的沙溝荒漠、怪模怪樣的五彩奇石和種類繁多的遠古植物化石,組成了景區內豐富的景觀。單體造型生動逼真,高大雄偉,獨立成章。景點分布密集,沿沖溝發育,形態多以城堡狀、屏風狀、簾狀、柱狀為主,土柱高低不一,錯落有致,一般高度在5—15米之間,最高達42.8米。正是由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精心雕鑿,造就了千奇百怪的沙雕泥塑和詭異迷離的地質地貌,構成了元謀土林這座令人神往的藝術殿堂。[11]
明崇禎11年(1638年)十二月,中國著名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游至雲南元謀時,記述了土林的景色:「涉枯澗,乃躡坡上。其坡突石,皆金沙燁燁,如雲母堆疊,而黃映有光。時日色漸開,躡其上,如身在祥雲金栗中也。」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物茂土林的地質地貌,讓眾多的國內外地質、文物、考古工作者就第四紀地質研究和遠古人類的一部部恢弘巨著在這里孕育誕生;也讓無數中外遊客及攝影大師手中的相機在這里閃光定格。遠看物茂土林,全景猶如一片莽莽的原始森林,生機勃勃,近看似一組工程浩大的藝術群雕,又像是一幅幅精美的壁畫,千姿百態,別具一格。進入土林,可尋到貪婪的「小熊」、沉睡的「卧獅」,高大的「駱駝」,開屏的「孔雀」,機靈的「小貓」,頑皮的「小猴」,南飛的「大雁」,兇猛的「虎豹」,報曉的「雄雞」……群體組合更是別有風采,有的似法國的凡爾賽宮、歐洲的古城褒、萬里長城的烽火台;還有的像繁華城市、熱鬧的鄉村,寧靜的宅院,無奇不有,無奇不象,任你發揮靈感,想像土林中的各種形態。走進土林,彷彿走進了「天然原始博物館」,走進了令人神往的藝術大殿堂。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元謀物茂土林被列入雲南省「首批風景名勝區」推向社會,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的反響。現已經開發成為了AAA級旅遊景區,景區內已建成獨具特色的窖洞賓館和餐飲設施,2006年旅遊人數達50萬人次。著名導演張藝謀、陳凱歌分別在土林風景區拍攝了電影《千里走單騎》、《無極》,著名導演陳凱歌親筆為土林提寫「中國元謀影視基地」,隨著眾多的影視作品在元謀的拍攝,土林已成為名符其實的天然影視基地。[11]
彝鄉風情

涼山[12]
涼山鄉灌木蔥蘢,松柏青青,山澗溪流汩汩。當元謀壩子夏日炎炎之時,整個涼山卻涼爽無比,更為罕見的是坐落於鄉政府旁邊的活佛寺,始建於1638年,歷朝歷代香火很旺,寺內古樹參天,廟宇宏偉,正殿前有明代植下的金桂一株,附近有入定石,治癭泉等諸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尤其是寺內有神秘的活佛老母身世的傳說,更使其具有神奇而古老的宗教歷史文化。[12]
登上涼山之巔可飽覽元謀熱壩全境,賞夕陽西下。距鄉政府10餘公里的海底水庫,還有年依山傍水的彝家小寨……待到春暖花開時,漫山遍野的馬櫻花、牡丹花、山茶花等各種奇花異草奼紫嫣紅,爭香競艷,美不勝收。還有那一年一度激情奔放的彝族火把節,熊熊的篝火,美麗多姿的彝族歌舞,正是休閑避暑的好去處。[12]
彝族人崇拜火,是為因火是生命的象徵。彝族好客,是因為彝族人具有大山一樣的胸懷。當你走進彝族聚居的元謀小涼山彝族村,你就會被小涼山彝族人民純情朴實的彝族風情深深地吸引,彝族同胞會將你迎進冬暖夏涼的「土掌房」圍坐在火塘邊,使你感到永不熄滅的火焰的魅力。[12]
姜驛恐龍化石

姜驛恐龍化石[13]
姜驛恐龍化石點位於元謀縣姜驛鄉,分布區較廣,東至貢茶、新海,南至畫匠,西達姜驛鄉政府,北抵四川省會理縣黎洪鄉和江竹鄉之間的區域,總面積近40平方公里,是雲南省已知分布面積最大、恐龍化石埋藏最豐富的地點。半箐村與畫匠村之間為分布較密集區域,恐龍化石有規律的分布於3個不同地質年代的地層,年代依次為早、中、晚侏羅紀。
元謀姜驛恐龍化石於1998年至2005年進行了4次專題調查和搶救性發掘,基本摸清了恐龍化石的分布范圍,面積達40平方公里,調查發現恐龍化石出露點30餘處。2000年5月對5個地點進行搶救性發掘,出土至少2個個體的恐龍化石,其中1個骨架保存較完整;2004年發掘出6個恐龍化石個體。新發現的恐龍化石可能為晚侏羅紀的蜥腳類恐龍,後期工作中發現早侏羅、中侏羅時期的恐龍類型。元謀恐龍化石的發現擴大了雲南恐龍化石的分布范圍,增加了雲南恐龍化石的種類,為雲南恐龍化石的研究注入了新鮮血液。[13]
2004年5月進行考古發掘,發掘面積500平方米,發掘主要在2個地點進行,共出土不少於6個個體的恐龍化石,其中3個保存較完整。第一發掘點在張家灣村東南約1.5公里的山樑上,出土2具恐龍化石,其中的一具骨骼粗碩,經估算這條恐龍生前體長接近20米。第二發掘點在半箐村委會西北約1.5公里處,出土1具恐龍化石,化石完整程度在60%以上,除頭部和頸部以外,大半個身軀的骨骼保存完好,估計生前體長約8米。在地層中還採集到似哺乳爬行動物的標本。[13]
姜驛恐龍化石點出土的是新類型恐龍,不同於雲南其他地點及國內已知的恐龍,使雲南恐龍增加了新種類;似哺乳爬行動物化石的發現為哺乳動物的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出土的恐龍化石分屬侏羅紀早、中、晚3個時期,而以往雲南各地發現的恐龍化石多和祿豐恐龍的時代相同,年代為侏羅紀早期。元謀發現的恐龍為研究雲南乃至中國恐龍的演化提供了新的實物依據,還為中國西南地區中生代紅層的劃分提出了新的課題。

❷ 雲南省楚雄州元謀縣姜驛鄉太平村委會黑者村會移民嗎

簡介:攸樂古茶山傾向的國家的古茶山茶山登革熱莽枝美麗的古茶山磚古茶山慢撒古茶山

攸樂古茶山
攸樂山市市中區在景洪市基諾山,明。梁西75公里長,50公里寬,從北到南。東北部和登革熱的茶山鄰居,小勐養壩子西南寬,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罕鎮孟鄉(鎮)級行政區劃單位。
攸樂茶山六大茶山第一之間的歷史,是中心的雲南大葉茶產量最高,超過2000擔的歷史淵源。攸樂山種茶,年齡,根據傳說,孔明遺產種類的茶,它是專用於中明茶祖。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設置為捕獲的王,專門處理與「盜」普洱通判。國民黨軍隊進入1942年,攸樂茶山,燒殺搶掠,茶農4逃到茶山荒蕪,茶葉生產受到嚴重破壞。解放後的人民的政府性基金,以支持茶健康嗎?公司生產的茶農發食品救濟。生產逐漸增加。攸樂茶山茶葉生產於1993年,1942年擔(97,000公斤)。
17第三次全體會議,黨的十?一屆國會,州,市杵一套面積為山區發展實驗區,在大力發展茶葉生產的有關科研單位的指導下,還積極種植砂仁,橡膠等,使基諾同胞經濟收入顯著增加的人,小康生活標準的顯著改善。古茶樹
攸樂山市基諾山的古茶樹春茶
收集登革熱古茶山
登革熱古茶山和,像明天新發寨新酒房菜陽河附近。古比著名的茶葉產區,年產茶500多擔,大葉茶是一種類型。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登革熱附近的八角樹的王寨茶的干茶春茶季節負載枯萎,已經人去樓空,它是很難被發現。
倚州古茶山
森Linbang的古茶山茶文化的歷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清初,和之前漫長的歲月里,紫禁城故宮干清宮貢茶對國家茶葉為原料。明代,四川茶農大山茶物種種植的,扶著狀態,所以小葉種茶,取決於該國定居,成為清宮貢茶?課程材料。清代乾隆年間的鼎盛時期年,傾斜狀態茶山所有的人口為9000000人。每個人都茶葉,茶具每個人,每個人都賣茶,四鎮茶葉市場。 :森林,國家工街,街道,精美的磚雕街上的人,牛滾塘街。鎮與鎮,運茶,前所未有的Mabang之間的交流。光緒31年前開始傾斜狀態下降的共和國,其餘的林州街1.3,人口不足1000人的競爭。滾動街牛瘟舉行無人居住的,它是清朝末年的下降,森林爆炸,吳儀,絕對艷冠群芳崛起的共和國,雲南普洱茶勐海佔主導地位。
傾斜狀態的魷魚,架布希空莽枝漂亮的磚,,如登革熱茶山,茶葉生產和分布式處理在地面上,靠在國家,主要從事茶葉種植茶山韓寧呃移動石坪橋地區。清正(1723-1735)建成石坪廳。早年還內置了市政廳和楚雄廳。國家對圓茶暢銷省內外,後來把它賣給了越南,香港,年產茶1000擔茶的歷史。比薩斜塔的國家當地的茶葉是最好的定義為貢茶的味道漫松。其特點是由美國質量厚味,放少許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茶垂直永不沉沒的清晰的彩色黃色,甜,清香可口的飲料漫松年20擔的解決方案貢茶的認識。
傾向古茶山(戴研磨月「精益狀態,茶商譽),總面積?360平方公里,是一個多民族的阿爾卑斯山的歷史,年產產生圓茶(七餅)萬擔。茶明清時期,茶莊林立,商賈雲集,熱鬧非常。最早的茶韻發號號源昌號,始建於光緒(1875-1908)年,生產的茶葉銷售的專業人士,四川精益致敬茶葉生產遠銷西藏,香港和澳門,東南亞,茶,茶葉品質好,每年向朝廷進貢。
清朝為了加強對茶山的管理和交付,道光25年( 1845 AD),思茅,從昆明到茶山山易污水)(傾斜狀態下,板岩馬賽克運建設的茶馬古道,寬約2米,高達數百公里在剩下的石板磨損狀況可以判斷,的艱辛和解放的老茶時間靠在茶葉生產的發展,國家在繁忙的交通道路建設,交通方便,靠在成為大陸之間的交流和邊界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的狀態,並各種商店,學校,霍爾應運而生。街子被大火燒毀,修復現有的一些主要城市的古老的街道。牛滾塘街,牛軋輥,「四街」,最繁榮塘街,居住者大多數外國商人,從事茶葉,編織,氣布,主要從事茶葉種植,收集和交易的藤林李孟分公司茶山無菌茶樹大寨的莽枝茶葉種植五個和尚廟,建於莽枝川諸寺,三月採摘春茶的季節當地茶農每年到寺廟佛茶崇拜祖先。在牛滾塘街的便宜莽支建具有良好的茶葉品質及一些茶商內地收購,倪蛻「滇多年來通過,」它會讀取:「雍正十二年(1728年),莽枝,茶葉的生產,供應商打敗實踐收發器通常家庭中的茶,坐下來喝茶的收購,移位輸入內地老關廟。被夷為平地,只有一個「始終堅持」大碑睡在身邊的參天大樹包圍。通過一輪又一輪的老茶馬古道,路行詩留下的痕跡,記錄了古六大茶山歷史的變化。的墳墓 - 牆上的每一塊刻了沉睡百年來,老騎白牛,雙手緊握圓餅茶,茶農壁畫,一石記錄的古六大茶山事件壯觀的高空。大幅磚古茶山
一個美麗的磚茶古茶山美麗的森林和精美的磚雕和其他地方。吳儀西行山寨,超過磨房河階的天橋,美麗的森林之一,在六大茶類放慢速度慢的磚銘文磚關帝寺(石坪廳)美麗的廢墟的磚塊,寺始建於乾隆皇帝(1741年)每年的春耕生產,今年的統治至少在過去相當磚茶萬擔,最註定吳儀處理,銷售精美的磚雕茶古六大茶山保存更好的茶山,茶林不規則分散在原始叢林中,一些代表的茶農精心管理,年產茶萬擔。相當大的磚村大廳恢復Wenzhuang優質茶葉產品,茶葉獨特的茶屋的明亮的的雪Baijing,是一個搶手的商品,深受客人的喜愛。
1994年,西雙版納,根據新的縣委,縣政府決定在雲南山茶科萬畝茶園盤繞山一株株茶樹的茶山萬畝茶園村民,專家指導,綠油漂流香,喜歡看古茶山茶園跨爭輝的蓬勃發展茶葉生產。
慢撒古茶山
慢撒茶山在易吳向東北,勐臘,立即寮國。清周期慢撒茶山輝煌的時期,在山坡上的茶葉,年產只有8萬擔以上,王莊村,年產320擔茶的採摘季節茶是茶農大量使用。 ,清咸豐王子(1852年)從中國大陸,很多漢族人產生元寶茶「的兄弟民族的茶山和當地茶山的一起喝茶創建和國外的下一代的艾伯特(圓茶)著名的凱撒長,速度慢古茶山種茶的歷史。
其實慢撒茶山,,包括吳儀茶山,茶葉集散中心,唐代被稱為「利潤城,滇藏茶馬園路。清代(1821-1850),李孟樹枝,架布羲空倚狀態,易武茶山逐漸衰退採取三種對比,吳儀茶,茶葉品質是優秀的,佛海出口,年產量約4000公擔的茶葉加工組茶葉(土堆茶),乾隆年間(1736-1795),石屏已轉讓吳儀茶種,7個茶餅採用傳統的方法,作為貢茶,加工精細。雲南經濟雲南茶「,說:」瑞士的細白二月(農歷新年)毛尖的顏色,8 - 賽貢茶清乾隆六年(1796年)組吳儀文12月茶山茶葉(土堆茶)也可作為貢品進貢後徐民間茶販7茶餅,用最好的茶,要注意吳儀在幾個貢茶「。的清朝同治,吳儀70000擔利佛」十二版納志「載:光緒三十年來,由於戰爭,吳儀,茶葉產量減少達20擔茶葉生產。幾個世紀前,它是雲南少數富裕,錢葉茶樹的土地,唐被稱為「李飛躍城市。」這是說,祖先的崇敬汽車之家貢茶的積極皇帝茶,龍顏大悅特賜「 Ruigong天堂「的牌匾,超的後裔。明,清兩代,法院更關心的土地,無論是普洱茶六大茶山茶葉的生產,配送中心,滇藏茶馬古道的來源 BR />六大茶山的老位置,歷史記載說,是不同的:一些說話的瀾滄江,有人說,東部到西部的瀾滄江,但也有人說,瀾滄江的六大茶類雙方。思茅廳界地圖繪制於清代的古「六大茶山瀾滄江束岸。攸樂茶山在勐臘縣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其餘的五大茶山慢播種在易武鄉登革熱,莽枝,蠻磚瘦就好了農村的國家,如在明香港明山說的名稱派生野生象山。其中的古老6茶山雲南最古老的茶山,中國的最古老的茶的增長領域。目前,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三個王國時期(公元220 - 280 BC),蜀漢丞相諸葛亮六大茶類,留下了許多左作為紀念,命名為六大茶山
古六大茶山「的傳說諸葛亮後的的清朝道光年間准備普洱,俯瞰智古跡命名。 :「六茶山遺產俱樂部在南部領土的老通武侯遍歷六山,離開音樂的鑼Yuyou,銅穆宇芒棒埋鐵磚精美的磚雕遺產木爆炸森林爆炸埋馬鐙皮革踢,致山名慢凱撒緩慢組撒袋的類型,據傳說在山上的優勢取決於在皮革踢茶王,武侯區遺產這一野蠻的猶太崇拜。巍峨壯觀的古茶山明山,諸葛亮派的箭頭(民間傳說射箭在普洱,俯瞰著城市東南無影樹山),在端午節前的風
古「六大茶山茶園在這三個國家,三個國家的茶後,商品和外貿逐漸發展起來,晉,唐,宋已形成了商品的茶葉基地。洪武年間,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域劃。清中期茶山鼎盛時期,產品遠銷到四川,西藏,香港和澳門,南陽,這個世界著名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不僅是收入的主要來源,在西雙版納各族人民在過去,也可以被用來吸引數十萬同胞在大陸的繁榮邊境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加強民族團結和交流。下,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
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六茶山下降,由於種種原因,到解放前夕,茶葉生產下降的低谷。各級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茶葉生產,古六大茶山逐漸恢復,普洱茶生產走出困境,重放光芒。
攸樂古茶山
登革熱古茶山
·傾斜古古茶山茶山·莽枝
·蠻磚古茶山
·慢撒古茶山
攸樂古茶山
油樂山在景洪市轄區,明基諾山良西長75公里,寬50公里,從南到北,東北和西南小勐養登革熱提升勐罕鎮,孟寬的壩子,景洪市茶山的鄰居,現在是一個鄉(鎮)級行政區劃單位六大茶山
攸樂茶山歷史,雲南大葉茶的起源中心產量最高的2000多擔攸樂山種茶的歷史。年齡,根據傳說,茶孔明遺產物種,它供奉中明茶祖。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設置的漁獲完善的國民黨軍隊進入1942年,油,尤其是在處理「海盜」普洱句子。樂茶山,燒殺搶掠,茶農逃離在茶山荒蕪,茶葉生產受到嚴重損壞。解放後,政府資金支持的人的頭發食物救濟茶葉生產的茶農生產逐漸增加,攸樂茶山產茶1993年1942擔(97,000公斤)。 BR />第三次全體會議會議,黨的十??一屆國會,州,市杵地區山發展試驗區,有關科研單位,大力發展茶葉生產的指導下進行,但也積極種植砂仁,橡膠,使基諾同胞經濟收入增長顯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
傾斜的古茶山茶文化歷史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清朝開始的漫長歲月的前故宮天堂般的純度貢茶對國家的茶葉為原料。大量的明代,在四川茶農民的山茶花物種種植靠在狀態,所以小葉種茶,移居該國的依賴,成為清宮貢茶?當然材料鼎盛時期年的清朝乾隆年間,傾斜的狀態茶山眾人口900萬人。大家茶,茶每個人,每個人都賣茶,茶葉市場的4個鄉鎮,分別是:林州市街文工街,蠻磚街,牛軋塘街之間的城市和城鎮,交通的茶Mabang交換了前所未有的光緒31年之前的共和國,林州街的競爭1.3,其餘的人口不到1000人。牛傾斜狀態下降開始滾動街舉行的瘟疫,無人居住的,它是清朝末年的下降,森林爆炸,吳儀,絕對艷冠群芳上升共和國,雲南普洱茶勐海佔主導地位。
依靠的狀態攸樂,架布,習空莽枝漂亮的磚,如登革熱茶山,茶葉生產和分布式處理的地面,扶著國家,主要是茶山韓國寧洱縣石屏從事茶葉種植的區域運動,清正(1723 - 1735年)建成石坪廳早年還內置了市政廳,楚雄廳。歷史的比薩斜塔,國家茶,圓茶暢銷省內外,後來把它賣給了越南,香港,每年生產約1000茶擔。比薩斜塔國家當地的茶葉其味道最好的定義為「貢茶」,其特點是由美國質量厚味漫松,放少許放入杯中,用開水,茶垂直永不沉沒的透明色黃色,味甘的,香可口的飲料意識漫松20擔的解決方案多年的貢茶。
靠在古茶山(戴研磨月「精益狀態,茶商譽),與總面積?360平方公里,是一個多民族的高山,歷史上稱為圓茶(7餅),年產茶葉萬擔。明清時期,茶莊林立,商賈雲集,熱鬧非常。最早的茶韻發號號源昌數量始建於光緒年(1875-1908),生產的茶葉專業銷售四川精益生產出口到西藏,香港,澳門,東南亞,茶,茶葉品質好,每年向朝廷進貢。法院的狀態。
清代,以加強管理的茶山和交付的貢茶,道光25年(1845年),從昆明的高山思茅,傾斜的狀態,吳易答叄()內置石板馬賽克寬2米,高達數百公里的茶馬古道,運,其餘的石板磨損,可以判斷,在繁忙的交通道路建設的艱辛和茶由於茶葉生產的發展,交通方便,靠在狀態,成為大陸和邊境交流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以及各種商店,學校,霍爾應運而生。老街的孩子扶著狀態中解脫出來,被燒毀。現有的部分修復的古老街道。
鎮牛滾塘街,牛介紹了這「四街,最繁華的塘街。住戶大部分的外國商人,從事茶葉,針織,布,主要從事茶葉種植,收集及買賣。藤叢林堅持茶山不育的茶樹,茶大寨莽枝種植的五個和尚廟,建於莽枝傳諸寺,在3月,一年採摘春茶的季節,當地茶農到寺廟佛茶祭祀祖先。滾塘街建於便宜的莽牛分支茶葉品質,低廉的價格和一些內地茶商收購倪蛻「滇雲計算歷年通」記載:「雍正元年(1728年),莽枝,茶茶農生產供應商打敗實踐收發器通常家庭,坐下來和收購的茶葉,移位輸入內地。「老關廟被夷為平地,只有一個」始終堅持以「大碑睡覺,周圍的參天大樹。的CN老茶馬古道留下的痕跡,路行詩記錄的古六大茶山的歷史變遷看一個沉睡數百年的古墓 - 每一塊壁雕,騎白牛,雙手緊握圓餅茶,茶農壁畫高舉一石古六大茶山的情況下,前長。BR />美麗而古老的磚茶茶山美麗的森林和精美的磚雕和其他地方的記錄。吳儀山寨高地上河訂單的天橋西行通過,美麗的森林,不僅速度慢磚關帝廟碑文記錄慢磚的廢墟(石坪廳),精美的磚雕六大茶類之一,該廟始建於乾隆皇帝統治時期(1741年)春天每年生產大量的磚茶在過去銷售至少超過1萬擔。
美麗的磚茶山是??古六大茶山,今日救更好的茶山,茶林不規則地散落在叢林中,命里註定,吳儀,一代又一代茶農精心管理,仍年產茶葉萬擔以上。相當大的磚村大廳恢復滿庄優質茶葉產品,茶葉獨特,茶芽雪白陘光,是一個搶手的出貨量流行的嘉賓
1994年西雙版納州,縣政府確定在人庄茶山萬畝茶園,雲南茶葉專家的指導下,盤繞山萬畝茶園,一個跳躍的綠茶油漂香喜看古茶山和新茶園跨爭輝,茶葉生產蒸蒸日上。
緩慢愷撒茶山易吳向東北勐臘前寮國邊境。清乾隆年間速度慢撒茶山輝煌的時期,茶樹的山坡上,只有八人,年產多萬擔茶村,年產茶320擔的茶葉採摘季節是使用了大量的茶農,下一代的,清咸豐王子(1852年)在中國大陸的兄弟般的合作,茶杯的茶在茶山和地方的茶山民族兄弟,阿爾伯特沖元寶茶「(圓茶)距離廣為人知的慢撒古茶山種茶歷史,流行在國內和國外的消息了。
實際上慢撒茶山,包括吳儀茶山,普「普洱茶最早的集散地,唐代被稱為」利潤城「,是滇藏茶馬古道的源頭,清朝(1821-1850),莽枝,布架,西安空倚狀態茶山逐漸衰退,取而代之的由吳易分散,易武茶,茶葉品質優良,遠銷佛海,年產的治療4000擔茶的(「七茶餅丘茶),乾隆年間(1736-1795),很多人都被轉移到石屏生產的茶葉吳儀種是作為貢品茶葉加工的罰款。雲南經濟雲南茶的傳統方法,說:「(農歷)二月鋒利的精度,作為貢品,進貢後白毛尖茶許民間。「7個茶餅,最好的好茶,要注意色,八色貢??茶。乾隆六年(1796年)組茶葉吳易曼臘茶山產(土堆茶)的作為貢茶。佛「十二版納志」載:「在清朝同治,吳儀茶葉生產量為70000擔,光緒三十年的戰爭,吳儀,茶葉生產減少了20擔。易鄔世紀前,它是雲南的土地是少數富裕的錢,大葉茶,湯,被稱為的利潤飛躍城市之一車族的祖先崇拜龍顏大悅斑塊超級特賜「Ruigong天上的後裔有功貢茶,法院之一明,清兩代,皇帝茶,我更關心的土地,無論是普洱茶配送中心的六個主要茶葉生產,源滇藏茶馬古道<BR /皮革騰古茶山像今天明天新發寨新酒房,菜陽河附近的古比著名的茶葉產區,年產茶葉500擔以上,茶葉大葉種類型的案件。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附近的八角樹寨登革熱茶王,彈簧和本賽季的負載乾燥枯萎的茶,已經人去樓空很難找到。

❸ 攀枝花地震的餘震

9月3日從攀枝花市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了解到,根據攀 3.0~3.9級21次,4.0~4.9級2次,5.0~5.9級1次,其中,最大震級為8月31日發生的5.6級餘震
新華網昆明8月31日電(記者蔡祥榮、張熠檸)截至31日8時,攀枝花地震已經導致雲南楚雄、昭通、大理、昆明4個州市約44萬人受災,民房倒損13萬多間,其中楚雄彝族自治州近19萬人受災,民房倒損11萬多間,死亡5人,重傷36人,輕傷72人。
據雲南省楚雄州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統計,截至31日8時,攀枝花地震已經導致雲南楚雄州的元謀縣、永仁縣、大姚縣、武定縣、牟定縣5縣46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達189950人,死亡5人,重傷36人,輕傷72人;民房倒損111448間,學校倒損656間,機關、企事業單位倒損213幢。
據雲南省民政廳統計,截至31日8時,除了楚雄州外,雲南省昭通、大理、昆明3個州市約25萬人受災,民房倒損約7500戶25000間。雲南省民政廳已經向災區調撥了3200頂帳篷、棉被1000床。雲南省災區民政部門已經發放大米25噸,楚雄州已調撥35萬元資金用於救災。
31日,雲南省常務副省長羅正富已經帶領雲南省民政廳、財政廳、衛生廳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前往災區指揮救援。
2008年8月30日16時30分,發生在中國四川與雲南交接地帶金沙江沿岸的6.1級地震,對以上兩省的涼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楚雄彝族自治州三個地區均造成危害,同時,還波及昆明、麗江、大理等地。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會理縣、攀枝花市、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元謀縣災情最重,地震共造成41人死亡。至9月15日,以上三地抗震救災指揮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地震造成770人受傷;18352間房屋倒塌,428175間房屋嚴重損壞;直接經濟損失約60.45億元。
記者自9月1日晨進入震區采訪至今半月,在災區不僅看到一片又一片的房屋倒塌、一群又一群無家可歸的村民、一個又一個家破人亡的慘狀,也看到兩省三地各級政府在抗震救災中的積極努力,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現象和問題。
一些現象
震中之爭
「震中就在我們這邊,你不能說死的人多,災情就重……」9月8日,攀枝花市在召開關於地震的第七次新聞發布會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漆貴全對記者如是說。
「他們會理那邊其實只有一個點——就一個鎮受災,而我們這邊是全面受災……實際上就是我們攀枝花在地震,名稱都叫攀枝花地震!」漆貴全強調說。
其實在記者前往震區前,在網路上看到大部分報道寫的是「四川攀枝花發生6.1級地震」,許多門戶網站上做的專題名稱亦如此。新華社最早發出的消息稱:「據中國國家地震台網測定,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縣交界(北緯26.2度,東經101.9度)發生6.1級地震,震中位於攀枝花市區東南約50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
但是,會理縣的幹部們卻不斷對記者講:「震中就在我們會理!我們全縣32個鄉鎮嚴重受災。」
震中到底在哪裡?記者沿重災區采訪來到雲南省元謀縣,看到縣、鄉文件上均稱「2008年8月30日16時30分,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縣發生6.1級地震」。其中姜驛鄉的文件稱「我鄉由於靠近震中,已造成4人死亡,65人受傷」。而姜驛鄉正好與會理縣最南部的黎洪鄉全面接壤,此次地震僅該鄉死亡人數就達4人,占雲南死亡總數的67%。
面對攀枝花與會理之間的「震中之爭」,會理縣的一位科級幹部對記者說:「我們會上討論過後覺得,這個震中,他們實在要爭,就讓他們拿去吧……」
對此,記者采訪了攀枝花市防震減災局副局長彭建兵,彭建兵對記者說:「震中應該在攀枝花市仁和區與會理縣綠水鄉之間。宏觀震中應該是會理縣佔多數地區,攀枝花與元謀縣也各佔一部分。」「也就是沿金沙江而下,主體在江東。」
記者注意到,隨著震區災害數字的不斷變化,網路上對於這個地震的名稱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名稱由「攀枝花地震」變成了「攀枝花—會理地震」或「仁和—會理地震」。
為什麼四川南部的兩個地區對此次地震的名稱以及震中之說如此計較呢?
災情之爭
在兩省三地,每到一個地區,當地的幹部首先向記者提供的是一連串的災情數字。
會理縣給記者提供的數字里最多的是「死亡」、「重傷」、「輕傷」以及「房屋倒塌」的數字。在提供給記者的死亡名單中,該縣29個死亡者分布在8個鄉鎮。記者開始了對逝者生命最後軌跡的追蹤與查訪,先後實地查訪了14個死者最後離世的地方,同時電話連線其他亡者所在鄉村負責人進行了求證核實。
記者發現,會理的死亡者基本都是被倒塌的土坯房砸死或者被捂死在土堆里。
會理縣抗震救災指揮部給記者提供的數字是:29人死亡;360人受傷;7013間房屋倒塌,98458間房屋損毀;直接經濟損失18.74億元。
當記者來到雲南省元謀縣時,縣里的數字如下:5人死亡;132人受傷;4946間房屋倒塌,34048間房屋損毀;直接經濟損失7.447億元。
記者根據該縣提供的死亡名單,先後實地查訪了姜驛鄉4個逝者最後離世的地方,同時通過鄉村幹部對江邊鄉丙弄村的死者進行了求證核實。元謀死亡者的情況與會理是一致的,不是地震砸死就是被捂死在泥土裡。
9月8日,記者再次到達攀枝花市,便被帶到正在舉行地震新聞發布會的會展中心。記者向攀枝花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張海了解災情,張海給記者一份材料,「我們的損失非常大,我們的許多工業企業受到了嚴重影響。」
對此,《四川日報》記者鄭先聰說:「會理遠沒有仁和損失大、災情重,不能說人死的多,損失就大。」
其實也就是在這次新聞發布會上,其中的一位發言人——攀枝花市農牧局副局長溫波一開始便向到場的記者詳細介紹了該市的芒果、石榴「味甜、味濃、多汁」等等,由於地震「客商減少30%」;「全市農牧系統將為來攀客商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優質芒果、石榴掛滿枝頭,正待有識之士、有愛心之商來品嘗、購買」。
當記者要求得到該市死亡名單時,被張海拒絕,「這個涉及到個人隱私,民政部門不允許。」
面對攀枝花市政府材料上的死亡數字——「6」,記者開始在該市3區2縣查訪,得到結果如下:
1.山朝維,男,43歲,彝族,仁和區平地鎮火山組村民。30日下午地震後,從屋裡抬大米,摔下台階,後腦著地,在送往醫院途中於31日凌晨死亡。
2.劉緒林,男,54歲,漢族,米易縣草場鄉克朗村二組村民。30日下午地震時,從房屋逃出在出院門時,被正在倒塌的院門邊牆砸死。
3.屈春芬,女,42歲,彝族,延邊縣共和鄉旭日村松林崗社村民。9月5日下午17時許,當地山體滑坡,滾下許多石頭,被滾石砸死。
4.候宗清,女,42歲,漢族,四川省閬中市五馬鄉陳家溝村村民。在攀枝花打工,30日下午地震時,她從租住的房間跑出,在離開樓區3米處跌倒,後送往醫院搶救無效死亡。街道辦主任郭慶說:「不是地震死亡,最多算是地震引起的死亡。她本來就有心臟病。」
5.覃樹清,女,65歲,彝族,仁和區布德鎮猛良坪4社村民。震前在攀枝花市二醫院住院,地震時,與其他患者一起外出避震,17時許返回病房。醫院所在片區街道副主任王峰介紹說:「因心理恐慌,導致冠心病突發,搶救無效死亡。」
6.海貴紅,男,31歲,僳僳族,雲南省永勝縣農民。在攀枝花西區一家石灰石礦做風槍工,30日下午地震後,在撤離現場時,被滾下的土塊打下崖摔死。
以上是記者最終查實的攀枝花市因災死亡名單。該市的傷者名稱與其他兩地不同,叫作「因災傷病278人」。
到9月15日,在因災「損壞房屋」欄里,會理是98458間、元謀是34048間、攀枝花是295669間。給當地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欄里,會理是18.74億元、元謀是7.45億元、攀枝花是34.26億元。
攀枝花是西南工業重鎮,攀枝花鋼鐵公司、攀枝花煤礦等大型企業坐落於此。市裡的材料上稱,「工業企業受損嚴重,預計受損面積達70%以上」。另外「西區、仁和區共有采空沉陷區140多平方公里,涉及居民3.2萬人」。
對此,攀枝花市委宣傳部的幹部們不斷向記者們介紹「攀枝花災情是最嚴重的」,許多記者被宣傳部安排前往不同的重災點采訪。
「攀枝花震情並不嚴重,是他們吆喝得凶!」會理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祁開虹如是說。
「我們是知道攀枝花地震了,千里迢迢趕到攀枝花,才知道真正的重災區在會理,便趕到會理。」一位遠道而來的志願者對記者說。他還告訴記者,許多志願者與他一樣是看了最早的新聞便一路直奔攀枝花,有一部分人像他一樣來會理了,有些打道回府了或還留在攀枝花。
震後捐贈上的差異就更大了。
到9月15日,攀枝花市累計已接收各種捐贈資金3919.75萬元,會理是1145.93萬元,而元謀縣僅僅接收到131萬元。從三方提供的資料看到,以上三地總人口與受災人口分別如下:攀枝花市110萬人,受災人口31.3萬人;會理縣44萬人,受災人口10.3萬人;元謀縣21.3萬人,受災人口10萬人。
再說三地接收帳篷的情況,到9月15日,攀枝花市累計已接收帳篷33742頂,會理接收22322頂,元謀接收4100頂。記者看到,在會理重災區,村民還住在自己搭建的塑料棚或拖拉機里的時候,攀枝花市一些街區成片的帳篷卻空放在那裡,旁邊的商販告訴記者:「白天一般都沒人,東西也搬走了,晚上睡覺時,有些人擔心便來到帳篷里。」
對此,一位在攀枝花工作的青年人對記者說:「這跟爭取項目與資源一樣,誰的手段高,誰就能成為贏家。」
三個指揮部
會理:危房裡辦公
記者最先見到的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是會理縣位於重災區黎溪區工委院內的辦公場所。走進區工委大門,兩側相對而立兩座三層辦公樓,順著兩樓相夾的走道行走20多米便是一個小院,四面都是磚混結構的平房。院子中心撐起了三頂綠色帳篷,上面寫著「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里邊擺著一條長桌,十多個人把帳篷擠得進出艱難,縣委書記與一些幹部一直在里邊開會。
臨時的新聞中心,設在牆上已貼著「樓體裂縫,此處危險」字樣的一間辦公室里,許多記者進進出出在忙碌著。所有救援人員均在院內原區工委餐廳就餐,人擠得滿滿當當。記者仔細觀察發現,這間餐廳的牆上也可見一些裂紋。
來采訪的記者被新聞中心統一安排在小街上的一家小旅館里,路過小街時記者看到,有好幾家民房都垮塌。而會理縣死亡最為嚴重的村莊就在旁邊不到一公里處的新橋村,地震當天全村被活埋和砸死8人。
元謀:烤煙大棚里的指揮中心
9月5日,記者從會理南下,進入雲南省災情最重的元謀縣姜驛鄉。「元謀縣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不是設在鄉政府辦公樓里,而是在一個巨大的塑料大棚里。記者走進這間擺了足足有30米長辦公桌的大棚里,只見許多人正在忙碌著。
元謀縣抗震救災前線總指揮魯維生告訴記者,這里共有25個大棚,每個大棚長50米,寬10米,即500平方米。這里原來是州煙草公司的烤煙育苗棚,地震當天政府徵用這些大棚,將周圍所有的村民集中安置於此。臨時的醫療中心便設在大棚里,記者在醫療中心看到,有十多位受傷的村民躺在床上,醫護人員穿梭期間。
由於救災帳篷到位及時,姜驛鄉村民戶均領到一頂帳篷,所以大部分烤煙大棚已閑置。還在使用的有「指揮部」、「醫療中心」、「新聞中心」、「電力搶修中心」等等。是夜,記者與其他一些來采訪的記者被安排到新聞中心的大棚里,席地而卧。
晚上,記者看到指揮部、軍方、警察、民兵、電力等各點上均在進行著會議。在姜驛鄉各村莊采訪時,記者看到每個帳篷上均貼有「民警提示」、「震後臨時安置點用電安全須知」等,許多區域帳篷上貼有「震後心理援助」的海報。
攀枝花:四星級賓館
9月8日,記者二到攀枝花,市政府大樓上掛著一個「攀枝花市抗震救災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的大牌。經過登記,記者被告知指揮部在302房間,然而時間已經是下午14時45分,這間辦公室仍大門緊鎖。後來隔壁辦公室人員告知,記者應到市委宣傳部報到登記。
市委門口直挺挺站著4個身著灰色制服的保安,一邊兩個。記者被盤問後放行上樓,查驗證件後記者被安排到攀枝花賓館。「我們的新聞中心在攀賓」,這是一家四星級的賓館,許多前來采訪的記者均被安排在這家賓館的4樓。就餐時間,宣傳部的人會一個個通知記者們到賓館餐廳吃飯,每頓飯約10餘個菜。
一些問題
在震區采訪,除了以上現象外,還有一些問題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按照國際規范,大於、等於4.5級,小於6級的稱為中強震;大於、等於6級,小於7級的稱為強震;大於、等於7級的稱為大地震,其中8級以及8級以上的稱為巨大地震。其他則俗稱小地震。
與汶川地震相比,此次地震是一個小地震,與一般的小地震比,這又是一起大地震。因此被人們稱為「不大不小」的地震。大部分國家在面對類似地震時,基本上不會形成如此嚴重的損害。美國20世紀發生7級以上地震20多次,總體死亡人數為1380人。然而,此次發生在川滇交接地帶的6.1級地震為什麼會形成如此嚴重的損害?
大量土坯房倒塌的背後
此次地震造成會理、元謀、攀枝花三地18352間房屋倒塌,428175間房屋嚴重損壞。記者觀察,其中會理的房屋垮塌最為慘烈。與元謀、攀枝花相比,會理農民的住房更加簡陋,位於災區的農民住房基本是土坯房或木架房,農民的住房水平與其他兩地差距較大。
記者一路觀察,在同樣的震區,大部分磚混結構的房子以及框架結構的房子基本完好無損。而土坯房、木架房沒有倒塌的,也大部分被嚴重撕裂,基本都是危房。
「老百姓太窮了,這是房屋大量垮塌,傷亡如此嚴重的首要原因。」會理縣城鄉建設局工程師熊家祥如是說。
熊家祥解釋說,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省最貧困的地區之一。長期以來,老百姓沒有經濟來源,僅有的一些經濟作物也難以運出大山,更難賣上好價錢,所以百姓很窮,修不起磚房,只有壘土坯房。
當地農村的房屋分三種類型:土坯房、木架房、磚混結構房。
熊家祥說,條件很好的農民才修得起磚混結構的房子。此次在會理震區,這類房子沒有倒塌的情況,但這類房子僅佔6%。條件較好的農民修建木架房,即先搭木框架,然後砌牆。這類房子全面垮塌的比較少,但就是這樣的土木房子在災區也僅僅佔19%。
條件差的農民只能修建最簡單的土坯房,就是「砌了土牆搭根梁,蓋上青瓦便是房」。而土坯房在整個災區佔到75%。而此次地震大面積倒塌的就是這種土坯房。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當地的土壤基本是紅沙土,黏性較差,容易破碎。
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司司長黃建發對媒體介紹說,整個攀枝花-會理地震災區的房屋結構以土坯房、夯土房等土木結構為主,約佔85%;磚木結構約佔10%,其他結構僅佔5%。而土木結構房屋抗震性能差,震後容易出現多處貫通性裂縫、牆體傾斜移位、屋頂坍塌等現象。
此外,這個區域處於地震頻發區,是中國地震局重點監視防禦區。
「農民窮得連木架的房子都修建不起,別說什麼按防震標准建房了!那是專家們的一廂情願。」熊家祥補充說。
災區的許多農民居住在高山峽谷的一些角落裡,許多村莊不僅不通公路,連摩托車行走都十分艱難,加之地震造成斷路,許多村莊只能徒步前往。記者從仁和區平地鎮政府所在地趕往一個居住著24口人的火山組,當地的摩托車手整整馱行了兩個小時才找到這里,而且許多地方車手是托起摩托車通過的。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們的抗震意識普遍薄弱。
「8·30」地震之後,第二天又發生5.6級餘震,但是,會理縣抗震救災的大部分工作人員依然居住與工作在重災區黎溪區工委院內的已經定性為危房的辦公樓及民房裡,從領導到普通工作人員均在已經有明顯裂紋的區工委餐廳扎堆用餐。另外,截至2008年9月15日15時,地震災區已發生餘震1318次。由於31日餘震達5.6級,引發新的災害,會理縣僅此餘震便造成7人死亡。
此次「小震大災」一方面與農村民居選址不合理、建築結構不當、建築材料質量差、整體性能弱和抗震能力低密切相關,還與長期以來民眾抗震意識淡薄及政府沒有強制性推行防震建設標准不無關系。
雖然這兩年這些地區村民均收到政府發放的抗震減災宣傳資料及《農村房屋抗震知識宣傳手冊》,但村民反映只是發到手,「很少有人看啊!」,「更沒人會按照本本上說的做。」
救援的速度與力量
把兩省三地抗震救災相比較,雲南省元謀縣的救援速度與力量是最快最強的。
8月30日16時30分地震後,元謀縣一支包括醫療、運輸、電力、通信、物資保障在內的救援隊伍就跨過金沙江來到重災區姜驛鄉。
當晚姜驛鄉的大部分村民被安置在25個烤煙大棚里。第二天上午,縣里運大米的車輛便到達災區。最強有力的救援力量是軍隊。僅僅元謀縣境內就有兩支野戰部隊參與到救援搶險中,他們分別是:成都軍區駐滇某部高炮團救援隊、第一炮兵駐滇某部救援隊。
地震發生18個小時後,成都軍區駐滇某部高炮團救援隊便趕到姜驛鄉,到當天晚上這個團先後有300多人進入災區搶險。團長蘇小林告訴記者,至9月6日12時,他們已為災區搭建帳篷頂,占這個鄉搭建帳篷總數的68%。「災區的物資運輸與裝卸基本是由我部承擔的。」
元謀縣最重要的災區有兩個,一個是姜驛鄉,另一個是江邊鄉。前來江邊鄉的是第一炮兵駐滇某部救援隊,來了165人,裝備精良,完成了該鄉大部分救援任務。
相對而言,會理縣雖然災情更重,但124人的部隊救援隊9月4日才到達災區現場,好在9月1日便派來一支27人的醫療隊。除了交通不暢外,信息不暢也是會理救援被動的一個重要因素。縣委宣傳部的一位幹事對記者說,人家攀枝花、雲南的宣傳做得好,信息能夠及時傳遞出去,我們這里災情最重,但傳遞出去的信息最少。據宣傳部的一位幹部說,原本要跟醫療團隊來會理報道的成都幾位記者,臨時接到省委宣傳部的指令,取消了行程。

中新社攀枝花4月2日電 題:重訪「8·30」地震重災區:抗旱重建兩不誤
作者 徐楊禕 劉忠俊
經過兩個小時顛簸的車程,記者來到2008年「8·30」地震重災區之一的四川攀枝花仁和區平地鎮迤沙拉民族文化村。
走進村莊,一群身著民族服飾的彝族老人坐在村口的樹下交談著。雖然記者並不能完全聽明白彝語,但老人們還是熱情地招呼記者,嘗試著溝通。 82歲高齡的起瑞仙老人一字一頓地說:「那年地震把我家40頭牛都埋在了大山下,家裡房子也垮掉了。自己沒有錢修房子,村上給了我們很大支持。你看嘛,我家的房子馬上就要裝修了。」
離村口不遠的地方,一口長約10米的池塘吸引了記者的注意。池塘中大約有一米深的水,這在已經190天沒有下雨的山裡實屬罕見。
村民說,這並不是他們的飲用水。迤沙拉民族文化村村長殷少洪的介紹解開了記者心中的疑惑,「村裡都是彝族徽派建築,基本都是木結構,極容易引發火災。一旦起火,這山上沒水的話就十分危險了。這個池子是消防池,裡面的水是不能隨便用的。」
一提到村裡乾旱情況,殷少洪村長臉上顯出無奈。迤沙拉村共有572戶村民,共計2267人。「8·30地震」給每家每戶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失,全村有426戶重建,其餘146戶對房屋進行了加固。「地震之後本來就困難,現在又乾旱,地里的莊稼全部絕收,讓受災民眾雪上加霜。」殷少洪說。
走在街上,一棟主體結構已經完工的新房吸引了記者注意,走進該房院內,主人納錄秀熱情招呼記者參觀,這是一棟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新房。納錄秀說,她家地里的小麥因乾旱全部絕收,現在玉米都還沒有種。「今年由於天旱,地里自己吃的蔬菜都絕收了,我已經好久沒吃到新鮮的菜了。所有的東西都要到平地鎮上去買。」
納錄秀說,現在家中的生活用水還能從山裡接些山泉水應付,如果老天持續旱下去,就很難說了。「氣象台預報要6月中旬才下雨,山泉水最多能維持半個月,這兩天大家都在尋找新水源好打井。」
盡管長達半年的乾旱給這座剛剛從地震中新生的村莊帶來又一次考驗,但生活在迤沙拉的每一個人依然對未來充滿著希望。「前幾天來了專家指導『水改旱』,現在基本上都不種水稻,都改成烤煙、土豆、花生那些耐旱的莊稼了。」面對一片閑置已久的田地,殷少洪告訴記者,家家戶戶早已經做好了耕種的准備,只等天公作美下一場大雨。
就在記者即將離開時,村口的幾位彝族老人們唱起了祈雨的民謠,老人們的眼神表達著對雨水的渴望。

閱讀全文

與主角姜驛由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8好看的制服絲襪小說 瀏覽:227
戰爭養成小說推薦 瀏覽:68
有沒有寫城管的小說 瀏覽:852
桃系統小說下載 瀏覽:835
王妃天才的穿越小說 瀏覽:563
一本短篇小說有70篇 瀏覽:848
好看的長篇農村鬼故事小說下載 瀏覽:69
林緋的小說全集 瀏覽:154
嗜血妖童同人小說 瀏覽:481
狗x人小說全文閱讀 瀏覽:980
曠世神醫千千小說網手機版 瀏覽:406
男主穿越混黑道的小說完結 瀏覽:895
完結小說作者排名榜 瀏覽:833
詭案組有聲小說紫襟 瀏覽:680
名字叫什麼花的實體小說 瀏覽:389
寫小說如何虐心 瀏覽:704
男主成全別人的比較悲傷的武俠小說 瀏覽:660
免費全本小說免流量 瀏覽:862
有姐妹雙飛的小說推薦 瀏覽:375
有沒有綜漫同人無限穿越小說 瀏覽: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