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主角 > 英國古典小說女主角名

英國古典小說女主角名

發布時間:2021-09-09 01:40:28

㈠ 出幾個好聽的小說中女主角的名字

穆清。《盪之什·烝民》:「吉甫作誦,穆如清風」。穆清指清和之氣。

秉文。《周頌·清廟》:「濟濟多士,秉文之德」。

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葉蓁蓁」。蓁蓁,茂盛貌。

燕飛。《邶風·燕燕》:「燕燕於飛,差池其羽」。

淑慎。《邶風·燕燕》:「終溫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謹慎。

舜華舜英。《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顏如舜英」。舜華舜英都指木槿花。

芃芃(音朋)。《鄘風·載馳》:「我行其野,芃芃其麥」。芃芃:草木茂盛貌。

惠然。《邶風·終風》:「終風且霾,惠然肯來」。惠然,順從貌。

靜姝。《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煒彤。《邶風·靜女》:「彤管有煒,說懌女美」。彤:紅色。煒:光彩。

洵美。《邶風·靜女》:「自牧歸荑,洵美且異」。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鄭風·叔於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燕婉。《邶風·新台》:「燕婉之求」。燕婉:安靜和順,也指如意郎君。

靈雨。《鄘風·定之方中》:「靈雨既零」。靈雨:及時雨。

子佩。《鄭風·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零露。《鄭風·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零露:零落的露水。

婉兮、婉如。《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婉如清揚」。婉:美麗。

瓊華。《齊風·著》:「尚之以瓊華乎而」。下文「瓊瑩」「瓊英」,均形容美玉。

如英。《魏風·汾沮洳》:「美如英」,下文還有「美如玉」。如花似玉貌。

清猗。《魏風·伐檀》:「河水清且漣猗」。

材料拓展:

一、 以與女字旁的字命名,直接從字形上反應女性色彩。這是最基本的方法。如:嬋娟、娉婷、嬌娥、妙美、玉嫩等。由於中外文化的交流,外國女名中的一些(教你起好聽的小說女主角名字)較易譯成中文的字也有流傳,如:妮娜、美娜、麗娜、美妮、夏娃等。

二、以名貴或清雅的花(草)、鳥為名。人們常把女性比作鮮花小鳥,以象徵女性的天真活潑和溫柔之美。如:秀梅、蓮花、秋菊、鳳蘭、鳳霞、曉燕、黃鶯、秋雁等。

三、以珍寶字或女性用品為名。如:寶釵、玉環、翡翠、金釧、珍珠、珊瑚、琳琅、黛玉、銀瓶等。

四、以自然現象和景物為名。如:如雲、虹影、彩霞、玉霜、春燕、秋月等。

五、以表示色彩的字為名。如:青青、小紅、采藍、丹霞等。

六、以表示柔情的字為名。如:喜兒、愛蓮、莫愁、惜弱、念慈、怡靜等。

七、以品德、容貌氣質為名。社會所提倡和稱道的男女性情品德也不盡一致,與男子相比,女子比較溫柔、賢淑、文雅、安靜、潔凈,這在名字中也會表現出來。如:婉貞、淑賢、慧嫻、文清、智敏、端莊等。

八、以表示芳香的字為名。如:阿香、玉芬、瑞芳、馥荔等。

細數瓊瑤小說中主角的名字

《浪花》雨秋 雨晨 子健 婉琳 佩柔 俊之

《我是一片雲》宛露 顧友嵐 孟樵

《失火的天堂》許曼亭 秦非 展牧原 潔舲 展翔

《聚散兩依依》賀盼雲 高寒 鍾可慧 倩雲 鍾文牧 翠薇

《菟絲花》 孟憶湄 羅皓 雅築

《幸運草》佩容 靜如 孟士堯 若梅 葆如 美珩 如馨 任卓文 維潔 馥雲 葉昶 嘉琪 憶陵夢逸思筠 美婷 思虹 旭琴 詩蘋 美嘉

《六個夢》婉君 伯健 仲康 叔豪 靜言 柳逸 章念琛 念琦 念瑜 孟瑋

㈡ 英國古典言情小說特徵

英國小說沿兩條線發展:一條是在世界英語各國頗具有聲望的女作家奧斯丁的現實主義小說。她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和《愛瑪》,寫愛情與婚姻中的日常風波和喜劇性沖突,展示當時農村的階級關系、社會心理、風俗習慣。另一條是司各特的浪漫主義歷史小說。他的《紅酋羅伯》、《艾凡赫》等,情節離奇曲折、場面規模恢宏、描寫色彩絢爛,對狄更斯、巴爾扎克、雨果、大仲馬、普希金、曼佐尼都有深刻的影響。

㈢ 哪部英國名著小說女主 一輩子沒結婚

哪部英國名著小說女主 一輩子沒結婚?
小說的名字是:《呼嘯山莊》

㈣ 求一部以女主名字命名的古典英劇

《小杜麗》Little Dorrit (2008)

本片由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同名小說《簡·愛》改編,講述了孤兒簡·愛成為了一個家庭教師,來到桑菲爾德庄園,並與庄園的主人愛德華·羅徹斯特墜入了愛河。沒想到羅徹斯特15年前就已結婚,妻子就是那個關在密室里的瘋女人。簡·愛忍痛離開,多年後再回到庄園,一切都變了,唯有她和羅徹斯特的愛不變……

《包法利夫人》

㈤ 外國文學名著中有哪些著名女性角色比如

《戰爭與和平》里的瑪麗婭·保爾康斯基,《巴黎聖母院》里的埃斯梅拉達,《呼嘯山莊》里的卡瑟琳·歐肖,《大衛·科波菲爾》里的艾妮斯,《紅與黑》里的瑪特爾。

1、瑪麗婭·保爾康斯基

瑪麗婭·保爾康斯基,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中的重要人物,作者塑造了瑪麗婭充滿愛的形象。

在她的內心,被強烈的愛包圍著,唯有相信上帝的人,心中才能對愛的本質有真切的體會。這種愛是發自內心的,就像自己愛上帝一樣來愛別人。

老保爾康斯基公爵的女兒瑪麗婭是整篇小說中宗教性性格最為突出的人物。她有兩大癖好:一個是侄兒尼古拉,另一個就是宗教信仰。她並不漂亮,甚至還有些醜陋。

每天都會在神像面前祈禱,並且經常接待那些雲游四方的教徒,願意去傾聽他們的故事,分享他們的心得。她熱愛自己的家庭,親人甚至陌生人,甘願為他們犧牲自己的幸福。

2、埃斯梅拉達

埃斯梅拉達,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中的重要人物,埃斯梅拉達是雨果筆下集真、善、美於一體的完美的藝術形象。

她在小時候被吉普寨人從妓女母親的呵護下偷走,流浪街頭以賣藝為生,雖然飽嘗人世的艱辛與苦難,但是卻始終保持著一顆善良純真、樂於助人的心。

埃斯梅拉達美麗善良,當乞丐國王要絞死格蘭瓜爾時,她承諾要與格蘭瓜爾結婚救下了他的命;當卡西莫多接受刑法口渴難耐時,只有她站出來以德報怨為他送水。

她又是勇敢執著的,當克洛德威脅她,只要接受他的愛就能夠獲得自由時,她斬釘截鐵地拒絕了;當菲比斯不顧她的安危死活時,卻依然痴心執著的愛著他。

作者在埃斯梅拉達的身上寄託了理想和希望,但是宗教貴族和黑暗勢力是不可能允許美好事物的存在的。

3、卡瑟琳·歐肖

卡瑟琳·歐肖,英國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呼嘯山莊》中的重要人物,卡瑟琳·歐肖是一個復雜的人物。她時而友愛,時而狂暴,時而溫柔,時而激動,時而深情款款,時而任性率性。

她叫父親深感絕望,因為不能理解她,他便說沒法愛她。她的哥哥亨德萊覺得他被希斯克利夫剝奪得一無所有,卡瑟琳卻在這個黑小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狂野本性的反映。

她與他一起在荒野上玩耍,那裡是他們的天然棲息之地,他們迷戀著鄉間景色的粗獷美。但是卡瑟琳有一個致命的弱點。

她發覺自己無法抗拒畫眉田莊的優雅生活的吸引,經過山莊的暴風雨後那座可愛的清新的老宅是那樣的安詳。

就這樣,她被引得背棄了自己心知肚明的真正本性——這種本性與希斯克利夫是一體的——只為那塵世的浮華的緣故。

粗俗的希斯克利夫社會地位比她低,所以她決定嫁給埃德加,正是這個決定促成了小說的悲劇。在第十五章她與希斯克利夫重聚的動人場面中,她承認了這個事實。

4、艾妮斯

艾妮斯,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創作的長篇小說《大衛·科波菲爾》中的女主人公,艾妮斯無論從容貌、品德、學識、思想,她幾乎都無可挑剔。

她美麗端莊,大方得體,溫柔善良,恬靜穩重,體貼周到,有敏銳的洞察力,堅強的性格和意志,寬容博愛的心腸,她是大衛的精神依託,美麗天使,任何人都會為有這樣一個知心朋友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艾妮斯從小就是父親的管家和精神慰藉,由於對父親的愛,她過早的成熟,並承擔起照顧父親的責任,為了父親她不得不討好希普這個卑鄙小人,但是她是決不會屈服於希普的,不會讓希普的險惡目的得逞的。

艾妮斯雖然沒有過多和斯蒂福接觸,但卻能從一件件小事中判斷出他在大衛身邊的危險,她的洞察力是敏銳的,與大衛對斯蒂福感性的崇拜相比,艾妮斯是理智的。

艾妮斯對大衛的愛是深沉的長久的,她一直在默默地愛著大衛,只不過大衛反映遲鈍,而且對愛情的追求是盲目的。「強扭的瓜不甜。」「夫妻之間沒有比志趣不合更大的分歧了。」

斯特朗太太的這句話在大衛心中掀起了波瀾。在朵拉死後,在經歷了許多的困難之後,在海外歷練數年之後,大衛終於明白了他對艾妮斯的愛,他們結婚了。無論在事業上、生活上,艾妮斯都是大衛理想的伴侶。

5、瑪特爾

瑪特爾,法國作家司湯達創作的長篇小說《紅與黑》中的重要角色,瑪特爾小姐有著高貴的社會地位,性格上單純、熱烈、反叛。瑪特爾對生活的追求更多地表現出執著和義無返顧。

她的壓力不是來自已的偷情,而是社會地位的懸殊。盡管於連出身低微,但她喜歡於連的傲慢,平民青年的才幹、機敏、野心,以及他身上流露出的不可抑制的丹東精神,搗毀了瑪特爾小姐的傲慢心理。

瑪特爾小姐久困於上流社會,名和利對她已沒有吸引力,於連的出現使她感到欣喜,她希望得到的是暢飲生活暢飲愛情。因此在她身上沒有有意的阿訣奉承,違心的溜須拍馬,在愛情追求過程中沒有恐懼和擔心,有的是興奮、熱情、快樂。

瑪特爾對生活愛情的追求和渴望是一個人人性的正常要求,無論是父母的反對還是教會的檢舉揭發信,都不能改變她的執著。

甚至願意拋棄自己的貴族地位、金錢,與於連私奔。瑪特爾以其特有的固執、傲慢堅持自己的追求。

㈥ 英國十大名著

英國的十大文學名著如下

1、《哈姆雷特》莎士比亞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於1599年至1602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戲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並娶了國王的遺孀喬特魯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為父王向叔叔復仇。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復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著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2、《魯濱遜漂流記》丹尼爾·笛福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長篇小說。該書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

該作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Robinson Crusoe)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一生志在遨遊四海。

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風暴,隻身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段與世隔絕的生活。他憑著強韌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在荒島上頑強地生存下來,經過28年2個月零19天後得以返回故鄉。

這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大西洋中,在荒島上生活4年4個月之後,被伍茲·羅傑斯船長所救。

笛福便以塞爾柯克的傳奇故事為藍本,把自己多年來的海上經歷和體驗傾注在人物身上,並充分運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文學加工,使「魯賓遜」不僅成為當時中小資產階級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為西方文學中第一個理想化的新興資產者。

該小說發表多年後,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於世界各地,並被多次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

3、《大衛·科波菲爾》狄更斯

《大衛·科波菲爾》是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創作的長篇小說,被稱為他「心中最寵愛的孩子」,於1849至1850年間,分二十個部分逐月發表。

全書採用第一人稱敘事,融進了作者本人的許多生活經歷。小說講述了主人公大衛從幼年至中年的生活歷程,以「我」的出生為源,將朋友的真誠與陰暗、愛情的幼稚與沖動、婚姻的甜美與瑣碎、家人的矛盾與和諧匯聚成一條溪流,在命運的河床上緩緩流淌,最終融入寬容壯美的大海。

其間夾雜各色人物與機緣。語言詼諧風趣,展示了19世紀中葉英國的廣闊畫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間充滿善良正義的理想。

4、《呼嘯山莊》艾米莉·勃朗特

《呼嘯山莊》是英國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是19世紀英國文學的代表作之一。

小說描寫吉卜賽棄兒希斯克利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其女友凱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全篇充滿強烈的反壓迫、爭幸福的斗爭精神,又始終籠罩著離奇、緊張的浪漫氣氛。此作品多次被改編成電影作品。

5、《簡·愛》夏洛蒂·勃朗

《簡·愛》(Jane Eyre)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創作的長篇小說,是一部具有自傳色彩的作品。

作品講述一位從小變成孤兒的英國女子在各種磨難中不斷追求自由與尊嚴,堅持自我,最終獲得幸福的故事。小說引人入勝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愛情經歷,歌頌了擺脫一切舊習俗和偏見,成功塑造了一個敢於反抗,敢於爭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婦女形象。

6、《苔絲》托馬斯·哈代

《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作家哈代的長篇小說,是「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

小說講述了女主人公苔絲生於一個貧苦小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個富老太婆家去攀親戚,結果她被少爺亞歷克誘奸,後來她與牧師的兒子克萊爾戀愛並訂婚,在新婚之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卻沒能得到原諒。

兩人分居,丈夫去了巴西,幾年後,苔絲再次與亞歷克相遇,後者糾纏她,這時候她因家境窘迫不得不與仇人同居。

不久克萊爾從國外回來,向妻子表示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無情,在這種情況下,苔絲痛苦地覺得是亞歷克·德伯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安吉爾便憤怒地將他殺死。最後她被捕並被處以絞刑。

哈代在小說的副標題中稱女主人公為「一個純潔的女人」,公開地向維多利亞時代虛偽的社會道德挑戰。

7、《格列佛游記》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記》是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又譯為江奈生·斯威夫特)創作的一部長篇游記體諷刺小說,首次出版於1726年。

作品以里梅爾·格列佛(又譯為萊繆爾·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周遊四國的經歷。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羅卜丁奈格、飛島國、慧駰國的奇遇,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

還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了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的幻想寫出了荒誕而離奇的情節,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英國議會中毫無意義的黨派斗爭,統治集團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圖,對殖民戰爭的殘酷暴戾進行了揭露和批判。

同時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頌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統治者的英勇斗爭。

《格列佛游記》1726年在英國首次出版便受到讀者追捧,一周之內售空。出版幾個世紀以來,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

在中國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外國文學作品之一,被列為語文新課程標准必讀書目。根據其內容改編的電影分別於1977年、1996年、2010年被搬上大熒幕。

8、《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亞

《威尼斯商人》 是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是一部具有諷刺性的喜劇。大約作於1596~1597年。

該劇的劇情是通過三條線索展開的:一條是鮑西亞選親;一條是傑西卡與羅蘭佐戀愛和私奔;還有一條是「割一磅肉」的契約糾紛。

劇本的主題是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同時也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資產階級與高利貸者之間的矛盾,表現了作者對資產階級社會中金錢、法律和宗教等問題的人文主義思想。這部劇作的一個重要文學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這一惟利是圖、冷酷無情的高利貸者的典型形象。

9、《傲慢與偏見》簡·奧斯汀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是英國女小說家簡·奧斯汀的創作的長篇小說。

小說描寫了小鄉紳班納特五個待字閨中的千金,主角是二女兒伊麗莎白。她在舞會上認識了達西,但是耳聞他為人傲慢,一直對他心生排斥,經歷一番周折,伊麗莎白解除了對達西的偏見,達西也放下傲慢,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以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說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並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

10、《失樂園》彌爾頓

《失樂園》是英國政治家、學者約翰·彌爾頓創作的史詩。《失樂園》講述詩中叛逆之神撒旦,因為反抗上帝的權威被打入地獄,卻毫不屈服,為復仇尋至伊甸園。

亞當與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誘,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知識樹上的果子。最終,撒旦及其同夥遭譴全變成了蛇,亞當與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園。

該作說明人類從不識不知的原始社會進入生產勞動的文明社會,必須依靠知識和勞動。同時,宇宙間本身就有正反相對、相互矛盾的兩種勢力存在,人類歷史上也反復出現過變革、斗爭的流血事件,出現過失樂園的悲劇。

《失樂園》與荷馬的《荷馬史詩》、阿利蓋利·但丁的《神曲》並稱為西方三大詩歌。

㈦ 英國古典名著�1�3有那些

1、英國女作家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是簡·奧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她在1796年開始動筆,取名為《最初的印象》,1797年8月完成。她父親看後很感動,特意拿給湯瑪·卡士德爾,請他出版,但對方一口回絕,使得他們十分失望。後來,她重寫了《最初的印象》,並改名為「傲慢與偏見」於1813年1月出版。
2、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
著名悲劇之一,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在《哈姆雷特》中,復仇的故事中交織著愛恨情愁。同時,哈姆雷特也是該劇主人公丹麥王子的名字。後有據此改編的同名電影和越劇、京劇等藝術作品。

3、俄國19世紀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 小說結構方面(因果-歷史敘述模式的退場和以對話和獨白為中心的新的結構的建立);對心理現實主義的推進:盡量不脫離人物自我意識以及最大限度挖掘人物潛意識的心理描寫;以「復調」對「獨白」的超越。 4、狄更斯的《遠大前程》;
(Great Expectations),又譯《孤星血淚》,是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晚年寫成的教育小說。故事背景為1812年耶誕節前夕至1840年冬天,主角孤兒皮普(Pip)以自傳式手法,敘述從7歲開始的三個人生階段。此小說貫切了狄更斯文以載道的風格,透過劇中孤兒的跌宕起落,表達他對生命和人性的看法。該小說自1860年12月到1861年8月連載於作者製作的周刊《一年四季》,百年來被多次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及舞台劇。 5、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
俄羅斯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是世界文學史上一部不朽名著。小說最突出的藝術成就是那氣勢磅礴、宏大復雜的結構與嚴整有序的布局。托爾斯泰以一天才之筆,游刃於戰爭與和平、心理與社會、歷史與哲學、婚姻與宗教之間,主次分明,匠心獨具。小說《戰爭與和平》以庫拉金、羅斯托夫、鮑爾康斯基和別朱霍夫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為情節線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初到二十年代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 6、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7、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 《呼嘯山莊》是英國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說描寫吉卜賽棄兒希斯克利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其女友凱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
8、古羅馬詩人荷馬的史詩《奧德賽》;
9、古羅馬詩人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
10、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 《簡·愛》創作於英國謝菲爾德,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它闡釋了這樣一個主題:人的價值=尊嚴+愛。《簡·愛》中的簡愛人生追求有兩個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對人間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對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這本小說的主題是通過對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經歷,成功地塑造了一個不安於現狀、不甘受辱、敢於抗爭的女性形象,反映一個平凡心靈的坦誠傾訴的呼號和責難,一個小寫的人成為一個大寫的人的渴望。 滿意請採納 謝謝

㈧ 19世紀英國三位著名的女性小說家是__________姐妹。

勃朗特三姐妹
夏洛蒂(Charlotte Bront)(1816-1855)
夏洛蒂像她成功塑造的人物形象簡·愛一樣,個子矮小,其貌不揚,充滿智慧和獨立的精神。她雖外表古板沉默,卻有著一顆女性和婉敏感的心。在兩位姐姐不幸早逝後,她成了家中的長女,她從小就有一種關心他人的神聖責任感,以她嬌弱的身軀承擔了全家對外聯絡發展的重任。自強不息、奮斗進取成為她一生的主旋律。她的氣質是浪漫和嚴謹的奇特結合,這就使她既熱情奔放,耽於幻想,富於挑戰精神;又保守穩重,約束自我,恪守傳統的道德標准。她既是一個好女兒,好姐姐,好妻子,好朋友,具有溫柔熱情的一面,同時又是一個蔑視虛偽的上流社會,對丑惡的世態進行了犀利的譏諷的勇士。她性格的兩方面構成了她波瀾不寧的豐富的內心世界,也使她的作品更富於激情和新意,具有震 撼人心的藝術魅力。夏洛蒂的不卑不亢,純真熱情, 謙遜質朴,無不從她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的身上體現出來。她的作品可以說是她智慧的頭腦和赤熱的心靈的自然流露。薩克雷在紀念夏洛蒂的文章《最後一幅素描》中說:「凡是讀過她的書的人,誰不欽佩這位婦 女對真理的熾熱的愛,她的勇敢,她的純真,她對邪惡的義憤,她熱切的同情心,她虔誠的愛和信仰,她激越的榮譽感。一種急切的誠實是這位婦女的性格特徵。」這段話可以說是夏洛蒂的真實寫照。 夏洛蒂的作品主要描寫貧苦的小資產者的孤獨、反抗和奮斗,屬於被馬克思稱為以狄更斯為首的「出色的一派」。《簡·愛》是她的處女作,也是代表作,至今仍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 實際上,勃朗特三姐妹自幼便熱愛寫作,常常一起在本上寫一些關於伯爵的小說,可惜日後都丟失了。夏洛蒂還出版過詩集。她的其他小說有:《雪莉》(1849)、《維萊特》(1853)。其中《維萊特》可以看做是她個人的小說體自傳,與她的人生經歷十分相似。這位天生體弱的女作家是十九世紀英國文壇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艾米莉·勃朗特艾米莉(Emily Bront)(1818-1848)
夏洛蒂·勃朗特之妹,安妮·勃朗特之姐。從少年時代就開始寫詩,姐妹三人於1846年出版了一本自費出版詩集,以艾米莉為主。她的詩的風格往往是直抒胸臆,感情濃烈;景物描寫常常荒僻,寂寥。但她的小說《呼嘯山莊》掩蓋了她詩歌的光芒。艾米莉·勃朗特被人們認為是三姐妹中天分最高的一位。她沉默寡言,性格自閉,孤傲乖僻,摯愛荒原,一生中幾乎沒有朋友。但她卻有驚人的想像力和卓越的文才,創作了大量的抒情詩。並以唯一的一部小說《呼嘯山莊》馳名文壇,被譽為英國19世紀文學史中最奇特的女作家。 《呼嘯山莊》被認為是英國小說史上最奇特,最具震撼力的一部小說之一。這部悲劇性的小說描寫了吉卜賽棄兒希斯克列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嘉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小說充滿強烈的反壓迫的斗爭精神,展現出的人物的內心世界具有一種超乎尋常的激情和反叛精神。小說的文字被稱為「一首完美,動人的敘事詩」。夏洛蒂和傳記作者告訴我們,艾米莉生性獨立、豁達、純真、剛毅、熱情而又內向。她頗有男兒氣概,酷愛自己生長其間的荒原,平素在離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誼,最喜與大自然為友,從她的詩和一生行為,都可見她天人合一宇宙觀與人生觀的表現,有人因此而將她視為神秘主義者。其實人與自然的關系,從來就是人類文明史上重要的命題,艾米莉不過是步歷代哲人、隱者、科學家、藝術家後塵,通過生活和創作,身體力行地探尋人與自然的關系。 由於艾米莉一生經歷簡短,她既未受完整系統教育,又沒有愛情婚姻實際體驗,人們對於她能寫出《呼嘯山莊》這樣深刻獨特的愛情絕唱也曾疑惑不解。對這一問題,早有人以「天才說」做出解釋,而經過百餘年的研考據,傳記作者和評論家又提出了更加令人信服的憑據。愛米麗以及她的姐妹,雖然生長在苦寒單調的約克郡,她們的父親帕特里克·勃朗特卻來自北愛爾蘭,母親瑪麗亞·勃蘭威爾是威爾士人。這一對父母所屬民族的祖先,同屬具有沖動浪漫氣質的凱爾特人,而且二人都不乏寫詩為文的天分:帕特里克又一向懷有文學抱負,曾自費出版詩集;瑪麗亞出嫁前寫給帕特里克的情書,也是文采斐然。繼承了父母的遺傳基因,又受到荒原精神的陶冶哺育,愛米麗的藝術天才無疑並非無源之水;而且她家那座荒原邊緣上的牧師住宅,外觀雖然冷落寒酸,內里卻因幾個才智過人的子女相親相攜而溫馨宜人。他們自幼相互鼓勵、切磋,以讀書寫作為樂。這一方面大大沖淡了物質匱乏之苦;同時也培養鍛煉了他們的寫作功力。 愛米麗的寫作,從詩開始,她在著手創作《呼嘯山莊》之前十六七年間,陸續寫出習作詩文《貢代爾傳奇》和短詩,如今所見,僅近二百首詩。姑且不論它們本身的藝術價值,這些文字起碼也是創作《呼嘯山莊》這部不朽之作的有益准備。換言之,她寫《呼嘯山莊》,是她寫詩的繼續。她的詩,真摯、雄勁、粗獷、深沉、高朗,這也是《呼嘯山莊》的格調。 安妮·勃朗特安恩(Anne Bront)(1820-1849)
安恩勃朗特家最小的女孩,她溫柔嫻靜,安靜內向,和兩個姐姐相比天分稍低。她只活了29歲,而且在短暫生命的後十年,從事郁悶的家庭教師工作 就佔去了她很多時間,但她還是寫出了兩部小說《艾格尼斯·格雷》和《懷爾德菲爾府的房客 》,在英國 文學史中佔有一定的地位。她筆下的小說就如同她本人,給人一種恬靜的感覺,主人公都有著純潔的品德,勇敢地追求獨立和幸福,這也是安妮內心的寫照。安恩的作品直率和明晰更像是18世紀的作品,而不像她所處的維多利亞時代的作家風格。安妮從小就隨著姐姐們讀書,並參與了他們的文學游戲,如飢似渴地沉浸在夢幻的王國里,寫了大量的憂傷的小贊美詩。 她有一頭秀麗的淺棕色頭發,可愛的藍眼睛略帶紫羅蘭色,白皙的皮膚,外表顯得溫婉可人,深得姨母的寵愛。她和艾米莉就像孿生姐妹一樣,形影不離,親密無間,常在一塊聯合寫日記或者到荒原中漫遊,給她們熟悉的場所都起上了動聽的名字。她的嗓音細弱甜美,喜歡柔和的和聲,閑暇時彈彈鋼琴,唱唱歌,不過這種賞心悅耳的愉快在她一生中實在是太少了。後來,安恩曾和姐姐夏洛蒂一起到伍勒小姐的學校學習了一段時間,但不久,她就病倒了,呼吸困難,咳嗽不斷,身體漸漸衰弱。想到病逝的兩個姐姐,夏洛蒂憂心忡忡,決定把安恩帶回霍渥斯。回到了自由自在、寧靜的家裡,安恩的病慢慢地好了起來。為了生 活,1839年4月,她到了默菲爾德的布雷克府, 在英甘姆夫人家當家庭教師。後來又到了梭普格林的 愛德蒙·羅賓森家做女家庭教師。她的這些當家庭教 師的經歷,直接為小說《艾格尼斯·格雷》提供了眾多的素材。出版商史密斯先生有一段關於安妮珍貴的描述 :「她是個溫柔文靜,相當克己的人,長得一點 也不漂亮,可是模樣很討人喜歡,她的態度奇特地表 現出一種求人保護和支持的願望,經常保持著一種懇 切的神色,這是能博得別人同情的 。」安恩終生體弱 多病,但在虛弱的外表下,卻有一顆意志堅強,勇敢執著的心靈。 每個成人都有個孩童時期,每個孩童都曾有過七色的夢。夢本是幻覺:虛懸、飄渺、易失。可就有這么幾個女孩把美夢緊緊抓住,她們執著地置身於夢境的編織中,最終將幻想變成現實,獲得了人生價值的永恆。這就是19世紀出現在英國文壇的勃朗特三姐妹作家提供的一種文化現象。

㈨ 從古到今,英國比較有名的女作家有哪些需要系統的回答,謝絕一個人名......

伊麗莎白·巴雷特·勃朗寧,1806年出生,詩人。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簡愛》。

艾米莉·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19世紀英國小說家、詩人,英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僅僅度過了三十年便默默無聞地離開了人間,然而她唯一的一部小說《呼嘯山莊》卻奠定了她在英國文學史以及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

安妮·勃朗特(1820年1月17日——1849年5月28日)1820年出生於英格蘭北部約克郡的一個教區牧師家庭,是勃朗特姐妹中的小妹妹,她比夏洛蒂·勃朗特小四歲,比艾米莉·勃朗特小兩歲。《艾格尼斯·格雷》,《懷爾德菲爾府的房客》

艾捷爾·麗蓮·伏尼契,世界名著《牛虻》的作者,她於1864年出生

弗吉尼亞·伍爾芙,1882年1月25日,出生,《牆上到斑點》

古代小說中女主角名字

《紅樓夢》林黛玉、《忽如一夜病嬌來》虞襄、《有種後宮叫德妃》嵐琪專、《我就是這般女子》屬(月下蝶影寫的)班嫿、《繼妃生存守則》(依依蘭兮寫的)徐初盈、《南安太妃傳》(平林漠漠煙如織寫的)朱紫等等。有些看的都記不太清了。

閱讀全文

與英國古典小說女主角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小說總裁請克制 瀏覽:899
小說主角蕭如玥 瀏覽:610
獒婿有聲小說全集 瀏覽:719
好看的yinen小說 瀏覽:354
爸爸要兒媳小說全集 瀏覽:904
小說搜神記誰寫的 瀏覽:995
一不小心愛上你小說閱讀 瀏覽:637
玄幻小說女主腿比較長 瀏覽:664
2018好看的制服絲襪小說 瀏覽:227
戰爭養成小說推薦 瀏覽:68
有沒有寫城管的小說 瀏覽:852
桃系統小說下載 瀏覽:835
王妃天才的穿越小說 瀏覽:563
一本短篇小說有70篇 瀏覽:848
好看的長篇農村鬼故事小說下載 瀏覽:69
林緋的小說全集 瀏覽:154
嗜血妖童同人小說 瀏覽:481
狗x人小說全文閱讀 瀏覽:980
曠世神醫千千小說網手機版 瀏覽:406
男主穿越混黑道的小說完結 瀏覽: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