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歷史上大力士TOP5
如果傳說中的人物可以算的話,那麼盤古必定第一,大斧子一揮,宇宙出現了。。。。
還有孫悟空什麼的,都是怪力超人。。。。
如果小說中的誇張描寫也算的話,那麼李元霸最牛,大錘400多斤,掄開了潑水不進,這尼瑪神馬水平?
唉~~~小說作不得准,李元霸雖然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小說中的他還是太誇張了。包括像什麼關二爺之類,也都有誇張,80多斤的青龍刀,不過是小說編出來的。還有什麼魯智深拔樹之類的,不過小說家之言。
如果按真實歷史記載,首先這個TOP就沒法定,因為他們互相之間沒有交手記錄,不可能科學的比拼排名。
我給你列幾個人,有真實歷史記載的,你通過這些記載來自己判斷吧。
項羽:史書記載他天生神力,力能扛鼎!這不是小說,是史書記載的。雖然那時候的史書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春秋筆法,但他力大這個事實應該可以肯定。而且有記載項羽起事之時,一個人單槍匹馬殺遍縣衙幾十名官兵,當真威猛!
典韋:有真實記載,軍中大旗在狂風中豎不起來,三五個士兵都扶不住,而典韋單手就扶穩了!還有在宛城一戰,典韋掄著敵人的屍體打,相當牛叉。
許諸:史書寫到,他曾經拉著牛尾巴,硬拽著牛倒行百餘步!牛這東西力氣大,古代和現代一樣力氣大,能把這牲口拽著拖行百餘步,就跟今天的大力士比賽中人拉汽車差不多了。
商紂王:雖然是個暴君,但力大無窮是有真實記載的。史書上說他「筋力超勁,百人之敵也。」
《史記·殷本記》也說「材力過人,手格猛獸」。
補充:你列的那個,第二個「與岳飛有關」,是金兀術,也叫完顏兀術,是金國元帥,岳飛的敵人。史書有記載,他也是個大力士。
第四可以是很多人,我建議排上典韋。
② 桃運大相師展步的女人有幾人
逃運大象是斬部的女人多了去了起碼也應該有100多個了吧,這種騙人的東西大家千萬不要相信的為好。
③ 哪個網站可以免費閱讀小說桃運大相師
桃運大相師
作者:金牛斷章
簡介:展步,一個立志要將相胸內術發揚光大的男人,容一個命犯桃花的男人,來到了色彩斑斕的大都市,邂逅一個有一個形形色色的女人,隨著形形色色的女人闖入,展步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這些出現在自己生命中的女人,究竟是臨時的過客,還是宿命的安排??
④ 中國古代有那些大力士
. 蜀國:五丁力士
處於戰國時代的蜀,以四川盆地北部險要的秦嶺山脈為天然屏障,據強盛鄰邦秦於山外。秦嶺的高山深谷在此時還處在無路可行不通人煙的狀態。秦王垂涎於蜀的富庶,便想出了一個驚天騙局。他派出使臣歷經千難萬險抵達蜀,送去了一封秦王的信函。信中秦王對蜀王的功績大加贊賞,提出願與蜀世代交好,並想送上一份大禮,即百名美女和一頭能屙金子的金牛,但苦於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不知何日才能把這一份誠意獻給偉大的蜀王。蜀王看信後整日思量著秦的美女和金牛,終於有一天他下令傾蜀之力開山築路打通蜀秦咽喉。
歷經數十載風雨,數十萬民夫的血汗和白骨終於修成蜀秦之道。果然秦王以隆重的禮儀浩浩盪盪送來了美女和金牛,蜀王欣喜萬分,遂派出隊伍前去迎取。一路上秦人抬著的那頭巨大的金牛果真邊走邊屙金子,金子一路屙到了劍南蜀道坡去平來的地方(今四川省梓潼縣城南石牛堡),後邊的美女隊伍卻在七曲山遭遇巨蛇,蜀開山五丁舉斧砍其頭,巨蛇翻滾,一時間山崩地裂,美女和壯士被壓於七曲山下。蜀王得知此消息後極為惋惜,立即趕去查看,誰知那秦的大軍已悄悄沿著蜀自已開辟的天梯棧道殺入蜀中,蜀王降。戰火的煙雲散盡,那頭屙金子的石牛獃獃地卧在風雨中,褪去了金色的外衣,成為見證這一悲壯歷史的實物。歷史也將這一東方的「木馬」故事濃縮成「五丁開山、金牛蜀道」。
2. 齊國三傑: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
三人以勇力搏虎聞。有一天,晏子從他們身旁經過時,小步快走以示敬意,但這三個人卻不起來,對晏子非常失禮。對此,晏子極為生氣,便去進見景公,說:「我聽說,賢能的君王蓄養的勇士,對內可以禁止暴亂,對外可以威懾敵人,上面贊揚他們的功勞,下面佩服他們的勇氣,所以使他們有尊貴的地位,優厚的奉祿。而現在君王所蓄養的勇士,對上沒有君臣之禮,對下也不講究長幼之倫,對內不能禁止暴亂,對外不能威懾敵人,這些是禍國殃民之人,不如趕快除掉他們。」景公說:「這三個人力氣大,與他們硬拼,恐怕拼不過他們,暗中刺殺,恐怕又刺不中。」晏子說:「這些人雖然力大好鬥,不懼強敵,但不講究長幼之禮。」於是便乘機請景公派人賞賜他們兩個桃子,對他們說道:「你們三個人就按功勞大小去分吃這兩個桃子吧!」 公孫接仰天長嘆說:「晏子果真是位聰明人。他讓景公叫我們按功勞大小分配桃子。我們不接受桃子,就是不勇敢;可接受桃子,卻又人多桃少,這就只有按功勞大小來分吃桃子。我第一次打敗了野豬,第二次又打敗了母老虎。像我這樣功勞,可以吃桃子,而不用和別人共吃一個。」於是,他拿起了一個桃子站起來了。田開疆說:「我手拿兵器,接連兩次擊退敵軍。像我這樣的功勞,也可以自已單吃一個桃子,用不著與別人共吃一個。」於是,他也拿起一個桃子站起來了。古冶子說:「我曾經跟隨國君橫渡黃河,大鱉咬住車左邊的馬,拖到了河的中間,那時,我不能在水面游,只有潛到水裡,頂住逆流,潛行百步,又順著水流,潛行了九里,才抓住那大鱉,將它殺死了。我左手握著馬的尾巴,右手提著大鱉的頭,像仙鶴一樣躍出水面。渡口上的人都極為驚訝地說:『河神出來了。』仔細一看,原來是鱉的頭。像我這樣的功勞,也可以自己單獨吃一個桃子。而不能與別人共吃一個!你們兩個人為什麼不快把桃子拿出來!」說罷,便抽出寶劍,站了起來。公孫接、田開疆說:「我們勇敢趕不上您,功勞也不及您,拿桃子也不謙讓,這就是貪婪啊;然而還活著不死,那還有什麼勇敢可言?」於是,他們二人都交出了桃子,刎頸自殺了。古冶子看到這種情形,說道:「他們兩個都死了,唯獨我自已活著,這是不仁;用話語去羞恥別人,吹捧自己,這是不義;悔恨自己的言行,卻又不敢去死,這是無勇。雖然如此,他們兩個人若是同吃一個桃子,是恰當的;而我獨自吃另一個桃子,也是應該的。」他感到很羞慚,放下桃子,刎頸自殺了。景公的使者回復說:「他們三個人都死了。」景公派人給他們穿好衣服,放進棺材,按照勇士的葬禮埋葬了他們。
3. 晉國:提彌明、鉏麑
靈公決定要除掉趙盾。開始,靈
公是派了大力士鉏麑去刺殺趙盾。凌晨這個大力士來到趙盾府上,發現房門開著,趙盾已經穿上了朝服准備上朝,因為時間尚早而在打盹。這個大力士說這才是"民之主也",殺了這樣的人是不忠,違背君上的命令是不信。他既不能不忠又不能不信,於是只好撞死在趙家的院子里的槐樹上了。靈公一計不成,再生一計。他請趙盾喝酒,暗中埋伏了甲士要殺趙盾。趙盾的車右提彌明發現了這個陰謀,跑到朝堂上對趙盾說:"陪國君飲酒,過了三巡就是無禮。"於是扶著趙盾下了朝堂。靈公放出巨犬來咬趙盾,被提彌明殺死了。趙盾與提彌明和沖上來的甲士邊搏鬥邊走,提彌明被殺。眼看趙盾也要被殺了,突然甲士中沖出一人擋住了 其他甲士讓趙盾逃走。趙盾問他是什麼人,他說是"翳桑之餓人也"。原來他叫靈輒 ,趙盾曾在首山打獵時給過他飯食並給他額外的食物以供養他的母親,於是他感恩 戴德,現在出來報答。這樣,趙盾才逃出了朝堂,准備逃出國外。但他還沒有走到國境,國內就發生了驚人的大事件:趙穿在桃園殺死了靈公。趙盾聽到這個消息馬上返回了首都。
4.鄭國:穎叔考
鄭庄公回國,大閱軍馬,擇日祭告於大宮,聚集諸將於教場。重製「蜜弧」大旗,建於大車之上,用鐵縮之。這大旗以錦為之,錦方一丈二尺,綴金鈴二十四個,旗上綉『奉天討罪』四大字,旗竿長三丈三尺。庄公傳令:「有能手執大旗,步履如常者,拜為先鋒,即以格車賜之。」言未畢,班中走出一員大將,頭帶銀盔,身穿紫袍金甲,生得黑面虯須,濃眉大眼。眾視之,乃大夫暇叔盈也。上前奏臼:「臣能執之。」只手拔起旗竿,緊緊握定。上前三步,退後三步,仍豎立車中,略不氣喘。軍士無不喝采。暇叔盈大叫:「御人何在?為我駕車!」方欲謝恩,班中又走出一員大將,頭帶雉冠,綠錦抹額,身穿絆袍犀甲,口稱:「執旗展步,未為希罕,臣能舞之。」眾人上前觀看,乃大夫穎考叔也。御者見考叔口出大言,更不敢上前,且立住腳觀看。只見考叔左手撩衣,將右手打開鐵縮,從背後倒拔那旗,踴身一跳,那旗竿早拔起到手。忙將左手搭住,順勢打個轉身,將右手托起。左旋右轉,如長槍一般,舞得呼呼的響。那面旗卷而復舒,舒而復卷,觀者盡皆駭然。庄公大喜曰:「真虎臣也!當受此車為先鋒。」言猶未畢,班中又走出一員少年將軍,面如傅粉,唇若塗朱,頭帶束發紫金冠,身穿織金綠袍,指著考叔大喝道:「你能舞旗,偏我不會舞,這車且留下!」大踏步上前。考叔見他來勢兇猛,一手把著旗竿,一手挾著車轅,飛也似跑去了。那少年將軍不舍,在兵器架上,掉起一柄方天畫翰,隨後趕出教場。將至大路,庄公使大夫公孫獲傳語解勸。那將軍見考叔已去遠,恨恨而返,曰:「此人藐我姬姓無人,吾必殺之!」那少年將軍是誰?乃是公族大夫,名喚公孫闊,字子都,乃男子中第一的美色,為鄭庄公所寵.
次早三營各各放炮起兵。那許本男爵,小小國都,城不高,池不深,被三國兵車,密密扎扎,圍得水泄不漏,城內好生驚怕。只因許庄公是個有道之君,索得民心,願為固守,所以急切未下。齊魯二君,原非主謀,不甚用力。到底是鄭將出力,人人奮勇,個個誇強。就中穎考叔,因公孫閥奪車一事,越要施逞手段。到第三日王午,考叔在轉車上,將「螫弧」大旗,挾於脅下,踴身一跳,早登許城。公孫悶眼明手快,見考叔先已登城,忌其有功,在人叢中認定考叔,颶的發一一冷箭。也是考叔合當命盡,正中後心,從城上連旗倒跌下來。暇叔盈只道考叔為守城軍士所傷,一股憤氣,太陽中迸出火星,就地取過大旗,一踴而上,繞城一轉,大呼:「鄭君已登城矣!」眾軍士望見綉旗飄揚,認鄭伯真個登城,勇氣百倍,一齊上城。砍開城門,放齊魯之兵人來。隨後三君並入。許庄公易服雜於軍民中,逃奔衛國去了。
5. 西楚霸王 項羽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歷史確鑿的,霸王當數第一人:八千江東子弟,連破章邯九路伏兵,諸侯喪膽。後又以三萬楚軍,破高祖30萬漢軍。自古用兵,無人能出其右。正所謂:天要亡之,非戰之罪也!
6. 除三害 周處
上山能斬虎,下河能殺蛟,然後知過能改。想不上榜都難。
......歷史長河,燦若星辰
歷代名將(不分排名先後)
史前:1.蚩尤夏朝:2.後羿 3.姒桀
商朝:4.婦好 5.惡來 6.帝辛 7.黃飛虎
周朝:8.南宮長萬 9.公孫接 10.古冶子 11.田開疆 12.廉頗
秦:白起、王翦
楚:13.項羽 14.英布
漢朝:15.樊噲 16.韓信 17.灌嬰 18.李廣 19.衛青 20.霍去病 21.馬援
三國:22.黃忠 23.呂布 24.關羽 25.張飛 26.馬超 27.典韋 28.趙雲 29.許褚 30.張遼31.太史慈 32.文丑 33.孫策 34.徐晃 35.張頜 36.龐德 37.顏良 38.夏侯敦 39.夏侯淵40.甘寧 41.魏延
晉朝:42.馬隆 43.冉閔 44.慕容垂 45.桓溫 周處
南北朝:46.檀道濟 47.奚康生 48.楊大眼 49.斛律光 50.韋孝寬 51.薛安都 52.彭樂53.蕭摩訶 花木蘭
隋朝:54.麥鐵杖 55.史萬歲 56.張須陀
唐朝:57.秦瓊 58.尉遲恭 59.薛仁貴 60.羅士信 61.程咬金 62.單雄信 63.杜伏威64.哥舒翰 65.白孝德 66.南雯雲
五代十國:67.李存孝 68.王彥章宋朝:69.高懷德 70.呼延贊 71.狄青 72.岳飛 73.楊再興 74.牛皋 75.岳雲 76.王德 77.魏勝 78.完顏彝
元朝:79.成吉思汗 80.哲別 81.速不台 82.木華黎 83.拖雷 84.兀良合台 85.拔都 86.忽必烈 87.阿術 88.阿裏海牙 89.伯顏 90.土土哈 91.張弘范 92.床兀兒
明朝:93.常遇春 94.李文忠 95.花雲 96.王弼 97.也先 98.曹文詔
清朝:99.額亦都 100.螯拜
薛仁貴
岳飛
關羽
高寵
李元霸
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