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這是哪部小說
都市醫聖
作者:貓族皇子
圖書簡介
實習生趙晨飛,意外吸收了幾顆九龍寶珠,從此武學、醫學、玄學集於一身,屌絲逆襲。冰雪美人主動融化,魔鬼御姐乖乖投降,絕色姐妹花雙宿雙飛。美女們齊呼:「我要做大房。」看來只能買個大房了。
B. 趙晨飛的人物歷程
趙晨飛,沈陽人,1985年生,出生時因缺氧造成重度腦癱。晨飛的行為和語言能力極度受限,她無法像常人一樣說話,無法控制自己的四肢,頭部也會不由自主地左擺一下、右擺一下。二十三年來,她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只讀過六年特殊教育學校卻完成了二十多萬字的文學作品,其中還包括百餘首古體詩歌。晨飛以殘弱的軀體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因為出生時缺氧,晨飛一出生就患上了腦癱。為了照顧晨飛,媽媽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全家只靠爸爸每月四十元的工資生活,生活難以支撐。為了既能照顧晨飛,又能賺錢補貼家用,在晨飛兩歲的時候,媽媽去學了服裝裁剪。從此,晨飛在縫紉機的「軋軋」聲中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媽媽做活的時候就把晨飛放在自己身邊的衣服堆里,渴了餓了,就邊做衣服邊喂她吃點東西。有時候媽媽不忍心,就在雙腳踩壓著縫紉機的腳板的時候,把她抱在懷里,讓她可以活動一下。
晨飛漸漸長大了,雖然行為和語言能力極度受限,但她特別聰明,媽媽教給她古詩絕句,只要一遍她就能記住。晨飛的語言極度含混不清,只有媽媽能聽懂她的話。媽媽從小就教給晨飛要自信,只要有時間就帶她出去散步,每當有人問起晨飛的情況,媽媽總是鼓勵晨飛回答,媽媽說:「你能說得就說,不能說的媽媽說,只要有媽媽在,什麼都別怕。」就這樣晨飛雖然與人交流有障礙,但有媽媽在身邊翻譯,她的生活不封閉,因此也養成了樂觀開朗的性格。
晨飛智力正常,非常渴望上學。晨飛媽媽走遍了當地的所有小學,可是一聽說是晨飛是做輪椅的腦癱患者,學校都不願接收。2003年的一天,西豐縣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周雪雁來她家做衣服,看到了母親身後孤零零的晨飛,心疼得不行,他們學校接收了晨飛。
在特殊教育學校,晨飛和班裡的聾啞同學一起學習文化知識,她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無論刮風下雨,她從來沒有遲到過。為了不給老師添麻煩,她在學校一天幾乎不怎麼喝水。她行動受限,只能靠眼睛看,耳朵聽,腦子記。看書非常困難。晨飛只能用下巴翻書,每翻一頁書,晨飛都要用上全身的力氣。她從來不叫一聲苦,不叫一聲累,只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學習。
不能用筆,對於晨飛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她始終都要由老師或者母親來幫助。晨飛很希望自己能夠寫字,她和媽媽嘗試了很多方法來鍛煉手的功能,可是收效甚微。2003年,一位好心人給她買了一台電腦。不用動筆,僅僅觸動鍵盤,一個一個文字就出來了,電腦的到來,好像給這個不幸的姑娘安裝了另外一隻手,讓她寫字的夢想成為了現實。
晨飛只可以勉強控制自己的頭部,她先學會用下頜控制滑鼠,一點點蹭,用力小了、用力大了,都會定位不準。同時她又用鼻子熟悉鍵盤,別人是用手一邊打鍵盤一邊看屏幕,可是她不行,趴在電腦上是看不到屏幕的。用下頜和鼻子打字,有多大的難度可想而知。練著練著,晨飛的鼻頭和下頜腫了、磨破皮了。媽媽心疼她,讓她別練了。可是,這是唯一的寫字方法,晨飛沒有退縮,也不能放棄。經過刻苦訓練,晨飛學會了使用電腦打字:從剛開始十幾分鍾打一個字到一分鍾打6、7個字。這其中的艱辛的汗水只有晨飛自己知道。
晨飛以鼻尖和下頜敲擊鍵盤 ,書寫著自己的青春,寫下了一本文集。誰都無法想像,這一篇篇文章的背後需要晨飛付出多大的艱辛,她打出一首詩歌要用幾個小時,而一篇散文則要花費好幾天的功夫。鼻子酸了、腫了,媽媽會幫她揉一揉,揉完之後晨飛再繼續寫作。
如今,晨飛還在網上創建了博客。通過網路,行動不便的晨飛結識了很多朋友,她的詩歌散文和日記被越來越多網友認可,晨飛已經成為了「諸子文學網」和「胡楊林文學網」的版主。
晨飛2003年至2005年被西豐縣、鐵嶺市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2006年被評為西豐縣首屆「十佳少先隊員」、2006年成為遼寧省楹聯學會會員、沈陽詩詞學會會員。2007年9月,晨飛考取了西豐縣職業高中,學習微機專業,開始向新的夢想進發。
趙晨飛:二十三年人生旅途自我競賽的殘奧會
我是一個有殘疾的女孩兒,
有手不能寫字,
有腿不能走路,
只能用鼻尖和下巴敲打鍵盤,
相信總有一天我會在籠子里飛出來,
像清晨的白鴿,
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人生就是一個試驗場,
每一次追求都是一次新的試驗,
無論成功與否,
我相信都會留下記憶的芬芳……
——趙晨飛
腦癱女孩鼻尖打字 寫出《不屈的天使》
趙晨飛說,出書是她用來迎接在北京召開的殘奧會的一種方式。雖然自己不能像體育健兒們一樣在賽場上奮力拚搏,但她希望自己的書也能給殘疾朋友帶去勇氣和鼓勵。
23歲的趙晨飛因出生時缺氧而造成重度腦癱,多年來一直與輪椅為伴,生活不能自理。一直到18歲,趙晨飛才進入一所特殊教育學校正式上學。
5年的學習生涯中,勤奮的趙晨飛不僅學會了使用電腦,而且還學會用鼻尖和下巴打字,寫下了2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其中包括百餘首古體詩歌。頻繁地打字讓趙晨飛的鼻子和下巴經常化膿出血,但是在趙晨飛看來,寫作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並不覺得苦。
如今,趙晨飛歷時5年寫下的20多萬文字被集成《不屈的天使》出版,書中充滿了她的感激之情,字里行間洋溢著愛的信息。趙晨飛說,她一方面希望用文字來感謝社會各界對她的關愛,另一方面希望藉此書與所有殘疾朋友共勉,一起分享堅強與愛。
新華網沈陽專電 腦癱女孩趙晨飛用鼻尖和下巴敲打出的文學作品《不屈的天使》,20日在遼寧沈陽進行首次公開簽售,半小時即售出200餘本,一些讀者在現場感動落淚。
20日10時,記者在沈陽市北方圖書城看到,前來購書的讀者已經在一樓大廳排起了長隊,一些讀者邊翻看書邊用手指拭去眼角的淚水,一些原本帶著孩子來購買教輔材料的家長也加入了購書的隊伍中。「趙晨飛的堅強讓人感動,也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沈陽讀者林曉丹說。
簽售台上,身著紅白條紋上衣的趙晨飛清秀可人,雖然行為和語言能力極度受限,只能由身旁的媽媽在每本書上印下刻有「晨飛」字樣的印章,但一向堅強樂觀的她,仍不斷用眼神向每位讀者表達著心中的感謝。
23歲的趙晨飛因出生時缺氧造成重度腦癱,多年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只受過6年特殊教育的她,不僅學會了使用電腦,還練就了用鼻尖和下巴打字的本事,敲打出2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2006年趙晨飛成為遼寧省楹聯學會會員、沈陽詩詞學會會員,兩年來創作了百餘首古體詩歌。
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不屈的天使》,不僅包括了趙晨飛在過去5年間的大量日記,還有近百首詩歌和文學界人士、網友對趙晨飛的殷殷寄語。
「我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許多人的愛改變了我,使我勇敢地去挑戰生活。」趙晨飛說,希望藉此書與所有殘疾朋友共勉,同時以這本書為開端,努力讓自己的文學之路走得更遠。
C. 趙晨飛事跡簡介
趙晨飛沈陽人,生於1985年,學習計算機專業。出生時因缺氧肇成重度 晨飛
腦癱,靠鼻尖、頷下敲打鍵盤寫下了上百篇日記,數十篇詩歌、散文。 趙晨飛就讀遼寧省西豐縣特殊教育學校,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業余時間愛好文學,自學電腦。由於她的雙手不受控制,無法敲打鍵盤,只能用鼻尖和下額敲打文字。2003年至2005年被西豐縣、鐵嶺市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2006年被西豐縣評為首屆「十佳少先隊員」等。 趙晨飛的事跡被各大媒體報道,其中有鐵嶺日報、鐵嶺晚報、遼沈晚報、遼寧日報、共產黨員周刊、遼寧廣播電視台、遼寧電視台「新北方」節目、遼寧電視台「新發現」節目等等。在2005年,她參加了全國青少年「身邊最讓我感動的人」評選。
寫出《不屈的天使》
D. 請問趙晨飛熱愛生命的故事
趙晨飛
自強不息,鼻尖奏響生命樂章
趙晨飛,沈陽人,1985年生,出生時因缺氧造成重度腦癱。晨飛的行為和語言能力極度受限,她無法像常人一樣說話,無法控制自己的四肢,頭部也會不由自主地左擺一下、右擺一下。二十三年來,她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只讀過六年特殊教育學校卻完成了二十多萬字的文學作品,其中還包括百餘首古體詩歌。晨飛以殘弱的軀體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因為出生時缺氧,晨飛一出生就患上了腦癱。為了照顧晨飛,媽媽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全家只靠爸爸每月四十元的工資生活,生活難以支撐。為了既能照顧晨飛,又能賺錢補貼家用,在晨飛兩歲的時候,媽媽去學了服裝裁剪。從此,晨飛在縫紉機的「軋軋」聲中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媽媽做活的時候就把晨飛放在自己身邊的衣服堆里,渴了餓了,就邊做衣服邊喂她吃點東西。有時新華網沈陽9月20日專電 腦癱女孩趙晨飛用鼻尖和下巴敲打出的文學作品《不屈的天使》,20日在遼寧沈陽進行首次公開簽售,半小時即售出200餘本,一些讀者在現場感動落淚。
20日10時,記者在沈陽市北方圖書城看到,前來購書的讀者已經在一樓大廳排起了長隊,一些讀者邊翻看書邊用手指拭去眼角的淚水,一些原本帶著孩子來購買教輔材料的家長也加入了購書的隊伍中。「趙晨飛的堅強讓人感動,也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沈陽讀者林曉丹說。
簽售台上,身著紅白條紋上衣的趙晨飛清秀可人,雖然行為和語言能力極度受限,只能由身旁的媽媽在每本書上印下刻有「晨飛」字樣的印章,但一向堅強樂觀的她,仍不斷用眼神向每位讀者表達著心中的感謝。
今年23歲的趙晨飛因出生時缺氧造成重度腦癱,多年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只受過6年特殊教育的她,不僅學會了使用電腦,還練就了用鼻尖和下巴打字的本事,敲打出2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2006年趙晨飛成為遼寧省楹聯學會會員、沈陽詩詞學會會員,兩年來創作了百餘首古體詩歌。
今年9月,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不屈的天使》,不僅包括了趙晨飛在過去5年間的大量日記,還有近百首詩歌和文學界人士、網友對趙晨飛的殷殷寄語。
「我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許多人的愛改變了我,使我勇敢地去挑戰生活。」趙晨飛說,希望藉此書與所有殘疾朋友共勉,同時以這本書為開端,努力讓自己的文學之路走得更遠。
候媽媽不忍心,就在雙腳踩壓著縫紉機的腳板的時候,把她抱在懷里,讓她可以活動一下。
晨飛漸漸長大了,雖然行為和語言能力極度受限,但她特別聰明,媽媽教給她古詩絕句,只要一遍她就能記住。晨飛的語言極度含混不清,只有媽媽能聽懂她的話。媽媽從小就教給晨飛要自信,只要有時間就帶她出去散步,每當有人問起晨飛的情況,媽媽總是鼓勵晨飛回答,媽媽說:「你能說得就說,不能說的媽媽說,只要有媽媽在,什麼都別怕。」就這樣晨飛雖然與人交流有障礙,但有媽媽在身邊翻譯,她的生活不封閉,因此也養成了樂觀開朗的性格。
晨飛智力正常,非常渴望上學。晨飛媽媽走遍了當地的所有小學,可是一聽說是晨飛是做輪椅的腦癱患者,學校都不願接收。2003年的一天,西豐縣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周雪雁來她家做衣服,看到了母親身後孤零零的晨飛,心疼得不行,他們學校接收了晨飛。
在特殊教育學校,晨飛和班裡的聾啞同學一起學習文化知識,她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無論刮風下雨,她從來沒有遲到過。為了不給老師添麻煩,她在學校一天幾乎不怎麼喝水。她行動受限,只能靠眼睛看,耳朵聽,腦子記。看書非常困難。晨飛只能用下巴翻書,每翻一頁書,晨飛都要用上全身的力氣。她從來不叫一聲苦,不叫一聲累,只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學習。
不能用筆,對於晨飛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她始終都要由老師或者母親來幫助。晨飛很希望自己能夠寫字,她和媽媽嘗試了很多方法來鍛煉手的功能,可是收效甚微。2003年,一位好心人給她買了一台電腦。不用動筆,僅僅觸動鍵盤,一個一個文字就出來了,電腦的到來,好像給這個不幸的姑娘安裝了另外一隻手,讓她寫字的夢想成為了現實。
晨飛只可以勉強控制自己的頭部,她先學會用下頜控制滑鼠,一點點蹭,用力小了、用力大了,都會定位不準。同時她又用鼻子熟悉鍵盤,別人是用手一邊打鍵盤一邊看屏幕,可是她不行,趴在電腦上是看不到屏幕的。用下頜和鼻子打字,有多大的難度可想而知。練著練著,晨飛的鼻頭和下頜腫了、磨破皮了。媽媽心疼她,讓她別練了。可是,這是唯一的寫字方法,晨飛沒有退縮,也不能放棄。經過刻苦訓練,晨飛學會了使用電腦打字:從剛開始十幾分鍾打一個字到現在一分鍾打6、7個字。這其中的艱辛的汗水只有晨飛自己知道。
5年來,晨飛以鼻尖和下頜敲擊鍵盤 ,書寫著自己的青春,寫下了一本文集。誰都無法想像,這一篇篇文章的背後需要晨飛付出多大的艱辛,她打出一首詩歌要用幾個小時,而一篇散文則要花費好幾天的功夫。鼻子酸了、腫了,媽媽會幫她揉一揉,揉完之後晨飛再繼續寫作。
如今,晨飛還在網上創建了博客。通過網路,行動不便的晨飛結識了很多朋友,她的詩歌散文和日記被越來越多網友認可,現在晨飛已經成為了「諸子文學網」和「胡楊林文學網」的版主。
晨飛2003年至2005年被西豐縣、鐵嶺市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2006年被評為西豐縣首屆「十佳少先隊員」、2006年成為遼寧省楹聯學會會員、沈陽詩詞學會會員。2007年9月,晨飛考取了西豐縣職業高中,學習微機專業,開始向新的夢想進發。
趙晨飛:二十三年人生旅途 自我競賽的殘奧會
我是一個有殘疾的女孩兒,
有手不能寫字,
有腿不能走路,
只能用鼻尖和下巴敲打鍵盤,
相信總有一天我會在籠子里飛出來,
像清晨的白鴿,
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人生就是一個試驗場,
每一次追求都是一次新的試驗,
無論成功與否,
我相信都會留下記憶的芬芳……
——趙晨飛
腦癱女孩鼻尖打字 寫出《不屈的天使》
趙晨飛說,出書是她用來迎接在北京召開的殘奧會的一種方式。雖然自己不能像體育健兒們一樣在賽場上奮力拚搏,但她希望自己的書也能給殘疾朋友帶去勇氣和鼓勵。
今年23歲的趙晨飛因出生時缺氧而造成重度腦癱,多年來一直與輪椅為伴,生活不能自理。一直到18歲,趙晨飛才進入一所特殊教育學校正式上學。
5年的學習生涯中,勤奮的趙晨飛不僅學會了使用電腦,而且還學會用鼻尖和下巴打字,寫下了2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其中包括百餘首古體詩歌。頻繁地打字讓趙晨飛的鼻子和下巴經常化膿出血,但是在趙晨飛看來,寫作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並不覺得苦。
如今,趙晨飛歷時5年寫下的20多萬文字被集成《不屈的天使》出版,書中充滿了她的感激之情,字里行間洋溢著愛的信息。趙晨飛說,她一方面希望用文字來感謝社會各界對她的關愛,另一方面希望藉此書與所有殘疾朋友共勉,一起分享堅強與愛。
新華網沈陽9月20日專電 腦癱女孩趙晨飛用鼻尖和下巴敲打出的文學作品《不屈的天使》,20日在遼寧沈陽進行首次公開簽售,半小時即售出200餘本,一些讀者在現場感動落淚。
20日10時,記者在沈陽市北方圖書城看到,前來購書的讀者已經在一樓大廳排起了長隊,一些讀者邊翻看書邊用手指拭去眼角的淚水,一些原本帶著孩子來購買教輔材料的家長也加入了購書的隊伍中。「趙晨飛的堅強讓人感動,也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沈陽讀者林曉丹說。
簽售台上,身著紅白條紋上衣的趙晨飛清秀可人,雖然行為和語言能力極度受限,只能由身旁的媽媽在每本書上印下刻有「晨飛」字樣的印章,但一向堅強樂觀的她,仍不斷用眼神向每位讀者表達著心中的感謝。
今年23歲的趙晨飛因出生時缺氧造成重度腦癱,多年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只受過6年特殊教育的她,不僅學會了使用電腦,還練就了用鼻尖和下巴打字的本事,敲打出2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2006年趙晨飛成為遼寧省楹聯學會會員、沈陽詩詞學會會員,兩年來創作了百餘首古體詩歌。
今年9月,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不屈的天使》,不僅包括了趙晨飛在過去5年間的大量日記,還有近百首詩歌和文學界人士、網友對趙晨飛的殷殷寄語。
「我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許多人的愛改變了我,使我勇敢地去挑戰生活。」趙晨飛說,希望藉此書與所有殘疾朋友共勉,同時以這本書為開端,努力讓自己的文學之路走得更遠。
E. 關於趙晨飛《不屈的天使》這本書
是腦癱女孩趙晨飛用鼻尖和下巴敲在電腦打出的文集《不屈的天使》。原文地址: http://www.pin.com/character/200901120055.html。
F. 我想賺錢。我是一位殘疾姑娘,無勞動能力。
我不想說同情 因為我知道像你這樣的人往往比之他人還要有傲骨
我能做的 只有提供給你一條道路
起點中文網
這是一個寫作小說發表的網站 門檻並不高 發表作品是不需要任何費用的
雖然裡面大部分都是類似玄幻之類的小說 但頻道不少 其他種類自然也有
只要你的手還能動 大腦還能構思 寫一篇像樣的小說完全不是問題
只要有人看 能夠達到起點的簽約標准 有編輯找你簽約 上架 進vip
就表示你有了收入
我相信以你的經歷 寫出更加感人的情節並不是難事
最後 祝好運
G. 小學生讀書筆記好句好段摘抄10篇(跪求)
馬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個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著書上一行行黑色的宋體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著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朴實、深愛著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盡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斗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里,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丑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像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斗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著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里,被甜水泡著,被金燦燦的錢堆著……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讓大人么操心就足夠了,還輪不到我們呢。 Z
但擁有著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裡,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盪。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為長輩著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為了以後,為了將來,為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
讀書心得
暑假伊始,自小熱愛讀書的我便早早的制訂好了讀書計劃。
我按照計劃讀了高爾基的《童年·我的同學·在人間》、魯迅的《吶喊》、謝婉瑩的《冰心兒童文學全集》、劉洋的《綠野仙蹤》、斯托夫人的《湯姆叔叔的小屋》、卡洛爾的《愛麗斯漫遊奇境記》等幾本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
這些書基本上都是我從各個書店中淘回來的。自己的積蓄不算太多,但又想買到自己喜歡的書籍,開始的時候,只能硬著頭皮攢錢去買那些昂貴的書籍,後來便有了經驗,從那些被人遺忘的書堆中找到許多好的書籍。其中有名著、有童話、有詩歌、有小說、有散文……無論中外,寫的都是那麼引人入勝,使我得到了許多課本上得不到的知識,也有了許多感想和心得,筆尖流露出一時的感受。
在我讀過的這些書籍中,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便是魯迅的《吶喊》了。《吶喊》深刻地揭露了舊時封建社會的殘忍,從中我也讀到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殘忍景象。從《狂人日記》到《孔乙己》再到《啊Q正傳》,從《風波》到《故鄉》再到《社戲》,沒有一篇不是在用犀利的筆鋒與封建社會的欺壓百姓的人們手中的尖刀、火槍做斗爭,他犀利的筆鋒令國民黨反動派聞風喪膽,無論是他的文章還是他的愛國之心,都是那麼地令人肅然起敬。雖然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新社會,已經不僅僅滿足於溫飽甚至小康,但是老一輩的精神不能丟啊。
在我認為,讀書是人生中最好的娛樂、消遣的方式,它不但能給予人無窮無盡的知識,而且可以給予人無限的樂趣並且培養人為人處事的的能力。
在人們孤獨的時候,讀書變成了最大的樂趣。這時它既是人們豐富知識的工具,也是消遣的娛樂品,當人們在這時看它時,會感到快樂、輕松;而在人們處理事務的時候,最能發揮由讀書而獲得的能力。從讀書中獲得的對自己有利的東西是無窮盡的,能力便是其中之一,多讀一些好書,對自己是有利無害的,如果能夠在實踐的時候不是單純的運用書本中的知識,而是在書中的知識的基礎上不斷的創新,結合自己的實際,靈活運用,才是讀好書的最高境界。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爺爺的一句名言,也同樣是對書籍贊美的一句名言。從這句話中便可以看出書在世界的地位是多麼重要,它的價值有多麼珍貴。正如高爾基爺爺所說的,一本一本的書,就像一個一個的階梯,使人爬上高峰。但是爬上高峰的路是陡的,是險的,是要的努力才能爬上去的。讀一些不同的書籍就像是在爬階梯,對自己也是很有幫助的,但也要會選擇書籍。一本好書就猶如是由鑽石似的思想和那些珍珠似的字句堆砌而成的無價之寶,其中所蘊含著的知識與智慧是那樣的珍貴,書籍真可謂是人類的良師益友、精神的食糧啊!相反,如果我們去讀那些幾乎匯集了天下所有骯臟之物的不利於健康的書籍,那不是在掌握知識、尋找樂趣,而是在使自己墮落,會使自己變得庸俗、無知。
在一本書中,又使它會讓你傷心、同情的落淚;有時它會讓你開懷大笑;有時它會讓你覺得自己身臨其境;有時它會讓你自己覺得離它根本就在兩個世界。
我想,書籍是的良師益友,精神的食糧,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讀書呢?
什麼是讀書心得? 其實,讀書心得並不難寫,把自己讀書的收獲和感想。用准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就是一篇「讀書心得」。當然,讀書心得比起摘抄、畫寫、讀書提要那三種讀書筆記確實復雜一些,難度大一點。一本厚厚的書,一篇長長的文章,那麼多內容,該從哪裡寫起呢?應當寫些什麼呢?你不要怕,只要讀書真的有心得,就有的可寫,也一定能寫好。
注意三個問題:
一是要寫清楚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一首詩的哪些內容對你有啟發,使你受到教育。要讓人看了覺得這確實是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一首詩的感想。如果不緊扣住所讀的書或文章,空泛地議論,那就不是一篇讀後感,人家不知道你的感想從何而發。但是,復述書本里文章中的內容,要注意簡明,要引用能說明問題的
內容,不要大段大段地摘抄。二是要寫清楚讀了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之後,你有哪些感受?受到了什麼教育?要十分明晰地把自己的思想寫出來,不要含混模糊。也就是說,你一定要把心中所「得」寫出來。否則抄了大段大段的書,沒有體會,或體會不多,那還怎麼叫做讀書心得呢?
三是要有分析。有些同學常常把讀後感寫成兩大段:第一殷是書上怎麼寫的,抄了一大篇。第二段幾句簡單的套話,我學到了什麼精神,今後准備怎麼做。這樣寫,內容就顯得很單薄。一篇讀後感一定要有分析。一本書、一篇文章的某一點寫得好,使你受到啟發。那你就該講講:好在哪兒,使你受到什麼啟發,或是在寫作上很有特色,「特」在哪裡,「妙」在哪裡,把這些感受有分析地具體寫出來,這篇讀書心得的內容就豐富、充實了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使我愛不釋手,保爾 柯察金那頑強的品格多麼令人欽佩!如果你讀了這本書,就會明白具有鋼鐵品質的人是「大寫」的人。
保爾一生十分坎坷,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他還堅持寫書,對自己毫不顧惜。書中寫道:他嘔心瀝血寫的稿件丟失了,多麼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來,用頑強的毅力完成了巨著。書中有段名言膾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該為碌碌無為而悔恨……。」保爾可謂強者的化身。
對照保爾,想想自己,感到臉上一陣陣烘熱。記得今年大年初一,家家戶戶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我家卻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媽媽因病卧床不起。聽著孩子們在外面的嬉鬧聲,我的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片刻就「簌簌」落下眼淚來。媽媽見我落淚了,指著床頭的書說:「軒軒,那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你看完了嗎?」我再次把這本書翻閱,保爾的形象又浮現在眼前。對,我該做一個堅強的男子漢!我應該為家人分憂解難,決定下廚做飯菜。媽媽臉上露出了笑容,緊緊拉住我的手說:「你真是咱們家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啊!」我指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說:「是它教會我的!」
每當我遇到困難而退縮時,每當我受挫折而落淚時,我就會想起保爾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煉成一塊真正的鋼鐵!
記得學過一篇課文《傷仲永》,說的是方仲永由一個天才變為普通人的事實,文中也著實強調了後天教育的重要性,同上文相比,文章的主人公在前面的表現當然截然不同,但後面的結果卻更出人所料,一個從天才降為凡人,另一個由不爭氣的孩子變成了一個無產階級的英雄,打造出這天差地異的結果的,應該就是後天教育與個人努力造成的吧!
只有在磨難中歷練過得人才能成才,這就是文章所告訴我們的深刻含義吧!而且本文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寫此書時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他強忍著病痛,歷時三年才完成此書,也是想讓我們這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刻苦學習和嚴格要求自己,擁有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班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高貴品質吧!
我想,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回憶、值得珍惜的美好時光。對於我們來說童年是我最寶貴的收藏,高爾基寫的《童年》這本書來說,童年應該是他的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
在假期中我看了不少書,對《童年》這本書最感興趣。它向我們藝術地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會追求光明的奮斗歷程,還有十九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俄國社會風貌。
我讀完《童年》這本書,感受到了高爾基的悲慘遭遇,覺得我們是幸運的一代,因為高爾基 3歲的時候,父親病故,母親就帶他回了娘家。可惜外公是個自私而又專橫的小業主,但是資本主義俄國的發展打斷了外公發財的好夢,從此破產以至於貧困潦倒。可憐的母親改嫁之後,生病而死,十一歲的作者被外公殘忍地趕出了家門,到社會上自謀生路……
高爾基真實地描述了自已苦難的童年,我為自己慶幸——沒有出生在那個時代,沒有受到這種苦,自己沒有失去父母……我很幸福,因為我有一段美好的童年。記得有一次,我媽媽向別人買了二十幾張游泳票,中午,媽媽騎自行車送我回去奶奶家吃飯,過了一會兒,媽媽叫我把這十張游泳票給姨媽,我到了姨媽家的時候,我就順手把游泳票給了姨媽,轉眼就跑回奶奶家,忽然,姨媽打電話給媽媽,姨媽說:「怎麼這些游泳票少了這么多的?」媽媽問了問我,說:「不知道,我女兒說她沒有拿。」姨媽奇怪地問:「這么現在才只有五張啊。」媽媽重復地問了我好多遍,媽媽說:「不知道。」媽媽用安慰的對我說:「你有沒有拿到啊?怎麼姨媽說會不見了的?」我哭著說:「我反正沒有拿,你不相信我就算咯。」後來,姨媽打電話對媽媽說是姨丈拿,媽媽後來向我說了對不起,我也說了不用了。我的童年就是這樣充滿了歡樂、充滿了幸福,所以我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看了《童年》這本書,我有很大的啟發,書中告訴我們要執著求知、不怕困難、持之以恆、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長篇小說《魯濱遜漂流記》一直深受著廣大學生的青睞,帶著對這本書的好奇,一同隨著主人公走進了這本書中。
全篇著重描寫了魯濱遜在荒島上通過自己的勞動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戰勝了惡劣的環境,與土著人星期五共同回到了家鄉,過上了幸福生活的故事。
我最欣賞的不是魯濱遜的勤勞與勇敢,而是他那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可想而知,一個孤零零的大活人獨自在荒島上生活了十幾年,沒有人陪伴他,甚至於最基本的,與一個人簡簡單單地說會兒話都做不到。整個荒蕪的島上沒有房屋,沒有稻田,只能靠他自己辛辛苦苦地打造出一片天地。
其實魯濱遜也是一個常人,他沒有什麼驚人的本領可以在這凄涼的環境中久久地掙扎。可是他承受住了這個打擊,發揮出超出凡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為了重新拾起勇氣,魯濱遜寫了一張厲害差異表,把種種可能都分析出來。無論是出於消極還是積極,這使得他能夠冷靜下來,從只會空想的日子裡解脫了出來,學會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從而勇敢地去面對現實,去改善現狀。
但是比起魯濱遜來,我們這些當代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似乎太糟糕了。不要說像魯濱遜一樣經歷那樣的磨難,即使是一些不順心的芝麻大小般的事情也會輕易地被其打倒。經常從報紙和電視上得知,每年都會有許多學生離家出走甚至是自殺,其中的起因往往只是和父母吵了幾句、考試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或者是老師批評嚴厲了些,有些人甚至還抱著「視死如歸」的氣勢,其實這正是心理脆弱的表現,是多麼的可笑並且可悲呀!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經常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小學的時候,我有一次因為一件小事情而被老師批評,由於想到我出發的意圖是好的,心中有著說不出來的委屈,那幾天上課總是走神,恨不得逃離這個深淵般的學校,走得越遠越好。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可笑之極,因為當時的年齡小,心理承受能力差,所以才會冒出那麼多荒誕的念頭,其實換個角度思考,被老師批評也不是一件壞事,雖然是被冤枉的,但是如果自己做事再小心謹慎一點,也不至於被人誤會,所以當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向好的一方面去想,就會有許多意想不到快樂等著你去收獲!
曾經聽過一個名人說過:苦難對於弱者來說是萬丈深淵,而對於強者來說則只是一塊不起眼的墊腳石。這句話鼓舞著我向人生的光明看齊。是呀,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要調整好心態,就能夠把所有的煩惱一掃而光,把困難化為前進的動力。困難來臨時,我們要認真冷靜地分析這件事產生的原因,並且有針對性地加以排除和克服,而不是盲目地發泄和不切實際地空想,這樣做不但徒勞無獲,而且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對你的傷害將會更深一層。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更要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這樣才能信心百倍地迎接將來的每個挑戰,並且出色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這是一個可悲的故事,講述了北平老城裡活生生的一幕。祥子來自農村,在他拉上租來的洋車以後,立志要買一輛車自己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他年輕力壯,正當生命的黃金時代;又勤苦耐勞,不惜用全部力量去達到這一目的。在強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經過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換來了一輛洋車。但是沒有多久,軍閥的亂兵搶走了他的車;接著反動政府的偵探又詐去了他僅有的積蓄,主人躲避特務追蹤還使他丟了比較安定的工作;虎妞對他的那種推脫不開的「愛情」又給他的身心都帶來磨難。迎著這一個又一個的打擊,他作過掙扎,仍然執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來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願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積蓄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他的這一願望「像個鬼影,永遠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與委屈」;在經過多次挫折以後,終於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吹熄了心中最後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原來那個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盤碾得粉碎。這個悲劇有力地揭露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的罪行。祥子是一個性格鮮明的普通車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勞動人民的許多優良品質。他善良純朴,熱愛勞動,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和堅韌的精神。平常他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格中也蘊藏有反抗的要求。他在楊宅的發怒辭職,對車廠主人劉四的報復心情,都可以說明這一點;他一貫要強和奮斗,也正是不安於卑賤的社會地位的一種表現。他不願聽從高媽的話放高利貸,不想貪圖劉四的六十輛車,不願聽虎妞的話去做小買賣,都說明他所認為的「有了自己的車就有了一切」,並不是想藉此往上爬,買車當車主剝削別人;他所夢想的不過是以自己的勞動求得一種獨立自主的生活。這是一種個體勞動者雖然卑微、卻是正當的生活願望。作品描寫了他在曹宅被偵探敲去了自己辛苦攢來的積蓄以後,最關心的卻是曹先生的委託,就因為曹先生在他看來是一個好人;還描寫了他對於老馬和小馬祖孫兩代的關切,表現出他的善良和正直。他的悲劇之所以能夠激起讀者強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會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這些性格特點也起了無法磨滅的作用。象這樣勤儉和要強的人最後也終於變成了頭等的「刺兒頭」,走上了墮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會腐蝕人們心靈的罪惡。
這故事是一個悲劇,徹徹底底的悲劇。一個曾經勤勞堅忍,有著自己目標的人最後卻淪為了社會垃圾。從前的祥子善良淳樸,正直誠實,對生活有著像駱駝一般積極和堅韌。周圍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鍾,而祥子卻不安於現狀,他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奮斗,他寧願冒著極大的風險去賺多一點的錢,來達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斷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這樣,也終究沒有改變他最後的悲慘結局。
也許這才是現實,殘酷、悲哀、無可奈何。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也不會是完美無瑕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奮斗,最終卻不一定能夠真正獲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樣,他努力,就是為了尋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結局卻是那樣得悲慘。
對於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他的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打敗了。也許是因為社會的極度黑暗,也許是因為個人的因素。不管怎樣,環境對人的改變至多至少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當時的社會治安好一點,祥子也許就能實現他的理想,也許就不會變成一具行屍走肉。人離不開社會,而社會又決定著人,如果無法處理好現實與理想、社會與自己的關系,很有可能就會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動物,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但是要因人而異,因社會而異。如果總是無法實現理想,那麼就有可能變成「祥子」,墮落、衰敗,厭惡生活。畢竟能夠一生都堅忍不拔的人是少數。追求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然而這一過程會很復雜,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會迷失方向,甚至墮落。
作品本生寫道:「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結果,苦人的耍刺兒含有一些公理。」又說:「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可是到現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到野獸里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一點也不是他自己的過錯。」老舍正是從這樣一種認識出發,懷著對於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深切同情,寫下這個悲劇的。這就使這部作品具有激憤的控訴力量和強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讀者的心坎。
讀罷這本書,我對祥子的評價為:祥子是一個經不住生活的考驗,而失去生活的人。俗話說:「路慢慢之遠兮,吾將上下之求索。」他為何不再尋求新的路,而成為社會的人渣,敗類?他為何不做生活的主宰者,去自謀生活呢?我想,他也是害怕了,因為他是農民出身,他受不了生活一次次對他的打擊,他放棄了。所以釀成了書中的人物一直走下坡路的原因後果啊!
明天會怎樣?我不得而知。而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