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響亮的腳步聲》是魯迅的作品嗎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滅亡,斯洛伐克同捷克兩個民族從奧匈帝國的統治下獲得解放,1918年10月28日重新合並一起,產生了新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斯洛伐克人民雖然從長期遭受的民族壓迫下獲得解放,可是由於政權掌握在資本家手中,他們和捷克人民一樣,依然遭受著殘酷的階級壓迫。這時期,在斯洛伐克文藝界,同樣存在各種社團、流派,作家的政治觀點也各不相同。屬於資產階級右翼的是神秘主義和民族主義派,此外,無產階級革命詩歌派也已形成。他們由於對國內政治、經濟和文藝問題的看法不同,為此常在《斯洛伐克展望》(1846年創刊)、《年輕的斯洛伐克》、 《人群》、《篝火》等雜志上展開激烈的爭論。可是斯洛伐克進步文學仍因國內經濟落後以及資產階級右翼的殘酷統治而得不到迅速發展。佔主導地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們轉向描寫過去,如子耶(1866—1944)的長篇小說《斯瓦托普盧克》和耶森斯基的《民主主義者》在當時都較有影響。庫庫欽從南美歸來後,也開始寫歷史小說,指出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大民族應當緊密團結。基姆拉娃還寫了一些反對第一次帝國主義世界大戰、描寫斯洛伐克戰後社會生活的中篇小說。
著名文學批評家、詩人什·克奇麥里 (1892—1955)主編的《斯洛伐克展望》雜志,團結了一大批詩人、作家和文藝批評家,使其能在這個雜志上就許多社會文藝問題進行爭論和探討。
還有一些作家,如馬·拉祖什(1888—1937)和米·烏爾班(1904—1982)等。他們早期的作品雖能真實地反映獨立後的農村生活,可是他們後來在政治上墮入了保守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泥坑;他們後期的作品雖有一定的藝術性,但思想內容上卻趨向保守甚至反動。
因為斯洛伐克大部分作家出身農村,所以農村題材的文學頗為發達。這些作家大都反映農民、山區老百姓的生活,歌頌他們勇敢、勤勞、朴實、百折不撓的性格。如盧·翁德列約夫 (1901—1962),他的兩部小說《綠林好漢的青春》、《耶爾庫什·拉賓》,都描寫了一個生長在山區的青年,後來受到資產階級市儈習氣的侵襲,但仍然保持著山區人民淳樸、憨厚的美德。
在無產階級革命作家和詩人中,一部分人把自己的創作獻給人民,如共產黨員作家伊倫姆尼茨基、克拉爾,他們以 《人群》雜志為陣地,為斯洛伐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發展進行了戰斗。詩人楊·波尼昌(1902—1978)、拉·諾沃麥茨基等人的作品也表現了時代精神,他們是進步文學的領導力量。
在德國法西斯佔領時期,還有少數作家投靠了德國法西斯,但大多數作家仍然忠於祖國和人民。有的黨員作家轉入地下,許多作家還直接參加了1944年下半年的「斯洛伐克民族起義」,並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了歌頌了這場英勇的戰斗。
2
揚科·耶森斯基(1874—1945)出身於一個破落貴族家庭。
第一共和國時期,他是國家的高級官員——副總統。早期的作品,如詩集《新歌集》、《捕捉》以及中篇小說《小城的交談》、《拉斐科娃太太》等,對那些虛偽、自私,一心想往上爬、極力貪圖榮華富貴的小市民和儈作了淋漓盡致的揭露和無情的嘲諷。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民主主義者》(1934—1937),是第一共和國時期上層社會的一幅生動的諷刺畫。他嘲笑這個社會里的選舉制度。作者通過對一個有民主思想的青年醫生從農村來到首都布拉迪斯拉發的見聞的描寫,把反動政界的種種丑聞揭露無遺。這部作品無疑是對三十年代斯洛伐克上層社會的最為深刻的解剖。
彼得·伊倫姆尼茨基(1901—1949)是斯洛伐克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人。他原籍捷克,出生在一個火車司機的家庭,後長期在莫斯科從事教育工作。1922年入黨,1926年去蘇聯支援建設。第二年9月,開始就讀於莫斯科新聞專科學校。1928年回國後,在黨的機關報任編輯。
他早期發表的長篇小說《勝利的挫折》、《處女地》,短篇小說集《響亮的腳步聲》、《歸來》和《穿堂風》等,都是反映城鄉社會生活。小說《一塊糖》 (1934)是伊倫姆尼茨基的代表作,它深刻反映了第二次大戰前斯洛伐克農村階級斗爭的情況下。書中描寫種植甜菜的農民和製糖廠的工人受地主、資本家的殘酷剝削,過著極為貧困的生活。他們種甜菜,製糖卻吃不到一塊糖。後來製糖工人逐漸懂得,要從剝削者手中去奪回他們的勞動果實,就得團結起來進行斗爭。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斗爭的勝利。伊倫姆尼茨基不僅繼承了斯洛伐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傳統,而且反映了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主題,他的作品在斯洛伐克社會主義文學中,具有典範的意義。
弗·克拉爾(1903—1955)也是斯洛伐克社會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在他出世之前,他的父母親曾從斯洛伐克移居美國,因此他出生在俄亥俄洲。可是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隨母返回了祖國。克拉爾童年是在斯洛伐克農村度過的,他當過牧童,學過木匠,還做過小買賣。後來,他畢業於教育學院,當過教師。他一生始終和工人階級的斗爭保持密切聯系。參加共產黨後,曾經從事黨的地下工作。
克拉爾早期寫詩。第一部詩集《調色板上的黑顏色》抨擊了社會的弊病,表現了詩人要為斯洛伐克美好的未來而斗爭的決心。第二部詩集《從黑夜到黎明》不僅揭露了法西斯鎮壓人民的殘酷暴行,也歌頌了斯洛伐克人民1944年下半年反法西斯斗爭的勝利,展現了他們迎接解放、歡呼自由的熱烈場面。
克拉爾在創作方面的主要成就是長篇小說《被切斷的道路》 (1934)。這部作品展示了一幅1929年經濟危機後斯洛伐克農村的廣闊圖景:一方面是地主對農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另一方面農村中的無產階級在失業、飢餓、貧困的威脅下階級覺悟日益增強,終於起來戰斗。
另一部小說《相遇》取材於斯洛伐克南部人民的生活。書中一位青年的生活經歷告訴人們:知識分子的思想覺悟要得到提高,必須參加社會實踐。
克拉爾在他的青年讀物《蘇珊娜·欽科娃的孩子們》和《揚諾》中,生動地描寫了佔領時期斯洛伐克廣大青年朝氣蓬勃、鬥志昂揚的精神面貌,深得青少年讀者的喜愛。
B. 上海揚諾鍋爐製造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上海市注冊資本:6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許明堂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注冊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建豪路99號232室
法定代表人:許明堂
成立時間:2007-06-22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22500056713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嘉定區嘉唐公路1031號
C. 上海揚諾鍋爐開泵溫度和關泵度上限溫度下限溫度
直接找廠家,只有廠家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