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說台徐德亮的濟公傳開始曲
現場版的第12回網路上是沒有的 也不太可能會有了
去下這個版本吧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50578/
這是根據徐德亮濟公傳的現場版截成的回目版本
除了開場的墊話有些被刪除了之外,其他和現場版沒有差別
12回的內容在其中的30幾回-40幾回里
B. 郭德綱有一小段是跟李菁和徐德亮說的武墜子 砸了徐德亮一臉面那個
郭德綱 李菁版的學電台返廠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oFMYNRmZrg/ 在最後幾分鍾
C. 徐德亮的主要作品
2001年出版了《知道點中國文化》,由余秋雨作序。
2006至2012年,出版了教材《普通話的表演藝術》、雜文集《新鮮貓屎》、《人間喜劇》、《逗你玩——草根幽默的復興之路》等。
亦曾涉足影視劇的創作, 2008年為情景劇《奧運在我家》編劇,2009年為津味喜劇《楊光的快樂生活》編劇。
2014年,出版崔琦著、徐德亮注的《相聲三字經》。
2014年,由三聯書店出版第一部小說集《把靈魂賣給貓》。 《相聲演義》 飾演 宋俊傑
《縣長老葉》 飾演 徐爾丁 2008年開始在海峽衛視主持文化訪談類節目《大家茶館》用傳統文化視野解讀當下發生的熱點事件。
2011年開始在北京交通台FM103.9主講的《徐徐道來話北京》。
2012、2013連續兩年主持北京電台春晚。
2014年主講《大貓小貓:360一周脫口秀》。
2014年成為北京財經頻道當家日播節目《理財》的常駐嘉賓主持。
2015年,在北京文藝台FM87.6推出《藝海說寶》節目,每天一個小時的傳統文化播講。 自幼隨馬增錕學評書、三弦,隨蔡芳、趙俊良學單弦,隨白奉林學習京韻大鼓。2004年拜章學楷為師,學習八角鼓和聯珠快書。2010年12月拜汪良為師,學習評書和播音藝術。
在曲藝界浸淫多年,對曲藝理論及資料收集有著獨到的研究,專著《清中葉至民國北京地區俗曲研究》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空白。
2009年,出版119回的長篇評書《濟公傳》MP3,這是我國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現場版評書。
2010年,出版了《八旗遺聲:徐德亮北京小曲選》(1CD)。
2011年,在北京交通台播講金庸的長篇小說《碧血劍》119回。 2007年7月17日,農歷丁亥年六月初四日,19時30分:「紀念相聲名家侯耀文先生專場演出及侯門弟子賀先生六十冥壽」活動舉行
中國鐵路文工團說唱團與郭德綱率領的德雲社於解放軍歌劇院聯合舉辦「紀念相聲名家侯耀文先生專場演出及侯門弟子賀先生六十冥壽」活動。
演出節目
快板聯唱(許廣、崇天明、郭鶴鳴)
群口相聲《打燈謎》(逗哏:岳雲鵬、燒餅、郭曉小、劉源、曹鶴陽,捧哏:史愛東)
相聲《餑餑陣》(孔雲龍、謝天順)
雙簧(奇志、張偉)
相聲《我的大學往事》(徐德亮、王文林)
相聲《說廣告》(馬雲路、劉際)
繞口令(李根、侯震)
相聲《老歌新唱》(陳寒柏、王敏)
相聲小段(常寶華)
群口相聲《雜學唱》(逗哏:張德武、謝金、趙雲俠、李雲傑,捧哏:李文山)
相聲《說評書》(劉洪沂、李嘉存)
相聲《賣掛票》(高峰、欒雲平)
相聲《大保鏢》(曹雲金、劉雲天)
相聲《文章會》(何雲偉、李菁)
相聲《學小曲》(師盛傑、石富寬)
相聲《賣布頭》(郭德綱、於謙)
D. 求徐德亮寫的郭德綱小說
那就是德雲日記,不是徐德亮寫的,是網友xwfyr寫的小說《德雲日記II——師徒三十六計》
原作內者容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14906517_1_1.html
現在已經出版了,所以沒有發全,發了前31計,之後的……買本書吧,咱也應當支持正版對吧O(∩_∩)O~
另外樓上,你肯定沒看過,你要是看過你不可能不知道那是網友寫的,看見「徐德亮」仨字,就閑的沒事兒跑這兒罵閑街來了
E. 求文檔: 人間喜劇 徐德亮
可沒看過什麼好東西,徐亮的聲音讓人聽了都惡心~
F. 請問 誰有徐德亮和郭德綱《我的大學生活》的文本
非著名里有,你看看能打得開吧,我的網頁有記錄,我不知道沒有ID能不能開
這的ID很難弄到,如果你打不開,我再教你別的辦法
http://www.guodegang.cn/BBS/archiver/?tid-3492.html
我大概看了一回,
這句
祭奠,這詞聽著挺坦盪的。
坦盪不對,應該是:挺慘的慌(hang音輕聲京津方言)的!
目前就發現這一處錯,向那個聽著MP3記錄的同志致敬吧!
G. 徐德亮、邢文釗說的一段相聲《諸夫子》的台詞
呵呵。。。名字是叫 《 朱夫子 》 ,台詞是這樣的
甲 一個人要是有學問,冷眼一打量就能瞧出來。
乙 是嗎?
甲 您看我這穿著打扮,言談舉止,像不像胸藏綿綉口吐珠璣?
乙 胸藏綿綉口吐珠璣,你倒不像。
甲 我像——
乙 滿肚子大糞,胡吹牛皮!
甲 嗐!有你這么說話的嗎?
乙 有你這么吹牛的嗎!一個說相聲的有什麼學問?不過是一點「記問之學」。
甲 那是你們,我真念過書。我們那會兒念的還是私塾呢。
乙 您在私塾念了幾年?
甲 六年。
乙 不算少,夠用的了。
甲 說六年不夠六年,我得了五年病。
乙 念一年。
甲 說一年不夠一年,我請了十一個月假。
乙 才念一個月呀!
甲 說一個月不夠一個月,我逃了二十九天學。
乙 就念一天呀!
甲 那個月還是小建。
乙 走!合著你一天書沒念過。
甲 別看我沒念過書,我可捐館教過私塾。
乙 矇事啊!
甲 不管怎麼說,我非教不可。
乙 為啥呢?
甲 氣的。
乙 氣的?怎麼回事兒?
甲 我哥哥是個窮秀才,學問底子挺厚,在村裡教私塾。我沒結婚那陣兒,住在哥哥家裡,夏鋤秋收打短工,農閑就跟哥哥學幾個字兒。
乙 是啊。
甲 離我們村三十里,有個苟家莊。莊上有戶大財主,老員外叫苟軾。他人性臭,大傢伙兒都管他叫狗屎。
乙 這名字不怎麼樣!
甲 有年冬天,狗屎打發人把我哥哥請去了:「久聞先生大名,過年就不要在村裡教私塾了,請到敝庄教誨我的兩個犬子,如能使他倆功成名就,我決不忘先生的大恩大德!」
乙 台!你要開戲呀!
甲 狗屎說得很好:「我虧待不了先生。一年束修五十塊現大洋,三餐頓頓兩個碟子兩個碗兒。」
乙 待遇蠻不錯。
甲 狗屎又說了:「咱們丑話說在頭里,得有幾個條件。」
乙 都有什麼條件?
甲 「一、必須教滿一年,不許中途辭館,不準託故請假,否則一個子兒不給。二、年終我擺宴送行,席間考先生幾個字兒,認識,束修加倍,不認識,還是一個子兒不給。」
乙 這條件夠厲害的了。
甲 我哥哥不怕。他想:我沒病沒災,教滿一年一點兒問題也沒有。再說,狗屎一家三輩子沒有念書人,他能考出什麼出奇的字兒來?我《康熙字典》都背爛了,還能不認識他那幾個字兒?行,年終過了?font color="#006699">甲止兀��懣刪痛酉執笱笪迨�楸涑梢話倏榱恕?br>
乙 太好了!
甲 轉年,我哥哥高高興興地去了。兩個孩子拜了師,我哥哥勸勉了幾句,散了午學,開上飯菜,我哥哥一看……
乙 這個樂呀!
甲 這個罵呀!
乙 罵……不是兩個碟子兩個碗嗎?
甲 那倒是。一碟黃洋洋的……
乙 熘肉段兒。
甲 醬腌大蘿卜。那一碟紅撲撲的……
乙 櫻桃肉。
甲 鹽腌胡蘿卜。
乙 好么!兩碟咸蘿卜。
甲 再看那兩碗兒,黃澄澄的……
乙 油燜雞。
甲 小米粥啊!
乙 嗐!
甲 我哥哥心裡說,狗屎啊,狗屎,我五十多歲的人了,你給我咸蘿卜就小米粥吃,你夠損的了!
乙 要不怎麼叫「狗尿」呢?
甲 他一想,也許頭一頓來不及准備,下晚飯菜一定錯不了。
乙 下晚換飯菜了?
甲 外甥打燈籠——照舊。這么說吧,上頓咸蘿卜小米粥,下頓小米粥咸蘿卜,一連半拉月沒換樣兒。吃了我哥哥一天小便七十六次,嗓子眼兒捯齁都快變檐蝙蝠了。
乙 是夠受的!趁早別幹了。
甲 別幹了?中途辭館,一個子兒不給,白教半拉月。多憋氣呀!
乙 是憋氣。
甲 硬挺吧。沒過了兩天,狗屎又來事兒了。
乙 什麼事兒?
甲 先生,您的功課挺緊,孩子也學得挺來勁兒,時間可就顯著不太夠用的了。這么辦吧,打從今兒起,咱們加開夜課得了?
乙 小米粥咸蘿卜還開夜課呀?
甲 我哥哥也這么想啊。他說:「咱們的條件上可沒有夜課。再說,我這嗓子也受不了。」
乙 嗓子怎麼了?
甲 都齁啞了!
乙 好么!
甲 狗屎說:「別呀。我知道,這幾天伙食不好。這么辦,明天您加開夜課,咱每餐給您多加兩碟菜。」
乙 那就四個碟子兩個碗了。
甲 我哥哥也是咸蘿卜吃怕了,盼著扮樣淡點兒的菜。狗屎答應加兩碟菜,他也就同意開夜課了。第二天開飯,還真是四個碟子:一碟醬腌大蘿卜,一碟鹽腌紅蘿卜,一碟鹽面蘸蘿卜,一碟醬油泡蘿卜。
乙 蘿……噢,加的兩碟還是蘿卜啊?
甲 可不。我哥哥這個氣呀。好,咸蘿卜我也不讓你省下!他一狠心,四個碟子都吃空了。
乙 跟鹹菜拚命啊!
甲 吃完這頓飯,我哥哥連齁嘍帶喘也上不來氣兒了。
乙 都齁壞了。快請假休息幾天吧。
甲 休息?託故休假,一個子兒不給。就啞著嗓子對付教吧!
乙 這狗屎也太厲害了。
甲 年底拿錢的時候,狗屎就更厲害了。這天過晌,說是給我哥哥送行。我哥哥走進上房,看那八仙桌上……
乙 擺滿了酒菜。
甲 連個水碗也沒有啊。
乙 怎麼?
甲 狗屎說:「咱們是先?font color="#006699">甲趾罌��!彼�恢腹窀牽骸翱醇�揮校磕搶鋦樽乓話倏橄執笱螅��鮮段銥嫉淖侄���檳懍恕>蒲韁�螅�髟繚縑壯鄧拖壬�丶搖D閎舨蝗鮮段銥嫉淖侄��庖荒臧捉蹋�銥墒且桓鱟佣�桓�!?br>
乙 當初就是這么講的。
甲 狗屎在紙上寫了一個挺大的「門」字。他問我哥哥:「這『門』字里邊擱一個『人』字念什麼?」
乙 念「閃」啊。
甲 「錯了。」
乙 錯了?你說念什麼?
甲 「念過。」
乙 怎麼念「過」呢?
甲 「那麼大個門,一點遮擋都沒有,一個人走道兒還用得著躲躲閃閃啊?出來進去你就隨便『過』吧!」
乙 沒聽說過!
甲 「再考你第二個字:這個『門』字里邊擱兩個『人』字念什麼?」
乙 念……沒見過這個字。
甲 「不認識吧?」
乙 不認識。
甲 「告訴你,這個字才念『閃』。」
乙 為啥?
甲 「有道理呀。門里邊的人要出去,門外邊的人要進來,倆人同時走到門口兒了,這個往左一閃,那個往右一閃,都過去了。這不念『閃』嗎?」
乙 我聽著都新鮮!
甲 「再考你第三個字:『門』字里邊擱三個『人』字念什麼?」
乙 念……還是不認識。
甲 「告訴你:這個字念『堵』。三個人兒一塊兒過門口兒,這個往左一閃,那個往右一閃,第三位想從當間兒擠過去,你想啊,房門再大也容不下三個人呀,嘭!都擠一塊兒了。這不把門給『堵』住了嗎?」
乙 好嘛!
甲 「再考你第四個字:這『門』里邊……」
甲乙(合)擱四個「人」字念什麼?
乙 我倒霉就倒在這門里擱人上了!乾脆你說念什麼吧?
甲 「念『撞』。四個人一塊兒過門口兒,這個往左一閃,那個往右一閃,第三位往當間兒一堵,對面又來了一位,梆!跟當間兒這位撞腦門兒了。這不念『撞』嗎?」
乙 難為他怎麼琢磨來著!
甲 我哥哥不認識他這四個字,狗屎可逮著理了:「好啊!我考你四個眼面前的字兒,你一個全不認識,就你這學問也敢來教書,這不是誤人子弟嗎?得了,一年白教,我一個子兒也不給,送行宴你也沒臉吃了,明早晨我也不套車送了,你現在就給我走吧!」就這么著,愣把我哥哥給攆出來了。
乙 狗屎這小子可真不是東西!
甲 我哥哥白乾一年,一個子兒也沒落著,還挨了一頓臭罵,回家就氣病了。
乙 是真可氣!
甲 我說:「哥哥,您別生氣,明年我去!」
乙 你要去?
甲 我哥哥說:「你可別去,我這學問都教不了,你更不行了。」
乙 是啊。
甲 不,狗屎那兒的學生,就我這學問才能教,第二年我去了,一談,待遇跟我哥哥一樣。
乙 頓頓咸蘿卜小米粥。
甲 留著他那咸蘿卜小米粥吧!他得給我換飯。
乙 他換嗎?
甲 咱有主意呀,我讓學生跟我一塊兒在書房裡吃,狗屎怕他兒子齁著,就得換樣兒,我也就跟著借光了。
乙 孩子干嗎?
甲 我會變戲法,頭一天見面,就來了一手仙人摘豆,把兩個孩子都看呆了。我說:「此後咱們天天變戲法,不能在念書的時候變,咱在吃飯的時候變,你們不跟我一塊兒在書房裡吃飯,可就看不著了。」倆孩子回上房就鬧,狗屎只好答應。等到開上午飯一看——
乙 換了?
甲 六碟鹹菜六碗小米粥!
乙 沒好使喚啊!
甲 好辦。孩子吃完鹹菜,我就鼓動他們多喝水,每人喝了四十八碗。
乙 灌大肚啊!
甲 晚上好了,倆孩子一塊兒往炕上尿。尿透了兩層褥子,連炕氈都像水撈的似的。
乙 發河了。
甲 狗屎老婆把他罵了個死去活來。這小子還塊真怕老婆,第二天就把飯給換了。我也跟著借光,扔了鹹菜碟稀粥碗,吃上饅頭炒肉了。狗屎一門兒哀告我:「先生,我把飯給換了,您千萬別再鼓動孩子喝四十八碗白水了。」
乙 好嘛!
甲 換飯了,咱就開課。倆學生拿著《三字經》過來了,讓我給上書。我指著第一行,告訴他們:「這念『人之初;,回去背去。」
乙 就一句呀?
甲 背會了這句再教下旬。倆學生一會兒就背下來了。我一看,不行,照這么教下去,我認識這幾個字也混不了一年啊。
乙 那怎麼辦?
甲 有辦法。「第一句念『人之初』,這第二句?初,初——出門在外!」
乙 啊?
甲 倆學生說:「不對呀,頭年那先生教我們念『性本善』。」
乙 本來就念「性本善」嘛!
甲 「什麼?頭年那先生連你爸爸考他四個字都不認識,他教的能對嗎?聽我的,沒錯!」
乙 還沒錯啊!
甲 倆學生又問了:「這念『出門在外』?哎,先生,三個字怎麼讀四個音啊?」
乙 問得對呀,為啥仨字讀四個音啊?
甲 是啊,這音是音,字是字,仨字讀四個音有什麼稀奇,還有仨字讀五個音的呢!
乙 外國話呀!
甲 好好學,別搗亂!「人之初,出門在外,外邊有狗,狗屎沒人踩,采野菜,菜是鹹的……」
乙 怎麼是鹹的?
甲 它不是腌蘿卜嗎?
乙 這也有啊?
甲 有!「菜是鹹的,地里產糧,涼了再熱,熱了打扇,善——性本善!」
乙 才到這兒!
甲 這一套,倆學生背了五天。這下子背會了,又來找我上書。我問他倆:「你們這兩句會背了嗎?」
乙 會背了。
甲 會倒著背嗎?
乙 倒……不會。
甲 回去,練習倒著背。
乙 啊!
甲 倆學生又背了半個月,愣沒背下來。
乙 這叫什麼學問啊!
甲 狗屎不放心,趴在窗外聽學生一背書,他樂了:這先生真有學問,書里還有我的外號「狗屎」呢?
乙 還有咸蘿卜呢!
甲 兩個月過去,狗屎又要開夜課了。
乙 開吧。
甲 開什麼?不光不開夜課,還得讓他放假。我問狗屎:「你知道孩子為啥尿炕嗎?」
乙 讓四十八碗白水催的。
甲 「不對,那是得罪龍王爺了。那天是龍王爺生日,你硬讓孩子念書,還不尿炕啊?」
乙 怎麼辦?
甲 「放假。不光龍王爺生日得放假,火神爺生日也得放假,不價,你們家著大火!」
乙 快放假。
甲 「不光火神爺生日得放假,王母娘娘生日更得放假,不價,死老婆!」
乙 快放假。
甲 「這么說吧,三節五犒勞,外加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冬至、小寒、大寒這二十四節氣,要是有一天不放假,我們全家就都得遭瘟災!」
乙 嚯!
甲 這么一放假呀,可就混到一年了。走,到上房找狗屎算帳去。
乙 還得?font color="#006699">甲職。?br>
甲 還是那四個門里擱人,我全認識。我哥哥早告訴我了。
乙 對呀。
甲 我一看狗屎沒詞兒了,趕緊從櫃蓋上把那一百塊現大洋抓過來揣到懷里,這下子連我哥哥那份兒都撈回來了。我說:「明早晨您也甭套車送我了,我現在就走,咱們回見吧。」狗屎趕緊攔我:「不能,不能。我一定按講明的條件辦,晚上擺宴送行,明早套車送先生回家。」
乙 狗屎還挺講信用。
甲 講什麼信用!他心疼那一百塊錢,想招兒要奪回去。
乙 是啊?
甲 不大會兒,狗屎主請了兩個人來。
乙 誰?
甲 大姑老爺,二姑老爺,一個是舉人,一個是秀才。我一想,別遭了暗算,得掃聽掃聽他們要干什麼。
乙 對。
甲 我溜到上房窗根底下一聽,正合計我呢。
乙 怎麼合計的?
甲 大姑老爺說:「《三字經》里怎麼還有『狗屎沒人踩』呢?這先生別是矇事的吧?」二姑老爺說:「他是什麼先生?我早先在城裡聽他說過相聲,這兩年又跑鄉下打短工來了。」
乙 他怎麼知道?
甲 他跟我住一個村兒。
乙 泄底怕老鄉啊。
甲 他們合計,等會兒在席上出難題考我,我要是答不上來,他們不光要奪回一百塊錢,還要把我扭送縣衙門,告我個招搖撞騙!
乙 這可糟了。
甲 不怕,我一個先發制人。先進上房,只見滿桌酒菜,誰也沒動筷。我沖大姑老爺一抱拳:「小可有一事不明,要在大姑老爺台前請教一二。」大姑老爺見我談吐文雅,不敢怠慢,趕緊站起來了:「先生有話請講當面,何言請教二字?」
乙 您問他什麼來著?
甲 「請問大姑老爺:昔有齊人賣黍稷,追而復返,適遇二黃蒸骨,陳公怒,一擔而伐之。但不知此事出在秦始皇以前乎,以後乎?」
乙 瞧這酸勁兒!
甲 大姑老爺讓我問得都不會說人話了:「這……那……哪……哎呀我的媽呀!」
乙 德行!
甲 他紅著臉直作揖:「敝人才疏學淺,不知,不知。」我一看大姑老爺蔫了,轉過身來,沖著二姑老爺又一抱拳:「小可我還有一事不明,要在二姑老爺台前請教一二。」二姑老爺一聽,嚇壞了:「先生,您甭問我,我統統統統不知道的大大的!」
乙 日本話都上來了!
甲 越害怕,我越得問:「請問二姑老爺:昔有朱夫子生子九兒,五子在朝盡忠,三子堂前侍奉老母,唯有一子逃奔在外,至今未歸,但不知此子流落何方乎?」一下子把二姑爺也問住了。
乙 您真有學問!
甲 沒學問,這是讓他們逼的。
乙 你這滿肚子里都是典故啊!
甲 什麼典故,都是家門口的事兒。
乙 家門口兒……你們家門口還有「齊人」?
甲 什麼齊人?
乙 不是齊國的人嗎?
甲 不是,我們鄰居有個姓齊的二流子,有一天他去趕集賣黍子,順手偷我們家一隻老母雞。
乙 二流子偷雞呀!那「追而復返」呢?
甲 他偷只雞跑了,我追了二里地才把他攆回來。
乙 「適遇二黃蒸骨」?
甲 正趕上兩條狗爭一塊骨頭。
乙 狗搶骨頭啊!「陳公怒,一擔而伐之」呢?
甲 挑水的老陳頭看見狗打架,他來火兒了,掄起扁擔就一下子,愣把狗打跑了。
乙 那秦始皇——你們家還有秦始皇啊?
甲 什麼秦始皇?
乙 不是「六王畢,四海一」吞並六國的秦始皇嗎?
甲 哪兒是那個秦始皇?我是說我嫂子。
乙 秦始皇是你嫂子?
甲 我嫂子娘家姓秦,都管她叫秦氏。
乙 舊社會都這么叫。
甲 她那年得了急性肝炎,這病也叫黃病,秦氏得黃病,還不是「秦氏黃」嗎?
乙 這么個「秦氏黃」啊!
甲 我問大姑老爺,陳老頭掄扁擔打狗碼事,是出在我嫂子得黃病以前,還是以後?他哪兒知道啊?
乙 是沒法兒知道。哎,你問二姑老爺那個「朱夫子」,也是你們家的事嗎?
甲 當然了。
乙 你們家還有朱夫子?
甲 哪個朱夫子?
乙 不是宋朝理學家朱熹朱夫子嗎?
甲 哪兒呀,我們家有口老母豬,我天天喂它麩子,「豬麩子」。
乙 老母豬吃麩子啊!「生子九兒」呢?
甲 生了九個小豬崽兒,都是公的,「生子九兒」。
乙 「五子在朝盡忠?」
甲 有五個小豬賣給老晁家,全宰了!
乙 「三子堂前侍奉老母?」
甲 沒賣出去那三個小豬天天跟老母豬轉悠,還會給老母豬搔癢癢,「三子堂前侍奉老母」。
乙 「唯有一子逃奔在外,至今未歸」?
甲 那年炸了圈,竄出一個小豬跑丟了,直到今兒也沒找回來。我是問二姑老爺,我們家那口小豬跑哪兒去了?他哪兒知道啊?
乙 那倒是……哎,萬一他要知道呢?
甲 那就更好了!
乙 怎麼?
甲 讓小子賠我那口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