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主角 > 清代小說主人公九死一生

清代小說主人公九死一生

發布時間:2021-07-24 20:12:08

A. 清朝著名小說

一、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的著作。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之巔峰。 《聊齋志異》,清代短篇文言小說集,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左右時基本完成,此後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聊齋」是他的書齋名,「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指在聊齋中記述奇異的故事。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願望,但其中也夾雜著一些封建倫理觀念和因果報應的宿命論思想。 學史上,它是一部著名短篇小說集。全書共491篇,內容十分廣泛,多談狐仙、鬼妖、人獸,以此來概括當時的社會關系,反映了17世紀的中國的社會面貌。

二、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部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說藝術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榮國府的日常生活為中心,以寶玉、黛玉、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及大觀園中點滴瑣事為主線,以金陵貴族名門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為暗線,展現了窮途末路的封建社會終將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並以其曲折隱晦的表現手法、凄涼深切的情感格調、強烈高遠的思想底蘊,在我國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會圖景、建築金石等各領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達到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被譽為「我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

三、官場現形記
《官場現形記》是晚清譴責小說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共60回,結構安排與《儒林外史》相仿,演述一人後即轉入下一人,如此蟬聯而下。作品以晚清官場為表現對象,集中描寫封建社會崩潰時期舊官場的種種腐敗、黑暗和丑惡的情形。這里既有軍機大臣、總督巡撫、提督道台,也有知縣典吏、管帶佐雜,他們或齷齪卑鄙或昏聵糊塗或腐敗墮落,構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圖。
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是我國第一部在報刊上連載、直面社會而取得轟動效應的長篇章回小說,也是譴責小說的代表作,首開近代小說批判社會現實的風氣。全書從中舉捐官的下層士子趙溫和佐雜小官錢典史寫起,聯綴串起清代的州府長吏、省級藩台、欽差大臣以至軍機、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們為陞官而逢迎鑽營,矇混傾軋,可以說為近代中國腐朽醜陋的官場勾勒出了一幅歷史畫卷。

《官場現形記》是一幅封建社會的官僚百丑圖,曲妍盡態,呼之欲出。《官場現形記》是一部優秀的譴責小說,具有詼諧諷刺的現實主義特色。

四、鏡花緣

《鏡花緣》清代百回長篇小說,是一部帶有濃厚神話色彩、浪漫幻想迷離的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作者清代著名小說家李汝珍以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爛的天輪彩圖。《鏡花緣》主要內容包括:武後催花 百花遭貶;唐敖出洋;君子國與大人國;勞民九國游記;從黑齒國到長人國;白民國與淑士國等內容。全書可分為兩部分,前五十四寫主人公唐敖科舉落弟,心存失落憂郁之感,既跟隨妻弟林之洋出遊海外,在船工多九公的導游之下,遍觀海外四十多個國家的奇人異事,後入小蓬萊求仙不返。花神之首百花仙下凡托生為唐敖之女名小山。唐小山思父心切,就出海尋找,在小蓬萊意外得到「天書」一卷。後五十四寫武則天首開女試,遭貶的百花之神皆及第,又在人間重聚,後唐小山又重進仙山。結尾寫唐中宗李顯復位,武則天又下招明年重開女試。

五、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也稱章回小說),是我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典範。全書共五十六回(按:也有人認為最後一回非吳敬梓所作),約四十萬字,描寫了近兩百個人物。小說假託明代,實際反映的是康乾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功名和生活。吳敬梓對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對吃人的科舉、禮教和腐敗事態的生動描繪,使他成為我國文學史上批判現實主義的傑出作家之一。

六、子不語
《子不語》是清朝中葉著名文學家袁枚撰寫的一部筆記小品,共二十四卷。多記述奇聞異事、奇人鬼怪,全篇行文流暢。

七、歧路燈

《歧路燈》清代長篇白話小說,警世稀品。清代李海觀作。一百零八回。該書敘述書香門第子弟譚紹聞墮落敗家,又浪子回頭重振家業的故事。對封建社會的吏治、教育和當時市井社會的世態人情、風習流俗有廣泛生動的描寫,但多封建說教。 《歧路燈》,洋洋70餘萬言,108回,在當時說部之林獨樹一幟。但是,此書脫稿後,直至20世紀20年代,都以鈔本形式在河南鄉村流傳,知者寥寥,並未引起讀者及學界的注意。本世紀20年代起,《歧路燈》始有印本出現,才開始了對之真正意義上的學術研究。

八、孽海花
《孽海花》內容繁富,時間跨度大。《孽海花》所表現的30年歷史內容,亦即同治中期至光緒後期這一特定歷史階段政治和文化的變遷史。 了對之真正意義上的學術研究。

九、老殘游記
《老殘游記》,清末中篇小說,是劉鶚的代表作,流傳甚廣。小說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殘的游歷為主線,對社會矛盾開掘很深,尤其是他在書中敢於直斥清官誤國,清官害民,指出有時清官的昏庸並不比貪官好多少。這一點對清廷官場的批判是切中時弊、獨具慧眼的。劉鶚的小說《老殘游記》是晚清的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全書共20回,光緒二十九年(1903)發表於《綉像小說》半月刊上,到13回因故中止,後重載於《天津日日新聞》,始全。原署鴻都百煉生著。作者在小說的自敘里說:「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小說是作者對「棋局已殘」的封建末世及人民深重的苦難遭遇的哭泣。小說寫一個被人稱做老殘的江湖醫生鐵英在游歷中的見聞和作為。老殘是作品中體現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搖個串鈴」浪跡江湖,以行醫糊口,自甘淡泊,不入宦途。但是他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同情人民群眾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俠膽義腸,盡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隨著老殘的足跡所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末山東一帶社會生活的面貌。

十、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全書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經歷為主要線索,從他為父親奔喪開始,到經商失敗結束。通過「九死一生」二十年間的遭遇和見聞,廣泛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滿清末年的黑暗現實。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清末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是吳趼人的代表作。它最初連載於1903年~1905年《新小說》雜志上面,1906年起由上海廣智書局出版分冊的單行本(每本12回,直到1910年才出齊,共108回)。全書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經歷為主要線索,從他為父親奔喪開始,到經商失敗結束。《怪現狀》通過「九死一生」二十年間的遭遇和見聞,廣泛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清朝末年的黑暗現實。書中自我介紹說:「只因我出來應世的二十年中,回頭想來,所遇見的只有三種東西:第一種是蟲蛇鼠蟻,第二種是豺狼虎豹,第三種是魑魅魍魎。

十一、說岳全傳《說岳全傳》,全稱《新增精忠演義說本岳王全傳》,它是一部以岳飛抗金故事為題材、帶有某種歷史演義色彩的英雄傳奇小說。本書所寫的忠奸斗爭是在南宋立國未穩、金兵大舉進兵中原的特殊歷史背景之下展開的。岳飛等愛國將領,力主抗戰,收復失地;而秦檜為首的權奸集團,則竭力主張賣國求和。因此,愛國與賣國、抗戰與投降,便成為作品中反映的忠奸斗爭的具體內容。

十二、隋唐演義
《隋唐演義》清代長篇白話歷史演義小說,20卷,100回,70餘萬言。是一部兼有英雄傳奇和歷史演義雙重性質的小說。以隋朝末年農民起義為故事背景,講述隋朝覆滅與大唐建立的一段歷史演義。小說中塑造人物個性鮮明,故事情節膾炙人口。其中的經典段落,經久不衰。

B. 明清四大譴責小說是

1、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

2、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3、劉鶚的《老殘游記》

4、曾樸的《孽海花》

清朝末年,清政府在鎮壓了戊戌變法、出賣了義和團運動後,國勢衰微到了極點,民族危機愈加深重,廣大群眾對腐朽無能的清帝國已感到無望。具有改良思想的小說家紛紛通過小說來抨擊政府和時弊,提出挽救國家的主張,人們把這一時期出現的小說稱為「譴責小說」。

(2)清代小說主人公九死一生擴展閱讀:

《官場現形記》,作者李伯元(1867-1907),全書共60回,由許多獨立成篇的短篇故事連綴而成。

書中描寫一群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貪污昏庸,媚外賣國,展開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圖,暴露和諷刺晚清官場的腐敗,突出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階級與人民的矛盾、清王朝對帝國主義的屈辱投降。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作者吳趼人(1866-1910),全書108回。

小說採用第一人稱的形式,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遭遇和見聞為線索,記錄了許多社會上的怪現狀:官場到處是貪財受賄,營私舞弊;商場里官商勾結,爾虞我詐;洋場上嫖賭拐騙,醉生夢死等。在近二百多個小故事中形象地反映了中法戰爭後20年間中國社會的種種丑惡現象。

《老殘游記》,作者劉鶚(1857-1909),全書20回。小說通過描寫一個江湖醫生老殘四處行醫途中的所見、所聞、所為,暴露當時某些官吏的殘暴昏庸並著重抨擊了那些名為「清官」、「能吏」,實為昏官酷吏的虐民行為,反映了晚清黑暗腐朽的社會現實。

但作者對清政府仍寄予希望,所以對資產階級革命和義和團運動抱敵對態度。小說在藝術上具有一定特色,語言精煉准確,形象鮮明生動,在同類小說中藝術成就最高。

《孽海花》,作者曾樸(1872-1935),全書30回,附錄5回。作品以狀元金雯青和名妓傅彩雲(賽金花)的故事為線索,穿插了大量官僚、文人的穢聞軼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同治初年到甲午戰爭失敗近三十年間的社會政治、外交、文化、思想狀況,對清末黑暗政治的揭露較為有力。

同時,小說還以同情的態度贊揚了維新派和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的活動。作品結構嚴謹,語言華美,但對秘聞艷事描寫過多,表現出低級庸俗的趣味。

C. 中國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清末四大譴責小說 捉筆作刀針砭時弊 揭貪刺虐官場現形 近代,中國社會陷入了最深重的苦難深淵。社會關系,倫常道德敗壞到不可救葯的程度。梁啟超倡導「小說界革命」,把小說改革看做改良社會的前提,掀起了社會批判小說創作的高潮。本文介紹的這四部作品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作,被並稱為「四大譴責」小說。了解這四部小說,會對中國近代史有更深切的體悟。 《老殘游記》 作者劉鶚,原名孟鵬,字鐵雲。生於咸豐七年(1875),卒於宣統元年(1909),丹徒(江蘇鎮江)人。其父官居御史。劉鶚學識淵博,精通數學、醫學、水利和甲骨學。光緒年間,黃河決口,他因治河有功而被任為知府。他深受洋務派和太谷學派的影響,熱衷於振興工商業,曾上書朝廷借外資在山西築路開礦。八國聯軍入北京時,劉鶚以低價向俄軍購買太倉儲谷賑濟災民。光緒三十四年(1905)被兩江總督端方挾私彈劾,以「通洋」和「私售倉粟」罪遭捕,流放新疆。次年中風死於迪化(今烏魯木齊)。 《老殘游記》共20回,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李伯元主編的《綉像小說》上連載,署名「鴻都百煉生」,到13回止。第二年在天津《日日新聞》重新發表全書於光緒三十二年出版。小說借江湖游醫老殘在游歷途中的所見、所聞、所為,反映了晚清的社會現實,主要是揭露了酷吏玉賢(毓賢)和剛弼的暴政。曹州知府玉賢,為了求得升遷,製造了四大冤案,一年中單是用站籠站死的無辜平民多達二千多人。齊河知縣剛弼,被人稱為「清廉得格登登的,」他誤認為魏氏父女是殺人犯,又見魏家僕人行賄求情,更相信自己的判斷正確,對魏氏屈打成招,判處凌遲之刑。他們名義上是不要錢的清官,實際上卻是「萬家流血」染紅頂子,剛愎自用的劊子手。從這兩個酷吏身上,充分暴露了晚清官僚殘暴兇狠、虐殺百姓的黑暗現實。作品還借老殘向心目中的賢臣庄宮保獻計,表達了作者以整頓吏治、治理河患、實行仁政等措施來挽救時局的政治理想。 《老殘游記》對事物的描寫比較細膩,文筆也很生動。其中對白妞美妙的歌聲、桃花山月色、黃河冰月、大明湖的景物都描繪得清麗如畫。作品在人物刻畫上還採用了大段的心理描寫,這在傳統的小說中是少見的。 《官場現形記》 作者李寶嘉,字伯元,號南亭亭長。江蘇武進縣(今常州市)人。生於同治六年(1867),卒於光緒二十二年(1906)。他曾以第一名考中秀才,但一直沒考中舉人。以辦報為生,先後創辦了《指南報》、《游戲報》、《世界繁華報》,還曾任《綉像小說》的主編。他的《官場現形記》就在《世界繁華報》上連載。他既看到了清政府的黑暗腐朽,又不滿於康有為、梁啟超的改良,認為他們過激,也曾攻擊義和團和革命黨。他的小說對官場丑惡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強烈的譴責,使人認識到腐朽沒落的清王朝已不可救葯,有很高的認識價值。他的創作還有《文明小史》、《活地獄》、《中國現在記》等多種。 《官場現形記》寫於光緒二十七到三十一年,共五編,60回,由多個故事連繞而成。小說揭露了上至尚書、軍機大臣,下至州縣吏役佐雜蠅營狗苟、排擠傾軋、見錢眼開、道德敗壞的丑惡現實。首先,作品揭露了官僚統治集團賣官鬻爵、賄賂公行的罪惡:江西代理巡撫何藩台,公開要親友「四處替他招攬買賣,」一般差使起碼一千元,美缺要二萬銀子。京師還出現了以替買賣官職的人牽繩拉線為職業的人。官場變商場,官員們「千里做官只為錢」,吏治敗壞到何等地步! 其次,作品揭露了官場上下腐化墮落、下流卑鄙、道德敗壞的風氣。官員們吸鴉片,嫖尼姑,嫖相公,丑態百出。賈臬台甚至在斷案時見到女犯人長得漂亮,就忍不住「有點搖晃起來」。冒得功為了「弄個營官當當,」竟然用卑鄙下流的手段逼迫自己的女兒去當洋統領的小老婆。 再次,作品也揭露了貪官污吏欺壓人民的罪惡:浙江胡統領以剿匪為名,到嚴州大肆「搜掠搶劫,洗滅村莊,姦淫婦女」。當地百姓到衙門告狀,庄知縣卻強迫百姓將狀紙上的「兵丁擾民」改為「土匪作亂」。這樣官官相護,胡統領不僅禍民無罪,反而以狀紙為據邀功請賞,知縣庄某也趁機大撈了一把。作品還鞭撻了官員們對洋人奴顏婢膝的丑惡行徑,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這是吳趼人創作的一部自傳體的小說,全書108回。主人公「九死一生」即是作者的身影,以他為主線,小說貫穿了近200個故事,記錄了從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開始,作者在近20年中耳聞目睹的無數怪現狀,描繪出一幅行將崩潰的清帝國的社會畫卷。 吳趼人,名沃堯,原籍廣東佛山,所以又號我佛山人。同治五年(1866)生於北京,宣統二年(1910)卒於上海。吳趼人的曾祖吳榮光官居湖南巡撫兼湖廣總督,他祖父任工部員外郎,卒於官,家道中落。吳趼人20多歲去上海謀生,常在《上海日報》投稿。光緒二十三年(1897)赴漢口,任《楚報》主編。後來又任《月月小說》主編,並從事過教育工作。他一生創作極為豐富,重要的作品有《痛史》、《恨海》、《九命奇冤》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是他的代表作。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不僅寫了官場人物,還旁及了醫術星相、三教九流,但重點還是暴露官場的黑暗腐朽。作者筆下的大小文武官員都是些道德敗壞、貪財無恥的傢伙。作品借卜士人開導侄孫,介紹了官場哲學:「至於官,是拿錢捐來的。錢多,官就大點;錢少,官就小點」。「你千萬記著『不怕難為情』五個字的秘訣,做官是一定得法的。」小說真實地再現了官員們賣官、謀謀的情況。江蘇總督將全省的縣名寫在手摺上,註明錢數兜售官職,還美其名曰「點戲」。於是官場中就出現了做賊的知縣,盜銀的臬台。更有甚者,一個堂堂的候補道台竟將妻子送去為巡撫「按摩」,苟觀察竟逼自己守寡的兒媳去做制台的姨太太。 小說還揭露了晚清官僚貪生怕死、投降賣國的嘴臉。他們畏洋人如鼠,媚洋人若狗,中法戰爭時,馭遠號管帶看到海上有一縷煙,就疑為法艦,放水沉船,事後還謊報說倉促遇敵,致被擊沉。中日戰爭時,一位欽差大臣聽見炮響,嚇得只穿了一隻靴子就慌忙坐轎逃去,轎後還掛著半隻火腿。 小說還著力鞭撻了洋場才子和斗方名士。他們硬把杜牧的別號「樊川」加在杜甫的頭上,胡說什麼少陵和杜甫是父子二人。明明胸無點墨,卻到處賣弄學問,招搖撞騙。作品還揭露了人倫道德的淪喪和社會風尚的敗壞:九死一生的伯父,表面上道貌岸然,實際上卻拐騙亡弟的錢財,欺凌寡娣孤侄。黎景翼逼死弟弟,又把弟妹出賣為娼。作品通過對這些衣冠禽獸的描寫,反映了當時的宗法制度和倫常關系已經到了總崩潰的時候。 小說也塑造了吳繼生、秦侶笙等幾個正面人物。他們對現實不滿,正直賢良,有一定的才能,恪守道德規范。但他們不敢反對政治制度,因而到處碰壁。通過這些描寫、也預示了改良主義不祥的結局。 《孽海花》 《孽誨花》全書三十回,前五回原為金松岑所作,後二十五回由曾樸續成。後來曾樸又對全書進行修訂,1928年出版。 曾樸(1872—1935年),原名朴華,字孟朴,筆名東亞病夫,江蘇常熟人。他是近代著名小說家、翻譯家和文學評論家。曾樸雖然中過舉,但他卻痛恨科舉,決心不求功名。光緒三十年(1904年)創辦「小說林書社」大量出版譯著小說,光緒三十三年又發行《小說林》刊物。除《孽海花》外,他的著作還有小說《魯男子》、戲劇《雪曇夢院本》和大量詩詞、文藝評論和譯作。 《孽海花》以狀元金雯青與妓女傅彩雲(賽金花)的婚姻故事為線索,對清末同治初年到甲午戰爭這三十年間的眾多真實人物進行了藝術加工,反映了當時廣闊的社會畫面,表達了反對封建專制統治、反對帝國主義侵略、要求革新圖強、拯救祖國的進步思想。小說以較多的篇幅抨擊了封建專制政體,大膽地指斥清代帝王「暴也暴到呂政、奧古士都,成吉思汗、路易十四的地位,昏也昏到隋煬帝、李後主、查理士、路易十六的地位。」作品描寫西太後凶頑貪暴,荒淫無恥,公然以三萬銀元出賣一個軍機要職,揮霍「一國命脈所系」的海軍軍費來修造供她玩樂的頤和園。晚清的大臣們則是些「亂國有餘,治國不足」的廢物,在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時候,他們或養尊處優,或驚慌失措,或醉生夢死。小說的主人公金雯青,表面上看來道貌岸然,精明強干,儼然是國家棟梁,實際上卻是虛偽丑惡、昏庸無能的傢伙。他在母喪期間納妓為妾,出使途中在船上調戲婦女,聽到革命就大驚失色。他一生研究歷史輿地之學,卻用重金買了一張畫錯疆界的中俄交界地圖獻給總理衙門,白白斷送了國家八百里土地。小說中的另一個官僚,北洋大臣威毅伯,借籌建海軍之機擴充實力,但在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時,卻不敢對敵,一心等待外國使臣的調停,結果導致慘敗,暴露出晚清大臣貪生怕死、畏敵賣國的丑惡嘴臉。 小說具有鮮明的反帝愛國思想,作者借薛淑雲之口,駁斥了「列強無野心論」,指出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是「出自天然的本性」。作品把中國放在與列強的錯綜復雜的矛盾中來寫,著重揭露了當權派的昏庸無能,使作品的主題更嚴肅而深刻。 《孽海花》不局限於暴露和譴責,它也致力於表現新人物新思想,描寫和申述了許多為國家命運而探索的進步人士和他們的改良主張,也肯定了太平軍是革命軍,還塑造了陳千秋、史堅如等「革命男兒」的形象。 《孽海花》是一部記實小說。小說中的人名雖是虛擬,但都以真人為依據,所寫的事件也大多有本。如金雯青的原型就是洪鈞,威毅伯便是李鴻章,龔平影射翁同和,唐猶輝影射康有為。因而林紓說:「《孽海花》非小說也,乃二十年之歷史也。」在藝術形式上,作品把真實性與諷刺性結合起來,通過客觀冷靜的描述,把人物的面貌習氣以至精神狀態勾勒得繪聲繪色。小說的結構比較精巧,全書以金、傅的故事為中心,把若斷若續的許多短篇連續成一部長篇。語言瑰麗,文采斐然,還吸取了西方文學的表現手法,在敘事寫人方面顯示了新特點,是譴責小說中成就較高的一部優秀作品。

D. 有一部小說,主角生活的星球被一個強者作為基礎進行了九死一生的涅槃!主角本人也進行了最高級的涅槃修行

好像聽說過

E. 清朝著名小說

《長生殿》、《桃花扇》、《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紅樓夢》、《閱回微草堂筆答記》等。

《長生殿》是清初劇作家洪升創作的傳奇(戲劇),共二卷。該劇定稿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長生殿》重點描寫了唐朝天寶年間皇帝昏庸、政治腐敗給國家帶來的巨大災難,導致王朝幾乎覆滅。劇本雖然譴責了唐明皇的窮奢極侈,但同時又表現了對唐明皇和楊貴妃之間的愛情的同情,間接表達了對明皇統治的同情,還寄託了對美好愛情的理想。


《桃花扇》是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創作的傳奇劇本,於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完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刊成初版。《桃花扇》所寫的是明代末年發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為主線,展現了明末南京的社會現實。同時也揭露了弘光政權衰亡的原因,歌頌了對國家忠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層百姓,展現了明朝遺民的亡國之痛。

F. 清末的四大諷刺小說作者是誰這四本書的簡介

清末四大譴責小說

《老殘游記》

作者劉鶚,原名孟鵬,字鐵雲。生於咸豐七年(1875),卒於宣統元年(1909),丹徒(江蘇鎮江)人。其父官居御史。劉鶚學識淵博,精通數學、醫學、水利和甲骨學。光緒年間,黃河決口,他因治河有功而被任為知府。他深受洋務派和太谷學派的影響,熱衷於振興工商業,曾上書朝廷借外資在山西築路開礦。八國聯軍入北京時,劉鶚以低價向俄軍購買太倉儲谷賑濟災民。光緒三十四年(1905)被兩江總督端方挾私彈劾,以「通洋」和「私售倉粟」罪遭捕,流放新疆。次年中風死於迪化(今烏魯木齊)。

《老殘游記》共20回,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李伯元主編的《綉像小說》上連載,署名「鴻都百煉生」,到13回止。第二年在天津《日日新聞》重新發表全書於光緒三十二年出版。小說借江湖游醫老殘在游歷途中的所見、所聞、所為,反映了晚清的社會現實,主要是揭露了酷吏玉賢(毓賢)和剛弼的暴政。曹州知府玉賢,為了求得升遷,製造了四大冤案,一年中單是用站籠站死的無辜平民多達二千多人。齊河知縣剛弼,被人稱為「清廉得格登登的,」他誤認為魏氏父女是殺人犯,又見魏家僕人行賄求情,更相信自己的判斷正確,對魏氏屈打成招,判處凌遲之刑。他們名義上是不要錢的清官,實際上卻是「萬家流血」染紅頂子,剛愎自用的劊子手。從這兩個酷吏身上,充分暴露了晚清官僚殘暴兇狠、虐殺百姓的黑暗現實。作品還借老殘向心目中的賢臣庄宮保獻計,表達了作者以整頓吏治、治理河患、實行仁政等措施來挽救時局的政治理想。

《老殘游記》對事物的描寫比較細膩,文筆也很生動。其中對白妞美妙的歌聲、桃花山月色、黃河冰月、大明湖的景物都描繪得清麗如畫。作品在人物刻畫上還採用了大段的心理描寫,這在傳統的小說中是少見的。

《官場現形記》

作者李寶嘉,字伯元,號南亭亭長。江蘇武進縣(今常州市)人。生於同治六年(1867),卒於光緒二十二年(1906)。他曾以第一名考中秀才,但一直沒考中舉人。以辦報為生,先後創辦了《指南報》、《游戲報》、《世界繁華報》,還曾任《綉像小說》的主編。他的《官場現形記》就在《世界繁華報》上連載。他既看到了清政府的黑暗腐朽,又不滿於康有為、梁啟超的改良,認為他們過激,也曾攻擊義和團和革命黨。他的小說對官場丑惡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強烈的譴責,使人認識到腐朽沒落的清王朝已不可救葯,有很高的認識價值。他的創作還有《文明小史》、《活地獄》、《中國現在記》等多種。

《官場現形記》寫於光緒二十七到三十一年,共五編,60回,由多個故事連繞而成。小說揭露了上至尚書、軍機大臣,下至州縣吏役佐雜蠅營狗苟、排擠傾軋、見錢眼開、道德敗壞的丑惡現實。首先,作品揭露了官僚統治集團賣官鬻爵、賄賂公行的罪惡:江西代理巡撫何藩台,公開要親友「四處替他招攬買賣,」一般差使起碼一千元,美缺要二萬銀子。京師還出現了以替買賣官職的人牽繩拉線為職業的人。官場變商場,官員們「千里做官只為錢」,吏治敗壞到何等地步!

其次,作品揭露了官場上下腐化墮落、下流卑鄙、道德敗壞的風氣。官員們吸鴉片,嫖尼姑,嫖相公,丑態百出。賈臬台甚至在斷案時見到女犯人長得漂亮,就忍不住「有點搖晃起來」。冒得功為了「弄個營官當當,」竟然用卑鄙下流的手段逼迫自己的女兒去當洋統領的小老婆。

再次,作品也揭露了貪官污吏欺壓人民的罪惡:浙江胡統領以剿匪為名,到嚴州大肆「搜掠搶劫,洗滅村莊,姦淫婦女」。當地百姓到衙門告狀,庄知縣卻強迫百姓將狀紙上的「兵丁擾民」改為「土匪作亂」。這樣官官相護,胡統領不僅禍民無罪,反而以狀紙為據邀功請賞,知縣庄某也趁機大撈了一把。作品還鞭撻了官員們對洋人奴顏婢膝的丑惡行徑,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這是吳趼人創作的一部自傳體的小說,全書108回。主人公「九死一生」即是作者的身影,以他為主線,小說貫穿了近200個故事,記錄了從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開始,作者在近20年中耳聞目睹的無數怪現狀,描繪出一幅行將崩潰的清帝國的社會畫卷。

吳趼人,名沃堯,原籍廣東佛山,所以又號我佛山人。同治五年(1866)生於北京,宣統二年(1910)卒於上海。吳趼人的曾祖吳榮光官居湖南巡撫兼湖廣總督,他祖父任工部員外郎,卒於官,家道中落。吳趼人20多歲去上海謀生,常在《上海日報》投稿。光緒二十三年(1897)赴漢口,任《楚報》主編。後來又任《月月小說》主編,並從事過教育工作。他一生創作極為豐富,重要的作品有《痛史》、《恨海》、《九命奇冤》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是他的代表作。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不僅寫了官場人物,還旁及了醫術星相、三教九流,但重點還是暴露官場的黑暗腐朽。作者筆下的大小文武官員都是些道德敗壞、貪財無恥的傢伙。作品借卜士人開導侄孫,介紹了官場哲學:「至於官,是拿錢捐來的。錢多,官就大點;錢少,官就小點」。「你千萬記著『不怕難為情』五個字的秘訣,做官是一定得法的。」小說真實地再現了官員們賣官、謀謀的情況。江蘇總督將全省的縣名寫在手摺上,註明錢數兜售官職,還美其名曰「點戲」。於是官場中就出現了做賊的知縣,盜銀的臬台。更有甚者,一個堂堂的候補道台竟將妻子送去為巡撫「按摩」,苟觀察竟逼自己守寡的兒媳去做制台的姨太太。

小說還揭露了晚清官僚貪生怕死、投降賣國的嘴臉。他們畏洋人如鼠,媚洋人若狗,中法戰爭時,馭遠號管帶看到海上有一縷煙,就疑為法艦,放水沉船,事後還謊報說倉促遇敵,致被擊沉。中日戰爭時,一位欽差大臣聽見炮響,嚇得只穿了一隻靴子就慌忙坐轎逃去,轎後還掛著半隻火腿。

小說還著力鞭撻了洋場才子和斗方名士。他們硬把杜牧的別號「樊川」加在杜甫的頭上,胡說什麼少陵和杜甫是父子二人。明明胸無點墨,卻到處賣弄學問,招搖撞騙。作品還揭露了人倫道德的淪喪和社會風尚的敗壞:九死一生的伯父,表面上道貌岸然,實際上卻拐騙亡弟的錢財,欺凌寡娣孤侄。黎景翼逼死弟弟,又把弟妹出賣為娼。作品通過對這些衣冠禽獸的描寫,反映了當時的宗法制度和倫常關系已經到了總崩潰的時候。

小說也塑造了吳繼生、秦侶笙等幾個正面人物。他們對現實不滿,正直賢良,有一定的才能,恪守道德規范。但他們不敢反對政治制度,因而到處碰壁。通過這些描寫、也預示了改良主義不祥的結局。

《孽海花》

《孽誨花》全書三十回,前五回原為金松岑所作,後二十五回由曾樸續成。後來曾樸又對全書進行修訂,1928年出版。

曾樸(1872—1935年),原名朴華,字孟朴,筆名東亞病夫,江蘇常熟人。他是近代著名小說家、翻譯家和文學評論家。曾樸雖然中過舉,但他卻痛恨科舉,決心不求功名。光緒三十年(1904年)創辦「小說林書社」大量出版譯著小說,光緒三十三年又發行《小說林》刊物。除《孽海花》外,他的著作還有小說《魯男子》、戲劇《雪曇夢院本》和大量詩詞、文藝評論和譯作。

《孽海花》以狀元金雯青與妓女傅彩雲(賽金花)的婚姻故事為線索,對清末同治初年到甲午戰爭這三十年間的眾多真實人物進行了藝術加工,反映了當時廣闊的社會畫面,表達了反對封建專制統治、反對帝國主義侵略、要求革新圖強、拯救祖國的進步思想。小說以較多的篇幅抨擊了封建專制政體,大膽地指斥清代帝王「暴也暴到呂政、奧古士都,成吉思汗、路易十四的地位,昏也昏到隋煬帝、李後主、查理士、路易十六的地位。」作品描寫西太後凶頑貪暴,荒淫無恥,公然以三萬銀元出賣一個軍機要職,揮霍「一國命脈所系」的海軍軍費來修造供她玩樂的頤和園。晚清的大臣們則是些「亂國有餘,治國不足」的廢物,在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時候,他們或養尊處優,或驚慌失措,或醉生夢死。小說的主人公金雯青,表面上看來道貌岸然,精明強干,儼然是國家棟梁,實際上卻是虛偽丑惡、昏庸無能的傢伙。他在母喪期間納妓為妾,出使途中在船上調戲婦女,聽到革命就大驚失色。他一生研究歷史輿地之學,卻用重金買了一張畫錯疆界的中俄交界地圖獻給總理衙門,白白斷送了國家八百里土地。小說中的另一個官僚,北洋大臣威毅伯,借籌建海軍之機擴充實力,但在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時,卻不敢對敵,一心等待外國使臣的調停,結果導致慘敗,暴露出晚清大臣貪生怕死、畏敵賣國的丑惡嘴臉。

小說具有鮮明的反帝愛國思想,作者借薛淑雲之口,駁斥了「列強無野心論」,指出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是「出自天然的本性」。作品把中國放在與列強的錯綜復雜的矛盾中來寫,著重揭露了當權派的昏庸無能,使作品的主題更嚴肅而深刻。

《孽海花》不局限於暴露和譴責,它也致力於表現新人物新思想,描寫和申述了許多為國家命運而探索的進步人士和他們的改良主張,也肯定了太平軍是革命軍,還塑造了陳千秋、史堅如等「革命男兒」的形象。

《孽海花》是一部記實小說。小說中的人名雖是虛擬,但都以真人為依據,所寫的事件也大多有本。如金雯青的原型就是洪鈞,威毅伯便是李鴻章,龔平影射翁同和,唐猶輝影射康有為。因而林紓說:「《孽海花》非小說也,乃二十年之歷史也。」在藝術形式上,作品把真實性與諷刺性結合起來,通過客觀冷靜的描述,把人物的面貌習氣以至精神狀態勾勒得繪聲繪色。小說的結構比較精巧,全書以金、傅的故事為中心,把若斷若續的許多短篇連續成一部長篇。語言瑰麗,文采斐然,還吸取了西方文學的表現手法,在敘事寫人方面顯示了新特點,是譴責小說中成就較高的一部優秀作品。

G. 中國清末時期的小說多以什麼為主題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八十年間,在中國歷史上起了根本的變化,整個連根動搖了中國兩千多年長期的封建社會。這一時期是中國革命變動最大的時期,國土日縮,封建社會動搖,帝國主義勢力的日漸深入,使中國變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這一連串的大變動使得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整個崩潰,影響到文學上的都多多少少的留下一些痕跡。

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是晚清譴責小說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共60回,結構安排與《儒林外史》相仿,演述一人後即轉入下一人,如此蟬聯而下。作品以晚清官場為表現對象,集中描寫封建社會崩潰時期舊官場的種種腐敗、黑暗和丑惡的情形。這里既有軍機大臣、總督巡撫、提督道台,也有知縣典吏、管帶佐雜,他們或齷齪卑鄙或昏聵糊塗或腐敗墮落,構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圖。



總體來說,清末的小說除李伯元、吳趼人的作品是反映現實的小說外,其他多是感傷的、頹廢的、墮落的、幻滅的、彷徨的、供人消遣的,作者寫作的態度也是不嚴肅的,是以文章為游戲的,無思想,無目的,以賣錢為業的。清末文學上的混亂,也正反映了清末社會政治上的混亂,思想上的動搖、彷徨、幻滅。

閱讀全文

與清代小說主人公九死一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說女主名字搞怪 瀏覽:393
兔費小說現代 瀏覽:505
女主重生校園逆襲小說 瀏覽:373
結局就是我們再次相遇悉然小說 瀏覽:10
毒醫的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瀏覽:8
小說大綱主線剛怎麼寫 瀏覽:170
張翎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154
女扮男裝之一女多男的古代小說 瀏覽:138
小說推薦空間文 瀏覽:201
現代好看的異能女主小說 瀏覽:794
女主是郝敏的同人小說 瀏覽:518
都市小說牛B人物 瀏覽:116
有關主角有系統的小說 瀏覽:75
口述和孕婦愛愛小說全集 瀏覽:44
黑道學生5小說APP閱讀 瀏覽:277
寫小說敏感詞用拼音代替 瀏覽:548
有關楊過的小說推薦 瀏覽:295
有什麼男主很帥古風現代小說 瀏覽:625
貼吧人數多的玄幻小說 瀏覽:60
凶宅筆記有聲小說mp3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