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愛莎與凱勒是什麼人物
愛莎和凱勒聽上去是小說人物,可能是故事內容裡面的主角,或者是小說裡面的角色的吧。
㈡ 凱勒的作品有哪些都描寫了什麼
1850~1861年間,他出版了《新詩集》(1851)、長篇小說《綠衣亨利》(1855)、短篇小說集《塞爾特維拉的人們》(1856)等作品。1861年被選為蘇黎世州政府的秘書長,任職15年。這個時期只寫了《七個傳說》(1872)。1876年他辭去秘書長職務。1877年出版《蘇黎世中篇小說集》,1878~1879寫了大量詩歌。之後,他相繼創作了《綠衣亨利》第2稿(1879~1880)和《警句短詩》(1882)、《詩歌集》(1884)。長篇小說《馬丁·薩蘭德》(1886)是他的最後一部作品。
凱勒的創作中最有成就的是著名的有中短篇小說《塞爾特維拉的人們》、《七個傳說》、《蘇黎世中篇小說集》。
《鄉村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是《塞爾特維拉的人們》中最優秀的一篇,主人公是一對青年男女,他們互相愛慕,雙雙墜入愛河,但彼此之間有家仇,婚姻受到阻撓,最後投河自盡了。小說以一個愛情悲劇為題材,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貪婪地追求金錢的丑惡本質。《三個正直的制梳匠》和《人靠衣裳》也是出色的作品。它們表明凱勒不僅對當時社會中形形色色的社會人物的思想、心理觀察的深刻透徹,而且能以傳神的筆調進行描寫,在描寫人民生活風俗方向也頗有才華。《七君子的小旗子》是《蘇黎世中篇小說集》中最著名的一部,以瑞士建立聯邦政府後的生活為題材。小說通過7個反封建老戰士組成小團體的活動以及新老兩代之間矛盾的解決,頌揚瑞士的民主主義制度,表達了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
帶有自傳性質的長篇小說《綠衣亨利》是凱勒最重要的一部作品。這部作品有2種稿本,2種結局。第1稿主人公死亡。第2稿則寫主人公走上了與人民相結合、做自覺的國家公民的道路。這是一部「教育小說」,帶有特定的瑞士宗法社會和聯邦民主制度社會的色彩,描寫了一個青年的成長,描寫了廣闊的社會畫面,鄉土氣息濃厚,人物形象鮮明。
長篇小說《馬丁·薩蘭德》揭露了社會上貪污腐化、投機倒把、虛偽欺騙等現象。
㈢ 海倫 凱勒的簡介
海倫·凱勒,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
幼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七歲時,安妮·沙利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相處達50年。在沙利文幫助之下,進入大學學習,以優異成績畢業。在大學期間,寫了《我生命的故事》,講述她如何戰勝病殘,給成千上萬的殘疾人和正常人帶來鼓舞。這本書被譯成50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以後又寫了許多文字和幾部自傳性小說,表明黑暗與寂靜並不存在。後來凱勒成了卓越的社會改革家,到美國各地,到歐洲、亞洲發表演說,為盲人、聾啞人籌集資金。二戰期間,又訪問多所醫院,慰問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們崇敬。1964年被授於美國公民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又被推選為世界十名傑出婦女之一。
海倫、凱勒生平: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國亞拉巴馬州塔斯喀姆比亞。
1882年1月因患猩紅熱致盲致聾。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為凱勒的老師。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
1902–1903撰寫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譯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優等成績大學畢業。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譯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牆之歌》、《沖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應邀去好萊塢主演電影。
1924年成為美國盲人基金會的主要領導人。
1929年著《我的後半生》(也譯作《中流––––我以後的生活》)。
1930年旅遊英國。
1931–1933年榮獲坦普爾大學榮譽學位。訪問法國、南斯拉夫、英國。
1936年10月20日老師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訪歐、亞、非、澳各大洲十三國。
1953年美國上映凱勒生活和工作的記錄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師:安妮·沙利文·梅西》 榮獲哈佛大學榮譽學位
1959年聯合國發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
1960年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頒布「海倫·凱勒」獎金。
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勛章。
1968年6月1日與世長辭。
㈣ 海倫凱勒是誰
海倫·凱勒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並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勛章」等獎項。主要著作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
㈤ 海倫 凱勒 簡介
簡介:
海倫•凱勒,美國女學者,一歲半時因病成了一個盲聾啞人。在家庭教師沙利文熱情關懷、精心輔導下,她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學習數學、自然、法語、德語,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哈佛大學女子學院,1940年畢業。她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贏得了世界輿論的贊揚。
㈥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主人公海倫·凱勒和作者是同一個人嗎
是的,該書的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人後的生活,後半部分則介紹了海倫的求學生涯。同時也介紹她體會不同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動等等。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此外,本書中收錄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倫·凱勒的自傳作品,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
㈦ 海倫凱勒寫有哪些小說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石牆之歌》、《沖出黑暗》。 《我的後半生》(也譯作《中流——我以後的生活》)。 《老師:安妮·沙利文·梅西》
㈧ 海倫 凱勒是何許人如何下載有關她的小說。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她的成名作吧,也是她最受關注的作品,她眼盲,耳聾,不能說話,很有毅力的女人
㈨ 海倫凱勒寫的第一部小說是什麼
她的處女作是 我的生活
也是她被世人所認可的小說
㈩ 海倫凱勒的主要作品有什麼
海倫凱勒的主要作品有:《我的一生》,《我的天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我的後半生》。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在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
1887年與莎莉文老師相遇。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7歲,卻有86年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裡。在此時間里,她先後完成了14本著作。
(10)凱勒是什麼小說的主人公擴展閱讀
海倫·凱勒名言:
1、信心是一種心境,有信心的人不會在轉瞬之間就消沉沮喪。——海倫·凱勒
2、面對光明,陰影就在我們身後。——海倫·凱勒
3、我為你們開啟機會的窗。——海倫·凱勒
4、成千上萬的小事落在我們的手心裡,各式各樣的小機會每天發生,它都留給我們自由運用和濫用,而它依舊默默走它的路,一無改變。——海倫·凱勒
5、只要朝著陽光,便不會看見陰影。——海倫·凱勒
6、面對光明,陰影就在我們身後。——海倫·凱勒
7、對於凌駕於命運之上的人來說,信心是命運的主宰。——海倫·凱勒
8、世界上最好和最美的東西時看不倒也摸不到的,它們只能被心靈感受到。——海倫·凱勒
9、只要朝著陽光,便不會看見陰影。——海倫凱勒
10、一個人感到有一種力量推動他去翱翔時,他是不應該去爬行的。——海倫·凱勒
11、對於凌駕命運之上的人來說,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海倫·凱勒
12、有時我想,要是人們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後一天該有多好啊!這就可能顯出生命的價值。——海倫·凱勒
13、信心是命運的主宰。——海倫·凱勒
14、有時我想,要是人們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後一天該有多好啊!這就可能顯出生命的價值。——海倫·凱勒
15、行動的意志,依行動次數的頻繁和堅定的程度而增強,而腦力則依意志的使用而增長。這樣便真能產生信仰。——海倫·凱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