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主角 > 有關主人公裴行儼的小說

有關主人公裴行儼的小說

發布時間:2021-07-22 04:33:17

① 男主穿越唐初當駙馬

《大唐駙馬爺》來 上官清水源

簡介:柴紹知道了自己這位大哥是裴行儼之後,也是感嘆不已。為了生存,為了虛無縹緲的權力和名聲,很多人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就像是裴仁基和裴行儼父子。當初的裴仁基是在大隋建立之初,就開始嶄露頭角,後來跟錯了人,直到遇到了楊廣之後,才被重用。此人才能倒是上的了檯面,還有一個武力高強的兒子公。

② 隋唐時期的穿越文 其他時期的(清宮的 秦朝的 三國的等都行)如果可以也請發

我目前看到的沒有符合主角是羅士信、 裴行儼、楊侗、徐世績、秦瓊的,下面這些書可不可以呢?如果符合要求,那我就發了~
【秦】
秦風-淹死的魚
【三國】
美人殤-夢三生
笑傾三國-夢三生
【唐】
長孫皇後-憂然
【清】
獨步天下-李歆(歷經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
那海蘭珠-拉費比尤(皇太極)
桐樹花深-雯舟舟(作者沒有按常規思路寫,建議看董鄂妃父母的故事)

③ 問一下,程咬金這個人物在都在哪部評書里都有,因為太喜歡他這個人了。。。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這兩句俗諺,中國人耳熟能詳。估計提起程知節,除研究歷史的學者以外,肯定會面對茫茫然的臉,幾乎沒有人知道是誰。所以,通俗演義小說的民間力量,可以把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塗改(或美化或醜化)得與本來全非。

據史書記載,程咬金「少驍勇,善用馬槊。」(《舊唐書·程知節列傳》)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統治殘暴,驕奢荒淫,連年大興土木,不斷對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蕪,民不聊生,最終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起義後,義軍相繼發展到百餘支之多,每支義軍少則數百人多至10餘萬,但規模都不是很大,同時也沒有政治目標,基本上是流動作戰,四處搶掠。程咬金為此聚集鄉里豪傑共保鄉里,以備義軍。由此可見他的出身應是地主階級。

經過七個年頭戰爭磨練,農民起義軍由小到大、由弱變強,逐漸克服地域觀念,散而復聚,走向聯合。至大業十三年左右,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三支強有力的起義軍,即:翟讓、李密領導的瓦崗軍,竇建德、劉黑闥領導的河北義軍和杜伏威、輔公祏領導的江淮義軍。到了此時,程咬金這種地方的自保勢力已經無法維持下去,最後投奔了瓦崗軍李密部。

瓦崗軍原為東郡韋城(今河南浚縣東南)人翟讓所創,曾多次粉碎隋王朝的進剿。大業十二年(616年),曾參加楊玄感起兵的隋貴族後裔李密來到瓦崗寨,李密長於謀略,使瓦崗軍取得了一系列勝利,翟讓遂主動推李密為主,上其號魏公。李密掌握大權之後,政治野心逐日暴露。為保住個人獨攬大權,他拉攏重程咬金、秦叔寶等新歸附的人,以二人為「內軍」驃騎。「內軍」是李密從軍中挑選的8000個「勇士尤異者」,隸屬四位驃騎將,又分為左右兩隊,主要任務是保護李密。李密對內軍十分滿意,常說:「此八千人可當百萬。」(《舊唐書·程知節列傳》)此後程咬金改名為程知節,大業十三年(617年)十月,正在瓦崗軍新老勢力矛盾逐漸尖銳化之際,李密搶先下毒手,設計斬殺了翟讓,獨掌大權。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隋洛陽守將王世充挑選精銳兵馬2萬餘人,馬2000餘匹,屯兵通濟渠(今河南孟縣境內)南,在渠上架起三座橋,以便與瓦崗軍決戰。李密在邙山南麓擺陣迎戰王世充,程知節領內馬軍,與李密安營在北邙山(今河南洛陽市北)上,單雄信則領外馬軍,安營在偃師城(今河南偃師東)北。王世充部隊到達後,立即派出數百騎兵攻打單雄信。李密遂派程知節和裴行儼前去支援。裴行儼率先沖向敵陣,結果中流矢墜馬。程知節前去營救,立殺數人,王世充軍稍退,他乘機抱起裴行儼撤退。由於載了兩個人,程知節的戰馬負擔過重,被王世充軍追上。程知節不忍將裴行儼丟下,結果被一槊刺中,「刺槊洞過」,程知節回身折斷其槊,將執槊之敵斬於馬下,王世充軍不敢追趕,二人這才返回本軍。此戰,由於李密指揮不利,瓦崗軍包括程知節和裴行儼在內,共十餘員驍將遭受重創,實力大損。不久,李密戰敗降唐,瓦崗義軍失敗。

瓦崗軍失敗後,程知節和許多將領因走投無路,而降於王世充。王世充得到程知節後,接遇甚厚。雖然如此,但是二人皆不滿王世充多詐。程知節曾對秦叔寶說:「世充器度淺狹,而多妄語,好為咒誓,乃巫師老嫗耳,豈是撥亂主乎?」(《舊唐書· 程知節列傳》)秦叔寶亦有同感,於是兩人開始找機會離開王世充。

武德二年(619年)閏二月十九日,王世充率部進犯唐朝谷州(治新安,今屬河南),王世充任命程知節為將軍,還任命秦叔寶為龍驤大將軍。王世充與唐軍交戰於九曲(今河南宜陽西北)。程知節、秦叔寶、吳黑闥、牛進達等都帶兵上陣,率幾十個親信騎馬向西跑了一百來步,然後下馬向王世充行禮,說道:「荷公接待,極欲報恩。公性猜貳,傍多扇惑,非仆託身之所,今謹奉辭 。」(《舊唐書· 程知節列傳》)隨即投奔投奔唐軍。王世充懾於二人的威名,不敢追逼。

二人歸唐後,唐高祖李淵讓他們跟隨秦王李世民。李世民久聞二人之名,十分尊重他們,任命程知節為秦王府左三統軍,秦叔寶則為馬軍總管。同李密一樣,李世民也在全軍中挑選了千餘精銳騎兵,皆著黑衣黑甲,分左右隊,由程知節、秦叔寶、尉遲敬德、翟長孫等驍將統領,號稱玄甲隊。每次沖鋒陷陣,李世民都披上黑甲親率玄甲隊作為先鋒,伺機進擊,所向披靡,敵人畏懼。從此,程知節在李世民手下作戰,程知節隨李世民破宋金剛、竇建德、王世充,又任左一馬軍總管,每次作戰都奮勇爭先。因功封為宿國公。如武德四年(621年)正月,在洛陽外圍作戰中,行台僕射屈突通、贊皇公竇軌帶兵巡營,猝與王世充軍遭遇,交戰不利,李世民即率玄甲隊馳赴救援,大敗王世充軍,俘其騎將葛彥璋,斬俘6000餘人,王世充逃回洛陽。到武德七年(624年),唐擊敗各割據勢力和農民起義軍,統一天下。

從太原起兵到統一全國過程中,李世民屢建奇勛,威望很高,並形成了以秦王府謀士和勇將為核心的實力雄厚的政治集團,程知節便是其中之一,對太子李建成構成嚴重威脅。李建成為保住太子地位及皇位繼承權,與齊王李元吉結交,共同反對李世民。由於程知節是李世民的骨幹,李建成便欲除之。武德七年,李建成向唐高祖進獻讒言,程知節被外放任康州刺史。程知節對李世民說:「大王手臂今並翦除,身必不久。知節以死不去,願速自全。」(《舊唐書· 程知節列傳》)此後兩年間,史書上無程知節的記載,不過估計程知節並沒離開秦王府。

武德九年六月,李建成在夜宴酒中下毒,致使李世民心中暴痛,吐血數升。時突厥郁射設率數萬騎兵入塞,圍攻烏城(今山西盂縣西北)。李建成乘機推薦李元吉代李世民督諸軍北征,李淵命其率右武衛大將軍李藝等前去救援。李元吉奏請抽調秦王府勇將程知節、尉遲敬德、段志玄和秦叔寶等隨軍,以消弱李世民實力,然後乘機將其除掉。李世民得知李建成欲於為李元吉餞行時殺害他,遂與文臣武將商議,決定先發制人。四日清晨,李世民率程知節等伏兵玄武門內(長安太極宮北面正門),伏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奪取了皇位繼承權。初七,李淵立李世民為皇太子。十二日,李世民封賞功臣,程知節拜太子右衛率。七月,程知節遷右武衛大將軍。八月初八,李淵退位。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程知節食實封七百戶。

貞觀中,程知節歷任瀘州(治瀘川,今四川瀘州市)都督,左領軍大將軍。與長孫無忌等人世襲刺史,改封盧國公,授普州刺史。

貞觀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畫二十四功臣圖於凌煙閣,皆真人大小,程知節名列其中,位於第十九名。
同年,程知節轉任左屯衛大將軍,檢校宮城北門駐軍,加封為鎮軍大將軍。

唐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程知節任蔥山道行軍大總管討伐西突厥,擊其歌邏、處月二部落,斬首千餘級。十二月,程咬金引軍至鷹娑川,遇突厥強兵四萬騎,其前軍總管蘇定方師五百騎馳迎沖擊,西突厥大敗,追奔二十里,殺獲一千五百多人,繳獲的戰馬及器械,漫山遍野,不可勝計。副大總管王文度非常急妒蘇定方的大功,對程咬金說:「現在雖說是獲勝,但官軍也有死傷,千萬不要急追敵寇,應自結方陣,慢慢謹慎前行,敵則戰,萬全之策。」更出格的是,王文度還對人講皇上有密旨給他自己,讓程咬金及全軍歸他指揮,並下令軍隊不許深入追敵。可憐遠道萬里的唐軍士卒終日騎行馬上,嚴冬朔風,身被重甲緩緩而行,糧草不繼,人馬相繼凍病而死。蘇定方勸程咬金:「我們出師目的是為了殲敵,現在反而坐困自守,敵來必敗,如此怯懦,何以立功!皇上以您為大將,怎麼可能又密詔副手發號施令,其中肯定有詐。請下令把王文度抓起來,飛表上奏皇上弄個清楚。」英雄老矣,此時程咬金全無青壯年時代的銳氣,搖頭不從。

唐軍至恆篤城,有胡人數千歸降。王文度說:「這些人等我們離開,肯定又會反叛,不如全部殺掉,還能得大筆資財。」蘇定方切諫:「這樣干我們自己倒成賊了,怎能稱得上是為國伐叛!」程咬金默許王文度。幾千胡人被殺得干凈,王文度「分其財,獨定方不受」,史書雖未明講程大將軍也貪財寶,但「獨定方不受」,已表明程老自己肯定也分了一大份兒。回師以後,事情敗露,王文度因矯詔當死,特除名免職。程咬金因逗留不進及不努力追敵,減死免官。大英雄晚節不保,殺降利財,貪生怕死,令人遺憾。雖然不久又怕朝廷起用為刺史,畢竟氣短,程咬金上表退休。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程咬金善終於家。贈驃騎大將軍,賠葬昭陵。

其子程處默,襲盧國公爵;程處亮,以功臣之子娶太宗女清河公主,授駙馬都尉、左衛中郎將;少子程處弼,官至右金吾將軍。

小說演義中的程咬金:

在以《說唐》為代表的系列話本及歷史演義小說中,程咬金,字知節,小名一郎,使一柄八卦宣花斧,是一名性格直爽、粗中有細的福將,而且特別長壽,活了一百多歲,直至武則天政權垮台。據此改編的戲曲影視中,程咬金也是一個重要而可愛的角色。各種版本常有出入,下面僅就較通行者扼要介紹。

整個故事是從秦瓊、程咬金的童年開始的。程咬金原本家住濟南,幼年喪父,與秦瓊是總角之交,後隨母逃荒至歷城,與秦瓊分別。長大後,程咬金販賣私鹽,打死捕快,判了死緩,坐牢三年,恰逢隋煬帝大赦天下,釋放出獄。

出獄後,程咬金受母親教誨,要干正經營生,去賣柴扒,卻遇上響馬尤通。尤俊達有意要騙程咬金做強盜,教他斧法,程咬金總學不會。程咬金夢中有一位老人教會了他全套精妙斧法,醒來演練,卻被俊達喝破,只記得三招半,這就是所謂「程咬金三斧」。是哪三招半,說法很多,不過無非下劈、橫抹、斜挑及擊刺等幾個關鍵動作,確實是斧法的精華所在,簡單而又實用。在打鬥中,程咬金的前三斧半,威力無比,很多對手迅速崩潰;但只要挺住不敗,差不多就變成程咬金落花流水了。所以,程咬金三斧可說是一試金石,不能頂住的人是無法進入好漢排名的。

程咬金頭一次當強盜,就做了筆大買賣。靠山王楊林的義子大太保羅芳和二太保薛亮,護送皇杠進京,他們打著靠山王的旗號,以為平安無事,誰知半路殺出程咬金;二人敵不過三斧半,落荒而逃。

程咬金劫了皇杠,惹出無數事端,這才有賈家樓三十六人結義,反了山東。其後,程咬金三斧定瓦崗,單身探地穴,被眾人擁立,號為混世魔王。裴仁基、裴元慶父子投降瓦崗後,程咬金迎娶裴仁基之女裴翠雲。

程咬金做首領不痛快,救出李密,將領袖交給他。李密日漸驕橫,冷了眾人的心,程咬金等人最終投奔李世民。程咬金立下不少功勞,封魯國公。

程咬金也是《隋唐演義》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其絕技就是夢中學會的三板斧,外號「混世魔王」,人如其名,乾的混事數不勝數,以販賣私鹽起家,和秦瓊是姑表兄弟,曾為瓦崗寨大魔國國王,後投降李唐,憑小聰明和運氣也立了不少大功。一生運氣極好,活到一百多歲,歷經高祖、太宗、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六朝,可以說是隋唐英雄中第一福將。

在很多小說中,其三斧子披轅門、三斧子定瓦崗被後人津津樂道,也就是因為他搶劫楊林的黃綱,楊林逼山東官員破案,山東地方官員請出程的表哥秦瓊,秦左右為難,上演了一出染面塗須詐登洲,後發展到三擋楊林九戰魏文通,其中,去登洲途徑兩雷庄岔道,一條去登洲,等於自己送死,一條去程躲避之處,等於出賣自己兄弟,被後人引為兩肋(雷)插刀(岔道)典故。

小說中程咬金使用三板斧的時候通常會報出招數名稱,因為小說中程的記性不是很好,他一般是先說名字,然後才能想起招數。

第一斧:披腦袋為用斧頭從上往下砍,無論對方攻擊不攻擊他,程因為只會這三斧子,所以打發拚命.

第二斧:小鬼剔牙在對方橫武器招架時,收斧頭,獻斧纂,攻擊對方面部,由於速度快,對方一般都使用鐵板橋躲避。

第三斧:掏耳朵為二馬錯蹬時,回身橫掃,由於對方前招為鐵板橋,剛起身,很難躲閃,所以這三斧子很厲害。

後來在秦瓊的指點下,程又自創了半招,後人也有管程的招數叫三斧子半的說法。

④ 好看的末世空間文

第一本,生化終結者,前半段真的很不錯,對於人類進化,絕境的描寫都很好,可後面的文筆很明顯的凌亂了,爛尾也同樣讓我受不了,沒書了憋不住可以小看下
第2本,重建家園,這本書也可以說不錯,前面的描寫都很好,可到了後來外星人出來了,異能普及了,好好的升華寫成了玄幻加科幻,同上,無聊試看
3,這本必看,末世超級商人,雨水的生化文,名字是不太好,但絕對正宗,沒有異能,除了豬腳的空間外。至於其他的地方都是我看過最正中的,末世的絕望,無情,掙扎,都描寫的完美,生化必看,
4,也是雨水大大地正宗生化,重建文明,面對末世,人類是怎樣活下去,並取回地球的王者的地位,霸氣的書,必看
5,和一起說,黑天魔神的3部曲,末世狩獵者,末世獵殺者,寄生,他的風格黑暗了點,就是重口味,對於末世人性的黑暗他寫的是最好的,同類相食,人與人之間為了生存的陷害,純潔的就別看了,
6,末世只三宮六院、一個宅男在末世里通過心狠手辣游戲人間的故事,文筆還可以,但文中那種冷漠我不喜歡,豬腳沒有性命相交的兄弟,沒有真心愛的女人,只是利益,
7,病毒君王,很有愛的書,文筆清新。甚至不想一本末世,但可以一睹

⑤ 酒徒 隋亂 有裴行儼嗎,他不是張須陀手下嗎 ,怎麼沒有啊

要明白什麼叫歷史小說= =..
歷史小說不是歷史論文..
小說是遵循著在真實的歷史背景跟作者虛構的背景之下,作者寫的故事而已...
不可能要求小說完全符合歷史背景,這對作者的寫作構思會造成極大的損害,甚至無法寫作

例如三國演義,作者的寫作基調跟構思就決定了要黑曹操
那麼獻帝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曹操來救援的情分就必然要淡化,獻帝飽暖思權欲的事情也必然要無視..必須突出曹操怎麼欺負想要謀奪自己性命的漢獻帝

⑥ 程咬金是個什麼歷史(小說)人物

程咬金生於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卒於唐麟德二年(665)二月七日,享年七十六歲。隋末,程知節入瓦崗軍,投王世充,後降唐,成為秦王李世民之骨幹成員。貞觀十七年(643),唐太宗命將開國功臣肖像,圖畫於皇宮凌煙閣,程知節即其中之一。程知節乃世家大族之後,其曾祖名程興,是北齊兗州司馬,其祖名程哲,是北齊晉州司馬,其父名程婁,是北齊濟州大中正,唐贈使持節瀛州諸軍事、瀛州刺史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這兩句俗諺,中國人耳熟能詳。如果不 程知節 是這兩句俗語,估計提起程知節,除研究歷史的學者以外,肯定會面對茫茫然的臉,幾乎沒有人知道是誰。所以,通俗演義小說的民間力量,可以把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塗改(或美化或醜化)得與本來全非。 據史書記載,程咬金「少驍勇,善用馬槊。」(《舊唐書·程知節列傳》)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統治殘暴,驕奢荒淫,連年大興土木,不斷對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蕪,民不聊生,最終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起義後,義軍相繼發展到百餘支之多,每支義軍少則數百人多至10餘萬,但規模都不是很大,同時也沒有政治目標,基本上是流動作戰,四處搶掠。程咬金為此聚集鄉里豪傑共保鄉里,以備義軍。由此可見他的出身應是地主階級。 經過七個年頭戰爭磨練,農民起義軍由小到大、由弱變強,逐漸克服地域觀念,散而復聚,走向聯合。至大業十三年左右,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三支強有力的起義軍,即:翟讓、李密領導的瓦崗軍,竇建德、劉黑闥領導的河北義軍和杜伏威、輔公祏領導的江淮義軍。到了此時,程咬金這種地方的自保勢力已經無法維持下去,最後投奔了瓦崗軍李密部。 瓦崗軍原為東郡韋城(今河南浚縣東南)人翟讓所創,曾多次粉碎隋王朝的進剿。大業十二年(616年),曾參加楊玄感起兵的隋貴族後裔李密來到瓦崗寨,李密長於謀略,使瓦崗軍取得了一系列勝利,翟讓遂主動推李密為主,上其號魏公。李密掌握大權之後,政治野心逐日暴露。為保住個人獨攬大權,他拉攏程咬金、秦叔寶等新歸附的人,以二人為「內軍」驃騎。「內軍」是李密從軍中挑選的8000個「勇士尤異者」,隸屬四位驃騎將,又分為左右兩隊,主要任務是保護李密。李密對內軍十分滿意,常說:「此八 千人可當百萬。」(《舊唐書·程知節列傳》)此後程咬金改名為程知節,大業十三年(617年)十月,正在瓦崗軍新老勢力矛盾逐漸尖銳化之際,李密搶先下毒手,設計斬殺了翟讓,獨掌大權。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隋洛陽守將王世充挑選精銳兵馬2萬餘人,馬2000餘匹,屯兵通濟渠(今河南孟縣境內)南,在渠上架起三座橋,以便與瓦崗軍決戰。李密在邙山南麓擺陣迎戰王世充,程知節領內馬軍,與李密安營在北邙山(今河南洛陽市北)上,單雄信則領外馬軍,安營在偃師城(今河南偃師東)北。王世充部隊到達後,立即派出數百騎兵攻打單雄信。李密遂派程知節和裴行儼前去支援。裴行儼率先沖向敵陣,結果中流矢墜馬。程知節前去營救,立殺數人,王世充軍稍退,他乘機抱起裴行儼撤退。由於載了兩個人,程知節的戰馬負擔過重,被王世充軍追上。程知節不忍將裴行儼丟下,結果被一槊刺中,「刺槊洞過」,程知節回身折斷其槊,將執槊之敵斬於馬下,王世充軍不敢追趕,二人這才返回本軍。此戰,由於李密指揮不利,瓦崗軍包括程知節和裴行儼在內,共十餘員驍將遭受重創,實力大損。不久,李密戰敗降唐,瓦崗義軍失敗。 瓦崗軍失敗後,程知節和許多將領(其中包括秦瓊)因走投無路,而降於王世充。王世充得到程知節和秦瓊後,接遇甚厚。雖然如此,但是二人皆不滿王世充多詐。程知節曾對秦叔寶說:「世充器度淺狹,而多妄語,好為咒誓,乃巫師老嫗耳,豈是撥亂主乎?」(《舊唐書· 程知節列傳》)秦叔寶亦有同感,於是兩人開始找機會離開王世充。 武德二年(619年)閏二月十九日,王世充率部進犯唐朝谷州(治新安,今屬河南),王世充任命程知節為將軍,還任命秦叔寶為龍驤大將軍。王世充與唐軍交戰於九曲(今河南宜陽西北)。程知節、秦叔寶、吳黑闥、牛進達等都帶兵上陣,率幾十個親信騎馬向西跑了一百來步,然後下馬向王世充行禮,說道:「荷公接待,極欲報恩。公性猜貳,傍多扇惑,非仆託身之所,今謹奉辭 。」(《舊唐書· 程知節列傳》)隨即投奔投奔唐軍。王世充懾於二人的威名,不敢追逼。 二人歸唐後,唐高祖李淵讓他們跟隨秦王李世民。李世民久聞二人之名,十分尊重他們,任命程知節為秦王府左三統軍,秦叔寶則為馬軍總管。同李密一樣,李世民也在全軍中挑選了千餘精銳騎兵,皆著黑衣黑甲,分左右隊,由程知節、秦叔寶、尉遲敬德、翟長孫等驍將統領,號稱玄甲隊。每次沖鋒陷陣,李世民都披上黑甲親率玄甲隊作為先鋒,伺機進擊,所向披靡,敵人畏懼。從此,程知節在李世民手下作戰,程知節隨李世民破宋金剛、竇建德、王世充,又任左一馬軍總管,每次作戰都奮勇爭先。因功封為宿國公。如武德四年(621年)正月,在洛陽外圍作戰中,行台僕射屈突通、贊皇公竇軌帶兵巡營,猝與王世充軍遭遇,交戰不利,李世民即率玄甲隊馳赴救援,大敗王世充軍,俘其騎將葛彥璋,斬俘6000餘人,王世充逃回洛陽。到武德七年(624年),唐擊敗各割據勢力和農民起義軍,統一天下。 從太原起兵到統一全國過程中,李世民屢建奇勛,威望很高,並形成了以秦王府謀士和勇將為核心的實力雄厚的政治集團,程知節便是其中之一,對太子李建成構成嚴重威脅。李建成為保住太子地位及皇位繼承權,與齊王李元吉結交,共同反對李世民。由於程知節是李世民的骨幹,李建成便欲除之。武德七年,李建成向唐高祖進獻讒言,程知節被外放任康州刺史。程知節對李世民說:「大王手臂今並翦除,身必不久。知節以死不去,願速自全。」(《舊唐書· 程知節列傳》)此後兩年間,史書上無程知節的記載,不過估計程知節並沒離開秦王府。 武德九年六月,李建成在夜宴酒中下毒,致使李世民心中暴痛,吐血數升。時突厥郁射設率數萬騎兵入塞,圍攻烏城(今山西盂縣西北)。李建成乘機推薦李元吉代李世民督諸軍北征,李淵命其率右武衛大將軍李藝等前去救援。李元吉奏請抽調秦王府勇將程知節、尉遲敬德、段志玄和秦叔寶等隨軍,以消弱李世民實力,然後乘機將其除掉。李世民得知李建成欲於為李元吉餞行時殺害他,遂與文臣武將商議,決定先發制人。四日清晨,李世民率程知節等伏兵玄武門內(長安太極宮北面正門),伏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奪取了皇位繼承權。初七,李淵立李世民為皇太子。十二日,李世民封賞功臣,程知節拜太子右衛率。七月,程知節遷右武衛大將軍。八月初八,李淵退位。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程知節食實封七百戶。 貞觀中,程知節歷任瀘州(治瀘川,今四川瀘州市)都督,左領軍大將軍。與長孫無忌等人世襲刺史,改封盧國公,授普州刺史。 貞觀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畫二十四功臣圖於凌煙閣,皆真人大小,程知節名列其中,位於第十九名。 同年,程知節轉任左屯衛大將軍,檢校宮城北門駐軍,加封為鎮軍大將軍。 唐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程知節任蔥山道行軍大總管討伐西突厥,擊其歌邏、處月二部落,斬首千餘級。十二月,程咬金引軍至鷹娑川,遇突厥強兵四萬騎,其前軍總管蘇定方師五百騎馳迎沖擊,西突厥大敗,追奔二十里,殺獲一千五百多人,繳獲的戰馬及器械,漫山遍野,不可勝計。副大總管王文度非常急妒蘇定方的大功,對程咬金說:「現在雖說是獲勝,但官軍也有死傷,千萬不要急追敵寇,應自結方陣,慢慢謹慎前行,敵則戰,萬全之策。」更出格的是,王文度還對人講皇上有密旨給他自己,讓程咬金及全軍歸他指揮,並下令軍隊不許深入追敵。可憐遠道萬里的唐軍士卒終日騎行馬上,嚴冬朔風,身被重甲緩緩而行,糧草不繼,人馬相繼凍病而死。蘇定方勸程咬金:「我們出師目的是為了殲敵,現在反而坐困自守,敵來必敗,如此怯懦,何以立功!皇上以您為大將,怎麼可能又密詔副手發號施令,其中肯定有詐。請下令把王文度抓起來,飛表上奏皇上弄個清楚。」英雄老矣,此時程咬金全無青壯年時代的銳氣,搖頭不從。 唐軍至恆篤城,有胡人數千歸降。王文度說:「這些人等我們離開,肯定又會反叛,不如全部殺掉,還能得大筆資財。」蘇定方切諫:「這樣干我們自己倒成賊了,怎能稱得上是為國伐叛!」程咬金默許王文度。幾千胡人被殺得干凈,王文度「分其財,獨定方不受」,史書雖未明講程大將軍也貪財寶,但「獨定方不受」,已表明程老自己肯定也分了一大份兒。回師以後,事情敗露,王文度因矯詔當死,特除名免職。程咬金因逗留不進及不努力追敵,減死免官。大英雄晚節不保,殺降利財,貪生怕死,令人遺憾。雖然不久又被朝廷起用為刺史,畢竟氣短,程咬金上表退休。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程咬金善終於家。贈驃騎大將軍,賠葬昭陵。 其子程懷默,襲盧國公爵;程懷亮,以功臣之子娶太宗女清河公主,授駙馬都尉、左衛中郎將;少子程懷弼,官至右金吾將軍。 《程知節墓誌銘》載:程知節以「麟德二年二月七日,染疾甍於懷德里第,春秋七十有七」。可知程知節的生年應在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

⑦ 求小說,女主有點反社會人格,無cp或np

鳳囚凰
女主穿到山陰公主身上,於是開始謀劃改變山陰公主十九歲就要死掉的命運。全篇文筆相當好,淡淡的卻又讓人回味至深。容止是公主府里的超級大腹黑,他的算計到最後還是因為女主而放棄;桓遠是一個謙謙有禮的君子,與公主楚玉之間一直有著「近一步太近,遠一步太遠」的距離;天如鏡純潔的心門就是給楚玉打開的,可是他一直沒有表明心意,因為他註定是個不能沾染感情的人,但也因此遭受女主為了容止加諸他身上的虐待——好好看啊!
誓不為妃
女住在現代的時候就是把自己家裡其他人全擠下家族企業繼承人位子的人,她回到古代能吃虧嗎?嘿嘿~~~~不過女主就是相貌一般,不過這樣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會更有說服力——她對於機關技巧,權謀之術非常在行,男主都比不上她——超級腹黑啊
隋唐風雲
蕭曉雲因為飛機失事而穿回隋末,以蕭蘭的身份嫁給一個不喜歡她的段志玄,因為段志玄的惹事而被迫離家,然後在三年的時間里效忠於唐營李世民,到了長安後段志玄在外養了他從小的夢中情人秦玲瓏,蕭曉雲便出走長安,後效忠於瓦崗李密——然後段志玄很傷心的老想找曉雲跟他回長安,曉雲當然不會這么軟弱——然後她與裴行儼相愛,不過宇文承都又娶了她——宇文承都很殘暴,一邊殘暴一邊愛她——啊呀,我忘了這最後有些悲了,不過貌似、應該、八成、也許、可能她是跟段志玄一起了吧~~~~~~~看完這文挺震撼的
我自望星朝天歌
女主好笑也嘴巴能說,所以總是能在嘴上占上風,這樣的架勢就算處於弱勢也有一種反客為主的味道
夢落繁花-藍雪
我承認女主在做為軍妓的時候是挺堅強的,可是我特別不喜歡她後面的表現,為了男主甚至願意裝失憶忘掉男主之前對他們家族的傷害——這樣顯得十分的人格缺失。只能說這是一種狹隘的堅強

⑧ 關於秦叔寶,程咬金,徐茂功等人。

是的,他們是後來歸唐的瓦崗英雄。不止他們還有很多
凌煙閣廿四功臣的魏徵也是他們中的一個。

程咬金
http://ke..com/view/19930.html

秦叔寶
http://ke..com/view/9790.htm

瓦崗寨
http://ke..com/view/189024.htm

⑨ 裴行儼的介紹

裴行儼(?—619年),河東郡(今山西永濟)人,禮部尚書裴仁基之子。原是隋將張須陀的部下,驍勇善戰,有萬人敵之稱。大業十三年(617年),裴行儼與父裴仁基投靠瓦崗寨首領李密。武德元年(618年),王世充大敗李密,裴仁基、裴行儼父子被王世充所俘。王世充割據洛陽獨立,將侄女嫁給裴行儼,對待裴仁基、裴行儼父子甚為優厚,但又憚其威名。武德二年(619年),裴仁基、裴行儼父子聯合宇文儒童、宇文溫等人,謀立越王楊侗,結果事情外泄,與父俱死於洛陽。

⑩ 哪八人在隋唐十八好漢中雖不是大神轉世,但實力很強大

第八條好漢楊林,小說中是隋煬帝的叔祖父,曾參與過北周滅齊和隋滅南陳兩次大戰,使一條囚龍棒,有萬夫不當之勇,手下還有十三太保。隋朝宗室諸王雖有不少帶兵的,但有這種資歷的,只有觀德王楊雄勉強對得上,然而楊雄死的早,沒有活到隋末。根據小說的描寫,楊林的主要戲份是圍剿追擊農民起義軍,從這個層面上說,隋朝倒真有這么一個人:楊義臣。楊義臣雖然並非隋朝皇族,但他幼時被隋文帝養於宮中,與皇家關系非同一般。他圍剿農民起義軍主要在河北、山東一帶,這與楊林鎮守山東登州比較符合。也就是說,楊林有可能是楊雄和楊義臣兩個歷史人物的合體。

第九名魏文通,第十名尚師徒,第十一名新文禮,正史中沒有任何記載,但他們的角色與隋末圍剿農民起義軍的將領相似,算作是小說對歷史人物的發揚和創作。

第十六條好漢秦瓊,無論歷史契合度、民間知名度,都是最高的一位。正史中秦瓊沒有賣馬的窮途窘境,與單雄信也沒有什麼交情。他先入官軍,後降於瓦崗軍,再入王世充軍,最後歸附於李淵,小說與正史的描寫基本一致。秦瓊的真實武藝與羅士信不相上下,都是能夠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的絕世高手,並不像小說描寫的差距那麼大。

第十八條好漢單雄信史有其人,也是一位武藝高超的勇將。小說中把他描寫成晁蓋一樣的豪傑好漢,是一個極富個人魅力的英雄人物。他莫名其妙地與唐高祖李淵結下殺兄大仇,此後一直與李唐為敵,直到被俘處死。真實的單雄信沒有這么多彎彎繞,他一開始就追隨翟讓起義,是瓦崗軍的元老,與徐茂功(正史中的徐世勣)並為李密的左膀右臂。後來李密兵敗,單雄信歸入王世充帳下,洛陽城下大戰,善於使馬槊的單雄信幾乎幹掉唐太宗李世民,洛陽城破後,單雄信被唐軍處死。小說中據此演繹了一段尉遲敬德單鞭奪槊打跑單雄信的故事,雖是信口胡吹,卻也別有一番意趣。

閱讀全文

與有關主人公裴行儼的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好看都市娛樂小說 瀏覽:96
小說作者楊揚 瀏覽:899
市長寵妻小說全集 瀏覽:94
古代小說2020完結 瀏覽:478
跟龍族差不多的現代小說 瀏覽:974
小說重生1985軍長 瀏覽:716
天賜官福小說完結資源 瀏覽:972
穿越古代無敵文的小說完結小說 瀏覽:786
蘿莉兇猛的小說全集 瀏覽:599
女主有本命契約者強大的小說 瀏覽:681
無限穿越小說諾言第八 瀏覽:17
小說重生後女主變佛了 瀏覽:479
女主特工穿越小說古代 瀏覽:775
糖醋蚊子小說閱讀 瀏覽:367
都市小說主角會說法語 瀏覽:431
免費小說最強屠龍系統 瀏覽:715
女主重生溺寵小說排行榜 瀏覽:940
楊家女將之風流小說txt 瀏覽:319
浮華逝夢免費閱讀小說第六章 瀏覽:364
主角叫蕭洛塵的都市小說 瀏覽: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