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八仙過海的人物名字還有幾個女的
八個人物名字分別為鐵拐李、漢鍾離(鍾離權)、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其中只有一個女的,就是何仙姑
⑵ 漢鍾離是怎樣成仙的
漢鍾離,原本復姓鍾離,名權,字雲房,自號天下都散漢。有人說,因為人們在稱呼他的時候,稱「天下都散漢鍾離雲房」太長了,於是把「漢」字和「鍾離」二字連在一起了,就叫成了「漢鍾離」。又有的人說,因為他自稱自己生於漢朝,人們這才叫他「漢朝的鍾離先生」,慢慢的就叫成了「漢鍾離」。
漢鍾離在出生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巨人破門而入。這個巨人自稱是上古黃神氏,特地托生在鍾離氏家。接著只見一道異光從窗口射入,長多幾十丈,強烈的光線照得人睜不開眼睛。強光過後,漢鍾離就出生了。可是漢鍾離剛剛生出來的時候,不哭也不吃,而且一點聲息都沒有。直到他出生後的第七天,竟然能夠一下子躍然而起,而且開口便說道:「身游紫府,名書玉京。」叫人難以理解。原來紫府和玉京,指的是天上玉皇大帝的宮殿,漢鍾離一出生就說出這樣的話來,表明他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將來同樣會回到天上去做神仙的。因為,他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權衡東西的輕重,所以他的父親給他取名為「權」。
漢鍾離漢鍾離長大之後,練就了一身好武藝,加上他身材很魁梧,勇力過人,很快就得到皇上的重用,當上了中郎將。有一次,皇帝派漢鍾離率軍討伐吐蕃。但是,當時的權臣梁冀怕漢鍾離立了大功,權勢超過自己,就只給了他三萬老弱殘兵。兩軍剛剛交鋒,忽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接著天昏地暗,伸手不見五指,各方的軍隊都分不清敵我,一片混戰。在這突如其來的混亂之中,兩軍人馬都很驚恐。漢鍾離獨自騎著戰馬胡亂奔逃,也與自己的隊伍失去了聯系。戰馬也不再聽他的使喚,一個勁的亂跑,跑呀跑呀,竟跑進的一座深山老林里。漢鍾離迷失了道路,根本不知道自己到了哪裡。
過了很久,天空漸漸晴朗了些,可是卻已是夜晚時分了,天上出現淡淡的月亮和稀疏的星星。漢鍾離憑借著這微微的星光,舉目四望,想找一條路下山去,可是只見四周盡是縱橫交錯的小路,根本不知道哪條路才是下山的路。當他正在猶豫的時候,忽地看見一個西域僧人,頭發生在額頭上,穿著山草編織而成的衣服,迎面朝他走了過來。漢鍾離像是找到了希望,慌忙走上前去施禮問路。
那僧人對他說:「這里離山的出口很遠,我看你今夜是走不出去了,還是先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吧,我現在就可以帶你到一處去歇息,請施主跟我來。」說完就在前面引路。
漢鍾離喜出望外,再三道謝,就跟著僧人往前走。大概走了三五里路的樣子,他們走進了一個山凹里。朦朧之中,看見前面有一個小村莊,但是看上去,彷彿這村莊是在山洞中一般。這僧人把漢鍾離帶到村口時就不走了,僧人對他說:「這里是正陽洞,我跟你仙緣已盡,只能帶你到這里,你自己一個人進去吧。」說完,僧人合掌作一個揖,轉身就不見了。
其實,這村莊本是一個山洞。漢鍾離走到洞口,聽到洞中寂靜無聲,於是就不敢冒冒失失走進去。正當他在村口徘徊時,只聽到一個老人的聲音說道:「你是漢鍾離將軍吧?既然來了,就快些進來吧。」
漢鍾離暗暗吃驚,心想這個老人一定不是一個普通的人,不然,面都沒有見過,怎麼就知道自己的底細呢。他還沒來得及回答,就出來一個老人把他引進了旁邊的一間屋裡。
屋裡很簡陋,黃泥抹的牆壁上點著一支松節照明,床是用繩子吊起來的,還在那裡晃悠著。地上有幾件常用的陶器,收拾得整整齊齊。不過,最惹眼的是床邊的一個架子,上面放著好些書卷,書卷擺得很整齊。
漢鍾離坐定之後,漢鍾離請教老人的姓名,老人自稱東華先生。這個名字,漢鍾離打小就知道這是一位得道的真人,隱居在山中,完全與世隔絕,沒想到被他在這里遇到了。漢鍾離心想:這次他全軍覆沒,如果回去的話,肯定無法交差,再說朝內勾心鬥角,互相爭權奪利,人們也因為這連年的戰亂,流離失所,慘不堪言。這樣的世道,實在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現在他遇到了東華真人,機緣難逢,何不從師學道。於是漢鍾離決心拋棄塵世,入道修行。
從此,漢鍾離就拜東華先生為師,留在山裡學道。東華先生傳授他長生真訣和《靈寶異法》,還教他書法。漢鍾離在山中學道三年,不僅道學很高,而且寫得一手好字。
後來,有一天,東華先生對他說:「你的道行已經到了,可以出山了。也就是說你的內術既已成,現在應當去煉外術,去點化凡人。你出山之後,應多積功德,多累善行,以待上天征詔。就這樣,漢鍾離拜別了師傅,去雲游四海五嶽。後來,他來到了終南山的鶴嶺。鶴嶺上有一個岩洞,寬敞向陽。洞前又有流水經過,清澈見底。洞口四周草木蔥蘢,繁花繽紛。他覺得這是個好地方,便把岩洞辟為居室,並在洞口刻了「鶴嶺洞天」四個草書大字,就此安居下來。
終南山離長安很近,他就不時到長安繁華的街市上去飲酒。有一次,他在承天門大街的一家酒樓里飲酒。店家給他端來最好的酒「郎官清」,他喝了幾杯之後,乘著酒興,就向酒家要了筆墨,在酒店的牆上寫了幾首詩,隨即又題上「天下都散漢」五個字。其中有個青年看到這幾個字不禁叫道:「長者不就是雲房先生么?」
漢鍾離覺得奇怪,回過頭來,微笑地問道:「你是哪位?何以知道我的名字?」
其實,這個青年不是別人,就是他的未來的徒弟呂洞賓。他向漢鍾離深深作了一個揖,並介紹說自己屢試不中,准備歸隱,接著,又向他請教道行的事。
漢鍾離先教呂洞賓點石成金之術,並對他說,把石頭點成金子之後,就能拿去接濟窮人。呂洞賓見有這樣的事,就問道:「這樣點石而成的金子會不會因年代的久遠而變回原形呢?」
漢鍾表離說:「會,但是要等到三千年之後。」
呂洞賓皺起了眉頭說:「如此看來,我們不是騙了三千年以後的人嗎?」
漢鍾離拍手道:「說得好,憑你這心思,就可以學仙了,不知你肯不肯跟隨我學道修仙呢?」
呂洞賓於是趕緊跪下拜漢鍾離為師。從此,漢鍾離就正式收呂洞賓為徒,精心教他道術。
有一年的秋天,漢鍾離從崆峒山下回來,和呂洞賓一同在山中散步,忽見蔚藍的天空中飄來一朵彩雲,冉冉而下,降落在鶴嶺山頂上。漢鍾離就指著彩雲對呂洞賓說:「玉帝頒下詔來了,明天要我上天去受封了,我去後,你要繼續好好修煉。」
到了晚上,師徒二人一同回洞,在松明燈下,漢鍾離就把他所著寫的《靈寶異法十二笠》鄭重地交給呂洞賓,並囑咐他:「逢人兮莫亂說,遇友兮不須訣。」
第二天早上,空中果然就傳來了悠揚的簫笙聲,他們師徒二人虔誠地走出洞外,只見兩位穿著綵衣的道童,各自乘著一隻彩鳳,飄然而下,隨同下來的還有一隻丹頂白鶴。漢鍾離跨上鶴背,向呂洞賓揮了揮手,就在清風麗日中,和仙童一起,飛上了天空,漸去漸遠,最後消失在天盡頭。
⑶ 「八仙過海」中八仙的名字分別是
鐵拐李,亦稱李鐵拐。李鐵拐,相傳名叫李凝陽,或名洪水,小字拐兒,自號李孔目。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遊時因其肉身誤為徒弟火化,遊魂無所依歸,乃附一餓死者的屍身而起。蓬守垢面,坦腹跛足,並用水噴倚身的竹杖,變成鐵杖,故稱「鐵拐李」。元岳伯川雜劇劇本《呂洞賓度鐵拐李岳》曾記其事,後又被采入《東游記》,但情節有所不同。
漢鍾離,原復姓鍾離,名權,後改名為覺,燕台人,字寂道,號和穀子,又號正陽子。相傳誕生時,異光數丈,狀若烈火。因受鐵拐李的點化,上山學道。下山後飛劍斬虎、點金濟眾,最後與其兄簡同日升天,度呂洞賓而去。見《東游記》。有關其神仙傳說,起於五代、北宋。《宣和書譜》卷十九:「神仙鍾離先生名權,不知何時人。而間出接物,自謂生於漢。呂洞賓於先生執弟子禮。」後遂稱「漢鍾離」而不名。鍾離權逭雙髽髻以傳道,手搖扇子,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風 。
張果老,亦名張果。原為唐代道士,相傳隱居於恆州條山,唐武則天時自稱已數百歲。武後召之出山,他裝死不赴。常倒騎白驢,日行萬里。唐玄宗時,派使者請他入朝,授以銀青光祿大夫職銜,賜號通玄先生。其故事最早見於《明皇雜錄》。新、舊《唐書》均有《張果傳》,列方技類。
何仙姑,名瓊,永州零陵人。十三歲時,入山採茶,遇呂洞賓。後又夢見神人教餌雲母粉,遂誓不嫁,往來山谷,輕身飛行。每日朝出,暮持山果歸來服侍母親。後屍解仙去。
藍采和,唐代的隱逸。所傳故事最早見於南唐沈汾《續仙傳》。常衣破藍衫,一足靴,一足跣,夏則披絮,冬則卧雪,氣出如蒸。藍采和常行歌於城市乞討,手持大拍板長三尺余,似醉非醉,踏歌雲「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均為神仙脫世之意。後得鍾離權之度化,乘雲而去。
呂洞賓,即呂岩,字洞賓,號純陽子。相傳呂洞賓進士落第後遇鍾離權,鍾離於爐上煮黃粱飯,授枕予洞賓睡,夢見自己中進士、當 官、升侍郎、成親、為宰相、被誣害、獲罪、家破人亡、窮困潦倒……倏忽醒來,黃粱猶未熟,方知貴不足喜,賤不足憂,人世間不過一場夢而已。遂棄家,拜鍾離權為師,入終南山修道。傳說他曾在江淮斬蛟、岳陽弄鶴、客店醉酒等。有關他的神話傳說,大概最早起於北宋岳州一帶。小說、戲曲中反映其故事很多。
韓湘子,名湘,字清夫,傳為韓愈之侄孫。相傳韓湘自幼學道,追隨呂純陽,後登桃樹墮死而屍解登仙。韓愈官拜刑部侍郎時,賓客盈門,朋僚宴賀。韓湘子勸韓愈棄官學道,韓愈則勉韓湘子棄道從學。韓湘子以徑寸葫蘆,酌酒遍飲賓客,數斗不竭。又以盆覆土,開花兩朵,上有金字之聯: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後來,韓愈以諫迎佛骨事,貶謫潮州,別家赴任,途經藍關,值大雪,馬憊於道。韓湘子冒雪而來。韓愈問其地,即藍關,嗟嘆韓湘子預言之靈驗。後韓湘子護愈抵任,復隨愈移袁州,最後度其叔韓愈入道。
曹國舅,姓曹,名景休,徐州人。宋仁宗曹皇後之弟,故稱國舅。因其弟景植不法殺人而伏罪,曹景休恥見於人而隱居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真。經鍾離權與呂洞賓之度化,曹國舅得還真秘旨而修道成真,並由鍾離權和呂洞賓引入仙班。在八仙中,他的事跡最少,出處最晚
⑷ 關於《八仙全傳》跟《東游記》的一些問題
八仙的故事本來就在民間流傳很廣,各個版本不盡相同,誰也不知道真正的八仙過海是怎樣,只能說按史考證,看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
白牡丹據考證應該是與呂洞賓同時代的一位名妓,至於說呂洞賓的前身是東華上仙,拜漢鍾離為師也是帶有宗教色彩的民間的普遍說法;
張果老因貪吃千年何首烏而倒騎驢成仙倒是個新奇的版本,不過張果老據《唐書》記載,確有其人,本是民間的江湖術士,因民間相傳逐為神仙。好像張果老是自己修煉成仙的。
我想就是因為八仙的傳說有很多版本,所以才沒人回復的吧。這種民間傳說本來就年代久遠,又是神話故事,無從考證,各個地區都不一樣,樓主不必太過於較真的~~~希望幫到你咯~
⑸ 我想知道封神榜上八仙有誰
赤精子\廣成子\太乙真人\靈寶大法師\道德真君\懼留
孫\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黃龍真人\玉鼎
真人\道行天尊
玉鼎真人
從其弟子楊戩來看,這一位也定是其中的佼佼者,面且他見多識廣,深有智謀,授計楊戩從余元處騙解葯救了哪吒和雷震子,指點楊戩除了高明、高覺(千里眼、順風耳),暗中吩咐楊戩救了被俘的黃龍真人,周軍兩次全體中毒(除了楊戩哪吒)他都來幫過忙,破誅仙陣時摘去陷仙劍,總體表現還不錯,看在楊戩的份上,將他寫在第一位。
廣成子
廣成子在我國道教中名聲赫赫,據說也確有其人,在原著中他是玉虛宮第一位擊金鍾的首仙,也就是十二仙之首,他的番天印極為厲害,因為給了徒弟殷郊,自己也沒辦法收伏,出動了四色仙旗才算搞定,這位道兄的運氣不太好,收個徒弟不聽話後來只好自己動手送徒弟上了封神台,打死了火靈聖母上碧游宮去被截教門人憤恨,只好連進了碧游宮見了通天教主三次才算出了門。
赤精子
這位與廣成子一樣,收了個不聽話的徒弟殷洪,將陰陽鏡給了他自己也沒辦法,後來用太極圖收了殷洪,殷洪曾發過誓如不聽師言身體化做飛灰(對神仙師父怎麼能胡亂發誓),當赤精子抖動太極圖,殷洪也實踐了他當初的誓言,我敢保證赤精子絕不是狠心,他的痛哭失聲讓人不覺辛酸,所謂天道,連神仙也沒有辦法啊!為奪姜子牙魂魄兩入落魂陣,第二次失落了太極圖,後來破了落魂陣時才取出。
太乙真人
如果他不是最出色的,他也是最特別的,指導徒弟打人,幫著徒弟殺人,授計徒弟自殺,激著徒弟去追殺前父親(只好這樣說)卻又暗中求人收伏為的是磨磨徒弟的殺性,他的造人本事一流,看哪吒多漂亮就知道了。他的寶貝特多,而且大部份適合哄小孩,他很是伶牙俐齒,從他與石磯的對話可以看出(護短也振振有詞),哪吒泗水關被余化所傷,他特意把徒弟接了回去,趁機讓徒弟休了好長時間的假(那葯用了就馬上好的),是好師父的典範!
懼留孫
這一位後來也入了釋成佛,但成了什麼佛我是不知道的,他的捆仙繩很是厲害,還有,有一個挺厲害的徒弟不早些派下山,讓他偷跑下山給姜元帥帶來多大的麻煩啊,要不是我們可愛的楊戩,差不點要了武王的頭給鄧嬋玉當騁禮,單憑這一點懼留孫道兄就該紀律處分(他與廣成子和赤精子性質不同),丟了捆仙繩不快算算找找,等楊戩一問驚惶失措才下山找徒弟,又被姜子牙不依不饒的非要殺土行孫不可,懼留孫費了好大口舌才救了這不肖弟子(姜子牙真不給面子),這種情況還有一次,就是土行孫私自去偷余元的坐騎懼留孫奉元始天尊的命去救差點被烤熟了的徒弟,姜子牙又大怒要砍了土兄的頭示眾,懼留孫又費了番口水(這老薑,元始天尊都讓救你逞什麼威風),後來二次收了余元(這是個典型笨蛋),總體來說由於他的徒弟他有點郁悶。
雲中子 (不是12上仙)
這一位與眾不同是因為十絕陣時他沒有來,也沒有被混元金斗收進去削了頂上三花,別人都羨他是個福仙,另外他開始想除掉妲己,這與十二仙是不同的,因為十二仙都犯殺戒,唯恐這仗打不起來絕對不會想殺妲己的(要不妲己早沒命了),只是既是要除又不徹底些,老兄真不爽快!還有我總覺得雷震子是個敗筆,就算你沒輪子坐騎之類給他你就讓他走步好了,偏要安上對翅膀,闡教中人不是瞧不起披毛帶角的嗎?難道雷震子是中國的天使?這天使偏又難看,武王都不敢領這位弟弟進內室唯恐將老夫人嚇死!他在十二仙破十絕陣時煉了通天神火柱在絕龍嶺送聞太師上了封神台,可憐聞太師死的慘!
清虛道德真君
給我第一的反應是他把黃天化帶走竟連說也不說一聲,天化才三歲,父母多擔心啊,他這算不算拐騙兒童?他暗中救過黃飛虎逃過了聞仲的追擊,又派天化下山幫了父親一回,他這人也是個不爽快的,第一次讓天化下山不給穿心釘非要天化吃了虧死了一回才給他,懲罰徒弟也太狠了!他救了被紂王挖去雙眼的楊任(可憐比干竟沒有人救),楊任從雙眼中長出兩只手手中長著兩隻眼,這眼可以通天徹地,可為什麼不可以直接長在眼中呢?難道是為了追求恐怖效果嚇死敵人?他的五龍七禽扇很厲害,一扇子就把人扇成灰,給了楊任,我想他不給天化就因為天化年輕氣盛隨便吵吵嘴就動手(一失手成千古恨),而楊任是文官出身就文雅多了!可惜後來都上封神台了,惜哉!
道行天尊
他在封神演義中為子牙的伐紂大業貢獻了三個弟子,韓毒龍,薛惡虎和韋護,前兩位是解西岐糧荒的功臣,這才是道家所為!只是這兩位的名字起的,有點太……,唉,是不是因為名字的錯被燃燈選了去做十絕陣的炮灰(我要是他我非和燃燈急不可),韋護後來是三教護法全真,手中降魔杵拿著輕如鴻毛,打在身上重如泰山(哪位物理好的解釋一下原理),道行天尊在十二仙中表現不多,似乎不太愛說話,印象不深,對韋護印象也不深,只記得這位大護法身康體健,無病無災的活到了最後!
黃龍真人
這位正好相反,是十二仙中典型的外向型,每次會戰都是早早就到,兩次周軍集體中毒他都來幫了忙而且最難得的是他每次都比玉鼎真人來得早(到了第一句問楊戩你師父來沒來),他可是愛出頭愛說話的人,十絕陣被破聞太師一發怒他就跨鶴而至立阻聞太師給一番勸告(還好聞太師每回都聽),只是他的道行好像是差了點,被人捉住吊了一回,被馬遂金箍箍過一回(你不行還逞什麼能),最離譜的是他被呂岳追著跑還是哪吒幫他解了圍,在師侄面前丟人這臉可丟大了(他之前還對呂岳說大話),他在封神演義裡面沒有徒弟,估計以他這本事也沒法收徒,黃龍道兄還是回洞府繼續苦苦修煉的好!
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
這三位後來在佛教中分別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三位應該是很不錯的,要不然也不會被西方的准提道人(應該是和尚)看中,原來他們的坐騎是在封神演義中收到的截教門人(怪不得後來去做妖怪),前兩位的徒弟金吒、木吒後來也是佛教中人,金吒是如來護法,木吒跟隨觀音(為什麼跟觀音了呢?可見李天王是佛道通吃,勢力很大),在封神演義中三位有表現但我覺得沒什麼可以說的,只是慈航我有一個地方對其印象深刻,那就是出主意讓赤精子收伏殷洪,這是條毒計,赤精子用太極圖收了殷洪後殷洪求饒,赤精子是有留戀之意的,慈航催促他說:「莫誤了他上封神台的時辰」,逼得赤精子含悲忍淚的收拾了徒弟,從這一段我看不到一點大慈大悲觀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的影子!
靈寶大法師
無徒弟,無表現,無語!
⑹ 民間神話故事八大仙人
八仙,就是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八名得道仙真。共七男一女,即漢鍾離(鍾離權)、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及何仙姑。八仙的傳說甚早,唐代已有《八仙圖》與《八仙傳》,但其中的人姓名尚未固定。至明代吳元泰小說《東游記》,才確定為以上八人。
傳說八仙分別代表中國人的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等八個方面。八仙所用的法器,合稱「暗八仙」,都有一定的含義。張果老所持寶物魚鼓能占卜人生;呂洞賓的寶劍可鎮邪驅魔;韓湘子的笛子使萬物滋生;何仙姑的荷花能修身養性;李鐵拐的葫蘆可救濟眾生;鍾離權的扇子能起死回生;曹國舅的玉板可靜化環境;藍采和的花籃能廣通神明。
八仙均為神仙中的散仙。也是懲惡揚善,濟世扶貧的神仙。民間傳說中有許多關於他們的故事,「八仙巧懲惡老財」是其中的一個。但以「八仙慶壽」與「八仙過海」的故事流傳最廣。據道書記載及民間傳說,八仙「事跡」如下:
鐵拐李,亦稱李鐵拐。李鐵拐,相傳名叫李凝陽,或名洪水,小字拐兒,自號李孔目。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遊時因其肉身誤為徒弟火化,遊魂無所依歸,乃附一餓死者的屍身而起。蓬守垢面,坦腹跛足,並用水噴倚身的竹杖,變成鐵杖,故稱「鐵拐李」。元岳伯川雜劇劇本《呂洞賓度鐵拐李岳》曾記其事,後又被采入《東游記》,但情節有所不同。
漢鍾離,原復姓鍾離,名權,後改名為覺,燕台人,字寂道,號和穀子,又號正陽子。相傳誕生時,異光數丈,狀若烈火。因受鐵拐李的點化,上山學道。下山後飛劍斬虎、點金濟眾,最後與其兄簡同日升天,度呂洞賓而去。見《東游記》。有關其神仙傳說,起於五代、北宋。《宣和書譜》卷十九:「神仙鍾離先生名權,不知何時人。而間出接物,自謂生於漢。呂洞賓於先生執弟子禮。」後遂稱「漢鍾離」而不名。鍾離權逭雙髽髻以傳道,手搖扇子,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風 。
張果老,亦名張果。原為唐代道士,相傳隱居於恆州條山,唐武則天時自稱已數百歲。武後召之出山,他裝死不赴。常倒騎白驢,日行萬里。唐玄宗時,派使者請他入朝,授以銀青光祿大夫職銜,賜號通玄先生。其故事最早見於《明皇雜錄》。新、舊《唐書》均有《張果傳》,列方技類。
何仙姑,名瓊,永州零陵人。十三歲時,入山採茶,遇呂洞賓。後又夢見神人教餌雲母粉,遂誓不嫁,往來山谷,輕身飛行。每日朝出,暮持山果歸來服侍母親。後屍解仙去。
藍采和,唐代的隱逸。所傳故事最早見於南唐沈汾《續仙傳》。常衣破藍衫,一足靴,一足跣,夏則披絮,冬則卧雪,氣出如蒸。藍采和常行歌於城市乞討,手持大拍板長三尺余,似醉非醉,踏歌雲「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均為神仙脫世之意。後得鍾離權之度化,乘雲而去。
呂洞賓,即呂岩,字洞賓,號純陽子。相傳呂洞賓進士落第後遇鍾離權,鍾離於爐上煮黃粱飯,授枕予洞賓睡,夢見自己中進士、當 官、升侍郎、成親、為宰相、被誣害、獲罪、家破人亡、窮困潦倒……倏忽醒來,黃粱猶未熟,方知貴不足喜,賤不足憂,人世間不過一場夢而已。遂棄家,拜鍾離權為師,入終南山修道。傳說他曾在江淮斬蛟、岳陽弄鶴、客店醉酒等。有關他的神話傳說,大概最早起於北宋岳州一帶。小說、戲曲中反映其故事很多。
韓湘子,名湘,字清夫,傳為韓愈之侄孫。相傳韓湘自幼學道,追隨呂純陽,後登桃樹墮死而屍解登仙。韓愈官拜刑部侍郎時,賓客盈門,朋僚宴賀。韓湘子勸韓愈棄官學道,韓愈則勉韓湘子棄道從學。韓湘子以徑寸葫蘆,酌酒遍飲賓客,數斗不竭。又以盆覆土,開花兩朵,上有金字之聯: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後來,韓愈以諫迎佛骨事,貶謫潮州,別家赴任,途經藍關,值大雪,馬憊於道。韓湘子冒雪而來。韓愈問其地,即藍關,嗟嘆韓湘子預言之靈驗。後韓湘子護愈抵任,復隨愈移袁州,最後度其叔韓愈入道。
曹國舅,姓曹,名景休,徐州人。宋仁宗曹皇後之弟,故稱國舅。因其弟景植不法殺人而伏罪,曹景休恥見於人而隱居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真。經鍾離權與呂洞賓之度化,曹國舅得還真秘旨而修道成真,並由鍾離權和呂洞賓引入仙班。在八仙中,他的事跡最少,出處最晚。
八 仙 祝 壽
八仙是懲惡揚善,仰富濟貧的神仙。他們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會祝壽,故廣被民間取用為祝壽的素材。
八仙所用的法器,合稱"暗八仙",都有一定的含義。
魚鼓,張果老所持寶物,"魚鼓頻敲有梵音",能占卜人生;
寶劍,呂洞賓所持寶物,"劍現靈光魑魅驚",可鎮邪驅魔;
笛子,韓湘子所持寶物,"紫簫吹度千波靜",使萬物滋生;
荷花,何仙姑所持寶物,"手執荷花不染塵",能修身養性;
葫蘆,李鐵拐所持寶物,"葫蘆豈只存五福",可救濟眾生;
扇子,鍾離權所持寶物,"輕搖小扇樂陶然",能起死回生;
玉板,曹國舅所持寶物,"玉板和聲萬籟清",可靜化環境;
花籃,藍采和所持寶物,"花籃內蓄無凡品",能廣通神明。
⑺ 八仙過海是哪八仙他們都有什麼神通
八仙:漢鍾離(鍾離權)、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及何仙姑。
八仙神通如下:
鐵拐李:葫蘆。俗傳其能煉丹葯,普濟眾生。
鍾離權:扇子。能起死回生。
曹國舅:玉板,或稱拍板、陰陽板。仙板神鳴,萬籟無聲。
何仙姑:荷花。其出污泥而不染,可修身養性。
呂洞賓:寶劍。有天盾劍法,可威鎮群魔。
韓湘子:洞簫。其妙音能令萬物生靈。
藍采和:花籃。籃內神果異花,能廣通神韻。
張果老:漁鼓。能星相卦,靈驗生命。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成語典故
相傳,一次,八仙在蓬萊閣上聚會飲酒,酒至酣時,鐵拐李提議乘興到海上一游。眾仙齊聲附合,並言定各憑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漢鍾離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遠處漂去。何仙姑將荷花往水中一拋,頓時紅光萬道,仙姑佇立荷花之上,隨波漂游。隨後,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鐵拐李、韓湘子、藍采和也紛紛將各自寶物拋入水中,藉助寶物大顯神通,游向東海。
(7)小說主角拜漢鍾離為師擴展閱讀
傳說溯源
八仙的傳說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種說法。如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漢淮南王劉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葯,後世傳其為仙,淮南八仙之說可能附會此事而起。
五代時道士作畫幅為蜀中八仙,所畫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今之所謂八仙,大約形成於元代,但人物不盡相同。至明代吳元泰作《八仙出處東游記》,鐵拐李等八仙過海的故事日漸流傳,八仙人物也在流傳中穩定下來。八仙人物出處不一,時代不同。
最初見於史籍且確有其人的,是初盛唐時道術之士張果。五代宋初,關於呂洞賓的仙話傳說,流傳甚盛,與道教內丹修煉法的傳播相煽助,兩宋之際即盛傳「鍾呂金丹道」。
金元時全真道教興起,為回應民間信仰及傳說以宣揚其教法,將鍾離權、呂洞賓等推為北五祖,民間傳說、雜劇戲談等便與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傳益廣,內容益繁富。呂洞賓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稱之為呂祖,各地道觀,尤其全真道觀祭祀不輟。
⑻ 八仙過海的故事
相傳白雲仙長有回於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聖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拐李(或呂洞賓)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此時鐵拐李拋下自己另一項法器鐵拐(或說葫蘆),漢鍾離扔了芭蕉扇,張國老放下坐騎「紙驢」,其他神仙也各擲法器下水,橫渡東海。
由於八仙的舉動驚動龍宮,東海龍王率領蝦兵蟹將前往理論,不料發生沖突,藍采和被帶回龍宮(亦說法器被搶)。之後八仙大開殺戒,怒斬龍子,而東海龍王則與北海、南海及西海龍王合作,一時之間驚濤駭浪。
此時曹國舅拿出玉板開路,將巨浪逼往兩旁,順利渡海。最後由南海觀音菩薩(或說如來佛)出面調停,要求東海龍王釋放藍采和之後,雙方才停戰。
(8)小說主角拜漢鍾離為師擴展閱讀
八仙與道教許多神仙不同,均來自人間,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間故事,之後才得道,與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眾喜愛,其中有將軍、皇親國戚、叫花子、道士等等,並非生而為仙,而且都有些缺點。
例如漢鍾離袒胸露乳、呂洞賓個性輕佻、鐵拐李酗酒成性等等。八仙也分別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貴貧賤。也因此,一般道教寺院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或是獨立設置八仙宮,而神明廟會也有八仙出現。
八仙也常出現在年畫、刺綉、瓷器、花燈及戲劇之中,相傳八仙也會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會祝壽,所以「八仙祝壽」也成為民間藝術常見的的祝壽題材。民間戲曲酬神時,也經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壽》等所謂「辦仙戲」。
⑼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鐵拐李,鍾離權(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
⑽ 八仙都叫什麼名字
八仙分別是:鐵拐李(李玄)、漢鍾離(鍾離權)、張果老(張果)、呂洞賓(呂岩)、何仙姑(何瓊)、藍采和(許堅)、韓湘子、曹國舅(曹景休)。
1、鐵拐李
先說鐵拐李,鐵拐李在民間傳說中為八仙之首,有的書中稱其姓李,名洪水,隋朝峽人,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則說他姓李,名玄;趙翼的《陔余叢考》中又說他姓劉。
2、鍾離權
八仙中名氣僅次於鐵拐李的是鍾離權。他在八仙中地位較高,特別是由於道教徒的吹捧,名聲更大。元時,全真道奉為「正陽祖師」。
3、張果老
張果老是八仙中年邁的仙翁,名「張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們尊稱其為「張果老」,歷史上實有張果其人。
4、呂洞賓
八仙中流傳故事最多的當數呂洞賓,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為「純陽祖師」,又稱「呂祖」。呂洞賓,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樂鎮)人。
5、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有關其身世說法不一。一說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廣記》引《廣異記》稱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織鞋為業的農婦,後因嫌家居太悶,游於羅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經常採集山果供眾寺僧充齋。
6、藍采和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藍采和。南唐沈汾《續仙傳》、宋初《太平廣記》、陸游《南唐書》等書均載有他的事跡。
7、韓湘子
唐韓湘子,字清夫,是古代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中的八仙之一,擅吹洞簫,拜呂洞賓為師學道。道教音樂《天花引》,相傳為韓湘子所作。
8、曹國舅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國舅,出現的時間最晚,流傳的仙話也較少。其身世,說法大同小異,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後有關。《宋史》有傳,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孫,曹皇後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