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主角 > 紅樓小說女主史湘雲

紅樓小說女主史湘雲

發布時間:2021-06-25 11:15:57

A. 《紅樓夢》中「史湘雲」的相關情節有哪些

史湘雲是須眉在《紅樓夢》中,最喜歡的幾個裙釵之一。僅次於寶釵。對於湘雲,須眉只有25字的評價:「天真憨直,曠達灑脫,心無點塵,口無遮攔,所謂『是真名士自風流』」。就這些性格,與須眉的人生哲學極為相似,深引為知己。 在《紅樓夢》中,主要在這幾個回體現: 1。22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制燈謎賈政悲讖語》:在聽曲文的過程中,狡黠的王熙鳳故意說台上的小旦「這個孩子扮上活像一個人,你們再看不出來。」穩重的寶釵笑而不答,天真的湘雲卻直接說出像黛玉,引起了寶玉的強烈不滿。 2。31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雙星》:在去怡紅院的路上,偶然間拾到寶玉的金麒麟,從而引出一段姻緣。 3。37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蘅蕪苑夜擬菊花題》——38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湘雲的詩文中也有體現:《海棠詩》:1.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倩女亦離魂.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卻喜詩人吟不倦,豈令寂寞度朝昏. 2.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牆角也宜盆.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玉燭滴干風里淚,晶簾隔破月中痕.幽情慾向嫦娥訴,無奈虛廊夜色昏. 《對菊》:別圃移來貴比金,一叢淺淡一叢深.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數去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供菊》: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隔座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游.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菊影》:秋光疊疊復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4。49回《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湘雲不顧李紈勸阻,敢於大膽吃烤鹿肉。 5。50回《蘆雪庵爭聯即景詩,暖香塢雅制春燈謎》:在蘆雪庵爭聯即景詩中,一人與寶釵,黛玉,寶琴三人對決,堪稱經典,寶玉還欲幫忙,卻被湘雲當場拒絕。 6。62回《憨湘雲醉眠芍葯茵,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寶玉生日宴會上,喝酒吃肉,醉後居然在芍葯茵中卧睡。 7。63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死金丹獨艷理親喪》:當探春抽到一簽時,湘雲與李紈對探春是強死強活的灌酒,當湘雲抽簽時,她是揎拳擄袖的伸手掣了一根,簽上是海棠,判詞是「香夢沉酣」,附詩:只恐夜深花睡去。 8。70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雲偶填柳絮詞》:在《如夢令》中,亦體現這些性格: 豈是綉絨殘吐,捲起半簾香霧,纖手自拈來,空使鵑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 9。76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館聯詩悲寂寞》: 與黛玉聯詩,其中最經典的還是那句『寒塘渡鶴影』,將杜工部的詩句化腐朽為神奇。

B. 什麼紅樓小說中間史湘雲第一次見黛玉和寶釵的時候薛寶釵送了一個玉鐲

寶釵處世態度更加「入世」,即所謂的隨分從時,如賈母讓她選擇生日宴上喜歡的食物和戲文,她深知老年人喜歡甜爛食物和熱鬧戲文,因此就挑選了賈母素日喜歡的食物,點了一出熱鬧的西遊記,有人認為這是虛偽,有人也認為這是適當的人情世故。而黛玉則更加清高和不合群,因為有人要給寶玉說親,而在寶釵生日時因點戲問題而發作與寶玉大吵一架,但黛玉是活的更加真實、更加自我的一種狀態。

C. 紅樓夢書中史湘雲的結局

湘雲的結局也是悲劇。僥幸配得青年公子衛若蘭,但好景不長,「終究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賈母死後,她去靈前弔唁,想到從此失去賈母的疼愛,想到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際,便失聲痛哭。史湘雲豪放不羈,開朗放達的性格與其遭受厄運、身無所託的悲慘結局形成強烈的對比,使全書的悲劇色彩更為濃重。

D. 紅樓夢的女主真是史湘雲嗎

有這種可能。
因為紅樓夢後四十回的缺失,現在誰也無法確定地說紅的女主究竟是誰。(而且也因為紅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愛情小說,男主女主並不是非常明顯)然而因為高鶚的續書,大部分人都篤定紅僅僅是寶黛之間的愛情故事,於是黛玉也就自然被默認成了女主。這自然是一種可能,但也僅僅是一種可能。
除此之外,如今紅學界廣為流傳的有黛釵湘三女主的說法,也有湘雲為女主的說法,我記得還有人曾提寶玉鳳姐分別為紅的男女主角,以二人的人生為主線展開整個故事。
紅樓夢中的問題少有定數,這才是它極大的魅力所在。LZ有興趣可以看一看周汝昌先生脂學方面的著作。周汝昌先生認為脂硯齋為史湘雲原型,並最終伴寶玉終生。這個觀點似與湘雲女主相類。

E. 紅樓夢中有關史湘雲的描寫雖然不多,但她的性格卻很鮮明,找出小說中相關情節,分析其性格

史湘雲的不幸遭遇主要還在八十回以後。根據這個曲子和脂硯齋評注中提供的零星材料,史湘雲後來和一個頗有俠氣的貴族公子衛若蘭結婚,婚後生活還比較美滿。但好景不長,不久夫妻離散,她因而寂寞憔悴。至於傳說有的續寫本中寶釵早卒,寶玉淪為擊柝的役卒,史湘雲淪為乞丐,最後與寶玉結為夫妻,看來這並不合乎曹雪芹原來的寫作計劃,乃附會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雙星」的回目而產生。其實「白首雙星」就是指衛若蘭、史湘雲兩人到老都過著分離的生活,因為史湘雲的金麒麟與薛寶釵的金鎖相仿,同作為婚姻的憑證,正如脂批所說:「後數十回若蘭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綱伏於此回中,所謂草蛇灰線在千里之外。」那麼,「提綱」是怎麼「伏」法呢?這一回寫寶玉失落之金麒麟(他原為湘雲也有一個而要來准備送給她的)恰巧被湘雲拾到,而湘雲的丫鬟正與小姐談論著「雌雄」「陰陽」之理,說:「可分出陰陽來了!」借這些細節暗示此物將來與湘雲的婚姻有關。這初看起來倒也確是很象「伏」湘雲與寶玉有「緣」,況且與「金玉姻緣」之說也合。黛玉也曾為此而起過疑,對寶玉說了些諷刺的話。其實,寶玉只是無意中充當了中間人的角色,就象襲人與蔣玉菡之「緣」是通過他的傳帶交換了彼此的汗巾子差不多。這一點,脂批說得非常清楚:「金玉姻緣已定,又寫一個金麒麟,是間色法也。何顰兒為其所惑?故顰兒謂『情情』。(末回《情榜》中對黛玉的評語,意謂『用情於多情者的人 』)」繪畫為使主色鮮明,另用一色襯托叫「間色法」。湘雲的婚姻是寶釵婚姻的陪襯:一個因金鎖結緣,一個因金麒麟結緣;一個當寶二奶奶彷彿幸運,但丈夫出家,自己守寡;一個「廝配得才貌仙郎」,誰料「雲散高唐,水涸湘江」,最後也是空房獨守。「雙星」是牽牛、織女星的別稱(見《焦林大關記》),故七夕又稱雙星節(後來改為雙蓮節)。總之,「白首雙星」是說湘雲和衛若蘭結成夫妻後,由於某種尚不知道的原因很快離異了(也可以說是陰陽永隔),成了牛郎織女。這正好作寶釵「金玉良緣」的襯托。《好了歌注》:「說甚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脂批就並提寶釵、湘雲,說是指她們兩人。可見,因回目而誤會湘雲將來要嫁給寶玉的人們,也與黛玉當時因寶玉收了金麒麟而「為其所惑」一樣,同是出於誤會。
史湘雲,是曹雪芹懷著詩情畫意,濃墨重彩地著力塑造的一個人物。讀者一閉上眼睛,這個人物就活蹦亂跳地出現:身著男裝,大說大笑;風流倜儻,不拘小節;詩思敏銳,才情超逸;說話「咬舌」,把「二哥哥」叫作「愛哥哥」……這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令人喜愛的人物。
史湘雲心意明媚,行動亦不猶抱琵琶,舉手投足。 史湘雲的曠達不是一種出世孤傲,而是一種入世的情趣。趁興時大塊吃肉,忘形時揮拳拇戰,偶爾男兒裝扮, 白日里佻達灑脫, 顧盼間神采飛揚,須眉也須自拙。在大觀園中,史湘雲的身世既富且貴,雖因家道中落、不復為富,卻也不端著貴族的空架子。她既無視高低貴賤,又不拘於男女之別、 與人相交、一片本色、無功利之心。
史湘雲身為女子卻有男兒的疏朗與開闊胸懷,她不為女兒的皮囊所累。在三十一回的陰陽之辨中,翠縷的喋喋不休、 史湘雲的循循解答,使主僕間彌漫著一片宛如姐妹師生的平等氣息。而史湘雲如此深入淺出的思辨, 卻不像那些見風落淚對月傷懷的深閨怨女.當她如春風般掠過我們的視野時,人們都陶醉於她的風度而渾然忘卻她的廬山面目。
我們在《紅樓夢》里,似乎沒有見過湘雲真正發過什麼愁,總是嘻嘻哈哈,對生活興味盎然,充滿熱情。對於她這一性格特點,作者不僅在判調和紅樓夢曲中作過點化,而且曾多次做過詩意的彩繪。她第一次出現,作者就表現了她"大說大笑"和"咬舌"的性格特點,並且說她陷入寶、黛、釵的愛情糾葛。她的到來,使黛玉兩面吃醋,與寶玉發生爭吵。第二天清晨寶玉前去看黛玉、湘雲: 只有他姊妹兩個尚卧在衾內。那黛玉嚴嚴密密裹著一幅杏子紅綾被,安穩合目而。湘雲卻一把青絲,托於枕畔;一幅桃紅綢被,只齊胸蓋著,著那—彎雪白的膀子,撂在被外,上面明顯著兩個金鐲子。寶玉見了嘆道:「睡覺還是不老實……」
通過兩人睡態的描寫,表現不兩個迥然不同的性格,並且將黛玉的處事精密與湘雲的大而化之作了鮮明的對比。
在大觀園中,史湘雲既無視高低貴賤,又不拘於男女之別、 與人相交、一片本色、無功利之心, 這和寶釵、黛玉大為不同。寶釵雖識大體又善施小惠, 但人事的輕重在她的行事中是層次清晰的;黛玉雖為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但封建社會的等級高下, 在她的心中亦是涇謂分明的,小姐絕然不會和丫鬟是平等的,孤芳自傲是黛玉的本性。
曹雪芹在塑造美女形象時,從不把人物寫得完美無缺,盡善盡美;而往往是寫成美玉微疵。如黛玉的弱症、寶釵的熱症、鴛鴦的雀斑等。這些「微疵」不僅未影響人物形象之美,反而增加了特色,使人物形像更加鮮明。在塑造史湘雲這一形象時,也運用了這一美學上的辯證法。他不僅使這一美麗的少女有「咬舌」小疵,而且讓她於撫媚中雜染了一些風流倜儻的男風。她在穿著上總是喜歡男裝。一次下大雪,她的打扮就與眾不同:身穿里外燒的大褂子,頭上戴著大紅猩猩昭君套,又圍著大韶鼠風領。黛玉笑她道:「你瞧,孫行者來了。他一般的拿著雪褂子,故意妝出個小騷達子的樣兒來。」眾人也笑道:「偏他只愛打扮成個小子的樣兒,原比他打扮女兒更俏麗了些。」她與寶玉、平兒等燒鹿肉吃。黛玉譏笑他們,湘雲回擊道:「你知道什麼:『是真名士自風流』,……我們這會子腥的膻的大吃大嚼,回來卻是錦心綉口。」就是寫詩,她也會吟出「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的詩句,儼然以隱女自居。俏麗撫媚雜染些風流偶儻,使史湘雲這一形像更富有魅力了。
曹雪芹在塑造史湘雲這一形像時,還表現了她的熱情豪爽和心直口快。她是一個極愛說話的人,是「話口袋子」,對人對事都表現出熱情。香菱要學詩;不敢啰唆寶釵,向湘雲請教,她"越發高興了,沒晝沒夜,高談闊論起來。"為此,寶釵批評她「不守本分」;「不像個女孩兒家」。她表裡如一,心直口快,說話不防頭兒。一次看戲,鳳姐兒指著戲台上的一個小旦說:「這孩子打扮起來活像一個人。」眾人都知道鳳姐所指是何人,恐怕得罪人,只是不肯說出來,湘雲卻直言不諱地說:「我知道,像林姐姐。」為此得罪了黛玉,也與寶玉發生了矛盾。有一次,她勸寶玉走「仕途經濟之道」,讓寶玉下了「逐客令」。有人說,這表現了湘雲封建意識濃厚。其實並非如此,而恰恰說明她的天真爛漫。後來她到賈府,總與寶釵同住,受其影響是有的,但勸寶玉的那些話,絕不是湘雲自己的思想,只不過是鸚鵡學舌罷了。
作者還表現了湘雲超逸的才情和詩思的敏捷。蘆雪庵聯句、凹晶館聯句以及每次詩社賽詩,湘雲的詩來得最快,也來得最多,並且表現出了她那瀟灑迭宕的風格。詠白海棠,她來遲了,在別人幾乎已將意思說盡的情況下,她競一連弄了兩首,且新穎別致,另有意趣,贏得了眾人的贊嘆和激賞。蘆雪庵聯詩時,由於她吃了鹿肉,飲了酒,詩興大作,爭聯既多且好,竟出現了薛寶琴、寶釵、黛玉共戰湘雲的局面。眾人都笑道:「這都是那塊鹿肉的功勞。」第六十二回「憨湘雲醉眠芍葯圃」,寫得筆酣墨飽,熱鬧非常,而史湘雲則是其中最活躍的分子。大家劃拳猜枚,飲酒賦詩,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滿庭中紅飛翠舞,玉動珠搖。玩了一回,散席時卻忽然不見了湘雲:
「正說著,只見一個小丫頭笑嘻嘻的走來,說:『姑娘快瞧,雲姑娘吃醉了,圖涼快,在山子石後頭一塊青石板凳上睡著了』眾人聽說,都笑道:『快別吵嚷。』說著,都來看時,果見湘雲卧於山石僻處一個石凳子上,業經香夢沉酣,四面芍葯花飛了一身,滿頭胎衣襟上皆是紅香散亂。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鬧嚷嚷的圍著。 又用鮫帕包了一包芍葯花瓣枕著。眾人看了,又是愛,又是笑,忙上來推喚摻扶。湘雲口內猶作睡語說酒令,嘟嘟嚷嚷說:『泉香酒冽,……醉扶歸,——宜會親友……』」
這是畫,這是詩,是詩情畫意化的史湘雲。面對這樣一個人物,誰不覺得可愛呢?誰不為之傾倒呢?
然而那樣好看的花最終還是謝了,醉情溢言、酡紅沉夢的日子最終還是在落花飄搖著的影子中遠去了。雖然湘雲的結局至今亦是眾說紛雲,但不能否定,湘雲的出現始終像幾縷飛雲一像悄然,她的離去隱約著許多溫暖卻沒有痕跡。 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大約最適合用在湘雲身上。她那種清朗的悠遠、飛動的飄逸,那種漫不經心的和諧, 應該是史湘雲永遠的形象。

F. 史湘雲才是紅樓夢的女主角嗎

我想你的根據也許是因為脂硯齋是史湘雲的原型所以認為她是女主角嗎?湘雲是女主角,但是算第三女主角,排在黛玉和寶釵後面。其實論戲份,她還沒王熙鳳的多。

G. 在《紅樓夢》里,林黛玉和史湘雲哪個是女主角

首先我認為通過一僧一道開場白其實就已經定位女主角為林黛玉了,再加之判詞中無可代替的首席位置更鞏固了她的地位,也許我們可以說黛玉和湘雲是兩個極端的分體,也許就是一個人身上分化來得,可是作為曹雪芹本身更傾情於林黛玉,因為她的出塵脫俗,不為世俗觀念所浸染,不會為所謂的功名利祿所沾染,這就是曹雪芹思想靈魂最好寄託的人物,因為她出自女兒身,甚至比賈寶玉更清澈純潔,因為女兒是水做的。以下是眾說紛紜的相關資料:1、用林黛玉原型定位女主角地位。據有關資料記載,林黛玉的原型真名叫李香玉,是康熙年間蘇州織造李煦的孫子、兩淮鹽課李鼎的掌上明珠。李煦即曹雪芹嫡親祖母的胞弟。雪芹祖父曹寅逝世後,由其子曹連生繼任父職,不滿三年,連生死於京師,曹雪芹就是他的遺腹子。 曹雪芹祖母李氏視雪芹為寶貝,每年到蘇州探望年近九十的文氏太夫人時,必攜同前往,常寄居於李鼎家拙政園。李鼎之女香玉與曹雪芹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自在意中。康熙末年,不幸李鼎夫婦雙亡,膝下僅遺香玉。此女聰明伶俐,穎慧過人,深得雪芹祖母鍾愛,便接她去江寧織造署,由其祖姑母加以撫養。 但好景不長,自雍正登基,宮廷競爭,報復異已。李煦首當其沖,革職查抄,家世盪然,至此香玉已孑然一身,無家可歸,長期靠曹氏庇蔭。更不料雪芹家六親同命,不到五年,即遭抄籍厄運,在江南七十多年的家世被連根鏟除。 一七二八年春,曹氏全家遷京,香玉隨之。曹氏尚得親故照料,但香玉寄人籬下,不免鬱郁寡歡,加之其生來多愁善感,雖有雪芹溫存寬慰,然年歲漸長,終身未遂,憂思難平,不到幾年,竟香消玉殞。 雪芹為此悲痛大哭,故著《紅樓夢》一書,以資紀念。 2、周汝昌先生把女主角定位於王熙鳳。《紅樓夢》從乾隆年間的版本起,都給讀者一個印象,書中的兩大主角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周汝昌老先生告訴我們,賈寶玉真正娶的人不是薛寶釵,而是史湘雲。而史湘雲在全書中出場的次數並不多,她是不是《紅樓夢》的主角人物呢?在周老眼裡,《紅樓夢》的主角有兩位人物:一個是賈寶玉,一個是王熙鳳,因為《紅樓夢》全書有兩條線,一條是「家亡」線,一條是「人散」線。圍繞賈寶玉「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的興衰際遇來寫的,是「人散」這條線上的主角,這是賈寶。而另一位是「家亡」線上的主角,既不是傳統觀念中的林黛玉,也不是金玉良緣中的薛寶釵,而是「人未至而聲先聞」的王熙鳳。王熙鳳之所以有資格號稱全書的兩大主角之一,是因為曹雪芹在寫書的時候,說到鳳姐就常涉及寶玉,談到寶玉有時也有鳳姐。兩個人的身份,地位,境界如秦與越,看起來各不相涉,實際上是呼吸相關。周汝昌在《紅樓小講》一書中是這樣總結的:例如開頭寫東府小宴,是鳳、寶同往;探望可卿之病情,又是鳳、寶同往;秦可卿喪訊傳來,立刻過東府哭吊的,又是鳳、寶同往。以至為可卿送殯,同在城郊下處暫息的,也還是鳳、寶一起。再看馬道婆作法,所害何人?正是她他嫂叔二位。到賈府事敗,一同入獄,賈芸,小紅前去探慰的,仍是鳳、寶二人。我說雪芹的小說,主角有兩個,是為熙鳳與寶玉。王熙鳳作為「家亡」一線的持「綱」者,在賈府搖搖欲墜,無任何一個男性有能力力挽狂瀾之際,用一己之力支撐著將傾的大廈。本來,以王熙鳳之才智不僅可以挽救賈府,而且可以用謀制敵。可嘆的是,她學而無術,識短貪利,所做的錯惡之事給敵人留下了把柄,成為日後致於她死命的雷區。王熙鳳有貪利,嚴苛的缺點,但是,她拿公眾的「月例」錢去放貸生息,是為了給大家庭掙點銀兩,以備應急之需。她自己並沒有剋扣一分一厘。按時與眾姊妹發放「月例」,從無拖欠的不義行為。就大體而言,她為宗族,家人,兒孫的富足安定的生活操碎了心,在政治變故的災難來臨之際,她深感憂慮。在這兩點上,不管是論才,還是論德,王熙鳳都可稱為「脂粉堆里的英雄」。作為秉承正邪兩賦而來之人的王熙鳳,又是《紅樓夢》思想綱領的代表人物。她曾在劉姥姥兩進賈府時嬌貴尊榮,又在劉姥姥三進榮府時敗落凄慘。秦可卿死時,就王熙鳳和賈寶玉最先被驚醒,似乎在暗示著鳳、寶二人聽到了家亡的喪音。秦可卿一死,王熙鳳的知音沒有了,她痛哭,她悲絕,卻也把喪事辦得風風光光,體體面面。秦可卿曾經托夢給王熙鳳,告誡她樹倒猢猻散,需早做准備,而王熙鳳偏偏未聽,最後落得一個《聰明累》曲子中的結局:世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盪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將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王熙鳳為了賈家操碎了心,庇佑著賈家上上下下富貴安寧的上百口人。但是,不管是家道存亡,還是人員聚散,知其心,懂其意者,微乎其微。難怪王熙鳳的判詞里說: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凡」,「鳥」二字合起來,是一個繁體字的「鳳」字,點出王熙鳳的名字,又比擬其才能傑出。「一從」是說王熙鳳嫁給賈璉後「三從四德」,事事聽從賈璉,沒有不依之處。王熙鳳在辦理秦可卿喪事時表現出來的管理及籌劃能力,和一張討人喜歡的巧嘴,深得賈母的喜愛,對她是依賴倚重有加。同時,她身上閃閃發光的優點,也是引人生妒的根由,如賈赦,刑夫人本是鳳姐的親公婆,卻偏說她奔了高枝兒,為二房效忠而不顧大房的私利。而且在周圍人的挑撥下,常常一有空隙就專門找鳳姐的毛病。「二令」,是指王熙鳳在賈母的寵護信賴下,漸漸位高權重,成為賈府一個發號施令的重要人物。但鳳姐的嚴苛,「二令」是個「冷」字,又讓婢僕下人們報怨。後來,賈環跟賈赦,邢夫人勾結起來陷害鳳姐,兩府的下人也都伺機而動,趁勢報復,落井下石,事端蜂起。「三人木」,人木是個「休」字。上有人妒,下有人怨,一個未育男嬰的鳳姐卻將尤二姐及其腹中男胎一並害死,犯下了斷人宗祀的罪大惡極的錯,讓邢氏與秋桐有借口逼迫賈璉休了鳳姐,回到金陵娘家,一從二令三人木,講的是王熙鳳的一生,同時,也展露了賈府的興衰榮辱,鳳姐成了家庭興亡的主要代表人物。王熙鳳在個人際遇上有著上面講的「三階段」,寶玉在個人情感問題上也有「三階段」。黛玉未嫁而夭亡,寶釵成婚而早卒,湘雲別適而為孀,幾經曲折險難之後,終於與寶玉在外地重逢,相依相伴,了此一生。表面上看,王熙鳳的「三階段」與賈寶玉的「三階段」似乎沒有什麼關系,但只須想想,我們就會發現,王熙鳳可是寶玉實際利益的維護者,王熙鳳時時嚴防趙姨娘賈環母子想加害於寶玉的壞心眼。王熙鳳自然就成為趙姨娘賈環的眼中釘,肉中剌,欲除之而後快。鳳、寶二人千絲萬縷的關聯躍然於紙上,不言自明。賈寶玉所遺失的通靈寶玉,後來是鳳姐拾得的,在重病期間,將它托甄寶玉轉交給了賈寶玉。曹雪芹對寶玉,用了重筆,復筆,映襯筆,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對脂粉英雄王熙鳳卻採用了輕筆,單筆,點到為止的手法,以一個極其簡單的「輪廓」映襯著寶玉的形象。鳳姐的主角形象是在文本中經多次勾勒,烘托,疊印而成的。兩大主角相輔相依,一人動而牽制全篇,演繹了一副世態炎涼的人生畫面。3、《紅樓夢》真正的女一號:香菱- -1)亦真亦幻著紅樓《紅樓夢》中有很多真真假假遮遮掩掩的文學手法,脂硯齋曾說作者很"狡猾",讀者不要被他"瞞過"。故事從"甄士隱"(真事隱)開始,"甄士隱"在夢中到"太虛幻境"識通靈寶玉遇到一僧一道,醒來後抱著女兒(香菱)又遇到僧道二人,再次聽到"太虛幻境"之語,那僧見了香菱"大哭"並說"舍我罷,舍我罷"。------僧道二人和太虛幻境將寶,香聯系起來。一真一假開篇全書,後又貫穿全書。 2)絳珠草是何人??多年來,幾乎所有讀者,包括脂硯齋也認為"絳珠仙子"映射黛玉。但是證據呢?林黛玉之"林"是作者為"隱真事"的障眼之法。絳珠草是"草胎木質",而黛玉是玉,寶玉說"西方有石名黛""林老爺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這都強調寶,黛之間是石頭和石頭(玉和玉)的關系。寶玉夢游太虛幻境"香閨綉閣"中所看到的女子"其鮮艷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裊娜,則又如黛玉",此人是兼寶黛之美的"可卿",根據中國的姓名文化,字"可卿"與名叫"可卿"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警幻仙姑說:"今日原欲往榮府去接絳珠(妹子)",秦可卿是寧府的,其妹"可卿"者不是秦可卿,應是已經進榮府的香菱。周瑞家的也說她"倒好個模樣兒,竟有些像咱們東府蓉大奶奶的品格兒"。香菱的故事也是從"太虛幻境"開始的,榮府中只有她才有資格稱"太虛幻境"為"舊景"。絳珠仙子是草,英蓮的"蓮"是草,香菱的"菱"是草,"蓮"與"菱"都是長在水中需要"雨露滋養"的。香菱"平生遭際實堪傷"中包含著數不盡的眼淚。 3)辨"奇緣"觀"判詞" 寶玉與黛玉是嫡親表兄妹,黛玉進賈府後與寶玉朝夕相處,吃住一起,算不上什麼奇緣,他們之間的結合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相比之下,香菱與寶玉的相遇才稱得上是"奇緣",此二人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永無結合之望,只得"空勞牽掛"。寶玉觀薄命冊時打開副冊所看到的判詞是香菱的,《紅樓夢》里有"假作真,真作假",同樣也有"正為副,副為正",正副顛倒,副冊中只寫了香菱一人,恰為"冠首",恰為真正的正冊。 4)送宮花與惜花人第七回中有題曰: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誰是惜花人?相逢若問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香菱奉薛姨媽之命捧出十二支宮花,這其中最後一朵到了寶玉手裡(寶玉聽說,便先問"什麼花兒,拿來給我。"一面早伸手接過來了),黛玉的"冷笑"令脂硯齋不解("吾實不知黛卿胸中有何丘壑"),其實,這是作者用筆之狡猾,實際上這支花林姑娘並沒有接受而是實實在在到了寶玉手中。"惜花之人""相逢"是也。再看"家住江南姓本秦"一語,秦可卿並非"姓本秦",是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這暗示上文所述"太虛幻境"中可卿者並非賈蓉之妻秦可卿。二十八回中寶玉看到黛玉葬花,心想:"既黛玉終歸無可尋覓之時,推之於他人,如寶釵,香菱,襲人等,亦可以到無可尋覓之時矣。"寶釵是寶玉的姨家姐姐,襲人是其貼身大丫鬟,香菱何以置於二者之間?可見,香菱在寶玉心目中的地位足以和釵,襲相並。根據書中所述,香菱和寶玉此時並未說過話,卻引起寶玉之"慟",看似作者疏漏之筆,卻有著很深的用意:寶釵與寶玉有"金玉良緣"之說,襲人與寶玉有"雲雨情"之試,香菱與寶玉是有很多"真事隱"的。 5)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六十二回中香菱道:"什麼夫妻不夫妻,並蒂不並蒂,你瞧瞧這裙子。"在封建社會,一個女子叫一個男子瞧她的裙子已經是超越禮法了,且香菱此話隨口而出,足見寶,香二人關系之親密。一個"情"字意味深遠。 6)群芳夜宴巧安排群芳夜宴是為寶玉祝壽,寶玉是主角,且看俞平伯所作的坐次圖:黛玉 李紈 寶釵 探春 湘雲 寶琴 寶玉 香菱 襲人 芳官 碧痕 四兒 春燕 秋紋 麝月 晴雯 與寶玉相對的坐次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在行酒令時香菱"掣了一根並蒂花,題著『聯春繞瑞',那面寫著一句詩,道是:連理枝頭花正開。",並蒂花遙指前回"並蒂菱"("寶玉笑道:『你有夫妻蕙,我這里倒有一枝並蒂菱。'口內說,手內卻真個拈著一枝並蒂菱花,又拈了那枝夫妻蕙在手內...")此並非閑來之筆。又注雲:"共賀掣者三杯,大家陪飲一杯。"可見群芳宴中香菱地位之重要。(群芳宴中所擎之簽均有深刻含義) 7)寶,香相會紫菱洲第七十九回中香菱與寶玉在紫菱洲相見,香菱說:"才剛我們奶奶使人找你鳳姐姐的,竟沒找著,說往園子里來了。我聽見了這信,我就討了這件差進來找他。遇見他的丫頭,說在稻香村呢",根據徐恭時所繪的《大觀園平面示意圖》,紫菱洲並非通往稻香村的必經之路。作者以旁的原因說寶玉"天天到紫菱洲一帶地方徘徊瞻顧",紫菱洲是大觀園中的一偏僻處,"不過有幾個該班上夜的老嫗"且"那岸上的蓼花葦葉,池內的翠荇香菱,也都覺搖搖落落,似有追憶故人之態",香菱主動討差卻繞道去紫菱洲,此有多少"真事"被作者"隱"去。這一段中香菱與寶玉的對話也有些對不上號,香菱說"今日忽然提起這些事來,是什麼意思!","這些事"是什麼事?無從得知。當寶玉聽說薛蟠娶親的事後,"悵然如有所失,獃獃的站了半天,思前想後,不覺滴下淚來,只得沒精打彩,還入怡紅院來。一夜不曾安穩,睡夢之中猶喚晴雯,或魘魔驚怖,種種不寧。次日便懶進飲食,身體作熱。"足見此事對寶玉震動之大。一部紅樓多少夢,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其中滋味誰能解?

H. <紅樓夢>寫史湘雲的具體章節

史湘雲

有人這樣評論過:「薛寶釵使人敬,林黛玉使人憐,史湘雲使人愛。」
誠然,這「愛」是由衷喜愛之意。究竟為什麼幾乎所有的讀者,不管是擁林派還是擁薛派或是二美合一派,都由衷地喜愛史湘雲呢?因為她的「英豪闊大寬宏量」?還是她專愛扮成俏麗的小子模樣?我認為這些都不是根本的原因。史湘雲的性情純真率直,完全如同一個不諳世事又未被塵世污染的小孩子,她的一團孩氣,是使人愛的最根本原因,也正是人性最初的表現。
林黛玉常常有意地刺傷寶玉,確實有些小氣;薛寶釵每每留心去籠絡他人,城府未免太深。而史湘雲則不然,她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均發自內心。得罪黛玉抑或受賈母寵愛,都是她無意所致,並沒有一件是出於精心安排的。因此,讀者就象對待一個天真無邪的孩童一般,原諒她的小過失,而喜愛上她純真豪爽的大品格。
再則,史湘雲的年齡較薛、林都要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實是因為她年齡尚小、情竇未開的緣故。曾有人認為史湘雲與薛林二人是成三足鼎立之勢。但就我看來,作者之所以將她描寫成詩才與黛玉齊肩、女紅和寶釵媲美、感情上與寶玉兩小無猜這樣一個人物,並沒有打算將她和薛、林二人的地位等同起來,更沒有打算寫一個四角戀愛故事。作者其實用的間色法,將史湘雲寫進金玉良緣、木石前盟中,使故事情節更曲折,感情線索更隱約。在史湘雲孩子氣時期,由於人性的初現,使得寶玉和她相處甚歡。梳辮上頭、燒烤鹿肉,一幅幅場景展現出青梅竹馬的小兒女形跡。發展到後來,寶玉這個「情不情」之人竟私藏金麒麟,但緊跟著的湘雲勸學寶玉著惱,說的那一通子話終於讓窗外的林妹妹放了心,也讓捧著書的讀者消除了誤會。特別是當史湘雲在薛寶釵的悉心教導下,最初的人性慢慢在傳統女德的種種規范下變得暗淡、乃至泯滅後,寶玉和她之間的感情就大不如從前了。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史湘雲是怎樣從人性初現時的一團孩氣到傳統引導後的人性泯滅。
史湘雲一出場,就以她「愛」、「二」不分的嬌憨形象立於讀者心中。但更出人意表的是她身為千金小姐竟然大大咧咧地說:「我只保佑著明兒得一個咬舌的林姐夫,……」在封建社會深海侯門里,這樣的言語恐怕是很不合規矩的,也正因為口無遮攔,她的孩童天性表露無疑,人性在此初現。
再至第二十二回,鳳姐指著一個唱戲的孩子問象誰,雖然在場的人都猜著了,但各人的表現各不相同。善為人處世的薛寶釵「只一笑不肯說」,了解林黛玉的寶玉「亦不敢說」,獨獨孩子氣的史湘雲高興地表示自己猜著了。她「笑道:『倒象林姐姐的模樣兒。』」這一來,不要說黛玉是個多心的人,就是向來大方的寶姐姐,我想也會生氣。因為戲子在當時社會中地位比較低下,拿人比戲子如同現在拿人比妓女一樣,簡直是一種侮辱。不過愛使小性兒的林黛玉最終並沒有和史湘雲鬧翻臉,皆因她也明白史丫頭是「不防頭」(沒注意)說出來的。
可見這坦盪盪的人性原本就是不討人喜歡的,但也正因為表現出人性的坦盪盪,讀者反而忽略了不禮貌的言辭,還是認為林黛玉小氣得很!
第三十二贈戒指那段,更將史湘雲的天真表露無疑。得知襲人已從薛寶釵那裡得了戒指時,「湘雲笑道:『我只當是林姐姐給你的,原來是寶釵姐姐給了你。我天天在家裡想著,這些姐妹們再沒一個比寶姐姐好的。可惜我們不是一個娘養的。我但凡有這么個親姐姐,就是沒了父母,也是沒妨礙的。』說著,眼睛圈兒就紅了。」
毫無心機的史湘雲真是只知動感情,不知動腦筋。「戒指兒能值多少?」所以薛寶釵樂得把它轉送給別人,自己落個好名聲。若是貴妃賜的紅麝香珠串,別說送人,這位從來不愛花兒粉兒的姑娘竟然馬上在手腕籠上。對不同的人送的東西,薛寶釵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
史湘雲卻沒想那麼多。原先只覺得沒人能挑寶姐姐的短處,現在則感動得巴不得有這樣一位親姐姐了。進而對寶玉進行勸說——「(史湘雲)笑道:『還是這個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願讀書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常地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將來應酬世務,日後也有個朋友。沒見你成年家只在我們隊里攪些什麼!』」
這些話「寶姑娘也說過一回」,顯然,史湘雲是受其潛移默化,竟在不知不覺中站到了傳統觀念的一邊,對賈寶玉的生活態度提出批評、進行勸說。
打這時起,史湘雲的一團孩氣隱隱消散,人性的光芒也隨之暗淡下來。她開始自願地遵循封建社會的女德要求,以薛寶釵為榜樣重塑自己。
在「蘅蕪苑夜擬菊花題」時,薛寶釵先是教了史湘雲一番做人的道理:「『雖然是頑意兒,也要瞻前顧後,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後方才大家有趣。』」擬詩題時又不失時機地說:「『究竟這也算不得什麼,還是紡績是你我的本等。一時閑了,倒是於你我深有益的書看幾章是正經。』」面對這樣的諄諄教導,年少不更事的湘雲「心中自是感服」。於是在第二天,她一反活潑本性,以主人身份出現在宴席上,並且很穩重周到地將各色人等照顧周全。
長大後的史湘雲再沒了往日的揮灑笑談,使人喜愛的天真孩氣也消失殆盡。她身上初現的人性已在封建傳統禮教的引導下轉變為適合封建社會需要的婦德。但盡管這樣,史湘雲並不令人生厭,大概是由於她是真正地恪守傳統女德,雖然存了天理,滅了人慾,卻是博人同情和憐憫的對象。
史湘雲是可愛的,是人性最初時的可愛,是毫無雕飾的天真。只可惜,這份可愛在封建社會里沒能等到她長大。

I. 求一篇紅樓同人文女主穿越成為史湘雲

紅樓之我是史湘雲

J. 求紅樓同人 虐賈探春,史湘雲的文

穿戴之尋到紅樓去愛你

閱讀全文

與紅樓小說女主史湘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仙君重生都市紈絝的小說 瀏覽:547
現代小說和古代小說哪個好寫 瀏覽:922
玄幻校園魔法小說完結小說 瀏覽:987
武松與藩金蓮小說作者孤獨書童 瀏覽:16
大叔個個不好惹小說全文閱讀 瀏覽:479
手機寫小說閱讀器 瀏覽:444
主角叫風忍的小說 瀏覽:891
雪狼小說馬蘭花TxT 瀏覽:936
離婚男主是甜寵小說排行榜 瀏覽:711
薄荷小說網 瀏覽:907
重生到開心鬼世界的小說 瀏覽:829
玄幻小說的校服 瀏覽:222
求經典重生小說完本小說 瀏覽:801
寫歷史武俠小說 瀏覽:929
天工天工TXT小說下載 瀏覽:918
單純女主綜漫小說 瀏覽:582
赤赫血物語小說結局 瀏覽:573
小說王者歸來主人公陳陽 瀏覽:912
總裁的契約妻有聲小說 瀏覽:267
寫世子妃的小說哪些好看 瀏覽: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