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主角 > 小說主人公叫寒夜的

小說主人公叫寒夜的

發布時間:2021-06-13 08:52:34

Ⅰ 有沒有一本小說的男主角叫淺寒夜的

冷酷公主的復仇愛 作者: 淚沫
小時候的仇恨讓他們成為殺手,長大以後在復仇的過程中遇上了王子,他們會擦出怎樣的愛情火花?

Ⅱ 長篇小說寒夜的作者是誰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創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最初動筆於1944年秋冬之際的重慶,1946年底在上海完成。作家在小說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樹生、汪母這三個人物形象,深刻地寫出了抗戰時期勤懇、忠厚、善良的小知識分子的命運。《寒夜》代表了巴金在小說寫作上的最高藝術成就,尤其是在心理描寫上達到很高的境界。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OutsiderL夕為您答疑解惑
如果本題有什麼不明白可以追問,如果滿意記得採納,手機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如果有其他問題請採納本題後另發點擊向我求助,答題不易,請諒解,謝謝。
祝學習進步

Ⅲ 寒夜的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小說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樹生是一對大學教育系畢業的夫婦。年輕時曾經編織過許多美麗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識和力量辦一所「鄉村化、家庭化」的學堂,為國家為人民做點有益的事情。但抗戰爆發後,他們逃難到重慶,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圖書文具公司當校對,曾樹生在大川銀行當「花瓶」。汪文宣的母親為了減輕兒子的生活負擔,趕來操持家務,但汪母與曾樹生婆媳關系不和,汪文宣夾在中間兩頭受氣,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經濟非常拮據。最後曾樹生跟隨銀行年輕的經理乘飛機去了蘭州,汪文宣在抗戰勝利的鞭炮聲中病死,汪母帶著孫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兩個月後,曾樹生從蘭州回到重慶,但已物是人非,傷感不已。

Ⅳ 找一篇名為《寒夜》的文章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創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最初動筆於1944年秋冬之際的重慶,1946年底在上海完成。小說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樹生是一對大學教育系畢業的夫婦。年輕時曾經編織過許多美麗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識和力量辦一所「鄉村化、家庭化」的學堂,為國家為人民做點有益的事情。但抗戰爆發後,他們逃難到重慶,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圖書文具公司當校對,曾樹生在大川銀行當「花瓶」。汪文宣的母親為了減輕兒子的生活負擔,趕來操持家務,但汪母與曾樹生婆媳關系不和,汪文宣夾在中間兩頭受氣,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經濟非常拮據。最後曾樹生跟隨銀行年輕的經理乘飛機去了蘭州,汪文宣在抗戰勝利的鞭炮聲中病死,汪母帶著孫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兩個月後,曾樹生從蘭州回到重慶,但已物是人非,傷感不已。作家在小說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樹生、汪母這三個人物形象,深刻地寫出了抗戰時期勤懇、忠厚、善良的小知識分子的命運。
汪文宣是一個被不合理的社會所壓垮的知識分子。當年他也是一位意氣風發的青年,讀大學時雄心勃勃地希望通過辦教育來改造社會,樹有教育救國理想。之後他與同學曾樹生戀愛、同居,可以想見他當年追求個性解放、蔑視傳統禮俗的熱情與勇敢。但是,現實生活徹底改變了他,使他成為一個唯唯諾諾,畏首畏尾的庸人。他的性格和心理已經具有了某種病態。他對周圍世界充滿驚懼,反應高度敏感,總是沒有根據地胡思亂想和猜測。例如,他看見上級注視的目光,便疑心上司對他不滿,聽到上司說話,他也要琢磨半天,甚至連上級輕聲咳嗽,他也要疑心是否有怪罪自己的意思。同樣,他對自己與妻子的感情也是充滿了擔心,時常為猜測所苦惱,但卻沒有勇氣與妻子交流。當他發現妻子在跟一個年輕男子一起走進咖啡廳時,他想問個究竟,卻又「不敢迎著他們走去」,想等他們出來再說,又怕妻子難堪,也使自己難堪,最後猶豫再三,「只有垂頭掃興地走回自己的辦公地方去了」。
巴金在《寒夜》中寫出了知識分子的悲慘命運以及他們的懦弱。巴金在《關於〈寒夜〉》一文中說:「關於《寒夜》,我過去已經談得不少。這次在談《激流》的回憶里我寫過這樣的話:『我在自己身上也發現我大哥的毛病,我寫覺新……也在鞭撻自己。』那麼在小職員汪文宣的身上,也有我自己的東西。」「我自己身上本來就有毛病。我幾次校閱《激流》和《寒夜》,我越來越感到不舒服,好像我自己埋著頭立在台上受批判一樣。」 這種毛病是什麼呢?他認為就是「作輯哲學」。如果從歷史的角度看,《寒夜》繼續著「五四」時代借描寫愛情以思考知識分子「個性解放」的寫作傳統,深入探究了「五四」一代知識分子的命運問題,以對人性的深刻把握反觀了「五四」新文化傳統,顯示了20世紀40年代知識者題材小說繼承又超越「五四」的一面。
《寒夜》代表了巴金在小說寫作上的最高藝術成就,尤其是在心理描寫上達到很高的境界。如果說,巴金在早期作品裡常常直接向讀者一瀉無餘地傾吐其奔放熱情的話,那麼,在後期作品中,他則是通過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描寫來表現人物豐富而復雜的情感。車爾尼雪夫斯基曾稱贊托爾斯泰能夠掌握「心靈的辯證法」,其實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巴金的《寒夜》。巴金在小說中緊扣人物的獨特個性,較多地採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來揭示人物的內心矛盾,充分發掘和描寫了人物內心情感的豐富性和深刻性,尤其是常常抓住人物內心世界中兩種對立的因素,從動態中加以剖析,寫出它們的起伏消長。例如,對曾樹生在赴蘭州前夕內心「去」與「不去」兩種心理因素,作者就寫得真實、細膩、深刻,通過對人物內心兩種心理因素反復碰撞的描寫,把人物內心的痛苦表現得非常感人。

Ⅳ 老舍的文學作品《寒夜》的簡解是什麼

我好像記得是巴金的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創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最初動筆於1944年秋冬之際的重慶,1946年底在上海完成。小說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樹生是一對大學教育系畢業的夫婦。年輕時曾經編織過許多美麗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識和力量辦一所「鄉村化、家庭化」的學堂,為國家為人民做點有益的事情。但抗戰爆發後,他們逃難到重慶,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圖書文具公司當校對,曾樹生在大川銀行當「花瓶」。汪文宣的母親為了減輕兒子的生活負擔,趕來操持家務,但汪母與曾樹生婆媳關系不和,汪文宣夾在中間兩頭受氣,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經濟非常拮據。最後曾樹生跟隨銀行年輕的經理乘飛機去了蘭州,汪文宣在抗戰勝利的鞭炮聲中病死,汪母帶著孫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兩個月後,曾樹生從蘭州回到重慶,但已物是人非,傷感不已。作家在小說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樹生、汪母這三個人物形象,深刻地寫出了抗戰時期勤懇、忠厚、善良的小知識分子的命運。
汪文宣是一個被不合理的社會所壓垮的知識分子。當年他也是一位意氣風發的青年,讀大學時雄心勃勃地希望通過辦教育來改造社會,樹有教育救國理想。之後他與同學曾樹生戀愛、同居,可以想見他當年追求個性解放、蔑視傳統禮俗的熱情與勇敢。但是,現實生活徹底改變了他,使他成為一個唯唯諾諾,畏首畏尾的庸人。他的性格和心理已經具有了某種病態。他對周圍世界充滿驚懼,反應高度敏感,總是沒有根據地胡思亂想和猜測。例如,他看見上級注視的目光,便疑心上司對他不滿,聽到上司說話,他也要琢磨半天,甚至連上級輕聲咳嗽,他也要疑心是否有怪罪自己的意思。同樣,他對自己與妻子的感情也是充滿了擔心,時常為猜測所苦惱,但卻沒有勇氣與妻子交流。當他發現妻子在跟一個年輕男子一起走進咖啡廳時,他想問個究竟,卻又「不敢迎著他們走去」,想等他們出來再說,又怕妻子難堪,也使自己難堪,最後猶豫再三,「只有垂頭掃興地走回自己的辦公地方去了」。
巴金在《寒夜》中寫出了知識分子的悲慘命運以及他們的懦弱。巴金在《關於〈寒夜〉》一文中說:「關於《寒夜》,我過去已經談得不少。這次在談《激流》的回憶里我寫過這樣的話:『我在自己身上也發現我大哥的毛病,我寫覺新……也在鞭撻自己。』那麼在小職員汪文宣的身上,也有我自己的東西。」「我自己身上本來就有毛病。我幾次校閱《激流》和《寒夜》,我越來越感到不舒服,好像我自己埋著頭立在台上受批判一樣。」 這種毛病是什麼呢?他認為就是「作輯哲學」。如果從歷史的角度看,《寒夜》繼續著「五四」時代借描寫愛情以思考知識分子「個性解放」的寫作傳統,深入探究了「五四」一代知識分子的命運問題,以對人性的深刻把握反觀了「五四」新文化傳統,顯示了20世紀40年代知識者題材小說繼承又超越「五四」的一面。
《寒夜》代表了巴金在小說寫作上的最高藝術成就,尤其是在心理描寫上達到很高的境界。如果說,巴金在早期作品裡常常直接向讀者一瀉無餘地傾吐其奔放熱情的話,那麼,在後期作品中,他則是通過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描寫來表現人物豐富而復雜的情感。車爾尼雪夫斯基曾稱贊托爾斯泰能夠掌握「心靈的辯證法」,其實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巴金的《寒夜》。巴金在小說中緊扣人物的獨特個性,較多地採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來揭示人物的內心矛盾,充分發掘和描寫了人物內心情感的豐富性和深刻性,尤其是常常抓住人物內心世界中兩種對立的因素,從動態中加以剖析,寫出它們的起伏消長。例如,對曾樹生在赴蘭州前夕內心「去」與「不去」兩種心理因素,作者就寫得真實、細膩、深刻,通過對人物內心兩種心理因素反復碰撞的描寫,把人物內心的痛苦表現得非常感人。

Ⅵ 有關巴金的《寒夜》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創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最初動筆於1944年秋冬之際的重慶,1946年底在上海完成。小說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樹生是一對大學教育系畢業的夫婦。年輕時曾經編織過許多美麗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識和力量辦一所「鄉村化、家庭化」的學堂,為國家為人民做點有益的事情。但抗戰爆發後,他們逃難到重慶,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圖書文具公司當校對,曾樹生在大川銀行當「花瓶」。汪文宣的母親為了減輕兒子的生活負擔,趕來操持家務,但汪母與曾樹生婆媳關系不和,汪文宣夾在中間兩頭受氣,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經濟非常拮據。最後曾樹生跟隨銀行年輕的經理乘飛機去了蘭州,汪文宣在抗戰勝利的鞭炮聲中病死,汪母帶著孫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兩個月後,曾樹生從蘭州回到重慶,但已物是人非,傷感不已。作家在小說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樹生、汪母這三個人物形象,深刻地寫出了抗戰時期勤懇、忠厚、善良的小知識分子的命運。

Ⅶ 《寒夜》這部書的簡介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創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樹生是一對大學教育系畢業的夫婦。年輕時曾經編織過許多美麗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識和力量辦一所「鄉村化、家庭化」的學堂,為國家為人民做點有益的事情。但抗戰爆發後,他們逃難到重慶,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圖書文具公司當校對,曾樹生在大川銀行當「花瓶」。汪文宣的母親為了減輕兒子的生活負擔,趕來操持家務,但汪母與曾樹生婆媳關系不和,汪文宣夾在中間兩頭受氣,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經濟非常拮據。最後曾樹生跟隨銀行年輕的經理乘飛機去了蘭州,汪文宣在抗戰勝利的鞭炮聲中病死,汪母帶著孫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兩個月後,曾樹生從蘭州回到重慶,但已物是人非,傷感不已。

Ⅷ 《寒夜》內容簡介

《寒夜》內容簡介:

小說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樹生是一對大學教育系畢業的夫婦。年輕時曾經編織過許多美麗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識和力量辦一所「鄉村化、家庭化」的學堂,為國家為人民做點有益的事情。

但抗戰爆發後,他們逃難到重慶,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圖書文具公司當校對,曾樹生在大川銀行當「花瓶」。汪文宣的母親為了減輕兒子的生活負擔,趕來操持家務,但汪母與曾樹生婆媳關系不和,汪文宣夾在中間兩頭受氣,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經濟非常拮據。

最後曾樹生跟隨銀行年輕的經理乘飛機去了蘭州,汪文宣在抗戰勝利的鞭炮聲中病死,汪母帶著孫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兩個月後,曾樹生從蘭州回到重慶,但已物是人非,傷感不已。

(8)小說主人公叫寒夜的擴展閱讀

《寒夜》是巴金創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 1944年秋冬的一個晚上,在重慶防空警報解除後的一兩個小時,巴金開始了《寒夜》的寫作。

小說的情節與作者的生活幾乎是同步展開的:都是在抗戰時期的重慶;寫完這部小說是 1946年的最後一天,上海一個寒冷的冬夜,小說結尾也正是在一個寒冷的夜晚。巴金先生曾經說過,寫《寒夜》是在作品中生活,他本人就生活在《寒夜》所描述的生活背景中。

在那幾年中,散文家繆崇群、小說家王魯彥,還有他的老朋友陳范予,都是害著肺病痛苦地死去的;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他又親手埋葬了因病得不到很好醫治的三哥李堯林。

所以,當小說中寫到汪文宣為生計而無著、為疾病而痛苦的時候,這些親友的面孔一一浮現在巴金的腦海中,使他的寫作十分投入。

復旦大學陳思和教授說,看巴老的《寒夜》和《隨想錄》的手稿,完全是不一樣的感覺。《隨想錄》是巴老晚年體弱多病時完成的,手稿上的每一筆都是艱難地寫下來的;而《寒夜》卻不一樣,巴金寫得龍飛鳳舞、瀟灑流暢,汪洋恣肆的激情順著筆尖奔涌而出。

《寒夜》的手稿穿越了歲月的剝蝕,得以基本完好地保存下來。據說抗戰時期在重慶,一天晚上,巴金所住的樓失火,他帶著一口小箱子匆匆跑出,這個箱子里就有《寒夜》的頭兩頁手稿。

巴金後來說,幸好那天的火沒有燒起來,否則燒毀了這座作為汪文宣生活背景的樓,他可能不會再將小說寫下去了。

即便逃過了一個個劫數,由巴金先生捐贈給北京圖書館(現國家圖書館)的現存手稿中第56頁整頁缺失,第57至62頁共六頁有部分破損,而整個手稿的最後部分,即全書的第26章至尾聲的手稿遺失。

為確保作品的完整性,最後採用《寒夜》首次在《文藝復興》上刊出的文本以印刷體補齊。因為這部手稿就是當時供《文藝復興》發表時的排印稿,兩者的文字是一致的。

Ⅸ 寒夜的故事情節

1、內容簡介

小說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樹生是一對大學教育系畢業的夫婦。年輕時曾經編織過許多美麗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識和力量辦一所「鄉村化、家庭化」的學堂,為國家為人民做點有益的事情。但抗戰爆發後,他們逃難到重慶,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圖書文具公司當校對,曾樹生在大川銀行當「花瓶」。汪文宣的母親為了減輕兒子的生活負擔,趕來操持家務,但汪母與曾樹生婆媳關系不和,汪文宣夾在中間兩頭受氣,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經濟非常拮據。最後曾樹生跟隨銀行年輕的經理乘飛機去了蘭州,汪文宣在抗戰勝利的鞭炮聲中病死,汪母帶著孫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兩個月後,曾樹生從蘭州回到重慶,但已物是人非,傷感不已。

2、作品目錄

3、人物簡介

汪文宣是一個被不合理的社會所壓垮的知識分子。當年他也是一位意氣風發的青年,讀大學時雄心勃勃地希望通過辦教育來改造社會,樹有教育救國理想。之後他與同學曾樹生戀愛、同居,可以想見他當年追求個性解放、蔑視傳統禮俗的熱情與勇敢。但是,現實生活徹底改變了他,使他成為一個唯唯諾諾,畏首畏尾的庸人。他的性格和心理已經具有了某種病態。他對周圍世界充滿驚懼,反應高度敏感,總是沒有根據地胡思亂想和猜測。例如,他看見上級注視的目光,便疑心上司對他不滿,聽到上司說話,他也要琢磨半天,甚至連上級輕聲咳嗽,他也要疑心是否有怪罪自己的意思。同樣,他對自己與妻子的感情也是充滿了擔心,時常為猜測所苦惱,但卻沒有勇氣與妻子交流。當他發現妻子在跟一個年輕男子一起走進咖啡廳時,他想問個究竟,卻又「不敢迎著他們走去」,想等他們出來再說,又怕妻子難堪,也使自己難堪,最後猶豫再三,「只有垂頭掃興地走回自己的辦公地方去了」。

4、人物形象

汪文宣的形象----善良、膽小、懦弱,一個多餘的人的形象。

曾樹生形象的多維性----年輕美麗、思想開放、富有活力,內心孤獨苦悶;意識與潛意識的矛盾與沖突。

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滅、人生的扭曲,還有中年成熟背後的悲哀等,使人物帶有濃濃的悲劇色調;他們的精神煎熬既來自社會,更來自家庭中的婆媳「戰爭」。

5、作品簡介

《寒夜》是巴金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第11位)。最初動筆於1944年秋冬之際的重慶,1946年底在上海完成。作家在小說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樹生、汪母這三個人物形象,深刻地寫出了抗戰時期勤懇、忠厚、善良的小知識分子的悲慘命運。

6、作者簡介

巴金,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1929年在《小說月報》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陽》、《新生》、《砂丁》、《索橋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時報》上連載著名的長篇小說「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1982年獲「國際但丁文學獎」。散文集《隨想錄》(包括《隨想錄》《探索集》、《真話集》、《病中集》、《無題集》)。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我國文學界有「魯郭茅,巴老曹」的美稱,也就是說,我國文學界的泰斗主要有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這六位。

閱讀全文

與小說主人公叫寒夜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說地道戰txt 瀏覽:119
重生女叫圓圓的小說 瀏覽:146
隱秘的角落小說作者三部作品 瀏覽:732
關於布萊克所有小說全集 瀏覽:445
主角叫天月的小說 瀏覽:934
小說主角秦若 瀏覽:791
近代有名小說推薦 瀏覽:41
最坑網路小說 瀏覽:880
女主角叫楊梅的小說 瀏覽:226
手機寫小說怎麼排段 瀏覽:316
我的徒弟是主角類小說 瀏覽:626
高幹小說在線閱讀 瀏覽:788
免費讀穿越抗戰全本小說 瀏覽:554
一部穿越小說秋雨晴 瀏覽:961
女主是雙色瞳穿越小說 瀏覽:496
女生免費小說排行榜 瀏覽:61
帶武器系統穿越第三帝國小說 瀏覽:349
關於寫主角是兵王的小說排行榜 瀏覽:315
600x800像素圖片小說封面現代 瀏覽:334
都市小說男主段位剛開始先天 瀏覽: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