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哪裡可以找到阿瑟黑利的小說《大飯店》的評論
《大飯店》是阿瑟·黑利1965 年的作品。它描寫美國南部新奧爾良一家豪華的大飯版店,由於老闆沃倫·特倫權特因循守舊,管理不善,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結果負債累累,而被迫出售的故事。通過對這家飯店的描述,反映了美國資本主義社會形形色色的弊端和痼疾:旅館巨擘弱肉強食,偵探人員敲詐勒索,飯店職工貪污盜竊,黑人遭到種族歧視,上層貴族卑鄙無恥,紈袴子弟腐化墮落,富商少女精神空虛,飯店慣竊貪婪無厭......所有這一切,可以說是腐朽的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縮影。
象他的其他作品一樣,阿瑟·黑利在這部小說里也塑造了幾個可愛的人物。例如小說中的主人公彼得·麥克德莫特,在黑利的筆下,是一個年富力強、精通業務、事業心強、富有遠見的經理人員。另外如認真負責的副廚師長安德烈·雷米爾、忠心耿耿的垃圾工人布克·特·格雷厄姆,作者都作了比較深入的描述,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此外,作者在小說里結合故事情節介紹了許多有關現代旅館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值得廣大的旅遊和飯店工作人員一讀。而人們避開周一周五生產的轎車,因為《汽車城》中說流水線工人度周末心神不定而使質量無法保證。黑利的意義已經超越了通常的暢銷書作家。
② 阿瑟·黑利的作品特點
他筆之所到,往往就是當時美國乃至世界萬眾矚目的熱點,舉凡公民權利、種族紛爭、交通擁擠、轎車普及、銀行倒閉、能源危機、葯品推銷黑幕以及恐怖主義行動等,都成了他書中故事的背景。這種緊貼現實的寫法,肯定使當時的美國人感同身受,而對於我們這些尚處封閉之境的中國人來說,則大開了眼界。實際上,阿瑟·黑利在歐美文壇是有著「社會問題小說家」的稱號的。
自然,阿瑟·黑利作品的魅力並不僅僅在於題材,更主要還在於作者是位講故事的個中高手,文筆運籌間就把一些看來平凡的人和事表現得扣人心弦、引人入勝。他的大部份小說的特點可以歸納為:情節緊湊,高潮迭起。書中故事一般都被設置在一個比較短的時限內,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場所,一開始就引入主要人物和場景,全無枝蔓,在交待人物和事件關系的同時,也點出了矛盾沖突。隨後,人物與事件就交相錯雜而進,矛盾迭生,波瀾起伏,直至故事的最高潮。最典型的就是《航空港》:整個故事從傍晚六點半鍾到翌晨一點半,前後不過七個小時,地點就在「美國中部的林肯國際航空港」,而機場人員之間的鉤心斗角、暴風雪對機場運轉的妨害、環保人士示威造成的混亂、騙保自殺者對航班的威脅……,一個個事件紛至沓來,令人慾罷不能,非得一口氣讀完不可。再比如《錢商》:全書內容自始至終也就是兩個月的時間,主要情節都發生在「美利堅第一商業銀行」內,其間就發生了銀行高層權力之爭、內部人員盜竊案、儲戶擠兌風潮、偽造信用卡大案、銀行破產危機等驚心動魄的事件,幾乎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讓讀者為之緊張急迫,渾如置身其中了。他的其它那些作品,雖故事情節迥異,其引人入勝之妙卻也大抵如此。
由於阿瑟·黑利作品中的場景大多設置為一個相對固定而又開放的場所,因而牽涉的人物可謂來自五湖四海,比如《最後診斷》里,有醫護人員,有患者,有推銷葯械的商人,還有記者;《大飯店》中,有飯店員工,有住店的顧客,有臨時來開會的人,有私人偵探,甚至還有小偷。——這些人物看似龐雜,互不關聯,卻又非常自然地湊在一起。對許多人著墨不多,卻常能惟妙惟肖,使其形象躍然紙上。而書中的主要人物,或高尚睿智,或勇敢堅強,或私慾旺盛,或顢頇糊塗,一個個都被用白描的筆法塑造得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令人讀後掩卷難忘。
讀阿瑟·黑利的小說,在其引人入勝的故事之外,總還能感到一絲隱憂:在高度發達的社會中,人似乎成了由一個個機構組成的大機器上的小小的齒輪或零件,既能維持機器的正常運轉,有時又難免成為機器故障的犧牲品。書中發生的那些反映社會現實的事件,許多就是人類社會化進程的產物。人類組成了社會,創造了方便生活的社會機構和社會規則,但人類是不是能真正把握它呢?也許,阿瑟·黑利在小說中是想提出自己的疑問,而讀者們是否因此而有所思考呢?
總體來說黑利作品的中譯本不多,與其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不甚相符。但這可能是受歷史條件所限,畢竟國人閱讀到它們時,作者的巔峰期已過,並且「行業小說」風光不再。這註定了黑利的小說不會受到長久關注,1996年後,它們就鮮有出版了。
③ 阿瑟·黑利的作品集
《最後診斷》,1959年發表。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年9月第1版,1984年10月第3次印刷。
《大飯店》,1965年發表。上海內譯文容出版社1981年11月第1版,1985年1月第3次印刷。
《航空港》,1968年發表。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年2月第1版,1985年5月第3次印刷。
《汽車城》,1971年發表。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年5月第1版,1985年1月第3次印刷。
《錢商》,1975年發表。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1985年3月第3次印刷。
《烈葯》,1984年發表。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晚間新聞》,1990年發表。譯林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④ 阿瑟·黑利的推薦版本
《最後診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年首版,譯者舒遜
《航空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年首版,譯者任家禎方正平
《大飯店》,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年首版,譯者楊萬林師明
⑤ 阿瑟·黑利 個人生平
阿瑟·黑利(1920年--2004年),出生於英格蘭。在國外被譽為著名暢銷書作家、行業小說之王。正如其本人所說的那樣,阿瑟·黑利的大腦「無時無刻不在編織故事」,他擅長把日常的故事寫成引人入勝的驚悚小說。他常以金融業競爭、飯店經營這樣的行業故事為背景,小說的主人公多是經理人、醫生這樣的職業人士,他所出版的作品在歐美國家引起了巨大的成功,其中《大飯店》甚至成了旅館管理專業學生必讀的「教科書」。
生平
Arthur Hailey1920年出生於英格蘭。14歲時因家庭經濟困難而中斷學業。「二戰」他參加了英國皇家空軍,在中東和印度執行任務。1947年,黑利離開英國,定居加拿大,之後取得了加拿大國籍(同時保留英國國籍)。
最初,他在多倫多的一家生產拖拉機履帶的工廠里做營銷,但是正如2001年黑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聲稱的那樣,他的大腦「無時無刻不在編織故事」,不久他即辭職從事劇本寫作。
作為世界最知名的暢銷書作家之一,阿瑟·黑利擅長把日常的故事寫成引人入勝的驚悚小說。他常以金融業競爭、飯店經營這樣的行業故事為背景,小說的主人公多是經理人、醫生這樣的職業人士。
據統計,他的11部作品在40個國家被翻譯成38種文字,總印數超過1.7億本。其中的代表作被改編成影視劇後,風靡整個世界。1968年,根據他的小說《航空港》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後,開啟了上世紀70年代災難片的風潮。而根據他的《錢商》改編的電視連續劇由著名影星柯克·道格拉斯與瓊·科林斯主演,是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集之一。
出生於英格蘭的黑利曾在英國、加拿大、美國等國生活過,1969年,他移居巴哈馬的一個海島,定居至今。近年來,他不再公開出版小說,但據透露,作為一種愛好,他仍時常寫作。
他的第一部小說《最後診斷》出版於1959年,講述醫生誤診致嬰兒死亡的事件。之後他頻出傑作,如《大飯店》(1965年)、《航空港》(1968年)、《汽車城》(1971)和《烈葯》(1975年),他最後的一部作品是出版於1997年的《偵探》。
黑利寫一部「行業小說」通常要花數年的時間,他的妻子說:「他沉思良久才寫上幾個字,每天雖只限定600字,卻要花上6個小時。」而且,據說每次下筆前,他都會親身深入各個行業,體會個中三味。為《航空港》一書黑利夫人曾協助他,用一個通宵觀看了機場郵局分揀郵件裝機經過,寫了厚厚一疊調查報告,可黑利只採用了一句話。為了寫《大飯店》黑利采訪一個旅館雇員,用幾個小時聽他大嘆苦經,偶爾聽到一句:「有一個慣竊,你可能有興趣,他是這樣竊取房間鑰匙的。」於是小說中的米爾思就此誕生。
如今,《大飯店》已成了旅館管理專業學生必讀的「教科書」,而人們避開周一周五生產的轎車,因為《汽車城》中說流水線工人度周末心神不定而使質量無法保證。黑利的意義已經超越了通常的暢銷書作家。另外,該小說的節選也出現在英語專業學生的《高級英語》課本中。
《大飯店》出版於1965年,小說情節發生在四天半的短暫的時間內,故事一開始,就寫到聖格雷戈里飯店面臨著財政危機,可能被大財閥收購,於是,從經理到清潔工都面臨著生存與工作的選擇。從始至終,書中都彌漫著緊張的角力,各方勢力在爭奪經營控制權上使盡手段。此外,書中也閃爍著浪漫的亮點,這是指在其中的幾對戀人,更是指最後出人意料的大結局安排。
阿瑟·黑利於2004年11月24日在巴哈馬去世,享年84歲。
⑥ 求《大飯店》 阿瑟'黑利寫的電子書
http://www.pae.net/Soft/ebook/200912/2361.html
⑦ 求阿瑟黑利作品,電子版本的,給提供一下,謝謝了,不勝感激
阿瑟.黑利作品集
內含《大飯店》、《航空港》、《汽車城》、《烈葯》、《錢商》、《最後診斷》六本書。
http://www.bomoo.com/ebook/ebook.php/4268.html
http://www.52ebook.com/book_8116.html
最後診斷http://book.kanunu.cn/html/2005/0911/1105.html
大飯店http://book.kanunu.cn/html/2005/0905/1059.html
汽車城http://book.kanunu.cn/html/2005/0902/1058.html
⑧ 阿瑟·黑利的經歷
阿瑟·黑利,出生在英國,自幼就喜歡寫詩和短篇小說,但因家境貧寒,14歲時不得不輟學。不久二戰爆發,他加入皇家空軍,這段經歷後來成為了他早期的創作素材。1947年,他移居加拿大。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先後做過地產代理商、廣告經理、編輯和拖拉機促銷商等工作。然而文學似乎是他天生的喜好,正如其對記者所說,「我的大腦無時無刻不在編織故事」,因此在業余時間,他便創作快節奏的小說和電視劇本,後來更是辭職專事寫作。
最初,他在多倫多的一家生產拖拉機履帶的工廠里做營銷,但是正如2001年黑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聲稱的那樣,他的大腦「無時無刻不在編織故事」,不久他即辭職從事劇本寫作。
作為世界最知名的暢銷書作家之一,阿瑟·黑利擅長把日常的故事寫成引人入勝的驚悚小說。他常以金融業競爭、飯店經營這樣的行業故事為背景,小說的主人公多是經理人、醫生這樣的職業人士。
據統計,他的11部作品在40個國家被翻譯成38種文字,總印數超過1.7億本。其中的代表作被改編成影視劇後,風靡整個世界。1968年,根據他的小說《航空港》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後,開啟了上世紀70年代災難片的風潮。而根據他的《錢商》改編的電視連續劇由著名影星柯克·道格拉斯與瓊·科林斯主演,是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集之一。
出生於英格蘭的黑利曾在英國、加拿大、美國等國生活過,1969年,他移居巴哈馬的一個海島,定居至今。近年來,他不再公開出版小說,但據透露,作為一種愛好,他仍時常寫作。
⑨ 求資本之鷹的《借貸》,[加]阿瑟·黑利的《錢商》電子書,完整版的。有的請發我,謝謝了
只有這一本
⑩ 阿瑟黑利的夫人寫的一本回憶錄,那書叫什麼名字
我嫁給了暢銷書作家(I Married A Best Seller),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