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體》小說為什麼如此流行,甚至吸引了許多非科幻迷
作為非科幻迷,我當然不敢這樣說,畢竟許多人早已神遊天外很多年了。但是我們這些成長中的年輕人,對任何開啟腦洞的事情都很容易感到興奮。小說是一扇窗,是世界圖景的一個來源,《三體》正是這樣,它讓人興奮。半人馬座三星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存在,曾讓我這個非科幻迷腦洞大開。所以我更關心它在非科幻迷中掀起的波瀾。從小說之外和小說本身來看,我覺得至少有這幾個因素:
1口碑積累和營銷推廣。早幾年,大劉的小說還只是在科幻圈子裡被點贊;最近三四年,大批非科幻迷紛紛迷留意到了《三體》。變化的直接原因不是科幻本身極具魅力,而是人們在各種場合都能見到這本書,從各色人物口中都能聽到這本書。互聯網上雷軍、羅胖等人的力薦自然功不可沒;而「羅輯思維」這個名字更是一直在為小說打廣告。小四和最世文化早已邁向科幻領域,將寶樹、飛氘、陳楸帆等年輕科幻作家簽下,也跟大劉有合作。各大電子書出版發行機構都在大力推廣三體系列,為同名電影預熱。投資者們一直在努力培育和激活國產科幻電影的市場。傳媒和資本的力量,是非科幻迷湧入科幻世界的外部推力。
2宏大和嶄新的宇宙觀。就我而言,讀物理教材,讀《三體》,讀《黑暗森林》,讀《死神永生》,順便想像一下地球之外世界,那時候對宇宙的直觀感受就這樣拼接起來的。從接觸到閱讀,再到向朋友推薦,眼中的世界一點點擴大,我以非科幻迷的身份完成了對宇宙的第一次全面腦補。就廣大成年非科幻迷而言,除了科幻作品,普通人很少有接觸宇宙景象的機會和強烈意願,哪怕只是想像出一個「小宇宙」。畢竟在電影院之外,「宇宙」和「外星人」基本上是冷話題。也因此,小說才有了在讀者頭腦中發揮的空間。
3炫酷的科幻元素和理論。藉由電視電影,很多人心中都已經有了對地外文明和星際戰爭的零碎看法,讀小說的漫長過程更能幫人自主構築起一個細節豐富的想像世界。而區別於其他小說,《三體》是一個規模巨大的科幻元素博物館和科幻理論展覽廳:三體游戲、智子、面壁人、水滴、二向箔……眾多新奇的科幻元素令非科幻迷讀者甚至是許多科幻迷印象深刻。黑暗森林法則、宇宙廣播、曲率航行、維度攻擊……一層層理論和技術不斷以碾壓眾生的姿態出現在人類面前,無比炫酷,因而讓小說成為一場感官盛筵。
4重現歷史和解構政治。日常生活中我們雖然不至於陷入單一的政治語境中,但是確有一些事情很難躍入公共視野,我們靠著各種微量的信息旁敲側擊,腦補那一個個殘缺的歷史圖景。小說以年輕人知曉但不熟悉的歷史場景開篇,甚至引發了後面的整個故事,這啟發了我們對歷史真相的懷疑和探索。《三體》對政治活動的描述是非常扁平的,這常為人詬病,但也帶來了更流暢的閱讀體驗。扁平而戲劇性的政治決策和執行生動地展示了人和社會的脆弱之處,很容易激發讀者指向當下生活的思想實驗,從而在情緒上和小說綁在一起。
5真正盪氣回腸的愛情。講述愛情是最容易引起讀者共鳴的方法了,而曲折的愛情故事也是從細微之處展示人類前途命運的好材料。我的一個好朋友甚至有段時間跟羅輯似的,喜歡上了一位只存在於內心的美好女子。我則和很多人一樣,努力從劇中人的情感波折里發現自己的影子。度過青春,誰不曾對著心上人的背影陣陣悸動?嚮往愛情但苦於表達是很多人都有的情愫,《三體》藉由太陽放大了它:將普通人的情感融入人類生存的困局中,放在黑暗森林的格局下,這樣的愛情很不現實卻更加讓人念念不忘,經年遐想。
2. 羅胖推薦的網路反清復明小說
《伐清》,灰熊貓著,個人感覺他的書《竊明》要好看些。
3. 小說里的BH是什麼意思
bh:彪悍(通ph:驃悍。驃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語出新東方羅永浩羅胖子語錄。那彪悍這個詞怎麼來的?這里有個典故,在有關郭敬明一個采訪中一個郭迷獻給郭敬明這句話: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把驃替換成彪是因為,驃同剽竊的剽同音,犯了郭敬明的忌諱。從此bh一詞一炮而紅。從漢語角度來說,辭海里並無彪悍這個詞語。現在網路論壇上用bh一詞多半帶有諷刺意味。)
4. 邏輯思維的羅胖說過一本很不錯的科幻小說叫什麼
說的哪一期的?
在第一季裡面提到過《三體》
5. 最近有讀書的朋友都進來,說一說你最近讀的一本書,交流交流(不要網路小說)!
村上春樹的《列剋星敦的幽靈》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6. 常看小說的來 找一些優秀作者
狂笑(又名狂笑的菠蘿糖)一個天才的作者。我看到他的作品時已是他停筆兩年的時候了,所以只能從他寫小說的順序來判斷他是一個天才。長篇、中篇、短篇都有,而且就是這順序寫的小說,每一部都是一個跨越式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