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羅燕的人物專訪
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一個纖細的東方女性,柔弱的讓人愛憐,只有當她注視著你的時候,才感覺到她銳利的目光,象一把刀子;也只有這個時候,你才會相信,站在你面前的這個美麗的女人是一個操縱著1500萬美元,指揮著一群來自美國、新加坡、香港等地的「多國部隊 」的企業家。她就是羅燕,一位留在普通的中年觀眾心中的「純情少女 」。她所主演的《女大學生宿舍》《紅衣少女》已經成為中國青春片的奠基之作。她所塑造的女大學生形象成為一代青年人的「夢中情人 」。但是,時隔多年,她以第一個進入好萊塢主流電影的中國獨立製片人的身份出現在景色秀麗、人情恬美的江南小城--蘇州,完成了她的電影之夢--《庭院里的女人》(Pavilion of women)。
正在觀眾記憶中淡去的電影《卧虎藏龍》讓大家記住了一個朴實的如鄰家大叔的天才導演--李安,但是對電影界的人來說,能進入好萊塢主流影片的權力金字塔頂峰--製片人(Procer)才是真正的榮耀。這條路華人已經走了很久,從楊燕子(電影《喜福會》的製片)到Alex(電影《生逢七月四日》《天與地》《刺殺肯尼迪》的製片)到Kevin張(香港導演吳宇森的製片),他們最高只做到執行製片的位置,而羅燕卻以「總製片 」的身份,帶著她的「洋助手們 」走向華人的成功之巔。
「我是一個紗廠女童工 」
從外表來看,羅燕是個嬌小的女人,秀外慧中,但是她有著非常獨立的個性和堅忍不拔的意志,為了實現一個既定的目標,她鍥而不舍,勇於嘗試,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她把這樣的稟性歸結於多蹇的童年。羅燕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父母都是教授,在新疆做科學研究。她打小就跟外公外婆在上海這個大都市生活。解放前,她的外公是中央銀行的副行長,生活很美滿。直到解放後,還過著優裕的生活,住著別墅,有保姆照顧。但是,文化大革命的到來,他們的生活經歷了從天堂到地獄的巨大落差。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他被關在他的辦公大樓的地下室,而被允許去牛棚送衣服的是8歲的小羅燕。幾年後外公去世了,外婆身體每況愈下。年僅12歲的羅燕成了一家之主。4年後,她被幸運的分配到紗廠當了一名普通的紗廠女工。
的她提起那段日子也帶著一些感傷,「如果說紗廠那磨人的細活對常人來說是一種痛苦的話,那麼比起每時每刻籠罩著你的沒有希望的活著來說,簡直算不了什麼。 」是呀,5年的歲月里,想到的只是一輩子織布,還能有什麼希望。但是,就是這5年的磨練,使她學會了獨立生活,學會以一個旁觀者的眼光冷靜的觀察身邊的世界,不時的反省自己,認識自己。在逆境中成長的她擁有了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為她日後的人生奠定了希望的種子。
「人是一定要念書的 」
羅燕不能不感激她的家庭,就是在那個人妖顛倒是非不分的歲月里,她的外公外婆以及遠在新疆的父母都孜孜地灌輸給她這樣的理念「人是一定要念書的 」。即使在文革中,她還託人介紹了一位數學老師,通過自學學完了初中高中的文化知識,甚至還讀了大一的課程。然後,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文革結束了,21歲的她報考了上海戲劇學院,在4800名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20名幸運者之一,如願以償的開始了嶄新的藝術生涯。 即使是在成為當時頗有影響的女演員的時候,她也沒有忘記給自己「充電 」,從當時看過的內部電影和外國電影資料來看,出國深造好象是唯一的選擇。在演完《紅衣少女》之後,她把800元獎金全交了學費,學了半年英語,然後考了托福,留學美國。她在波士頓大學藝術學院攻讀戲劇專業碩士學位的時候,一面要學習外語,一面要打工維持生活,還要應付學校的考試,那可是要門門功課達到「B+ 」以上,才能獲得獎學金的。但是她就這么堅持了下來。
當我開玩笑般的問她為什麼不嫁個富人算了,省的吃這樣的苦。她的答復是,既然這樣想,我還出國干嗎,再說,人窮到那個份上,哪有美麗可言,灰姑娘的事情是只在童話里發生的。
雖然羅燕會戲稱「自己當初是受長輩的影響教導,盲目的崇拜知識 」,但是她始終堅信「人是一定要念書的 」。據當年在《紅衣少女》飾演姐妹的小姐妹鄒倚天回憶,1988年當她考上中央戲劇學院的時候,遠在大洋彼岸的羅燕反復囑咐她一定要多讀書,因為她自己就是從書中受益終身的。
在好萊塢,她還是認真地學習,《綜藝》《好萊塢通訊》就是她的教科書。她還在UCLA的電影學院進修,參加各種學習班,扎扎實實的學,終於在賽珍珠的小說《群芳亭》中找到了靈感。
她喜歡看書,有一天,看到了賽珍珠的小說《群芳亭》,她發現她被賽珍珠筆下的人物打動了。小說中那位努力尋求生命真諦的女性讓她感動;而賽珍珠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身處兩種完全不同文化的經歷又與她心有戚戚,她憑女性的直覺斷定,她來闡釋這部小說,一定會成功的。同時她還藏著一個小秘密,那就是小說中描寫的人物、生活就象她外公外婆當年的生活情境,拍攝這部影片也是為了給他們一絲慰藉。
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每個人都會有夢想,但是如果不去嘗試,那麼還有什麼意義。羅燕說,我常想所有人,有錢的,有名望的,都只有一次生命,所以決定了的,一定要去做,而且去做好。在美國的15年中,我從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演員。即使是在戲劇中心倒閉的時候,一貧如洗的她也沒有放棄她心愛的電影事業。
1993年在失業中掙扎的羅燕,盡管心力交瘁,也沒有考慮回國,雖然那樣會輕松的多。她咬著牙撐下去。局面開始好轉了,她也終於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蒙斯通國際公司,生產銷售專利產品,發行電視節目,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公司的資產達到三百多萬美元。「如果我一心只想著賺錢的話,我完全沒有必要再踏進電影業, 」羅燕說「就是因為它我才來的美國,我熱愛電影。 」「就象老鼠愛大米? 」我也和她開了個小小的玩笑。
1996年,她終於開始在電影的聖殿--好萊塢發展。
接受過良好的家教和中美兩種文化熏陶的羅燕是個氣質突出的女性。她對生活充滿著理想。她相信只要真誠,就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她真誠的與賽珍珠的兒子聯系,贏得了他的信任,購買了小說的拍攝權。為了保留原作的神韻,她做編劇親自改編成電影,飾演女主角吳太太,親自組織強大的製作班底和演員陣容。導演嚴浩是一名大師級的藝術家,曾經獲得東京、戛納、柏林等國際電影節的大獎,他所導演的影片《滾滾紅塵》和女主角作家「三毛 」深深的留在華語觀眾的記憶深處。男主演威廉德福是身價2000萬美元的世界級影星,他所主演的影片《生於七月四日》、《基督最後的誘惑》、《英國病人》、《野戰排》等都曾獲得奧斯卡大獎,如果不是羅燕的真誠和對電影的熱愛打動了他們,區區1500萬經費是不可能完成這部大片的製作的。這之後,她還用一份長達82頁,精心完成的計劃書說服了環球製片公司,簽定了美國地區的發行協議。開拍前及時地送中國國家電影局審查,而且得到審查委員會非常好的建議……
1999年6月,影片《庭院里的女人》在蘇州開拍。充滿書卷氣的漂亮「姐姐 」以東方女性的真誠、韌性和執著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的她以幽默的口吻說「我終於讀懂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本那個時代的名著。 」
「我就在開一間鞋子工廠 」
在好萊塢競爭非常激烈,因為每個崗位都有二三十個人供你選擇,你只有干好了,才有機會成為熟練工,才能從小作坊變成大工廠。周轉快了,從業人員有更多機會再工作,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羅燕說,她本來打算跟張藝謀劇組合作的,但是她發現國內的電影行業從業人員素質不高,責任心不強,想著怎樣把活對付過去,不注意自己的名聲。更主要的是製作影片的機制太原始,如果照這樣的方式製作影片,那是不可思議的。她堅持按照好萊塢的製片方式來運作。
她還解釋了這次電影在四川的發行沒有找峨嵋影業老闆,上了美國《時代》雜志封面的趙國慶合作的原因。她覺得從一個商人的角度來看,趙國慶不是一個好的合作夥伴。因為《庭院里的女人》採用的是好萊塢通行的分帳發行模式,趙國慶的「5元票價 」模式對他們擁有的大多位於繁華地段購物中心的影院來說不會有太大的收益影響。即使票房上不去,就是賣礦泉水也火了。而這對於片方來說,未必是好事。
在國內拍片的日子,她被自己人的工作方式所困擾,一個國內知名的女演員簽約後在影片開拍前一周撂下挑子不幹了,拍著火這場重頭戲的時候,工作人員為了節約經費,沒有準備消防車,結果攝制組白等了一夜,不知花了多少冤枉錢。拍攝的過程中,一身兼三職,製片、編劇、主演的羅燕操透了心。她笑著說,300來人的「多國部隊 」沖突不斷,彷彿過去7年生意場上所有險情集中發作,每隔一天就象經歷一次「心臟病 」發作,但是我都調整了過來。她說,「好萊塢是一個製造夢想、充滿夢想的地方,但是對於一個中國人來說,實現夢想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夢想 」。她在不斷的調整自己。1995年,她運作了影片《紅櫻桃》的發行,從中明白了電影是一門藝術,但更是一個產品,就象鞋子,它能在中國拍,也能在美國拍,或者在越南,英國。只要故事吸引人就好。「但是我是第一次操作,總是希望選熟悉的,能激發靈感的地方拍,為什麼不在中國拍? 」她說,「有人覺得我狂妄,可拍電影就是這么一回事,款式不同,但總是要穿在腳下,電影也就是為了在影院放,讓觀眾看。所以導演就是一個雇傭工程師 」。雖然現場的導演嚴浩不贊同這個說法,甚至有些生氣,但是她就象一個工廠主一樣悉心照料自己的「生意 」,而且做的很好。
這部精緻感人的影片已經完成,已經接到柏林電影節的盛情相邀,角逐「金熊獎 」,影片也將與4月20日在中美兩地同步首映。羅燕,這位走進好萊塢的第一位華人製片終於可以在加利福尼亞溫暖的陽光下小憩,等待來自大洋彼岸的祝福。(記者汪方華)
2. 認識喻泰恩的近來!!幫幫忙了!!(就是武林外傳中的呂秀才!!認不認識啊)
他叫喻恩泰
扮演呂秀才的喻恩泰是上海戲劇學院的研究生,和編劇寧財神專很熟,拍攝這部戲的時候屬,編劇便向導演推薦了這位英文很不錯的秀才。尚導告訴喻恩泰,他要扮演的是一個滿腹經綸的秀才,此後兩個月內,喻恩泰就把《詩經》和《論語》倒背如流,並號稱自己領略到了中國古文化的魅力。又過了兩個月,他寫了一篇關於《詩經》起源的論文。此後不久,在編劇的家中,他小試牛刀,慷慨激昂地詩朗誦,使在座所有人都熱血沸騰。拍攝現場,他卻傻了眼——在劇本里,每當秀才准備慷慨陳詞之時,劇中人便會齊聲喝道:「閉嘴!」自始至終,秀才就沒說過一句整話。
3. 請問誰能提供賽珍珠寫的小說《群芳亭》完整版本(中文)
可以去孔夫子舊書網上買
4. 庭院里的女人的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影片根據賽珍珠的小說《群芳亭》改編,這部小說以前在美國版被拍成電影,但影權片中中國人的角色都是由外國人來扮演。羅燕看到該小說是一個好萊塢導演介紹的,她閱讀後就感到愛不釋手,萌發了要在中國並使用中國演員拍攝《庭院里的女人》一劇的念頭,並為之第一次撰寫了英文劇本。
道具布景
影片在美國策劃,在中國的蘇州園林和周庄水鄉拍攝,在好萊塢的後期製作工作室完成剪輯、動畫特技、聲音特效及大型管弦樂及合唱團配樂等。
5. 群芳亭小說如何下載,我非常想看。謝謝。
書旗網 網路都能下載
6. 請問喻恩泰還演過什麼影視作品
上面說的都不是影視作品 是話劇
影視作品如下:
群芳亭
千禧之夜
烈火青春
3個裡面都是演小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