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籬笆 女人和狗"等農村三部曲的小說原著"命運四重奏"
在線閱讀或下載地址實在是找不到。
韓志君,又名子君,男,1948年9月12日生,吉林省人,漢族,1968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1975年畢業於東北師范大學,1983年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畢業,1991年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畢業。1975年至1979年在東北師范大學任教,1979年至1981年在吉林省文聯從事專業創作,1984年至今在長春電影製片廠歷任編劇、副廠長。兼任中國作家協會影視協會委員會委員,吉林省影視創作中心副主任。1999年赴日本參加「第十四屆中日電影文學研討會」。
學術狀況
1986年長篇小說《命運四重奏》由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8年劇本《籬笆、女人和狗》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1991年劇本《轆轤、女人和井》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1995年劇本《古船、女人和網》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1995年劇本《霧、海、帆》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長篇電視劇《籬笆、女人和狗》任編劇;
長篇電視劇《轆轤、女人和井》任編劇;
長篇電視劇《古船、女人和網》任編劇;
長篇電視劇《霧、海、帆》 任編劇、導演;
電影《美麗的白銀那》任編劇、導演。
獲獎情況
《期待涅盤》獲全國優秀論文獎;
《籬笆、女人和狗》獲全國「飛天獎」、「金鷹獎」;
《轆轤、女人和井》獲全國「飛天獎」、「五個一工程獎」、最佳編劇獎、東北最佳編劇獎;
《古船、女人和網》獲全國「飛天獎」、「五個一工程」、東北最佳編劇獎;
電影劇本《特區大享》獲廣電部徵文獎。
1998年經吉林省委、省政府批准為首批省管優秀專家。
㈡ 兒童文學作品《尋找魚王》在線閱讀
內容推薦:
在寧靜而美麗的深山村落里,家家戶戶流傳著「魚王」的傳說,人們說他是魚鷹之子,捕魚的曠世高手,卻從沒有人見過他的真面目。一個八歲的孩子在
父親的陪伴下出門遠游、苦苦尋找「魚王」學藝,找到了傳說中的老魚王,也從老人的口中得知了魚王家族一段精彩離奇、不為人知的民間傳奇歷史。在這段故事
中,男孩經歷了愛與人生的洗禮,最終成長為新的魚王傳人。唯美寂靜的深山,大雪皚皚的山間小屋裡,善良純凈的孩子和飽經滄桑的老人共同譜寫了寧靜壯美的生
命畫卷。
《尋找魚王》是一部純凈唯美、帶有幻想色彩的兒童文學作品。作家為當代的小讀者還原了一段被人遺忘的民間歷史,為孩子們書寫了一個富有中華傳統文化價值的傳奇故事,令小讀者在富有民俗韻味和地域風情的故事中,體味愛與生命的深遠況味。
作者簡介:
張煒,1956年11月出生於山東省龍口市,原籍棲霞縣。1973年開始小說和詩歌創作。
作品有長篇小說《古船》《九月寓言》《外省書》《遠河遠山》《柏慧》《能不憶蜀葵》《醜行或浪漫》《刺蝟歌》及《你在高原》等19部;散文《張
煒散文年編》20部;文論《精神的背景》《當代文學的精神走向》《午夜來獾》;詩《松林》《歸旅記》等。201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48卷本《張煒文集》。
1999年《古船》分別被兩岸三地評為「世界華語小說百年百強」和「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作者與《九月寓言》分別被評為「九十年代最具
影響力十作家十作品」。《聲音》《一潭清水》《九月寓言》《外省書》《能不憶蜀葵》《魚的故事》《醜行或浪漫》《少年與海》《刺蝟歌》等作品分別獲得多種
獎項。新作《你在高原》獲鄂爾多斯文學大獎、華語傳媒傑出作家大獎、中國出版集團特別獎、茅盾文學獎、《亞洲周刊》年度華文小說之首等十餘種獎項。
馬岱姝,四川成都人,畢業於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獲設計碩士學位。曾經為多本中、英文雜志和文學圖書創作封面和插畫,曾奪得企鵝中國公司舉辦的圖書封面設計大賽第一名。《樹葉》榮獲2014年第八屆英國切爾滕納姆插畫獎,目前居住在巴塞羅那。
㈢ 推薦幾本好書(小說)(已出版)
神墓
永生
陽神
魔獸劍聖異界縱橫
回到明朝當王爺
空速星痕
冰火魔廚
斗羅大陸
星辰變
斗破蒼穹
這些書都已出版,且寫的不錯,不過都是仙俠與玄幻,不知道你喜歡這類小說嗎?
㈣ 求幾部中國20世紀80年代中短篇小說
劉心武《班主任》——新時期文學的開山之作
反思文學:
茹志娟《剪輯錯了的內故事》——容「反思文學」起步標志
路遙《人生》
古華《芙蓉鎮》
諶容《人到中年》
張賢亮《靈與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改革文學:
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
張煒《古船》
張潔《沉重的翅膀》
賈平凹《雞窩窪人家》
王蒙《堅硬的稀粥》
路遙《平凡的世界》
高曉聲《陳奐生上城》
尋根文學:
汪曾祺《受戒》
韓少功《爸爸爸》
陸文夫《美食家》
阿城《棋王》《樹王》《孩子王》
張承志《北方的河》《黑駿馬》
賈平凹《古堡》
王安憶《小鮑庄》
馮驥才《神鞭》
現代派小說:
劉索拉《你別無選擇》
徐星《無主題變奏》
莫言《紅高粱》
先鋒派:
馬原《岡底斯的誘惑》
蘇童《米》《我的帝王生涯》
余華《現實一種》《鮮血梅花》《活著》《許三觀賣血記》
新寫實小說:
劉震雲《一地雞毛》《官場》《單位》
池莉《煩惱人生》《不談愛情》《太陽出世》
方方《風景》
這是在文學史上比較重要、有代表性的作品,也許有的寫的不是很有趣且看不懂,所以你慢慢看吧。都是80年代的。
如果你是想要閱讀作品,可以說一下你想要讀的書的類型,具體一點。
㈤ 評《古船》
重讀《古船》的隨記
夜雨迷離,讀書的好時候。從書架的角落裡撿出一本已被摩挲得柔軟的書,是張煒的《古船》,泛黃的扉頁上寫著「泉城路新華書店 1987」。把臉貼上書頁,用力嗅嗅,一股潮舊而又年輕的氣息卷過來,親切地,淹沒了我。
一行行看過去,這本曾被稱為中國當代小說里程碑的長篇,十九年後的今天,字里行間依然跳躍著光芒,伴著我的心跳明明暗暗。充滿暗喻的字句排成陣列,凸現著奇特的節奏,讓人心跳。在那青澀的歲月,帶給我無法言表的愉悅。
那是個思考和躁動的年代,青年張煒在山中小屋奮力書寫著。以「緊綳的心弦、青春的潔凈、執拗的勇力、奔涌的熱情」,描述了一個鎮子幾十年的故事。這故事講的有些含混,但是卻不影響閱讀。我一直認為,小說所描述的故事好像一幅人物畫的背景,重要的是人物的表情,如果我們通過這些表情走進內心,那麼背景的好壞不必太在意。張煒說自己是一個作家,不是小說家。在經歷了十九年這么一個「大數」之後重讀這本書的我,可以證明他並未自誇,那沉默的背影、緊攥的拳頭、吐血的麥田、甚至那兇狠地罵著「干」的聲音,自我翻開第一頁就都鮮活地跳了出來,溫暖的依然溫暖,撕扯的也依然心疼著。
應該承認,一名初中生讀這本字句晦澀的書是很艱難的。幸好,作者把自己的讀書體驗通過他的人物進行了表達,而我通過讀《古船》的人物反過來學習著讀了《古船》。裡面提到的隋抱朴所讀《共產黨宣言》、隋不召所讀《海道針經》、郭運所讀《天問》,都是書中人物讀了一生的薄薄的「大書」。它們自然都有本身的主題,但對讀書的人來說,更有意味的是深入論述主題的過程,在無數的提問和回答中暗藏的「道理」。也許,這些「道理」才是根本。當然,這些貫穿生死的「道理」對我是極難把握的,幸運的是,年輕人和大師們有個相似的地方,就是總處在「尋找」的路上,依然記得體會到這三本書的共同點是「方向」時的欣喜。學著拋開字面去探索深層的意義,真的是件很奇妙的事。從另一個角度講,也許我該感謝作者當時還並不圓熟的技巧,使我不至於很順暢地念完,而後拋開。
書中描寫了很多苦難和絕望,他沉穩而細致地敘述那些悲哀血腥的畫面,但主題卻是希望。無論殘暴的齷齪的,還是善良的懦弱的,都在堅守都在向前,那是作者的呼喊,也是那個時代的脈絡。
破敗的古城牆下,地底的大河在意念里波光轔轔。巨大的古船身後,帆桅如林。如果,我們還有「力氣」,那麼,我們會找到「結果」。
******************************************************************
窪狸鎮,老趙家,老李家,老隋家這就是故事的范圍。
這不是我喜歡的小說文筆,感覺象看歷史,具體在某幾個人身上講述平常人的生活,這種
平常人的生活在所謂的正史上是看不到的,正史是講述的大人物的英雄事跡的,看歷史只
能看到恢弘的篇章,大起與大落。但是細水常流的,平平常常的只能在小說中看到,在隨
筆中看到,在回憶中看到,這些都是歷史。我想說的是對於完整的歷史的了解僅僅是史料
是不夠的,還要在小說中追尋,盡管小說虛實難辯,但是它卻描述了一種日常的生活,歷
史的細微之處,卻常常可以讓你對那一段歷史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這是正史所不能做
到的。當然,這本小說它不會是歷史,感覺上也許只是一種平白的敘事,讓人感受不到小
說的那種瑰麗,所以我不喜歡,看這樣的小說,不能讓人想像,這是一種痛苦,尤其當中
沒有那種幽默的諷刺。當然,只是我不喜歡這種文風而已,至於優不優秀,自然有人來評
說。
窪狸鎮,老趙家,老李家,老隋家這就是故事的范圍。
決定古船就看到這里為止了。看到十幾章還不知道這個情節跟這個題目有什麼關系,
看到後來只是為了了解那一段歷史在看。整個情節感覺很混亂,有些地方刻畫的不好,比
如抱朴那種恐懼感的由來,如果不是對那段歷史有些的知道話恐怕是不能理解的。
女人無論亂世盛世終究是弱勢的,也會受到更多的苦難。
人世間的很多問題來源於人的本性,這是問題的根源,並不是我們做了什麼才產生了
這樣那樣的問題,就算我們不這么做問題還是存在的,只是表現的方式,強度不一樣而已
。老子無為而治是有道理的,無為並不是講什麼都不要做,道家思想里並不是完全的聽之
任之,不然就不會有封神榜里的姜子牙,不會有莊子逍遙游的"摶扶搖直上九千里"了,
要真正理解這種無為恐怕先要經歷人世的掙扎,四十不惑,古人的話是很有道理的。中國
古代的智慧是很厲害的。
那一段時間中國真是一片混亂,農民更是茫然失措。有人對毛澤東時代非常懷念,認
為那個時候沒有貪污,可是那個時候那麼窮,能貪什麼呢。叫人恐怖的在其他的地方,那
是對生命的無視,完全的沒有尊重。
這本小說還寫的有點玄,隋不召口口聲聲念叨的《海道針經》、鄭和大叔、張王氏神
神秘秘的,四爺爺在窪狸鎮的地位。但是小說展開的很慢,鄭和大叔僅僅出現在隋不召的
言談中,既然題名為古船,那麼和鄭和應該是要有關系的,連帶的倒想起了衛斯理的小說
,那種時空的穿越,外星人的存在。不知道這個鄭和到底是不是明朝的那個鄭和,最後又
會怎麼樣出現,古船是不是在碼頭出土的那艘?
人天生是政治性動物,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生活是一個很好的課堂,
前幾年很流行一句話,叫人可以沒有知識,但不可以沒有常識,看了阿城的《常識和通識
》後突然明白這句話簡直是真理,什麼叫常識,當然不只於黑、白、紅的顏色的分辨,不
是雞蛋是雞生的這些一般的科學上的常識,常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比如有句話叫存在著
就是合理的,當然這在唯物哲學上是拿來批判的一個典型,可是在生活中,我們要想想,
為什麼這個現象會存在,不要簡單的承認或者否認,要多想想原因。說話要慢,思考要快
。這種常識在小說中隨處可見。權利,等級,人們靠什麼維護自己的安全?為什麼粉絲廠
投標的時候見素不能把粉絲廠從趙多多手裡奪回來。為什麼做菜的廚師要根據來的客人選
擇?
那是一個變動的時期,從上到下都在尋找方向,社會變化很厲害,寫道這里,忽然覺得
作者可能是要刻畫一個很大的社會環境,所以展開很慢,但是真的很慢。整個社會從一段
餓死人的時期發展到有農民老闆可以自己買飛機,這個變化真的很大啊,改革開放的功績
就這么體現出來了。其實一個小說里,真的要挖掘可以挖掘初很多的東西,而這種東西,
很多也許作者自己也沒有察覺。這就是生活的客觀性。那麼多紅樓夢的研究,不知道曹雪
芹看了會不會頭暈。一個人要想有自己的方向,比如見素,他想拿回粉絲廠,可是他沒有
跳出來看看整個中國,沒有看到中國這些年的變化都是為了什麼,你是在這個環境下生活
的,如果你連這個環境都不了解,那又怎麼走的出去。所以他就沒有找到拿回粉絲廠的最
有力的辦法,這個不是揭發趙多多辦這個廠得了多少的私利,領導並不都是糊塗蛋。就算
他們不懂數字。可是只要是人就有人的規律在裡面。見素要辦廠就要知道為什麼突然又回
到個人承包來了,領導要的是什麼,國家要的是什麼?這就是他失敗的根由。
中國人是很聰明的,看看那些發明,用的材料很簡單,可是卻能做初很多的東西,李知
常的電燈,磨房裡的機器,他父親的自來水。一直認為中國人很聰明的一個民族,可是有
的時候太聰明了反而不好,因為太聰明了就容易多想。三國周諭可是一個聰明人了,可是
就因為太聰明了最後反而被諸葛亮給氣死了,據說兩個人周瑜要聰明多了,因為諸葛亮三
步一個主義,而周瑜是一步三個主義,就是主義多了挑來挑去挑不好,總覺得是其他的辦
法好,貽誤戰績不說,對於採取的辦法也缺少一點底氣,這就是聰明的壞處,所以有的時
候笨一點也是好事情,只要不懶。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啊。勤奮比聰明更重要。
******************************************************************
㈥ 推薦好看的小說
我是專門研究中國語言文學的,現在流行的網路文學越來越將正統文學沖擊到次要地位,為了扶正我國文學的發展道路,我極力推薦朋友們閱讀一些具有文學意義的著作,但鑒於大眾讀者的閱讀能力和愛好,我向閣下推薦幾本既具有一定藝術品位又能引起讀者興趣的作品。
古代文學:《三國演義》 《水滸傳》 《紅樓夢》 《西遊記》 《西廂記》 《牡丹亭》 《竇蛾冤》 《梧桐雨》 《救風塵》 《望江亭》 《鶯鶯傳》 《竇娥冤》《枕中記》 《柳毅傳》 《李娃傳》 《搜神記》 《全唐詩》 《後漢書》 《山海經》 《戰國策》 《淮南子》 《封神演義》 《資治通鑒》 《儒林外史》
現當代文學:
魯迅《鑄劍;郭沫若《風凰涅槊》;郁達夫《沉淪》;茅盾《林家鋪子》;徐志摩《偶然》;聞一多《靜夜》;老舍《月牙兒》;夏衍《上海屋檐下》;沈從文《邊城》;巴金《寒夜》;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沙汀《在其香居茶館里》;艾蕪《山峽中》;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趙樹理《「鍛煉鍛煉」》;曹禺《北京人》;錢鍾書《圍城》;蕭紅《呼蘭河傳》;梁斌《紅旗譜》;楊沫《青春之歌》;穆旦《詩八首》;秦牧《花城》;郭小川《團泊窪的秋天》;張愛玲《金鎖記》;金庸《射鵰英雄傳》;茹志鵑《百合花》;王蒙《春之聲》;張賢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魏明倫《潘金蓮》;馮驥才《神鞭》;陳忠實《白鹿原》;余秋雨《風雨天一閣》;張承志《黑駿馬》;阿城《棋王》;史鐵生《我與地壇》;賈平凹《廢都》;北島《回答》;王小波《革命時期的愛情》;王安憶《長恨歌》;莫言《紅高粱》;張煒《古船》;顧城《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劉震雲《一地雞毛》;王朔《動物兇猛》;蘇童《妻妾成群》;海子《祖國(或以夢為馬)》
㈦ 中國當代最值得看的十部小說
1 《王小波全集》 王小波
不一樣的小說,睿智的雜文,一個閃耀著智慧光芒的文學天才,可惜早逝。
2《白鹿原》 陳忠實
白嘉軒,一個一輩子不彎腰的陝西鄉紳,書就一個遒勁的「人」字。陝西作協主席,名不虛傳。
3《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兄弟》 余華
余華的書,在閱讀快感背後,帶給我們極其深刻的人性思考。
4《平凡的世界》 路遙
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一生的艱難曲折與堅韌不拔。
5《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 二月河 《張居正》 熊召政
如椽史筆,壯闊畫面。
6《三重門》 韓寒
那些曾經的純真愛情,和我們不復回頭的青春。韓寒博客新浪第一,不是沒有由頭的。
7《新結婚時代》 王海鴒
鄉下孩子娶個城裡媳婦,老教授與小保姆,兩個大齡青年之間的婚事。——一個結婚的童話。
8《杜拉拉升職記》 李可
職場小說的代表作。暢銷,確實有它的理由。
9《一句頂一萬句》 劉震雲
09年上半年中國小說扛鼎之作:「我們為什麼活的這么累」?
10《推拿》 畢飛宇 人民文學出版社
南方周末力推,首部以盲人角度寫作的小說。
㈧ 中國著名文學小說
有:《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儒林外史》等等。
1、《紅樓夢》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等,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以及中國古代社會世態百相的史詩性著作。
《紅樓夢》版本可分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兩大系統。程本為程偉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為脂硯齋在不同時期抄評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2、《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
《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3、《水滸傳》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
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後為宋朝征戰,最終消亡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
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4、《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5、《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於嘉慶八年(1803年)。
全書五十六回,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於「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
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於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說白話的運用已趨純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畫也頗為深入細膩,尤其是採用高超的諷刺手法,使該書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