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大家介紹幾個日本有名的作家,不勝感激!
村上春樹?他確實很紅……樓主要什麼時代的作家呢?我很喜歡紫式部,她的源氏物語,文筆很好,裡面的詩很美。然後真的很多啊!我喜歡谷崎潤一郎的《春琴抄》(被改編成電影,山口百惠女主)。還有…夏目漱石,日本國民作家,寫了《我是貓》,然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川端康成,他就不用介紹了吧!《雪國》,《伊豆的舞女》。第二個文學獎,大江健三郎,也不錯,但我還沒看過他的代表作。芥川龍之介,羅生門,地獄變,不錯啊!他的短篇也很好,有名的估計就是《鼻子》。對,他的老師就是川端康成,師徒倆都自殺了。我就發現日本作家,寫的越好死的越快。所以我沒怎麼推現代的一些作家,呵呵!還有很多很多啊!對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等還有其他的幾位作家的作品都改編成動畫了,叫青之文學,如果沒什麼時間看書的話,也可以看看這些動畫。最後要推的就是日本的一個無產階級作家,小林多喜二。最近幾年據說他特紅,他的代表作當然就是《蟹工船》了,網上還有它的廣播劇,如果想學日語的話還可以抓來聽聽,不錯噢!最後我要說的是,如果想了解過去的日本的話,可以多看看物語,如果要了解近現代的日本文化的話,動漫千萬不可錯過。我還覺得一些日本的推理小說也不錯,我看過一本,作者不記的了,書名叫《深追》(好像)。就這些了,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
Ⅱ 日本的小說之神和文學之神分別是誰
志賀直哉是白樺派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是《暗夜行路》。
文學之神可能是尾崎紅葉,畢竟他寫的《金色夜叉》是日本文學史上賣的最好的作品,村上春樹的銷量都比不上他。
Ⅲ 日本文學名著都有什麼啊
我按日本文學史幫您梳理一下佔有重要地位的文學作品吧。
上代(大和、奈良時代)《日本書紀》——日本最古的書籍
《懷風藻》——日本最早的漢詩集
《萬葉集》——日本最早的歌集
中古(平安時代)《竹取物語》——日本物語文學的鼻祖
《枕草子》——日本隨筆文學的先驅
《源氏物語》——世界最早的長篇小說、日本文學的最高峰
中世(鐮倉時代)《新古今集》——歌集
《方丈記》——隨筆(鴨長明)
《百人一首》——和歌集
《徒然草》——兼好法師的隨筆
近世(江戶時代)《好色一代男》《好色一代女》——井原西鶴的小說
近代
坪內逍遙《小說神髓》
二蝶亭四迷《浮雲》
尾崎紅葉《金色夜叉》
幸田露伴《風流佛》
夏目漱石《我是貓》《三四郎》《心》
森歐外《舞姬》
谷崎潤一郎《春琴抄》
武者小路實篤《友情》
志賀直哉《在城崎》《暗夜行路》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
小林多喜二《蟹工船》
Ⅳ 日本的古典文學名著有哪些
《雪國》 〔日〕川端康成 下載 (92KB)
島村雖然研究一些歐洲舞蹈,但基本上是個坐食祖產、無所事事的紈袴子弟。他從 東京來到多雪的上越溫泉旅館,結識在那裡出賣聲色的駒子,駒子對島村表現了比較真摯 的感情;島村則認為二人無非是露水姻緣,人生的一切均屬徒勞。島村一共來雪國3 次,同駒子廝混,兩人之 間也流露了互相愛慕之情,最後揮手而別。島村第二次前來雪國時,在火車上看到一位年輕貌美的姑娘,在精心照料一位患病 的男青年。姑娘名叫葉子,青年名叫行男。後來島村得知葉子原來是駒子三弦師傅家的人,行男則是三弦師 傅之子。島村風聞三弦師傅活著的時候,曾有意叫駒子和行男訂婚,駒子也是為給行男 治病才當了藝妓的。但駒子對此表示否認,實際上對行男也毫無感情,甚至島村二次離 開雪國,駒子送到車站時,葉子跑來報告行男咽氣,哀求駒子前去看看,駒子也未予理 睬。島村雖然欣賞葉子年輕貌美,但在第二次來雪國後的幾次接觸中,並未對她有愛的 表示:直到在他離開雪國之前,劇場失火,發現葉子從二樓上掉下來死去,也只是略表 同情而已。總括起來。《雪國》並無較多的情節,著重表現的是在雪國那獨有的地方風光中, 島村和駒子相互間的感情交流和性愛生活。
《伊豆的舞女》 [日]川端康成 下載 (3k)
是作者19歲那年的經歷演變而成的短篇,描寫了作家為擺脫孤兒的悲哀和青 春的悒鬱,獨自去伊豆漫遊,路遇一江湖藝人便結伴而行所發生的青春戀情,本書是川端康 成的成名作,成為日本青春文學的傑作。
《花的日記》 [日]川端康成 下載(123k)
閃動在樹梢上的陽光已與冬日的陽光大相徑庭。天空是那麼晴朗亮麗,恍若在庭院的對面便延展著一片湛藍的大海。
《彩虹幾度》 [日]川端康成 下載(223k)
描寫異母異地的三姐妹如美艷華麗而又空幻無著的彩虹般的命運,委婉動人地展示了三姐妹的悲歡愛戀,濃墨重彩地描繪了京都古雅的風韻,是一部引人入勝的佳作
《風中之路》 [日]川端康成 下載(109k)
一位魅力依然不減的母親宮子與三位成年女兒的情感經歷。宮子因丈夫有外遇泯滅了情焰,心存死灰;大女兒惠子出嫁之後,跟母親一樣被傳統的婚姻與家庭束縛;二女兒直子在兩個男人的愛情小巷中彷徨不定;稚氣的三女兒千加子為尋找自己的偶像而狂熱……故事明快流暢,深刻反映了日本女性的情感失落與現實的悲哀。
《生為女人》 [日]川端康成 下載(209k)
青春亮麗而野性不羈的大阪小姐阿榮,為了尋找真正的愛與溫情而毅然離家出走。在東京,在她崇拜的溫柔嫻雅的市子、沉穩持重的佐山、風流倜儻的清野以及暗戀著市子的浪漫純真的少年光一的身上,阿榮感受了愛的美麗與脆弱,並經歷了為愛而迷茫而迷惑而迷失的種種沖擊。年輕的心在愛的潮汐中漸漸成熟。
川端康成委婉而細致的筆觸將女性纖柔多變的內心世界描繪得淋漓盡致,尤其是阿榮這一嬌麗任性、嫵媚動人的女性形象,更是顯得鮮活而可信
《河邊小鎮的故事》 [日]川端康成 下載(183k)
年輕醫生義三與三位女性的感情糾葛為主線展開故事。義三被貧孤的房子那雙清純美麗的眼睛深深打動;雖然熱情開朗的同學民子暗戀於他、在他重病時守護他,雖然他的天真活潑的表妹桃子視他為初戀情人、對他無話不談,然而孤苦的房子命運多舛,也使義三的愛情玫瑰花消玉殞……
《玉響》 [日]川端康成 下載(183k)
是一部洋溢著日本古典美的古雅朴茂的蒼勁之作。退休後到海濱度假的直木老人,懷揣日本古典神話《古事記》沉浸於歷史的沉渾中,又遙思三個女兒的成長與婚嫁趣事,將歷史與現實水乳交融地糅合在一起
《美好的旅行》 [日]川端康成 下載(123k)《再婚的女人》 下載367k《青春追憶》 下載149k《少女開眼》 下載249k
【川端康成】(1899~1972) 日本現、當代小說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雙亡,後祖父母和姐姐又陸續病故。孤獨憂郁伴其一生,這反映在他的創作中。在東京大學國文專業學習時,參與復刊《新思潮》(第6 次)雜志。1924年畢業。同年和橫光利一等創辦《文藝時代》雜志,後成為由此誕生的新感覺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覺派衰落後,參加新興藝術派和新心理主義文學運動,一生創作小說100多篇,中短篇多於長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華的美,並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早期多以下層女性作為小說的主人公,寫她們的純潔和不幸。後期一些作品寫了近親之間、甚至老人的變態情愛心理,表現出頹廢的一面
《我是貓》 〔日〕 夏目漱石 下載392k
夏目漱石,一生才華橫溢,只搞十年創作,卻留下了一系列珍品。他的全部作品,大體反映了明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一顆痛苦而不安的靈魂,反映了他在東方思維和西方文明、在虛幻理想與殘酷現實、在迂腐守舊與拜金大潮之間的艱辛求探與慘痛折磨。《我是貓》,夠得上日本的才子書之一,也是世界文學名著之一。
《三四郎》 〔日〕夏目漱石
小說《三四郎》描寫青年主人公小川三四郎,由故鄉熊本高中畢業後考入東京帝國大學,在同學校和社會上各方面人士交往的過程中,他對一切都感到新鮮,相比之下,自己過去的鄉間生活顯得多麼閉塞而又貧乏。《三四郎》這部小說,反映了日俄戰爭後,日本資本主義大發展時期,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相對穩定的生活,以及他們在步入冷酷的社會現實之前那種猶豫不決的精神狀態。
《失樂園》 〔日〕渡邊淳一 下載 (205k)
這是當代日本著名小說家渡邊淳一的作品。作品講述的是一場悲劇性的婚外戀,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代的都市生活。作品情節生動曲折,真切感人,是一部極好的生活寫實小說。
《紅》 〔日〕渡邊淳一 下載(105k)
以醫生的冷靜剖析,作家的如火熱情,講述一人現代都市女性的——忘年戀、婚外戀、三角戀愛、同病相憐的同性曖昧…… 探討一個獨特的話題:一個被切除{子宮}的未婚女性重獲性愛的歡愉…… 《紅》繼《失樂園》之後,已被改編為最新同名電視連續劇
《野蒿園》 〔日〕渡邊淳一 下載205k 《異戀》 下載235k 《如此之愛》 下載235k 《不分手的理由》 下載175k
渡邊淳一1933年出生於日本北海道,札幌醫科大學畢業並曾在該整形外科擔任講師。1965年以《死化妝》獲新潮同人雜志獎:1970年以《光與影》獲直木獎。1980年以《遠方的落日》獲吉川英治文學獎等著有50部長篇小說及多部散文,隨筆集,為當今日本文壇的文學大家
《冰壁 》 〔日〕 井上靖 (230k)
《冰壁》取材於一九五五年發生在前穗高山的一樁遇難事件。井上靖采訪了當事人 石原國利(小說主人公魚津的原型)以及其他有關人員後,覺得事情的真相可能並不象 輿論界所傳的那樣,尤其不象尼龍登山繩製造廠商所揣測的那樣。他決心通過小說的形 式來反映這一事件的真相,「要站在石原的立場上來寫」。小說當然不是真實事件的復 製品,但它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正義感和責任感。 日本的文學向來有純文學和大眾文學之分。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有一部分 作家提出了「讓文學走出作家書齋」的口號。井上靖通過《冰壁》的創作,對純文學和 大眾文學的結合作出了可貴的嘗試,得到了讀者的好評。
《敦煌》 〔日〕 井上靖 下載140k
井上靖是日本當代著名作家,一九0七年生於北海道一個世代為醫的家庭,京都大學畢業。一九七六年獲日本文化勛章。是日本文藝家協會、日本國際筆會中心、日中文化交流協會的主要負責人。
井上靖曾在《每日新聞》社當過十多年的記者和編輯,從新聞采訪中,他積累了大量的創作素材。一九四九年,井上靖發表了《獵槍》、《鬥牛》後,開始了專業創作道路。主要的小說有:《天平之甍》、《蒼狼》、《敦煌》、《冰壁》等。凡三十二卷。
《廣島札記》 〔日〕大江健三郎 下載134k
《廣島札記》匯集了作家六十年代初數訪廣島的所見、所思,明晰顯示出其「從邊緣出發」的指向,是透視現代社會乃至現代文明,探索人類的未來命運。在這樣的視野里,廣島原爆的受害者們的位置與意義即發生變動,他們不僅讓人觸目驚心地感到近代文明的痼疾,其自身還蘊藏著治癒核時代社會疾病的力量。
《生的定義》 〔日〕大江健三郎 下載171K 《新人呵,醒來吧 》〔日〕大江健三郎 下載82K
《個人的體驗》 〔日〕大江健三郎 下載158K 《擺脫危機者的調查書》〔日〕 大江健三郎 下載255K
《同時代的游戲》 〔日〕大江健三郎 下載158K 《萬延元年的足球隊》 〔日〕大江健三郎 下載258K
《日常生活的冒險》 〔日〕大江健三郎 下載171K
大江健三郎(1935~)日本作家。出生在愛媛縣森林中的一個小山村,1954年考入東京大學文科,熱中於閱讀薩特、加繆、福克納和安部公房等人的作品,於1957年5月發表《奇妙的工作》。在這一年裡,大江還相繼發表了習作《死者的奢華》、《人羊》和《他人的腳》等短篇小說。自此,大江作為學生作家開始嶄露頭角,1958年又發表了《飼育》和《在看之前便跳》等短篇小說,其中《飼育》獲得第39屆芥川獎,使得這位學生作家被視為文學新時期的象徵和代表;而稍後發表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摘嫩菜打孩子》,則更是決定性地把他放在了新文學旗手的位置上。1959年3月,大江從東京大學法文專業畢業,同年,作者接連發表了長篇小說《我們的時代》和隨筆《我們的性的世界》等作品,開始從性意識的角度來觀察人生,試圖表現都市青年封閉的內心世界。 《個人的體驗》(1964)和《核時代的森林隱遁者》(1968)等一系列以殘疾人和核問題為主要題材的作品,具有較濃厚的人道主義傾向。就其文藝特色而言,在更成熟地借鑒西方現代派文學技巧的同時,充分運用日本文學傳統中的想像,把現實與虛構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這一時期的主要作品還有《日常生活的冒險》(1964)、《洪水淹沒我的靈魂》(1968)等長篇小說。此外,大江在隨筆和文學評論領域也非常活躍,著有《廣島日記》(1965)、《作為同時代的人》(1973)和《小說方法》(1978)等作品和文論
《挪威的森林》 〔日〕村上春樹 下載158k
村上春樹,1949年生於日本兵庫縣,早稻田大學戲劇系畢業,1979 年以第一部創作小說《且聽風吟》得到當年日本的群像新人獎。獲得野間文藝新人獎和谷崎潤一郎獎的作品-《挪威的森林》-迄今賣了超過700萬本,使作者成為日本最暢銷的作家。村上春樹曾翻譯F.scott.Fitzgerald,Paul Theroux,John Irving及Raymond Chandler的小說,九十年代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Tufts大學任客座講師
《舞舞舞》 〔日〕村上春樹 下載427k
一個34歲離婚男人在北海道一家賓館經歷一段奇遇後,邂逅了已成為超級影視明星的高中同學五反田。晚飯後五反田打電話叫來兩個女孩(高級應召女郎)。女孩一個叫咪咪,雍容華貴而又清逸脫俗,足以「喚起男孩永恆之夢」。想不到幾天後咪咪被人用長筒襪勒死在一家高級賓館里。因其錢夾中有「我」的名片而「我」被叫去警察署。「我」為庇護五反田而矢口咬定一無所知。後來「我」問五反田是否殺了喜喜,五反田則回答正在就此考慮:「我殺了喜喜,還是沒殺?」翌日報載:大明星五反田驅「賓士」車入海,自殺身亡。我於是離開東京,重返北海道那家賓館尋找前一段奇遇的續篇
《尋羊冒險記》 〔日〕村上春樹 下載249k
「我」與同伴合夥經營一家廣告公司。在妻丟下一句「和你哪裡也到達不了」的話離開家門以後,「我」同一個既是出版社校對員又是應召女郎同時兼做耳朵模特——耳朵漂亮得「摧枯拉朽」——的女孩相識。初次見面不到30分鍾女孩便宣稱「我們最好成為朋友」,之後不時來「我」宿舍同居。為時不久,一個右翼巨頭的秘書限「我」在一個月內找到一隻背部帶星紋的羊。但日本偌多羊群,找一隻羊談何容易!但耳朵漂亮的女友卻一口咬定此事必定順利,催「我」速速起程。於是「我」同女友僅以一張綽號叫鼠的朋友寄來的照片為線索,開始了「尋羊冒險記」。在札幌海豚賓館遇見羊博士。羊博士當年是農林省高級業務官僚,由於一次被羊進入體內而又離去遂變成性情古怪的「羊殼」。其後羊進入一個右翼頭目即「先生」體內,使其構築了一個暗中操縱整個日本的強大權力王國。由於羊博士的指點,「我」和女友找到那隻羊出現過的牧場。原來這牧場有鼠父親的別墅,鼠則不知去向。「我」幾次追問羊男——一個形體酷似羊的人——都不得而知。最後在黑暗中「我」同鼠相見。鼠說他因羊進入自己身體而決意自殺以免受羊的操縱。當我完成任務下山乘上列車時,山上傳來爆炸聲,並騰起一道黑煙。
《奇鳥形狀錄》 〔日〕村上春樹 《海邊的卡夫卡》[日]村上春樹 《且聽風吟》 〔日〕村上春樹 下載64k 《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日]村上春樹 下載《國境以南 太陽以西》 [日]村上春樹 下載102k
《源氏物語 》〔日〕 紫式部 下載942k
《源氏物語》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學名著,對於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被譽為日本文學的高峰。作品的成書年代至今未有確切的說法,一般認為是在一○○一年至一○○八年間,因此可以說,《源氏物語》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在世界文學史上也佔有一定的地位。
Ⅳ 日本有哪些著名的恐怖懸疑小說的作家
日本作家簡介 江戶川亂步(1894——1965) 原名平井太郎。日本著名小說家。1916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在求學期間當過印刷廠 徒工、圖書館管理員。酷愛寫小說。1923年發表處女作《兩分銅幣》,獲《新青年》雜志 青睞,一炮打響。此後從事偵探小說與科幻小說的創作,是日本推理「本格派」的創始人。 代表作為《D坡殺人案》、《心理測試》、《人間椅子》、《黃金假面人》、《侍人幻 戲》、《透明怪人》、《月亮手套》等,筆下的偵探明智小五郎成為日本婦孺皆知的英雄。 1954年建立江戶川亂步偵探小說獎,獎品為一尊福爾摩斯座像。任日本推理協會首屆理事 長。小說又豐富的想像力,風格怪異,情節曲折離奇。與朋友創辦了刊登偵探推理小說的雜 志《寶石》。撰寫的自傳體回憶錄《偵探小說三十年》,總結和評價自己一生的創作。 松本清張(1910-1992)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生於福岡縣。出身貧苦,高小畢業後當勤雜工、印刷工。後到 ...展開日本作家簡介 江戶川亂步(1894——1965) 原名平井太郎。日本著名小說家。1916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在求學期間當過印刷廠 徒工、圖書館管理員。酷愛寫小說。1923年發表處女作《兩分銅幣》,獲《新青年》雜志 青睞,一炮打響。此後從事偵探小說與科幻小說的創作,是日本推理「本格派」的創始人。 代表作為《D坡殺人案》、《心理測試》、《人間椅子》、《黃金假面人》、《侍人幻 戲》、《透明怪人》、《月亮手套》等,筆下的偵探明智小五郎成為日本婦孺皆知的英雄。 1954年建立江戶川亂步偵探小說獎,獎品為一尊福爾摩斯座像。任日本推理協會首屆理事 長。小說又豐富的想像力,風格怪異,情節曲折離奇。與朋友創辦了刊登偵探推理小說的雜 志《寶石》。撰寫的自傳體回憶錄《偵探小說三十年》,總結和評價自己一生的創作。 松本清張(1910-1992)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生於福岡縣。出身貧苦,高小畢業後當勤雜工、印刷工。後到 《朝日新聞》報社廣告部搞設計。受芥川龍之介和菊池寬影響,40歲時致力於小說創作。 1954年以《一部『小倉日記』傳》獲芥川獎。早期作品以寫社會小人物為主,後轉向推理 小說。代表作有《點與線》、《隔牆有眼》、《零的焦點》、《日本的黑霧》、《女人的代 價》、《惡棍》、《砂器》、《謀殺情人的畫家》。不追求離奇驚險,而以推理剖析犯罪動 機,揭示社會黑幕,有一定社會意義。由於其作品的獨特風格,1963年被推選為日本推理 小說理事長,並譽為「推理小說的清張時代」。另著有歷史小說、科幻小說、現代小說多 部,多次獲各種文藝獎,是大器晚成的作家典型。 高木彬光(1920——) 本名誠一。日本著名小說家。青森市人。畢業於東京大學。1948年發表處女作《刺青 殺人事件》,從此走上專業作家道路。1961年發表《破戒裁判》塑造了一個辯護律師的形 象。又先後出版《檢查官霧島三郎》、《零的蜜月》、《白晝的死亡》、《誘拐》、《告密 者》、《成吉思汗之謎》、《都市之狼》、《鬼面謀殺案》等。在法律題材上大大開拓推理 小說的新領域,塑造了檢查官、法醫、警官的鮮明形象。作品以邏輯性強、文筆活潑、構思 嚴密著稱。 仁木悅子(1928——) 日本小說家。生於東京。後遷居富山縣。4歲時得結核性胸椎骨疽病,下肢癱瘓,半身 不遂。在哥哥的鼓勵下學習文化,以刻苦努力與堅韌不拔的精神,寫出推理小說《貓知 道》。1957年獲江戶川亂步獎,後拍成電影。與一翻譯家結婚。之後又發表《林中小 屋》、《殺人線路圖》、《有刺的樹》、《黑色緞帶》、《枯葉色的街》、《冰冷的街道》 等。作品風格爽朗、明快,構思精巧,可讀性強。以兄妹偵探著稱於日本推理小說文壇,並 以日本女小說家的風格影響了當時的讀者。 西村京太郎(1930——)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原名矢島喜八郎。畢業於都立電機工業高校。畢業後做過許多工 作,如卡車司機、保安人員、保險公司職員、私人偵探等。1965年發表《天使的傷痕》引 起注目,並從事專業寫作。作品有《恐怖的星期五》、《雷曼湖諜影》、《藍色特快上謀殺 案》、《瘋狂之戀》、《約會中的陰謀》、《危險的撥號盤》等。塑造的人物各具個性,故 事情節曲折緊張,懸念迭出不窮。筆下的偵探通常是無意涉及兇殺現場,於是成為破案主 角。 森村誠一(1933——) 日本傑出的推理小說家。生於奇玉縣。青山學院英美文學專業畢業。曾在大飯店當服務 員,這段生活對其誒後寫作生涯頗有影響。1969年以《摩天大廈的死角》獲江戶川亂步 獎。辭掉飯店工作後,從事專業創作。在推理小說領域中,敢於揭露日本社會上層黑暗與腐 敗。代表作《人性的證明》、《野性的證明》、《青春的證明》三部曲,注重挖掘犯罪者的 精神世界,開拓了推理小說的身會深度;風格富有懸念,寫人物細膩入微。還發表紀實性小 說《食人魔窟》,揭露了關東軍在中國東北用活人做細菌實驗之暴行,在當時震動很大。推 理小說風靡日本,被評為最暢銷書作家之一。 夏樹靜子(1938——)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原名出光靜子,另有筆名五十嵐靜子。生於東京。畢業於慶大英 文系。學生時代就涉足推理小說創作,婚後一度中斷。1969年又活躍在推理小說舞台上。 以《蒸發》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代表作有《住宅的悲劇》、《天使不見了》、《變性者 的隱私》、《罪犯的現場證明》、《案件的假象》等。人物栩栩如生,文風細膩入微;尤其 擅長刻畫女性的心理活動,有很強的故事性與文學性,揭示了日本社會風氣的衰頹。 赤川次郎(1948——)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1948年生於靜崗縣。少年時喜愛讀書,由好讀書而走上文學道 路。曾先後獲日本大眾推理小說獎和角川文學獎。1984年日本評選出20本暢銷書,赤川次 郎的小說佔7部。《偵探物語》、《愛情物語》、《少女的故事》、被編成電影,深受日本 青年讀者的歡迎。其觀察敏銳,善於捕捉民眾關心的社會問題,准確把握當代日本青年人的 復雜心理,文風明快開朗,懸念迭起。被譽為日本80年代暢銷書作家之一,也是日本推理 小說家的後起之秀。收
Ⅵ 日本文學的大概
日本文學的基本特徵
日本經歷了漫長的史前發展,於公元初進入文明階段。中國《後漢書》記載,公元57年倭國王入貢後漢,得光武帝「漢委奴國王」印緩。《魏志·侯人傳》記載公元146——188年間倭國動亂。邪馬台女王卑彌呼統一國家,公元239年派使臣至中國帶方郡。公元645年,經大化改新開始確立以古代豪族為基礎的天皇專制主義。公元1192年源賴朝創立鐮倉幕府,使日本走上封建社會道路,一直延續至1868年明治維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失敗之.前,日本天皇號稱「萬世一系」,從未受到異國異民族的統治。日本是亞洲第一個走上民族獨立的資本主義道路的國家。日本的地理條件、社會條件和歷史條件,決定了它的文學特徵。
第一,日本文學形式在近代前大都是短小的,結構單純。從古代開始,短歌形式的文學最為發達,後來發展為連歌、俳諧、俳句等,迄今不衰。日語音節、古調單純,詩的形式不具備押韻的條件,因而日本詩歌極易與散文混同,形成散文詩化。日本隨筆、日記文學,都很講求文體的優美。散文的發展促進了短篇小說形式的物語的發達。十一世紀初出現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其結構是由短篇小說連貫而成的,前後銜接鬆散,敘述簡單,時間推移與人物性格變化沒有必然的聯系。在日本,即使長篇小說,其結構也是由短小形式組成的。這一特點貫穿於整部日本文學史,成為一種傳統。江戶時期井原西鶴的浮世草子《好色一代男》等長篇小說,也都是由短篇故事組合而成的。現代作家川端康成的長篇小說《雪國》,明顯地具有《源氏物語》的那種結構和描寫方法。日本作家在短小、單純的結構中追求精煉的藝術表現手法。短短三兩句的短歌或俳句,往往能准確地表達日本歌人、俳人的感情世界。隨筆和物語中的情節描寫,也極少有長段落。
第二,文學性格纖細、含蓄。自古以來日本自上而下的改革,對文學產生深刻的影響。明治維新以前,在日本文學中幾乎聽不到強烈的社會抗議的呼聲。古希臘悲劇的那種雄偉崇高的觀念,也不是日本作家追求的對象。他們追求的多是感情上的纖細的體驗,表現的主要是日常的平淡的生活,在平淡樸素的生活中表達對社會對人生的冷靜的思考。日本文學除很少例外,與激烈的階級沖突一般都沒有聯系。即使是少數例外,作家的表現方法往往也是含蓄的,曲折的。
第三,日本的文藝觀是以「真」、「哀」、「艷」、「寂」為基礎的。從「真事」始,平安時期的「物哀」,鐮倉、室町時期的「幽玄」,江戶時期的「閑寂」,主要是在和歌的基礎上發展和提煉出來的。這些理論都是和作家嚮往的優美境界聯系在一起的。而「余情」論為這種優美的境界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日本短小的文學形式,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作家的藝術技巧和最大限度地概括了作家所認識的客觀世界。
第四,長於摹仿,變革迅速。大化革新後,日本全面向中國大陸開放。漢字、漢語乃至漢詩、漢文,原樣移至日本,形成日本文學的重要分支——漢文學。在吸收中國文學的同時,日本創造了變體漢文、假名、和漢混體文,大量吸收中國詞彙,創作了獨具民族形式的文學作品。大化革新後經過近百年時間,日本文學有了飛躍的發展,相繼出現了奈良平安文學及江戶元祿文學。明治維新在資產階級文學沒有成長起來的條件下發生,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歷史里,為日本資產階級文學的產生和發展創造了條件,日本終於躋身於資本主義世界文學發達國家的行列。
日本文學史的分期
日本歷史經歷了大和(三世紀至七世紀)、奈良(710—794)、平安(794一1192)、鐮倉(1192一1333)、南北朝(1334-1392)、室町(1392—1600)、江戶(1600~1868)、明治(1868—1912)、大正(1912一1926)、昭和(1926—1988)、平成(1989-)等朝代。
古代文學.包括奈良時代和平安王朝時代的文學。這一時期古代處於奴隸制的社會條件下,經歷了大和時代的口頭文學,奈良時代確立起借用漢字漢文的書面文學。氏族時代的英雄故事和傳說說,在《古事記>》、《日本書紀》、《風土記》中被記錄下來,同時創作了開日本漢詩文先河的《懷風藻》和《凌雲集》等。《萬葉集》集錄長歌二百六十餘首,短歌四千餘首,深刻地表現了大化革新前後日本社會變革的狀貌,成為奈良文學的頂峰。延歷十三年(794),京城由平城京遷至平安京,文學隨之進入王朝時代。《古今和歌集》確立了日本短歌的基本形式,成為敕撰集之始。除短歌外,物語在這一時代也有長足的發展、出現了《竹取物語》、《落窪物語》、《字津保物語》等「虛構物語」和《伊勢物語》、《大和物語》等「歌物語」,以及集兩者大成者的《源氏物語》。這一時代隨筆、日記文學也很發達,代表作有《枕草子》、《蜻蛉日記》等。
中世、近世文學,包括鐮倉、室町時代和江戶時代的文學。日本中世紀是武士階級登上歷史舞台的時代。武士階級的興衰也決定了這一時期的文學特徵。日本稱鐮倉、室町時代為「中世」,稱江戶時代為「近世」,前者以日本封建社會的確立與發展為標志,後者以封建社會由鼎盛走向衰落為標志。鐮倉、室阿時代表現武士階級戰斗歷史的軍紀文學流傳甚廣,出現了《平家物語》、《義經記》、《太平記》等。隨筆、紀行、日記文學受隱遁思想影響,代表作有鴨長明的《方文記》、吉田兼好的《徒然草》等。鐮倉時期在後鳥羽院主持下完成的《新古今和歌集》,表達了「余清」、「妖艷」的美。其後和歌詩壇出現了二條、京極、冷泉三家的長期對立。室町時代和歌衰落,連歌興起,出現了宗砌、心敬、宗祗、宗長等傑出的連歌師。世阿彌的出現,推動了戲劇能的迅速發展。出現於鐮倉時代的五山文學,創造了中世漢文學的黃金時期。江戶文學始於十七世紀,延續二百餘年。這期間町人階級成長起來,商品經濟對文學的影響是深刻的。井原西鶴的浮世草子《好色一代男》、《好色五人女》等,深刻地描繪了町人世界的生活狀貌。其後小說出現了灑落本、黃表紙、人情本、滑稽本、會卷、談本等多種形式,傑出作家作品有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語》、山東京傳的《江戶產風流烤魚串》、曲亭馬琴的《南總里見八大傳入十返舍一九的《東海道徒步旅行記》、式亭三馬的《浮世澡堂》等。俳諧經貞門、談林兩派,至芭蕉達於頂峰。芭蕉死後,蕉門衰落。其後與謝蕪村、加藤曉台發動中興俳諧,一度使俳諧恢復青春。小林一茶、夏目成美擴大了俳諧的題材。在俳諧流行的過程中,川柳與狂歌也發展起來。和歌在江戶前期出現了下河邊長流、契沖、荷田春滿等代表人物,後期有賀茂真淵、小澤蘆庵等改革派及香川景材的桂園派。江戶戲劇的代表人物為近松門左衛門,在他推動下,凈琉璃、歌舞伎發展成為最完備的古典戲劇。鐮倉、室町時代怫教影響最大,而江戶時期儒家思想的影響最廣。藤原惺窩、新井白石的朱子學,中江藤樹的陽明學,伊藤仁齋、獲生祖徠的古學等,均對日本文學產生廣泛的影響。對儒學採取批判態度的國學在江戶後期有很大發展,主要代表者為本居宣長。
近代文學,即明治時代的文學,始於明治維新,止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維新後最初二十年,文學處於啟蒙階段。福澤諭吉、西周、中江兆民等最早將資本主義文明介紹到日本。丹羽純一郎的譯著和矢野龍溪的《經國美談》、末廣鐵腸的《雪中梅》等政治小說,在這一時期影響頗大。1885年坪內逍遙發表《小說神髓》,1887年二葉亭四迷發表長篇小說《浮雲》,表明了寫實主義理論與創作開始在日本生根。同期尚有尾崎紅葉、幸田露伴、樋口一葉創作的寫實主義小說。1890年森鷗外發表浪漫主義小說《舞姬》,其後北村透谷發表的評論《內部生命論》、島崎藤村發表的新詩《嫩菜集》等,都對浪漫主義的高漲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明星派及其詩人與謝野鐵干、與謝野晶子等,也為浪漫主義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泉鏡花的觀念小說,系浪漫主義的晚期佳作。日俄戰爭(19O4-1905)結束後,浪漫主義消退,自然主義崛起。島崎藤村的《破戒》、田山花袋的《棉被》,奠定了自然主義的基礎。此後自然主義向私小說發展.出現了正宗白鳥的《向何處去》、德田秋聲的《新家庭》、岩野泡鳴的《放浪》等。晚起的廣津和郎等形成的奇跡派,為自然派的支脈。與自然主義相聯系的,尚有正岡子規的寫生論,石川啄木、上歧善麻呂等人的和歌。明治末期,反自然主義的作家與流派開始流行。為首者為森鷗外與夏自漱石。具有浪浸性格的鷗外創作了長篇小說《青年》、《雁》和歷史小說《阿部一族》,表現了清醒的理智主義。漱石發表了《我是描》,對資本主義文明提出了批評。以後他又創作《三四郎》、《從此以後》、《門》等小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白樺派文學步入文壇。武者小路實篤的《幸福者》、志賀直哉的《在城崎》、《暗夜行路》、有島武郎的《該隱的末裔》等,表達了強烈的人道主義。新思潮派興起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延續至二十年代初。代表作家作品有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鼻子》、《河童》,菊池寬的《父歸》、《恩仇必報》,山本有三的《殺嬰》等,一方面追求理智,一方面講求技巧。唯美主義作家也是和自然主義敵對的,詩歌方面的代表有木下(上木下工)太郎、北原白秋等,小說方面的代表有谷崎潤一郎、永井荷風、佐藤春夫等。
現代文學,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指大正後期、昭和年代及平成年代的文學。在十月革命影響下,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日本工人運動很發達,從而推動無產階級文藝運動走向高潮。葉山嘉樹的《海上的人們》,小林多喜二的《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蟹工船》,中野重治的詩集,德永直的《沒有太陽的街》等,極大地鼓舞了廣大革命群眾。與無產階級文藝對壘的新感覺派,主要作家作品有橫光利一的《太陽》、《機械》、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雪國》等。其後新興藝術派的井伏縛二、林芙美子等人,一度很活躍;新心理主義文學出現了堀辰雄、伊藤整等新人。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曾使很多作家卷進鼓吹能爭的歧途。侵略戰爭的失敗,使日本獲得了民主改革的機會。戰後初期階段,民主主義文學發展很快。宮本百合子的小說受到歡迎。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對戰爭採取批判態度的戰後派作家野間宏、椎名麟三、梅崎春生、中村真一郎、武田泰淳等登上文壇,其後尚有三島由紀夫、大同昇平、安部公房等第二次戰後派登場。五十年代中期,吉行淳之介、安岡章太郎、小島信夫、庄野潤三、遠藤周作等第三代新人,以其城市生活題材引起人們注意。五十年代後期,石原慎太郎、大江健三郎、開高健等人的反傳統道德的小說開始流行起來。在經濟高度發展的六十年代,有吉佐和子、水上勉、北杜夫、丸谷才一、清岡卓行等的作品受到歡迎。七十年代前期在《作人》雜志周圍,團結了關心社會問題的作家高橋和已、小田實、真繼伸彥、柴田翔等。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被稱為「內向的一代」作家開始嶄露頭角,主要有古井由吉、後藤明生、黑井千次、阿部昭、小川國夫等人。之後,「空虛的一代」登上文壇、代表作家有村上龍、三田誠廣、立松和平、高橋三千綱、中立健次等。戰後,推理小說有很大發展,五十年代開始,松本清張以社會派推理小說贏得了廣大的讀者,其後出現了佐野洋、三好徹、森村誠一等眾多推理小說作家。在大眾化的文學中,將純文學和通俗文學統一起來的井上靖,創作了被稱為「中間小說」的《鬥牛》、《冰壁》等,受到歡迎。戰後大眾文學中著名作家尚有大佛次郎、山本周五郎、新田次郎、立原正秋、五木寬之、星新一等。
中日文學交流
中日兩國遠在兩千年前就有文化聯系。公元一世紀至二世紀,中國的鐵、銅、紡織技術傳入日本,帶有漢字的銅鏡、銅劍、銅鐸也被日本人用作寶器和祭器。據傳中國的《論語》和《千字文》地早由阿直歧、王仁傳入日本。
日本進入律令制國家的和銅五年(712),太安萬侶奉命完成 《古事記》。是為日本第一部書面大作,和中國文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全書使用漢字寫作。在漢字的基礎上形成「假名書」(一字一音)、「宣命書」(以漢字作音訓,中間加助動詞、動詞、形容詞語尾等)和純漢文體、准漢文體等。其後《日本書紀》襲用中國《漢書》等史書,用純漢文體寫作。《常陸民土記》的文筆也為流暢之純漢文體。《懷風藻》(751)、《凌雲集)(814)、《文華秀麗集》(818)、《經國集》(827)等,均為日本最早的漢詩集,顯示了由五言向七言律詩發展的作詩技巧。
《萬葉集》為古代和歌的結晶,反映了中國文學影響的另一面。全書使用漢字為音訓的萬葉假名,編排學習中國《詩經》等書,作者中的山上憶良等人曾留學中國,頗受中國文學影響。中國儒家、老莊及佛教思想,對《萬葉集》也有很深影響。
平安時代,由於遣唐使的頻繁往還,學習中國形成熱潮。隨著日本向中國派出大量的留學僧、學問生,中國各種書籍大量傳入日本。中國文學的影響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李白、白居易的詩深入至後宮和有文學優養的貴族家庭。《遊仙窟》等唐人小說,廣為流傳,並影響了物語、說話的發展。紫氏部受過很好的漢文學教養,所著《源氏物語》明顯地受《史記》和《白氏文集》的影響,其中桐壺卷足見《長恨歌》的影響。
鐮倉時期的軍記物語,隨處可以找到與中國說話文學的聯系。《賓士物語》里有許由的故事、楚漢相爭的故事、吳越之戰的故事;《源平盛衰記》里有周成王臣下的故事和王莽、武則天、褒姒、蘇武、季札、勾踐、來買臣等人的故事等。《平家物語》以和漢混合文體寫作,引用中國史話頗多,也使用中國的很多成語及詞彙,出典最多的是《史記》、《白氏文集》及《春秋》、《論語》、《漢書》等。《太平記》中中國文學的影響,特別是《史記》的影響尤為顯著。在《太平記》中也可以找到《李娃傳》的影子。
漢詩文發達的五山文學,最早來自留學中國的榮西。宋僧一山、一寧歸化日本後,培養了虎關師鍊、雪村友梅等五山文學的先驅。在二百五十餘年的歷史中,五山文學一直同中國文學有著密切的聯系。
江戶小說的發達,同宋話本、明清小說的關系甚大。假名草子的《棠陰比事物語》即為中國宋代桂萬榮《棠陰比事》的翻譯與改寫。江戶時代將這種翻譯加改寫的方法稱「翻案」,一時成為風氣。淺並了意的《伽婢子》即為明代瞿佑、李昌祺《剪燈新話》等的翻案。《狗張子》即為《續玄怪錄》、《唐人說薈》、《剪燈新語》等的翻案。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語》翻案於中國《古今小說》、《醒世恆言》、《警世通言》、《剪燈新話》等。都賀庭鍾的《英草子》也翻案於《警世通言》、《古今小說》等。曲亭馬琴的《南總里見八犬傳》翻案於《水滸》。徘諧大師芭蕉學習過杜甫、李白、蘇武、黃庭堅等人的詩,其中尤愛杜甫,蕉風的形成有賴於漢詩。
江戶時代儒學有了長足的發展,出現了朱子學、陽明學、古學、折衷學、考證學等學派。江戶時代漢詩也極為發達。十七世紀,藤原惺窩、木下順庵等漢詩以經學為主;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中葉,獲生徂徠、新井白石、服部南廓等尊崇唐詩;十八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前葉,釋六如、市河寬齋、山本北山等由鼓吹唐詩風格轉向宋詩;中葉,梁川星嚴等重視清詩,尤愛袁枚、蔣士銓等。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轉而向西方開放,但仍保留著同中國文學交流的傳統。至今日本大中學校仍設有漢詩漢文課。日本著名文學家大都具有高深的中國文學素養。夏目漱石受陶淵明、王維、杜甫影響,創作了眾多出色的漢詩。正岡子規曾說:「俳句、和歌、漢詩形式雖異,志趣卻相同、其中俳句與漢詩相似之處尤多,蓋因俳句得力於漢詩之故。」
日本近現代還出現了不少研究中國文學的學者。青木正兒對元曲、水滸的研究,吉川幸次郎對杜甫的研究,竹內好對魯迅的研究等,受到廣泛的好評。
近代以前,中國文學對日本的影響是深遠的、廣泛的。而近代以後,由於日本較早吸收資本主義文明,開始更多地影響中國。魯迅稱他最愛讀夏目漱石、森鷗外的作品。郭沫若、郁達夫、夏衍、田漢、成仿吾等都在日本渡過他們的學習時代,並開始文學創作。
Ⅶ 為什麼日本人這么喜歡的推理小說,而在中國卻相當小眾
一提到日本文學大家會想到什麼,是屢次“陪跑”諾貝爾文學獎的村上春樹,還是風格多變的喜歡探討人心和人性的東野圭吾,還是以《雪國》一文出名的川端康成,或者是更早的日本獨有的文學體裁——俳句?其實很多了解日本小說的讀者就會知道,“推理”這種題材無論是在日本小說界還是日本漫畫界、動漫界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像大家所熟知的《名偵探柯南》的動漫就是推理類型,不過在日本如此受歡迎的推理小說,為什麼在中國似乎卻很小眾呢?01、和各個國家地區的文化氛圍有關。
其實日本的推理小說之所以那麼受歡迎也是因為很多日本人對於“推理”這種東西本身就很感興趣,這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圈的流行趨勢所影響的。正如日本的動漫行業發展的很不錯就是因為很多日本人本身對所謂“二次元”就很感興趣,這是一種流行文化慢慢培養的大眾的審美,推理小說、漫畫如日中天,大家也就跟著看,慢慢產生興趣和愛好,再進行新的創作,這樣就會一直循環往復。就像我們對玄幻題材小說的愛好,這也是我們文化圈的趨勢和本國文化突然必然的產物。
小眾大眾都是不同地方不同文化基礎的人們文學取向的區別,也是市場文學作品供應帶給大家不同的喜好,隨著大家的深入交流,相信很多文學都會找到屬於它們的愛好者。
Ⅷ 為什麼國內的推理懸疑小說那麼垃圾看了好多,感覺跟日本,歐美的差好多啊!暈。當然不是全部,是大多數
這個問題要說的話就是一個原因:起步太晚了。
從出版界來看,除去福爾摩斯和克里斯蒂,黃金時代的其他古典本格名作比如《猶大之窗》《X的悲劇》《三口棺材》都是2004內地首版。
日系名作中,京極堂首作《姑獲鳥之夏》、新本格綱領作《斜屋犯罪》和《占星術》、情感作《X獻身》《白夜行》都是2008年首版。所以我說2008年應該是中國推理元年。
大家要先讀過足夠多的作品才能激發自己的靈感啊。所以先把日本新本格佳作譯介完再說吧。
中國反正什麼藝術形式都是顯得很山寨。中國根本沒有專門針對大眾小說的有影響力的文學獎。作協那群人肯定也沒人知道什麼是推理,所以從制度上就推動不了推理的發展。推理目前在中國還是很小眾的小說形式。
二樓說得不錯,中國推理發展其實很不錯,只是需要一個東野圭吾式的作家寫一部弱推理重情感的暢銷作品,把推理引向大眾。其實中國也有自己優秀的推理作家——文澤爾。只是他太學究氣了,作品足夠睿智,但缺乏樂趣,有點曲高和寡。
相信20年後中國就能有大批自己的優秀推理作家。
Ⅸ 芥川文學獎是日本最高的文學獎嗎中國文學獎最重要的是什麼
1935年由菊池寬提議為紀念日本大正時代的文豪芥川龍之介(1892-1927)所設立的文學獎,並由主辦單位文藝春秋頒發給純文學新人作家的一個獎項;現今的主辦單位已改為日本文學振興會。從此以後,每年舉行兩次的選拔活動。上半年度(12月1日~5月31日之前公開發表的作品)是在7月中旬進行選拔、8月中旬頒獎,刊載於《文藝春秋》9月號。下半年度(6月1日~11月30日之前公開發表的作品)是在翌年1月中旬進行選拔、同年2月中旬頒獎,在《文藝春秋》3月號刊載。該獎項在二次大戰時1945年一度中斷過,後來在1949年重新開始進行選拔活動。
芥川獎是純文學獎的代表獎項,主要獎以鼓勵新人作家為宗旨。此獎項在日本文學界享有崇高的地位,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獎項。
茅盾文學獎(始於1981年)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每四年頒發一次。茅盾文學獎是根據茅盾生前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發展而設立的。單項獎金為1萬元。
莊重文文學獎(始於1987年)
香港著名人士莊重文先生倡議出資,由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的一項青年文學獎。主要用來獎勵在文學創作、文學評論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年輕作家和優秀的青年文學刊物。現每兩年頒發一次。
曹禺戲劇文學獎(始於1994年)
專就劇本創作所進行的全國性評獎,代表了中國戲劇文學創作最高水準,其前身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於1980年創辦的全國優秀劇本獎,1994年更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每年評選一次,每屆評出10個正式獎和10個提名獎。
魯迅文學獎(始於1995年)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每兩年舉行一次(實際大約每三年一次)。設有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文學翻譯作品等七項獎項,每項可評5部作品。上一屆單項獎金均為2000元人民幣,今年這一屆均為一萬元。
姚雪垠文學獎(始於2003年)
由中國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根據著名作家姚雪垠的遺願及捐款設立「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勵基金」,專門獎勵優秀的長篇歷史小說。該獎每四年評選一次。
大家·紅河文學獎(始於1995年)
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大家》雜志社和雲南紅河卷煙廠共同設立。獎金額10萬元人民幣。評選對象為《大家》發表作品的全部作者。每兩年一屆,每屆一獎,每獎一人。
新概念作文大賽(始於1998年)
由《萌芽》雜志社率先發起,聯合十所著名大學共同主辦。這個面向高中學生的作文大獎,強調「新思維、新表達、真體驗」,一度成為高校招生和少年成名的「直通車」。
老舍文學獎(始於2000年)
為紀念人民藝術家老舍,繁榮北京市的文學創作,推動我國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而設立的,是北京市文學藝術方面的最高獎勵。第三屆老舍文學獎設4個獎項,其中新設兩個名額的「新人佳作獎」。第二屆老舍文學獎單項最高獎金達到3萬元,總獎金額達到了16萬元。
馮牧文學獎(始於2000年)
根據文學評論家、散文家馮牧遺願,為鼓勵扶植新人、促進文學事業繁榮發展而設,有關於獲獎者年齡的限制。每年評選一次,下設三個獎項:青年批評家獎、文學新人獎和軍旅文學創作獎。每名獲獎者獎金為人民幣2萬元。
春天文學獎(始於2000年)
著名作家王蒙將其在首屆「《當代》文學拉力賽」上獲得的10萬元大獎捐給人民文學出版社,倡議設立30歲以下的文學新人獎,這便是春天文學獎。該獎項每年一度,頒獎的同時出版「春天叢書」,專門結集年度得獎者和獲得提名者的作品集。長篇小說大獎獎金1萬元;入圍獎獎金3000元。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始於2003年)
由南方都市報主辦,是國內首個由大眾媒體設立的文學大獎。該獎項一年一度,共設「年度傑出成就獎」、「年度小說家」、「年度詩人」、「年度散文家」、「年度文學評論家」、「年度最具潛力新人」6個獎項。第二屆單項最高獎金仍為10萬元,但獎金總額上升至20萬元,是國內年度獎金最高的文學大獎。
《當代》雜志社「長篇小說年度獎」(始於2004年 )
個人認為:矛盾文學獎應為中國小說界最高的獎項,而魯迅文學則比較全面,涵蓋面更為廣泛,不過,魯迅文學獎同樣也是一個含金量非常高的獎項。
Ⅹ 村上春樹是如今日本文學成就最高的小說家嗎
說起日本文學界的名人,最先被大家想到的就是近些年來憑借著青春小說而獲得無數讀者青睞的村上春樹。這些年對於村上春樹是否為日本文學成就最高的作家的討論也層出不窮,單以作品來看,他的成就不能比得上川端康成,而個人魅力上則要勝過於許多日本作家。
村上春樹最有名的一篇小說是1987完成的《挪威的森林》,也是在文學作品續寫史上最成功的一部作品。這部作品連續16年暢銷,銷量逾400萬冊。對於村上春樹本人來說,這就是最好的證明。作為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期作家,他的作品有著明顯的時代特徵,讓讀者充滿了共鳴,這或許是他成功被讀者記住並喜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