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閱讀推薦 > 戰爭小說閱讀分析

戰爭小說閱讀分析

發布時間:2021-06-24 07:42:48

① 以戰爭為題材寫一篇短篇小說

摘要:鍾晶晶是近十年來1996-2006活躍在中國當代文壇上的一名滿族女作家在當代作家中,鍾晶晶十年的創作生涯並不算很長,她也不是位高產作家,但從整體上看,她的創作一直保持了相對穩定的水平,並始終堅持著遠離消費主義的敘述方式和審美取向,用凄美清秀的文字來書寫命運的沉重和苦難,表達著深厚的人文關懷鍾晶晶中短篇小說中流露的對生活的態度,對歷史的感覺,以及她奔放流動的思維,豐厚靈動的文字底蘊和對小說出色的駕馭能力,使她的作品在十年如一日的寫作中,面貌越來越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而這種不刻意迎合時代與大眾口味的寫作態度,也迎來了更多人的敬重本論文分三章對鍾晶晶的中短篇小說進行論述與研究 第一章主要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文壇的現狀,以及阿根廷文學大師博爾赫斯對鍾晶晶的影響這兩個方面來論述鍾晶晶中短篇小說的創作背景在這一章中,主要運用了比較研究的方法,將鍾晶晶的中短篇小說創作放到廣闊的世界背景之中,分析阿根廷文學大師博爾赫斯對鍾晶晶中短篇小說創作的影響第二章著重對鍾晶晶中短篇小說的題材與主題展開論述該章運用主題分析的研究方法,剖析了鍾晶晶中短篇小說與戰爭題材結下的不解之緣,對人類情感困境的揭示,以及小說中表述的苦難意識和人文關懷主題論文的第三章主要論述鍾晶晶中短篇小說的藝術特色本章就鍾晶晶中短篇小說中對夢幻的營造、獨特的敘述風格、語言特色和細節描寫加以具體地分析與論述,從而使其中短篇小說讓人反復閱讀的誘人品質得到解讀總的來看,鍾晶晶中短篇小說的題材和主題,以及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為鍾晶晶在當代文壇贏得了較高的聲譽 與鍾晶晶在中短篇小說創作上取得的成就相比,鍾晶晶作品的相關研究工作稍顯薄弱本論文選取鍾晶晶的中短篇小說作為研究對象,一方面希望能夠對鍾晶晶中短篇小說的獨特內容與藝術特色加以系統研究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夠為其他作家的創作提供可以借鑒的理論與方法

② 《戰爭》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點

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
望採納
①大方熱情、機智幽默,回懂得及時化解生活答矛盾;②樂觀向上、熱愛生活,戰爭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對美好生活和愛情的追求;③善良真誠、理性克制,有責任感,關心母親,思念兒子,真誠待「我」。 【解析】本題考查欣賞作品的形象的能力。題目要求分析女主人公的性格特點,但文章中直接描寫其性格特點的部分較少,多是通過男主人公的敘述來描寫的,如直接誇贊女主人公機智大方熱情幽默等,因此多留意男主人公對女主人中的敘述和評價部分即可。

③ 50,60時年代革命歷史題材中戰爭小說的特點,結合作品分析

50年代的小說創作,從體裁上來說,最興盛的是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相對而言發展得比較薄弱。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在剛剛過去的現代文學時期,中篇小說這一文體形式還沒有完全從短篇小說中獨立出來,文體特徵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開掘,作家們在短篇和長篇之間,很難把握中篇這一文體的特徵和創作技術。在這方面,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顯然要遠勝於中篇小說,現代文學作家們在這兩種文體上所積累的創作經驗更多,對它們的文體特徵認識也更深刻。其次,還因為時代對於文體的需要和作家們對於時代的趨附。一般而言,長篇小說以表現內容豐富,社會生活面寬闊而見長,作家們通過這一文體的創作,可以追求一種史詩的境界,實現「載道」的理想。對於以欣喜的心情走進「新中國」的廣大作家們來說,他們正普遍期望通過創作的方式表達對於新政權的熱愛和尊敬。同時,剛剛成立的「新中國」也需要史詩性的文學作品,總結自己的輝煌,歌頌自己的英雄,在社會大眾中建立一種道德肯定和理想膜拜。短篇小說則具有短平快的特點,50年代發展迅速的社會現實變革,迫切需要文學為之搖旗吶喊,迅速地反映和歌頌現實生活,同時,這時期大量的文學刊物創刊,它們都對能迅速服務於時代的短篇小說文體進行了特別的「照顧」。在這種情況下,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得到迅猛的發展,是很自然的結果。 具體到短篇小說的創作上,本時期的繁榮除了表現在作品數量的龐大和創作作家的眾多,更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出現了一些有一定特色的作家和作家群體。本時期,一些在現代文學階段即有所成就的作家在創作上有新的發展,形成了比較大的影響。在他們周圍,往往聚集著一個藝術追求和創作風格基本相似的作家群體。雖然還不能說這些群體已經構成了完全的流派創作,但互有差異的創作群落還是顯示了小說創作的熱鬧。其中,以趙樹理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以孫犁為代表的「河北作家群」,以周立波為代表的「湖南作家群」等,是突出的代表。在群體之外,路翎、茹志鵑、李准、王汶石、蕭也牧等作家,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尤其值得提出的是,1956年「百花文學」中涌現出了王蒙、陸文夫、宗璞、鄧友梅等年輕作家。雖然由於政治上的限制,他們在本時期的創作時間不長,創作量也不大,但他們敢於突破禁區、敢於直面現實的精神,還是成為50年代的單一歌頌之風中的異彩。 其二,出現了一些在小說藝術上有一定獨特追求和創作特點的作品。孫犁、路翎、李准等作家對短篇小說藝術進行了探索,創作出了一些藝術上較為精緻的作品。如孫犁的《山地回憶》,路翎的《初雪》和《窪地上的「戰役」》,茹志鵑的《百合花》,周立波的《蓋滿爹》,趙樹理的《登記》,都是在當時的文學規范內努力表現了某種程度的藝術個性的作品。此外,王蒙、陸文夫、宗璞等年輕作家創作的《組織部來了個青年人》、《小巷深處》、《紅豆》等作品,也表現出新的藝術活力。在50年代,創作界和理論界對短篇小說藝術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討論[1],最為集中的是1957年《文藝報》舉行的短篇小說藝術問題討論專欄。在上面,老作家茅盾發表了《雜談短篇小說》等系列文章,端木蕻良、蹇先艾等老短篇小說作家,孫犁、馬烽、峻青等正處盛年的作家,都發表了有關短篇小說的創作談。俞林、魏金枝、侯金鏡、邵荃麟、巴人等文藝理論家都撰寫了有關理論和批評文章,參入到討論中。不久,茅盾還出版了《夜讀偶記》《一九六0年短篇小說漫評》《談短篇小說創作》等著名的短篇小說批評和理論著作。 作家和理論家們表述的觀點雖然各有歧異,價值也有高下之分,但總體而言,他們都對短篇小說的藝術表現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對這一文體創作的具體技術問題作了細致的研究。尤其是茅盾等老作家對短篇小說藝術的強調,更涉及到了短篇小說的深層美學問題,對於延安整風運動以來小說創作過分的通俗化和故事化傾向,進行了一定的糾偏和補充。此外,茅盾、何其芳等對茹志鵑《百合花》等受到時代政治非難的短篇小說作品進行的肯定和支持,既維護和推動了作家的創作,又促進了短篇小說藝術形式上的開拓。比較短篇小說,這時期中篇小說創作要大為遜色。只有孫犁、杜鵬程等作家在這一領域創作較多。比較著名的中篇小說作品有,陳登科反映「解放戰爭」時期生活的《活人塘》,孫犁反映農村道德生活變異的《鐵木前傳》,王汶石反映現實農村變革的《黑鳳》,陸柱國反映「抗美援朝」中志願軍生活的《風雪東線》,以及杜鵬程反映工業生活的《在和平的日子裡》等。其中孫犁的《鐵木前傳》可代表這時期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總體而言,這時期文學界中篇小說的文體意識上還不強,作家和理論界對於中篇小說藝術技巧、文體形式上的研究和探索都不夠充分。這些都影響了中篇小說藝術上的發展,也限制了本時期中篇小說創作的藝術成就。(來源:網路)

④ 看戰爭小說的好處

讓一場戰爭從貴婦的客廳里開始,是《戰爭與和平》的開始,也是一個大作家才能從容做到的程度。他一開始顯然寫得很慢,這似乎讓我們能感受到普通的寫作者同樣具有的小心翼翼——所有的小說,一開始的情緒都很重要,因為它至少要主宰到第十章以前的風格。我們讀書的時候,老師教給我們說作者用大量的法語,是為了諷刺當時沙俄貴族的矯情,但現在看來顯然不是。他們就是那樣說話的,他們的矯情已經不是矯情了,而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社會身份。語氣文靜,具有長者風度,甚至在淡漠中也透著點嘲笑。最令人開心的是這樣一句話:「我們這年頭,稍有感情的人,又怎能心安理得?」
他們的談話給人一種感覺:甚至連他們自己也不希望別人相信。
沙龍、公眾場合的發言,以至可以好笑地延續到今天的論壇,不由令人想到究其實也是一種社交語言的運用。但凡思想帶上了社交的成分,除了嘩眾取寵、趨炎附勢、隨聲附和、立場姿態外,很大程度上也包含了表演的成分。我喜歡看這樣的場景,很仔細地看,似乎能看見整個畫面在眼前活起來,頭頂有點禿的男人,穿著那個時代時髦的緊身褲——這樣的褲子據說是拿破崙發明的,拿破崙個子很小,而且據說男根也很小,所以他穿起來不太難看——但是且慢,當時沙俄正准備跟拿破崙開戰,當然不會學他穿那樣的褲子了,而且拿破崙在他們的眼裡,沒有貴族身份,只有所有自由平等的空口號。「全是高調,早就名譽掃地了。」聽聽,這樣的話聽起來多麼像今天我們在任何一間辦公室里都能聽到的話,彼埃爾在這一章出現並且表現出了一個不良青年的某些特質,正好象一個私生子的樣子,不多也不少。
不過我不太喜歡俄國人的性格,他們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尤其喝了酒以後,似乎只是非常樂意做做孩子,安德烈之所以顯得格格不入,可能跟他在酒精面前嚴肅的態度有關系,他比較像一個東方男人——說這話,難道是在說明東方男人的素質高點?呵呵,誰信?
其實第一冊里娜塔莎的部分寫得並不成功,不知道為什麼,作者對她極度天真、單純的描寫,竟讓人想起了泰戈爾筆下的完美少女——男人寫心目中最美的女人或者是女孩時,也許都會犯同樣的通病,他們忽視她們是人就會有的疲憊、警惕、拖沓,而肆無忌憚地誇張她們的輕盈、真純、爛漫,她們的哭泣和歡笑,看起來好象動物園里的鹿——大師們需要的就是這樣的結果,可是那真的也太太簡單了。尤其青春期的少女,內心的隱秘和痛楚,所忍受的巨大的壓抑和激情,其實並不是快樂而直接的。
突然想起毛姆的一部。

⑤ 戰爭 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點

很多小說都把他塑造為一個昏君,法力沒其他仙人高深,卻總是喜歡捏著手裡的大權命令其他仙人做這做那,虛偽、無能,總之是個不討人喜歡的角色。在《西遊記》里,是用玉皇大帝象徵了人間的皇帝,用來諷刺的。

⑥ 《戰爭與和平》的閱讀反思..

如果說當我手捧《戰爭與和平》這本書時,是懷著崇敬的心情的話,那麼,當我讀完《戰爭與和平》這本書時,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因為,在此之前,關於俄羅斯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我已經聽說不少,今天,當我完整地學習了《戰爭與和平》這部小說後,對小說及其作者有了更深的認識。 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是世界上幾乎無人能與之媲美的偉大作家。他的文學創作,不僅數量眾多,而且體裁豐富,被譽為19世紀俄羅斯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象一面鏡子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期俄羅斯社會生活的一切矛盾和巨大的社會變動。 《戰爭與和平》以保爾康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華西里四大貴族家庭在戰爭與和平年代裡的生活為情節線索,生動地展現了1805年至1820年間,俄奧聯軍同法軍在奧斯特里茨的會戰、法軍入侵俄國、莫斯科大火、拿破崙軍隊潰退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表現了戰士們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歌頌了俄國人同仇敵愾精神和人民力量的偉大勝利。場面壯觀,結構清晰,具有強烈時代感。 體會最深的是,這部小說人物形象非常鮮明、富有個性。如安得烈性格內向,意志堅定,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彼埃爾心直口快,易動感情,缺少實際活動能力,更側重於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則是個情感豐富,生機勃勃,熱愛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氣質的女人。他們在保衛祖國的戰爭中得到了鍛煉和成長,這幾個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而以庫拉金為代表的宮廷貴族的貪婪、虛偽和墮落的個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畫出來,並進行了無情的鞭笞。 我覺得,《戰爭與和平》這樣的小說,對我來說,雖然有點深奧而新鮮,但通過這次學習,我對這樣的世界名著有了初步的認識和學習慾望。

⑦ 50.60年代戰爭題材小說的特點

小說必須具備三個要素:人物、情節、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虛構性」,是小說的本質。「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覺經驗」,是小說竭力要挖掘的藝術內容,其感覺經驗愈是新鮮、細微、獨特、准確、深刻,就愈是小說化。「虛構性」與「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覺經驗」,是上述要素中最能體現小說性質的東西。簡單地說,小說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體。
1)按篇幅分:長篇小說(深刻廣泛地反映社會生活)、中篇小說(展示人生長河中的一個片斷)、短篇小說(截取一個生活片斷,以小見大)和小小說(也叫微型小說,聚集生活的一個小「鏡頭」,見微知著)。
(2)按題材分:歷史小說、現代小說、科幻小說、推理小說、神魔小說、言情小說、偵探小說、武俠小說等。
(3)按體制分: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
(4)按表現手法分:現實主義小說、浪漫主義小說、革命現實主義小說。
(5)按語言形式分:文言小說、白話小說

閱讀全文

與戰爭小說閱讀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旭東播講的彈痕有聲小說65集以後 瀏覽:831
小說灼痛在線閱讀 瀏覽:392
穿越全文免費言情完結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859
盜墓筆記2小說全集txt 瀏覽:434
古代妓院小說有肉 瀏覽:163
武俠小說有方石堅是什麼書 瀏覽:476
小說都市激情校園春色 瀏覽:720
深愛有聲小說 瀏覽:199
刀劍神域Alicazition小說txt 瀏覽:691
小說主角有四個義子 瀏覽:52
女主叫沈婉的重生小說名字叫什麼 瀏覽:450
邪靈秘錄聽小說網手機收 瀏覽:832
女主能聽見心聲的小說 瀏覽:587
重生八零小說女主叫姜寧 瀏覽:805
好看又搞笑的短篇穿越言情小說 瀏覽:896
劉可和劉珂的小說全文 瀏覽:362
求女主剛開始就有孩子的小說 瀏覽:627
17年完結小說網盤 瀏覽:538
介紹幾本主角當廚神的現代都市小說 瀏覽:317
林夢宣楊烊小說什麼名字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