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閱讀推薦 > 警笛小說閱讀答案

警笛小說閱讀答案

發布時間:2021-06-22 18:55:21

Ⅰ 「最動聽的聲音」閱讀理解

正是消防員們的盡職盡責、真情救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份平安,如果每個人都能像他們一樣奉獻自己的愛心,想必我們的世界會更加美好吧!
閱讀答案:
1.本文所寫的故事發生於凌晨2時15分的哥本哈根,起因是拉斯馬森接到老夫人的求救電話.經過是消防隊員全力尋找老夫人的地址。結果是老夫人順利獲救.(每處不得超過16字)
2.從拉斯馬森、中尉與老夫人的通話中,可以看出消防員有責任感、有愛心、聰明機智的品質.
3.文中"指揮部里拉斯馬森把電話聽筒緊緊地貼在一隻耳朵上"一句與上文的哪句話相呼應?
與這句話呼應: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過去了,沒有把電話掛上。
4.下面兩句話寫得很好,試分析好在哪裡?
(1)每一次的滴答聲都像小錘般敲在幾個人的心上.
(比喻)生動、形象的描寫了人們焦灼的心情。
(2)警笛的尖嘯聲撕碎了夜的寧靜.
(擬人)形象地描寫了當時緊張的氣氛.

【希望幫的到你!】

Ⅱ 《偷父》閱讀的答案

那晚我到家已臨近午夜,進門後按亮廳里的燈,從地板的印記上,我立刻感覺到不對勁兒,難道……我快步走到各處,一一按亮燈盞,各屋的窗戶都好好關閉著啊,再回過頭去觀察大門,沒有問題呀!但是,當我到衛生間再仔細檢查時,一仰頭,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氣窗被撬開了!再一低頭,浴盆里有明顯的鞋印,呀!我忙從衣兜掏出手機,准備撥110報警,這時又忽然聽見窸窸窣窣的聲響,循聲過去,便發現卧室床下有異動,我把手機倒換到左手,右手操起窗簾叉子,朝床下喊:「出來!放下手裡東西!只要你不傷人,出來咱們好商量!」一個人從床底下爬出來了,那是一個瘦小的少年,剃著光頭,身上穿一件黑底子的圓領T恤。我看他手裡空著,就允許他站立起來,他站起來後,顯示出T恤上印著一張明星的大臉,比他的頭至少要大三倍,那明星也不知是男是女,斜睨著挑逗的眼神,說實在的,比他本人更讓我吃了一驚,不禁用窗簾叉指去,問:「這是誰?」那少年萬沒想到,我先問的並不是他,而是那T恤上的明星,更懵了。我倆就那麼呆滯了幾秒鍾,他先清醒過來,嘴唇動動,說出那明星的名字,我沒聽清,也不再想弄清那究竟是韓星日星還是中國香港或海峽那邊的什麼星,我仍用那窗簾叉指向他,作為防備,問他:「你偷了些什麼?把藏在身上的掏出來。」他把兩手伸進褲兜,麻利地將兜翻掏出來,又把雙手攤開,回答說:「啥也沒拿啊!」我又問他:「你們一夥子吧?他們呢?」他說:「傻胖鑽不進來,鉗子能鑽懶得鑽,我一聽鑰匙響就往外鑽,他們見我沒逃成,準定扔下我跑遠了,算我倒霉!」看他那一副「久經沙場」、處變不驚的模樣,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用眼角餘光檢查了一下我放置錢財的地方,似乎還沒有受到侵犯,他算倒霉,我算幸運吧。我仍是伸出窗簾叉的姿勢,倒退著,命令他跟著我指揮來到門廳里,我讓他站在長餐桌短頭靠里一側,自己站在靠外一側,把窗簾叉收到自己這邊,開始詢問。他倒是有問必答。告訴我他們一夥,因為他最瘦,所以分工偵察,本來他到我家窗外偵察後,他們一夥得出的結論是「骨頭棒子硌牙」,意思是油水不大還難到手,確實也是,我的新式防盜窗門極難撬開,各處窗戶外都有花式鐵柵,就防盜而言可謂「武裝到了牙齒」,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唯獨大意的地方就是衛生間浴盆上面的那扇透氣窗,但窗是窄長的,長度大約六十厘米,寬度大約只有三十厘米,按說鑽進一隻貓可能,鑽進一個人是不可能的,沒想到站在我對面的這位「瘦干狼」——他自己後來又告訴我,在游鄉的馬戲班子里練過柔術——竟能鑽將進來!「您為什麼還不報警?」他問我。他能說「您」,這讓我心裡舒服。我把手指挪到手機按鍵上,問他:「你想過,警察來了,你會是怎麼個處境嗎?」他嘆口氣,說出的話讓我大吃一驚:「嗨,慣了,訓一頓,管吃管住,完了,把我遣返回老家,再到那破土屋子裡熬一陣唄。」他那無所謂,甚至還帶些演完戲卸完妝可以大松一口氣的表情,令我驚奇。 二
我就讓他坐到椅子上。我坐在另一頭,把窗簾叉子靠在桌子邊,跟他繼續交談。他今年14歲,家鄉在離我們這個城市很遠的地方。他小學上到三年級就輟學了,一年前開始了流浪生活,現在靠結伙偷竊為生。有幾個問題他拒絕回答,那就是:他父母為什麼不管他?他們一夥住在什麼地方?他鑽進我的私宅究竟想偷竊什麼?如果我還不回來,他打算怎麼下手?面臨這些追問,他就垂下眼簾,抿緊嘴唇。我望著被燈光照得瘦骨嶙峋滿臉灰汗的少年,問他:「渴嗎?」他點頭,我站起來,他知道是想給他去倒水,就主動說:「我不動。」我去給他取來一瓶冰可樂,又遞給他一隻紙杯。他不用紙杯,擰開可樂瓶蓋,仰頭咕嘟咕嘟喝,喝了一小半,就嗆得咳嗽起來。我拿幾張紙巾給他,讓他擦嘴,他卻用那紙巾去擦噴濺到桌上的液體。我心一下柔軟到極點,我摩挲一下他的光頭,發現他頭頂有一寸長的傷疤,凸起彷彿扭動的蚯蚓,他很吃驚,猛地抖身躲避,瞪視著我,我就問他:「餓吧?」他擺正身子,眯眼看我,彷彿我是個怪物。我也不等他回答,就去為他泡了一碗方便麵,端到他面前。這期間那窗簾叉滑落到了地板上,他很自然地站起來,把窗簾叉靠還到原處,又坐回去,於是我知道,這個少年竊賊和我之間已經建立了一種基本信任。他呼嚕呼嚕將那方便麵一掃而空。我知道他還不夠,就又去拿來一隻果子麵包,他接過去,津津有味地啃起來。我有點好奇地問:「你們不是每天都有收獲嗎?難道還吃不飽?」他告訴我:「有時候野馬哥帶我們吃館子,吃完撐得在地上打滾……這幾天野馬哥凈打人,一分錢也不讓我們留下……」我就懂得,我,還有我的鄰居們,甚至這附近整個地區,所受到的是一種有組織有控制的偷盜團伙威脅。他一定從我的眼神里看出了什麼,吃完麵包,抹抹嘴說:「您放心,有我,他們誰也不會惹您來了。」我又一次哭笑不得。我想了想,決心放他出去。我對他說:「我知道,我的話你未必肯聽,但是我還要跟你說,不要再跟著野馬哥他們干這種違法的事了,你應該走正路。」他又點頭又咂舌,樣子很油滑。但是我要去給他開門時,他居然說:「我還不想走。」我大吃一驚,問他:「為什麼?」他回答的聲音很小,我聽來卻像一聲驚雷:「我爸在床底下呢……」天哪!原來還有個大人在卧室床底下!我竟那麼大意!竟成了《農夫與蛇》那個寓言里的農夫!我慌忙將窗簾叉搶到手裡,又撥110,誰知這時候手機竟然沒信號了,怎麼偏在這節骨眼上斷電!我就往座機那邊移動,這工夫里,那少年卻已經轉身進了卧室,而且麻利地爬進了床底下,我驚魂未定,他卻又從床底下爬了出來,並且回到了門廳。我這才看清,他手裡捧著一幅油畫,那不是我原來掛在卧室牆上的嗎?
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正想嚷,他對我說:「我要——我要我爸——您把我爸給我吧——求您了!」
幾分鍾以後,我們又都坐在了餐桌兩頭,而那幅畫框已經磕壞的油畫,則豎立在了我們都能看清的餐具櫃邊。我們開頭的問答是混亂的,然而逐漸意識都清晰起來。那幅油畫,是我前幾年臨摹的荷蘭畫聖凡·高的自畫像。我那一時期狂愛凡·高的畫風,根據資料,幾乎臨摹了我所能找到的凡·高的每一幅作品。這幅凡·高自畫像是他沒自殘耳朵前畫的,顯得特別憔悴,眼神飽含憂郁,鬍子拉碴,看上去不像個西方人倒像個東方農民。出於某種非常私密的原因,我近來把這幅自以為臨摹得最傳神的油畫懸掛在了卧室里。少年竊賊告訴我,他負責踩點的時候,從我那卧室窗外隔著鐵柵看見了這幅油畫,一看就覺得是他爸,就總想給偷走。這天他好不容易鑽了進來,取下了這幅畫,偏巧我回來了,他聽見鑰匙響就往外逃,他人好鑽,畫卻難以一下子隨人運出去,急切里,他就又抱著畫鑽到卧室床底下去了……他實在捨不得那畫呀,那是他爸呀!我就細問他,你爸,那真的爸,現在在哪兒呢?你媽媽呢?你不可能只有爸爸沒有媽媽啊!可是他執拗地告訴我,他就是沒有媽,沒有沒有沒有。後來我聽懂了,他媽在他還不記事的時候,就嫌他爸窮,跟別的男人跑了。他爸把他拉扯大。他記得他爸,記得一切,記得那扎人的鬍子茬,記得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煙味加酒味……他也記得他爸喝醉了,因為讓他拿什麼東西過去遲慢了,就用大鏟子般的手抓他過去,瞪圓了眼睛吼著要打他,卻又終於還是沒有打。爸爸換過很多種掙錢的活路,他記得爸爸說過這樣的話:「不怕活路累活路苦,就怕幹完了拿不到錢。」他很小就自己離開家去闖盪過,有回他正跟著馬戲班子在集上表演柔術,忽然他爸沖進圈子,抱起他就走,班主追上去,罵他爸:「自己養不起,怪得誰?」他爸大喘氣,把他扛回了家,吼他,不許他再逃跑。那一天晚上,爸爸給他買來一包吃的,是用黃顏色的薄紙包的,紙上滲出油印子,打開那紙,有好多塊金黃色的糕餅,他記住了那東西的名字,爸爸鄭重地告訴他的——桃酥!講到這個細節,少年聳起眉毛問我:「您吃過桃酥嗎?」我真想跟他撒謊,說從來沒有吃過…… 三
他記得許多許多的事,他奇怪我會願意聽,他說沒有人這么問過他,他也就從來沒跟別的人講過他爸爸的事情。野馬哥也好,傻胖、鉗子什麼的也好,誰都不知道他爸爸的事,就是他有時候悶了,想起爸爸那鬍子茬扎人的感覺,想說,人家也不要聽。我怎麼會願意聽?可樂喝完了,又沏上兩杯茶,給他一杯,讓他從容地訴說,他坦言,覺得我有病,不過就是有病的人願意聽他講,還有香茶喝,他為什麼不講個痛快呢?他就連他爸的那些個隱私,也告訴我了:有那臉龐身條都不錯的娘兒們,願意跟他爸睡覺,說他爸真棒,可惜就是窮,他問過他爸,是不是這以後就添個媽了?爸就紅著眼睛罵他,他懂了,那跟結婚是兩回事,同居都不是,像每天清早葉尖上的露珠兒,漂亮是真漂亮,沒多久就一點影兒也沒有啦!他註定是個只有爸沒有媽的孩子。他們那個村子,不記得在哪一天,忽然說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來。他爸爸也去挖,是給老闆挖,下到地里頭,出來的時候,當天就給錢。他爸說這活路跟下地獄一樣,可是上了地面真有幾張現錢,也就跟升到天堂里頭差不多了。什麼是地獄和天堂呢?少年問,是不是一個像地下防空洞改的旅館,一個像麥當勞和肯德基呢?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真的。
於是他講了去年那一天,那是最難忘記,然而又是最難講清楚的一天。那天半夜裡村子忽然鬧嚷起來,跟著有嗚哇嗚哇的汽車警笛聲,他揉著眼睛出了屋……簡單地說,村外的小煤窯出事故了,他爸,還有別的許多孩子的爸,給埋井底下了……過了好幾天,才從井底下挖出了遇難礦工的屍體,人家指著一具說是他爸,他怎麼看也不像,實在也不敢多看。別的孩子,還有那些孩子的媽媽、親戚什麼的,也都認不大清,不過點數,那數目是對的,大家就對著那些也分不清誰家的屍體哭……他為什麼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補償?他說不清,他只說他們村裡死人的人家都沒得著錢,礦主早跑得不見影兒,人家說他們那個小煤窯根本是非法的,不罰款已經是開恩了,還補償?少年說,他從我那卧室窗外,望見了這幅畫,沒想,就先叫了聲「爸」。他奇怪他爸的像怎麼掛在了我屋裡?他說絕了,他爸坐在床上,想心事的時候,就那麼個模樣。我難道還有必要跟他說,那是個萬里以外,百多年以前的一個叫凡·高的洋人。少年說這些事情的時候,眼裡沒有一點淚光。說實在的,電視里礦難報道看多了,只覺得是「礦難如麻」,我的心也漸漸硬得跟煤塊沒有多大差別,聽這孩子講他爸的遇難,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當我聽清這孩子這天鑽進我的屋子,為的只是偷這幅他自以為是他父親畫像的油畫,我的眼淚忍不住就溢出了眼角。少年驚詫地望著我。我理解了他,他能理解我嗎?我感到自己是那軟弱無力,我除了把這幅畫送給他,還能為他,為他父親那樣的還活著的人們,為那些人們的孩子,做些什麼?一時的沖動中,我想收養他。但是我有兒子,已經結婚另住,並且即將讓我抱孫子或者孫女了,我在法律上不具備收養權。我供他上學?即使他願意,以初中生的年紀,去小學再從三四年級讀起,這城裡的哪所小學又能收留他?我給他一筆錢,讓他自己回鄉去上學?那錢說不定明天就會大部分裝進野馬哥的腰包里;我每月給他寄錢?寄他本人?他會按我的要求花費嗎?……望著他,我一籌莫展。「您放我走吧,還有我爸。」少年望望窗外,請求說。 四
我把畫送給了他,或者說我物歸原主。我忽然為他焦慮,就是這樣一幅不算小的油畫,他捧著出去,遇見巡邏的,人家一定會抓住他。我決定為他寫一張條子,說明這畫是我送給他的。我這才問他的名字,他告訴了我。他的姓比較少見,名字卻非常落俗。我本想在紙條上連我的電話也寫上去,稍微冷靜點後,我制止了自己的愚蠢想法。寫好紙條,我告訴他如果人家不信,他就帶那些人來按我的門鈴,我會當面為他作證。他把紙條塞進褲兜,也不懂得道謝,但他臉上有了光彩,我把門打開,他閃了出去。關上門以後,我倏地若有所失。不到半分鍾,我沖了出去,撞上門,捏緊鑰匙,希望能從樓梯天井望到他的身影,沒有。我就一溜煙跑下樓梯,那速度絕對是與我這把年紀不相宜的,我氣喘吁吁地踏出樓門,朝前方和左右望,那少年竟已經人間蒸發,只有樹影在月光下朦朧地閃動。我讓自己平靜下來。當一股寂靜籠罩著我時,我問自己:「你追出來,是想跟他說什麼?」是的,我沖出來,是想追上他補充一句叮囑:「孩子,你以後可以來按我的門鈴,從正門進來!」
夜風拂在我的臉上,我痴痴地站在那裡。一句更該說的話浮上我的心頭:「孩子,如果我要找你,該到哪裡去?」

15.簡要分析「偷父」少年的人物形象。(4分)
【「偷父」少年輟學流浪,靠結伙偷竊為生,但仍深深地懷念因礦難而死的父親,以為看到的那張油畫是他父親的畫像,竟因此冒險入室偷盜。(2分)可見他是一個雖誤入歧途,但良知未泯,孝愛之心猶存,令人痛惜而又同情的少年。(2分)】

16.從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中,任選一句品味語言。(4分)
(1)他把兩手伸進褲兜,麻利地將兜翻掏出來,又把手攤開說:「啥也沒拿啊!」
【此句生動地描寫少年熟練、迅速地翻掏褲兜,狡黠地表白自己沒拿東西的情態,(2分)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一個被捉後處變不驚的小慣偷形象。(2分)】
(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此句形象地描繪出少年結結巴巴、吞吞吐吐的情態,(2分)傳神地表現出他要求主人送畫又難以啟齒、渴望得到畫像又擔心主人不肯給的矛盾心理。(2分)】

17.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寫「偷父」少年「眯眼看我,彷彿我是個怪物」。請揣摩少年此時的心理活動,並用第一人稱描寫出來。(3分)
【示例:這人真怪!我進他家偷東西被抓住了,他不報警把我送進派出所,反倒問我餓不餓?他到底想干什麼?】

18.文章末尾,「我是想追上去叮囑他:『孩子,你以後可以來按我的門鈴,從正門進來!』」請結合全文分析,這表露出「我」的什麼情感願望?(4分)
【這表明了「我」被少年如此深愛父親的行為所感動,(1分)殷切地期望他能夠迷途知返,重新做人,(2分)表達了「我」願意繼續幫助他的善良願望。(1分)】

Ⅲ 閱讀短文,選出答案

66. A; 67. D; 68. C; 69. B; 70. C (air, water. noise; soil; light.)

Ⅳ 《最動聽的音樂》閱讀題

1 老太太向拉斯馬森求助.救援人員努力尋找老太太.老太太得救.
2.負責,聰明,善良
3.然而,話洞里再沒有人搭腔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過去了,沒有把電話掛上.
4.運用比喻,顯得救援人員非常著急
運用擬人,顯得生動
5.我覺得消防人員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遇到危險第一是想到老太太,急切想要救老太太,我們應該向他們一樣盡職盡責.

Ⅳ 偷父的閱讀答案

那晚我到家已臨近午夜,進門後按亮廳里的燈,立刻感覺到不對勁兒,難道……我快步走到各處,一一按亮燈盞,各屋的窗戶都好好地關閉著啊。但是,當我到衛生間再仔細檢查時,一仰頭,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氣窗被撬開了!再一低頭,浴盆里有明顯的鞋印。有賊!我忙從衣兜掏出手機,准備撥110報警,這時又忽然聽見聲響,循聲過去,便發現卧室床下有異常,我把手機倒換到左手,右手操起窗簾叉子,朝床下喊:「出來!放下手裡的東西,只要你不傷人,咱們好商量!」
一個人從床底下爬出來了,那是一個瘦小的少年,剃著光頭,身上穿一件黑底子的圓領T恤,我看他手裡空著,就允許他站立起來,用那窗簾叉指向他,作為防備,問他:「你偷了些什麼?把藏在身上的掏出來!」
但他那副「久經沙場」、處變不驚的模樣,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用眼角餘光檢查了一下我放置錢財的地方,似乎還沒有受到侵犯。我保持伸出窗簾叉的姿勢,倒退著,命令他跟著我指揮來到門廳里,開始訊問。「您為什麼還不報警?」他問我。
我把手指挪到手機按鍵上,問他:「警察來了,你會是怎麼個處境嗎?」他嘆了口氣:「嗨,慣了,訓一頓,管吃管住,完了,把我遣返回老家,再到那破土屋子裡熬一陣唄。「他那無所謂,甚至還帶些演完戲卸完裝可以大松一口氣的表情,令我驚奇。
他今年14歲。家鄉在離我們這個城市很遠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學三年級就輟學了,一年前開始流浪。現在就靠結伙偷竊為生。
我望著被燈光照得瘦骨嶙峋、滿臉大汗的少年,問他:「餓嗎?」他眯眼看我,彷彿我是個怪物。我為他泡了一碗方便麵,端到他面前。
我決心放他回去,對他說:「我的話你未必肯聽,但是我還要跟你說,不要再干這種違法的事,你應該走正路。」他點頭。
我給他開門時,他居然說:「我還不想走。」
我大吃一驚,問他:「為什麼?」
他回答的聲音很小,我聽來卻像一聲驚雷:「我爸在床底下呢……」
天哪!原來還有個大活人在我床底下!我慌忙將窗簾叉拿到手裡,准備撥110。這工夫那少年已經轉身進了卧室,而且麻利地爬進床底下,我驚魂未定,他卻又從床底下爬了出來,回到門廳。我這才看清,他手裡捧著一幅油畫。我正想嚷,他對我說:「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那幅油畫,是我臨摹的凡#8226高的自畫像,這幅自畫像里,人物顯得特別憔悴,眼神飽含憂郁,鬍子拉碴的,看去不像個西方人倒像個東方農民。
我細問他:「你爸現在在哪兒呢?你媽媽呢?」
他執拗地告訴我,他沒有媽。他媽在他還不記事的時候,就嫌他爸窮,跟別人跑了。他記得他爸,那扎人的鬍子碴兒,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煙味加酒味……
他們那個村子,不記得在哪一天,忽然說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來。他爸爸也去挖。去年的一天,半夜裡村子忽然鬧嚷起來,跟著有嗚哇嗚哇的汽車警笛聲,他揉著眼睛出了屋……簡單地說,村外的小煤窯出事故了,他爸,還有別的許多孩子的爸,給埋井底下了……
少年說,他負責踩點的時候,從我家窗外看見了這幅畫,一看就覺得是他爸。他說他爸坐在床上想心事的時候,就那麼個模樣。今天,他好不容易鑽了進來,取下這幅畫,偏巧我回來了……
少年說這些事情的時候,眼裡沒有一點淚光。我聽這孩子講他爸的遇難,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當我聽清這孩子今天鑽進我的屋子,為的只是偷這幅他自以為是他父親的畫像時,我的眼淚忍不住就溢出了眼角。
我把畫送給了他。他不懂得道謝,我把門打開,他閃了出去。
關上門以後,我若有所失。不到半分鍾,我一溜煙兒跑下樓梯,氣喘吁吁地踏出樓門,朝前方和左右望,那少年竟已經像從人間蒸發了一樣,只有樹影在月光下朦朧地閃動。
我讓自己平靜下來。當一派寂靜籠罩著我時,我問自己:「你追出來,是想跟他說什麼?」
是的,我沖出來,是想追上他補充一句叮囑:「孩子,你以後可以來按我的門鈴,從正門進來!」
(選自2005年12月25日《文學故事報》)

15.簡要分析「偷父」少年的人物形象。(4分)
【「偷父」少年輟學流浪,靠結伙偷竊為生,但仍深深地懷念因礦難而死的父親,以為看到的那張油畫是他父親的畫像,竟因此冒險入室偷盜。(2分)可見他是一個雖誤入歧途,但良知未泯,孝愛之心猶存,令人痛惜而又同情的少年。(2分)】

16.從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中,任選一句品味語言。(4分)
(1)他把兩手伸進褲兜,麻利地將兜翻掏出來,又把手攤開說:「啥也沒拿啊!」
【此句生動地描寫少年熟練、迅速地翻掏褲兜,狡黠地表白自己沒拿東西的情態,(2分)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一個被捉後處變不驚的小慣偷形象。(2分)】
(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此句形象地描繪出少年結結巴巴、吞吞吐吐的情態,(2分)傳神地表現出他要求主人送畫又難以啟齒、渴望得到畫像又擔心主人不肯給的矛盾心理。(2分)】

17.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寫「偷父」少年「眯眼看我,彷彿我是個怪物」。請揣摩少年此時的心理活動,並用第一人稱描寫出來。(3分)
【示例:這人真怪!我進他家偷東西被抓住了,他不報警把我送進派出所,反倒問我餓不餓?他到底想干什麼?】

18.文章末尾,「我是想追上去叮囑他:『孩子,你以後可以來按我的門鈴,從正門進來!』」請結合全文分析,這表露出「我」的什麼情感願望?(4分)
【這表明了「我」被少年如此深愛父親的行為所感動,(1分)殷切地期望他能夠迷途知返,重新做人,(2分)表達了「我」願意繼續幫助他的善良願望。(1分)】

Ⅵ 大自然警號長鳴閱讀答案

一、 導入新課:《什麼是生態系統》一文告訴我們,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是極為重要的,可是有的人對這個重要性還缺乏足夠的認識,有拓資料表明,美麗的長江有變成第二條黃河的危險,被譽為國寶的大熊貓已瀕臨絕種,某些城市的風沙日益嚴重。。。所有這些,既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也是大自然給人類的警告,我們今天學習《大自然警號長鳴》,看一看我們賴以自下而上的自然環境被破壞到何種程度,想一想為了人類目前和將來的利益,我們應該怎樣做。
二、 題解:「警號長鳴「生動形象地提示了文章的內容,引起讀者注意,給讀者一種警笛「嗚嗚」聲不斷於耳的感覺,讓讀者感到破壞大自然的惡劣行徑已到了不能不迅速制止的地步。
三、 檢查預習
1、 從括弧中找出與加點字讀音不同的一項
如數家珍(歷歷可數 數不勝數 數量可觀) 跨越重洋(重山峻嶺 心情沉重 污染嚴重)
2、 指出下列各句的表達方式。
(1) 我扭開收音機,靜聽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新聞廣播。(記敘)
(2) 我國的鶴類本來是很多的,丹頂鶴、黑頸鶴和白鶴現在還居於世界之首。(說明)
(3) 在這場搏鬥中,誰也不是局外人。(議論)
四、 劃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段):用一則「引進東北虎」的消息作文章的引子。
第二部分(2~6段):說明我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大自然已發出緊急警號。
第三部分(7~9段):闡述「大自然警號長鳴」的原因以及必須跟生態環境破壞者作堅決斗爭的意圖。
第四部分(10~12段):用「警策」形式點明全文主旨,號召從們跟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勢力作斗爭。
五、 研習第一部分:范讀,思考1、這一段記敘什麼,說明什麼?2、這一段在全文中起到什麼作用?(先記敘聽到引進東北虎的消息,再說明引進的原因,記敘這則消息,起著引出下文的說明和議論的作用。)
六、 研習第二部分:指名朗讀,要求1、劃分層次;2、用波浪線劃出層與層之間的過渡句。
第一層(2~3段):說明我國虎的數量已變得十分稀少了。
第二層(4~5段):說明野生動物也在減少。(過渡句:第4段第1句)
第三層(第6段):說明大自然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情形,點明本文的主旨。(第6段第1句)
分析第4~5段的寫法:1、寫鶴類的情況起什麼作用?2、怎樣表達「驚人」?
列出數據來寫鶴類,是以鶴類的減少為例子,說明「許多野生動物。。。都在不斷減少」這個中心意思,然後,虛寫鶴類應該「成群結陣」「遮天蔽日」,實寫鶴類的「屈指可數」,虛實對照進一步突出野生動物減少的驚人程度。
七、 分析第6段:集體朗讀,思考1、「警號」在文中是什麼意思?大自然的「緊急警號」指哪些?警號比喻大自然遭到嚴重破壞所表現出的信息;「緊急警號」具體指「魚蝦減少了、山林面積縮小了、禽獸銳減了」等。2、「大自然已到處發出緊急警號」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概括上述事實,提煉本文主旨,點明課題含義;3、「中國人」包括「我們大家」更包括「你我他」,既然寫了中國人,為什麼還要寫「我們大家」和「你我他」呢?這樣的反復強調,避免了平鋪直敘,可以使內容層層擴大,證據節節另重,讀來鏗鏘有力、激動人心。
八、 布置練習:1、根據詞義從大到小,調整下面幾個詞的順序:生物 東北虎 野生東北虎 虎 動物 大自然
2、閱讀第2段,回答下面問題:(1)這一段主要採用什麼表達方式?說明(2)這段文字的開頭運用了什麼修辭?設問(3)找出這一段的中心句。「我們東北山林里這種世界上最雄偉美麗的老虎越來越少」(4)這段主要運用什麼說明方法?舉例子,作比較。
九、 研習第三、四部分。
1、 全體女生朗讀這兩個部分,要求通過朗讀,領會第7、8段的愛憎感情,領會 9、10、11、段的論證語氣。對朗讀表達掌握得不夠 的,要及時指出糾正。
2、 分析第12段。
教師范讀。
提問: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小結:總結全文和說明寫作緣由,「從飛禽走獸的減少,我彷彿聽到了大自然的警號」總結第一、二部分,「從警號長鳴中,我不禁想到了這一切」總結第三、四部分。
提問:作者不禁「想到了這一切」。「這一切」指代哪些內容?
提示:分析第7-11段,從各段中尋找答案。
3、 分析7-11段。以「這一切」指代了哪些內容為分析的思路來理解這幾個段落的內容和寫法。
提問:第7段作者想到的是什麼?
小結:作者想到,我們有好些不利條件,而且有一批人天天在干破壞自然生態平衡的勾當,因此大自然「為我們吹響警笛了」。
講解:第1句「別太過以為我們的"地大物博」吧!」語重心長,使我們先從「地大物博」的自我陶醉中清醒過來。接著先總後分先總述我們「也有好些不利條件」,再從人口平均耕地、森林覆蓋面積、自然保護區三個方面擺事實論述「不利條件」。然後又擺出「有一批……的人,……天天在干……的勾當」的事實,闡明自然界出現了令人焦慮的局面。這些,都是大自然警鍾長鳴的原因。最後一句話,再次提醒我們「吹響警號」了。
提問:第8段作者想到的是什麼?小結:盡管我們注意到保護自然環境的重大意義,並且也做出了一些成績,但嚴重的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
講解:這一段從正面論述,擺出保護自然環境的事實,告訴人們解決自然環境受到嚴懲破壞這一問題的方法,其內容和上一段形成正反對比。最後一句來一個急轉彎,告訴我們切不可因為有微不足道的點點成績就沾沾自喜、麻痹大意,照應了上一段的內容。
提問:第9段作者想到的是什麼?
小結:作者想到,保護自然環境的一方和破壞自然環境的一方的搏鬥正在進行,誰勝誰負,還得「且看下回分解」。
講解:通過兩個選擇句式的設問,指出了雙方的尖銳斗爭,表現了作者的憂心,激發讀者思索。這一段是第三部分的小結。
提問:第10段作者想到的是什麼?
小結:作者想到,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地加入這場保護與破壞的搏鬥。
講解:「這場搏鬥」緊承上須兩種勢力誰勝誰負的設問,指的是保護自然環境和破壞自然環境這兩種勢力的搏鬥;「誰也不是外人」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離不開自然環境,都不能對自然環境好壞不聞不問,都不可避免地加入這場搏鬥。
提問:第11段作者想到了什麼?
小結:作者想到,每一個人都應該站到保護自然環境這一邊來,為保護自然環境作出自己的貢獻。
講解:文章寫到這里,該站在哪一邊,已經是十分明確的了,所以作者不明說,而運用疑問句引起讀者思考,讓讀者自己決定自己的立場。這一段提出了作者的主張,點明了文章的中心論點,發出了保護自然環境並與破壞自然環境的勢力作斗爭的號召。
以上提問,可以採取學生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進行。
4、 分析表達方式。
提問:第三、四部分以什麼表達方式為主?
小結:這兩部分,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張,又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論述,因此,其表達方式以議論為主。
十、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以確鑿的事實說明自然環境遭到嚴懲破壞的情形,以振聾發聵的語言提醒眾「大自然已到處發出緊急警號」,然後論述「大自然警號長鳴」的原因,指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號召人們站到保護自然環境的一方,與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作堅決斗爭。
這篇課文的前6段以說明為主,後6段以議論為主,說明和議論兩種表達方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說明是後面議論的基礎,為議論服務,議論則針對前面的說明進行,是說明的進一步發揮。說明具有客觀性,議論卻具有明顯的感情色彩。
這篇課文是議論文,它出自散文家秦牧之手,帶有散文的特色。首先是它飽含感情,痛恨破壞自然環境和號召人們奮起保護自然環境,急切心情溢於言表。其次是它的文筆生動靈活,主要表現在長句短混合運用,詞語富於變化、富於形象性。再次是它取材自由,圍繞中心,信手拈來,層層鋪開。
十一、 練習。
1、 課堂上口頭完成課文練習「理解、分析」第一、二三題和「記憶、聯想」第七題。
2、 課外用練習本完成課文練習「揣摩運用」第四、五、六題。
3、 課外寫心得式讀書筆記(讀後感)一篇。要求寫《大自然警號長鳴》的讀書筆記。先寫讀了什麼文章,並概括內容要點,然後談自己的看法或主張,注意擺事實講道理進行論述。

Ⅶ 最動聽的聲音閱讀題答案。快快快

1.本文所寫的故事發生於凌晨2時15分的哥本哈根,起因是拉斯馬森接到老夫人的求救電話.經過是消防隊員全力尋找老夫人的地址。結果是老夫人順利獲救.(每處不得超過16字)
2.從拉斯馬森、中尉與老夫人的通話中,可以看出消防員有責任感、有愛心、聰明機智的品質.
3.文中"指揮部里拉斯馬森把電話聽筒緊緊地貼在一隻耳朵上"一句與上文的哪句話相呼應?
與這句話呼應: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過去了,沒有把電話掛上。
4.下面兩句話寫得很好,試分析好在哪裡?
(1)每一次的滴答聲都像小錘般敲在幾個人的心上.
(比喻)生動、形象的描寫了人們焦灼的心情。
(2)警笛的尖嘯聲撕碎了夜的寧靜.
(擬人)形象地描寫了當時緊張的氣氛.

Ⅷ 最動聽的聲音閱讀答案

(1)體會表達效果: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著,每一秒鍾每一分鍾都變得漫長起來,室內掛鍾的滴答聲越來越響,每一次的滴答聲都像小錘子般敲在幾個人的心上。
(比喻)生動、形象的描寫了人們焦灼的心情。

Ⅸ 幫忙找幾道名著題,謝了

簡愛 http://www.ht88.com/downinfo/52915.html
格列佛游記練習題
1、 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誰?他游歷了哪些國家?
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格列佛。 他游歷了大人國、小人國、智馬國、慧駰國。
2、在小人國,格列佛是如何幫助利立浦特國打敗不來夫斯庫國的?
格列佛把敵國的戰艦拖入利立浦特國的海港。
3、讀書除了積累知識外,最重要的是學會思考,與大師進行精神對話。請你談談格列佛這個人物形象的特點以及給你的人生啟示。
示例:格列佛自傲自大,自以為是,甚至對救他於危難的船長都憎恨鄙視。
人要謙虛,要學會感恩。
4、《格列佛游記》由四部分組成:利立浦特(小人國)游記、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游記、勒皮他(飛島)游記和慧國游記。
5、、作者以神奇的想像、誇張的手段、寓言的筆法,不留情面的批判,尤其對統治階級的腐敗、無能、無聊、毒辣、荒淫、貪婪、自大等作痛快淋漓的鞭撻。
6、、利立浦特小人國用什麼方法選拔官員?藍紅綠三色絲線影射什麼?
利立浦特小人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來選拔官員。藍紅綠三色絲線影射英國嘉德勛章、巴思勛章和薊花勛章的綬帶

7、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格列佛在大人國的遭遇?
格列佛又一次出海時,遭遇風暴,被刮到了一個陌生的陸地,那裡的居民身高有如鐵塔,在大人國的農夫面前,格列佛像鼴鼠般大小,被農夫當作玩物帶回家,為了賺錢,農夫把他帶到市鎮上,讓他耍把戲,供人觀賞。後來他被王後賣去,得以與國王相處。逐漸地,格列佛思鄉之情日益濃烈,在一次隨國王巡視邊境時佯稱有病,去海邊呼吸新鮮的空氣,當他在岸邊鑽進小木箱睡覺時,一隻大鷹將木箱叼走。後來木箱落入海中,被路過的船隻發現,裡面的格列佛獲求教,終於又回到了英國。
8、我們來到了語言學校。三位教授正坐在那兒討論如何改進本國語言,他們共有兩個計劃分別是什麼?
第一個計劃是簡化言辭;第二個計劃是取消語言中的所有詞彙。

9、閱讀《魯濱孫漂流記》並把它與《格列佛游記》進行比較討論兩位主人公性格特點有什麼不同。

格列佛是18世紀一個普通的英國人,同時他也是一個不同尋常的魯濱孫,與魯濱孫不同的是格列佛每漂流到一個地方,必然去認識那裡社會種種形式的政治生活,如果說笛福通過筆下魯濱孫進化的結果,終於承認了英國現存文明和話,那麼,斯威夫特筆下的格列佛卻完全否定了笛福所肯定的那些所謂文明的東西,從而表達了對現代社會虛偽文明的憤懣情緒。

《培根隨筆》
1,《培根隨筆》為(英國)十七世紀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所著.
2,本書分為:( )( )( )( )( )( )( )等多篇隨筆. 《論求知》,《論美》,《論善》,《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
3,(《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哲學著作之一,首次發表於1620年。
4,從 《培根隨筆》的 「論真理」、「論死亡」、「論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熱愛哲學
5,從《培根隨筆集》「論高官」、「論王權」、「論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熱衷於政治,深諳官場運作
6,從《培根隨筆》「論愛情」、「論友情」、「論婚姻與獨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富有生活情趣
7,從《培根隨筆》「論逆境」、「論幸運」、「論殘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自強不息
8,從《培根隨筆》「論作偽與掩飾」、「論言談」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工於心計、老於世故
9,培根隨筆 內容簡介:
本書亦以大地萬物為主角,呈現人們百態。通過精煉的語言、緊湊的情節、貼切的比喻將深刻的哲理寓於淺顯的故事之中,使人獲取借鑒,受到啟迪。
10, 《培根隨筆》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11,《培根隨筆》在《論友誼》中,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12,《培根隨筆》在《論猜疑》中,培根說道:「當你產生了猜疑時,你最好還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於外。 這樣,當這種猜疑有道理時,你已經預先作了准備而不愛其害。當這種猜測疑無道理時,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誤會了好人。可見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亂。
13,培根的主要建樹在哲學方面。他自稱「以天下全部學問為己任」,企圖「將全部科學、技術和人類的一切知識全面重建」,並為此計劃寫一套大書,總名(《偉大的復興》),雖然只完成1、2兩部分,但已造成重大影響。
14,《培根隨筆》體裁以及類型:哲學散文隨筆集。(也可以稱為「論文集」)
15,《培根隨筆》主要內容:涉及(中學)、(倫理)、(處世之道)等,其中多數與個人省會密切相關,比較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哲學)」。
16,《培根隨筆》中《談美》:這是一篇(論美)的文章,作者主要闡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短文筆墨不多,但卻十分精彩,說理透徹,且語言優美。他在培根的隨筆中頗有代表性,集中體現了培根善於用詩話的語言闡述精闢的哲理的特點。
17,《培根隨筆》中《論拖延》:這是培根談論(「時機」於「拖延」)的哲學小論文。作者用舉例子、作比喻的論證方法,告訴我們要善於當機立斷、迅速行動,不要拖延時間而延誤機會。文章論述層次清晰,表達手法多樣,語言簡潔有力、形象生動,體現了培根論說文的又一特點。
18,《培根隨筆》中《談讀書》:這是培根談論(讀書的作用)的一篇議論文。作者在文章中明確指出:「讀書足以悅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並指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論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19,《培根隨筆》共有(58)篇.
20,主要藝術特點以及成就:
1)、這些散文關注現實,其中議論官場生涯的篇章和探討修身持家的文字都得力於他深入的觀察和親身的體驗。他力圖以不帶先入之見的「客觀」態度來審視和考察各種現象和行為,很少從傳統的宗教道德觀念出發簡單化地評判是非。
2)、從培根的散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者是如何在舊的社會結構和思想體系日趨瓦解之際,致力於探討並樹立新的信念、規范和道德。
3)、培根的散文,為我們留下了許多關於知識、人生的至理名言,對我們有多方面的啟發。如「知識就是力量」等。
4)、培根的散文結構嚴謹,論證合理,語言形象生動;常常採用以小見大的手法,論說通俗易懂。對我們寫作議論文有一定的啟發。

《傅雷家書》

1 《傅雷家書》主要講的是(如何教育孩子)。
2《傅雷家書》曾榮獲「(全國首屆優秀青年讀物)」.
3 傅雷:1908.03.30 - 1966.09.03,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
4《傅雷家書》是傅雷寫給(傅聰)的.
5 傅雷先生為人坦盪,稟性剛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於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與夫人朱梅馥雙雙憤而棄世,悲壯的走完了一生。
6《傅雷家書》的評價:(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聰明」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
7 傅雷畢生翻譯各類作品(30)余部,如(《約翰·克利斯多夫》)、(《高老頭》)、《藝術哲學》等。
8《傅雷家書》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七千多字。
9 傅雷在給傅聰的信里這樣說:「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具體是指(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鍾,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10 傅雷夫婦作為中國父母的典範一生苦心孤詣,哎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

分析:
「以演奏而論,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tonecolour變化的確很多。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誇獎你幾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剛從昆明回滬的時期,你真是從低窪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整個的修養,將來一定能攀蹬峰頂。」
11 這是傅雷老師,(聽過兒子傅聰的錄音)後,對兒子所講評的。
12 這裡麵包括了: (傅老師對兒子的錄音,精細的分析,以及客觀的贊賞)和(對兒子的希望)。

分析:

聰,親愛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發的第六信,很高興。我們並沒有為你的前信感到什麼煩惱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還對你預告,這種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後還是會有的。我是過來人,決不至大驚小怪。你也不必為此擔心,更不必硬壓在肚裡不告訴我們。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哪裡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苦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我們只求心理相當平衡,不至於受傷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來的人。我預料國外這幾年,對你整個的人也有很大的幫助。這次來信所說的痛苦,我都理會得;我很同情,我願意盡量安慰你、鼓勵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經過多少回這種情形嗎?他不是一切藝術家的縮影與結晶嗎?慢慢地你會養成另外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就是能夠想到而不再驚心動魄,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後果,做將來的借鑒,以免重蹈覆轍。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於被回憶侵蝕。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過感情的 ruin(創傷,覆滅),就是要你把這些事當作心靈的灰燼看,看的時候當然不免感觸萬端,但不要刻骨銘心地傷害自己,而要像對著古戰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倘若你認為這些話是對的,對你有些啟發作用,那麼將來在遇到因回憶而痛苦的時候(那一定免不了會再來的),拿出這封信來重讀幾遍。

13 該信寫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段分為三個部分,該怎樣分?

15 父親對兒子的忠告可以概括成兩句話;一、保持心理平衡;二、_______________。

16 下面句子的深層含義:

⑴ 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於被回憶侵蝕。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過感情的 ruin(創傷,覆滅),就是要你把這些事當做心靈的灰燼看,看的時候當然不免感觸萬端,但不要刻骨銘心地傷害自己,而要像對著古戰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讀這封信,你最想對文中的「兒子」說的一句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封信可以看出,傅雷是一個_______________的父親。

分析: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凌晨2時15分。

當班的見習消防隊員拉斯馬森拿起突然鈴聲大作的電話,一陣微弱的喘息聲傳來:「我摔倒了,救命啊……」聲音像一位老夫人,在確定不是惡作劇後,拉斯馬森詢問著:「請把您公寓的地址告訴我!」

「我……我想不起來了。」

「那請把您的名字告訴我!」

「我記不得了。」

「請你不要把電話掛斷,我們好通過電信局找到您的住處!」拉斯馬森想到了電信局,他馬上與電信局取得了聯系。可值班人員卻表示,現在人員不齊,要查清電話是從哪裡打來的,根本做不到……無計可施的拉斯馬森叫醒了中尉,中尉拿起了電話:「夫人……夫人!能告訴我床前地毯旁邊是什麼嗎?」「是鑲木地板,老式的打蠟地板。」「天花板高嗎?」「高……我覺得很高」「這么說,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葉窗關著沒有?」「沒關」。中尉興奮地對拉斯馬森說道:「尋找一幢窗戶狹長的老式房子,房子的窗口有燈光,大約在二三層……」中尉又對著話筒問道:「夫人,能告訴我,您住的街道的名稱嗎?」

然而,話筒里再沒有人搭腔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過去了,沒有把電話掛上。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著,每一秒每一分鍾都變得漫長起來,室內掛鍾的滴答聲越來越響,每一次的滴答聲就像小錘子般敲在幾個人的心上。

一個小時過去了,老夫人仍無反應。焦灼和冷汗悄悄地爬上了幾個人的面孔、心頭……拉斯馬森對中尉說道:「我有個主意……」他的主意立即被採納。

清晨3時30分,14輛輕便消防車同時出動,開往依然沉睡著的城市的各個街區,警笛的尖嘯聲撕碎了夜的寧靜。指揮部里拉斯馬森把電話聽筒緊緊地貼在一隻耳朵上,把耳機扣在另一隻耳朵上。整個哥本哈根城都被驚動了,家家戶戶燈火通明……拉斯馬森突然叫道:「中尉,我聽見了!我聽見警笛聲了!消防車大概就在離老夫人不遠的街上!」中尉用手中的對講機命令道:「1號車,停止鳴笛!3號車,停止鳴笛!……6號車,停止鳴笛!……12號車,停止鳴笛!」拉斯馬森驚叫道:「就是這里!」

「12號車,我是指揮部,就在你們那個地段,用擴音器說明一下理由,讓這條街上所有的燈光都熄滅,最後亮著的一定是老夫人的家!」

5分鍾後,12號車所在的街區的窗口都黑了起來,只剩下一扇窗口還亮著。稍後,拉斯馬森在電話里聽到了撞破房門的聲響,繼而是一位消防人員的聲音:「喂!指揮部嗎?我們已到現場,老夫人昏迷了,顱骨有傷,大概是床頭磕的,脈搏有輕微跳動……」

太陽升起來的時候,消防隊不斷有電話打進來,詢問老夫人的情況。當獲悉這位72歲的老人因為救助及時,已經在醫院蘇醒過來時,人們紛紛表示,那個凌晨,響徹哥本哈根的消防車的尖嘯聲,是他們聽過的所有聲音中最動聽的聲音。

19為本文擬一個恰當的題目。(8個字以內)

20從拉斯馬森、中尉與老夫人的通話中,可以看出消防隊員_________________的品質。

21指揮部里拉斯馬森把電話聽筒緊緊貼在一隻耳朵上」一句與上文的哪句話呼應?
22、文中畫線句子為什麼不直接引用中尉下達的「12車,停止鳴笛」的命令,而是不厭其煩地從1號車說起?

23下面兩句話,寫得很好。任選一句,說說好在哪裡。(如果兩題都答,按第⑴題計分)

⑴ 每一次的滴答聲就像小錘子般敲在幾個人的心上。

⑵ 警笛的尖嘯聲撕碎了夜的寧靜。

13到23的答案

13安慰精神消沉的兒子,告訴兒子正確面對失敗

14第一部分:從開頭到「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第二部分:從「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到「而要像對著古戰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第三部分:從「倘若你認為這些話是對的」到結尾。

15冷靜分析

16⑴ 現實不能逃避,錯誤還需正視,冷靜地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吸取教訓,引以為鑒,那樣就能夠無堅不摧,就可以不怕挫折,不怕打擊,甚至是不怕孤獨,人也就變得堅強了。

⑵ 這句話意在說明控制情緒的必要.對於感情的創傷,要「當作心靈的灰燼看」,就「像對著古戰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憑弔古戰場時,烈火硝煙散盡,只余殘垣斷壁,金戈鐵馬、血肉廝殺都已被歲月的黃沙掩埋。只餘下萬千感慨,蒼涼而平靜,沉鬱而超然。這就是我們對待往事應有的心態。

17例:卓越的人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言之成理即可)

18知識淵博、情感豐富、考慮周全

19最動聽的聲音(愛心救助、愛心營救、救命電話)(其他答法酌情給分)

20「有責任感」或「有愛心」;「聰明」或「機智」

21「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過去了,沒有把電話掛上。」

22這樣寫真實地表現出尋找的過程,突出了尋找過程的緊張(有序)。

23
⑴ (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人們焦灼(緊張、沉重、沉痛)的心情。

⑵ (擬人),形象地寫出(渲染)了當時緊張(焦急)的氣氛。

Ⅹ 響徹哥本哈根的警笛聲 閱讀理解

1、「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過去了,沒有把電話掛上。」
2、這樣寫真實地表現出尋找的過程,突出了尋找過程的緊張(有序)。
3、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真情救助是最美麗的。如果我們人人都能盡職盡責奉獻愛心,世界一定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閱讀全文

與警笛小說閱讀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唐太子懟人系統小說 瀏覽:162
漫什麼寫的穿越小說網 瀏覽:87
掌閱里的好看小說 瀏覽:853
劉邦皇後重生小說 瀏覽:627
完結小說如意小郎君 瀏覽:363
姐弟戀小說閱讀網 瀏覽:87
離婚後又復婚的短篇小說 瀏覽:361
古代仙言情穿越小說網 瀏覽:316
基督徒可以寫修真小說嗎 瀏覽:600
有一本小說主角叫蕭易 瀏覽:127
情侶拆散系統番茄小說 瀏覽:21
靡寶小說全集百度雲 瀏覽:350
盜墓筆記重啟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146
起點短篇小說每章字數多少字 瀏覽:166
英語原著有聲小說 瀏覽:697
古代小說女主假裝被水燙傷毀容 瀏覽:932
旭東播講的彈痕有聲小說65集以後 瀏覽:831
小說灼痛在線閱讀 瀏覽:392
穿越全文免費言情完結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859
盜墓筆記2小說全集txt 瀏覽: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