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小說閱讀理解環境類問題答題技巧和套路
一、來環境類答題
1.
解題自思路:明確環境描寫必須為主題服務的宗旨,結合環境描寫的作用答題。
環境描寫的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②暗示人物活動及其成長的時代背景
,揭示了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身份、地位、性格;襯託人物的心情
(
正
襯反襯
)
;
④渲染氣氛、烘託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⑤推動情節的發展;
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2.
環境類試題的答題思路:
①環境本身(交代„„時間,交代„„背景,營造„„氛圍,渲
染„„氣氛)-
→②情節(推動,暗示,鋪墊)-→③人物(烘托,映襯)-→④主題(表達,寄託,
暗示,揭示)。
【根據要求還可以這樣來組織語言表達:
XX
具體描寫了„„景色,營造(創設)了
一種„„氣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調;烘託了人物的思想感情;為下文„„
情節展開作了鋪墊,推動„„的情節發展。】
B. 談談任何閱讀小說怎麼寫(關於一些小說的描寫手法,怎樣閱讀等)
講故事小說怎麼寫?看故事的人好多,寫好了是硬通貨,好好安排情節,環境要奇特,情節要巧妙,人物要個性誇張。
例:禿驢,竟敢跟貧道搶師太。
環境——華山絕頂,霧氣籠罩,裊裊歌聲不絕於耳,仔細聽來竟然是時下最流行的網路紅歌。情節——老道和禿驢同時愛上了師太,師太想全包,老道知禿驢武功很差勁,於是想殺掉禿驢。
人物性格——禿驢愛的愚,老道愛的狠,師太愛的貪(請去掉「愛的」兩字再讀一次)
情感小說咋寫?一般情感小說都很悲,結局不是死就是散,開始寫都愛這樣安排,寫到後來寫透了寫淡了,即使還是死還是散,可是感覺完全不一樣,情感小說更注重筆法的細膩,對文筆的精純要求高,而且心理描寫的功底要深,不能流於平面記述。環境更多映襯心情,情節多是情感糾纏,人物性格透過愛情來體現。當然,情節設置高手是不需要如此散文化和心情化愛情小說的,說故事說的好,更可以把情寫深,《麥琪的禮物》出名就在這了。
例一:我走時,他還睡著,紙條壓在茶杯下。關上門,我迎著陽光掉出淚,可我卻沒留意,他的枕巾已在夜間濕透了。
這是含而不露風格,點到為止。
例二:我只見過她兩面,第三次見時,我就說喜歡她,她略顯意外,愣了下神,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我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這是直而白風格,個性強。可以外加幽默。
例三:他走進去,看到自己送她的花正開著,就擺在窗前地下,她倚在門邊笑說:「我起先還以為養不活呢。」他沒有回身,俯鼻去聞那花兒,香氣陣陣,仿如他們的愛情一樣甜蜜。
這是借物表意,雙向延伸。
例四:去讀《麥琪的禮物》。
一個賣了表弄個發卡,一個賣了頭發弄個表鏈,語言那麼平實,效果那麼浪漫,屁點抒情也沒有,全部是情節,可是那愛意表露的杠杠的,沒的說了。
愛情小說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寫著寫著你就會寫了。
生活類小說咋寫?無它,久習而熟之,真實記錄吧,別說廢話就成。口語書面化,書面文字口語化,雖然寫多了你才能找到這個感覺,但也可以完全當作一個技巧來使用。
例:女人點了灶,見火起了苗,烏黑著臉去拉風箱,一扯兩扯,鍋就燙起來。男人此時進了門,炕沿上坐下,吧嗒幾口煙,突然從懷里掏出半綢紗,跳起拉過女人,塞在女人的懷里,女人慌著張大嘴,褲腿兒上擦了手,細看那紗軟滑如煙,不由喜歡地微笑起來,抬頭就見男人已經坐下拉起了風箱。
如果你不是一個善於觀察生活的人,那你還是去寫魔幻小說吧。
現實主義小說咋寫?不好寫,如果之前寫文是心情和愛好,小資點,無聊點,低俗點,感人點……都行,那麼涉及現實之後要看見識和價值觀了。現實和批判現實看你站的方陣,文章有了欲求,有了傳達,有了觀點,有了啟示,寫現實你就把自己縮小,或者放到最大,但都應該是冷靜的,旁觀的,還是說故事,不要寫成雜文,要隱藏議論。
例:她的工作就是陪老闆睡覺,老闆出差時,她會上街溜達溜達,買點這,買點那,甚至跟小販吵吵架,很多買來的東西隔天就忘了,只偶爾記得買時的心情。有時,王局長的妻子會叫她去打牌,錢是流水般過手,這里人並不在意錢的,只是圖個樂,打發時間。有次她看見劉副市長的秘書小胡進來,不由想起他屁股上奇形怪狀的痣,心裡一笑,想跟他打個招呼,手揚起露出半個酒窩,胡秘書視線掃過來,只裝作不認識,轉一圈出去了,她冷冷吹口氣,揚起的手打掉剛還緊攥的發財。
寫這類文章最注重技巧,也可以說你要寫的聰明點,或者說你要寫的小心點,因為現實小說總帶有針對性和攻擊性。
超現實小說咋寫?什麼是超現實小說?簡單講,就是不畫雞蛋外殼,只畫蛋黃。寫變形後的東西,寫潛意識的東西,寫深層人性,而表面文字只是載體,文字下面是對現實的真實感受,如此更接近人的內在,不過讀起來跟嚼黃連差不多,如果喜歡下火,仔細讀來非常有趣。寫超現實小說只有到了那口井,你自然會去喝那個水。
例:他從電梯出來,看見老闆去衛生間,腿突然不動了,跟著老闆的屁股跑去,還跪下來;他的鼻子飛出去,飛到餐桌的上方盤旋;他的眼睛跳出來,直接跳進李娜的胸口裡;他的舌頭伸得老長,伸到組長的面前說小劉的壞話;他的手更是了得,穿過牆壁把保險櫃打開,一沓一沓往出取錢;他突然覺得恐慌,但無法停止,最後連大腦也歡呼起來。
寫的時候,最起碼你自己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關於人設、景設的問題,不必說了,寫你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事,最熟悉的空間。比較重要的是情節的構思,沖突的安排,矛盾的展示,剩下的就看你思考的深度了。
下面說一點寫情節和人物的花招:
1、隱藏藝術——隱藏技法的運用在很多類型的小說里可以看到,一般來說,使用第一人稱來寫小說,很容易全面袒露內心活動,無論怎麼控制,「我」的內心獨白都會大量存在,使用第一人稱更易直接去描述心理和思想,有時甚至凌駕在情節之上,第三人稱也能豐富地表現意識活動,只不過第一人稱是熱的,第三人稱是冷的,產生這個感覺是因為第一人稱調動了作者思維的更多追索、詢問和疑惑,第三人稱調動的是作者思維里更多的定義、評價和解答。隱藏技巧在人稱上就可以做手腳,一篇小說,可以不需要人稱主語。
例:門開了,風吹進來,很冷,月是明的,有些涼,蟲兒叫的很懶,有什麼東西在陰影里悄悄潛行。
隱藏技巧有時出於藝術考慮,有時出於其它考慮,可以隱藏的東西很多,隱藏心理描寫,隱藏環境描寫,隱藏對話,隱藏表情等等。
在情節的懸念設置上,隱藏技巧更是重中之重,情節發展的時間線上,什麼時候該讓讀者知道什麼情節,是需要動腦子的,如草蛇灰線法,雲籠霧罩法,管中窺豹法,山窮水盡法等等,可使用在任何細小情節的描述上。
例:他躲在衣櫃中,從狹窄的縫隙里依稀看到一個穿紅衣的女子走進來,卻沒看清臉面。(管中窺豹法描寫人物)
她站起身,又把兒子喊回來,說:「你順便去你二叔家,跟……」突見門簾挑起,婆婆提了菜進來,忙住了口,只說:「不用你了,我忙完了自己去說。」(草蛇灰線法描寫對話)
2、模糊藝術——模糊技巧也叫朦朧法,模糊技巧的使用和作用都類似隱藏技巧,經常用在表現人物的心理上。其實就是似乎說了什麼,但仔細一看啥也沒說,不實寫而是虛描,可是情緒已然流露。
例:他想起那年夏初時,在鄉下見過的一個小女孩,手裡就有一個紙風車,小女孩跑起來,風車飛轉,帶著他的思緒也轉個不停。
3、混亂藝術——混亂技巧運用比較多,混亂技巧拓展了敘述的形式空間,並讓更多內在的意識盡情流露。混亂技巧甚至可以混亂人稱,混亂事物,混亂情節,混亂邏輯,但最根本的是表達出了人心的本真。
例:王二用蠟燭的光煮了一鍋湯,肉不太熟,他只好把牙在石頭上磨的更加鋒利,他只是要活下去。洞外的大雨從沒有停過,雷聲就響在心底。他把湯喝光,肉只吃了一半,一隻蒼蠅停在肉上,王二沒有動,這寂寞的空間里他需要夥伴,哪怕只是一隻蒼蠅,畢竟這個黑暗的洞中存在兩個生命。
4、變形藝術——變形似乎跟混亂一樣,其實有很大區別,混亂是紛雜的,變形是單純的。
例:我突然飛了起來,飛過了鐵絲網,飛過了高牆鐵塔,飛出別人怨恨的視線,一路飛
入你微笑的光芒。
C. 怎麼樣分清小說文閱讀是社會環境還是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是自然,比如街道上啥啥,什麼湖面上怎麼怎麼
社會環境是背景,如剛爆發過一場戰爭等
D. 在當代環境下如何閱讀經典小說
唯心而已
E. 小說閱讀方法
小說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塑造有血有肉的生動感人的人物形象。學習和鑒賞小說,首先要學會剖析人物的性格特徵及塑造人物的手段和方法等,當然要先明確小說的三大要素及古典小說(中國)發展階段等相關常識。
小說是通過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會生活環境和完整的故事情節的具體描寫,用以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小說的三個基本特徵,一是通過人物的外貌、對話、行動和心理等描寫,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人物或性格;二是要有一定的故事情節,通過對社會生活的細致描寫,表現復雜的矛盾沖突,敘述故事的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局,在情節的發展中展現人物性格的變化;三是描寫具體的社會環境,以表現人物和事件產生的歷史背景,社會條件,用來烘託人物,顯示人物的性格特徵。因此作者總是通過他筆下的人物形象,來描繪所處的時代,寄寓他所領悟的生活真理。而讀者也只有通過人物形象的認識去把握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本質。
小說之所以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是由於它塑造了具體感人的典型人物形象。
典型的藝術形象是指既具有獨特而鮮明的個性,又能反映一定社會的某些本質、具有某種共性的人物形象。即我們常說的個性和共性的統一,如我們剛學過的「套中人」別里科夫、「守財奴」葛朗台,及「祥林嫂」、「老栓」等典型藝術形象。
小說塑造人物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一般不會是單一的。既可正面描寫,又可側面烘托;既可進行語言、行動等直接描寫,也可通過環境描寫、細節描寫等來達到同樣的目的。
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行為是統一的,什麼樣的性格決定了有什麼樣的行為。所以,我們在分析人物形象時,應該注意人物的行動描寫。如「葛朗台與年齡不符的撲金器的行動」等,只有守財奴的他才做得出來。
語言也是揭示人物性格特徵的重要手段。因為,不同性格的人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化的語言習慣。我們從人物語言入手,就可以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徵。如葛朗台句句話不離金錢、佔有、交易,守財奴的個性特徵展示無遺。
心理活動是人物本性的再現,外貌描寫也可以反映人物內心,揭示人物性格,這些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小說是時、空的藝術,這里的空間主要指的是環境。環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並驅使其行動的特定場所。既包括自然環境又包括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即人物活動、事件發生發展的社會背景,即時代特徵、社會風貌等。環境決定並影響人物的性格,同時,人物性格也對環境有一定的影響,如別里科夫對全城的轄制。二者相互統一。自然環境指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時令、氣候、地理風貌等。它常常是為製造氣氛、襯託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現人物的心理而安排的,一般都帶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被當作是社會環境的暗示。發《祝福》中年關祝福的景象,《母親》中車站氛圍的描寫等。
需要注意的是環境對人物性格的體現起著強化作用。作者為了表現人物豐富復雜的性格,往往為人物設置各種不同的環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記錄其種種行為,從而顯露出性格。最後尚需提到的是環境所展示的世態風情不僅僅只為塑造人物服務,還有它自身的、獨立的審美價值。
從解讀故事到理解人物
小說的審美特徵和表現手段決定了讀者在鑒賞小說作品時要遵循獨特的鑒賞規律和鑒賞方法。作為敘事性文學文體,小說世界是由一個一個的人物形象、一個一個的情節事件、一個一個的環境景物有機有序地組合而成。作為藉助語言作塑造形象的媒體的文學文體,小說的這些系列形象是在鑒賞者的腦海里通過想像間接生成的。小說作家用一個一個的詞語、一句一句的有序化、個性化的語言來描述小說形象。小說讀者將通過讀懂這一個一個的詞語、理解這一句一句的語言,在自己腦海里再現小說作家描述的形象。所以,進行小說鑒賞的第一個前提是鑒賞者要具備一定的語言素養和語言能力。他起碼能認識2000以上的漢字,能根據詞意和句意,通過形象思維在自己的大腦里復現小說描述的系列形象,並把小說系列形象聯接為一個完整的有因果關系的故事。
這是一種在語言素養和語言能力綜合作用下的對小說故事的總體直覺感受。中西小說發展的歷史證明,小說"寓教於樂"的審美功能常常是通過可讀性很強、藝術感染力較大的故事來實現。具備了小說鑒賞能力的讀者在進入小說鑒賞過程的第一環節,就是通過總體地閱讀小說的文字語言,迅速把握這篇小說的故事的基本輪廓和情節的基本類型。
小說的故事情節實際上是由小說人物的性格、言行生發的一件一件事情的有序組合。有什麼樣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命運,小說就會生發什麼樣的事情和情節。小說鑒賞者在了解了故事輪廓和故事類型的基礎上就要進一步把握小說人物、理解小說人物的性格和命運。
在小說故事中顯現的小說人物均有各種各樣的類型。有的小說人物在作品中鮮明地表現出某一個性格側面的特徵,小說作家寫進故事中的事情經過了嚴格的選擇和提煉,這些材料能生動地展示人物突出的某一方面的個性。相當多的短篇小說、微型小說都是採用這樣的方法寫人的。有的小說人物在作品裡表現出了矛盾的性格元素,概括出了生活中的復雜人物性格現象。有的小說人物在作品中展示了一個復雜的性格系統。一般的中長篇小說塑造的小說人物常常就是這樣的典型人物。
在小說故事中描述的小說人物命運也有各種各樣的遭遇。有的小說人物從順境走入逆境,承受了人生的巨大災難。有的小說人物從逆境走入順境,概括著生活中的美最終要戰勝丑。有的小說人物象張至璋的《路》中寫到的獅仔那樣,在短暫的故事時空里發生"靈魂搏鬥",他從決定殺人到決定不殺人,生命意識在短短20多分鍾里產生了相反的劇變。有的小說人物象聶華苓的《珊珊,你在哪兒?》中的珊珊一樣,15年來由清純的美變為粗俗的丑,在一個漫長的生命歷程中人物的外貌與性格出現了"質的漸變"。
無論是人物性格特徵還是人物的歷史命運,小說作家往往要在其中寄寓他對生活的審美理解和審美評價。小說作家常常是把他主觀上對人物的感悟以及想確立的作品主題通過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和曲折多變的人物命運來含蓄地傳達。因此,符合規律的小說鑒賞是在鑒賞故事的同時欣賞小說人物形象。
F. 怎樣在讀小說時讀出作品寫了哪些環境,重點是在這些環境描寫中展開的是怎樣的色調,渲染此色調作用何在
小說里有寫吧,色調的話根據時間地點,作用,渲染氣氛
G. 小說該如何閱讀
知識鏈接
一、小說的基本知識
小說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敘事性文學體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是小說的基本特徵,被稱為小說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說的人物形象多為虛構,往往是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小說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因為從生活中許多同類原型中擷取典型因素創造出來的角色,必然比生活中的人更鮮明突出。小說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種多樣,外貌、心理、行動、語言描寫是作者刻畫人物的重要手段。
小說通過故事情節來展示人物性格,表現主題。作者往往根據人物性格的發展,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和矛盾沖突,來選擇或虛構事件,組成作品完整的故事情節。故事情節通常包括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幾個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後有尾聲。
小說中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重點是社會環境。社會環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自然環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景物,用以烘托氣氛,表現人物的感情等。人物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里,一定的人物總是和一定的環境聯系著,離開了環境,人物就沒有活動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會根源。
二、小說備考要點及題型
小說閱讀屬於文學作品閱讀,它涉及的知識比較廣泛。在備考中要抓住小說的文體特徵,結合2008年高考的特點,進行學法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應側重於指導學生明確高考怎麼考,重點研究高考的題型特徵和側重解題方法的指導。
(一)人物形象
文學即人學,以敘事為主的小說更是以寫人為中心。要在讀懂詞句含義的基礎上,分析把握小說的人物形象。人物指的是小說中所描繪的人物形象,它是作品內容的重要因素,更確切地說是作品的主要構成部分。因為小說的核心任務就是通過刻畫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來揭示社會生活的某些本質方面,從而表現作品的主題的。所以,要評價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認真分析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外貌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等等,從而評價人物的性格特徵,進而發掘出各色人物善惡美醜的精神世界。
在閱讀小說時,命題者自然會從分析人物形象這一角度設置試題,具體說來,大致可能涉及到指出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對文中人物進行客觀公正的評析(包括作者自身對人物的態度和讀者對人物的評價)等。
※常見題型:
1、結合全文,簡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3、XXX有哪些優秀的品質?
4、分析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及其作用。
解題思路:通過人物的描寫(語言、行動、心理、肖像、細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徵,然後根據題目要求作答。
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
XXX是一個……的人物形象。作為什麼人,他怎麼樣,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思想品質)。
典型例題: 2008年廣東卷《河的第三條岸》「結合作品,請簡要分析『母親』這一人物形象。」(答案略)(作品見實戰演練)
面對這些題型,我們該如何解答呢?一般可從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視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因為它們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描寫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
第三,小說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活動的,所以分析人物就應把他們放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
(二)故事情節
小說的主題思想需要在情節的發展過程中展現出來,有的小說甚至有多條線索多種矛盾相互交錯,要准確地理解作品的主題,必須理清作品的線索和情節。分析情節,要善於把握故事發生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四個環節,並能概括各部分的要義,為提煉主題思想做准備。同時,我們還須從情節的發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為情節是人物性格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在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才能顯現出人物靈魂深處的東西來,離開了情節,就不知道人物怎樣做事,也就無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徵。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須透過情節中發生的事情這種外在現象去剖析現象背後的本質。
鑒於小說的情節在表現主題和刻畫人物方面的重要性,命題者往往圍繞情節構思及其作用命題。
※常見題型:
1、文中寫了XX情景在小說中起到什麼作用?
2、XX事物、XX人物在小說中有什麼作用?
解題思路:明確情節構思為表現人物的宗旨,結合情節的一般作用(一是創造懸念,引人入勝;二是前後照應;三是側面襯托、埋下伏筆;四是總結上文、點明題意;五起線索作用)。然後根據題目要求,結合文章作答。
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
XXX情節(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現了……
3、概括
①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句概括故事情節;
②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請依次加以概括;
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說的部分內容(包括指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典型例題:2008年江蘇卷《侯銀匠》 「小說第二段(」侯銀匠中年喪妻……很精到「),對全文情節展開有什麼作用?請具體說明。」(答案略)(作品見實戰演練)
分析小說的故事情節,可以從理清小說的結構,尋找線索,抓住場面等幾方面入手,要特別注意情節的設計如何有力地表現人物性格,情節的發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內在力量所推動,人物的行動和行動方式是否由其獨特的性格決定等較為深層面的意義。
(三)環境描寫
環境描寫是小說藝術的一個重要內容,小說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描寫對揭示小說的中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也不可忽視。恰當的環境描寫有助於人物的刻畫和主題的表達,人物的性格通過環境得以凸顯,環境是為人物而設置的,小說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環境之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總要打上時代的烙印,留下環境的痕跡。小說追求相對完整的人物形象塑造,就要著力於人物所處的環境的描繪,人與人之間所釀成的氣氛和整體意境的形成,無不包含著某種真摯的思想情感。
對小說的環境描寫的考查,一般會要求找出描寫環境的句子,或就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其作用等。
※常見題型:
①在文中准確地找出描寫環境的句子;
②就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其作用;
③依據文章內容發揮想像續寫一段環境描寫。
面對這種題型,我們可從五方面進行思考:①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②暗示社會環境,揭示社會本質特徵或展示世態風情;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性格;④渲染氣氛,烘託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 奠定情感基調;⑥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為刻畫人物作鋪墊,打基礎等。
典型例題: 2008年浙江卷《烏米》「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寫所採用的手法,並簡析該段景物描寫的作用。」(答案略)(作品見實戰演練)
(四)主題思想
小說的主題就是小說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描繪和藝術形象的塑造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小說的主題是小說的靈魂。而小說的主題寓於小說中的題材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賞小說必須欣賞小說的主題。一般來講,可以通過環境、背景甚至小說的標題來了解小說的主題;也可以通過人物、情節了解小說的主題。另外要注意,分析要恰如其分,符合實際情況,不能隨意拔高或主觀臆斷。
※常見題型:
①找出體現小說主題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作品的主題);
②讀了全文後,文章讓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本文對你有何啟迪?談談你的一點體會);
③結合全文主題,談談你對某一句話(某一個問題)的理解或看法。
如何把握小說的主題呢?
①從小說的題目入手思考小說的主題;(標題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幾種: 1.設置了懸念。2.標題就是小說的線索。3.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務。4.推動情節的發展或推動了故事情節的轉折,化解了人物矛盾沖突。5.突出主題,一語雙關,對主題的表現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②從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入手;
③聯系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典型的環境描寫,認識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時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徵,達到揭示小說主題的目的;
④從小說的精巧構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題。
在把握主題時,要從作品的客觀實際出發,不能出現認識上的偏見和情感、情緒上的偏激;在沒有認真閱讀原文,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硬套,評價作品缺乏針對性。
(五)表達技巧
質量上乘的作品,離不開精妙的寫作技巧,這是因為寫作技巧是作家駕馭文學語言,運用多種藝術表現手法及表達方式、修辭手段等,來構思文學作品塑造文學形象時所表現出的熟練的而又獨具特色的藝術才能。
對於表達技巧的考查多在運用了什麼表達技巧及其作用方面設題。
※常見題型:
①文中運用了什麼表現方法(細節描寫、象徵、對比、襯托、鋪墊、照應、懸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時所起的作用;
②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服務的;
③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例如:語言精煉、句式整齊而有節奏感、用詞准確而形象、詞語豐富而多樣),給讀者提供哪些藝術審美情趣。
對表達技巧的評價鑒賞,就是分析文章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表達了什麼內容,達到了什麼藝術效果等。
對表達技巧的分析鑒賞,可以從下幾方面去分析:
①表達方式。一般涉及到描寫的角度,敘述人稱的選擇(第一人稱:敘述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第二人稱: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於感情交流。第三人稱: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敘述順序的安排(手法的運用及作用。順敘:能按某一順序(時間或空間)較清楚地進行記敘。倒敘:造成懸念,引人入勝。插敘: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補敘: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平敘:俗稱「花開兩枝,各表一朵」,(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描寫的特點(白描、細節描寫、景物描寫等的作用。白描:純用線條勾畫,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見大,寥寥幾筆勾勒出畫面,表現了性格、主題。人物對話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語態,收到一種特殊的效果。景物描寫:具體描寫自然風光,營造一種氣氛,烘託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人物肖像、動作描寫、心理描寫: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徵。);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言事說理服務的;
②表現手法角度。看是否運用了象徵法、對比法、襯托法、先抑後揚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用它們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
③從結構安排角度。看是否開頭結尾各有特色;是否結構嚴謹,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後照應;設置懸念,製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等。
(六)小說的語言。
這類型的題目主要是詞語、句子的含義,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命題。
※常見題型:
1、某一詞語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義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解題思路:一是瞻前顧後,結合文意理解;二是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句子。然後根據題目要求,結合文章作答。
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
XX詞語(句子),寫了……,表現了……
3、語言特點、修辭、表達效果
總之,小說備考應注重實效性,要關注文本,走出題海戰的誤區。既要有老師的解題指導,又有學生的限時訓練,老師和學生一起評分、探究,分析答題的得失情況,掌握答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備考效率。
H. 小說的環境包括
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