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歡樂頌簡譜
簡譜如下:
《歡樂頌》,又稱《快樂頌》(德語為Ode an die Freude),是在1785年由德國詩人席勒所寫的詩歌。貝多芬為之譜曲,成為他的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的主要部份,包含四獨立聲部、合唱、樂團。
而這由貝多芬所譜曲的音樂(不包含文字)成為了現今歐洲聯盟的盟歌、歐洲委員會會歌,亦曾被用作羅德西亞1974-1979年國歌《揚起羅德西亞的聲音》的旋律。
歌曲鑒賞
《歡樂頌》(AndieFreude)是席勒1785年夏天在萊比錫寫的,那時他創作的戲劇《強盜》和《陰謀與愛情》獲得巨大成功。恩格斯稱《強盜》是「歌頌一個向全社會公開宣戰的豪俠的青年」,《陰謀與愛情》則是「德國第一個具有政治傾向的戲劇」。
然而,當時的席勒受到歐根公爵的迫害出逃在外,身無分文,負債累累,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正在席勒走投無路的時候,萊比錫4個素不相識的年輕人仰慕席勒的才華,寫信邀請他到萊比錫去,路費由他們承擔。
席勒接到信後立即從曼海姆出發,不顧旅途困頓和身體虛弱,走了8天來到萊比錫,受到4位陌生朋友的熱情歡迎和無微不至的招待。《歡樂頌》就是在席勒感受了這種雪中送炭的溫暖後,以萬分感激的心情寫出來的。以此來歌頌人間歡樂 宣揚博愛理想。
(1)歡樂頌簡譜小說閱讀網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首詩採用了當時流行的頌歌體。這種題材源自古希臘詩人品達,很早就被運用於德國詩人的創作中,一直到19世紀著名的頌歌詩人賀德林。德國啟蒙運動時期最有名的頌歌體詩人是克洛普施篤克。
此人一改啟蒙運動詩歌干癟說教的風格,寫的頌歌熱情洋溢,神聖崇高,深受當時青年人的喜愛。歌頌歡樂這個題材的詩,在席勒以前也有人寫過。德國的阿那克里翁詩派(也稱作洛克克)的哈格唐就寫過同名詩《歡樂頌》。
但這兩首《歡樂頌》不一樣:哈格唐歌頌的是現世的快樂,席勒歌頌的則是從人間高尚的感情升華成一種與神為伍的歡樂。席勒《歡樂頌》的詩風受克洛普施篤克的影響,具有庄嚴崇高的韻律,而哈格唐的《歡樂頌》雖也帶著嚴肅的調子歌唱歡樂,但是詩中帶有諷刺和針砭。
參考資料:網路——《歡樂頌》
❷ 歡樂頌簡譜和歌詞
3+ 3+ 4+ 5+/5+ 4+ 3+ 2+/1+ 1+ 2+ 3+/3+. ! 22+ -+/3+ 3+ 4+ 5+/5+ 4+ 3+ 2+/1+ 1+ 2+ 3+/2+. ! 11+ -+/
//:2+ 2+ 3+ 1+/2+ 3+4 3+ 1+/2+ 3+4 3+ 2+/1+ 2+ (5)+ 3+/3 3+ 4+ 5+/5+ 4+ 3+ 2+/1+ 1+ 2+ 3+/2+. ! 11+ -+://
❸ 歡樂頌左右手簡譜
❹ 歡樂頌的歌譜
歡樂頌歌譜如下:
《歡樂頌》,又稱《快樂頌》,是在1785年由德國詩人席勒所寫的詩歌。貝多芬為之譜曲,成為他的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的主要部份,包含四獨立聲部、合唱、樂團,而由貝多芬所譜曲的音樂成為了歐洲聯盟的盟歌。
(4)歡樂頌簡譜小說閱讀網擴展閱讀:
這部交響樂思想深刻,結構廣闊,它擴大了交響樂的規模和范圍,超出了當時的體裁和規范。加入了人聲的合唱,譜寫了齊唱、合唱、四重唱和獨唱。這些聲樂曲和管弦樂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庄嚴崇高、雄偉瑰麗的交響樂章,一部宏偉而充滿哲理性的壯麗頌歌。
《歡樂頌》這首樂曲,每每聽到,都令人感到無限的光明,想像著在華麗明亮的教堂里, 高貴的人們用吐詞婉轉的德語, 全身心的向神唱頌內心的歡樂。
她庄嚴宏偉,充滿了神聖的體驗,苦難中掙扎的人們突然獲得拯救,陽光像聖母慈悲的目光一樣, 灑向天地萬物。這是被寬恕的喜樂,這是被最偉大的神所護佑時的歡樂, 這是世間萬物共同歡歌的時刻,傾聽她時, 神盪滌著人們的心靈。
❺ 歡樂頌 簡譜
3345 | 5432 | 1123 | 3.22- | 3345 | 5432 | 1123 | 2.11- ||
2231 |2 34 31|2 34 32|12(5)3 | 3345 |54 34 2|1123 | 2.11- ||
括弧是低音
滿意的話就給個分thanks~
❻ 歡樂頌鋼琴曲簡譜
歡樂頌鋼琴曲簡譜:
《歡樂頌》,又稱《快樂頌》(德語為Ode an die Freude),是在1785年由德國詩人席勒所寫的詩歌。貝多芬為之譜曲,成為他的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的主要部分,包含四獨立聲部、合唱、樂團。《歡樂頌》是歐盟盟歌,已被寫入《歐盟憲法》。
席勒的《An die Freude》最早創作於1785年,並收錄於隔年出版的雜志《Thalia》中,這首詩是共濟會的詩歌。席勒於1803年對《An die Freude》進行修改,刪減了部分詞句,貝多芬在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中所使用的歌詞,便是以席勒1803年版本的《An die Freude》為基礎。
❼ 歡樂頌的譜子(完整版) 電子琴的
《歡樂頌》電子琴簡譜:
拓展資料:
《歡樂頌》(德語為An die Freude),又稱《快樂頌》,是在1785年由德國詩人席勒所寫的詩歌。貝多芬為之譜曲,成為他的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的主要部份,包含四獨立聲部、合唱、樂團,而由貝多芬所譜曲的音樂(不包含文字)成為了歐洲聯盟的盟歌。《歡樂頌》,最常提起的是貝多芬的音樂作品、席勒的詩歌、胡風長詩《時間開始了》中的第一樂章和一部科幻小說名字,尤其是前兩者,更為人們熟知。
❽ 《歡樂頌》的簡譜、全部
http://www.tom163.net/yuepuku/yinyueyuepu/dizixiaodequpu/200703/21651.html
❾ 歡樂頌的簡譜
簡譜如下:
拓展資料:
《歡樂頌》,又稱《快樂頌》(德語為Ode an die Freude),是在1785年由德國詩人席勒所寫的詩歌。貝多芬為之譜曲,成為他的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的主要部分,包含四獨立聲部、合唱、樂團。而這由貝多芬所譜曲的音樂(不包含文字)成為了現今歐洲聯盟的盟歌、歐洲委員會會歌,亦曾被用作羅德西亞1974-1979年國歌《揚起羅德西亞的聲音》的旋律。
席勒的《An die Freude》最早創作於1785年,並收錄於隔年出版的雜志《Thalia》中 ,這首詩是共濟會的詩歌。席勒於1803年對《An die Freude》進行修改,刪減了部分詞句,貝多芬在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中所使用的歌詞,便是以席勒1803年版本的《An die Freude》為基礎。
❿ 求《歡樂頌》簡譜
不是吧~隨便找找就可以找到的啊.
334554321123322 334554321123211 223123431 23432125。(「5。」是指低一個音)334554321123211 下劃線不好打,根據你聽的去判斷節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