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查閱讀並了解有關曹操父子的歷史故事
曹操父子的歷史故事在《三國志》、《資治通鑒》等正史中有記載。
曹操:望梅止渴
三國時期,曹操帶兵攻打宛城的張綉時,經過方城縣一個叫梅林鋪的地方。時值中午,烈日當空,天氣十分炎熱。曹操派人四處找水,又命令士兵就地挖井,始終見不到一滴水。
士兵們全軍都很口渴。為了不耽誤行軍,曹操靈機一動,站在高處,指著前面一個小山包說:「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來解渴。」士兵們聽後,嘴裡都流口水一時也就不渴了,個個來了精神,加快行進速度,最後到達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曹丕:臨台立誓
永始台原是漢魏故都丞府建築群的一部分,曹操安置曹丕在此修文習武。曹丕娶郭女王之後,便將她安置在此處,時刻伴於身邊。郭女王與曹丕情義相投,恩愛異常。可是時間一長,郭女王愁容漸生。曹丕不知何故。郭女王說:「妾出身寒微,自知不配伴君,今雖樂,恐難長久。」曹丕聽後向郭女王立誓:」吾愛卿出自誠心,今生生死與共,永遠如初,此台以為證。」這座殿台遂被人稱作永始台。
曹植:七步成詩
魏文帝曹丕曾經命令東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內作成一首詩,作不出的話,就要動用死刑。曹植應聲便作成一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魏文帝聽了深感慚愧。
曹沖:曹沖稱象
曹沖年少聰明善於觀察,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意識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孫權曾經送來過一頭巨象,曹操想要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他的下屬,都沒法想出稱象的辦法。曹沖說:「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它東西,(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就能知道結果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2. 你心目中曹操父子三人的文學成就是怎麼樣的
曹植最好,曹丕稱帝叫曹植寫七步寫,就是看曹植有沒有稱帝之心。曹植是酷愛文學的。
3. 曹操父子三人的代表作展現了怎樣的時代風格
以曹操父子三人為代表,包括「七子」、蔡琰等作家在內的建安文學的出現,掀起了詩歌創作的第一個高潮。他們的詩作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亂和民生的疾苦,表現了統一天下的理想和壯志,具有悲涼慷慨的時代風格。
4. 曹操父子詩意盎然徽州商人剎那風雲
從兩小無猜的童年到兩情相悅的青年,青梅竹馬,花前月下.自古兩情皆相悅,唯有離人難永恆.柳下惠者坐懷不亂,西門慶者尋花問柳.現人皆感嘆:兩情為何物,真人難明裡.情意綿綿兩人,問君誰解,唯有心思.
5. 曹操父子三人皆有文采世稱
曹操、曹丕、曹植,合稱三曹。三曹,指漢魏間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稱。因他們父子兄弟間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學上的成就,都對當時的文壇很有影響,是建安文學的代表,所以後人合稱之為「三曹」。 與也是父子兄弟以文學見稱的三蘇(蘇洵、蘇軾、蘇轍)齊名。曹操是建安時期傑出的文學家和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者,開創了建安文學的新風氣,風格清俊通脫。曹丕擅長詩文及辭賦,其名作有《燕歌行》、《與吳質書》等,其中《燕歌行》全詩均用七言,句句押韻,在中國七言詩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曹植是第一個大力創作五言詩的作家,他把文人五言詩的發展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標志著文人五言詩的完全成熟,他的散文和辭賦也表現出了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有《洛神賦》美不勝收、《與吳季重書》和《與楊德祖書》是兩篇有名的散文詩札。
6. 求一曹操曹丕父子文
我只有前面四章,你要的話,我傳給你
7. 曹操三父子
曹操 曹植 曹丕
http://ke..com/view/6907.htm
三曹:指漢魏間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因他們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學上的成就,對當時的文壇很有影響,所以後人合稱之為「三曹」。
8. 曹操三父子的文學造詣首屈一指,能比得上蘇軾三父子嗎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在今天仍然能夠熠熠生輝,必然有其獨特的魅力。唐詩、宋詞、元曲、明清時期的小說都是我國燦爛文化的瑰寶。中國歷史上也是人才輩出,更甚的,有的整個家族都是才華橫溢的人。俗話說:“上陣父子兵”。比如,蘇門三父子:蘇洵、蘇轍、蘇軾。曹門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三父子的文學造詣首屈一指,能比得上蘇軾三父子嗎?我覺得還是比不過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蘇門三父子,主要是蘇軾的名氣最大。蘇軾不僅才華橫溢,他這個人,還比較懂得吃。我們今天的“東坡肉”就是他發明的菜餚。不得不說,他可真的是一個懂生活情趣的詩人。
9. 曹操父子三人的代表著作分別有哪些流傳
《薤露行》、《蒿里行》、《七哀詩》、《悲憤詩》等,是這類詩歌的代表性篇章。這一時期不僅有曹操的《短歌行》等四言詩佳作,而且五言詩創作也進入鼎盛年代,其中曹植的作品(如《贈白馬王彪》、《雜詩》6首等)最為成熟。文人七言詩也在興起中,曹丕的《燕歌行》是代表性作品。文人樂府詩也得到發展,「三曹」與「七子」都有不少樂府詩作流傳。
10. 求文,曹操的父子文。受是曹操的兒子,穿越的
曹植,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