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漢中的風流人物有哪些,並寫出主要事跡
1、張騫(約公元前164~前114年),字子文,西漢漢中郡成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封地博望(今河南省方城縣博望鎮),時稱博望侯。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為郎。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三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終秉持漢節。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年),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張騫在大夏時,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勸武帝開西南夷道,但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元朔六年,張騫隨衛青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年),與李廣出右北平(今河北東北部)擊匈奴;張騫因遲誤軍期,當斬,用侯爵贖罪,得免為庶人。後張騫復勸武帝聯合烏孫(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騫為中郎將,公元前119年率300人,牛羊金帛以萬數,出使烏孫。張騫到烏孫,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國,此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西域各國也派使節回訪長安.烏孫遣使送張騫歸漢,並獻馬報謝。元鼎二年(前115年),張騫還。翌年卒。他所遣副使後相繼引西域諸國使者來漢;烏孫後來終於與漢通婚,共擊破匈奴。漢能通西域,由張騫創立首功。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張騫對開辟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西域諸國當時無史籍記載,張騫所報道,備載於《史記》、《漢書》中,是研究中亞史所根據的原始資料,具有重要價值。
2、褒姒(史記作襃姒),生卒年不詳。據稱夏朝末年有兩條龍來到王宮,自稱「褒之二君」,通過占卜得「藏之吉」,後來龍離去前遺留的口水唾液裝在木匣子里收藏起來,直到周厲王時打開觀看,不小心使龍涎灑流於廷外,化為一隻「玄黿」爬進王府,一個小妾碰上了這只鱉,便受了孕,四十年生一女嬰。該女嬰被扔棄,被褒國人撿回家養大。後來褒人將她獻給周幽王姬宮涅,因姓姒,故稱為褒姒。成為周幽王的寵妃,生一子伯服。褒姒生性不愛笑,幽王為取悅褒姒,舉烽火召集諸侯,諸侯匆忙趕至,卻發覺並非寇匪侵犯,只好狼狽退走。後來,申後之父聯絡曾侯及犬戎入寇,周幽王舉烽火示警,諸侯以為又是騙局而不願前往,致使幽王被犬戎所弒,褒姒亦被劫擄。
3、吳向飛,中國大陸地區非常著名的填詞人,職業: 音樂創作人、製作人、歌手,作品200餘首。創作過眾多流行金曲。中學期間開始音樂創作,96年前往北京發展。是目前港台地區知名度最高的內地填詞人。曾多次代表內地音樂創作人參與海外音樂交流活動。現定居北京。 1999年發表個人首支作品《為愛存在》(此作品也是當年羅中旭車禍復出的第一支單曲)。
2002年,年僅24歲的吳向飛創作的電影同名主題歌《開往春天的地鐵》,創下了當年中歌榜連續上榜24周(近6個月)的輝煌紀錄,同年毫無爭議的獲得了「第十屆中國歌曲排行榜年度最佳填詞人」大獎。
2008年,為歌手陳奕迅創作的作品《路一直都在》,以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簡單易懂的歌詞,為經受挫折、迷茫的人點亮了一盞路燈。這首歌囊獲了香港、台灣、內地2008年所有頒獎典禮的十大金曲,並一舉摘得台灣金曲獎「最佳專輯」。
吳向飛本人也因此獲得了「2008MusicRadio中國TOP排行榜港台最佳填詞人」,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獲此獎項的內地填詞人。 2008年,吳向飛發表了首張創作專輯《漢中》,正式跨入唱作人行列。
4、胡蝶,中央電視台新聞主播、一級播音員、央視新聞中心首席出鏡記者。1983年2月16日出生在陝西漢中,六歲後隨父母到西安生活。2001年由西安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本科。2005年6月,胡蝶以綜合考核第一的成績畢業,放棄保研的機會,進入北京電視台,走上了新聞播音主持的道路。2007年胡蝶奪得第五屆CCTV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冠軍。2008年進入中央電視台,擔任CCTV-4《今日亞洲》、《中國新聞》主播。2009年7月,開始主持中央電視台CCTV-1和CCTV-新聞並機直播的新聞節目《朝聞天下》。獲央視 2010年度名優主持人,央視新聞中心授予的優秀主持、優秀主播、優秀現場報道等多種獎項。2015年,獲北京市青年崗位能手稱號。2010年被陝西省環保廳和林業廳授予秦嶺環保形象大使榮譽稱號,被陝西省婦聯授予紅鳳工程形象大使榮譽稱號。2011中國綠化基金會、國家林業部、人民網等授予她 綠色中國行特別關注人物年度獎和綠色寶貝年度獎兩項大獎。2015年,胡蝶和陸川結婚。2015年10月22日,胡蝶順利產子。
5、睿智哥,本名賀軍世,70後,畢業於西安科技大學,陝西漢中西鄉縣電力局黃池供電所職工,2010年4月開始在網路以發帖的形式為網友解答問題,帖子受到網友追捧,並送給他「睿智哥」的美名。 2011年《作為一個70後坦盪、睿智男人,在此解答網友所有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2012年《睿智哥賀軍世說》; 2013年《睿智哥賀軍世定律》。
6、張學文,陝張學文,陝西漢中人。1935年10月出生, 陝西中醫學院主任醫師、教授,首屆國醫大師,中醫急症高手,為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張學文是全國著名中醫內科學專家,在中醫急症、中醫腦病、溫病學、疑難病、活血化瘀等諸多研究領域均有很高的學術造詣。 對「毒瘀交夾」、「痰瘀交夾」、「水瘀交夾」、「顱腦水瘀」等病機病理的認識頗多創新、自成體系。 先後出版學術專著10餘部,獲各級科技成果獎20餘項。要從事中醫內科、溫病的教學、醫療與科研。編著 出版有《瘀血正治》,主編出版有《中醫內科急症學簡編》、 《舌診圖鑒》,校注《醫林改錯》、《疑難病證治》、《中風病防 治研究》、《醫學求索集》等十部專著,發表60餘篇論文。 主持研製「通脈舒絡液辨證治療中風」、主要參與制定的 全國「中風病診斷及療效評定標准」、參與的「清開靈治療 中風急症的臨床及實驗研究」,分別獲1986年、1989年、 1991年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乙等獎和科技進 步三等獎及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共同研製的「出血熱預 防片」、「小中風片」、「洋參強心靈片」已通過省級鑒定,成 果分別轉讓葯廠生產和申報新葯。1979年以來獲陝西省 科委、省高教局、省衛生廳二、三等獎各兩次,省中醫管理 局一等獎一次,陝西省首屆、二屆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 獎各一次,1994年三篇論文獲首屆世界傳統醫學論文獎, 並應邀赴美領獎參加學術交流。享受國務院發放的政府 特殊津貼,為陝西省第二批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