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有聲完結 > 有聲小說許世友之謎

有聲小說許世友之謎

發布時間:2021-04-17 05:29:08

㈠ 有關許世友的感人事跡

一、庭院成了「村莊」

許世友晚年給人的一個深刻印象是:說下就下,對以往的權位毫不藕斷絲連。激越的壯心歸於平靜,沖天的豪氣融入了田園幽境。他住的南京中山陵八號,院子里的草坪被全部挖掉,改為種植小麥、高梁、玉米、紅薯的試驗田和菜園子。後又在靠馬路的圍牆下修了一排豬圈,加上原有的三四畝水面,既喂豬,又養魚。許世友在他自己營造的「村莊」里,就像個兢兢業業的「村長」,每天一大早起來安排農活。

他的工作人員,種地的種地,種菜的種菜,喂豬的喂豬,養魚的養魚,分工明確,要求具體。他自己負責飼養十幾只兔子,當了一名「兔司令」。

二、俸祿大都付予「杜康」

許世友因公待客的酒由管理員保管,自己喝的酒由自己保管,兩者決不攙和。他每月的薪金大部分用來買了茅台酒,當時茅台酒每瓶不過四元八角,還買得起。他去世後,口袋裡只有一千多元現金,沒有一個存摺。上將司令幾十年的俸祿,差不多都付予「杜康」。

三、「顛一顛也是運動」

許世友鍛煉身體的方法很多:打獵、撒網打魚、爬山、散步、坐汽車轉悠……可老了,又添了痛風病,犯起病來,趾關節、足背、足跟和踝關節等處疼痛難忍,每天就只能散散步,坐坐車了。他說:「坐車子顛一顛也是運動,也能吃飯。」 一天他和工作人員閑聊,聽說國家汽油緊張,軍區領導用車都是定量供應,包干使用。從此,他連「顛一顛」也免了。

四、「活著盡忠,死後盡孝」

「我死後不火化」。許司令語出驚人,「中央關於領導工作人員實行火葬的倡議書,我沒有簽字。我死後和母親埋在一起。我從小離開家,沒有在母親身邊盡孝道,死後要和她老人家做伴。我給了大兒子許光50元錢,要他給我買口棺材,死了往裡一裝就行了。」 許世友幼年喪父,從小跟母親相依為命。參軍以後,幾十年戎馬倥傯,為國盡忠,顧不上對母親盡孝,他內心常存歉疚之情。

1952年,他任山東軍區司令員時,請假探家一次,見了母親,長跪不起,眾人百般勸慰才把他扶起來。1959年,他為看地形又一次路過家門,見74歲的老母親還在打柴、喂豬,不禁淚流滿面。母親病危時,他因公務纏身,未及趕回去給老人送終,引為終生憾事。當時他發下誓願:自己死後,一定來為母親守墳。緣於這筆「感情債」,許司令才沒有在領導幹部實行火葬的《倡議書》上簽名。

許光收到父親寄來的50元錢,自己又添了點錢,買了幾棵松樹,做了一口棺材。這棺材最後沒用上,許世友下葬的棺木是用尤太忠將軍特為精選的楠木做成的。對許世友還鄉土葬一事,鄧小平的批示是:「下不為例。」

五、更名

許世友原來叫許仕友,許世友是毛澤東主席給改的。毛主席說,仕友是當官人的朋友,要他做天下百姓的朋友,而改成世友。 在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路上,許世友第一次見到毛澤東。毛主席問他:我經常聽到你的名字,沒有見到你這個人。你的名字是哪幾個字呀? 許世友回答說:我的幼名叫友德,姓是言午許,家譜上是仕字輩,父母給取名叫許仕友。參加紅軍後,我有空就學認字,才發覺'仕'字是做官的意思,便把'仕'改為'士',那個時候想,這一字改後,當了紅軍戰士就名符其實了!

毛主席聽後對許世友說:你看,把'士'字改用世界的'世'字好不好?這一改,你就成為世界之友了!我們的紅軍戰士不但事事處處要想到中國,還要放眼世界喲! 從那以後,許世友就照毛主席說的把「士」改為「世」了。

六、墓地

許世友同志之墓,位於河南省新縣田鋪鄉河鋪村許家窪,距縣城31公里。墓地在一個半山腰處,背靠著兩座山相接的鞍部。西南面為許世友父母親的合葬墓,相距約40米;東面偏北為許世友的出生地,相距約50米;正前遠方是五虎山(相鄰的五個山頭),近處是開闊的田野和一方波光粼粼的水塘。 墓包高200厘米.直徑350厘米。整個墳墓前方後圓,簡朴莊重,長1150厘米,寬850厘米,佔地面積約98平方米。墓地居高臨下,視野開闊。 許世友要為母親盡孝看墳,選擇此處是再好也沒有了。

㈡ 聶風智的與許世友

許世友和聶鳳智先後擔任過南京軍區司令員,聶鳳智接的是老領導許世友的班,他們兩人的個人關系一直在軍中傳言不少,有人說許世友手下大將如雲,就是偏愛一人,那就是聶鳳智。許世友這個職位走人,下個接位的必定就是聶鳳智,而聶鳳智也是鐵心忠許,唯許是瞻,沒有人撼動得了。兩人的個人關系一直是軍中之謎團,也為許多人猜測。
早在紅軍時期,聶鳳智與許世友就在一個團戰斗過,但並不是直接的上下級關系,相識不相熟。延安時期,他們同在「抗大」學習,直接交往也不多。到了膠東抗戰中,他們在硝煙紛飛的戰場上結成了密不可分的親密關系。許世友是解放軍軍最有個性的戰將,甚得毛澤東的信任和「寵愛」。但許世友的個性和脾氣也是解放軍中出名的,而聶鳳智在老司令前有「兩敢」,一是開玩笑,過火了,許世友也不生氣;一是敢提意見,甚至和他「吵架」。
聶鳳智耍老司令的玩笑,紀錄在案的有一則。那是在1945年接管青島時聶鳳智帶人偵察青島的鬼子沒逃跑後的事
與許世友
情。在撤軍的路上,聶鳳智一個電話打到老司令那裡。誰都怕這個愛喝酒又發脾氣的許司令,聶鳳智卻沒大沒小地開起了玩笑,「耍」老司令。
「我是聶鳳智。」
「你在哪裡啊?」老司令在那邊問。
「我……在青島。」
「你怎麼進去啦?」老司令那邊冷冷的。
「首長不是叫我們去打青島的嗎?!」
「這么快就打進去啦?」老司令那邊還是冷冷的。
「嗨!根本進不去。青島四周到處是鬼子,我們差一點兒叫鬼子打著了,部隊已撤回來啦。」
「打不了算了。」許司令就放下了電話。
聶鳳智是許世友的愛將,他打了敗仗,老司令就一頓罵,而打了勝仗,從來不表揚的。聶鳳智沒大沒小的玩笑,老司令一句「打不了算了」,默認了愛將的「決策」,也巧妙地「晾」了他。
1945年秋,黨中央為了發展和控制東北,從其他戰略區抽調主力部隊進軍東北。聶鳳智接到中央軍委的命令,要他隨部隊橫渡渤海北上。不久,許世友突然把他召去,告訴他不要去東北了,繼續留在山東戰場。
明明中央軍委有命令,為什麼又變了呢?
聶鳳智在回憶錄《戰場——將軍的搖籃》中寫道:「事隔很久,我在他們的一次談笑之間,才真正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開始軍委已經下達命令,讓我帶部隊去東北。膠東軍區首長給軍委發了一個電報,說聶鳳智患了急性肺結核,正處於『開放期』,需要好好休息,暫時不能去東北,建議另換一位領導幹部去。軍委復電同意。這個『調包計』,許、林首長(司令員許世友、政治委員林浩)心裡最清楚不過了。他們那時故意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把我完全蒙在了鼓裡。……其實,我那時身體很好,什麼病也沒有。」
公然「欺騙」中央軍委,這對許世友來說,還是頭一回,也是唯一的一回。
他使用「調包計」,調換的是誰?幾個當事人都沒有說。但據有人查資料,據說留下的是聶鳳智,去東北的是吳克華。
許世友是聶鳳智的老司令,聶鳳智是許世友得意的愛將。在眾多老部下中,敢於當面頂撞許世友的,也只有一個聶鳳智。換句話說,許世友只容忍以至於容許聶鳳智頂撞。
許世友當9縱司令的時候,聶鳳智和劉涌、孫端夫是縱隊的3位師長。北河神廟一仗沒打好,大家知道許司令克起人來開口「槍斃」,閉口「混蛋」,有些怕。但仗沒打好,不去見他也不行。劉、孫兩位師長就打電話約聶鳳智一起去,他倆知道只有他敢在許司令面前大聲說話。聶鳳智倒也乾脆:「仗沒打好你不去行嗎?」於是3人只好同去。許司令一見他們,一屁股扭過身子假裝沒看見,嘴裡罵:
「打仗前說得頭頭是道,一打起來狗屁不如,常敗將軍!」
3位師長齊聲「報告」,他也不理,繼續自說自罵。3位師長就這么靜靜地聽著,看老司令罵得差不多了,聶鳳智開口了:
「老司令,你罵夠了沒有?我們在前面打仗,你坐在家裡喝酒。你知道我們從昨天到現在連一口飯都沒吃。我們來請罪,你不理,一進門就罵,我們好受嗎?」
這個老司令卻沒想到,他愣了愣,回過頭來問:
「啊?你們還沒吃飯?」
聶鳳智又堵了他一句:「打這么個窩囊仗,還有人給飯吃?」
許司令跳了起來:「警衛員,快搞雞蛋炒飯!」
——戰斗總結,就在蛋炒飯的氣氛中完成了。
對於聶鳳智在許世友前的「進諫」,聶鳳智的夫人何鳴有一段這樣的說法:
許世友將軍
眾所周知,鳳智和許世友司令員的感情很不一般。這當然有其歷史的原因。因為早在紅軍時代,也即從20年代開始,鳳智就已經和許司令並肩戰鬥了。以後到了山東,從膠東開始,許司令又一直是鳳智的直接領導。在對敵斗爭中形成的經過血與火考驗的感情,可謂是血肉相連的生死之交吧。可局外人很少有人知道,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共同戰斗中,把他們兩人聯系得最緊密的原因,則是鳳智敢於在許司令面前「說話」。他倆是戰友,更是諍友。據我所知,從膠東到南京,從戰爭年代到和平環境,許司令周圍那麼多人,和許司令爭論,爭辯或爭吵得最多的,就是鳳智。奇怪么?一點也不。誰都知道,許司令的脾氣大,如果犟上了,誰都不容易說服他,或是不願去說,或是不敢去說。在這種情況下,你要是唯唯諾諾,不顧原則地順著他的脾氣去,那是一種對工作的不負責任,也是對許司令本人的不負責任。鳳智每每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敢於堅持,敢於爭辯,甚至敢於去「說」許司令的「不是」。其實,只要你說得對,說得在理,哪怕吵得再凶,許司令最後還是會聽的。許司令這人就是這樣。你要不說,不堅持該堅持的,反倒證明你這人對人不真心。此外,許司令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不記仇,不小心眼,爭歸爭,吵歸吵,通了就算了,絕不會把爭吵放在心上。要出了什麼差錯,他還會主動給你承擔責任,決不會把責任推到你頭上。對鳳智,他就是覺得他這人在這些事情上正派,光明磊落。管你吵得臉紅耳赤,該怎麼說他還是怎麼說,該怎麼做他也還是怎麼做。他認為這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他就喜歡對工作,對同志的這種態度。我覺得這是一種了解,一種真正的相互了解。有了這種了解,就能胸無芥蒂,無拘無束,病情也就能持久牢固。
在「文革」中,許世友從造反派手中把聶鳳智搶了出來,救了聶鳳智一條命。隨後,聶鳳智又被打成「三反分子」,發配到廣西的偏僻山鄉「勞動改造」,全家都跟著遭了殃,在軍內軍外備受歧視和欺辱。他的夫人何鳴被送到合肥「五七」幹校變相「勞改」。在這種情況下,許世友親自出面,請何鳴吃了一頓飯。

㈢ 為什麼說對越自衛反擊戰是許世友將軍一生中的敗筆

因為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東線由許世友將軍指揮,雖攻克了諒山,但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比起西線差距較大。

一、對越自衛反擊戰指的是1979年2~3月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對在中越邊境挑釁和入侵的越南軍隊進行的自衛還擊作。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初,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二、通過十年中越邊境戰爭,維護了中國西南邊疆的穩定。對越南方面來說戰爭的影響是持久的,國力遭到了長期消耗和破壞,最終不得不改弦更張。1979年,中國軍隊在撤退回國的過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資,並沿途摧毀了越北地區的軍事設施、公路、鐵路、礦山。

(3)有聲小說許世友之謎擴展閱讀:

對越自衛反擊戰(國際稱「中越戰爭」,越南稱「反中國擴張主義戰爭」),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間在中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稱取得勝利。

隨後解放軍開始對越南北部的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毀滅後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在中方撤出之後也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20世紀80年代,兩國繼續軍事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20世紀90年初,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㈣ 許世友的十殺令是哪十殺 要分別寫全(查了半天只有幾條不算,我要全的!)!

許世友治軍非常嚴格,對於完不成任務就軍法處置。為了鼓舞士氣,整頓軍紀,他還制定了著名的《十殺令》,這十條戰場紀律分別如下:

畏縮不前者,殺!

臨陣脫逃者,殺!

見死不救者,殺!

貪生怕死者,殺!

投敵叛變者,殺!

延誤戰機者,殺!

違抗軍令者,殺!

泄露軍機者,殺!

謊報軍情者,殺!

動搖軍心者,殺!

這《十殺令》言簡意賅,條條醒目,無論犯了哪一天都是死路一條。這是為了讓將士們在戰場上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殺敵立功,一個《十殺令》大大提升了我軍戰斗紀律,同時也嚇得越南兵個個心驚膽戰!

(4)有聲小說許世友之謎擴展閱讀

許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出生於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田鋪鄉河鋪村許家窪。1955年許世友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並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常委等。

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第九、十、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在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副主任。

1985年10月22日16時57分,許世友因病逝世,享年80歲。

人物軼事

庭院成了「村莊」

他住的南京中山陵八號,院子里的草坪被全部挖掉,改為種植小麥、高梁、玉米、紅薯的試驗田和菜園子。後又在靠馬路的圍牆下修了一排豬圈,加上原有的三四畝水面,既喂豬,又養魚。

許世友在他自己營造的「村莊」里,就像個兢兢業業的「村長」,每天一大早起來安排農活。他的工作人員,種地的種地,種菜的種菜,喂豬的喂豬,養魚的養魚,分工明確,要求具體。

他自己負責飼養十幾只兔子,當了一名「兔司令」。

「活著盡忠,死後盡孝」

「我死後不火化」。許司令語出驚人,「中央關於領導工作人員實行火葬的倡議書,我沒有簽字。我死後和母親埋在一起。我從小離開家,沒有在母親身邊盡孝道,死後要和她老人家做伴。我給了大兒子許光50元錢,要他給我買口棺材,死了往裡一裝就行了。」

許世友幼年喪父,從小跟母親相依為命。參軍以後,幾十年戎馬倥傯,為國盡忠,顧不上對母親盡孝,他內心常存歉疚之情。1952年,他任山東軍區司令員時,請假探家一次,見了母親,長跪不起,眾人百般勸慰才把他扶起來。1959年,他為看地形又一次路過家門,見 74歲的老母親還在打柴、喂豬,不禁淚流滿面。

母親病危時,他因公務纏身,未及趕回去給老人送終,引為終生憾事。當時他發下誓願:自己死後,一定來為母親守墳。緣於這筆「感情債」,許司令才沒有在領導幹部實行火葬的《倡議書》上簽名。

許光收到父親寄來的50元錢,他又添了點錢,買了幾棵松樹,做了一口棺材。這棺材最後沒用上,許世友下葬的棺木是用尤太忠將軍特為精選的楠木做成的。對許世友還鄉土葬一事,鄧小平的批示是:「下不為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許世友

㈤ 許世友為什麼沒有火化

許世友同志號稱許瘋子,少林寺出身,打仗以勇猛善戰著稱,許世友沒有文化並且迷信,有一個片段,他生病了沒有看醫生,在門邊豎了一根掃把(家鄉風俗)。在他的眼裡,他就是三國的張飛,水滸的李逵,只聽大哥、公明哥哥的,因此也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少有的幾個沒有造反派感惹的將領(初次鬧過,許立即拉隊伍准備進山打游擊,豎反旗,是繼皮定均將軍被打到後第一個對抗的人,最後周親自批註不要揪許世友同志,毛在北京親自接待安撫)。他是毛最信任的將領(沒有之一),比如廬山會議後直接改變行程去南京軍區。在天下平定後,共產黨人要求火花遺體,所有人都簽字了,但是許世友沒簽,許說革命了一直沒空陪老娘,死了要埋回大別山,陪著老娘,最後經過大家一致同意,毛首肯,鄧小平曾經開玩笑說:我們這批老骨頭,沒這個待遇啦。事實證明,簽字的人中,除了毛外,只有許世友一個人沒有火化,而是用楠木棺材秘密埋回了老家,放置在了他母親的墳邊。

㈥ 許世友一生都不肯原諒的一位開國將軍是誰

1952年王必成(右)和粟裕在南京
1927年,許世友、王必成都參加了麻城地區的農民運動和黃麻起義,許世友是農民赤衛隊隊長,王必成是隊員。後來,他們都參加了紅四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許世友戰斗在膠東地區,王必成戰斗在蘇南、蘇中地區,相隔並不遠,不久又激流歸大海,匯入陳毅、粟裕的麾下,重新走到了一起。許世友是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王必成是第六縱隊司令員,兩人都是華東野戰軍有名的戰將。
1947年5月,王必成將軍率華野六縱參加了著名的孟良崮戰役。此役,華野六縱遇到了死對頭——國民黨的王牌軍張靈甫之整編七十四師。結果,在華野各縱猛攻孟良崮主峰時,王必成將軍下令特務團出擊,勇登孟良崮峰頂,擊斃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上世紀五十年代風靡全國的電影《紅日》中我軍軍長沈振新的原型,就是王必成將軍。
1938年,王必成將軍由延安赴東南抗日前線,任新四軍一支隊二團參謀長,繼任團長。將軍指揮二團打新豐,攻句容,襲東灣,全殲延陵之敵,連戰連捷,敵偽聞風喪膽,受到延安總部和新四軍軍部的通電表揚。江南人民譽稱二團為「老虎團」,王將軍為「王老虎」。余以為其人必魁梧彪悍,但親見後發現,將軍身材矮小,狀貌平平也。蓋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王將軍亦然。

1966年,朱德80壽辰,王必成和夫人陳瑛
王必成將軍指揮作戰軍令如鐵,以下「死」命令而威懾軍中。軍令出,非「死拼」,即「死守」;非「槍斃」,即「殺頭」。1943年4月,蔣介石、顧祝同調集12個團近兩萬人馬,直逼兩溧地區,妄圖圍殲新四軍第十六旅,製造第二個「皖南事變」。當時,旅政委江渭清向各團傳達突圍命令。末了,江渭清請旅長王必成講話。王必成將軍說:「江政委說,完不成任務,團長、政委軍法處置。我說江政委太客氣了,完不成任務,團長、政委提頭來見!散會。」將軍言簡意賅,擲地有聲,當事者史劍秋、陳俠皆曰:「至今聲猶在耳」。
1955年,許世友任南京軍區司令員。同年,王必成從抗美援朝戰場回國,任上海警備區司令員,五年後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從此,兩位老戰友更是低頭不見抬頭見,個人感情深厚,工作合作默契。誰知,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竟使兩人的關系急轉直下。
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許世友看不慣社會上的惡劣風氣,向軍委請假,到大別山深處休息養病,以後又被周恩來接到北京中南海保護起來。南京軍區的工作主要由副司令員張才千、王必成、林維先和副政治委員鮑先志等負責。
造反派多次沖擊南京軍區領導機關。迫於無奈,王必成等人接見造反派,有時話講得並不錯,但被造反派改頭換面,加以歪曲;面對瞬息萬變的政治氣候,有時也難免說幾句錯話。在大別山或中南海的許世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對南京軍區的諸多事情了如指掌,加上一些虛虛實實的傳聞,結果對王必成、林維先、鮑先志的一些講話、表態不滿。
許世友回到南京後,立即點了王必成、林維先、鮑先志的名。曾任許世友的秘書、國防大學原政治委員李文卿在《近看許世友》一書中寫道:

許司令在後方醫院時,他們出面接待軍區「三團兩隊」等軍內造反派的代表,被逼迫在機關和部隊搞「四大」的意見書上簽了字。
春節期間,有一包他們簽字的材料從南京送到上海,許司令一看就火了,對我們說:「這是亂軍,是自毀長城,告訴軍區不準公布。」
主官離位,王、林、鮑在家負責分管的工作,全力應對混亂,處境十分艱難。他們在那個意見書上簽字,除了被強迫,也有政策還不明朗的原因。許司令當眾批評他們和造反派簽的是搞亂軍隊的協議,分量已很重,還又甚而言之:亂軍是為了奪權。一句話上了綱,一點迴旋餘地也不留。
後來,毛澤東、周恩來把王必成等人保護起來,住在北京總參第一招待所一年多。1969年12月,王必成被分配到昆明軍區任第一副司令員。林維先調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鮑先志調任濟南軍區副政治委員。
王必成將軍性孤僻,冷麵寡語,喜獨處獨行。然聞槍炮聲則判若兩人,從不畏懼,奮勇當先。天目山戰役,是在抗日戰爭後期,新四軍在浙江省天目山地區,對國民黨頑固派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戰。時任蘇浙軍區第一縱隊司令員的王必成將軍在某次戰斗中,親臨前沿指揮,距敵僅二三百米。初始,子彈中樹冠,樹葉紛紛墜落身上,將軍不動;繼而,子彈落草地,於腳旁噼噼啪啪作響,將軍仍不動;繼而,警衛班孫副班長中彈倒下,將軍依然不動;再繼而,一彈片擊中將軍望遠鏡,斜擦而過,將軍一步不挪,仍巋然不動。部隊官兵因此受到極大的鼓舞。某戰,部隊進攻受阻,將軍縱身躍馬,奮臂高呼「跟我沖啊!」霎時,眾官兵歡聲雷動,勇往直前,遂克敵。又某戰,敵進我守,形勢危急。王必成將軍直奔前沿陣地,取手榴彈,揭蓋垂環,端輕機槍,左右掃射。眾官兵見將軍到,又歡聲雷動,奮勇殺敵,遂退敵。其時王必成將軍任六縱司令員。
1962年2月,總參《軍訓通訊》增刊上刊登介紹十二軍三十四師一團二連副連長郭興福教學方法。王必成將軍閱後甚喜,特令郭興福帶分隊來南京表演。將軍看、問、查、考,遂下決心在軍區范圍內推廣郭興福教學法。將軍時任南京軍區主管訓練之副司令員。1963年4月12日,毛澤東至南京視察,王必成將軍向毛匯報用「野營訓練」的形式鍛煉部隊,效果很好。毛澤東連連稱贊:「野營訓練好!」故此,野營訓練即在全軍展開。

王必成將軍下部隊視察,凡擺酒宴均拒之。宴撤,方上席;宴不撤,決不上席。故將軍下部隊常上演「罷宴風波」。
1979年南疆還擊戰前夕,王必成將軍調離昆明,任武漢軍區司令員。臨陣換將,王必成將軍忍悲含憤,慨然離滇赴鄂。臨行前,將軍將一子一女送往前線參戰。某日,將軍夫人陳瑛告將軍:「我們的媳婦也想上前線去。」將軍連聲曰:「好,好。」陳瑛又悄聲曰:「媳婦已懷孕兩個月了。怎麼辦?」將軍斬釘截鐵曰:「讓她去!我不能參戰,但我們家有三個半人參戰,此願可遂,此志可明了。」陳瑛凝視將軍,不禁熱淚奪眶而出。
1989年3月13日,王必成將軍因病逝世,享年七十有七。將軍生前所蓋毛毯,米黃色,補釘重重疊疊,約十餘處。將軍夫人陳瑛言,此為新四軍蘇北指揮部二縱九團團長徐緒奎於1940年9月犧牲後遺物。王必成將軍時任二縱司令員,為紀念戰友,留毛毯擋風禦寒,日日不離,夜夜相伴,已四十九春秋也。綜合領導文萃和北京日報等稿件。

1944年秋,王必成(右起),吳仲超,江渭清在長興。

㈦ 越戰後許世友為什麼被撤掉司令

越戰後許世友並沒有被撤掉司令,還是廣州軍區司令員兼副總參謀長,後來平調,回南京軍區當司令員兼副總參謀長。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前,曾有說法,認為許世友要高升,去當總參謀長,可惜此君的水準不行,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一味死拼硬打,部隊傷亡慘重,而戰果不佳
不如西線的楊得志表現出色,充分顯示了許世友不適應現代戰爭,結果總參謀長就是楊得志當了。

㈧ 許世友簡歷和一些他的小故事

一、許世友簡歷
許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出生於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田鋪鄉河鋪村許家窪。1955年許世友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並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常委等。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第九、十、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在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副主任。
1985年10月22日16時57分,許世友因病病逝,享年80歲。
二、許世友的逸聞趣事
1、庭院成了「村莊」
許世友晚年給人的一個深刻印象是:說下就下,對以往的權位毫不藕斷絲連。激越的壯心歸於平靜,沖天的豪氣融入了田園幽境。
他住的南京中山陵八號,院子里的草坪被全部挖掉,改為種植小麥、高梁、玉米、紅薯的試驗田和菜園子。後又在靠馬路的圍牆下修了一排豬圈,加上原有的三四畝水面,既喂豬,又養魚。
許世友在他自己營造的「村莊」里,就像個兢兢業業的「村長」,每天一大早起來安排農活。他的工作人員,種地的種地,種菜的種菜,喂豬的喂豬,養魚的養魚,分工明確,要求具體。
他自己負責飼養十幾只兔子,當了一名「兔司令」。
2、俸祿大都付予「杜康」
許世友因公待客的酒由管理員保管,自己喝的酒由自己保管,兩者決不攙和。他每月的薪金大部分用來買了茅台酒,當時茅台酒每瓶不過四元八角,還買得起。他去世後,口袋裡只有一千多元現金,沒有一個存摺。上將司令幾十年的俸祿,差不多都付予「杜康」。
3、「顛一顛也是運動」
許世友鍛煉身體的方法很多:打獵、撒網打魚、爬山、散步、坐汽車轉悠……可老了,又添了痛風病,犯起病來,趾關節、足背、足跟和踝關節等處疼痛難忍,每天就只能散散步,坐坐車了。他說:「坐車子顛一顛也是運動,也能吃飯。」
一天他和工作人員閑聊,聽說國家汽油緊張,軍區領導用車都是定量供應,包干使用。從此,他連「顛一顛」也免了。
4、更名
許世友原來叫許仕友,許世友是毛澤東主席給改的。毛主席說,仕友是當官人的朋友,要他做天下百姓的朋友,而改成世友。
在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路上,許世友第一次見到毛澤東。毛主席問他:我經常聽到你的名字,沒有見到你這個人。你的名字是哪幾個字呀?許世友回答說:我的幼名叫友德,姓是言午許,家譜上是仕字輩,父母給取名叫許仕友。參加紅軍後,我有空就學認字,才發覺'仕'字是做官的意思,便把'仕'改為'士',那個時候想,這一字改後,當了紅軍戰士就名符其實了!毛主席聽後對許世友說:你看,把'士'字改用世界的'世'字好不好?這一改,你就成為世界之友了!我們的紅軍戰士不但事事處處要想到中國,還要放眼世界喲!從那以後,許世友就照毛主席說的把「士」改為「世」了。

㈨ 許世友去世前有哪些奇怪行為

許世友將軍一生充滿傳奇,不管是在昔日的戰場上,還是在建國後的和平年代都讓人感到驚訝!很多人了解的都是戰場上的許世友,對於和平年代的許世友很少有耳聞。許世友將軍一生受過7次傷,但是對於這些傷痛而言,將軍根本沒當回事,他常說的一句話:「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哭!」也成為他給人的強悍影響。更何況是和平年代的那些病痛。

許世友能忍受戰場上的傷痛,卻絲毫不能忍受和平年代的打針吃葯住院一套,他常說:「醫生怎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身體?要是都聽醫生的那還活的了?」因此許世友自建國後的大小病痛幾乎都是按照自己的一套方法過,大小疼痛忍過去就沒事了。但是在許世友將軍臨終前的這次病痛卻是他實在忍受不了的,把他折磨得不成樣。

許世友晚年被查出肝癌,但是對於將軍而言似乎不是什麼大事,無論其他人怎麼勸始終不肯上北京看病。有的人說許世友不肯上北京是因為他知道上了北京他土葬的願望就不可能實現了,這估計也是重要緣由。但是後來許世友的一系列行為讓世人至今不解。

許世友晚年肝癌一直影響他的生活,他的日常行為也讓身邊的人不解,一天中午,許世友要去衛生間堅決不讓護理人員陪同,要獨自一人去。可是一進去就是20多分鍾不見動靜,護理人員感覺有些不對勁,於是推開門進去一看著實嚇得不輕,許司令在正在用頭使勁裝牆壁!發現許世友這一情況後醫生極其家屬分析,以許司令的性格絕對不會自殺,也許是病痛讓他難以忍受想發泄一下,當然也有人說估計是短暫的意識障礙,也就沒有太多的注意。

但是過了僅僅幾天時間又發生一起震驚所有人的事,許司令趁旁邊沒人時竟然用毛巾勒住自己的脖子,幸好護士發現及時在解救了許司令,不然就要窒息。面對這種情況,所有人都不解,許司令為何要「自殺」,如果說這些行為都是肝癌的影響,那麼接下來的一件事就是有人故意為之。醫院及時採取防範措施,收走了所有刀具硬物,所有能讓人輕松自殺的工具,甚至對許司令的病房實施嚴格監管所有器具必須經過登記才能進入,24小時值班,為了避免緊急情況還安排了預備班。

所有一切安排無疑就是讓許司令安全的接受治療,但是許司令終究沒能戰勝病魔離去。許世友去世後發生一件令人震驚的事,醫護人員在整理許世友的病房時突然在枕頭底下發現一把手槍,這對於當時的許世友來說無疑就是自殺的好工具,但是病房一律嚴格監管,到底是誰帶進去的呢?這也成為至今沒能解開的一個謎底。到底是許世友愛槍自己帶去的,但是自住院以來他就沒有回過家,到底是誰就難說了!

許世友去世的前一天也發生過一件震驚人的事,當時的許世友處在高危病重中,別說走路,就是翻身也要別人來完成,極度虛弱,大小便都是在床上躺著完成,但是這一天他死活要求自己下床解決,就在護士搬動他時,他一下扯掉靜脈插管,據護士回憶當時許世友手臂顯得強有力而且精準,根本不像病重的病人。許世友生前身後的這一系列謎團誰也說不清,只有他自己知道槍是怎麼來的,到底為何幾次意圖自殺?

閱讀全文

與有聲小說許世友之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個全能神系統的小說 瀏覽:519
言情小說蘭生情結尾 瀏覽:198
極品公子有聲小說在線試聽 瀏覽:173
小說探案名字 瀏覽:736
日本有聲小說網 瀏覽:480
好看的小說女主溫柔善良 瀏覽:386
網路小說寫作學習 瀏覽:107
小說主人公爺爺葉無道 瀏覽:356
吃雞完結小說排行榜 瀏覽:787
近現代長篇小說有哪些 瀏覽:504
璧水小說續寫 瀏覽:274
有聲小說賊江湖 瀏覽:890
女主重生現代玄幻異能小說排行榜 瀏覽:551
青春校園女生的小說名字 瀏覽:241
潘明月陸照影小說全文閱讀 瀏覽:216
主角父母都是明星的小說全集 瀏覽:688
疼愛肉小說推薦 瀏覽:460
有聲小說初戀愛 瀏覽:495
重生為惡魔的小說 瀏覽:698
重生末日系統類小說完本小說排行榜 瀏覽: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