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集作者 > 最早的古典小說是誰寫的殞盜

最早的古典小說是誰寫的殞盜

發布時間:2021-09-27 05:27:30

Ⅰ 第一個系統的為中國古典小說寫史的是誰

是魯迅。

魯迅說:「倘若先前並無可以師法的東西,就只好自己來開創。」於是,他自己研究整理寫出了《中國小說史略》,結束了「中國小說自來無史」的局面。

數千年來,只有明末清初怪才金聖嘆在評《水滸傳》說:「《水滸》的文學價值不下於《史記》《戰國策》,天下文章無有出《水滸》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無有出施耐庵先生右。」

對小說的價值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直至近代,民國時期梁啟超提倡的小說革命,說「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從而將小說的地位抬到有史以來最高的地位。

(1)最早的古典小說是誰寫的殞盜擴展閱讀:

魯迅是一個讀書治學嚴謹的人,相比同時代的才子來說,魯迅的學術著作只有這一部《中國小說史略》,卻依然屹立文壇不倒。無論是創作還是研究方面,魯迅都達到高度的成熟。在小說史的研究造詣上,至今無人超越。

郭沫若在《魯迅與王國維》中評價,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和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是「中國文藝史研究上的雙壁」。

由於《中國小說史略》是魯迅在北大等高校講授中國小說史的講義整理而成,而當時的大學講究出身和功力,棄醫從文的魯迅雖然沒有太多的學院背景。但是有著深厚的古文修養功底,本書用文言述寫,帶有炫技的意思。

另一說法源於懷舊的文化情結。當時,因五四新文化運動迅速崛起的白話文,成為文壇主流。

在魯迅的心靈深處,潛意識中,依然無法從根本上清除孕育自己的文化血脈、奠定自己精神根基的古文言。

不管是炫技還是懷舊,都足以說明魯迅先生文筆之簡潔精煉,見解之獨到精闢。

Ⅱ 東晉詩人陶淵明寫過一篇最短的小說《隕盜》

原文:蔡裔有勇氣,聲若雷震。嘗有二偷兒入室,裔附床一呼,二盜俱隕。

意思是:蔡裔是個有勇猛氣質的人,他說話的聲音如同打雷一樣震耳。曾經有兩個小偷進到他家房內,蔡裔拍床高聲一喊,兩個小偷都被嚇死。

這篇文章出處是《搜神後記》,《搜神後記》又名《續搜神記》,是《搜神記》的續書。題為東晉陶潛(365-427)撰。但是該書中出現東晉以後的劉宋年號,所以後人懷疑此書為偽托,或者經後人改動內容。

這篇短文描寫人物特點突出,蔡裔勇敢,聲音洪亮,盜賊至家,他拍床怒喝,使小偷的五臟六腑發生強烈共振以至破裂致死。

(2)最早的古典小說是誰寫的殞盜擴展閱讀:

《隕盜》擴寫版本

晉朝有個人叫蔡裔,為人正直勇敢,以嗓門大著稱。他的嗓門可不是一般的大,形容象大喇叭還委屈了他,簡直象打雷一樣響亮。直到很多很多年後,他的種種趣事還是鄉親們茶餘飯後大擺龍門陣時的談資。

傳說他出生時,不哭也不鬧,接生婆生怕他變成啞巴,又拍又掐,滿頭青筋,汗流浹背,這小孩死活就是不肯哭。老婆婆回頭擦把汗,哪料得這小孩人精似的,瞅准了時機,忽然破開喉嚨大哭,那可真是晴天一道霹靂,旱地一聲驚雷,登時就嚇得暈死過去。

據守候在院子的父親和親戚回憶,先頭聽說生了個小子,一群人樂得手舞足蹈,等鞭炮轟鳴之後過聽說小孩不會哭,又急得團團跺腳。

正念念有詞地求各路神仙保佑之際,忽聽得產房裡傳來哇哇的啼哭聲,彷彿綿延不絕的春雷,震得屋頂上灰塵撲簌簌順著瓦片往下滑,驚得樹上的梨一個個撲通撲通往下掉,要知道,剛才放鞭放炮時都沒有這般威力!

蔡裔打小就古道心腸,好助人為樂,好打抱不平。白天誰家有人得了急病,或者突然來了客人,鄰居們就讓小蔡裔對著屋後的山喊:「某某某,快回家,家裡有急事!」如是喊上幾遍,沒一會兒工夫,要找的人就準保准打著牛或者扛著鋤頭一路小跑,匆匆出現在村口。

要是聽說有人對長輩不孝順,或是欺壓鄉民,蔡裔准得找上門去,或曉之以理,或高聲怒罵,聞者輕則震得頭暈目眩,氣血翻騰,重則腦袋嗡嗡作響,數日不絕。

一次蔡裔幫一個年邁的老人挑水送到家,老人不孝順的兩個兒子遠遠聽見他的聲音,嚇得一個跳牆摔折了腿,一個鑽床劃破了手,好歹躲過了這個雷公爺,還直連連稱「好險,好險!僥幸,僥幸!」久而久之,鄉里的惡人聞風喪膽,風氣為之好轉。

但是也有不知死活的竊盜主動上門觸了霉頭。那是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風吹得門窗叭嗒叭嗒作響,這樣的夜晚無疑是樑上君子的最愛。兩個路過的小偷,趁著風呼嘯而來的當兒,翻身跳進了蔡裔家的院子,貼著牆摸到窗戶邊;

聽得裡屋鼾聲大作,就輕便地轉到大門口,小心翼翼用刀挑開了門栓,進了屋。很快適應了黑暗,兩人掃視了一番,躡手躡腳拿著刀,貓著腰走向蔡裔所在的主屋。改寫作者:明日黃花瘦 西門吹吹牛 。

兩人順利潛進了卧室,不巧的是,一個小偷不小心碰倒桌子上的什麼器皿,摔在地上一聲脆響。蔡裔睜開眼,猛坐起來,靠著床,依稀看得兩個黑影,本能地大喊一聲:「誰?」聲音之大,震得屋樑嗡嗡作響!

只見兩黑影噗通摔倒在地,起身掌燈一看,原來是兩個賊人!一身黑衣黑褲,躺在地上,腳踢也不動彈,感情是嚇昏了。待家人持燈將室內照得通明,這才發現兩人瞳孔發散,早沒了呼吸,細看其中一人嘴角居然還有墨綠色的汁液,想必是嚇破了苦膽,可見蔡裔一吼之虎威!

自此蔡裔名聲大振,作心術不正或作姦犯科之人遠遠看見他,慌不擇路地逃之夭夭。大詩人陶淵明聽說他的事跡之後,寫了一篇名為《隕盜》的微型小說,讓後人為之嘆絕。

Ⅲ 中國最早的傳奇小說是誰寫的

鏡花緣
《鏡花緣》是一部與《西遊記》、《封神榜》、《聊齋志異》同輝璀璨、帶有濃厚神話色彩、浪漫幻想迷離的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作者清代著名小說家李汝珍以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爛的天輪彩圖。

Ⅳ 陶淵明《殞盜》這篇作品是以「順序」寫的,用現代漢語怎麼樣構思一個「倒敘」

《隕盜》最短的古代小說,僅僅有二十五個字,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作品,採用了倒序的手法

Ⅳ 清代石玉坤所著、俞樾修訂的古代武俠小說《七俠五義》分別指的是誰

七俠五義分別是指:南俠御貓展昭展熊飛、北俠紫髯伯歐陽春、雙俠丁兆蘭丁兆蕙合為一俠。小俠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諸葛沈仲元共為七俠,原五鼠即鑽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仍為五義士。

Ⅵ 《景陽岡》選自古典小說作者是誰

《景陽岡》是根據明代著名小說《水滸傳》中的片段改寫的

《水滸傳》的成書,取材於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的故事。據《東都事略·侯蒙傳》:「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又據《宋史·徽宗本紀》:「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宋史·張叔夜傳》:「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覘所向,賊徑趨海瀕,劫鉅舟十餘,載擄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此外,李□的《十朝綱要》,宋代陳均《九朝編年備要》和徐夢莘的《三朝北盟會編》,也都有類似的記載。還有的記載說宋江投降後曾參加過征方臘之役。從這些記載里,可以知道這支起義軍,人數不多(但也決不止36人),戰鬥力很強,在群眾中甚有影響,曾經給宋王朝造成一定的威脅。宋江等起義的年代大約在宣和元年(1119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前後三年多。
宋代說書伎藝興盛,民間流傳的宋江等36人故事,很快就被說書人采來作為創作話本的素材,南宋羅燁《醉翁談錄》記有小說篇目《青面獸》、《花和尚》和《武行者》,這當是說的楊志、魯智深、武松的故事,此外,《石頭孫立》一篇可能也是水滸故事。這是有關《水滸傳》話本的最早記載。南宋末有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並序》,序里說:「宋江事見於街談巷語。」並說在龔開之前有畫院待詔李嵩,曾畫過宋江等人像。但龔開的贊並未說故事內容。現在看到的最早寫水滸故事的作品,是《大宋宣和遺事》(見《宣和遺事》),它或出於元人,或為宋人舊本而元時又有增益。有的研究者認為它是說書藝人的底本。它所記水滸故事梗概,從楊志賣刀殺人起,經智取生辰綱、宋江殺惜、九天玄女授天書,直到受招安平方臘止,順序和現在的《水滸傳》基本一致。這時的水滸故事已由許多分散獨立的單篇,發展為系統連貫的整體。元代雜劇盛行,有大量的水滸戲出現,元雜劇和《大宋宣和遺事》所記水滸的人物姓名大致相同,但聚義地點不同,雜劇說的是梁山泊,《遺事》說的是太行山;雜劇中已有「一百八個頭領」之語,《遺事》只提到了36將的綽號姓名;《遺事》中寫李逵位列第14,燕青位列第28,雜劇中李逵是第13頭領,燕青是第15頭領。凡此種種,可見在《水滸傳》成書以前,水滸故事在流傳中內容細節上頗有異同。這或者同在不同地區流傳也有關系。施耐庵正是把這些在不同地區流傳的故事,匯集起來,經過選擇、加工、再創作,才寫成這部優秀的古典名著《水滸傳》。《水滸傳》的故事最初起源於北宋宣和年間,從南宋開始就成為了民間口頭文學的主要題材。目前流傳下來的根據說書人編成的話本中就有「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等。元朝初年,出現了話本《大宋宣和遺事》,描述了晁蓋、吳加亮(吳用)等36人的故事,初步具有了《水滸傳》的故事梗概。元朝,元雜劇中還出現了一些水滸故事劇本。

【作者簡介】
[編輯本段]
施耐庵(1296~1371)名子安(一說名耳),又名肇瑞,字彥端,號耐庵。
籍貫:江蘇興化人。
身份:中國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長篇古典小說《水滸傳》作者。《水滸傳》原名《盪寇志》在當時為禁書,後被人改名為現在的《水滸傳》。
生平:有關施耐庵生平事跡材料極少,搜集到的一些記載亦頗多矛盾。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在今江蘇省興化、大豐、鹽都等地陸續發現了一些有關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譜》、《施氏長門譜》等,另有《興化縣續志》卷十三補遺載有《施耐庵傳》一篇,卷十四補遺載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誌》一篇。據這些材料分析: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後代,唐末施之常後人在蘇州為家。其父名為元德,操舟為業,母親卞氏(卞氏後裔亦遷至今江蘇省大豐市境內)。施耐庵自幼聰明好學,才氣過人,事親至孝,為人仗義。19歲中秀才,28歲中舉人,36歲與劉伯溫同榜中進士。其曾在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為官三年,因不滿官場黑暗,不願逢迎權貴,棄官回鄉。張士誠起義抗元時,施參加了他的軍事活動。張據蘇以後,施又在他幕下參與謀劃,和他的部將卞元亨相交甚密。後因張貪享逸樂,不納忠言,施與魯淵、劉亮、陳基等大為失望,相繼離去。施與魯、劉相別施時,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別》套曲,抒發慷慨悲痛之情。不久,張士誠身亡國滅。施浪跡天涯,漫遊山東、河南等地,曾與山東鄆城縣教諭劉善本友善,後寓居江陰徐氏初,為其塾師。隨後還舊白駒,隱居不出,感時政衰敗,作《水滸傳》寄託心意,又與弟子羅貫中撰《三國志演義》、《三遂平妖傳》等說部。他還精於詩曲,但流傳極少。除套曲《秋江送別》以外,還有如顧逖詩、贈劉亮詩傳世。施耐庵為避明朝徵召,潛居淮安,染病而歿,就地高葬,享年75歲。耐庵歿後數十年,其孫文昱(述元)家道熾盛,始遷其祖耐庵骨葬於白駒西落湖(今江蘇省興化市新垛鎮施家橋村),並請王道生作《施耐庵墓誌》。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高儒《百川書志》載:「《忠義水滸傳》100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類稿》中說:「此書為『錢塘施耐庵的本』。」萬曆年間,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編水滸傳,特為盛行。」今人一致認為施耐庵是《水滸傳》作者。也有人認為是同弟子羅貫中合著或者有羅貫中續寫。
施耐庵的其他著作據傳還有《志余》《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等小說作品,甚至有人說他還參與了《三國演義》的編撰,這些都是其墓誌銘上所言。究竟是否真實可信,都還有待進一步的考證研究。
【小說版本】
[編輯本段]
簡本
簡本包括了受招安,征遼,征田虎、王慶,打方臘以及宋江被毒死的全部情節。之所以稱為簡本,主要是文字比較簡單,細節描寫少。已發現的簡本有:一百十五回本、一百十回本、一百二十四回本
繁本
繁本寫得比較細致,也是流傳最廣的。但主要改寫增添的部分都是在招安之後的情節。
一百回本
在宋江受招安後,又有「征遼」,征方臘等情節。
一百二十回本
明萬曆末楊定在一百回本的基礎上又插入了征田虎、王慶等情節,合成一百二十回本。
七十回本
清朝金聖嘆進行刪改,腰斬一百回本招安以及之後的事,以原書第七十一回盧俊義的夢作為結尾,再將第一回作為楔子,此為七十回本。
一般認為只有百回本可能是《水滸》故事成型定書的最早本子,也最接近傳說故事的版本。現知和現存《水滸傳》較早刻本都系明刊本。正德、嘉靖間人李開先《詞謔》記有20冊本的《水滸傳》,有的研究者認為「二十冊」即「二十卷」。一般認為,嘉靖時郭勛刊刻的武定板《水滸傳》比較接近於原本,但郭勛原刊本已無存,有的研究者認為今殘存 5回的嘉靖刊本《忠義水滸傳》即郭本,並且由此認為郭本是20卷本。明嘉靖年間高儒《百川書志》所錄《忠義水滸傳》為100卷,今天所能見的比較早而又比較完整的100回本是天都外臣序本,序文撰於萬曆己丑(1589年)。天都外臣序本從郭本出,不過分卷不同,郭本是20卷100回,天都外臣序本是100卷,100回。這個本子於排座次之後緊接受招安、征遼、平方臘,而無平田虎、王慶故事。萬曆年間又出現了楊定見的120回本,主要是根據100回本,又插增平田虎、平王慶的故事(文字和繁本不同,或是吸收簡本而加以潤色)。明末金聖嘆(見金人瑞)刪去了排座次以後的部分,添了個盧俊義的噩夢作為結尾,夢中一百單八人全部被殺。又把原來的第一回改為楔子,作成70回本。這個本子,入清以來最為流行。今存較早的簡本有明刊《新刊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慶忠義水滸全傳》和明刊《忠義水滸志傳評林》,惟都為殘本。清刊本10卷 115回《忠義水滸傳》是今存比較齊全的簡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陸續整理出版過70回本及120回本、100回本等繁本,並影印過100回本,及排印過幾種繁本。還影印過簡本《水滸志傳評林》。
譯本
英文版通常將《水滸傳》翻譯成Water Margin或Outlaws of the Marsh。眾多譯本中,最早的當屬賽珍珠女士在1920年代中後期翻譯的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內皆兄弟)。書名出自《論語》「四海之內,皆兄弟也」。1933年出版,是《水滸傳》的第一個英文全譯本,當時在美國頗為暢銷。迄今為止《水滸傳》被認為比較好的英文版本,應該是中國籍的美國猶太裔學者沙博理先生(Sidney Shapiro)在文革期間受命譯的一百回版的"Outlaws of the Marsh"(水泊好漢)。其譯本,被認為更忠實於原著,且很貼切地反應了原文的神韻,符合翻譯的「信,達,雅」的原則。法語版則將其直譯為Au bord de l'eau。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搞笑的翻譯,居然是《一百零五個男人和三個女人在山上的故事》,智取生辰綱則節譯為《強盜設置的圈套》。日文版的《水滸傳》的版本非常之多,甚至被改編和演繹成了許多漫畫,電影,電視作品。

【思想內容】
[編輯本段]
《水滸傳》以它傑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水滸傳》的社會意義首先在於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作品開頭寫了一個一向被人厭棄的破落戶子弟高俅,靠踢球被端王看中,後來這位端王作了皇帝(徽宗),高俅一直被提拔到殿帥府太尉,而這位皇帝也不過是個專會串瓦走舍的浮浪紈絝兒。他的親信大臣還有蔡京、童貫和楊戩等,他們構成了一個最高統治集團,蔡、高等人以他們的親屬門客為黨羽心腹,如梁世傑、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賀太守之流,在他們的下面,則是一些貪官污吏、土豪惡霸,從上到下,狼狽為奸,殘害忠良,欺壓良善,對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形成了一個統治網。《水滸傳》在揭露這些貪官污吏、土豪惡霸如何欺壓人民的罪行時,首先敘述了高俅迫害王進的故事,因為王進的父親早年比武時,一棒打翻了高俅,高俅任殿帥府太尉後,到任的第一天就官報私仇,無端責罰王進,害得王進連夜奉母逃走。作者還寫了高俅為了讓兒子霸佔林沖的妻子,千方百計謀害林沖。高俅作為那個統治集團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身上體現了兇殘、陰險的權臣特點,也體現了封建統治階級的丑惡和腐朽的本質。此外,《水滸傳》中還寫了地主惡霸的種種作惡行為,如鄭屠霸佔金翠蓮,西門慶害死武大郎,毛太公勾結官府構陷獵戶解珍、解寶。

Ⅶ 陶淵明擅長詩歌,散文,請問他創作過小說嗎

25字古典小說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曾寫過一篇題為《殞盜》的25字微型文言小說。其全文如下:

蔡裔有勇力,聲若雷震。嘗有二偷兒入室,蔡拊床一呼,二盜俱殞。

譯文 蔡裔是個勇敢而又有力氣的人,其吼聲有如雷鳴震響。曾經有兩個賊人進入室內偷盜,蔡裔(發覺後)拍著床大聲一呼喊,兩個盜賊就一同被嚇死了。

Ⅷ 誰記得有篇古文才十幾個字,就是個最短的故事來著急!!!!

《殞盜》
全文字數:24個。

蔡裔有勇力,聲若雷震。嘗有二偷入室,蔡拊床一呼,二盜俱隕。

這恐怕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短的小說,文字雖短,卻講述了一個生動的故事:兩個小偷入室行盜,被蔡裔大喝一聲嚇死。但就結構而言,此文天衣無縫,無懈可擊:開篇、結尾互為照應,並且有高潮部分的描寫,收到了一波三折、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

陶淵明寫的

閱讀全文

與最早的古典小說是誰寫的殞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本重生小說主角秦朗 瀏覽:545
都市小說完結免費豪門隱婚 瀏覽:325
抗日英雄穿越現代當醫生的小說 瀏覽:718
顧西爵小說人物名字大全 瀏覽:60
影帝重生劇本小說 瀏覽:830
小說男主角上官夜 瀏覽:49
邪瓶漫畫小說網 瀏覽:878
主角是女生的校園言情小說 瀏覽:376
悅看小說網資源分享 瀏覽:906
男主強女主弱的仙俠小說 瀏覽:992
替身女帝的逆襲小說排行榜 瀏覽:115
小說這樣寫 瀏覽:29
兩個女子穿越古代的小說 瀏覽:138
女主是網紅重生小說排行榜 瀏覽:867
擁有冒險島技能的穿越小說 瀏覽:445
千章以上的都市仙俠小說排行榜 瀏覽:658
神通板磚有聲小說鏈接 瀏覽:295
男主角叫陰陽的小說全集 瀏覽:596
總裁小說灰姑娘 瀏覽:896
葉辛周鐵有聲小說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