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庸小說原著《書劍恩仇錄》結局是怎樣的
香香公主用自殺的方式告訴陳家洛,乾隆沒有誠意,陳家洛帶領著紅花會眾英雄回到了回疆,小說的結尾是陳家洛找到香香公主的墳後挖開看,裡面只有一塊碧玉,飛出一隻蝴蝶,陳家洛作了一首詩祭奠:浩浩愁,茫茫劫; 短歌終,明月缺。 鬱郁佳城,中有碧血; 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 一縷香魂無斷絕! 是耶?非耶? 化為蝴蝶。
《書劍恩仇錄》原文:
陳家洛拾起溫玉,不由得一陣心酸,淚如雨下,心想喀絲麗美極清極,只怕真是仙子。
突然一陣微風過去,香氣更濃。眾人感嘆了一會,又搬土把墳堆好,只見一隻玉色大蝴蝶在墳上翩躚飛舞,久久不去。陳家洛對那老回人道:「我寫幾個字,請你雇高手石匠刻一塊碑,立在這里。」那回人答應了。心硯取出十兩銀子給他,作為立碑之資,從包袱中拿出文房四寶,把一張大紙鋪在墳頭。
陳家洛提筆蘸墨,先寫了「香冢」兩個大字,略一沉吟,又寫了一首銘文:「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群雄佇立良久,直至東方大白,才連騎向西而去。 」
《書劍恩仇錄 》是金庸的首部長篇武俠小說,著於1955年。小說描寫清朝乾隆年間,江南武林幫會紅花會為反清復明,與清廷浴血奮戰的故事,也是這本小說把研究乾隆是否漢人一事,推到了高峰。作為金庸的開山之作,作者一出手就不同凡響,顯示出大家風度。在香港《大公報》上連載之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小說將歷史與傳奇融為一體、虛實相間,史筆與詩情相結合,繪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Ⅱ 金庸寫的小說《書劍恩仇錄》里主要有哪些人物、幫派和武功
紅花會 總舵主陳家洛
大痴 衛春華 馬善均 於萬亭 大癲 馬敬俠 大苦 馬真 萬慶瀾 馬大挺 上官毅山 文泰來 心硯 天鏡 無塵道人 木卓倫 元傷 元痛 元悲 方有德 王維揚 王道 貝人龍 尹章垓 天虹禪師 馮輝 石雙英 玉如意 平旺先 孫大善 龍駿 白振 孫老三 孫克通 安健剛 成璜 兆惠 關明梅 李可秀 朱祖蔭 李沅芷 吳國棟 遲玄 沈德潛 楊成協 余魚同 陳家洛 張安官 納斯爾丁·阿凡提 瑪米爾 陸菲青 孟健雄 陳正德 宋善朋 張召重 言伯乾 汪浩天 阿凡提妻 阿里 宋天保 和珅 武銘 凱別興 鄭板橋 忽倫大虎 忽倫二虎 忽倫三虎 忽倫四虎 周阿三 范中恩 周綺 和爾大 羅信 周仲英 呼音克 周大奶奶 周英傑 趙半山 哈合台 皇太後 駱冰 胡老爺 唐六爺 閻世章 閻世魁 徐天宏 袁枚 顧金標 桑拉巴 袁士霄 教長 錢正倫 梅良鳴 曹司朋 章進 曹能 常伯志 常赫志 乾隆皇帝 韓春霖 蔣天壽 瑞芳 晴畫 焦文期 蔣四根 蔣士銓 褚圓 曾圖南 喀絲麗 童兆和 韓文沖 覃天丞 彭三春 騰一雷 瑞大林 福康安 霍青桐 德鄂 霍阿伊 戴永明 清乾隆十八年六月,陝西扶風延綏鎮總兵衙門內院,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兒跳跳蹦蹦的走向教書先生書房。上午老師講完了《資治通鑒》上「赤壁之戰」的一段書,隨口講了些諸葛亮、周瑜的故事。午本來沒功課,那女孩兒卻興猶未盡,要老師再講三國故事。這日炎陽盛暑,四下里靜悄悄地,更沒一絲涼風。那女孩兒來到書房之外,怕老師午睡未醒,進去不便,於是輕手輕腳繞到窗外,拔下頭上金釵,在窗紙上刺了個小孔,湊眼過去張望。只見老師盤膝坐在椅上,臉露微笑,右手向空中微微一揚,輕輕吧的一聲,好似甚麼東西在板壁上一碰。她向聲音來處望去,只見對面板壁上伏著幾十隻蒼蠅,一動不動,她十分奇怪,凝神注視,卻見每隻蒼蠅背上都插著一根細如頭發的金針。這針極細,隔了這樣遠原是難以辨認,只因時交未刻,日光微斜,射進窗戶,金針在陽光下生出了反光…… 清乾隆年間,江南武林幫會紅花會總舵主於萬亭帶同四當家(奔雷手)文泰來夜闖清廷禁宮。總舵主於萬亭見過乾隆後,遭清兵毒手,死前立下遺命,由年輕義子陳家洛接任總舵主之位,並要幫眾誓必護衛擁戴這位翩翩風度的世家公子,紅花會上下馬上准備最隆重的接任大禮(千里接龍頭),准備迎接陳家洛繼位總舵主之位。 隱身於陝西扶風延綏鎮總兵李可秀家為西賓的武當派名宿陸菲青,隨主人新遷浙江水陸提督前往江南的途中,遇上參加(千里接龍頭)儀式,卻被朝廷鷹爪困在三道溝客棧的紅花會四當家文泰來與其妻駱冰,陸菲青出手相救,將他們薦至西北武林英雄鐵膽周仲英處避難。 適逢周仲英外出,以陸菲青之師弟、武當派高手、賣身清廷的火手判官張召重為首的朝廷鷹爪尾隨前來,周仲英之幼子不慎透露出文泰來等人藏身之處,激戰之餘,文泰來被捕,駱冰與紅花會坐十四把交椅的余魚同逃出。周仲英外出歸來,惱怒異常,紅花會眾英雄趕來鐵膽庄,因誤以為文泰來被出賣,雙方交手,混戰一場。紅花會新任總舵主陳家洛趕來以百花錯拳勝周仲英,後得知周仲英之子只有十歲,才知錯怪對方,握手言和。 為救文泰來,眾英雄堵截鏢行車隊與為搶回聖物《可蘭經》的回族人相遇,陳家洛出手相救,與人稱翠羽黃衫的族長之女霍青桐彼此惺惺相惜,並肩作戰,幾經波折,終於為霍青桐取回聖典《可蘭經》...... 此書是金庸的開山之作。小說將歷史與傳奇融為一體、虛實相間,史筆與詩情相結合,繪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作品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寫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的人物。
Ⅲ 書劍恩仇錄得作者是誰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的首部長篇武俠小說,又名《書劍江山》,著於1955年,現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
Ⅳ 金庸作品《書劍恩仇錄》的主要內容 要詳細一點的
乾隆年間,國泰民安,然此時反清勢力也甚為活躍。反清幫會紅花會第四把交椅文泰來和妻子駱冰被朝廷鷹爪困在三道溝,經武當派名宿陸菲青的引薦前往名震西北的老英雄周仲英的鐵膽庄避難。與此同時,陸菲青的師弟、效力朝廷的張召重尾隨而至,以重兵要挾鐵膽庄交出文泰來。
雖然文藏身暗道,卻被張誘騙周仲英年幼的兒子指出文等人的藏身所在。駱冰和余雨同僥幸逃出,路遇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眾人一同返回鐵膽庄。與此同時,外出歸來的周仲英得知庄內的變故,憤而打死自己的兒子。
經過一番拚鬥,鐵膽庄與紅花會消除誤會,冰釋前嫌,周亦帶著女兒隨紅花會同行營救文泰來……為民族大義,香香公主自願來到皇宮,卻發現乾隆並不真想反清復明,於是自殺。眾英雄大開殺戒。陳家洛為香香公主墳墓題上「香冢」二字,然後凄然告別,與紅花會眾英雄前往西疆棲身。

《書劍恩仇錄》人物簡介
1、陳家洛
紅花會總舵主,出生於貴族世家,文韜武略,才華鋒芒,面如冠玉,身穿白色長衫,傲岸不凡,光明磊落,說一不二,性格爽快,但對愛戀他的回族姐妹總是猶猶豫豫,怕傷害她們。早年因故離開家園,在於萬亭和袁士霄的教導下,成為文武雙全、風度翩翩的公子。
於萬亭死後,受之遺命,在紅花會眾人擁護之下,成為紅花會的總舵主,領導群雄展開反清大業。在搶救文泰來的行動中,結識回族族長「木卓倫」與其女兒「霍青桐」,並幫忙他們從清兵手中討回回族聖物「可蘭經」,於此和霍青桐產生情愫,可惜兩人因誤會而分開。
後來他又認識霍青桐的妹妹「香香公主」,並與得到繪有香香公主白玉瓶的「乾隆」,展開一段情愛糾葛的故事。
2、霍青桐
年輕美貌,武藝高強,洞悉人性,具有大型謀略智能,智勇雙全的回疆奇女子,人稱羽黃衫霍青桐,不但有謀有略,而且眼界高遠、胸襟廣闊,不在乎世人的誤解與評價,踽踽獨行於真理道上,具大丈夫氣慨,而不失女性溫柔。
女中豪傑,巾幗不讓須眉,統領導回疆人民以寡敵眾,運籌帷幄,「黑水河之役」大敗清兵,堪稱是一位女中豪傑,是香香公主喀絲麗的姊姊,回族族長木卓倫的長女,回族人民心中的女英雄。
相對於她軍事謀略上的才能,霍青桐在情場上的運氣卻令人慨嘆。因為隨父親木卓倫追討回族聖物「可蘭經」來到中原,於清兵相會時,遇見紅花會一群人等,並誤會其為同夥,大打出手;後來誤會冰釋,紅花會幫忙討回可蘭經,對於他們一行人的義行深感佩服,並與陳家洛互有愛意。
但陳家洛誤會她與李沅芷有曖昧關系,使兩人的感情出現嫌隙,加上日後陳家洛認識了她的妹妹香香公主,更形成難解的三角關系。
Ⅳ 書劍恩仇錄作者是誰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的首部長篇武俠小說,著於1955年。小說描寫清朝乾隆年間,江南武林幫會紅花會為反清復明,與清廷浴血奮戰的故事,也是這本小說把研究乾隆是否漢人一事,推到了高峰。作為金庸的開山之作,作者一出手就不同凡響,顯示出大家風度。在香港《大公報》上連載之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小說將歷史與傳奇融為一體、虛實相間,史筆與詩情相結合,繪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Ⅵ 書劍恩仇錄的作品目錄
作品目錄:
第一回
古道騰駒驚白發 危巒擊劍識青翎
第二回
金風野店書生笛 鐵膽荒庄俠士心
第三回
避禍英雄悲失路 尋仇好漢誤交兵
第四回
置酒弄丸招薄怒 還書貽劍種深情
第五回
烏鞘嶺口逢鬼俠 赤套渡口扼官軍
第六回
有情有義憐難侶 無法無天賑飢民
第七回
琴音朗朗聞雁落 劍氣沉沉作龍吟
第八回
千軍岳峙圍千頃 萬馬潮洶動萬乘
第九回
虎穴輕身開鐵銬 獅峰重氣擲金針
第十回
煙騰火熾走豪俠 粉膩脂香羈至尊
第十一回
高塔入雲盟九鼎 快招如電顯雙鷹
第十二回
盈盈彩燭三生約 霍霍青霜萬里行
第十三回
吐氣揚眉雷掌疾 驚才絕艷雪蓮馨
第十四回
蜜意柔情錦帶舞 長槍大戟鐵弓鳴
第十五回
奇謀破敵將軍苦 兒戲降魔玉女瞋
第十六回
我見猶憐二老意 誰能遣此雙姝情
第十七回
為民除害方稱俠 抗暴蒙污不愧貞
第十八回
驅驢有術居奇貨 除惡無方從佳人
第十九回
心傷殿隅星初落 魂斷城頭日已昏
第二十回
忍見紅顏墮火窟 空餘碧血葬香魂
魂歸何處
後記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他創作這部小說時,還只有三十歲。《書劍恩仇錄》的題材是採用他家鄉海寧流傳的一個民間傳說:乾隆皇帝是海寧陳閣老的兒子。雍正使用調包計把自己的女兒換了陳閣老的兒子,後來這個兒子做了皇帝,就是乾隆。

(6)小說書劍恩仇錄的作者擴展閱讀:
作品中,陳家洛文才武功均為一流,然在面對女扮男裝的李沅芷與霍青桐的親熱情狀卻不能自己,嫉妒非常,至使有情人終不能成為眷屬。再則在喀絲麗與抗清的大業這兩者的選擇之中,陳家洛終於選擇了犧牲喀絲麗和他自己的愛情。
而將香香公主喀絲麗獻給乾隆皇帝,以求換得反清大計的實現。這樣做固然是可歌可泣,然而作為個人則不免受到傳統文化的極大的局限,使人讀之不能不為之感到遺憾以至憤然。而實際上亦正因為此,小說完成了一個活生生的俠士的「人」的形象。
小說通過陳家洛的性格悲劇及其具體的愛情悲劇與事業上的悲劇結局,揭示了更為深刻的歷史悲劇。
紅花會英雄試圖通過換一個漢族帝王,乃至通過同一個帝王(乾隆)換一套漢族服裝便以為是抗清大計的完成,而對封建社會的歷史本質毫無認識,對封建社會的政治體制毫無反抗,這就決定了這一干英雄人物的根本的局限及其悲劇結局的必然性。
網路:
網路—書劍恩仇錄
Ⅶ 書劍恩仇錄》這部小說具體屬於哪種體裁的小說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創作的首部長篇武俠小說,1955年連載於香港《新晚報》,1980年出版單行本。
該小說以清乾隆年間漢人反滿斗爭為背景,圍繞乾隆皇帝與陳家洛二人間奇特的矛盾糾葛而展開,他倆既是有手足之情的兄弟,又是不共戴天的仇敵,一個是滿族皇帝,一個是反清組織紅花會的總會主。該小說將歷史與傳奇融為一體、虛實相間,史筆與詩情相結合,繪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作品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寫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的人物,雖然比金庸後期的作品尚有不足,但與以前的武俠小說比,已不可同日而語。在語言風格及武功藝術的描寫上也都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為作者後期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Ⅷ 書劍恩仇錄的作者是
笑書神俠。。是金庸
Ⅸ 《書劍恩仇錄》的作者是誰
《書劍恩仇錄》 作者:金庸
Ⅹ 金庸《書劍恩仇錄》的後一部小說是什麼
《碧血劍》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金庸最頂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
鹿─《鹿鼎記》(1969—1972年)
金庸封筆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