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太宰治的全部作品列表~
太宰治(だざい おさむ,1909年6月19日—1948年6月13日),本名津島修治(つしま しゅうじ),日本小說家。
太宰治從學生時代起已希望成為作家,21歲時和銀座咖啡館女侍投海自殺未遂。1935年《晚年》一書中作品《逆行》列為第一屆芥川賞的候選作品。結婚後,寫出了《富岳百景》及《斜陽》等作品,成為當代流行作家。1948年6月13日深夜與崇拜他的女讀者山崎富榮跳玉川上水自殺,得年39歲,留下了《人間失格》等作品。
作品一覽
晩年(1936年,砂子屋書房)
中國大陸出版的太宰治作品
《斜陽》 譯者: 張嘉林 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年8月 統一書號:10188-205
《維榮的妻子——當代日本小說集》 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 ISBN 978-1-01-886369-6
《喪失為人資格——頹廢無賴小說》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6月 ISBN 978-7-303-03198-6
《斜陽》 譯者: 楊偉 / 晉學新,山東文藝出版社,1999年4月 ISBN 978-7-5329-1619-1
《惜別》 譯者: 於小植,新星出版社,2006年1月 ISBN 978-7-80148-996-8
台灣出版的太宰治作品一覽
《當代世界小說家讀本-第24冊-太宰治》(出版日期:1987年09月,出版社:光復書局,譯者:李永熾)
《小說燈籠》(出版日期:1995年05月,出版社:花田,譯者:石榴紅文字工作坊,導讀:張大春)
《女生徒》(出版日期:2001年02月05日,出版社:小知堂,譯者:李桂芳)
《斜陽》(出版日期:2001年04月05日,出版社:小知堂,譯者:周敏珠)
《人間失格》(出版日期:2001年05月05日,出版社:小知堂,譯者:許時嘉)
《人間失格》(出版日期:2003年09月29日,出版社:亞洲圖書,譯者:李欣欣) *《人間失格》(出版日期:2009年04月15日,出版社:立村,譯者:許時嘉)
《晚年》(出版日期:2004年04月09日,出版社:亞洲圖書,譯者:游綉月)
《斜陽-太宰治傑作精選集Ⅰ》(出版日期:2004年04月09日,出版社:亞洲圖書,編選:傅博,譯者:沈曼雯)
《陰火》(出版日期:2004年05月03日,出版社:亞洲圖書,譯者:游綉月)
《跑吧!美樂斯》(出版日期:2004年05月28日,出版社:亞洲圖書,譯者:葉婉奇)
⑵ 文豪野犬中的那些角色們,究竟原型是哪些
1.中島敦(《文豪野犬》人物):
原型為日本作家中島敦,自幼即受熏陶的中島,被稱譽是消化吸收了倫理思想的「詩人、哲學家和道德家」,同時也攝取西歐文學。
2.太宰治(《文豪野犬》人物):
原型為日本小說家太宰治,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等。
3.國木田獨步(《文豪野犬》人物):
原型為日本小說家、詩人國木田獨步,被日本人認為是屬於自然主義文學運動的作家,其富有詩意的小說反映了被踐踏的普通人的悲劇。
4.江戶川亂步(《文豪野犬》人物):
原型日本推理小說家江戶川亂步,是日本最富盛名的推理作家、評論家,被譽為日本「偵探推理小說之父」。

5.福澤諭吉(《文豪野犬》人物):
原型為日本思想家、教育家福澤諭吉,畢生從事著述和教育活動,形成了富有啟蒙意義的教育思想,對傳播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對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因而被日本稱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時期教育的偉大功臣」。
⑶ 太宰冶是個什麼樣的作家
關於太宰治
太宰治(だざい おさむ,1909年6月19日—1948年6月13日),本名津島修治(つしま しゅうじ),日本小說家,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等。
太宰治出生於富貴之家。1909年6月19日,太宰治出生於青森縣北津輕郡金木村(現五所川原市)的名門津島家,原名津島修治,是家中的第10子,男子中排行第6,父親是津島家的婿養子第五代家督津島源右衛門。
太宰治的曾祖父從明治初期就已經變成金木村的大財主了。後來入贅津島家的太宰治的父親在明治37年(1904)成為了青森縣排名第4的多額納稅者。
太宰治從小就是文學少年,在中學時就開始創辦雜志、寫文章。中學時代便醉心於芥川龍之介的作品。後來,太宰治曾三次沖擊芥川獎,但並無一次獲獎,這對他形成了巨大的打擊。
在第三次沖擊芥川獎時,太宰治甚至向川端康成寫信央求:「請給我希望!」「雖然我死皮賴臉活下來了,也請誇獎一下!」「請快點!快點!不要對我見死不救!」
大學時代的太宰治過著頹廢的生活,大量飲酒、使用葯物,反抗家庭,甚至開始與藝妓過起了同居生活。
第一次自殺未遂,太宰治20歲。他在寄宿的家中服下大量的Calmotin,卻因為未到致死量,自殺失敗。研究者們一般認為是學業成績不振加思想苦悶所致。
第二次自殺是太宰治21歲時與銀座酒吧的女招待的情死,這次同樣是服用了大量的Calmotin,同是自殺失敗,不同的是他自己雖然得救,卻害死了對方。
第三次自殺時太宰治26歲,學業掛科,畢業希望渺茫,報考報社不及格,絕望之餘,便跑到山中上吊自殺,誰知上吊的繩子斷了,他也就此不再繼續嘗試,於是乎又一次自殺未遂。
第四次是在1937年春天,得知妻子初代與人通姦,太宰悲苦憤懣,帶著初代前往群馬縣水上村谷川溫泉,打算兩人結伴共赴黃泉。這次兩人也因葯量不足致死而倖存了下來。
1939年,他與石原美知子結為夫妻,婚姻生活給太宰治很大的支援,他在這段時間創作了大量作品,逐漸有了名氣。
在寫作《人間失格》期間,他更是不顧家庭,在外設置工作室,甚至還有了情人。每晚飲酒無數,花銷巨大,健康也惡化了,甚至到了一邊咳血一邊寫作的底部。可以說,《人間失格》是他賭上性命完成的。
1948年6月13日太宰治與情人山崎富榮相約自殺而死。

(3)太宰治寫的小說的主角都有誰擴展閱讀
太宰治作品《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發表於1948年,是一部半自傳體的小說。
全書由作者的序言、後記,以及主角大庭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描寫主角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葯物麻痹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
參考資料
網路-《人間失格》
⑷ 《人間失格》的主要人物和梗概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而三篇手記與照片對應,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
書中的主人公葉藏既不能理解女人心的淺薄,也不斷被朋友利用,卻認為妥協退讓才是活下去的方法,甚至為了混跡世間,學習人性的種種卑劣。第一手札描寫的三張照片可說是其一生的縮影。從強顏歡笑到矯飾輕薄,最後是面無表情的「死相」,正是葉藏極力迎合社會卻最終失敗的一生。
良子,作者將良子設定成「擁有純潔的信賴心的人」、「信賴的天才」。良子與葉藏結婚之後,作者仍然通過對葉藏的感受、感想的描述,來強調良子是純潔的、信任的天才,而沒有對良子的內心和感受做任何描述。

(4)太宰治寫的小說的主角都有誰擴展閱讀
《人間失格》在二戰之後由新潮文庫發行,已經累計超過六百萬本,超過夏目漱石《心》(こころ)的累計發行數。2010年正值太宰治百年誕辰,日本角川映畫會社將《人間失格》搬上了銀幕。2012年,該作又被改編成賣萌系漫畫。
日本文學評論家奧野健男、正宗白鳥等認為《人間失格》是「塑造了不得不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的人物形象的傑作」,小山清認為「如果要從太宰治的作品中選一篇的話,我選《人間失格》」,而柳田知常、大江健三郎等則認為這只不過是一部「令人不愉快的」、「自我陶醉」的作品等。
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後,太宰治終歸還是選擇了投水的方式,為他自己劃下最後的句點。因此,《人間失格》算是太宰治半自傳性作品。
⑸ 太宰治有哪些著名的書,怎麼評價他的書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最為傑出、也是最為重要的作品,評論一般認為是太宰治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從一定角度揭示了現代日本社會人的異化問題,發表後引起日本轟動並持續影響至今。《人間失格》,意為「喪失為人的資格」,小說取材於太宰治自身的生活經歷,描寫了一個性情乖僻的青年知識分子,飽嘗世態的炎涼,絕望之餘沉緬於酒色,最後自己毀滅了自己的故事……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一個「充滿了可恥的一生」。
《斜陽》一書可謂集太宰治文學作品之大成。內容描述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成員的心裡轉折,交織成對人生希望與失望的透視,激盪出孤獨的新生。書中主要主角有:最後的貴婦人——母親;為愛而活,與世俗吃人禮教革命的和子;染上毒癮而自我毀滅的直治;二戰後活得放浪形骸以抗拒八股道德鉗制的作家上原。在沒落貴族家庭的舞台上,四人各以不同的毀滅姿態,展現為追求「真實」,而必須邁向滅亡的美麗凄楚心境。
《奔跑吧!梅勒斯》:紅日西沉,陽光自樹葉的縫隙灑落,將枝葉映襯得閃閃發光,直如燃燒一般。距離日落尚有些時間。還有人等著我呢。有人正靜靜等待著我,沒有一絲懷疑,對我絕對信任。我一條命算得什麼,豈能總說那種以死謝罪的廢話,我必須回報他的信賴才行。只剩下這一件事情了。奔跑吧!梅勒斯。
《潘多拉盒子》:我們的微笑,源自那顆滾落在潘多拉盒子一角的小小石子。和死亡毗鄰而居的人,相對於生死的問題,一朵花的微笑反而更能銘記於心。眼下的我們彷彿是被某種幽幽的花香吸引,乘上了一艘全然未知的大船,沿著命運的航線隨波逐流。這艘所謂「天意」的大船,將到達哪座島嶼,我同樣茫然不知。但是,我們必須信賴這次航行。我們甚至萌生了一種感覺:生和死,不再是決定人類幸或不幸的關鍵。死者歸於圓滿,生者則立於出航船隻的甲板上合掌祈禱。船,順利地離岸而去。
《陰火》:總有一群不幸的人們,免不了對恨得牙癢癢的異性關注有加。那男子固然如此,女的亦如出一轍。今日早些時候,女子到那男的
家裡拜訪,沒來由地嘲諷起他往昔的言語。這侮辱使他決意反擊,而她對此早有準備。男子被逼上絕路,只氣得全身發抖,更促使這畸戀土崩瓦解。男子幾乎失去了
理智,直至兩人最後清醒過來,才切實感受到雙方的真情不再。
《女生徒》:本書收集十四篇太宰治專以女性獨白體為主的短篇作品,這一篇篇彷彿在訴說心事的表達,蘊含著女性纖細而強烈的情感。太宰治細膩地刻畫出少女與為人妻者最纖細的情感,更展現出女性柔韌的生命力,獨白式的作品,彷彿與讀者傾訴著心聲,讓人格外親近,更觸動人們內心最真切的感動。
⑹ 求太宰治的所有作品列表
* 晩年(1936年、砂子屋書房)
* 虛構の彷徨、ダス・ゲマイネ(1937年、新潮社)
* 二十世紀旗手(1937年、版畫荘)
* 愛と美について(1939年、竹村書房)
* 女生徒(1939年、砂子屋書房)
* 皮膚と心(1940年、竹村書房)
* 思ひ出(1940年、人文書院)
* 走れメロス(1940年)
* 女の決闘(河出書房)
* 東京八景(1941年、実業之日本社)
* 新ハムレット(1941年、文藝春秋新社)
* 千代女(1941年、築摩書房)
* 駆込み訴へ(1941年、月曜荘)
* 風の便り(1942年、利根書房)
* 老ハイデルベルヒ(1942年、竹村書房)
* 正義と微笑(1942年、錦城出版社)
* 女性(1942年、博文館)
* 富岳百景(1943年、新潮社)
* 右大臣実朝(1943年、錦城出版社)
* 佳日(1944年、肇書房)
* 津軽(1944年、小山書房)
* 新釈諸國噺(1945年、生活社)
* 惜別(1945年、朝日新聞社)
* お伽草紙(1945年、築摩書房)
* パンドラの匣(1946年、河北新報社)
* 薄明(1946年、新紀元社)
* 冬の花火(1947年、中央公論社)
* ヴィヨンの妻(1947年、築摩書房)
* 斜陽(1947年、新潮社)
* 人間失格(1948年、築摩書房)
* 桜桃(1948年、実業之日本社)
o 『太宰治全集』 ちくま文庫全10巻、1989年
o 新版『太宰治全集』 築摩書房全13巻、1999年
中國:
1.維榮的妻子 上海譯文
2.斜陽 上海譯文
3.惜別 新星出版社
4.斜陽 山東文藝
5.斜陽 重慶出版社
6.喪失為人資格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7.還有最新出的
萬卷出版公司和吉林文史出版社
這倆家出版社出的書差強人意
我就不寫了!
⑺ 太宰治的著作(長篇小說)
中國出版的太宰治作品
《斜陽》 譯者: 張嘉林 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年8月 統一書號:10188-205
《維榮的妻子——當代日本小說集》 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 ISBN 9781018863696
《喪失為人資格——頹廢無賴小說》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6月 ISBN 9787303031986
《斜陽》 譯者: 楊偉 / 晉學新,山東文藝出版社,1999年4月 ISBN 9787532916191
《惜別》 譯者: 於小植,新星出版社,2006年1月 ISBN 9787801489968
台灣出版的太宰治作品一覽
《當代世界小說家讀本-第24冊-太宰治》(出版日期:1987年09月,出版社:光復書局,譯者:李永熾)
《小說燈籠》(出版日期:1995年05月,出版社:花田,譯者:石榴紅文字工作坊,導讀:張大春)
《女生徒》(出版日期:2001年02月05日,出版社:小知堂,譯者:李桂芳)
《斜陽》(出版日期:2001年04月05日,出版社:小知堂,譯者:周敏珠)
《人間失格》(出版日期:2001年05月05日,出版社:小知堂,譯者:許時嘉)
《人間失格》(出版日期:2003年09月29日,出版社:亞洲圖書,譯者:李欣欣)
《晚年》(出版日期:2004年04月09日,出版社:亞洲圖書,譯者:游綉月)
《斜陽-太宰治傑作精選集Ⅰ》(出版日期:2004年04月09日,出版社:亞洲圖書,編選:傅博,譯者:沈曼雯)
《陰火》(出版日期:2004年05月03日,出版社:亞洲圖書,譯者:游綉月)
《跑吧!美樂斯》(出版日期:2004年05月28日,出版社:亞洲圖書,譯者:葉婉奇)
⑻ 日本作家太宰治簡介
太宰治(1909—1948),日本戰後新戲作派代表作家。日本無賴派大師,在日本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並列戰後文學的巔峰人物。 1909年(明治42年)生於青森縣北津輕郡金木町(現在為五所川原市)。 1916年(大正5年)進入町立金木尋常小學。 1923年(大正12年)進入縣立青森中學(1950年以後為縣立青森高中)。英文作文成績優異。 1925年(大正14年)在中學校友會刊上發表習作《最後的太閣》。和友人發行同人雜志《星座》。 1927年(昭和2年)第一高等學校(現在的東京大學教養學院)入學考試失利,進入弘前高等學校(現在的弘前大學)文科甲類(文學系的英語班)就讀。 1928年(昭和3年)創刊同人雜志《細胞文藝》。由於有雄厚資金作為背景,獲得許多有名作家如舟橋聖一和吉屋信子的原稿。在這時他認識了井伏鱒二的作品,希望井伏能為《細胞文藝》執筆。 1930年(昭和5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法文系。以門人的身份得以出入井伏鱒二身邊。同年和咖啡店的女侍在鎌倉的小動海岬跳海殉情未遂。由於對方死亡,因此以幫助自殺的嫌疑犯身分接受調查,經兄長文治等人奔走而得到起訴緩刑的處分。只是關於這個判決,有一說是承辦此案的宇野檢察官剛好是太宰父親老家松木家的親屬,也有承辦的刑警恰巧是金木出身而對太宰有利的說法。 1931年(昭和6年)被津島家除籍,與小山初代結婚。 1932年(昭和7年)向警方自首參加左翼運動,並遭拘留。其後脫離左翼運動。 1933年(昭和8年)在《東奧日報》以太宰治的筆名發表短篇小說《列車》。 1934年(昭和9年)與檀一雄、木山捷平、中原中也、津村信夫等人創文藝雜志《青花》,創刊號後即廢刊。 1935年(昭和10年)《逆行》成為第一屆芥川賞的候補作品。師事佐藤春夫。 1936年(昭和11年)進入武藏野醫院治療中毒症狀。 1937年(昭和12年)得知小山初代與津島家親屬習畫學生小館善四郎密切往來,太宰與初代殉情未遂便分手。 1938年(昭和13年)井伏鱒二作媒,與石原美和子訂婚。 1939年(昭和14年)與石原美和子舉行婚禮,並於秋天移居東京三鷹。 1941年(昭和16年)長女園子出生。同年,太田靜子初訪太宰治於三鷹居所。 1944年(昭和19年)長男正樹出生。 1945年(昭和20年)帶妻子回到青森縣津輕的老家。同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6年(昭和21年)偕妻子回三鷹家。 1947年(昭和22年)年初到神奈川縣探訪太田靜子。次女里子出生(即日後的女作家津島佑子)。年末,與太田靜子的女兒治子誕生。發表《斜陽》。 1948年(昭和23年)發表《人間失格》。與山崎富榮於玉川上水投水自殺。兩人的遺體雖然用繩子牢牢綁在一起,但太宰遺體留有激烈反抗的跡象。為此也有人私下認為「太宰在行動之前改變心意,但是因為山崎硬把他拖入水中才入水」。在朝日新聞上連載中的幽默小說《good bye》也成為其遺作。但也有一說認為其自殺原因可能是他苦於獨子罹患智能障礙症唐氏症。可說是太宰對既存文壇宣戰的連載評論《如是我聞》的最終回,在其死後刊出。 遺作《人間失格》,此書完成,他旋即投水,可以說算是天鵝之作,蘊藏了他一生的遭遇與映射。「人間」這個名詞,在日語是與「人」同義,不具「社會」等含義,所以「人間失格」的意思就是「喪失做人資格的人」。全書共分序曲,後記以及三篇手札構成,典型的太宰治式套匣式結構。書中主角大庭葉藏自認天生是個「邊緣人」,所以曾經積極參加非法的馬克思主義社團,後來因為與女優相攜自殺時候,女方身亡而他獲救,所以他被以教唆殺人的罪名短暫入獄,淪為罪人;結婚之後,純潔的妻子卻因為信任而遭到玷污讓他徹底崩潰;最後大庭葉藏這個一個喪失為人資格的人完全憑感情行事,一步步由病弱,無力走向墮落的人生,從沉湎葯物,買春,自殺到完全不理解他人,同時恐懼棄絕世界,最終被送進精神病院。日本評論家奧野健男嘗雲以文學來說,對於他,坂口安吾為父,太宰治為母,他亦是算太宰治的一個知音,他解《人間失格》是「太宰治只為自己寫作的作品,內在真實的內容自敘體」。
麻煩採納,謝謝!
⑼ 誰知道「太宰治文學」
太宰治的小說第一次進入中國大陸讀者的視野,大約是在1981年。張嘉林先生翻譯的《斜陽》出現在文革結束後不久的中國文壇上,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太宰文學熱。盡管它似乎被淹沒在了罩著諾貝爾文學獎光環的川端文學的翻譯熱浪里,以至於很長時期再也沒有太宰治文學的中譯本出現,但卻悄無聲息地形成了一股雖不張揚但卻持續涌動的「暗流」,造就了一批痴迷得近於「狂熱信徒」的讀者群體。與川端文學和後來的大江文學不同,太宰文學不是以轟轟烈烈的方式,而是以更加個體和隱秘的、甚至是「同謀犯」的方式闖入讀者心中某一片或許是被刻意掩飾的角隅,攪動了人們內心深處最柔弱而又最執拗的鄉愁。 太宰文學被譽為永恆的「青春文學」,被年輕的少年們(包括心理狀態上的少年們)視為神明一般地尊奉,其中漂漾著的「清澄的感受性」和絕不妥協的純粹性堪稱世界上青春文學的最好範本。與此同時,太宰文學又被譽為「弱者的文學」,正如他在《蓄犬談》一文中所說的那樣:「藝術家本來就應該是弱者的夥伴——弱者的朋友。在藝術家來說,這就是出發點,就是最高的目的。」太宰治似乎是把懦弱作為一種出發點,甚至是一種武器,以退為進地向所謂的「強者」、向偽善的人生和社會公開宣戰,從而彰顯出一種別樣的強大、別樣的高貴和驕傲的激情。 太宰治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擁有大量可以炒作的題材。他出身豪門,一生立志文學,師從井伏鱒二等小說名家;大學時代曾積極投身左翼運動,卻中途脫逃;生活放盪不羈,卻熱心於閱讀《聖經》;五度自殺,四度為殉情未遂,39歲時與最後一位情人投水自盡。以至於他說「我過的是一種充滿恥辱的生活」(《人間失格》),「我生來就對不起你們」(《二十世紀旗手》),但與此同時,「上帝選民的不安與恍惚俱存於吾身」 (《葉》)。而這些格言式的短語恰好成了太宰治人生和文學的最好注腳,也從某個角度勾勒出了他一生的心理軌跡。 太宰治於1906年6月19日出生在日本青森縣北津郡金木町一個大地主家庭。父親是一個多額納稅的貴族院議院。盡管津島(太宰治的本姓)一家是津輕這個窮鄉僻壤上遠近聞名的豪門望族,但卻是依靠投機買賣和高利貸而發家致富的暴發戶。因此,「我的老家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家譜」,「實在是一個俗氣的、普通的鄉巴佬大地主」(《苦惱的年鑒》)。這樣一個豪華而粗鄙的家庭使太宰治滋生了一種「名門意識」,同時又使他終生對那種真正的貴族抱有執著的憧憬(這在《斜陽》中表現得尤其充分)。因此,他的一生一直在留戀、依賴這個家庭和背叛、批判這個家庭的矛盾中掙扎搏鬥,以追求近代個人的自我價值。不難看出,太宰治作為津島家的公子,為這個家庭感受到了自卑和自豪的矛盾,而這雙重情感的分裂與太宰治一生的極度榮譽感和自我欠缺感的性格基調乃是一脈相承的。 從小在周圍和學校受到的不同於一般人的優厚待遇和自幼的聰穎敏感以及「名門意識」,使他感到自己是不同於他人的特殊人種。這種極度的自尊和優越感發展為一種極度的榮譽感和英雄主義,導致了他所謂的「選民意識」。而過分的自矜又導致了他強烈的自我意識和敏銳的感受性,並必然在粗糙的現實中動輒受傷。在冷漠的家庭中,他近乎早熟地解構著他人的面目和人類的本性,從少年時代起就反復經歷了對榮譽的熱烈憧憬和悲慘的失敗,進而對人性的絕望。正是這種極度的自尊心和容易受傷的感受性構成了太宰治一生的性格基調。它不難演變成一種對絕對的渴求,對至善至美的最高理想的執著憧憬,容不得半點瑕疵的潔癖。這種對絕對的追求因為缺乏現實的根基和足夠的心理准備,一遇到挫折就很容易蛻變成強烈的自卑和完全的自暴自棄。要麼完美無缺,要麼徹底破滅,這無疑最好地表達了太宰治一生的純粹性和脆弱性,同時亦不妨看作現代青春特性的集中寫照。 作為家庭的第六個兒子,加之父親的忙碌和母親的體弱多病,他是在叔母和保姆阿竹的養護下長大的。他生活在孤獨寂寞的世界裡,渴望著熱烈的愛而又無法得到,這使他感到有一種被世界拋棄了的悲哀。外界對於他永遠是一個可怕的存在,自己就彷彿被社會排擠在外,不能與現實社會和他人發生有機的聯系。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反而使他能夠站在現實以外利用自己的批判意識來認識乃至批判家庭和社會中人的冷漠、虛偽和庸俗。可以說,在社會和外界遺棄了太宰治的同時,太宰治也拒絕了偽善、鄙俗的外界社會,從而使他的內心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隔膜和分裂越演越烈,發展成為一種尖銳的對抗性。因而,他對世間的認識永遠是靜止的,甚至不乏極端的成分,並依靠這種極端而成就了一種絕不妥協的純粹性。他蜷縮在自己獨自的世界裡形成了一個封閉性的自我,再加上物質條件的優厚使他得以在一個遠離了實用性和人生操勞的超現實的境地中,在浪漫的主觀世界裡,編織自己至善至美的理想花環,並以此為基點去認識現實和批判現實。而這種脫離了實際生活的批判意識因為處在丑惡的現實之外,使他能夠在剖析實際生活時變得更加犀利更加純粹的同時,也很容易變成一種不結果實的花朵,一種必然敗北的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