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寫小說開頭應該怎樣寫
寫小說可以這樣入筆,一、以故事的結局寫起,結果是怎樣的,然後展開事情的描述,倒序寫法。
二、可以從某件事談起,然後牽引至要講的事中來,但需有一定聯系。牽引寫法。這兩種效果會很明顯,且易吸引受眾。
㈡ 小說的開頭怎麼寫
一個好的開篇是一部小說成功與否的敲門磚,值得最高程度的重視。
提供幾種主要思路。
1、單刀直入
主要人物要出現,要麼主角,要麼主要的對手(一號配角)。
主要人物的主要個性(吝嗇、儒雅、霸道...)要亮出一隅,且足夠鮮明
這樣開篇,成功了一半
2、代入
主要人物的出現要讓目標讀者有代入感。
比如,以五十-六十歲的知識分子群體為讀者的小說,那麼,對六七十年代上山下鄉你得做功課,你得懂。情節的設置就要將那種無奈與彷徨又滿懷回城的期待寫出來,讀者心同所感,自然會被吸引。
又比如,你要給大中學生看,寫一個95後腦殘,就得實實際際地將說話不靠譜、思考不靠譜、做事奇葩給表達出來。
3、別讓配角搶戲
配角有時候很重要,可以花筆墨多加描寫,但不要在開篇搶戲
4、沖突的序曲及時到來
你可以直敘,可以倒敘,甚至可以蒙太奇.....
但一定要將期待感營造出來。這就需要將故事的矛盾沖突盡量早一點交待。
哪怕是超長篇網文,也需要一個沖突的引子。
這個沖突多以欲而不為主。
例:
或者主角太帥了卻就是找不到對象
或者主角太困難了就是找不到錢
或者主角被人害得太慘了就是報不了仇
或者主角很圓滿,卻馬上就要被人幹掉了
或者一個幸福的家庭闖入了一個陌生人,面臨土崩瓦解
......
5、金手指
如果是網文寫作,主角的金手指盡量在開篇的2-3萬字里亮出來。
金手指就是主角的奇遇(異能、外掛等),可理解為主角的作弊器,是網路小說通用的」光環「。
比如《仙魔變》里的林夕,大腦里有個輪盤,可以將時間倒回去十分鍾。
6、不要灌水
這一點見仁見智:文筆好也少說廢話,能用十個字寫清楚的,不要用十一個字:
例:皇帝臉色發青,看著一眾大臣,聲色俱厲:.....看看某些人怎麼寫的:「皇帝正襟危坐,蒼白的臉色泛出陣陣青色,看著金鑾大殿下站著的數十個唯唯諾諾戰戰兢兢的大臣,以一種無比肅殺的語氣,說道....」
㈢ 寫小說,開頭該怎麼寫
開頭:
1。無論結局是好是壞,如果用「回憶過去」的手法寫,整個感覺會很不錯喔!回
2。第一句可答以用個「風在耳旁低語」之類的,先寫景的feel很贊呢xDD~
3。如果不想先寫景,可以用對話作為開頭,然後再做深入敘述。
4。如果寫景和對話都不要,就直接點明主題吧!開門見山法也是非常好的唷。
㈣ 寫小說該如何開頭該怎麼寫怎樣吸引人的眼球
胡亂寫最吸引人的眼球因為連你也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其實最好採用倒敘手法,這樣會更有懸念只是一路的平鋪直敘太沒意思
㈤ 怎樣寫小說的開頭
第一,注意來標點符號源和分段干凈,一堆數字在一起誰看?
第二,別用「我」直接寫名字,「我」字一般是新手第一次寫作會用,看到我字的書我都不想往下看,這個字的出現會看著非常難受,心想可以用我,比如〖眼前的龐然大物讓白澤大吃一驚〗
開頭隨便怎麼寫了,玩游戲穿越了?出個車禍,雷劈?千萬種,想YY就玩關於上古的游戲穿越還帶的有裝備,熟知上古事件,寶貝奇遇自己搞,想技術就不帶裝備,慢慢往上爬,
主角是孤兒,穿到異界也沒有掛念,反而覺得很好,快速融入這世界,也沒什麼不對,
和皇帝一起打敗蚩尤?yy不yy主角地位絕不能低於皇帝,yy就自己老大皇帝老二,技術就把把皇帝也寫成奸雄不是好鳥,讓讀者對他印象不好,你們打完蚩尤,皇帝搞你,你們對搞……
名字……上古之戰?眾神之戰?眾神的黃昏,其實,名字還是自己起的好,
最後……寫手不容易啊,
㈥ 我要寫小說,怎麼編開頭
首先申明,我是一個在高三時想寫好多但是都只寫了個開頭然後因為開頭寫不好結果下面一大串自以為是的精妙構思都沒實現的可憐娃。
然後我只能說說我失敗的經驗,只能是讓你引以為戒。
首先,開頭精彩需精彩,但是不要把你宏偉的世界一下在展現,慢慢來。
其次,如果寫不好也沒關系,最重要的是寫下去。
最後,就像是最令人滿意的主角的身高是多少的問題的答案,一人高。每個人心中自有標准,而一人高則是通用的。所以通俗未嘗不是不好。
㈦ 我想寫小說,但開頭不知道怎麼寫
首先寫大綱……
何為大綱?
在寫這篇帖子之前,我首先聲明下,此帖比較適合對構建大綱無從下筆的寫手,並且其中的記載都是個人想法、體會,當用則用,不當用,一笑抿之。
首先,先說下,就我自己對大綱的理解。
大綱:是一個簡化劇情主線,並且清晰的記錄主線走向的文字載體。
有一次,在一個交流的YY裡面,一個剛認識的寫手朋友說,「大綱無非都是一樣,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什麼主角是個廢物,遇見奇遇,打怪升級,刷副本,最後成為天下無敵。」
我當時就笑了,隨即閉著YY繼續碼字。
我只想說,這種想法是大大的錯誤,他完全忽視了一個完整的大綱,對一篇長篇連載小說的重要性。
對於一個大綱的完整性,大家都知道應該具備哪些最基礎的。如:背景(也就是主角生存的這個世界),設定(這裡麵包括,力量體系設定,技能設定,以及裝備設定。),角色(主角,配角,反派),勢力,以及情節主線。
一般這五大元素設定齊全,便是一個非常完整的大綱了。下面,在逐一剖解下這構成大綱的五大元素。
背景。
背景設定不能馬虎,一般我在設定劇情之前,最先會用筆畫出主角所生存的世界地圖。地圖上,沒必要太過詳細,但該詳細的地方必須詳細,該馬虎的地方也就馬馬虎虎帶過。
什麼是該詳細的地方?
那就是主角所路過的所有地方。比如,這是一個國家,有十幾個省會,而主角只在其它幾個省會呆過,那麼著幾個省會的地圖就必須詳細。
再說的詳細一點,如主角出生在江西省,生活的小鎮叫景德鎮。那麼這景德鎮的地圖就必須詳細,鎮裡面的勢力分布,等級劃分也要羅列出來。情節的展開,必須與這些東西扯上關系。
現在,可能就有人會有疑問了,一個國家,十幾個省會,主角卻只經過了幾個省,那其它幾個省你用來幹嘛的?
——這就是設定背景地圖的一大禁忌。切忌,你設定出來的地圖,別出現廢物地圖,別讓讀者覺得你整出一個垃圾隨手丟在角落裡。
在構思第二本新書的時候,我就曾經設定過十三個國家,但是主線情節的展開,只需要在其中四五個國家。當時只覺得設定浩瀚,多好,但是要將這十幾個國家鋪開,就非常讓人頭痛,而且我也開始注意到,另外幾個國家設定出來,是給自己看的?還是給讀者看的?
因此,設定地圖前必須要注意這至關重要的一點。我也不說廢話,只簡單的說明下要如何注意這一點。
比如,一個國家,有七個省,只有三個省主角路過。但是另外四個省裡面要如何出現在主線裡面?你可以設定另外四個省有哪些強大的勢力,這些勢力或是加入了主角的紛爭,成為主角朋友或敵人,也可以設定其中的配角在出自那四個省。
很簡單的幾筆,便將那些並不重要的地圖加入了情節裡面,能讓讀者有印象,那些地圖確實存在,而不是你在介紹設定時說了一句,就忽然從世界上消失了。
設定。
對於設定,我也是看過一個朋友的大綱之後,才發現竟然可以詳細到如此程度,心裡才覺得,一個大綱並不是只有劇情主線,設定同樣至關重要。
簡單的設定,必須羅列出力量等級,這就是先天,後天那一類的。還有功法等級,這就類似是天地玄黃的分配。
延伸至復雜,則必須要將每一層力量等級的差距給描寫出來,武者他有什麼力量,給它做詳細註解,武師又能強大到什麼程度,各等級的差別在哪裡。
再者,功法設定,詳細的並不是等級的分配,而是出現在書裡面的招式,技能。不說配角,就主角所使用的技能,全部羅列出來,並且對技能的威力一一介紹,註解下技能對主角的某些影響。
裝備:這可以簡單的羅列出裝備名字,要復雜的話,將所有使用的裝備做介紹,裝備出現的方式。比如是神器的,以前是誰持有的,或者為何消失了,怎麼被主角得到,它又能給主角帶來什麼效果。
當然,這些並不是要求,看你自己對這些的重視性。即使你只想好了一個名字的話,以後也沒必要碼字到了節骨眼上,忽然為一件上古神器取一個霸氣的名字而頭疼了。
角色。
主角,配角,反派角色。
對主角的出身,身世背景,你也可以針對自己對主線的把握,在這里記錄下主角在不同時間裡面的地位等級。在這裡面,我建議穿越流,在穿越之前別一味的將主角寫成殺手。(對於評擊MM的這個介意,我曾經果斷的放棄了我幾個晚上碼出來的開頭。)
一個冷血殺手,一般性格往往孤僻,比如穿越到了一個十七八歲的人身上,你要怎麼把握他的性格?
不要一開始就把主角放到一個很高的位置,那樣是作者自己為難自己(評擊的原話,深有感觸。)。
配角跟反派角色。不需要記錄太多的配角,但對主角身邊的配角,最好要設定好他的性格特徵,他的實力,身份背景,如何與主角相遇的,並且他有哪些能力,跟主角是什麼關系,在這裡面記錄一下。
對於反派角色也不需要記錄的太多(當然,如果你是細心的人,在開書前就設定好了,那以後自然會更省心咯。),不過也至少將主線每個支線中,與一些有大摩擦的反派先構思出來。比如,一個門派的門主,一個家族的族長,一個國家的國王。
將他們的背景,最終的後果記錄下來便差不多了。
勢力。
這應該是跟背景地圖最息息相關的。你背景地圖設定的好了,國家,基本的重要省會都已經設定完整,那麼設定起來勢力就簡單的多。
很顯然,設定勢力的時候,一般大的門派無非是在大的城池,不起眼的小的門派,一般也就設定三四個就夠了,這三四個都跟主角有摩擦,在主角的前期成為踏板石的。後期,也可以設定一些小門小派,這時候不是給主角的踐踏的,拿去給配角踐踏,間接提升主角的身份,這些小門小派同樣也能起到作用。
勢力分布,基本包括門派,國家,宗教,以及一些極為少見的種族。如果你已經設定好了一張完整的地圖,那麼在地圖上打個XX,然後標志下各門派的名字,各國家所處的區域,甚至可以在地圖上畫出一條主角前進的線。
清晰明朗,一目瞭然。
情節主線。
在開書前,你已經設定好了一條清晰的劇情主線,這不用我說,都知道其中的利害。
有了一條清晰的主線,不至於讓你在今天碼字的時候,碼完了,但自己都不知道明天劇情將會發生什麼事。往往這種,腦海中只有一個開頭,一個結尾,艱難的將主線一步步往結尾推進。這種時候,如果沒拿到稿費,或者現實中有些其它因素影響,往往一本書的都是太監的結局。
老寫手之所以太監,原因不明。但新人太監,十有八九都是因為他連自己書的主線都不知道往哪發展。開書的時候,他腦海中或許有著三四十萬字的情節,懷著一腔熱血,一股腦的就碼完了,之後的情節自己就開始模糊了。一開始,或許有點人氣,但因為臨時設定的情節不合理,導致讀者慢慢流失,最後雖然於心不忍,但也終於咬牙太監了。
這個時候,新人可能會走兩條路,一是對寫書失去興趣,或者腦中突然靈感一發,繼續滿腔熱血的碼出第二本太監書。二是,他心裡已經清楚的明白大綱的重要性,在開書前,著手收集資料,設定情節走向,慢慢的將大綱完善。
這兩者相比,我相信著手收集大綱的寫手,一定會走的更遠。
我也是個新人,這些都是體會,都是一些自己面臨的狀況。廢話不多說,下面就簡單的說下,情節主線的布置。
大綱裡面的情節主線,不是一個簡單的開頭,加上一個完美的結局。而是從主角橫空出世,到主角成長到巔峰的過程。
最籠統的劇情大綱裡面,必須清楚的寫出,主角所遇見的一件件大事,並且大事件之間,用簡單的幾百字連接起來,也就是兩個支線之間的聯系是如何形成的,中間的大概經過。
每個大事件都連接起來,直到主角成長到巔峰,這是最簡明的大綱。
你已經有了這種大綱,說明你已經這本書已經邁出了一大步,如果以上的四種資料也大概的收集好了,基本上就可以開書了。
建議,先設定一個籠統的大綱,這大綱裡面是一條清晰簡明的主線,從主角出生,一系列大事件的連接,到最後的結束。
最基本的籠統大綱,應該會有幾千字。有了這些的話,你可以嘗試讓大綱再細化一下。將每個大事件分卷,每一卷再做更為詳細的大綱。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開頭:王小明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
結局:王小明成為了世界五百強的知名企業老總。
一般一本書在腦海中形成最初的輪廓時候,都有主角的出生,及作者幻想的結局。那麼情節大綱,便是簡單的表明下王小明如何從一個農村孩子,成為知名企業老總的。
簡單如下:王小明進入了國企,他從最底層的工作開始。因為某次公司全體會議,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意見,王小明得到升職,成為某部門的主管。
自王小明成為某部門主管之後,這個部門工作效益越來越強,王小明依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公司奪得超乎預算的利益。老闆開始注意王小明,地位水漲床高,王小明升職了。經過一系列的事件,王小明坐到了公司的第二把交椅。
因為市場原因,公司突然發生變故,資金無法周轉,開始裁員。最後公司的老闆也支持不住了,負者債務離開了公司。最後王小明依靠著自己攢下的錢,再貸款,開始接手這家公司。
這時候,市場好轉了,以前囤積的貨物漲價了,王小明一下發了。短短的時間內,一個面臨倒閉的公司,突然擠進了全國一流公司行列。
漸漸地,王小明帶領公司的團隊,打進了世界五百強,成為全球風雲人物。
我只是舉個例子,說的有些簡單,一般籠統的大綱是件發生哪些重要的事件,王小明因為這些時間而得到利益的,一個個鏈接起來就基本是算是最初的大綱了。
那麼這時候,可以嘗試做分卷大綱。
如何分卷?
王小明從農村走出來,到混到一個國企內做員工,這可以分一卷。普通員工成為主管,也可以分一卷。主管到經理,分一卷。公司沒落,到突然崛起,分一卷。如何將公司打向海外,分一卷。如何在海外發展起來,再分一卷。
這時候,你已經將整個主線情節都分卷了,那麼就可以著手列出分卷的詳細大綱。
分卷大綱,就是將主線簡化的那些事件細化起來,這些大事件前後,發生哪些小事件,或者又出現哪些人際關系需要處理。不需要太過細化,但至少你分卷大綱里的每一句話,讓你自己茫然的時候,一看,便清楚接下來的劇情走向。
這就是大綱的重要性。
有了大綱,不至於在茫然的時候,對情節的走向迷迷糊糊,舉棋不定。自己看了,對情節的後續發展一目瞭然。
一個大綱對一本小說來說,就像是一個高樓的基石,它越完整,樓層才能蓋的越高。
㈧ 一般寫小說 怎麼開頭最好
可以先寫一些奇異的場景,吸引讀者的眼球,最好在環境,人物,話語這幾方面多做描專寫
呃,還有,就是屬「對話式文章」(不過不用太多,要不然別人會以為你在占字數O(∩_∩)O哈哈~)分段的來寫,我比較喜歡讓人看不懂的對話。其實你只要自己很了解這篇小說的思路,到了後面大結局啊什麼的時候,再稱述出來,比較有神秘感和文學性。
就這么多啦!加油哦(ง
•̀_•́)ง
㈨ 怎樣寫小說開頭
給一個例子吧!
「狗子他爸!~」烈日下,一個女人踉蹌沖上前,趕上前面的漢子,一把扯住他的衣角,死死攥住,啞聲道:「我錯了,我錯了,我不該對不起你!求求你,不要離開我,好不好?~」
「哼!~」漢子臉色沉得嚇人,用力地一拂手,想要打開女人的手,不想女人死死緊攥,漢子沒有拂開。
這時,女人雙膝一彎,跪在了對方面前,抱住漢子雙腿,哭泣道:「你不要走,好不好,只要你留下來,我會一心對你好的,不,不,以後,你要怎樣,我都隨你!求求你,不要離開我啊!~」
漢子陰沉的臉色沒有絲毫放鬆,兩 眼盯著跪著的女人,目光中盡是恨色,狠色漸濃。
只見他大手一揪女人長發,拉起女人的頭顱,「啊呸!」張嘴一口濃痰吐在了女人臉上,趁女人痴呆之時,從她雙手環抱中掙了出來,一腳踹在女人心窩!
看著女人『嘩啦』一下滾進田梗旁的水田,漢子咬牙切齒道:「賤人!!」轉身大步遠去。
女人全身水淋淋地從水田中站了起來,嘴角掛了一絲血絲,看到漢子遠去,連人帶爬摸向田梗,想追上去,只是哪還追得到,女人癱倒在田梗上,臉色蒼白,絕望道:「不要走,不要走啊!——」
㈩ 求寫小說怎麼開頭好!
究竟該怎麼寫,才能寫出一個強力開局,才能在一開始就抓住讀者呢?這個,其實也簡單,只要掌握了幾個小小的技巧,並不需要作者整體寫作水平的提高,就能讓開局吸引力大增。這類方法,大致有如下幾種。
第一,改變敘述的順序,把後面精彩的賣點提前。按一般作者的思路,寫作時應該按照故事發生的時間順序,一路順敘下來,比如從主角小時候受人欺負,到他想不開自殺,然後再是主角得到奇遇,最後回到人間揚眉吐氣……這類老套作品,還是有一定的受眾的,但問題是,這種開頭,會顯得很無聊、很壓抑,這樣,就很難吸引住讀者了。解決的辦法很簡單,就是把後面的奇遇或者別的賣點提前。比如,正文一上來,就是主角得到法寶、學到仙術,然後,主角興奮不已,逐漸陷入了沉思中,回憶起過去受的欺凌來……這樣,就可以和原來一樣,按部就班地敘述了,僅僅是在開頭加了這么幾句話,給讀者一個盼頭而已。類似的,也可以不寫奇遇,而是以更後面發生的事情作為開頭,甚至以結局作為開頭,比如,開局就寫主角踏上無敵艦隊旗艦,躊躇滿志,而同時,主角也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覺,經過多年的奮斗,他終於從一個小兵,升到了人類聯軍總司令,想當年……
第二,開局以突出主角的特殊,以此吸引讀者。這里的特殊,可以把主角設定成一個武學天才,什麼東西一學就會,或者寫主角身體特殊,練功一年等於別人十年。這樣,顯示了主角極大的潛力,其實也就是預示著主角的不凡,這樣,讀者就會比較樂意往下看了。事實上,這里的特殊,不一定是要好的方面,不一定要寫主角特別強、特別聰明、特別英俊,也可以是相反的方向,比如,寫主角特別笨拙,到七歲都沒學會說話、走路,或者寫主角練功特別慢,別人幾天就能練成的入門功夫,他練了十年都沒練好。這類設定,看似與YY大流背道而馳,但在這個大環境中,讀者讀到這類開局,也同樣會有期待,因為他們知道,主角這么笨,一定是有原因的,或者之後一定會有奇遇。這類開局,最好配合第三點來寫。
第三,描寫主角出生時的異象。這點和上述類似,只是上面著重體現主角本身,而這里則是強調外界環境。比如最老套的,主角出生時,電閃雷鳴,風雲變幻。這種手法雖然惡俗,但也頗為有效,很容易就讓讀者知道,主角肯定不凡。或者,可以寫主角出生時,引發了幾位強者的大戰,或者,寫天界某人俯視人間,搖頭嘆息,又或者,寫一個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臉色大變……
第四,在正文前面加上簡短的引子。如果作品很難在開局顯示賣點,又不太適合倒敘的話,可以考慮在正文前面加個引子。有兩種類型的作品,是特別適合這種手法的。一是以特殊的法寶或功法貫穿全文的作品,這類作品,就可以用一個簡短的引子,描寫一下幾百年前,幾萬年前,某古人得到法寶後,是多麼的強大,然後筆鋒一轉,來個數百年後,正文開始,主角是個小人物,無意中得到一個怪東西……這時候,主角可以不知道這就是個神奇的寶貝,通過對它的描述,讀者都會明白,主角發達了,這樣,推動讀者繼續往下閱讀的動力就已經產生了,哪怕主角暫時沒有摸索出寶貝的功用,讀者也會保持一段時間的閱讀興趣。類似的,武功秘訣也一樣,當主角得到秘笈時,不一定要立刻學會,也可以隨便看著玩,甚至隨意往家裡一放,這樣,讀者的胃口同樣會被吊起來。
而另一類適合這種手法的作品,則是那種擁有玄幻元素,但作品開局暫時不便體現的那種,這類作品,開局有可能會是比較平淡的現實生活,很容易將那些期待著看玄幻情節的讀者趕跑,這時候,就可以加個小小的引子,讓兩個強者打上一架,或者讓某個強人顯示一下超人的本領。這樣,讀者就會知道這本書的性質,作品也能留下真正喜歡該類作品的讀者了。
這里要注意的是,這種引子,一定要簡單精練,要用盡可能少的文字來敘述,比如描寫打鬥場面,用一兩句話就足夠了,千萬別以為激烈的打鬥能吸引住讀者,如果作品情節已經展開,人物形象已經豐滿,那麼高人氣的主角參加的戰斗,或許能成為賣點,但在什麼都沒有交代清楚的開頭,對讀者來說完全陌生的人物,是不會引起任何共鳴的,而翻江倒海的武功,讀者也都見得多了,並不稀奇,所以,這個引子,千萬別寫長了,把這么一兩個信息透露出來,它就完成了它的使命了。
此外,還有部分玄幻類或都市異能類作品,如果書名能將這種特殊的異能體現出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開局的壓力。比如《蜘蛛超人》這個名字,一看就會聯想到電影《蜘蛛俠》,讀者自然而然會想到這是一部類似的都市異能小說,這樣,即使小說的第一章沒有體現任何異能的成分,讀者還是會耐著性子多讀一兩章的。
最後,補充一點,對於新人來說,如果控制力還不夠好,那麼最好讓主角第一個出場,讓主角的名字第一個在書中出現,這是比較容易讓讀者接受的。
提到東邪西毒,我們的第一個印象幾乎都是強大。盡管在書中,這兩人也沒真正表演過多少單掌碎石之類的絕技,但他們武功的強勁,卻已經深深地刻在了我們的腦海中。相比之下,一些新手作者寫的武俠,盡管讓主角吼得聲嘶力竭,盡管讓主角如街頭藝人一般賣力表演,但他們的強,讀者卻始終打了個問號,對於他們,終究還是不如東邪西毒那樣令人放心。這些作品的差距,到底是在哪兒?
我認為,差距不是在對天下第一高手的刻畫上,而是在於對武林二三流高手的描述上。當一部作品成功刻畫了江南七怪這樣的普通高手後,當他們的形象已經深入讀者腦海後,緊接著出現的全真七子、鐵屍銅屍、武林四絕,這些一個比一個強的高手,形成穩固的對比基礎。在這樣的基礎下,金庸要突出黃葯師的強,根本就不用去描寫黃葯師上樹上房如何瀟灑、拔樹碎石如何輕松,只要用之前高手,比如丘處機的一句崇敬的言語,或者一個如臨大敵的表情,就足以讓讀者接受黃葯師的強了。
無論是武俠小說,還是其它類型的小說,但凡是成功的商業化作品,我們都能或多或少的找到這些對比的痕跡。一般來說,各種鮮明的對比越強,作品的吸引力也就越
日本的動漫大作《棋魂》,就給了我們很好的示範。在《棋魂》中,主角是個連圍棋規則都不懂的門外漢,但附體在他身上的靈魂,卻是曾經天皇的圍棋老師、曾經的圍棋界第一高手。這種強烈的反差,就給了讀者很大的期待。在這個靈魂的教導下,主角究竟會有多大的成長空間?
事實上,《棋魂》中的對比不僅在此。比如,當主角學到點皮毛,自己出手時,他是個完完全全的弱者;而若是他聽從靈魂的指揮,讓靈魂來出招時,他就是個超一流高手。這樣,就會形成圍棋初學者認為主角很弱,對他不屑一顧,而一些頂級職業高手卻完全被主角的實力所折服,對他驚為天人的強烈反差,而當那些初學者和職業高手有機會聚在一起時,戲劇性的場面自然而然就出現了。
《棋魂》的這種對比模式,完全可以擴展開來,應用到各種類型的小說中。比如寫武俠的話,也可以設計這么一個故事,一個昔日的天下第一,死後靈魂不滅,最後附體在一個去某門派拜師求藝的少年身上。這少年本身半點武功基礎都沒有,但附在他身上的靈魂卻是個武學宗師,這樣,強烈的對比就行成了,之後的故事,也很容易發展出來了。比如少年武功的快速進步、偶爾顯露的武學天才、一招半式的發威、旁人對少年武功高低的迷惑……這些,都可以成為很強的賣點。
要讓主角自身形成對比,也不一定要用到轉世重生。其實,許多傳統的模式,都是體現了主角自身的變化。比如眾多的傳統武俠作品,主角都是吞食某種奇珍異果,或是得到某本絕世秘笈,這么一來,主角當前的弱,和他之後可能的強,也形成了對比,讀者的胃口也就被吊起來了。而另一種更常用的商業化寫作手段——扮豬吃老虎,其實這也是一種主角自身的對比。確切來說,是主角真實的內在的強,與他虛假的外露的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手法雖然老套無比,卻是屢試不爽的吸引讀者良方。
比如前文提到的描寫武林高手,如果只是空泛地去寫他如何如何強,只是用上一串形容詞,那麼就無趣得很,而若是先有個對比的對象,然後說主角比他更強,那就很實際很生動了,而且想要讓他強到什麼地步,作者可以很容易地表達出來,因為可以與那參照高手激戰三天三夜,也可以一口氣把他吹飛,只要有了參照,一切就變得容易了。
類似的,如果光是寫主角打敗某個敵人,讀者並不會感到太興奮,但如果打之前就刻畫出對手的強大與可惡,寫出打架前對手的輕蔑和旁觀者的不看好、朋友的擔憂,或是此戰的重要性,然後,再和打贏後對手的震驚和不敢相信,旁觀者的崇拜,朋友的歡呼……這樣一對比,讀者的興奮度立刻就上來了。
總之,對比是商業化寫作必不可少的一個要素。武功天下第一,是比出來的;作品的超高人氣,也是一系列的對比吸引來的。想辦法創造對比,擴大反差,是一個商業作者必須要考慮的。